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9227A - 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9227A
CN108539227A CN201810345807.7A CN201810345807A CN108539227A CN 108539227 A CN108539227 A CN 108539227A CN 201810345807 A CN201810345807 A CN 201810345807A CN 108539227 A CN108539227 A CN 1085392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fuel cell
methanol
methanol fuel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58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39227B (zh
Inventor
苑振宇
任永强
郝亚喆
成小龙
韩二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a
Priority to CN2018103458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92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92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92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392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92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089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18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liquid-charged or electrolyte-charged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201Reactant storage and supply, e.g. means for feeding, pi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09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with one of the reactants being liquid, solid or liquid-charged
    • H01M8/1011Direct alcohol fuel cells [DAFC], e.g.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DMF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包括液态甲醇腔、液体汽化装置、气态甲醇腔,液体汽化装置安装在液态甲醇腔与气态甲醇腔之间。一侧为液体供料的甲醇燃料电池,背对的另一侧为液体汽化后的气态供料的甲醇燃料电池。气态侧是通过PTC和挥发棒加热挥发的方式,把液态甲醇汽化供给到甲醇燃料电池阳极,既解决常温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所需温度不够的问题,又减少甲醇渗透损失,利于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及功率密度。气液两用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输出可以为PTC加热片提供电压组成自适应系统,不需额外电源。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的发电装置,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持续供给的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连续不断地转化为电能。相对内燃机而言,它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几乎不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比常规放电厂少40%以上;相对蓄电池而言,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高,且无需等待充电。由于这些突出的优点,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备受各国政府与公司的关注,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的、高效的发电技术。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开发,不仅有利于能源工业和电池工业的发展,而且必将推动电子工业、材料工业、医疗通讯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等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使用甲醇作为燃料,具有燃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和易于小型化等优点,其阴极的反应物为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物为水。现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领域,主要有液体进料和气体进料两类,常用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供料大都是液态甲醇,液态甲醇供料比气态甲醇供料所产生的甲醇渗透电压损失略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低于150℃,且最佳工作温度在40℃到85℃之间。常温情况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无法得到较好的输出功率密度,提供合适的温度有利于提高电池的电压和功率密度。液态甲醇燃料电池受到甲醇的渗透、质量传输以及水管理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受到甲醇渗透的影响,甲醇从阳极直接透过膜进入阴极与氧气发生反应而未产生电能,浪费了燃料,又由于甲醇渗透跟阳极催化层甲醇浓度正相关,所以也制约了液体甲醇使用更高浓度的甲醇。控制阳极温度和甲醇浓度在合理范围,是提高甲醇燃料电池性能重要的两大因素,同时控制好这两个因素,有利于甲醇燃料电池性能大步提升。气体进料主要采用多孔碳、硅胶膜、多孔蒸发垫等汽化装置,虽然解决了气体进料的问题,但是对于甲醇燃料电池而言,仍然无法使其达到合适的反应温度。
PTC加热片是能够把温度稳定在特定值的加热装置。PTC是“正温度系数(Posi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英文缩写,作为一种新型热敏电阻材料,其主要用途可分为开关和发热两大类别。利用PTC材料具有热敏、限流、延时等的开关特性和无触点、无噪声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以及发热类PTC性能稳定、升温迅速、受电源电压波动影响小的特性,可应用于冰箱启动、电机变压器保护、程控交换机保护及驱蚊器、卷发烫发器、电熨斗等小家电产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采用PTC 加热片和挥发性芯棒组合装置,连接液体甲醇腔与气体甲醇腔,组成新型气液两用双输出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一侧为液体供料的甲醇燃料电池,背对的另一侧为液体汽化后的气态供料的甲醇燃料电池。气态侧是通过PTC和挥发棒加热挥发的方式,把液态甲醇汽化供给到甲醇燃料电池阳极,既解决常温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所需温度不够的问题,又减少甲醇渗透损失,利于提高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输出电压及功率密度。气液两用双输出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可通过自身内部和外围串联或并联连接形成一个单输出的电池组。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案去实现:
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包括液态甲醇腔、液体汽化装置、气态甲醇腔,液体汽化装置安装在液态甲醇腔与气态甲醇腔之间。
所述液体汽化装置包括PTC加热片和挥发性芯棒;PTC加热片套在挥发性芯棒上,挥发性芯棒安装到液态甲醇腔的开口处,PTC加热片连接到气态甲醇腔的开口处。
所述PTC加热片的外围电路包括电源、按钮开关和LED指示灯,与PTC加热片组成加热回路,电源正极经按钮开关连接到PTC加热片一端,电源负极连接PTC加热片另一端, PTC加热片连接有LED指示灯,在PTC加热片与LED指示灯的连接线路中设置提供阻抗的电阻。
所述液态甲醇腔、气态甲醇腔的外侧均安装阳极极板、阴极极板,且阳极极板与阴极极板之间安装膜电极,两个阴极极板外侧安装端盖。
所述阳极极板与阴极极板之间设置粘性绝缘垫,膜电极居于粘性绝缘胶垫中心方孔处。
所述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四周采用螺杆类夹具进行封装。
所述挥发性芯棒与阳极极板之间留有间距。
所述间距为气体甲醇腔厚度的1/6至1/3。
所述端盖、气体甲醇腔、液体甲醇腔都设有极板槽,阳极极板、阴极极板镶嵌在极板槽里。
所述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为双输出单体电池,通过多个双输出单体电池的串联或并联即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组,或者通过把单个双输出电池的两个输出串联或并联起来形成气液电池组。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PTC加热片和挥发性芯棒组成液态甲醇汽化装置,集成在液态甲醇和气态甲醇之间,组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新结构,其具有气液两用双输出的功能。其中,气态侧甲醇燃料电池可以稳定在最佳的工作温度,减小甲醇渗透电压损失,液体侧甲醇燃料电池温度会高于常温,使气液两侧都比普通甲醇燃料电池输出电压和功率密度更高。另外,气液两用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输出可以为PTC加热片提供电压组成自适应系统,不需额外电源。
(1)PTC加热片能够产生特定且恒定的温度,以此提供最佳的工作温度供甲醇燃料电池使用。(2)挥发性芯棒能够很好地使液态甲醇匀速不断的向气态侧甲醇腔传输,为气态侧电池提供甲醇燃料。(3)由于甲醇浓度不同而导致甲醇燃料电池最佳工作温度改变时,通过更换PTC加热片和挥发性芯棒的类型使反应温度与最佳工作温度匹配即可,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4)PTC加热片和挥发性芯棒组合成汽化装置,组成一种新型气态进料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5)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可以通过外围串联组成气液甲醇共同作用的电池组。(6)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组可以利用其输出为PTC加热片供电,组成自适应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同时,本发明还具有制作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稳定性高的优点,利于推广应用。(7)汽液两用双输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可以根据环境情况选择气态或液态或气液串联,选用灵活,扩大了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分解结构的背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封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PTC加热片外围电路原理图;
其中:1、端盖;2、粘性绝缘垫;3-1、阳极极板;3-2、阴极极板;4、膜电极;5、气态甲醇腔;6、挥发性芯棒;7、圈型的PTC加热片;8、液态甲醇腔;9、极板槽。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电化学反应能转变为电能的高效发电装置。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工作时,阳极流场内甲醇水溶液通过扩散作用通过扩散层,到达阳极催化层,进行氧化反应,生成CO2气体、质子和电子,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催化层,电子通过外电路到达阴极催化层,二者与通过自然对流作用到达阴极催化层的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产物H2O。其中,膜电极中的质子交换膜是一种高分子有机膜,主要是传导质子,但也会受到甲醇渗透的影响,对于质子交换膜来说,气态甲醇相对液态甲醇的渗透量会小很多,而且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本身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高效运行。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能控温又汽化的方式来保证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稳定输出。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如图1~2所示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包括液态甲醇腔 8、液体汽化装置、气态甲醇腔5,液体汽化装置安装在液态甲醇腔8与气态甲醇腔5之间。
所述液体汽化装置包括圈型的PTC加热片7和挥发性芯棒6;圈型的PTC加热片7套在挥发性芯棒6上,挥发性芯棒6安装到液态甲醇腔8的开口处,圈型的PTC加热片7连接到气态甲醇腔5的开口处。PTC加热片7是能够把温度稳定在特定值的加热装置。其核心元件是PTC这种新型热敏电阻材料,其工作原理是热敏电阻加电后自热升温,使阻值进入跃变区,恒温加热PTC热敏电阻,表面温度保持,该温度只与PTC热敏电阻的温度和外加的电压有关,而与环境温度是基本无关的。而且PTC加热片性能稳定、升温迅速、受电源电压波动影响小。
圈型的PTC加热片7的外围电路包括电源、按钮开关和LED指示灯,与圈型的PTC加热片7组成如图4所示的加热回路,电源正极经按钮开关连接到圈型的PTC加热片7一端,电源负极连接圈型的PTC加热片7另一端,圈型的PTC加热片7连接有LED指示灯,在圈型的PTC加热片7与LED指示灯的连接线路中设置提供阻抗的电阻。外围电路管控圈型的 PTC加热片7何时加热,LED指示灯指示圈型的PTC加热片7通电与否。电源可由燃料电池及其电池组担当。
常温下在圈型的PTC加热片7没有工作时,有微量甲醇液体在挥发性芯棒6的孔隙里,但不会渗透出来,只有在圈型的PTC加热片7提供一定热量时,受到挥发性芯棒6的毛细力的引流作用,才会不断汽化挥发到气态甲醇腔5中。所述圈型的PTC加热片7,是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自动恒温、省电的电加热器。其所用材料和所应发热的温度根据所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最佳工作温度来选取;其外围电路所需电压和回路上的电阻及LED指示灯由实际应用需求来选取。
所述挥发性芯棒6,由毛细力强、挥发性好的材料制作而成,比如棉线、人工纤维、紫砂等。其可以控制孔隙率、吸液速度、含水率,可用时间较长。挥发性芯棒的吸液速度可以根据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实际应用需求选取。
液态甲醇腔8、气态甲醇腔5的外侧均安装阳极极板3-1、阴极极板3-2,且阳极极板3-1 与阴极极板3-2之间安装膜电极4,阳极极板3-1与阴极极板3-2之间设置粘性绝缘垫2,膜电极4居于粘性绝缘胶垫2中心方孔处。两个阴极极板3-2外侧安装端盖1。本实施方式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四周采用螺杆类夹具进行封装,封装后如图3所示。
所述挥发性芯棒6与阳极极板3-1之间留有间距,防止挥发性芯棒6对膜电极4和阳极极板3-1的损害,所留间距为气体甲醇腔5厚度的1/6至1/3,对于气体甲醇腔5厚度小于1cm 的微型燃料电池间距应大于2mm;端盖1、气体甲醇腔5、液体甲醇腔8都设有极板槽9,阳极极板3-1、阴极极板3-2镶嵌在极板槽9里;气态甲醇腔5和端板1之间、液态甲醇腔8和端板1之间用夹具进行封装,膜电极4和粘性绝缘垫2夹在气体甲醇腔5和端板1之间、液体甲醇腔8和端板1之间。
膜电极4主要由阳极扩散层、阳极催化层、质子交换膜、阴极催化层和阴极扩散层等部件组成,把这五部分合而为一构成膜电极4。
利用微细精密加工技术制作出阳极极板3-1、阴极极板3-2结构模具,然后冲压不锈钢制成阳极极板3-1、阴极极板3-2。气态甲醇腔5、液态甲醇腔8和端板1利用微细精密加工技术加工高分子材料(如有机玻璃、塑料等)制成,将装配好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螺栓从气态甲醇腔5、液态甲醇腔8和端板1的孔洞中固定好,形成一定的封装压力,保证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不会漏液及阳极极板3-1、阴极极板3-2连接的紧密性。
上述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为双输出单体电池如图3所示,可通过多个双输出单体电池的串联或并联即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组,也可通过把单个双输出电池的两个输出串联或并联起来形成气液电池组。
一种所述气液两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方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总反应是甲醇和氧气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液态侧阳极极板进行液态甲醇和水发生氧化反应,气态侧阳极极板进行气态甲醇和水发生氧化反应,气态侧的甲醇是由液态侧的甲醇通过圈型的PTC加热片和挥发性芯棒汽化而得,气态侧的气态甲醇受到圈型的PTC加热片的影响而温度可以达到反应的最佳温度,提高气态侧输出电压及功率密度,气液两侧的阴极极板都是和空气直接接触获取氧气,发生还原反应。
上述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局部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发明实质,都视为对本发明的等同替换,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态甲醇腔(8)、液体汽化装置、气态甲醇腔(5),液体汽化装置安装在液态甲醇腔(8)与气态甲醇腔(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汽化装置包括PTC加热片(7)和挥发性芯棒(6);PTC加热片(7)套在挥发性芯棒(6)上,挥发性芯棒(6)安装到液态甲醇腔(8)的开口处,PTC加热片(7)连接到气态甲醇腔(5)的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加热片(7)的外围电路包括电源、按钮开关和LED指示灯,与PTC加热片(7)组成加热回路,电源正极经按钮开关连接到PTC加热片(7)一端,电源负极连接PTC加热片(7)另一端,PTC加热片(7)连接有LED指示灯,在PTC加热片(7)与LED指示灯的连接线路中设置提供阻抗的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甲醇腔(8)、气态甲醇腔(5)的外侧均安装阳极极板(3-1)、阴极极板(3-2),且阳极极板(3-1)与阴极极板(3-2)之间安装膜电极(4),两个阴极极板(3-2)外侧安装端盖(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极板(3-1)与阴极极板(3-2)之间设置粘性绝缘垫(2),膜电极(4)居于粘性绝缘胶垫(2)中心方孔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四周采用螺杆类夹具进行封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性芯棒(6)与阳极极板(3-1)之间留有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为气体甲醇腔(5)厚度的1/6至1/3。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气体甲醇腔(5)、液体甲醇腔(8)都设有极板槽(9),阳极极板(3-1)、阴极极板(3-2)镶嵌在极板槽(9)里。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为双输出单体电池,通过多个双输出单体电池的串联或并联即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组,或者通过把单个双输出电池的两个输出串联或并联起来形成气液电池组。
CN201810345807.7A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Active CN1085392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5807.7A CN108539227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5807.7A CN108539227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9227A true CN108539227A (zh) 2018-09-14
CN108539227B CN108539227B (zh) 2020-08-04

Family

ID=63481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5807.7A Active CN108539227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922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0656A (zh) * 2019-01-21 2019-06-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燃料均匀供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109860674A (zh) * 2019-01-21 2019-06-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弹性势能驱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109888341A (zh) * 2019-01-21 2019-06-1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物料分离传输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110429309A (zh) * 2019-08-12 2019-11-08 重庆大学 基于整体式碳质自呼吸阴极的无膜甲酸燃料电池制备方法
CN110783610A (zh) * 2019-10-12 2020-0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257A (zh) * 2004-10-08 2007-09-12 株式会社东芝 燃料电池
CN102330975A (zh) * 2011-07-29 2012-01-25 宁波丽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燃料的气化燃烧装置
CN103427100A (zh) * 2013-08-08 2013-12-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智能供料系统
CN105140546A (zh) * 2015-09-20 2015-12-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实现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纯甲醇供料的燃料电池
CN106784921A (zh) * 2016-12-06 2017-05-31 东北大学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电池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6257A (zh) * 2004-10-08 2007-09-12 株式会社东芝 燃料电池
CN102330975A (zh) * 2011-07-29 2012-01-25 宁波丽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燃料的气化燃烧装置
CN103427100A (zh) * 2013-08-08 2013-12-0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智能供料系统
CN105140546A (zh) * 2015-09-20 2015-12-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实现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纯甲醇供料的燃料电池
CN106784921A (zh) * 2016-12-06 2017-05-31 东北大学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电池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0656A (zh) * 2019-01-21 2019-06-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燃料均匀供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109860674A (zh) * 2019-01-21 2019-06-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弹性势能驱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109888341A (zh) * 2019-01-21 2019-06-1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物料分离传输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109860656B (zh) * 2019-01-21 2020-08-1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燃料均匀供给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109888341B (zh) * 2019-01-21 2020-12-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物料分离传输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工作方法
CN110429309A (zh) * 2019-08-12 2019-11-08 重庆大学 基于整体式碳质自呼吸阴极的无膜甲酸燃料电池制备方法
CN110429309B (zh) * 2019-08-12 2020-12-29 重庆大学 基于整体式碳质自呼吸阴极的无膜甲酸燃料电池制备方法
CN110783610A (zh) * 2019-10-12 2020-0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9227B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9227A (zh) 一种气液两用式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CN106784921B (zh)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电池组
Guo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es of a combined system consisting of high-temperature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s and thermally regenerative electrochemical cycles
Wang et al. A bipolar passive DMFC stack for portable applications
CN109904488B (zh)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低温启动方法
CN100495796C (zh) 自增湿微型热动自循环冷却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
KR101828938B1 (ko) 연료전지 기반 고효율 삼중열병합 발전 시스템
CN113809339B (zh) 一种高效制备液流电池一体化电极的方法
CN109037731A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燃料电池传热均温的液冷式模块
CN101210750A (zh) 一种利用燃料电池废热驱动空调的方法
CN102810688B (zh) 一种可低温启动高温运行的燃料电池堆
CN1983693A (zh) 燃料电池加热系统
CN206834252U (zh) 能够快速冷启动的燃料电池电堆结构
CN203907723U (zh) 一种燃料电池建筑发电供暖系统
CN101127407A (zh) 水热自管理的便携式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
CN108232257B (zh) 一种利用废热发电的氢离子热电池
CN115064730A (zh) 一种燃料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增湿方法
CN102299359B (zh) 一种自呼吸醇类燃料电池
CN104577147A (zh) 一种基于cnt材料的高稳定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
CN213583873U (zh) 一种基于燃料电池的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产系统
CN109193007A (zh) 便携式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装置
CN208723000U (zh) 应用于高电流密度燃料电池传热均温的液冷式装置
CN112768739A (zh) 一种改善燃料电池堆端板弱片的结构
CN101894960B (zh) 一种自主热控流速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0241A (zh) 液体燃料电池中具有太极图状流场结构双极板及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