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09097B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09097B
CN108509097B CN201810171642.6A CN201810171642A CN108509097B CN 108509097 B CN108509097 B CN 108509097B CN 201810171642 A CN201810171642 A CN 201810171642A CN 108509097 B CN108509097 B CN 108509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lines
display panel
touch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16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09097A (zh
Inventor
谢亮
丁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716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090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09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09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09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09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线;第二电极层与第一电极层绝缘且与第一电极层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第一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电极层所在的平面;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为金属网格电极,第一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相交,且两条相邻的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条相邻的第二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本发明能够减小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面板兼具显示与触控功能,实现触控功能的方式主要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其中,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又分为自容式和互容式两种。
对于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来说,是依靠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间电容的变化来实现触控检测的。当手指触摸触控显示面板的表面时,会引起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上的电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这个变化量,能够检测到是哪个驱动电极与哪个感应电极处被触摸,进而判断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摸点。
但是,当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悬浮状态下,即:触控显示面板未接地,人也处于接地不良的状态下,手指触摸显示屏后,手指与驱动电极之间、感应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对检测信号的影响变大,可能会造成检测到的信号超出正常检测范围,从而无法正常检测到触摸点。而手指与触控电极(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距离越小,则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对检测信号的影响越大,导致悬浮状态下,触控显示面板无法正常检测到触摸点的概率增加。
因此,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降低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对触控信号检测的影响,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能够降低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对触控信号检测的影响,提高悬浮状态下触控点检测的准确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触控层,触控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
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为金属网格电极,第一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线;
第二电极层,与第一电极层绝缘,且与第一电极层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为金属网格电极,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第一线,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电极层所在的平面;
其中,第一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相交,且两条相邻的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条相邻的第二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采用金属网格电极,且两条相邻的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条相邻的第二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即第二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小于第一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手指与第二电极的感应面积,从而减小手指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另一方面,第一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大于第二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可以保证触控电极上可产生触控信号的信号数量满足基本的触控信号检测需求,采用上述设计,可以降低悬浮状态下,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对触控信号检测的影响,提高悬浮状态下,触控显示面板对触摸点检测的正确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未触摸时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容示意图;
图2为悬浮状态下触控信号检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图2变换后的等效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为未触摸时触控电极之间的电容示意图。请参见图1,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在触控显示面板未被触摸时,第一电极111与第二电极121之间的电容为Cx。如果触控显示面板不是处于悬浮状态下,触摸触控显示面板表面后,能够检测到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之间的电容变化量为△C。其中,第一电极111可以为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一种,第二电极121可以为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另一种。驱动电极可以接收触控驱动激励信号,感应电极可以输出触控检测信号。
图2为悬浮状态下触控信号检测的电路原理图。请参见图2,由于触控显示面板未接地,人体也处于接地不良的状态,因此,人体与地面之间的存在电容为Cbg,电容Cbg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求得,即
Cbg=C2+C3*C4/(C3+C4),其中,C2与触控电极的性质有关,而C3和C4是经验值,其中,C3约为106pF,C4约为102pF,可计算出C3*C4/(C3+C4)约为99.990001pF,也就是Cbg=C2+99.990001pF。
触控显示面板处于悬浮状态下,当手指F触摸触控显示面板表面后,由于手指F与第一电极111之间形成寄生电容Cd,手指F与第二电极121之间形成寄生电容Cs,这两个寄生电容Cd和Cs将会影响第一电极111与第二电极121之间的电容的值,此时,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之间的电容为Cx′,检测到的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之间的电容的变化量为△C′,为了便于说明,对△C′的值进行等效变换。
图3是图2变换后的等效电路图。请参见图3,手指F与第一电极111之间的寄生电容Cd与人体与地面之间的电容Cbg,可以变换为第一电极111与地面之间的电容Cdg;手指F与第二电极121之间的寄生电容Cs与人体与地面之间的电容Cbg,可以变换为第二电极121与地面之间的电容Csg。而电容Cbg和Csg又可以转换为等效电容Ck。等效电容Ck的转换公式为:Ck=1/(Cbg/(Cs*Cd)+1/Cd+1/Cs)。当触控显示面板未悬浮时,由于触控显示面板接地,因此,Cbg和Csg均可以近似看为0。因此,悬浮状态下,检测到的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之间的电容的变化量△C′可以近似看作是△C′=△C-Ck。由于悬浮状态下Ck的值较大,可能造成△C-Ck的值为负值,从而使触控显示面板无法正常检测。尤其是对于手指与第一电极、第二电极距离较近的触控显示面板来说,由于寄生电容Cd和Cs的值较大,则悬浮状态下的检测到的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之间的电容的变化量△C′的值为负的概率增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能够减小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提高悬浮状态下触控检测的准确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图5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请参见图4-6,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1,触控层1包括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第一电极层11,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电极111,第一电极111为金属网格电极,第一电极111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第二电极层12,与第一电极层11绝缘,且与第一电极层11在第三方向Z上相对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电极121,第二电极121为金属网格电极,第二电极121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电极层11所在的平面;其中,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的延伸方向相交,且两条相邻的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D1,两条相邻的第二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D2,D1<D2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第一电极111为一个电性整体,每个第二电极121上为一个电性整体,即电荷在第一电极111上和在第二电极121上均是平均分布的;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绝缘,通常是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设置绝缘层来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采用金属网格电极,且两条相邻的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条相邻的第二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即第二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小于第一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手指与第二电极的感应面积,从而减小手指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这必然会降低悬浮状态下的等效电容Ck,进而降低悬浮状态下,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对触控信号检测的影响,提高悬浮状态下,触控显示面板对触摸点检测的正确率。另一方面,第一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大于第二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可以保证触控电极上可产生触控信号的信号数量满足基本的触控信号检测需求。此处,第一电极第一线和第二电极第一线均为金属线,下述段落中的类似概念可作与此相同的理解。
请继续参见图4,可选地,第一电极层11为驱动电极层,第二电极层12为感应电极层;或者,第一电极层11为感应电极层,第二电极层12为驱动电极层。本发明对此并不做限制,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请继续参见图5,可选地,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的材料为铝、铝合金或铜合金。铝、铝合金或铜合金等金属材料导电性能良好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以保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导电性能和耐弯折性能。
请继续参见图5,可选地,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的形状均为条形。条形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更利于触控电极的制作,且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重叠的区域较大,使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基数较大,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重叠的区域,是指在第三方向上,第二电极的边缘所限定的区域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一电极边缘所限定的区域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投影的重叠区域。
请继续参见图6,可选地,两条相邻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之间的距离为D2,两条相邻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之间的距离为D1,其中,1<D2/D1≤5。当D2/D1≤1时,在悬浮状态下,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较大,从而对触控信号检测的影响较大,而当D2/D1>5时,由于第二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过小,会导致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基数过小,从而当发生触摸时,触摸区域不能够产生足够多的触控信号,不能满足基本的触控信号检测需求。采用本设计提供的范围1<D2/D1≤5能够保证第二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小于第一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从而减小悬浮状态下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而且,能够保证未触摸状态下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值不至于过小,从而避免降低触控检测的灵敏度。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见图7,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111,包括多条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和至少一条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与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的端部相交以构成金属网格电极;第二电极121,包括多条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和至少一条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与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的端部相交以构成金属网格电极。对于仅包括沿一个方向延伸的金属线的金属网格电极来说,需要增加电极边框线将电极中的各金属线连接起来,以保证电极能够作为一个电性整体,而且,构成的电极结构较为简单,同时将电极边框线与驱动芯片进行电连接即可为整个电极提供信号,便于电极与驱动芯片的连接。
请继续参见图7,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沿第一方向X延伸,当然,还可以是,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沿第二方向Y延伸,这并不影响本实施例的实施。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和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均可以是一条,所有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的一端均可以与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连接,所有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的一端均可以与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连接,以保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能够作为一个电性整体。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见图8,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和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可以是两条,对于第一电极111来说,包括两条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其中一条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连接各第一电极第一线的一端,另一条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连接各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的另一端,以保证第一电极111作为一个电性整体;对于第二电极121来说,包括两条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其中一条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连接各第二电极第一线的一端,另一条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连接各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的另一端,以保证第二电极121作为一个电性整体。此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结构均较为简单,也易于实现,而且,相对于图7中的电极结构,图8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阻值更小。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见图9,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的延伸方向为第四方向M,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的延伸方向为第五方向N,第四方向M与第五方向N相交;第四方向M分别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相交,且第五方向N分别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相交。此时,为了构成金属网格电极,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和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可以构成一个闭合图形。此时,各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连接,各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连接,以保证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能够作为一个电性整体。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见图10,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也可以是沿第一电极111延伸方向的两条平行的金属线,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也可以是沿第二电极121延伸方向的两条平行的金属线;此时,各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极边框线1113连接,各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电极边框线1213连接,以保证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21能够作为一个电性整体。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见图11,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111还可以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线1112,第一电极第二线1112与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相交并电连接以构成金属网格电极,第一电极第二线1112与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平行,第一电极第二线1112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大于0;第二电极121还可以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第二线1212,第二电极第二线1212与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相交并电连接以构成金属网格电极,第二电极第二线1212与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平行,第二电极第二线121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在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大于0;其中,两条相邻的第一电极第二线1112之间的距离D3,小于或者等于两条相邻的第二电极第二线1212之间的距离D4。需要说明的是,任意两条相邻的第一电极第二线1112之间的距离D3并非一定是相等的,此时,应选择两条相邻的第一电极第二线1112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作为D3。通过利用第一电极第二线与第一电极第一线相交构成第一电极,通过利用第二电极第二线与第二电极第一线相交构成第二电极,且两条相邻的第一电极第二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两条相邻的第二电极第二线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第二电极上金属线密度小于第一电极上金属线密度,从而减小手指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必然会降低悬浮状态下的等效电容Ck,进而降低悬浮状态下,手指与驱动电极之间、感应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对触控信号检测的影响,提高悬浮状态下,触控显示面板对触摸点检测的正确率。
请继续参见图11,可选地,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X,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Y。由于触控电极的延伸方向通常与触控显示面板中部分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平行,因此,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内的金属线与第一电极或者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相同,更利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设计和制作。当然,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为第二方向Y,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的延伸方向也可以为第一方向X,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为了进一步降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设计和制作的难度,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电极第二线11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电极第二线121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的延伸方向垂直,此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网格为矩形网格。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层的局部俯视示意图。请参见图12,可选地,第一电极第一线1111的延伸方向为第四方向M,第二电极第一线1211的延伸方向为第五方向N,第四方向M与第五方向N相交;第四方向M分别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相交,且第五方向N分别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相交。此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网格为菱形网格。通过降低第二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有助于减小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从而降低悬浮状态下,寄生电容对触控检测的影响,提高触控检测的检出率。
基于图12中的菱形金属网格电极,申请人对现有技术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方案1)及通过本发明改进后的触控显示面板(方案2)进行了仿真模拟:
方案1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相邻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为240μm,相邻第二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为240μm;
方案2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相邻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为240μm,相邻第二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为480μm。
其中,Base为手指未触摸时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各项参数,Finger是指悬浮状态下,手指触摸时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的各项参数。得到的仿真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方案1和方案2的仿真模拟结果
Figure BDA0001586007510000101
通过表1可知,当第一电极的金属线密度不变,第二电极的金属线密度降低为原有的一半时,等效电容Ck约为原来的一半,说明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大幅降低,而且,ΔC′的变化率略有上升,说明对触摸点检测的灵敏度上升。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请参见图13,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显示区AA包括多个像素P,多个像素P的行排列方向与第一方向X平行,在第一方向X上,像素的长度为D,两条相邻的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为D1,其中,D1≥2D。将相邻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宽度控制在D1≥2D,是因为如果第一电极上的金属线密度较大,则对降低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的作用不大,因此,将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D1≥2D,使得第一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较之现有技术中触控电极上金属线的密度来说,是相等或者较小的,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从而降低悬浮状态下的等效电容Ck,进而降低悬浮状态下,手指与驱动电极之间、感应电极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对触控信号检测的影响,提高悬浮状态下,触控显示面板对触摸点检测的正确率。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更为适用于on-cell触控方案及外挂式触控方案,因为这两种触控方案中,手指与触控电极的距离较近,导致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较大。以下对on-cell触控显示面板及外挂式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详细说明。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14,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1、第一基板2、显示层3和封装层4,其中,第一基板2包括第一表面,显示层3位于第一基板2的第一表面,封装层4位于显示层3远离第一基板2的一侧,且覆盖显示层3;其中,触控层1位于封装层4远离第一基板2的一侧,且触控层1直接形成于封装层4上;第二电极层12位于第一电极层11远离显示层3一侧。本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为on-cell结构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将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远离显示层的一侧,也就是触控时,第二电极与手指的距离小于第一电极与手指的距离,而第二电极的金属线密度要低于第一电极的金属线密度,从而进一步减小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15,一种触控显示面板,除触控层1、第一基板2、显示层3和封装层4外,还包括偏光片5和盖板6,其中,偏光片5位于触控层1远离第一基板2的一侧,偏光片5的厚度为30~100μm;盖板6位于偏光片远离第一基板2的一侧,盖板6的厚度为30~250μm。该偏光片及盖板的厚度低于传统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偏光片及盖板的厚度,由于采用厚度较小的偏光片及盖板时,有利于减小触控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从而实现触控显示面板轻薄化,另外,当偏光片及盖板的厚度低于传统是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偏光片及盖板的厚度时,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能。但是,当偏光片及盖板的厚度较小时,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对触控检测的影响较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尤为适用。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16,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层1、第一基板2、显示层3和封装层4,其中,第一基板2包括第一表面,显示层3位于第一基板2的第一表面,封装层4位于显示层3远离第一基板2的一侧,且覆盖显示层3;其中,触控1具有柔性透明衬底13,触控层1位于显示层3远离第一基板2的一侧,且触控层3与显示面板贴合;第二电极层12位于第一电极层11远离显示层3一侧。本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为触控层贴合在显示面板表面,即外挂式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将第二电极层设置在第一电极层远离显示层的一侧,也就是触控时,第二电极与手指的距离小于第一电极与手指的距离,而第二电极的金属线密度要低于第一电极的金属线密度,从而进一步减小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请参见图17,一种触控显示面板,除触控层1、第一基板2、显示层3和封装层4外,还包括偏光片5和盖板6,其中,偏光片5位于触控层1远离第一基板2的一侧,偏光片5的厚度为30~100μm;盖板6位于偏光片远离第一基板2的一侧,盖板6的厚度为30~250μm。该偏光片及盖板的厚度低于传统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偏光片及盖板的厚度,由于采用厚度较小的偏光片及盖板时,有利于减小触控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从而实现触控显示面板轻薄化,另外,当偏光片及盖板的厚度低于传统是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偏光片及盖板的厚度时,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耐弯折性能。但是,当偏光片及盖板的厚度较小时,手指与触控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对触控检测的影响较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尤为适用。
由于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为了实现可弯曲、可折叠,往往将偏光片和盖板设计的较薄,因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为柔性触控显示面板,例如,可以为柔性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可卷曲的触控显示面板或者可折叠的触控显示面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请参见图18,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的触控显示面板,具有上述任触控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第一电极中的线条采用细线条,第二电极中的线条采用粗线条,只是为了清晰显示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的构成方式,对于两者之间的尺寸差别不具有限定作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为金属网格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线,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绝缘,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在第三方向上相对设置,包括: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金属网格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第一线,所述第二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所在的平面;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相交,且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二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
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的行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两条第一电极边框线,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边框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的一端,另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边框线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的另一端;
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两条第二电极边框线,一条所述第二电极边框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第一线的一端,另一条所述第二电极边框线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第一线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还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线,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相交并电连接,以构成所述金属网格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第一线平行,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线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极第一线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大于0;
所述第二电极还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第二线,所述第二电极第二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第一线相交并电连接,以构成所述金属网格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第二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平行,所述第二电极第二线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大于0;
其中,两条相邻的第一电极第二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两条相邻的第二电极第二线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或者,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为第四方向,所述第二电极第一线的延伸方向为第五方向,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五方向相交;
所述第四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五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像素的长度为D,两条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为D1,其中,D1≥2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两条相邻所述第二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为D2,两条相邻所述第一电极第一线之间的距离为D1,其中,1<D2/D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形状均为条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为铝、铝合金或铜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表面;
显示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
封装层,位于所述显示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覆盖所述显示层;
其中,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所述触控层直接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
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显示层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显示层;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表面;
所述显示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
其中,所述触控层具有柔性透明衬底,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显示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且所述触控层与所述显示面板贴合;
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显示层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驱动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感应电极层;
或者,所述第一电极层为感应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驱动电极层。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偏光片,位于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偏光片的厚度为30~100μm;
盖板,位于所述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盖板的厚度为30~250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为柔性触控显示面板。
14.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810171642.6A 2018-03-01 2018-03-01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5090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1642.6A CN108509097B (zh) 2018-03-01 2018-03-01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1642.6A CN108509097B (zh) 2018-03-01 2018-03-01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09097A CN108509097A (zh) 2018-09-07
CN108509097B true CN108509097B (zh) 2021-07-30

Family

ID=63376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1642.6A Active CN108509097B (zh) 2018-03-01 2018-03-01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090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5006A1 (zh) * 2019-01-31 2020-08-0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电极结构、触控感应系统及触控面板
CN111522468B (zh) * 2020-04-28 2021-11-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670A (zh) * 2010-09-28 2012-04-18 索尼公司 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90165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CN105589600A (zh) * 2015-12-29 2016-05-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
CN105765501A (zh) * 2013-12-03 2016-07-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片、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9670A (zh) * 2010-09-28 2012-04-18 索尼公司 具有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901650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CN105765501A (zh) * 2013-12-03 2016-07-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片、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589600A (zh) * 2015-12-29 2016-05-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09097A (zh) 2018-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7777B (zh) 具有高感度的電容式觸控面板
KR101446722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4461154B (zh) 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US9086766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CN106249973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TWI628565B (zh) 導電片、靜電容式觸控面板以及顯示裝置
US20120242613A1 (en) 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CN1945516A (zh) 二维位置传感器
CN102967976B (zh) 一种镜面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镜面显示基板
CN104216543A (zh) 触摸屏
TW201007539A (en) Display devices with touch screen
WO2017124833A1 (zh) 金属网双触控感应器、触控模组及触控电子装置
CN102253787A (zh) 电感式触控传感器及其触摸点侦测方法
US8907919B2 (en) Sensing structure of touch panel
US11281329B2 (en) Device for detecting touch
CN110502152A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399679B (zh) 电容触控单元及电容式触摸屏
CN109634471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140105A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4123052A (zh) 电容触敏面板和使用电容触敏面板的移动终端
CN108509097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589871A (zh) 一种压感触控模组、制备方法、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TWI489364B (zh) 具雜訊屏蔽功能的電容式觸控感測裝置
US20150138453A1 (en) Touch panel
CN202916822U (zh) 电容式触摸屏及单层电极阵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