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21794A - 一种光波导结构及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波导结构及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21794A
CN108521794A CN201780004629.5A CN201780004629A CN108521794A CN 108521794 A CN108521794 A CN 108521794A CN 201780004629 A CN201780004629 A CN 201780004629A CN 108521794 A CN108521794 A CN 108521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permeable membrane
waveguide
optical waveguid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46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21794B (zh
Inventor
李国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521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1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21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17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7/00Systems with reflecting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re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Abstract

一种光波导(30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底(11)和扩展波导(20),第一基底(11)和扩展波导(20)相接,扩展波导(20)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倾斜地内嵌于基板(22)的半透膜(a,b,c,d,e),光波导(301)的左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吸光材料;其中,入射光(L1,T1)进入扩展波导(20)后出射多条相互平行的出射光线(L2,L3,L4,L5,L6,T2,T3,T4,T5,T6);当入射光(L1,T1)进入扩展波导(20)经至少一个半透膜(a,b,c,d,e)反射的反射光进入第一基底(11)后,经第一基底(11)全反射传播至光波导(301)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或者,当入射光(L1,T1)进入扩展波导(20)经至少一个半透膜(a,b,c,d,e)反射的反射光经第一基底(11)传播至光波导(301)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包括该光导波(301)的光学系统,可减轻鬼像,进而提高了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光波导结构及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波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波导结构及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头戴显示器(Head-Mounted Display,HMD)以其沉浸性、交互性以及可提高势态感知等特点,在军事、工业、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微显示器技术、光学加工技术和光学设计理论的日益成熟,HMD正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
鉴于头部佩戴的特殊要求,现有的穿透式HMD通常采用折返中继结构和离轴反射组合镜结合的方式。虽然折返中继结构使得HMD获得大的出瞳,但离轴反射组合镜的使用大大增加了系统离轴像差矫正的难度。可见,组合镜与中继系统的结合严重增加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在HMD中使用光波导技术。光波导技术摒弃了传统HMD中复杂的光学系统,利用波导完成图像的传输和扩展,在获得较大出瞳的同时,极大地减小了HMD的尺寸和重量。
目前,用于HMD的波导技术主要有全息波导和半透膜阵列波导。全息波导是利用全息技术和光波导理念实现显示,但是系统光能利用率低,全息光栅制备难度高,衍射引入的杂光和色散等严重阻碍了其发展。半透膜阵列波导是利用几何光学折反射原理实现显示,色散小容易实现彩色显示,因此在设计和制备方面的要求远低于全息波导显示,但是传统的半透膜阵列波导造成的鬼像严重影响成像质量。因此,研究出一种能够减轻,甚至消除鬼像的半透膜阵列波导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波导结构及光学系统,以减轻鬼像,进而提高了成像质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波导结构,所述光波导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底和扩展波导,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扩展波导相接,所述扩展波导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倾斜地内嵌于基板的半透膜,所述光波导的左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吸光材料;
其中,入射光进入所述扩展波导后出射多条相互平行的出射光线;当入射光进入所述扩展波导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进入所述第一基底后,经所述第一基底全反射传播至所述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或者,当入射光进入所述扩展波导经所述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经所述第一基底传播至所述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包括显示器、目镜系统和第一方面所述的光波导,所述目镜系统置于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光波导之间,所述目镜系统的光轴与所述显示器垂直;
所述显示器的线视场分布的发散光通过所述目镜系统后变为角视场分布的平行光,各角视场平行光先后经过所述光波导后扩展出瞳阵列,当人眼眼瞳与所述光学系统的出瞳平面重合即可获得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的显示信息。
在本方案中,当入射光进入所述扩展波导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进入基底后,经基底全反射传播至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或者,当入射光进入扩展波导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经基底传播至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在光波导的侧面会将这部分的光吸收,以防止这部分光经光波导的侧面反射进入扩展波导中,进而减轻了鬼影,提高了成像质量。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波导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1所示结构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图1所示结构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波导结构的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波导结构的示意图;
图5(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4(1)所示结构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5(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4(2)所示结构的光线传播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波导结构的示意图。光波导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底11、至少一个第二基底12和扩展波导20,第一基底11、扩展波导20和第二基底12层叠设置,扩展波导20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倾斜地嵌于基板22的半透膜21,光波导的左或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吸光材料,其中,吸光材料例如有铬、硅等等。
其中,当光波导只有一个侧面设置有吸光材料时,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与光斑所在的位置有关。比如,如图1所示,当光斑置于光波导的右表面上方时,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为光波导的左侧面,当光斑置于光波导的左表面上方时,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为光波导的左侧面。
其中,如图2所示,入射光T1进入扩展波导20后出射多条相互平行的出射光线(如图2中的T2、T3、T4、T5和T6),当入射光T1进入扩展波导20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如图2中的半透膜a和半透膜b)反射的反射光经第一基底11传播至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如图2中的光波导左侧面);
以及如图3所示,入射光L1进入扩展波导20后出射多条相互平行的出射光线(如图3中的L2、L3、L4、L5和L6),当入射光L1进入扩展波导20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如图3中的半透膜c)反射的反射光进入第二基底12后,经第二基底12全反射传播至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如图3中的光波导右侧面)。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波导结构的示意图。光波导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底11和扩展波导20,第一基底11和扩展波导20相接(如图4(1)中第一基底11的下表面与扩展波导20的上表面相接,或者,如图4(2)中基底11的上表面与扩展波导20的下表面相接),扩展波导20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倾斜地内嵌于基板22的半透膜21,光波导的左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吸光材料。
其中,如图5所示,入射光T1进入扩展波导20后出射多条相互平行的出射光线(如图5(1)中的T2、T3、T4、T5和T6),当入射光T1进入扩展波导20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如图5(1)中的半透膜a和半透膜b)反射的反射光进入第一基底11后,经第一基底11全反射传播至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如图5(1)中光波导左侧面)。
或者入射光L1进入扩展波导20后出射多条相互平行的出射光线(如图5(2)中的L2、L3、L4、L5和L6),当入射光L1进入扩展波导20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如图5(2)中的半透膜c)反射的反射光进入第一基底11后,经至少一个基底(如图5(2)中的基底11)全反射传播至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如图5(2)中光波导左侧面)。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5仅仅只是一种示例,本发明对于第一基底的数量和第二基底的数量不作限定。
可见,当光波导仅包括第一基底和扩展波导,第一基底和扩展波导相接,且仅在光波导的左右侧面的一侧设置有吸光材料时,当入射光进入扩展波导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进入基底后,经基底全反射传播至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或者,当入射光进入扩展波导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经基底传播至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在光波导的侧面会将这部分的光吸收,以防止这部分光经光波导的侧面反射进入扩展波导中,进而减轻了鬼影,提高了成像质量。
另外,当光波导包括第一基底11、扩展波导20和第二基底12,第一基底11、扩展波导20和第二基底12层叠设置,且在光波导的左右侧面均设置有吸光材料时,当入射光进入扩展波导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进入第一基底或第二基底后,经第一基底或第二基底全反射传播至光波导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或者,当入射光进入扩展波导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经第一基底或第二基底传播至光波导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在光波导的侧面会将这部分的光吸收,以防止这部分光经光波导的侧面反射进入扩展波导中,进而消除了鬼影,提高了成像质量。
在一示例中,扩展波导中相邻半透膜间距满足:1)正常出射的光线在扩展波导传播过程中不会反射到半透膜的上表面;2)眼瞳处于扩展光束阵列(即入射光进入扩展波导20后出射的多条平行的出射光线)的不同位置时不会丢失图像。因此所述光波导需要满足以下第一条件:
h1×tanα≤d1=d2
其中,所述h1为扩展波导20的厚度,所述α为第一视场角,所述d1为任意两个相邻半透膜的间距,所述d2为人眼瞳孔尺寸。
其中,第一视场角为人眼左视场或右视场的最大视场角。比如,人眼直看前方时第一视场角为0,人眼左视场的最大视场角与人眼右视场的最大视场角相等,但方向不同,假设人眼最大视场角为60°,那么第一视场角等于±30°。
在一示例中,所述多个半透膜包含第一半透膜和第二半透膜,所述第一半透膜靠近所述光波导临近入射光斑的一侧,所述第二半透膜距离所述光波导临近入射光斑的一侧大于所述第一半透膜距离所述光波导临近入射光斑的一侧,所述第一半透膜和所述第二半透膜相邻;所述第一半透膜和所述第二半透膜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入射光斑的尺寸。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假如光波导临近入射光斑的一侧是光波导的右侧,那么第一半透膜为半透膜c,第二半透膜为半透膜a,第一间距为半透膜c和半透膜a的间距。又假如,光波导临近入射光斑的一侧是光波导的左侧,那么第一半透膜为半透膜e,第二半透膜为半透膜d,第一间距为半透膜e和半透膜d的间距。
半透膜间距与扩展光束阵列(即入射光进入扩展波导20后出射的多条平行的出射光线)的间隔成正比,半透膜间距越小越有利于形成均匀的光瞳。但是间距不能过小,特别是第一间距,当第一间距小于入射光斑的尺寸时,会存在部分光线从第二半透膜的上半部分入射,然后经第二个半透膜反射朝向扩展波导上表面,进而形成鬼像,因此本发明将第一间距设置为大于入射光斑的尺寸,进而可进一步地减轻鬼像。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半透膜还包含多个第三半透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半透膜与第二半透膜相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透膜与相邻的所述第三半透膜的间距为第二间距,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三半透膜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相等。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第一半透膜为c,第二半透膜为a,第三半透膜有:半透膜b、半透膜d和半透膜e,半透膜a和半透膜b相邻,半透膜a和半透膜b的间距为第二间距,那么半透膜b和半透膜d的间距等于第二间距,半透膜d和半透膜e的间距等于第二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透膜与相邻的所述第三半透膜的间距以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三半透膜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三间距沿所述第一半透膜朝向所述第二半透膜的方向依序递减。
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第一半透膜为半透膜c,第二半透膜为半透膜b,第三间距有:半透膜a与半透膜b的间距为第三间距1,半透膜b与半透膜d的间距为第三间距2,半透膜d与半透膜e的间距为第三间距3,第三间距2小于第三间距1,第三间距3小于第三间距2,且第三间距1与第三间距2的差值等于第三间距2与第三间距3的差值。
在一示例中,所述光波导满足以下第二条件:
2S≤h2×tanα
其中,所述S为光波导的长度,所述h2为基底(如图1中的基底11和基底12)的厚度,所述α为第一视场角。
在一示例中,多个半透膜的折射率是渐变的,以使得入射光进入所述扩展波导后出射多条相互平行的出射光线的光能量是相同的。
例如,如图2所示,半透膜的个数有5个,T1在入射到半透膜c上发生全反射进入半透膜a,在半透膜a上反射1/6的光,5/6的光进入半透膜b,在半透膜b上反射(5/6)*(1/5)的光,(5/6)*(4/5)的光进入半透膜d,在半透膜d上反射(5/6)*(1/5)*(1/4)的光,(5/6)*(4/5)*(3/4)的光进入半透膜e,在半透膜e上反射(5/6)*(1/5)*(1/4)*(1/3)的光,(5/6)*(1/5)*(1/4)*(2/3)直接入射到光波导的左侧面。可见,入射光进入扩展波导20后出射的多条相互平行的出射光线的光能量均是入射光能量的1/6。
在一示例中,假设光波导为图1所示的结构,第一基底11和第二基底12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基底11、第二基底12和基板22的材料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基底11、第二基底12和基板22的材料均为高折射率材料。高折射率材料例如ZF7,有利于压缩光斑尺寸。
在一示例中,每个半透膜21与基板22的下表面的夹角在30°-60°范围内。
在一示例中,所述光波导的上下表面镀制有增透膜。比如,假设光波导结构为图1所示的结构,那么镀制有增透膜的表面为基底11的上表面和基底12的下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光波导的结构为水平扩展波导。当然满足上述技术特征的光波导结构也可以是垂直扩展波导。
请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系统的示意图。包括显示器100、目镜系统200和光波导301(光波导301可参见图1-图5),目镜系统200置于显示器100与光波导301之间,目镜系统200的光轴与显示器100垂直;
其中,显示器100的线视场分布的发散光通过目镜系统200后变为角视场分布的平行光,各角视场平行光先后经过光波导301后扩展出瞳阵列,当人眼眼瞳与光学系统的出瞳平面400重合即可获得显示器100上显示的显示信息。
在一示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光波导301为水平扩展波导,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垂直扩展波导302,目镜系统200置于显示器100与垂直光波导302之间;
其中,显示器100的线视场分布的发散光通过目镜系统200后变为角视场分布的平行光,各角视场平行光先后经过垂直扩展波导302和水平扩展波导301扩展后形成二维分布的扩展出瞳阵列,当人眼眼瞳与光学系统的出瞳平面重合400即可获得显示器100上显示的显示信息。
其中,水平扩展波导301和垂直扩展波导302相互垂直紧密相接(如图7所示),或者,在一基板上设置有水平扩展波导301和垂直扩展波导302。
在一示例中,显示器100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液晶显示(LCD)或硅基液晶(LCOS)。
在一示例中,目镜系统200至少包括一个透镜元件,且各个元件沿着目镜系统200的光轴配置。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光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基底和扩展波导,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扩展波导相接,所述扩展波导包括多个相互平行倾斜地内嵌于基板的半透膜,所述光波导的左右侧面中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吸光材料;
其中,入射光进入所述扩展波导后出射多条相互平行的出射光线;当入射光进入所述扩展波导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进入所述第一基底后,经所述第一基底全反射传播至所述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或者,当入射光进入所述扩展波导经所述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经所述第一基底传播至所述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基底,所述第一基底、所述扩展波导和所述第二基底层叠设置;
当入射光进入所述扩展波导经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进入所述第二基底后,经所述第二基底全反射传播至所述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或者,当入射光进入所述扩展波导经所述至少一个半透膜反射的反射光经所述第二基底传播至所述光波导的设置有吸光材料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波导,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半透膜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扩展波导的厚度与tanα的乘积,且不大于人眼瞳孔尺寸,所述α为第一视场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半透膜包含第一半透膜和第二半透膜,所述第一半透膜靠近所述光波导临近入射光斑的一侧,所述第二半透膜距离所述光波导临近入射光斑的一侧大于所述第一半透膜距离所述光波导临近入射光斑的一侧,所述第一半透膜和所述第二半透膜相邻;所述第一半透膜和所述第二半透膜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大于入射光斑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半透膜还包含多个第三半透膜,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半透膜与第二半透膜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透膜与相邻的所述第三半透膜的间距为第二间距,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三半透膜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透膜与相邻的所述第三半透膜的间距以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三半透膜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三间距,所述第三间距沿所述第一半透膜朝向所述第二半透膜的方向依序递减。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光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光波导的长度的2倍与cotα的乘积,所述α为第一视场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半透膜的折射率是渐变的,以使得入射光进入所述扩展波导后出射多条相互平行的出射光线的光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和所述基板的材料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半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的上下表面镀制有增透膜。
12.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目镜系统和权1-权11任一项所述的光波导,所述目镜系统置于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光波导之间,所述目镜系统的光轴与所述显示器垂直;
所述显示器的线视场分布的发散光通过所述目镜系统后变为角视场分布的平行光,各角视场平行光先后经过所述光波导后扩展出瞳阵列,当人眼眼瞳与所述光学系统的出瞳平面重合即可获得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的显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为水平扩展波导,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垂直扩展波导,所述目镜系统置于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垂直扩展光波导之间;
所述显示器的线视场分布的发散光通过所述目镜系统后变为角视场分布的平行光,各角视场平行光先后经过所述垂直扩展波导和所述水平扩展波导扩展后形成二维分布的扩展出瞳阵列,当人眼眼瞳与所述光学系统的出瞳平面重合即可获得所述显示器上显示的显示信息。
CN201780004629.5A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光波导结构及光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217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82576 WO2018195983A1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光波导结构及光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1794A true CN108521794A (zh) 2018-09-11
CN108521794B CN108521794B (zh) 2020-08-28

Family

ID=63434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462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521794B (zh) 2017-04-28 2017-04-28 一种光波导结构及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21794B (zh)
WO (1) WO201819598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6980A (zh) * 2018-12-29 2019-08-20 深圳珑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引导光学器件
CN110908113A (zh) * 2018-09-14 2020-03-24 苹果公司 波导显示系统
CN112462523A (zh) * 2020-12-08 2021-03-09 谷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近眼显示波导装置
CN115373148A (zh) * 2022-08-31 2022-11-22 北京灵犀微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眼镜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55A (zh) * 1994-05-12 1995-12-27 青岛海洋大学 消色差全息传象带
US20080186604A1 (en) * 2005-02-10 2008-08-07 Lumus Ltd Substrate-Guided Optical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Vision Enhanced Optical Systems
US20100254018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Vuzix Corporation Beam segmentor for enlarging viewing aperture of microdisplay
CN102645748A (zh) * 2011-02-16 2012-08-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虚像显示装置
CN104216120A (zh) * 2014-08-29 2014-12-1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半透膜阵列平板波导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CN104656258A (zh) * 2015-02-05 2015-05-27 上海理湃光晶技术有限公司 屈光度可调的曲面波导近眼光学显示器件
CN104755994A (zh) * 2013-07-04 2015-07-01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
CN106597672A (zh) * 2017-02-16 2017-04-26 上海鲲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波导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55A (zh) * 1994-05-12 1995-12-27 青岛海洋大学 消色差全息传象带
US20080186604A1 (en) * 2005-02-10 2008-08-07 Lumus Ltd Substrate-Guided Optical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Vision Enhanced Optical Systems
US20100254018A1 (en) * 2009-04-03 2010-10-07 Vuzix Corporation Beam segmentor for enlarging viewing aperture of microdisplay
CN102645748A (zh) * 2011-02-16 2012-08-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虚像显示装置
CN104755994A (zh) * 2013-07-04 2015-07-01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
CN104216120A (zh) * 2014-08-29 2014-12-1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半透膜阵列平板波导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CN104656258A (zh) * 2015-02-05 2015-05-27 上海理湃光晶技术有限公司 屈光度可调的曲面波导近眼光学显示器件
CN106597672A (zh) * 2017-02-16 2017-04-26 上海鲲游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波导的增强现实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8113A (zh) * 2018-09-14 2020-03-24 苹果公司 波导显示系统
CN110908113B (zh) * 2018-09-14 2023-01-06 苹果公司 波导显示系统
US11803056B2 (en) 2018-09-14 2023-10-31 Apple Inc. Waveguided display systems
CN110146980A (zh) * 2018-12-29 2019-08-20 深圳珑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引导光学器件
CN112462523A (zh) * 2020-12-08 2021-03-09 谷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近眼显示波导装置
CN115373148A (zh) * 2022-08-31 2022-11-22 北京灵犀微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现实眼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1794B (zh) 2020-08-28
WO2018195983A1 (zh) 201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6120B (zh) 半透膜阵列平板波导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CN104536088B (zh) 齿形镶嵌平面波导光学器件
EP2788809B1 (en) Compact illumination module for head mounted display
KR102323870B1 (ko) 초미세 구조체에 의해 보호되는 콤팩트한 헤드 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CN104216042B (zh) 一种导光结构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04656258B (zh) 屈光度可调的曲面波导近眼光学显示器件
CN103941398B (zh) 透过式眼镜显示器
CN108521794A (zh) 一种光波导结构及光学系统
CN104536138B (zh) 带有锯齿夹层结构的平面波导双目光学显示器件
CN207516641U (zh) 一种膜阵列波导光学系统
CN103885184A (zh) 一种投影式平面波导头盔显示器
US11536963B2 (en) Optical device for augmented reality having improved light efficiency
CN205643970U (zh) 一种背光单元、液晶模组以及虚拟现实设备
CN206818914U (zh) 基于薄膜滤波片的反射型波分复用器
CN208721896U (zh) 一种近眼显示装置
CN106405719A (zh) 一种偏振反射片、增强现实近眼显示系统及头戴显示设备
CN106054393B (zh) 一种近眼显示系统以及虚拟现实设备
CN108732767A (zh) 一种紧凑型自由曲面波导近眼显示光学装置
US20210390783A1 (en) Optical device
TWI476482B (zh) 液晶顯示器
CN110161758A (zh) 光转换结构、背光模组及虚拟现实显示装置
CN105842774A (zh) 一种具有调光、准直和保偏的复合光学薄膜及其背光模组
CN107367778B (zh) 光学元件、使用其的反射型液晶显示系统
CN210776039U (zh) 微型化短距离光学系统
CN107300778B (zh) 增强现实的显示装置及增强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2 Keyu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15 Science Park Sinovac A4-150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oy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2 Keyu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o. 15 Science Park Sinovac A4-150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