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22432B - 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22432B
CN108522432B CN201810383571.6A CN201810383571A CN108522432B CN 108522432 B CN108522432 B CN 108522432B CN 201810383571 A CN201810383571 A CN 201810383571A CN 108522432 B CN108522432 B CN 1085224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or
pipe
soil
inlet pipe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835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22432A (zh
Inventor
白义
施时迪
王江
齐鑫
王海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a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3835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22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22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2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22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24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置第一支撑板(2),在第一支撑板(2)上设置第一分离器(3),在第一支撑板(2)的下方设置第二支撑板(5),在第二支撑板(5)上设置第二分离器(6),第二分离器(6)包括进口管(61)和排出管(62),在进口管(61)与排出管(62)之间设置连接管(63),在第二分离器(6)排出管(62)的管口下方设置收集盒(7);本发明可以对土壤中的动物进行分离、收集、统计,可以有效防止小动物把土壤一起带入到收集盒(7)中,可以提高统计准确性。

Description

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辅助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分离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对于土壤中的动物进行分离、收集、统计的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中栖息着无数的土壤小动物,它们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量众多的土壤动物将落到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和埋于地下的植物根茎以及各类动物的粪便、尸体等进行粉碎,然后与微生物共同将各类物质进行分解,成为可被利用的营养物质,与土壤混合后形成肥沃的腐殖土,因此,它们对于生物体的分解以及有机物的分解,对于改变土壤的性质,以及对于土壤的形成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研究土壤中生物的种类的方法,传统的都使用Tullgren土壤动物分离漏斗进行分离,Tullgren土壤动物分离漏斗可以采用干式法或湿式法将土壤生物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来,其测量原理:将土壤或干草样品放在漏斗可移动的上半部分,灯的热度和光线为土壤样品创造一个大约14℃的温度梯度,这就刺激节肢动物和其他的生物体向下运动,穿过薄纱到达漏斗底部的收集槽中,灯的位置可以调节,使土壤的温度逐渐上升,从而防止这些慢速运动的生物在干硬的土壤块中被困住,过滤网周围有通风口以防止土壤样本变硬板结,将土壤生物体湿的或者干的取出,精密的铝漏斗构造,收集槽有塞子以防止生物丢失,这样设计简单,易于操作。
但Tullgren土壤动物分离漏斗只是通过控制灯的功率和位置来调节土壤样品的温度,它很难精确调控分离土壤动物的土样温度,因此Tullgren土壤动物分离漏斗存在“土壤动物分离不完全且耗时长”等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申请日为2015年10月19日,申请号为201520806337.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壤动物分离装置,它包括分离箱、分离漏斗、盛样杯、收集盒和控制箱,在分离箱内设置隔板分隔为光照加热室、分离操作室,在光照加热室内配装有一组 LED 灯珠,在隔板上设置一组与盛样杯相适应的稳杯孔,在分离操作室内安装有承斗板,在承斗板上与隔板的稳杯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搁斗孔,所述的分离漏斗支承配装于承斗板的搁斗孔内,盛样杯的底端设置网格层结构,盛样杯的杯体套装于隔板的稳杯孔内,盛样杯底部搁置于分离漏斗的斗口内,在分离漏斗的底部配置收集盒;上述装置能有效增大土壤动物爬出分离的出口面积,提高活体动物从土样中爬出的分离机率,使土样中的全部活体动物都能顺畅地穿过盛样杯底端网格层进入分离漏斗、再收入收集盒内,自动化控制水平高、分离土壤动物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
但上述所有现有技术,由于盛样杯放置在分离漏斗上方,盛样杯中的小动物从盛样杯底部爬出来后,进入分离漏斗,从漏斗口直接进入收集盒,这样,小动物在爬动的过程中,会把一些土壤一起带入到收集盒中,或者小动物身体上也粘有一些土壤,这样,就直接影响对收集盒内的小动物的计数和统计,由于小动物与土壤同时落入到收集盒中,造成统计困难,并且影响小动物计数的正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土壤动物分离装置对小动物分离后容易造成统计困难或影响计数的正确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对于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精确分离,可以防止动物和土壤一起进入收集盒,可以方便、准确收集和统计土壤中的小动物的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包括支架,在所述的支架上设置第一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上设置第一分离器,第一分离器包括筒状体和锥形体,在筒状体的上方设置光源一,在筒状体的底部设置若干个通孔一,在筒状体的下方设置锥形体,锥形体的下方设置排出口,在第一支撑板的下方设置第二支撑板,在第二支撑板上设置第二分离器,第一分离器位于第二分离器的上方,第二分离器包括纵向设置的进口管和纵向设置的排出管,在进口管与排出管之间设置连接管,第一分离器的排出口与第二分离器的进口管的管口相对,在第二分离器的排出管的管口下方设置收集盒。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设置第二分离器,并在第二分离器中设置连接管,这样,当小动物从第一分离器中爬出来后,从第一分离器进入到第二分离器后,掉下来,掉到连接管上,不会直接掉入到收集盒的表面。当掉入到连接管上的小动物,还需要经过爬行,爬过整个连接管后,再通过第二分离器的排出管,最后掉落到收集盒表面,这样在爬行过程中,就可以使身上的泥土掉落,不会带到收集盒内。作为优选技术措施,连接管设置为水平状态,即进口管与连接管之间连接处的位置以及排出管与连接管之间连接处的位置处于水平状态,或者进口管与连接管之间连接处的位置高于排出管与连接管之间连接处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小动物从进口管爬行到排出管,进入到收集盒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在进口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在进口管下方设置排泥管,在排泥管出口处设置密封盖,这样,从第二分离器的进口管掉入到连接管上的小动物,会与粘在身上的泥土一起先掉入到排泥管中,再从排泥管中爬出来,经过连接管,从排出管掉入到收集盒内,排泥管具有暂时收集泥土的作用。当分离完成后,如果排泥管中收集的泥土过多,可以打开密封盖,把排泥管中的泥土排出,这样也方便清洗连接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在进口管与连接管之间连接处的外侧设置光源二,光源二与排泥管相对,光线可以照射到排泥管处,这样,当小动物与土壤一起掉落到排泥管处时,由于小动物由于避光,可以从排泥管中爬出,防止小动物滞留在排泥管的土壤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在收集盒的底部内表面设置粘胶,这样,当小动物掉入到粘胶表面时,就可以被粘胶粘住,防止小动物爬动,方便计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在收集盒的下部设置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转盘,收集盒放置在转盘上,这样,当旋转机构转动时,可以使小动物掉落到收集盒圆盘表面,使小动物分布均匀,合计数更加准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在第一支撑板设置2至8个通孔一,所述的筒状体和光源一相对应设置为2至8个,所述的光源设置在箱体内,箱体与支架之间设置翻转部件10,这样,箱体可以进行翻转,当需要更换光源时,只要转动翻转部件10,就可以把光源翻转180度,这样灯泡更换方便,同时,也有利于更换筒状体,方便放置土壤。
进一步,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设置为二组,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侧,光源一、光源二也设置为两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在第一分离器的筒状体内设置温度感应器,所述的温度感应器放置在土壤的表层,这样可以探测土壤的温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在光源一的下方设置遮光罩,有利于调节光线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二个分离器,即第一分离器和第二分离器,可以对于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精确分离,可以有效防止小动物把土壤一起带入到收集盒中,可以提高统计的准确性;2、通达在土壤的表面设置温度感应器,可以准确测量土壤的表面的温度,可以防止因光照造成筒状体内温度过高造成小动物死亡,影响计数准确性;3、通过在收集盒的底部内表面设置粘胶,可以把掉入到收集盒的底部小动物粘住,并均匀分布在收集盒底部,方便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展开状态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展开状态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展开状态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展开状态俯视图。
图6是第二分离器结构图之一。
图7是第二分离器结构图之二。
图8是第二分离器结构图之三。
图9是图5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转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支架、2-第一支撑板、3-第一分离器、31-筒状体、32-锥形体、33-通孔一、34-排出口、4-光源一、5-第二支撑板、6-第二分离器、61-进口管、62-排出管、63-连接管、64-排泥管、65-密封盖、7-收集盒、8-光源二、9-箱体、10-翻转部件、11-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相反,本发明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如图1至5、图9所示的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包括支架1,在支架1上设置第一支撑板2,在第一支撑板2上设置第一分离器3,第一分离器3包括中空的圆筒状的筒状体31和锥形体32,筒状体31内用于放置需要进行动物分离的土壤,在筒状体31的上方设置光源一4,由于土壤中的小动物一般都具有“避光避热,喜好阴凉” 的生物特性,因此,通过在筒状体31的上方设置光源发光,可以使小动物向土壤深部活动;在筒状体31的底部设置若干个通孔一33,在底部也可以设置网格,在筒状体31的下方设置锥形体32,锥形体32的下方设置排出口34。在第一支撑板2的下方设置第二支撑板5,在第二支撑板5上设置通孔二,在第二支撑板5上设置第二分离器6,第一分离器3位于第二分离器6的上方,第二分离器6包括纵向设置的进口管61和纵向设置的排出管62,排出管62穿过通孔二,在进口管61与排出管62之间设置连接管63,第一分离器3的排出口34与第二分离器6的进口管61的管口相对,在第二分离器6的排出管62的管口下方设置收集盒7。通过设置二个分离器,即第一分离器3和第二分离器6,可以对于土壤中的动物进行精确分离,可以有效防止小动物把土壤一起带入到收集盒7中,可以提高统计的准确性。
如图6、图7、图8所示的第二分离器6,其结构包括纵向设置的进口管61和纵向设置的排出管62以及连接管63,由于在第二分离器6中设置连接管63,这样,当小动物从第一分离器3中爬出来后,从第一分离器3进入到第二分离器6后,掉下来,掉到连接管63上,不会直接掉入到收集盒7的表面。当掉入到连接管63上的小动物,还需要经过爬行,爬过整个连接管63后,再通过第二分离器6的排出管62,最后掉落到收集盒7表面,这样在掉落、爬行过程中,就可以使身上的泥土掉落,不会带到收集盒7内。如图6所示,连接管63的设置,连接管63设置为水平状态,即进口管61与连接管63之间连接处的位置以及排出管62与连接管63之间连接处的位置处于水平状态;如图7所示,连接管63也可以设置为倾斜状态,即进口管61与连接管63之间连接处的位置高于排出管62与连接管63之间连接处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小动物从进口管61爬行到排出管62,进入到收集盒7内。进口管61、排出管62和连接管63可以分体设置,也可以一体设置;如图8所示,当分体设置时,第一分离器3的排出品插入到进口管61内,进口管61的排出口34插入到连接管63的入口,连接管63的出口插入到排出管62的进口,这样有利于小动物爬行。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措施,在进口管61与连接管63的连接处,在进口管61下方设置排泥管64,在排泥管64出口处设置密封盖65,这样,从第二分离器6的进口管61掉入到连接管63上的小动物,会与粘在身上的泥土一起先掉入到排泥管64中,再从排泥管64中爬出来,经过连接管63,从排出管62掉入到收集盒7内,排泥管64具有暂时收集泥土的作用。当分离完成后,如果排泥管64中收集的泥土过多,可以打开密封盖65,把排泥管64中的泥土排出,这样也方便清洗连接管63。当然,排泥管64深度不能太深,如果太深,也影响小动物爬行。为了防止小动物在排泥管64中影响爬行,在密封盖65中设置柱状塞,利用柱状塞可以堵塞排泥管64,减少排泥管64的深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在进口管61与连接管63之间连接处的外侧设置光源二8,光源二8与排泥管64相对,光源二8的光线可以照射到排泥管64处,这样,当小动物与土壤一起掉落到排泥管64处时,小动物由于避光,可以从排泥管64中爬出,防止小动物滞留在排泥管64的土壤中。
如图4所示,在收集盒7的底部内表面设置粘胶,这样,当小动物掉入到粘胶表面时,可以把掉入到收集盒7的底部小动物粘住,防止小动物爬动,并均匀分布在收集盒7底部,方便计数。如图10所示,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在收集盒7的下部设置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转盘11,收集盒7放置在转盘11上,这样,当旋转机构转动时,可以使小动物掉落到收集盒7的圆盘表面,使小动物在收集盒7的圆盘表面分布均匀,计数更加准确。
如图2、图4所示,在第一支撑板2设置2至8个通孔一33,筒状体31和光源一4相对应设置为2至8个,光源设置在箱体9内,箱体9与支架1之间设置翻转部件10,这样,箱体9可以进行翻转,当需要更换光源时,只要转动翻转部件10,就可以把光源翻转180度,这样灯泡更换方便,同时,也有利于更换筒状体31,方便放置土壤。另外,在第一分离器3的筒状体31内设置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放置在土壤的表层,这样可以探测土壤的温度;在光源一4的下方设置遮光罩,有利于调节光线的强度,如果光线过强,可以缩小光圈;如果光线过弱,可以增大光圈;通过在土壤的表面或在土壤中间设置温度感应器,可以准确测量土壤的表面的温度,可以防止因光照造成筒状体31内温度过高造成小动物死亡,影响计数准确性;也可以直接设置温度计,在第一分离器3的圆筒状的筒状体31的侧壁设置透明的窗口,用于直接观察第一分离器3中土壤的温度。
如图3、图4所示,第一分离器3和第二分离器6设置为二组,分别设置在支架1的两侧,光源一4、光源二8也设置为两组,这样可以节约空间,也可以对多种土壤同时进行取样、分离,提高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作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包括支架(1),在所述的支架(1)上设置第一支撑板(2),在第一支撑板(2)上设置第一分离器(3),第一分离器(3)包括筒状体(31)和锥形体(32),在筒状体(31)的上方设置光源一(4),在筒状体(31)的底部设置若干个通孔一(33),在筒状体(31)的下方设置锥形体(32),锥形体(32)的下方设置排出口(34),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支撑板(2)的下方设置第二支撑板(5),在第二支撑板(5)上设置第二分离器(6),第一分离器(3)位于第二分离器(6)的上方,第二分离器(6)包括纵向设置的进口管(61)和纵向设置的排出管(62),在进口管(61)与排出管(62)之间设置连接管(63),第一分离器(3)的排出口(34)与第二分离器(6)的进口管(61)的管口相对,在第二分离器(6)的排出管(62)的管口下方设置收集盒(7),在进口管(61)与连接管(63)的连接处,在进口管(61)下方设置排泥管(64),在所述的排泥管(64)出口处设置密封盖(65),在第一分离器(3)的筒状体(31)内设置温度感应器,所述的温度感应器放置在土壤的表层,在光源一(4)的下方设置遮光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口管(61)与连接管(63)之间连接处的位置以及排出管(62)与连接管(63)之间连接处的位置处于水平状态或进口管(61)与连接管(63)之间连接处的位置高于排出管(62)与连接管(63)之间连接处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口管(61)与连接管(63)之间连接处的外侧设置光源二(8)。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收集盒(7)的底部内表面设置粘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收集盒(7)的下部设置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机构的转动轴上设置有转盘(11),收集盒(7)放置在转盘(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支撑板(2)设置2至8个通孔一(33),所述的筒状体(31)和光源一(4)相对应设置为2至8个,所述的光源一(4)设置在箱体(9)内,箱体(9)与支架(1)之间设置翻转部件(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分离器(3)和第二分离器(6)设置为二组,分别设置在支架(1)的两侧,光源一(4)设置为两组,光源二(8)也设置为二组。
CN201810383571.6A 2018-04-26 2018-04-26 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 Active CN108522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3571.6A CN108522432B (zh) 2018-04-26 2018-04-26 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83571.6A CN108522432B (zh) 2018-04-26 2018-04-26 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2432A CN108522432A (zh) 2018-09-14
CN108522432B true CN108522432B (zh) 2024-03-19

Family

ID=63479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83571.6A Active CN108522432B (zh) 2018-04-26 2018-04-26 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224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2145A (zh) * 2019-05-14 2019-08-0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用于收集土壤动物的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79575U (zh) * 2015-04-28 2015-08-26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能够保证生态安全的蚜虫饲养箱
CN204742250U (zh) * 2015-06-03 2015-11-1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提高土壤动物逃逸率与收集效率的分离装置以及包含该分离装置的分离收集装置
CN106769323A (zh) * 2017-01-13 2017-05-31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一种提取土壤动物的新型装置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0567B2 (en) * 2012-11-27 2016-11-22 Integrated Ag Service, Ltd Soil sampl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79575U (zh) * 2015-04-28 2015-08-26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能够保证生态安全的蚜虫饲养箱
CN204742250U (zh) * 2015-06-03 2015-11-11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提高土壤动物逃逸率与收集效率的分离装置以及包含该分离装置的分离收集装置
CN106769323A (zh) * 2017-01-13 2017-05-31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一种提取土壤动物的新型装置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2432A (zh) 2018-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30365U (zh) 土壤动物分离装置
CN107135844B (zh) 白芨种植棚
CN201199868Y (zh) 螨类分离器
CN208434568U (zh) 一种新型烟草粉螟产卵收集装置
CN108522432B (zh) 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
CN203399627U (zh) 一种蚯蚓养殖设备
CN108040981A (zh) 一种用于蚯蚓饲养的标准化养殖箱
CN106769323A (zh) 一种提取土壤动物的新型装置及其应用
CN104604824A (zh) 地表节肢动物诱集陷阱装置
CN104542501A (zh) 黑水虻幼虫自动分离收集器
CN106818596B (zh) 一种鱼粪收集装置
CN1286364C (zh) 全生态组合蛇类养殖箱房及制作方法
CN208113704U (zh) 大、小鼠两用代谢笼
CN201585344U (zh) 小型养蚊器
CN211379318U (zh) 一种蚯蚓密集养殖箱
CN204362773U (zh) 黑水虻幼虫自动分离收集器
CN205337321U (zh) 用于法医昆虫学的样本采集套装
CN208095760U (zh) 土壤动物分离收集装置
CN105724348A (zh) 一种稻飞虱田间捕捉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KR20120090289A (ko) 간이형 곰팡이균 포자 채집장치
CN209006192U (zh) 一种土壤小型节肢动物的分离装置
CN112825820A (zh) 一种蚯蚓自动化收集计数装置
CN211235004U (zh) 一种环境监测用土壤voc样品取样装置
CN209768688U (zh) 一种生态园林用灭蚊灯箱
CN204047589U (zh) 一种蜜蜂室内饲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