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29831A - 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29831A
CN108529831A CN201810547142.8A CN201810547142A CN108529831A CN 108529831 A CN108529831 A CN 108529831A CN 201810547142 A CN201810547142 A CN 201810547142A CN 108529831 A CN108529831 A CN 108529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pond
intensified
drinking water
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71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荣华
游少鸿
庞英伟
欧文昌
邓振贵
刘良
骆杰
莫虎
唐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Hengsheng Water Environment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Hengsheng Water Environm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Hengsheng Water Environment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Hengsheng Water Environm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471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298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29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98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顺序连通的截污系统、引水系统和生态强化治理系统,其中:所述生态强化治理系统包括配水渠、生态强化治理池和排水渠,配水渠分别与沉砂池、生态强化治理池连通,将污水均匀分配到生态强化治理池中,并通过生态强化治理池对污染水体进行分解、硝化和吸收,排水渠设置在生态强化治理池末端,与出水口连通,将经生态治理后的水体排出到原河道。本发明克服了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分散、隐蔽、随机,且用传统方法难以收集进行统一处理的缺点,方法简单有效,工程措施简单,方便施工,投资较少;全生态方式处理,维护简单,运行管理费用很低,无异味,处理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水体治理系统,具体是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随意排放的村镇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与养殖禽畜粪便等,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饮用水水源地,对人畜饮水安全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农村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江河湖库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饮用水水源污染治理力度,治理方法大都使用传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但该工艺对饮用水水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以及量大面广的特征,适应性较差,且建设投资大,运行管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使用成本较高。因此,急需一种对饮用水水源污染适应性好、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维护管理简单的污水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在污染的河沟中建设截污设施,在下游河沟边漫滩地建设生态处理设施,将污水从河沟中引至生态处理设施内完成吸附、自然分解、硝化和吸收等生态化处理过程,处理后的水体排入原河沟中。
本发明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包括顺序连通的截污系统、引水系统和生态强化治理系统,其中:
所述截污系统包括截污坝和设置在截污坝上的冲砂闸,截污坝下半部埋设在河床面下;
所述引水系统包括引水渠、拦污栅、进水闸和沉砂池。引水渠设置在截污坝的一侧,引水渠进口处设置拦污栅,拦截污水中悬浮固体杂质以及大颗粒悬浮物;进水闸设置在拦污栅后,根据水位变化自动开关闸门;沉砂池分为一级沉砂池和二级沉砂池,分别设置在引水渠末端,并与生态强化治理系统连通,用于沉淀泥砂,并进一步阻拦固态悬浮杂物。
所述生态强化治理系统包括配水渠、生态强化治理池和排水渠。配水渠分别与沉砂池、生态强化治理池连通,将污水均匀分配到生态强化治理池中,并通过生态强化治理池对污染水体进行分解、硝化和吸收;排水渠设置在生态强化治理池末端,与出水口连通,将经生态治理后的水体排出到原河道。
所述截污坝为混凝土重力溢流矮坝,或因地制宜采用其它型式的引水坝。
所述冲砂闸为采用电动控制的螺杆式钢闸门,包括闸槽、闸门、螺杆、启闭机、启闭平台和启闭机房,螺杆设置在启闭机上,启闭机设置在启闭平台上,闸槽设置在截污坝上,并与闸门对接,当截污坝前有泥砂淤积时,开启冲砂闸冲砂,避免堵塞进水口,冲砂后关闭冲砂闸。
所述启闭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启闭机房为砖混结构。
所述引水渠为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其过水流量根据需要治理的污水流量而定。
所述进水闸为电动控制的螺杆式钢闸门,包括闸槽、闸门、螺杆、启闭机、启闭平台和启闭机房,其中启闭机中设有水位测控仪,根据预先设定的治理水位自动开关闸门,防止上涨的洪水进入下游毁坏生态治理系统,也避免了含大量泥砂的洪水进入生态治理系统而造成堵塞。
所述启闭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启闭机房为砖混结构。
所述拦污栅设置在拦污栅操作平台上,其中:拦污栅为钢结构,拦污栅操作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生态强化治理系统的配水渠和排水渠的断面尺寸根据需治理水量大小而确定,生态治理池大小根据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或水力停留时间符合相关规范为原则而确定。生态治理池池深1米,内填充有2-15mm粒径的石英砂、碎石或其他活性填料,填料表面种植挺水植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从被污染的河沟中截断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克服了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分散、隐蔽、随机,且用传统方法难以收集进行统一处理的缺点,方法简单有效,工程措施简单,方便施工,投资较少;全生态方式处理,维护简单,运行管理费用很低,无异味,处理效果好,兼具美化环境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面图;
图3为图1中的B-B向剖面图;
图4为图1中的C-C向剖面图。
图中:1.截污坝 2.河床面 3.坝前水位 4.拦污栅 5.拦污栅操作平台 6.闸门槽7.闸门 8.螺杆 9.启闭机 10.启闭平台 11.进水闸 12.引水渠 13.一级沉砂池 14.二级沉砂池 15.一级沉砂池出水口 16.二级沉砂池出水口 17.运行水位 18.配水渠 19.生态治理池进水口 20.生态治理池 21.填料 22.挺水植物 23.生态治理池出水口 24.排水渠25.冲砂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此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设有:
一、截污系统:
在被污染的河沟上选一合适的地点建设截污坝1、冲砂闸25(包含闸门槽6、闸门7、螺杆8、启闭机9和启闭平台10),
截污坝1为混凝土重力溢流矮坝;
冲砂闸25设置在引水渠12的一侧,当截污坝1前有泥砂淤积时开启闸门7冲砂,避免堵塞进水口,冲砂后关闭。
二、引水系统:
引水渠12,建在截污坝1的一侧,其进水口与冲砂闸25连通,在进水口处设有拦污栅操作平台5和与拦污栅操作平台5连接的拦污栅4,引水渠12后端与进水闸11(包含闸门槽6、闸门7、螺杆8、启闭机9和启闭平台10)连通,进水闸11后端与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顺序连通,用于沉淀泥砂;一级沉淀池13通过出水口15与二级沉淀池14连通,由于一级沉淀池13的出水口15设置在池壁中部,使进入一级沉淀池13的漂浮物无法进入二级沉淀池14,二级沉淀池14的出水口16设置在池壁上部,并通过该出水口16与生态治理池20的配水渠18连通;
引水渠12为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其过水流量根据需要治理的污水流量确定。
拦污栅4为钢结构,拦污栅操作平台5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闸门槽6和闸门7均为钢制结构,启闭平台10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启闭机房为砖混结构。
一级沉淀池13、二级沉淀池14为均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
三、生态治理系统:
生态治理系统宜建在河沟边的漫滩地或荒坡地,尽量不占有田地。具体包括:配水渠18通过生态治理池进水口19将水体均匀分配到生态治理池20内,生态治理池20内填筑填料21,在填料21上种植有挺水植物22,水体经生态治理池出水口23排至排水渠24,由排水渠24排出到原河沟。
生态治理池20深度为1m,池内填筑粒径为2-15mm的碎石、石英砂或其它活性填料21。
挺水植物为美人蕉、香蒲、芦苇、水芹和茭白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具体形式上的限定,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案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顺序连通的截污系统、引水系统和生态强化治理系统,其中:
所述截污系统包括截污坝和设置在截污坝上的冲砂闸,截污坝下半部埋设在河床面下;
所述引水系统包括引水渠、拦污栅、进水闸和沉砂池,引水渠设置在截污坝的一侧,拦污栅设置在引水渠进口处,拦截污水中悬浮固体付费通杂质以及大颗粒悬浮物,进水闸设置在拦污栅后,根据水位变化自动开关闸门,沉砂池分为一级沉砂池和二级沉砂池,分别设置在引水渠末端,并与生态强化治理系统连通,用于沉淀泥砂,并进一步阻拦固态悬浮杂物;
所述生态强化治理系统包括配水渠、生态强化治理池和排水渠,配水渠分别与沉砂池、生态强化治理池连通,将污水均匀分配到生态强化治理池中,并通过生态强化治理池对污染水体进行分解、硝化和吸收,排水渠设置在生态强化治理池末端,与出水口连通,将经生态治理后的水体排出到原河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截污坝为混凝土重力溢流矮坝,或因地制宜采用其它型式的引水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冲砂闸为采用电动控制的螺杆式钢闸门,包括闸槽、闸门、螺杆、启闭机、启闭平台和启闭机房,螺杆设置在启闭机上,启闭机设置在启闭平台上,闸槽设置在截污坝上,并与闸门对接,当截污坝前有泥砂淤积时,开启冲砂闸冲砂,避免堵塞进水口,冲砂后关闭冲砂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启闭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启闭机房为砖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引水渠为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其过水流量根据需要治理的污水流量而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水闸为电动控制的螺杆式钢闸门,包括闸槽、闸门、螺杆、启闭机、启闭平台和启闭机房,其中启闭机中设有水位测控仪,根据预先设定的治理水位自动开关闸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启闭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启闭机房为砖混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拦污栅设置在拦污栅操作平台上,其中:拦污栅为钢结构,拦污栅操作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生态强化治理系统的配水渠和排水渠的断面尺寸根据需治理水量大小而确定,生态治理池大小根据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或水力停留时间符合相关规范为原则而确定;生态治理池池深1米,内填充有2-15mm粒径的石英砂、碎石或其他活性填料,填料表面种植挺水植物。
CN201810547142.8A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Pending CN1085298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7142.8A CN108529831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7142.8A CN108529831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9831A true CN108529831A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71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7142.8A Pending CN108529831A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298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6270A (zh) * 2019-01-03 2019-05-10 张文庆 一种江河环保治理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1622A (zh) * 2004-12-10 2005-06-0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平原河网地区面源污染强化净化前置库系统
CN101045585A (zh) * 2007-04-04 2007-10-0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河流面源污染的旁置生物净化方法
CN205712294U (zh) * 2016-06-17 2016-11-23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 一种油田用河水供水系统
CN207376562U (zh) * 2016-12-17 2018-05-18 河西学院 一种能够过滤泥沙的水利枢纽
CN208440469U (zh) * 2018-05-31 2019-01-29 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1622A (zh) * 2004-12-10 2005-06-0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平原河网地区面源污染强化净化前置库系统
CN101045585A (zh) * 2007-04-04 2007-10-0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河流面源污染的旁置生物净化方法
CN205712294U (zh) * 2016-06-17 2016-11-23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 一种油田用河水供水系统
CN207376562U (zh) * 2016-12-17 2018-05-18 河西学院 一种能够过滤泥沙的水利枢纽
CN208440469U (zh) * 2018-05-31 2019-01-29 广西恒晟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6270A (zh) * 2019-01-03 2019-05-10 张文庆 一种江河环保治理系统
CN109736270B (zh) * 2019-01-03 2021-05-18 张文庆 一种江河环保治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5585B (zh) 一种河流面源污染的旁置生物净化方法
CN102351376A (zh) 一种河滩坡岸多塘湿地废污水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61900A (zh) 一种带有双翻板闸门的分流井、包括该分流井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CN105621797A (zh) 一种利用闲置的沟渠和农田处理污水的装置和方法
CN106049390B (zh) 一种适用于河道治理工程的沉砂拦污一体化装置
CN109403264A (zh) 河渠入河口污水处理设施沉砂池采用人工弯道壅水的方法
CN107842088A (zh) 一种带有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CN207760989U (zh) 一种泵排进水系统
CN208440469U (zh) 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CN208121939U (zh) 用于道路初期雨水收集与处理的装置
CN1272508C (zh) 复合型湿地自流净化污染河水方法
CN207760983U (zh) 一种带有调蓄设施的排水系统
CN108529831A (zh) 一种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全生态治理系统
CN107558593A (zh) 一种包括一进四出式分流井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CN112081063A (zh) 一种入海口倒虹吸系统
CN207760984U (zh) 一种带有截污管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CN207761003U (zh) 一种带有调蓄设施和一体化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CN207436183U (zh) 一种带有截污管、调蓄设施和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
CN107587579B (zh) 带有截污管和雨水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CN107466571B (zh) 虹吸灌溉系统及虹吸灌溉方法
CN107558594A (zh) 一种一进四出式分流井、包括该分流井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CN107806154A (zh) 一种带有在线处理设施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控制方法
CN207436182U (zh) 一种排水系统
CN209039269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全生态强化治理系统
CN207436188U (zh) 一种带有雨水处理系统的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