CN108539589A - 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9589A
CN108539589A CN201810743689.5A CN201810743689A CN108539589A CN 108539589 A CN108539589 A CN 108539589A CN 201810743689 A CN201810743689 A CN 201810743689A CN 108539589 A CN108539589 A CN 108539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massif
mountain
de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36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SHUOR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SHUOR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SHUOR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SHUOR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436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95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9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958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S1、按照预设山体组模型寻找m组测试山体,所述预设山体组模型包括一座主山和n座辅山;S2、在m组测试山体中的每一座主山上设置避雷设备,并分别采集上述m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S3、基于m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获取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并存储;S4、基于上述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制定最佳防雷区域。本发明通过采集每一组测试山体内主山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以获取主山在什么位置时能对该预设山体模型所示的区域内的雷电进行优质回避,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防雷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雷电是自然界最为宏伟壮观的大气现象,但是也给人类带来灾难,成为“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1752年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揭示了雷电的奥秘,探知了雷击电流的传播途径,为此寻找到了一条防雷避雷的保护伞—避雷针。避雷针实际上是将雷击电流引导到接地引下线,再由接地引下线传导到埋设在地表之下的金属接地极,金属接地极再通过覆盖在其上、下的泥土泄放到大地中去,由此获得人身财产的安全。因此,避雷针的实际功能和名称应为“引雷针”。在不同山体上安装避雷针需要考虑山体的实际位置以及周边山体的高度和位置对该避雷针的避雷效果的影响,为简化不同山体上避雷针的安装过程,本发明提出一种研究式的分析方法,来寻找预设地形下避雷针的优质设置区域,在简化避雷设备安装步骤的基础上提高避雷设备的避雷效果,保证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预设山体组模型寻找m组测试山体,所述预设山体组模型包括一座主山和n座辅山;
S2、在m组测试山体中的每一座主山上设置避雷设备,并分别采集上述m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
S3、基于m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获取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并存储;
S4、基于上述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制定最佳防雷区域;
其中,n≥3。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预设山体组模型中的主山的海拔高度在第一预设海拔高度范围内、n座辅山基于自身相对位置形成的多边形的形状和面积均在预设范围内。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预设山体组模型中的n座辅山的海拔高度均在第二预设海拔高度范围内。
优选地,步骤S1中,m组测试山体中的n座辅山一一对应,且每一个对应集合内的m座辅山中的任意两座辅山海拔高度的差值均在预设差值范围内。
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
在m组测试山体中的每一座主山上设置避雷设备;
采集上述m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分别记为A1、A2、A3……Am和B1、B2、B3……Bm
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
获取第i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Ai和平均雷击强度Bi
分别将Ai与A0、Bi与B0进行比较,当Ai≥A0、Bi≥B0时,将第i座主山相对于第i组测试山体的相对位置标记为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并存储至分析集合内;
其中,A0为预设雷击次数,B0为预设平均雷击强度,1≤i≤m。
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
获取分析集合内每一个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
记录每一个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相对于n座辅山的相对位置,并统计上述多个相对位置形成位置区域;
对上述位置区域进行重叠率分析,并将重叠率超过预设值的区域标记为最佳防雷区域。
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首先按照预设山体模型来寻找多组测试山体组,通过增加测试山体的数量来提高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然后采集每一组测试山体内主山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以获取主山在什么位置时能对该预设山体模型所示的区域内的雷电进行优质回避;当获取到所述优质位置时,本发明统计上述优质位置并将其结合为优质区域,最后对上述优质区域进行重叠率分析,标记处重叠率较大的区域并将其作为最佳防雷区域,以获取在该预设山体模型下,避雷设备安装在什么位置时的避雷效果最佳,从而为以后相同区域地形设置避雷设备提供稳定有效的参考依据,不仅简化避雷设备的安装过程,而且能够有效地保证避雷效果,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预设山体组模型寻找m组测试山体,所述预设山体组模型包括一座主山和n座辅山;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山体组模型中的主山的海拔高度在第一预设海拔高度范围内、n座辅山基于自身相对位置形成的多边形的形状和面积均在预设范围内;避免n座辅山自身地理条件对主山的避雷效果造成影响而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度。
进一步地,为减少n座辅山的自身海拔高度对主山上安装的避雷设备的避雷效果造成影响,本实施方式示出了n座辅山海拔的两种预设方式:
第一种为所述预设山体组模型中的n座辅山的海拔高度均在第二预设海拔高度范围内;即每一座辅山的海拔均在一个预设的范围内;
第二中为m组测试山体中的n座辅山一一对应,且每一个对应集合内的m座辅山中的任意两座辅山海拔高度的差值均在预设差值范围内;即每一组测试山体中的每一座辅山均一一对应,且每一组对应的辅山的海拔高度均相近,每组辅山的高度可能不同。
S2、在m组测试山体中的每一座主山上设置避雷设备,并分别采集上述m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具体包括:
在m组测试山体中的每一座主山上设置避雷设备;
采集上述m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分别记为A1、A2、A3……Am和B1、B2、B3……Bm
上述预设时间可根据实际的工作场景和实验场景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和调整,以保证分析过程的全面性和适用性。
S3、基于m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获取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并存储;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3具体包括:
获取第i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Ai和平均雷击强度Bi
分别将Ai与A0、Bi与B0进行比较,当Ai≥A0、Bi≥B0时,表明将避雷设备设置在第i座主山所在的位置时能够对雷电进行优质规避,此时将第i座主山相对于第i组测试山体的相对位置标记为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并存储至分析集合内,以方便后期数据分析;
其中,A0为预设雷击次数,B0为预设平均雷击强度,1≤i≤m。
S4、基于上述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制定最佳防雷区域;
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4具体包括:
获取分析集合内每一个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
记录每一个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相对于n座辅山的相对位置,并统计上述多个相对位置形成位置区域;
对上述位置区域进行重叠率分析,并将重叠率超过预设值的区域标记为最佳防雷区域;以为日后防雷作业时在不同山体环境下来为设置避雷设备的位置提供稳定有效的参考依据,不仅简化防雷作业的繁杂性,而且有利于提高防雷效果;其中,n≥3。
本实施方式提出的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首先按照预设山体模型来寻找多组测试山体组,通过增加测试山体的数量来提高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然后采集每一组测试山体内主山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以获取主山在什么位置时能对该预设山体模型所示的区域内的雷电进行优质回避;当获取到所述优质位置时,本实施方式统计上述优质位置并将其结合为优质区域,最后对上述优质区域进行重叠率分析,标记处重叠率较大的区域并将其作为最佳防雷区域,以获取在该预设山体模型下,避雷设备安装在什么位置时的避雷效果最佳,从而为以后相同区域地形设置避雷设备提供稳定有效的参考依据,不仅简化避雷设备的安装过程,而且能够有效地保证避雷效果,保证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预设山体组模型寻找m组测试山体,所述预设山体组模型包括一座主山和n座辅山;
S2、在m组测试山体中的每一座主山上设置避雷设备,并分别采集上述m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
S3、基于m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获取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并存储;
S4、基于上述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制定最佳防雷区域;
其中,n≥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预设山体组模型中的主山的海拔高度在第一预设海拔高度范围内、n座辅山基于自身相对位置形成的多边形的形状和面积均在预设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预设山体组模型中的n座辅山的海拔高度均在第二预设海拔高度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m组测试山体中的n座辅山一一对应,且每一个对应集合内的m座辅山中的任意两座辅山海拔高度的差值均在预设差值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在m组测试山体中的每一座主山上设置避雷设备;
采集上述m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和平均雷击强度,分别记为A1、A2、A3……Am和B1、B2、B3……B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获取第i座主山上的避雷设备在预设时间内的雷击次数Ai和平均雷击强度Bi
分别将Ai与A0、Bi与B0进行比较,当Ai≥A0、Bi≥B0时,将第i座主山相对于第i组测试山体的相对位置标记为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并存储至分析集合内;
其中,A0为预设雷击次数,B0为预设平均雷击强度,1≤i≤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
获取分析集合内每一个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
记录每一个避雷设备的优质设置位置相对于n座辅山的相对位置,并统计上述多个相对位置形成位置区域;
对上述位置区域进行重叠率分析,并将重叠率超过预设值的区域标记为最佳防雷区域。
CN201810743689.5A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Withdrawn CN1085395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3689.5A CN108539589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3689.5A CN108539589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9589A true CN108539589A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87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3689.5A Withdrawn CN108539589A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9589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9016A (zh) * 2005-03-04 2006-09-06 贵州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防雷保护方法
CN103018604A (zh) * 2012-12-07 2013-04-03 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网设施雷击风险的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CN105137286A (zh) * 2015-09-01 2015-12-09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输电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防雷水平评估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9016A (zh) * 2005-03-04 2006-09-06 贵州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防雷保护方法
CN103018604A (zh) * 2012-12-07 2013-04-03 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网设施雷击风险的评估方法及其装置
CN105137286A (zh) * 2015-09-01 2015-12-09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输电线路雷击监测装置及防雷水平评估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n Record-breaking SST over mid-North Atlantic and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 over the Jianghuai–Jiangnan region of China in 2013
CN107394742B (zh) 一种电力设备避雷装置
CN105243176B (zh) 一种110kV/220kV输电线路最优化配置避雷器的图形分析法
WO2009129717A1 (zh) 电网雷害分布确定方法
CN103714239B (zh) 雷击大地时低压线路绝缘子雷电感应电压计算方法
KR20140029865A (ko) 배전선로 내뢰설계 성능평가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611655A (zh) 雷闪防护装置:湿/干场敏感避雷针
Banjanin et al.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using external ground wires
CN105809574A (zh) 一种结合地形参数判定线路走廊云地闪高危区段的方法
CN108539589A (zh) 一种具有分析功能的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Weyg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of dB/dt for substorms
CN105610115B (zh) 基于历史雷电移动轨迹统计特性的主动防雷方法
CN109508852A (zh) 一种基于线路走廊的配电线路雷害风险评估方法
CN108899883A (zh) 一种基于地域分析的智能防雷调控系统
CN104833873B (zh) 一种电感型限流避雷针防雷效果的理论验证方法
CN108539587A (zh) 一种基于山体坡度分析的智能化防雷系统
Torres et al. Experimental station to measure directly lightning parameters in tropical zone
CN108539588A (zh) 一种智能化防雷调控方法
CN207098080U (zh) 吸收式防雷接地体
CN104866644B (zh) 一种基于枚举式的电感型限流避雷针优化设计方法
CN107339107A (zh) 露天矿排土场绿化台阶坡面的处理方法
Cupiał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 wind wave events in the Gulf of Gdańsk and associated atmospheric conditions over the Baltic Sea
CN106372392A (zh)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输电线路走廊雷害分布统计方法
CN104682305A (zh) 一种城区10kV配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方法
CN104682304A (zh) 一种郊区10kV配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