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8810A -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8810A
CN108518810A CN201810186329.XA CN201810186329A CN108518810A CN 108518810 A CN108518810 A CN 108518810A CN 201810186329 A CN201810186329 A CN 201810186329A CN 108518810 A CN108518810 A CN 108518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user
area
target temperatur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63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桂芳
于洋
程永甫
黄幸
王世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863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8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8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8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4Activity of occup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属于智能家电设备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用户从第二区域行动到第一区域后,将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空调器,以使所述第一空调器按所述目标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采用上述实施例,可以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并在用户从一个区域行动到另一个区域时,能够将用户原所在区域的空调器目标温度传递给新区域的空调器,从而使新区域的空调器能够按原区域的目标温度调节新区域的室内温度,实现了对用户跟随式的智能温度调节。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设备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空调、加湿器、净化器、除湿机、新风系统等多种空气设备已进入千家万户,用户对于家里的各空气设备大多是分别控制。目前,随着智能家居的提出,出现空气盒子这类能够对相关空气设备进行参数设定的技术。
在公开号CN106403172A的中国发明申请中,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空气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用户在户外感受到舒适的空气时,可以实时采集并保存温度、湿度、含氧量等相关空气参数,基于采集到的空气参数数据,可以通过空气盒子对空调、空气净化器、除湿机和加湿器等相关空气设备进行参数设定。可以看出,该技术是将户外的空气参数数据复制到相关空气设备,但无法根据用户的移动情况对室内空气进行自动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根据用户的移动情况对室内空气进行跟随式智能调节。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包括: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用户从第二区域行动到第一区域后,将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空调器,以使所述第一空调器按所述目标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包括: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用户行动到具有第一空调器的第一区域后,查找与所述第一空调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二空调;将所述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空调器,以使所述第一空调器按所述目标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控制空气设备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包括:第一单元,用于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和,第二单元,用于在用户从第二区域行动到第一区域后,将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传递给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空调器,以使所述第一空调器按所述目标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包括:第一单元,用于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第三单元,用于在用户行动到具有第一空调器的第一区域后,查找与所述第一空调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二空调;和,第二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空调器,以使所述第一空调器按所述目标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采用上述可选实施例,可以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并在用户从一个区域行动到另一个区域时,能够将用户原所在区域的空调器目标温度传递给新区域的空调器,从而使新区域的空调器能够按原区域的目标温度调节新区域的室内温度,实现了对用户跟随式的智能温度调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的一个可选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2是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3是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的另一个可选实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图1示出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包括:
步骤11,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
步骤12,用户从第二区域行动到第一区域后,将第二区域内的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区域内的第一空调器,以使第一空调器按目标温度调节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可选地,第一区域包括卧室,第二区域包括与所述卧室位于同一房屋内的客厅、餐厅或其它卧室。
可选地,第一空调器和第二空调器存在关联关系。可选地,第一空调器和第二空调器可以通过用户的同一账号信息或同一房屋信息被关联。
采用图1所示的可选实施例,可以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并在用户从一个区域行动到另一个区域时,能够将用户原所在区域的空调器目标温度传递给新区域的空调器,从而使新区域的空调器能够按原区域的目标温度调节新区域的室内温度,实现了对用户跟随式的智能温度调节。
目前,在空调器、其它家用电器或者在房屋内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通过这些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能够感知检测到用户的位置和活动情况。当用户从客厅进入卧室的时候,通过不同位置传感器、摄像头采集到的用户信息,即可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例如,当客厅里的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用户的人体生命特征时,表示用户在客厅里面;当卧室里的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用户的人体生命特征时,表示用户在卧室里面。根据用户在客厅和卧室里的时间先后,可以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还包括:当用户从第二区域行动到第一区域后,如果第二空调器未被关闭且第二区域内不存在人体生命特征,则关闭第二空调器或降低第二空调器的运行功耗。可选地,通过降低第二空调器的压缩机运行频率和/或室内外风机转速降低第二空调器的运行功耗。例如,当用户从客厅进入卧室后,如果客户没有关闭客厅中的第二空调器,当客厅中没有其他人的时候,系统将自动关闭第二空调器或降低第二空调器的运行功耗,这样更节能环保。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还包括:当用户从第二区域行动到第一区域后,如果第二空调器未被关闭且第二区域内不存在人体生命特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三时长,则关闭第二空调器或降低第二空调器的运行功耗。可选地,第三时长的取值范围是3~5分钟,具体可以为3分钟、4分钟或5分钟。可选地,通过降低第二空调器的压缩机运行频率和/或室内外风机转速降低第二空调器的运行功耗。例如,当用户从客厅进入卧室后,如果客户没有关闭客厅中的第二空调器,当客厅中长时间没有其他人的时候,系统将自动关闭第二空调器或降低第二空调器的运行功耗,这样不仅更节能环保而且还能避免第二空调器被频繁地关闭和开启。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前,判断第二空调器是否和第一空调器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如果是,则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对存在关联关系的空调进行目标温度的传递,能够保证用户在特定区域(例如在用户自己房屋内的客厅、卧室、餐厅等区域)进行跟随式的智能温度调节,避免发生空调器之间的误操作。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空调器前,获得所述第一空调器的状态;如果所述第一空调器处于关闭状态,则开启所述第一空调器。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还包括:启动第一空调器前,计算用户在第一区域的滞留时长;当滞留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后,开启第一空调器。可选地,第一时长的取值范围是30~60秒,具体可以为30秒、40秒、50秒或60秒。如果用户只是在卧室短暂地逗留,例如用户去卧室取东西然后又回到客厅,这种情况下可不用调整第一空调器的目标温度,既能减少对第一空调器的频繁调整,也能降低系统的运行负荷,更加节能环保。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前,判断第二空调器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如果是,则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器;否则,判断第二空调器被关闭的时长是否小于第二时长,如果是,则将第二空调器被关闭时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可选地,第二时长的取值范围是1~5分钟,具体可以为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或5分钟。例如,当用户离开客厅回到卧室后,如果用户关闭客厅中第二空调器,则可以第二空调器被关闭时的目标温度作为卧室中第一空调器的目标温度。
图2示出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包括:
步骤21,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
步骤22,用户行动到具有第一空调器的第一区域后,查找与第一空调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二空调。可选地,第一空调器和第二空调器通过用户的同一账号信息或同一房屋信息被关联。例如,第一空调器与用户的A账号相关联,则与用户的A账号相关联的其它空调器即为第二空调器。
步骤23,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器,以使第一空调器按目标温度调节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采用图2所示的可选实施例,可以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并在用户从一个区域行动到另一个区域时,能够将存在关联关系的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新区域的空调器,从而使新区域的空调器能够按关联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调节新区域的室内温度,由于存在关联关系空调器位于相邻或邻近的区域,因此能够实现对用户跟随式的智能温度调节。
步骤23中,当第二空调器有多个时,应该将哪个或哪些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器,这些既不是公知常识也未曾被现有技术披露。本文提出步骤23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当第二空调器有多个时,可以将多个第二空调的目标温度的平均值传递给所述第一空调器。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当第二空调器有多个时,可以将一个符合条件的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器。
可选地,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空调器包括第二区域中第二空调器;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为用户行动到第一区域前所处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空调器包括处于开启状态的第二空调器。
可选地,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空调器包括被关闭的时长小于第二时长的第二空调器。可选地,第二时长的取值范围是1~5分钟,具体可以为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或5分钟。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空调器前,获得所述第一空调器的状态;如果所述第一空调器处于关闭状态,则开启所述第一空调器。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还包括:启动第一空调器前,计算用户在第一区域的滞留时长;当滞留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后,开启第一空调器。可选地,第一时长的取值范围是30~60秒,具体可以为30秒、40秒、50秒或60秒。如果用户只是在卧室短暂地逗留,例如用户去卧室取东西然后又回到客厅,这种情况下可不用调整第一空调器的目标温度,既能减少对第一空调器的频繁调整,也能降低系统的运行负荷,更加节能环保。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还包括: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前,判断第二空调器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如果是,则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器;否则,判断第二空调器被关闭的时长是否小于第二时长,如果是,则将第二空调器被关闭时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例如,当用户离开客厅回到卧室后,如果用户关闭客厅中第二空调器,则可以第二空调器被关闭时的目标温度作为卧室中第一空调器的目标温度。
可选地,前文所述的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可以在网络侧服务器中执行,或者,也可以在移动终端中执行,或者,在专用的控制设备中执行。
图3示出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的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S3包括用于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的第一单元S31和第二单元S32。第二单元S32用于在用户从第二区域行动到第一区域后,将第二区域内的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区域内的第一空调器,以使第一空调器按该目标温度调节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采用图3所示的可选实施例,可以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并在用户从一个区域行动到另一个区域时,能够将用户原所在区域的空调器目标温度传递给新区域的空调器,从而使新区域的空调器能够按原区域的目标温度调节新区域的室内温度,实现了对用户跟随式的智能温度调节。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元S32还用于在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前,判断第二空调器是否和第一空调器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如果是,则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用户从第二区域行动到第一区域后,如果第二空调器未被关闭且第二区域内不存在人体生命特征,则关闭第二空调器或降低第二空调器的运行功耗。例如,当用户从客厅进入卧室后,如果客户没有关闭客厅中的第二空调器,当客厅中没有其他人的时候,系统将自动关闭第二空调器或降低第二空调器的运行功耗,这样更节能环保。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当用户从第二区域行动到第一区域后,如果第二空调器未被关闭且第二区域内不存在人体生命特征的持续时长达到第三时长,则关闭第二空调器或降低第二空调器的运行功耗。例如,当用户从客厅进入卧室后,如果客户没有关闭客厅中的第二空调器,当客厅中长时间没有其他人的时候,系统将自动关闭第二空调器或降低第二空调器的运行功耗,这样不仅更节能环保而且还能避免第二空调器被频繁地关闭和开启。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还包括:开启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单元S32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空调器前,获得所述第一空调器的状态;如果所述第一空调器处于关闭状态,则开启所述第一空调器。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开启单元还用于在开启第一空调器前,计算用户在第一区域的滞留时长;当滞留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后,开启第一空调器。如果用户只是在卧室短暂地逗留,例如用户去卧室取东西然后又回到客厅,这种情况下可不用调整第一空调器的目标温度,既能减少对第一空调器的频繁调整,也能降低系统的运行负荷,更加节能环保。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元S32还用于在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前,判断第二空调器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如果是,则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器;否则,判断第二空调器被关闭的时长是否小于第二时长,如果是,则将第二空调器被关闭时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例如,当用户离开客厅回到卧室后,如果用户关闭客厅中第二空调器,则可以第二空调器被关闭时的目标温度作为卧室中第一空调器的目标温度。
图4示出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
该可选实施例中,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S4包括用于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的第一单元S31以及第三单元S41和第二单元S32。第三单元S41用于在用户行动到具有第一空调器的第一区域后,查找与所述第一空调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二空调。第二单元S32用于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器,以使第一空调器按该目标温度调节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采用图4所示的可选实施例,可以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并在用户从一个区域行动到另一个区域时,能够将存在关联关系的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新区域的空调器,从而使新区域的空调器能够按关联空调器的目标温度调节新区域的室内温度,由于存在关联关系空调器位于相邻或邻近的区域,因此能够实现对用户跟随式的智能温度调节。
当第二空调器有多个时,应该将哪个或哪些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器,这些既不是公知常识也未曾被现有技术披露。本文提出一些可选实施方式。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单元S32用于当第二空调器有多个时,将多个第二空调的目标温度的平均值传递给所述第一空调器。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单元S32用于当第二空调器有多个时,将一个符合条件的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器。
可选地,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空调器包括第二区域中第二空调器;其中,所述第二区域为用户行动到第一区域前所处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空调器包括处于开启状态的第二空调器。
可选地,所述符合条件的第二空调器包括被关闭的时长小于第二时长的第二空调器。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还包括:开启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单元S32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空调器前,获得所述第一空调器的状态;如果所述第一空调器处于关闭状态,则开启所述第一空调器。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开启单元还用于在开启第一空调器前,计算用户在第一区域的滞留时长;当滞留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后,开启第一空调器。如果用户只是在卧室短暂地逗留,例如用户去卧室取东西然后又回到客厅,这种情况下可不用调整第一空调器的目标温度,既能减少对第一空调器的频繁调整,也能降低系统的运行负荷,更加节能环保。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元S32还用于在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前,判断第二空调器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如果是,则将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器;否则,判断第二空调器被关闭的时长是否小于第二时长,如果是,则将第二空调器被关闭时的目标温度传递给第一空调。例如,当用户离开客厅回到卧室后,如果用户关闭客厅中第二空调器,则可以第二空调器被关闭时的目标温度作为卧室中第一空调器的目标温度。
可选地,前文所述的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可以在网络侧服务器中实现,或者,也可以在移动终端中实现,或者,在专用的控制设备中实现。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文所述的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带和光存储设备等。
本文所披露的可选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流程及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
用户从第二区域行动到第一区域后,将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空调器,以使所述第一空调器按所述目标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卧室,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与所述卧室位于同一房屋内的客厅、餐厅或其它卧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调器和所述第二空调器存在关联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调器和所述第二空调器通过所述用户的同一账号信息或同一房屋信息被关联。
5.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
用户行动到具有第一空调器的第一区域后,查找与所述第一空调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二空调;
将所述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空调器,以使所述第一空调器按所述目标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6.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和,
第二单元,用于在用户从第二区域行动到第一区域后,将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空调器,以使所述第一空调器按所述目标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调器和所述第二空调器存在关联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调器和所述第二空调器通过所述用户的同一账号信息或同一房屋信息被关联。
9.一种用于控制空调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获得用户的移动信息;
第三单元,用于在用户行动到具有第一空调器的第一区域后,查找与所述第一空调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二空调;和,
第二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空调器的目标温度传递给所述第一空调器,以使所述第一空调器按所述目标温度调节所述第一区域的室内温度。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
CN201810186329.XA 2018-03-07 2018-03-07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8518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6329.XA CN108518810A (zh) 2018-03-07 2018-03-07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6329.XA CN108518810A (zh) 2018-03-07 2018-03-07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8810A true CN108518810A (zh) 2018-09-11

Family

ID=63433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6329.XA Pending CN108518810A (zh) 2018-03-07 2018-03-07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881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4656A (zh) * 2018-12-11 2019-04-19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管廊换气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174283A (zh) * 2018-10-24 2020-05-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空调集群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13031455A (zh) * 2019-12-25 2021-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223A (zh) * 2014-03-25 2014-07-0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空调
CN105202708A (zh) * 2015-10-20 2015-12-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403172A (zh) * 2016-09-09 2017-02-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空气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223A (zh) * 2014-03-25 2014-07-0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空调
CN105202708A (zh) * 2015-10-20 2015-12-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403172A (zh) * 2016-09-09 2017-02-1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空气设备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74283A (zh) * 2018-10-24 2020-05-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可移动的空调、空调集群及智能家居系统
CN109654656A (zh) * 2018-12-11 2019-04-19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管廊换气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031455A (zh) * 2019-12-25 2021-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66451B (zh)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程序
CN106247554B (zh) 基于人体热适应和气候特点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871365A (zh) 空调器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WO2023115928A1 (zh) 室内环境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883536B (zh) 空调设备的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8518810A (zh) 用于控制空调器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74237A (zh) 空调器、空调器运行策略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955356B (zh) 基于人体热适应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323391A (zh) 空调器针对回南天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0017586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81837B (zh)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624756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7726573A (zh) 一种中央空调控制系统
CN112361544A (zh) 酒店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酒店空调
CN111059720A (zh) 一种室内物理环境综合控制系统
CN107490238A (zh) 智能冰箱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判断白天和夜间的方法
CN103836770A (zh) 基于室内相对湿度调节温度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78729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1043733B (zh) 基于空间布局特征的空调器送风模式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8050676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2166150U (zh) 声控智能加湿空调器
CN107367952A (zh) 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209086697U (zh) 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家居环境管理系统
CN208967937U (zh) 一种净化空气的节能型新风系统
CN111397146B (zh) 空调湿度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