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6957A - 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6957A
CN108536957A CN201810308239.3A CN201810308239A CN108536957A CN 108536957 A CN108536957 A CN 108536957A CN 201810308239 A CN201810308239 A CN 201810308239A CN 108536957 A CN108536957 A CN 108536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nitoring
shield
point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82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36957B (zh
Inventor
周思峰
刘勇
杜国涛
邹中波
于新山
余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Central South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Bridge and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082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369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36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69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369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69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xcavating Of Shafts 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建筑物监测的数据由布设在建筑物监测点的自动数据采集仪器量测得到,对各个量测数据进行读数、记录,然后保存到测量数值存储系统中;将记录数据的表格存档并输入计算机进行校核与整理,对异常数据进行剔除。根据监测报告,对盾构施工的地表纵向沉降各阶段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监测数据处理对盾构机的施工进行有效监控,保障隧道工程质量,通过对多种监测数据进行合理处理最终为盾构开挖参数进行反馈。另外通过对原始的监测数据进行粗差筛分,为最终的监测数据与盾构计划执行提供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在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属于地铁盾构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监测主要内容为沉降监测,获取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整体沉降量与差异沉降量,为建筑物风险评估提供基本依据。
建筑物变形监测原理为通过对房屋基础监测点高程的变化分析来获取房屋的整体沉降与不同点的差异沉降,计算房屋的倾斜值,结合具体工程规范设计值来判定房屋安全等级,反馈盾构施工工艺参数,必要时采取控制措施。
监测点布置在建筑物承重部位,一般设置在四角,根据建筑物尺寸等间距对称设置,距离取值5~15m。工程常采用L型测钉为监测点,测钉固定于建筑墙体上,不允许松动,避开易受干扰损坏位置,并能垂直放置铟钢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隧道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监测,通过对多种监测数据进行合理处理最终为盾构开挖参数进行反馈。另外通过对原始的监测数据进行粗差筛分,为最终的监测数据与盾构计划执行提供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数据采集与整理;
建筑物监测的数据由布设在建筑物监测点的自动数据采集仪器量测得到,对各个量测数据进行读数、记录,然后保存到测量数值存储系统中。记录数据的表格分为监测点标号、监测点原始数据、监测点时间变化数据、监测物结构形式和监测物原始尺寸,通过类别对监测点的初始值进行对比分析。将记录数据的表格存档并输入计算机进行校核与整理,对异常数据进行剔除。
S2数据分析方法;
S2.1利用小波分析识别对数据进行粗差处理;隧道盾构的监测数据并不能直接提示变化规律和反映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工作。对数据的分析之前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粗差识别和处理。粗差是一种在测量仪器使用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小波分析识别数据粗差的过程如下:
设f(t)为监测数据系列函数,g(t)为滤波器,则监测数据系列函数的倒数与滤波器的卷积结果视为滤波器函数的导数与监测数据的卷积,因此小波变换的突变点与监测数据的突变点存在关联性,实际数据的粗差处理通过MATLAB软件中的小波工具箱进行计算。
S2.2采用回归分析法记录监测数据参数之间的关系。对进行粗差处理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设地表监测点不同时段的位移变化数据:(t1,u1),(t2,u2),(t3,u3),…,(tn,un);t1-tn表示监测点所在时间段,u1-un表示各个监测点的位移,n表示监测点序号。
位移u表示假设存在的曲线方程为:
u=f(t,a,b)
式中:a、b为未知参数。
将任一组监测数据(ti,ui)代入u=f(t,a,b)可以得出该点的残差数值ξi,即:
ξi=ui-u=ui-f(t,a,b)
i表示监测数据的序号数。
将监测数据系列的残差值进行平方求和:
依据最小二乘法,残差值的平方和满足最小值,此时对W求偏导数则满足:
依据所求出未知参数a、b的值,得到函数f(t,a,b)。
S2.3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完成之后制作监测报告表。
S3根据监测报告,对盾构施工的地表纵向沉降各阶段进行控制。
地表纵向沉降是指隧道上方某一观测点随着隧道施工进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竖向位移变化。观测点沉降变化在整个隧道开挖过程前后经历五个阶段:
第Ⅰ阶段:盾构机掘进距观测点一定距离,所产生的沉降量小,往往难以被监测到。该阶段的沉降称为先行沉降,部分隧道掘进不会产生先行沉降。根据第Ⅰ阶段位移f(t,a,b)1记录与ti1的关系,若f(t,a,b)1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Ⅱ阶段:盾构机尚未推进到观测点下方,但即将到达其下方,该阶段内观测点会产生竖向位移的变化,负值为沉降,正值为向上隆起。根据第Ⅱ阶段位移f(t,a,b)2记录与ti2的关系,若f(t,a,b)2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Ⅲ阶段:盾构机到达测点垂直轴线以下,盾构机尾部完全离开测点垂直轴线,该阶段沉降为盾尾沉降。根据第Ⅲ阶段位移f(t,a,b)3记录与ti3的关系,若f(t,a,b)2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Ⅳ阶段:盾尾完全离开测点后一定时间段持续发生的沉降,称为空隙沉降。根据第Ⅲ阶段位移f(t,a,b)4记录与ti4的关系,若f(t,a,b)4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Ⅴ阶段:盾构施工完成后,土体骨架蠕动等引起的竖向位移变化,称为后续沉降。根据第Ⅴ阶段位移f(t,a,b)5记录与ti5的关系,若f(t,a,b)5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监测数据处理对盾构机的施工进行有效监控,保障隧道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的流程图。
图2为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三维示意图。
图3为地表纵向沉降历时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于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数据采集与整理;
建筑物监测的数据由布设在建筑物监测点的自动数据采集仪器量测得到,对各个量测数据进行读数、记录,然后保存到测量数值存储系统中。记录数据的表格分为监测点标号、监测点原始数据、监测点时间变化数据、监测物结构形式和监测物原始尺寸,通过类别对监测点的初始值进行对比分析。将记录数据的表格存档并输入计算机进行校核与整理,对异常数据进行剔除。
S2数据分析方法;
S2.1利用小波分析识别对数据进行粗差处理;隧道盾构的监测数据并不能直接提示变化规律和反映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工作。对数据的分析之前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粗差识别和处理。粗差是一种在测量仪器使用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小波分析识别数据粗差的过程如下:
设f(t)为监测数据系列函数,g(t)为滤波器,则监测数据系列函数的倒数与滤波器的卷积结果视为滤波器函数的导数与监测数据的卷积,因此小波变换的突变点与监测数据的突变点存在关联性,实际数据的粗差处理通过MATLAB软件中的小波工具箱进行计算。
S2.2采用回归分析法记录监测数据参数之间的关系。对进行粗差处理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设地表监测点不同时段的位移变化数据:(t1,u1),(t2,u2),(t3,u3),…,(tn,un);t1-tn表示监测点所在时间段,u1-un表示各个监测点的位移,n表示监测点序号。
位移u表示假设存在的曲线方程为:
u=f(t,a,b)
式中:a、b为未知参数。
将任一组监测数据(ti,ui)代入u=f(t,a,b)可以得出该点的残差数值ξi,即:
ξi=ui-u=ui-f(t,a,b)
i表示监测数据的序号数。
将监测数据系列的残差值进行平方求和:
依据最小二乘法,残差值的平方和满足最小值,此时对W求偏导数则满足:
依据所求出未知参数a、b的值,得到函数f(t,a,b)。
S2.3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完成之后制作监测报告表。
S3根据监测报告,对盾构施工的地表纵向沉降各阶段进行控制。
地表纵向沉降是指隧道上方某一观测点随着隧道施工进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竖向位移变化。观测点沉降变化在整个隧道开挖过程前后经历五个阶段:
第Ⅰ阶段:盾构机掘进距观测点一定距离,所产生的沉降量小,往往难以被监测到。该阶段的沉降称为先行沉降,部分隧道掘进不会产生先行沉降。根据第Ⅰ阶段位移f(t,a,b)1记录与ti1的关系,若f(t,a,b)1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Ⅱ阶段:盾构机尚未推进到观测点下方,但即将到达其下方,该阶段内观测点会产生竖向位移的变化,负值为沉降,正值为向上隆起。根据第Ⅱ阶段位移f(t,a,b)2记录与ti2的关系,若f(t,a,b)2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Ⅲ阶段:盾构机到达测点垂直轴线以下,盾构机尾部完全离开测点垂直轴线,该阶段沉降为盾尾沉降。根据第Ⅲ阶段位移f(t,a,b)3记录与ti3的关系,若f(t,a,b)2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Ⅳ阶段:盾尾完全离开测点后一定时间段持续发生的沉降,称为空隙沉降。根据第Ⅲ阶段位移f(t,a,b)4记录与ti4的关系,若f(t,a,b)4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Ⅴ阶段:盾构施工完成后,土体骨架蠕动等引起的竖向位移变化,称为后续沉降。根据第Ⅴ阶段位移f(t,a,b)5记录与ti5的关系,若f(t,a,b)5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1)盾构施工监测应明确区分必测项和选测项,准确的测量结果是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的数据基础。除了仪器量测之外,应配合目测巡视的方法对监测对象进行整体直观的观察,确保定性准确。盾构区间施工监测过程会出现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监测程序内问题与监测程序外问题。
(2)盾构隧道掘进扰动后地表变形具有三维性,掘进过程中引起的地表竖向位移机理为地层损失与土体固结。在实际中,对隧道影响区域内建筑物破坏特征的归纳与分析不仅仅考虑其中的一种,应将四种形式均进行考虑。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引起上述变形的各种因素,有效的调整施工参数并结合施工监测进行严格控制。盾构区间重点区域I区影响半径为距隧道轴线15.36m内,II区影响半径范围为距隧道轴线39.68~74.84m。区间主要影响区域内的房屋基础沉降值最大为23.31mm;最大隆起值为6.71mm,均小于经验控制值且房屋安全状态可控,因此在本工程中建筑变形的沉降控制指标可以参考经验控制值。盾构区间邻近小区居民楼倾斜值最大为0.0336m,倾斜控制指标0.08m,房屋安全状态可控。
(3)依据5个监测断面的沉降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对13个常用的沉降槽宽度系数i计算公式进行对比验算。
(4)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隧道扰动区域为隧道半径R的2~4倍,建筑物基础底部土层压力与水平线成往外延伸造成影响,延伸范围边界线处于隧道扰动区域边界线之外。隧道开挖引起的最大沉降点处于隧道中心拱顶,横向沉降影响半径约为25m,接近于沉降槽宽度系数的2.5~3倍。盾构机掘进距DS8断面36m时,此时所产生的沉降量较小。当盾构机距离DS8断面12m左右时沉降量增加明显加快,此阶段的沉降值为整个过程主要部分。盾构机穿越后的12m内盾尾沉降增加速率变缓,盾构机穿越超过20m左右时沉降基本趋于稳定。损坏等级为非常轻微,最大沉降值范围为8.59~10.11mm,垂直于隧道轴线方向倾斜值最高为0.0113m,平行于隧道轴线方向最大倾斜值为0.0072m,均在工程容许变形指标范围内,房屋安全可控,盾构施工过程中可保持常规监测,监测频率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Claims (1)

1.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数据采集与整理;
建筑物监测的数据由布设在建筑物监测点的自动数据采集仪器量测得到,对各个量测数据进行读数、记录,然后保存到测量数值存储系统中;记录数据的表格分为监测点标号、监测点原始数据、监测点时间变化数据、监测物结构形式和监测物原始尺寸,通过类别对监测点的初始值进行对比分析;将记录数据的表格存档并输入计算机进行校核与整理,对异常数据进行剔除;
S2 数据分析方法;
S2.1 利用小波分析识别对数据进行粗差处理;隧道盾构的监测数据并不能直接提示变化规律和反映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工作;对数据的分析之前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粗差识别和处理;粗差是一种在测量仪器使用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小波分析识别数据粗差的过程如下:
设f(t)为监测数据系列函数,g(t)为滤波器,则监测数据系列函数的倒数与滤波器的卷积结果视为滤波器函数的导数与监测数据的卷积,因此小波变换的突变点与监测数据的突变点存在关联性,实际数据的粗差处理通过MATLAB软件中的小波工具箱进行计算;
S2.2 采用回归分析法记录监测数据参数之间的关系;对进行粗差处理的实际数据进行计算,设地表监测点不同时段的位移变化数据:(t1,u1),(t2,u2),(t3,u3),…,(tn,un);t1-tn表示监测点所在时间段,u1-un表示各个监测点的位移,n表示监测点序号;
位移u表示假设存在的曲线方程为:
u=f(t,a,b)
式中:a、b为未知参数;
将任一组监测数据(ti,ui)代入u=f(t,a,b)得出该点的残差数值ξi,即:
ξi=ui-u=ui-f(t,a,b)
i表示监测数据的序号数;
将监测数据系列的残差值进行平方求和:
依据最小二乘法,残差值的平方和满足最小值,此时对W求偏导数则满足:
依据所求出未知参数a、b的值,得到函数f(t,a,b);
S2.3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完成之后制作监测报告表;
S3 根据监测报告,对盾构施工的地表纵向沉降各阶段进行控制;
地表纵向沉降是指隧道上方某一观测点随着隧道施工进度的变化而发生的竖向位移变化;观测点沉降变化在整个隧道开挖过程前后经历五个阶段:
第Ⅰ阶段:盾构机掘进距观测点一定距离,所产生的沉降量小,往往难以被监测到;该阶段的沉降称为先行沉降,部分隧道掘进不会产生先行沉降;根据第Ⅰ阶段位移f(t,a,b)1记录与ti1的关系,若f(t,a,b)1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Ⅱ阶段:盾构机尚未推进到观测点下方,但即将到达其下方,该阶段内观测点会产生竖向位移的变化,负值为沉降,正值为向上隆起;根据第Ⅱ阶段位移f(t,a,b)2记录与ti2的关系,若f(t,a,b)2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Ⅲ阶段:盾构机到达测点垂直轴线以下,盾构机尾部完全离开测点垂直轴线,该阶段沉降为盾尾沉降;根据第Ⅲ阶段位移f(t,a,b)3记录与ti3的关系,若f(t,a,b)2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Ⅳ阶段:盾尾完全离开测点后一定时间段持续发生的沉降,称为空隙沉降;根据第Ⅲ阶段位移f(t,a,b)4记录与ti4的关系,若f(t,a,b)4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第Ⅴ阶段:盾构施工完成后,土体骨架蠕动等引起的竖向位移变化,称为后续沉降;根据第Ⅴ阶段位移f(t,a,b)5记录与ti5的关系,若f(t,a,b)5大于设定值的话采取措施。
CN201810308239.3A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 Active CN1085369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8239.3A CN108536957B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8239.3A CN108536957B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6957A true CN108536957A (zh) 2018-09-14
CN108536957B CN108536957B (zh) 2022-04-08

Family

ID=63481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8239.3A Active CN108536957B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3695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2705A (zh) * 2018-11-28 2019-02-1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盾构隧道地表沉降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N109458982A (zh) * 2018-11-27 2019-03-12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沉降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2983548A (zh) * 2021-03-05 2021-06-18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施工的监测预警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16029042A (zh) * 2023-03-30 2023-04-28 中建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智慧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3538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一种免棱镜地表沉降面监测方法
JP2012036571A (ja) * 2010-08-03 2012-02-23 Okumura Corp 路面変状管理システム
CN102434209A (zh) * 2011-11-03 2012-05-02 上海理工大学 隧道开挖对近接既有构筑物影响的监测方法
CN104295304A (zh) * 2014-08-13 2015-01-21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不同沉降分布保证率的地铁隧道沉降槽生成方法
CN104655099A (zh) * 2013-11-25 2015-05-27 天津城建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沉降观测方法
CN105157671A (zh) * 2015-07-30 2015-12-16 同济大学 一种盾构施工中桥梁变形的监测方法及其使用的系统
CN105631150A (zh) * 2016-01-05 2016-06-01 石家庄铁道大学 复合地层情况下盾构掘进参数的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3538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上海地矿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一种免棱镜地表沉降面监测方法
JP2012036571A (ja) * 2010-08-03 2012-02-23 Okumura Corp 路面変状管理システム
CN102434209A (zh) * 2011-11-03 2012-05-02 上海理工大学 隧道开挖对近接既有构筑物影响的监测方法
CN104655099A (zh) * 2013-11-25 2015-05-27 天津城建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沉降观测方法
CN104295304A (zh) * 2014-08-13 2015-01-21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不同沉降分布保证率的地铁隧道沉降槽生成方法
CN105157671A (zh) * 2015-07-30 2015-12-16 同济大学 一种盾构施工中桥梁变形的监测方法及其使用的系统
CN105631150A (zh) * 2016-01-05 2016-06-01 石家庄铁道大学 复合地层情况下盾构掘进参数的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NGFENG LIU 等: "Analysis of ground movement due to metro station driven with enlarging shield tunnels under building and its para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
刘江峰: "盾构扩挖修建地铁车站引起地层移动规律研究",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李明 等: "隧道结构在线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岩土力学》 *
相福磊: "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中的地面沉降问题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邹中波 等: "地下工程盾构施工对地面变形的影响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8982A (zh) * 2018-11-27 2019-03-12 山东康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沉降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9322705A (zh) * 2018-11-28 2019-02-1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盾构隧道地表沉降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N109322705B (zh) * 2018-11-28 2024-01-2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盾构隧道地表沉降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N112983548A (zh) * 2021-03-05 2021-06-18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施工的监测预警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系统
CN116029042A (zh) * 2023-03-30 2023-04-28 中建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智慧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6957B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6957A (zh) 一种针对盾构开挖影响区域内的建筑物变形数据处理方法
CN110210776B (zh) 一种基于监控量测的隧道施工动态风险评估方法
Lane et al. Modelling erosion on hillslopes
CN105606063B (zh) 一种基于正交应变比的土层边坡稳定性测定方法
CN106405675A (zh) 用于露天矿坑尾矿库边坡滑坡预警的动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7180016A (zh) 应用磨损比耗指数预测滚刀磨损量的分层求和法
CN110298107B (zh) 一种基于增量叠加的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
KR20160056359A (ko) Gis 기반 실시간 지진피해 예측 방법
CN111157346B (zh) 地下水封储油库水幕系统设计及修正的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3204830B (zh) 基于bp网络由横波波速确定黏性土地基承载力的校正方法
CN103205972A (zh) 一种分析基坑变形与坑外地面沉降关系的方法
CN112364422A (zh) 基于mic-lstm的盾构施工地表变形动态预测方法
JP5502843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建物の地震被害の推定方法
CN111738501B (zh) 一种地下开采引起矿区地表变形中短期预测方法
CN113279746A (zh) 一种套管变形风险区域的确定方法及应用
CN114219134A (zh) 一种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3283182A (zh) 地层压力预测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Javdanian Field data-based modeling of lateral ground surface deformations due to earthquake-induced liquefaction
Kashizadeh et al. A numerical approach for modelling the ploughing process in sands
CN113250172B (zh) 一种基于横波波速确定黏性土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Kiss Evaluation of fatigue response of a carbonate clay till beneath wind turbine foundation
CN116878577B (zh) 一种隧道钻爆法原位改扩建工程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El Achkar et al. How and how fast does a channel respond to sediment overloading under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CN118095813A (zh) 基于bim技术的地基沉降的可视化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2859172A (zh) 纵横波微测井资料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70, B901, room 916, Spark Road 10, Fengtai District Science City,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RIDGE &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

Applicant after: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B901, room 916, Spark Road 10, Fengtai District Science City,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RIDGE &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

Applicant before: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70 B901, 916, spark fire road,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rk), 10

Patentee after: CCCC Central South Engineering Bureau Co.,Ltd.

Patentee after: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B901, 916, spark fire road,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rk), 10

Patentee before: BRIDGE & TUNNE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CCC FIRST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