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3057A -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3057A
CN108513057A CN201710113255.2A CN201710113255A CN108513057A CN 108513057 A CN108513057 A CN 108513057A CN 201710113255 A CN201710113255 A CN 201710113255A CN 108513057 A CN108513057 A CN 1085130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burnt
region
dual camera
near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132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13057B (zh
Inventor
胡治国
李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life Handn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life Handn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life Handn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life Handn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132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30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30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30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130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30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achieving an enlarged field of view, e.g. panoramic image cap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45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two or more image sensors being of different type or operating in different modes, e.g. with a CMOS sensor for mov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for still im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5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 H04N23/951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by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to influence resolution, frame rate or aspect rat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4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for obtaining an image which is composed of whole input images, e.g. split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在全景深模式下,启动至少两组以上的双摄像头模块,每组双摄像头模块包括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使用该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同一景物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将该近焦图像和该远焦图像进行清晰度合成,得到全焦图像;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该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获得全景图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本发明通过启动多组双摄像头模块,先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中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清晰度合成,得到全焦图像,再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的全焦图像合并,得到全景图像。提升了图像的拍摄视野以及整体的清晰度。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图像采集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如无人机航拍、大型监控系统等,人们对采集的图像的清晰度的要求也相应越来越高。
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获取局部画面细节,往往会通过数字变焦的方式来拍摄图像。所谓数字变焦是通过将图像中的像素面积增大,从而达到图像整体的放大,可以更加凸显局部画面的细节。但是这种数字变焦方式,在放大图像的同时,图像的清晰度会相应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可以提升图像的拍摄视野以及整体的清晰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在全景深模式下,启动至少两组以上的双摄像头模块,每组双摄像头模块包括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
使用所述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同一景物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
将所述近焦图像和所述远焦图像进行清晰度合成,得到全焦图像;
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所述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获得全景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在全景深模式下,启动至少两组以上的双摄像头模块,每组双摄像头模块包括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
采集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同一景物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
清晰度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近焦图像和所述远焦图像进行清晰度合成,得到全焦图像;
全景合成模块,用于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所述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获得全景图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启动多组双摄像头模块,先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中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清晰度合成,得到全焦图像,再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的全焦图像合并,得到全景图像。提升了图像的拍摄视野以及整体的清晰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摄像头模块位置排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另一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看做为在该运算装置上执行的软件对象。本文该的不同组件、模块、引擎及服务可看做为在该运算装置上的实施对象。而本文该的装置及方法优选的以软件的方式进行实施,当然也可在硬件上进行实施,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进行具体分析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将从图像处理装置的角度进行描述,该图像处理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电子装置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S101中,在全景深模式下,启动至少两组以上的双摄像头模块,每组双摄像头模块包括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
其中,该近焦摄像头指采用广角镜头的摄像头,该广角镜头,焦距一般较低,顾名思义就是其摄影视角比较广,适用于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该远焦摄像头指采用长焦镜头的摄像头,该长焦镜头适于拍摄远距离景物,景深较小,因此容易使背景模糊。
在某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双摄像头模块可以为多组,该多组双摄像头模块设置在同一弧面上,该弧面的弧度与模拟眼球的弧度相近。且每组该双摄像头模块彼此之间的位置是固定的。
如图2所示,图2为双摄像头模块位置排列示意图,包括5组双摄像头模块,该5组双摄像头模块均设置在同一弧面100上。每组双摄像头都包括一个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该弧面100的弧度与蜻蜓眼球的弧度相似。第一双摄像头模块101、第二双摄像头模块102、第三双摄像头模块103、第四双摄像头模块104以及第五双摄像头模块105之间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即每组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和角度都是固定的。
在步骤S102中,使用所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同一景物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
其中,在进行图像采集的过程中,该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同时进行对焦操作,当该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焦重合时,进行图像采集,可以得到对于同一物体的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
在步骤S103中,将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进行清晰度合成,得到全焦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该近焦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视角比较广,可以拍摄出较佳的景深效果。而该远焦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景深效果较差,可以凸显出图像中某个物体的细节。
在某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分析该近焦图像和该远焦图像之间的特征点,确定出该近焦图像和该远焦图像之间的共同区域,对比出在该共同区域中清晰度更高的区域,以该清晰度更高的区域替换掉清晰度更低的区域,得到经过清晰度综合后的全焦图像。
在步骤S104中,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获得全景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每组双摄像头模块彼此之间的位置不同,对于同一景物拍摄出的图像的视野也不一样。
在某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取每两组双摄像头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该位置关系确定出该两组全焦图像之间的边缘区域,根据该边缘区域将两组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获得视野更广的全景图像。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启动多组双摄像头模块,先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中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清晰度合成,得到全焦图像,再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的全焦图像合并,得到全景图像。提升了图像的拍摄视野以及整体的清晰度。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以下将举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而言,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S201中,在全景深模式下,启动至少两组以上的双摄像头模块,每组双摄像头模块包括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
在某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双摄像头模块可以为多组,该多组双摄像头模块设置在同一弧面上,该弧面的弧度与模拟眼球的弧度相近。且每组该双摄像头模块彼此之间的位置是固定的。
其中,将弧面的弧度设计成模拟眼球的弧度,可以使得在该弧面上的双摄像头模块之间彼此配合采集图像,利用仿生学的原理取得广阔的拍摄视野。
在步骤S202中,使用所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同一景物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
其中,在进行图像采集的过程中,该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同时进行对焦操作,当该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焦重合时,进行图像采集,可以得到对于同一物体的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
在步骤S203中,分析近焦图像以及远焦图像,确定出共同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该近焦摄像头和该远焦摄像头由于焦距不一样,对于同一物体拍摄出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在景物清晰度上还是有差别的。
其中,可以分析该近焦图像和该远焦图像彼此之间的特征点,如: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等,确定出该近焦图像和该远焦图像之间的共同区域。
在步骤S204中,通过对近焦图像以及远焦图像的共同区域的像素特征值分析和频谱分析,得出对应的清晰度值。
其中,在图像处理领域中,当图像比较清晰时,图像细节丰富,在空域表现为相邻像素的特征值,如灰度、颜色等变化较大,在频域表现为频谱的高频分量多。
基于此,对该近焦图像以及远焦图像的共同区域的像素的特征值以及频谱分析评价,得出近焦图像以及远焦图像共同区域的各自清晰度值。
在步骤S205中,确定出共同区域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将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替换清晰度值更低的区域,得到全焦图像。
其中,将该近焦图像以及该远焦图像的共同区域的清晰度值进行对比,比较出该共同区域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将该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替换清晰度值更低的区域,得到清晰度综合后的全焦图像。
在步骤S206中,获取每组双摄像头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位置关系确定出边缘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每组双摄像头模块之间的位置不同,对应于同一景物拍摄出的图像的视野也不一样。
其中,每组双摄像头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确定的,即每组双摄像头模块之间的角度以及距离都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预设的公式计算出每组双摄像头模块拍摄的全焦图像之间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指两组全焦图像之间的合成边缘。
在步骤S207中,基于边缘区域,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获得全景图像。
在某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全焦图像根据该边缘区域进行合成。其他非边缘区域可以通过清晰度合成,将非边缘区域清晰度更高的区域留下,获得全景图像。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启动多组双摄像头模块,使用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同一景物采集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分析出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在共同区域中清晰度更高的区域,将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替换清晰度值更低的区域,得到全焦图像,再根据每组双摄像头模块的位置关系确定边缘区域,根据边缘区域对每组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成,得到全景图像。提升了图像的拍摄视野以及整体的清晰度。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图像处理方法的装置。其中名词的含义与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具体而言,该图像处理装置300,包括:启动模块31、采集模块32、清晰度合成模块33、以及全景合成模块34。
该启动模块31,用于在全景深模式下,启动至少两组以上的双摄像头模块,每组双摄像头模块包括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
其中,该启动模块31中的该近焦摄像头指采用广角镜头的摄像头,该广角镜头,焦距一般较低,顾名思义就是其摄影视角比较广,适用于拍摄距离近且范围大的景物。该远焦摄像头指采用长焦镜头的摄像头,该长焦镜头适于拍摄远距离景物,景深较小,因此容易使背景模糊。
在某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启动模块31中的双摄像头模块可以为多组,该多组双摄像头模块设置在同一弧面上,该弧面的弧度与模拟眼球的弧度相近。且每组该双摄像头彼此之间的位置是固定的。
该采集模块32,用于使用所述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同一景物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
其中,在该采集模块32在进行图像采集过程中,使用该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同时进行对焦操作,当该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焦重合时,进行图像采集,可以得到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
该清晰度合成模块33,用于将所述近焦图像和所述远焦图像进行清晰度合成,得到全焦图像。
在某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清晰度合成模块33可以分析该近焦图像和该远焦图像之间的特征点,确定出该近焦图像和该远焦图像之间的共同区域,对比出在该共同区域中清晰度更高的区域,以该清晰度更高的区域替换掉清晰度更低的区域,得到经过清晰度综合后的全焦图像。
该全景合成模块34,用于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所述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获得全景图像。
可一并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另一模块示意图,该图像处理装置300还可以包括:
其中,该清晰度合成模块33还可以包括分析子模块331、清晰度子模块332以及替换子模块333。
具体而言,该分析子模块331,用于分析所述近焦图像以及所述远焦图像,确定出共同区域。该清晰度子模块332,用于通过对所述近焦图像以及所述远焦图像的共同区域的像素特征值分析和频谱分析,得出对应的清晰度值。该替换子模块333,用于确定出共同区域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将所述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替换清晰度值更低的区域。
其中,该全景合成模块34还可以包括边缘子模块341以及合并子模块342。
具体而言,该边缘子模块341,用于获取每组双摄像头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位置关系确定出边缘区域。合并子模块342,用于基于所述边缘区域,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所述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
在某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合并子模块342可以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全焦图像根据该边缘区域进行合成,其他非边缘区域可以通过清晰度合成,将非边缘区域清晰度更高的区域留下,获得全景图像。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通过启动多组双摄像头模块,使用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同一景物采集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分析出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在共同区域中清晰度更高的区域,将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替换清晰度值更低的区域,得到全焦图像,再根据每组双摄像头模块的位置关系确定边缘区域,根据边缘区域对每组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成,得到全景图像。提升了图像的拍摄视野以及整体的清晰度。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图像处理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该图像处理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该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该,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全景深模式下,启动至少两组以上的双摄像头模块,每组双摄像头模块包括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
使用所述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同一景物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
将所述近焦图像和所述远焦图像进行清晰度合成,得到全焦图像;
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所述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获得全景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所述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包括:
获取每组双摄像头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位置关系确定出边缘区域;
基于所述边缘区域,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所述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组以上的双摄像头模块设置在同一弧面上,所述弧面的弧度与模拟眼球的弧度相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近焦图像和所述远焦图像进行清晰度合成,包括:
分析所述近焦图像以及所述远焦图像,确定出共同区域;
确定出共同区域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将所述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替换清晰度值更低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出共同区域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之前,还包括:
通过对所述近焦图像以及所述远焦图像的共同区域的像素特征值分析和频谱分析,得出对应的清晰度值;
所述确定出共同区域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将所述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替换清晰度值更低的区域包括:将所述近焦图像以及所述远焦图像的共同区域的清晰度值进行对比,比较出所述共同区域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将所述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替换清晰度值更低的区域。
6.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在全景深模式下,启动至少两组以上的双摄像头模块,每组双摄像头模块包括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
采集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双摄像头模块上的近焦摄像头和远焦摄像头对同一景物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对应的近焦图像和远焦图像;
清晰度合成模块,用于将所述近焦图像和所述远焦图像进行清晰度合成,得到全焦图像;
全景合成模块,用于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所述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获得全景图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合成模块包括:
边缘子模块,用于获取每组双摄像头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所述位置关系确定出边缘区域;
合并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边缘区域,将每组双摄像头模块获取的所述全焦图像进行全景合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组以上的双摄像头模块设置在同一弧面上,所述弧面的弧度与模拟眼球的弧度相近。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晰度合成模块,包括:
分析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近焦图像以及所述远焦图像,确定出共同区域;
替换子模块,用于确定出共同区域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将所述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替换清晰度值更低的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清晰度子模块,连接于所述分析子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近焦图像以及所述远焦图像的共同区域的像素特征值分析和频谱分析,得出对应的清晰度值;
所述替换子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近焦图像以及所述远焦图像的共同区域的清晰度值进行对比,比较出所述共同区域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将所述清晰度值更高的区域替换清晰度值更低的区域。
CN201710113255.2A 2017-02-28 2017-02-28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5130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3255.2A CN108513057B (zh) 2017-02-28 2017-02-28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13255.2A CN108513057B (zh) 2017-02-28 2017-02-28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3057A true CN108513057A (zh) 2018-09-07
CN108513057B CN108513057B (zh) 2020-07-14

Family

ID=63374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13255.2A Active CN108513057B (zh) 2017-02-28 2017-02-28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305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8093A (zh) * 2018-12-14 2019-04-12 深圳市云宙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视频直播方法及系统
CN110809101A (zh) * 2019-11-04 2020-02-18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变焦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683239A (zh) * 2020-06-22 2020-09-18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相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92458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3034369A (zh) * 2021-04-07 2021-06-25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RU2782312C1 (ru) * 2019-03-25 2022-10-25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ое на голове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3703A (zh) * 2014-11-28 2015-02-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使用双摄像头拍照的方法和终端
US20150189175A1 (en) * 2013-12-31 2015-07-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rotatable camera for panorama taking in mobile termina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89175A1 (en) * 2013-12-31 2015-07-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utomatic rotatable camera for panorama taking in mobile terminals
CN104333703A (zh) * 2014-11-28 2015-02-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使用双摄像头拍照的方法和终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8093A (zh) * 2018-12-14 2019-04-12 深圳市云宙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景视频直播方法及系统
WO2020192458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RU2782312C1 (ru) * 2019-03-25 2022-10-25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ое на голове
CN110809101A (zh) * 2019-11-04 2020-02-18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变焦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809101B (zh) * 2019-11-04 2022-05-1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变焦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683239A (zh) * 2020-06-22 2020-09-18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相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4369A (zh) * 2021-04-07 2021-06-25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034369B (zh) * 2021-04-07 2024-05-28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摄像头的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3057B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dhwa et al. Synthetic depth-of-field with a single-camera mobile phone
US106453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depth of field information
JP6347675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947627B1 (en) Light field image depth estimation
KR101803712B1 (ko) 화상처리장치, 제어 방법, 프로그램 및 기록 매체
TWI554103B (zh) 影像擷取裝置及其數位變焦方法
CN107454332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306360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clear image
TWI538512B (zh) 調整對焦位置的方法及電子裝置
Chen et al. Light field denoising via anisotropic parallax analysis in a CNN framework
CN108513057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Wu et al. VisionISP: Repurposing the image signal processor for computer vision applications
JP2010009417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4902182B (zh) 一种实现连续自动对焦的方法和装置
JP645236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ang et al. Intelligent autofocus
Anwar et al. Deblur and deep depth from single defocus image
CN10823482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hang et al. Panoramic human structure maintenance based on invariant features of video frames
CN105931209B (zh) 一种基于离散正交多项式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
JP4752733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の設計方法
CN105450943B (zh) 产生图像散景效果的方法及图像获取装置
Li et al. Dual-focus stereo imaging
Popovic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al-time multi-sensor vision systems
Kwon et al. All-in-focus imaging using average filter-based relative focus meas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