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5359B -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5359B
CN108495359B CN201810172714.9A CN201810172714A CN108495359B CN 108495359 B CN108495359 B CN 108495359B CN 201810172714 A CN201810172714 A CN 201810172714A CN 108495359 B CN108495359 B CN 1084953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base station
transmitting power
position valu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27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95359A (zh
Inventor
韦怡龙
孙安辉
陈一槐
蔡文龙
陈运
肖亚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727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95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95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5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95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5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若检测到第一天线与基站通信异常,则提高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若提高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为最大发射功率后仍通信异常,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且以最大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若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则逐级降低发射功率,以获取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二发射功率;得到第二发射功率后,切换为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且第三天线以小于第二发射功率的第三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若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则保持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否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可以提高电子设备接入基站的成功率且能减小功耗。

Description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用户通过电子设备与他人进行通信越来越频繁。
其中,用户通过电子设备与他人通信时,需要通过基站来建立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这就要求电子设备首先需要与基站建立连接。
而由于通信环境的影响,例如其他设备对电子设备的天线造成干扰,或者电子设备的天线被遮挡,从而电子设备在与基站建立连接时,有可能无法建立有效的连接,也即电子设备无法接入基站,而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功能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异常,则逐级提高所述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若提高所述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为最大发射功率后,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基站仍通信异常,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二天线以最大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若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则逐级降低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二发射功率;
得到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后,切换为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三天线以第三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所述第三发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
若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则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否则切换为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二天线以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异常,则逐级提高所述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若提高所述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为最大发射功率后,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基站仍通信异常,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二天线以最大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第二发射功率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则逐级降低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二发射功率;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得到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后,切换为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三天线以第三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所述第三发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
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则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否则切换为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二天线以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天线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天线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当第一天线即时最大发射功率也无法与基座正常通信,则切换到第二天线,并寻找到能正常通信的最小发射功率的第二发射功率,此时再切换到第三天线,并检测比第二发射功率更小的第三发射功率是否与基站正常通信,若可以正常通信,则确定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发射功率,若不能正常通信,则确定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可以提高电子设备接入基站的成功率,并且能够获得合适的发射功率,减小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描述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方法或包含了一系列模块或单元的装置、电子设备、系统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或单元,还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步骤或模块或单元,也可以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或系统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该天线控制装置可以设置在该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中框20、电路板30、电池40以及后盖50。
其中,显示屏10安装在后盖5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显示屏10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前壳,与后盖50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于容纳电子设备100的其他电子元件或功能模块。同时,显示屏10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显示屏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上可以设置有玻璃盖板。其中,玻璃盖板可以覆盖显示屏10,以对显示屏1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1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1以及非显示区域12。其中,显示区域11执行显示屏10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非显示区域12不显示信息。非显示区域12可以用于设置摄像头、受话器、接近传感器等功能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12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域11上部和下部的至少一个区域。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显示屏10可以为全面屏。此时,显示屏10可以全屏显示信息,从而电子设备100具有较大的屏占比。显示屏10只包括显示区域11,而不包括非显示区域。此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摄像头、接近传感器等功能模块可以隐藏在显示屏10下方,而电子设备100的指纹识别模组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背面。
中框20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其中,中框20可以收容在上述显示屏10与后盖50形成的收容空间中。中框20用于为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或功能模块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功能模块安装到一起。例如,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受话器、电路板、电池等功能模块都可以安装到中框20上以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2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
电路板3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电路板30可以安装在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电路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路板30上设置有接地点,以实现电路板30的接地。电路板30上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接口)、摄像头、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处理器等功能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1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30上设置有显示控制电路。显示控制电路向显示屏10输出电信号,以控制显示屏10显示信息。
电池4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电池40可以安装在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电池4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30,以实现电池40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3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4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后盖5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后盖50可以一体成型。在后盖50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后盖50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孔、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孔等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天线61、第二天线62和第三天线63。第一天线61、第二天线62和第三天线63与电子设备100中的电路板30电连接。第一天线61、第二天线62和第三天线63可以设置在中框20上,或者设置在后盖50上。第一天线61、第二天线62和第三天线63间隔设置。例如,第一天线61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左上角,第二天线62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右下角,第二天线63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左下角。
其中,第一天线61、第二天线62和第三天线63用于发射和/或接收信号。例如,第一天线61、第二天线62和第三天线63可以用于发射和/或接收射频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天线61、第二天线62和第三天线63均可以单独完成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在电子设备100与基站或其他电子设备通信的过程中,第一天线61、第二天线62和第三天线63中的一个作为主集天线,另两个作为分集天线。并且,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可以互相切换。其中,主集天线同时执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分集天线只接收信号而不发射信号。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110,若检测到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异常,则逐级提高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在初始状态下,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中的一个作为主集天线,执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另两个作为分集天线,执行信号的接收。例如,初始状态下,第一天线作为主集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作为分集天线。
当电子设备需要与基站建立连接时,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第一发射功率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个功率,例如第一发射功率可以是基站规定的初始发射功率。例如,第一发射功率可以为60dBm(分贝毫瓦)。连接请求表示电子设备与基站建立连接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向基站发送的第一条信息。
电子设备需要与基站建立连接的情况有多种。例如,当电子设备由空闲态向连接态转换时,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空闲态表示电子设备只执行监听任务,也即电子设备只接收基站发送的信息(例如基站的广播信息),而不向基站发送信息。连接态表示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存在数据交互的状态,连接态下电子设备需要向基站发送信息,例如电子设备需要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再例如,当电子设备由一个已连接的基站切换到另一个新的基站时,电子设备需要与新的基站建立连接,此时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向新的基站发送连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理想状态下,电子设备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基站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基站会向电子设备发送一个响应信息。响应信息表示基站接收到了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
但是,由于实际通信环境的影响,例如存在其他设备对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造成干扰,或者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被遮挡时,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发送的连接请求有可能未成功发送到基站。此时,基站无法接收到第一天线发送的连接请求,基站也不会向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信息。
若检测到第一天线以第一发送功率与基站通信异常,例如,第一天线以第一发送功率向基站发送信号,没有收到基站返回的响应信息,两者没有实现连接。此时,则可以逐级提高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以实现与基站的通信。其中,基站预先设置了一个功率表,第一天线按照功率表,逐级增大发射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理想状态下,电子设备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基站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基站会向电子设备发送一个响应信息。响应信息表示基站接收到了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
但是,由于实际通信环境的影响,例如存在其他设备对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造成干扰,或者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被遮挡时,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发送的连接请求有可能未成功发送到基站。此时,基站无法接收到第一天线发送的连接请求,基站也不会向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信息。
其中,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后,电子设备判断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基站的响应信息。预设时长可以为预先设置的一个时长数值,例如预设时长可以为20ms(毫秒)。若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基站的响应信息,则与基站建立连接;若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基站的响应信息,则执行步骤S120。
120,若提高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为最大发射功率后,第一天线与基站仍通信异常,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二天线以最大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若第一天线逐级提高发射功率,并且提高到最大发射功率后,第一天线与基站仍通信异常,说明当前情况,第一天线无法与基站正常通信,此时切换到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二天线以最大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以确保第二天线能快速的与基站建立连接,而不需要逐级提高发射功率,确定第二天线是否能与基站通信。
130,若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则逐级降低第二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二发射功率。
若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说明第二天线没有被遮挡或其他原因造成与基站通信异常,此时,再逐级降低第二天线的发射功率,用于获取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将该获取的最小发射功率设为第二发射功率,如此,可以降低功率,而且减少大的发射功率对其他功能部件的干扰。
140,得到第二发射功率后,切换为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三天线以第三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其中,第三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发射功率。
得到第二发射功率后,再切换到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同时第三天线以第三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其中,第三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发射功率。
第三发射功率可以为第二发射功率的下一级发射功率,也可以下两级或更多级的发射功率。
150,若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则保持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否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二天线以第二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此时检测第三天线与基站是否通信正常。若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则保持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若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异常,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二天线以之前获取的最小发射功率第二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可以提高电子设备接入基站的成功率,并且能够从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中找出更小的发射功率,以获得合适的发射功率,减小功耗。同时,切换到第二天线时,从最大发射功率开始,可以快速实现通信。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在步骤140中,保持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01,逐级降低第三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四发射功率。
开始时,第三天线以第二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正常,然后逐级降低第三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四发射功率。
202,第三天线以第四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第三天线以第四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能够实现电子设备以最小的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减小功耗。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在步骤120中,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11,分别获取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的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
当第一天线无法与基站正常通信时,分别获取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的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如第一天线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右上角,第二天线设置在右下角,第三天线设置在左下角。
212,根据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判断第二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三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
获取各个天线的位置后,再根据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判断第二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三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
213,若大于,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
若第二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大于第三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说明第二天线与第一天线之间的间距更大,切换到第二天线,干扰第一天线与基站通信的干扰源,很可能不会干扰第二天线,如被用户的手握住了第一天线的位置。若第二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小于第三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说么第三天线与第一天线的间距更大,此时将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对调,将原先的第二天线改为第三天线,将原先的第三天线改为第二天线,以便,将与第一天线间距更大的原先的第三天线用于与基站通信。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在步骤120中,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的步骤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21,获取第二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强度,以及第三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二强度。
切换天线之前,先获取第二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强度,以及第三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二强度。
222,若第一强度大于第二强度,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
若第一强度大于第二强度,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更大的天线作为切换的天线,能够快速与基站正常通信。若第一强度小于第二强度,则将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对调。以便切换到原先的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在步骤120中,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的步骤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31,获取第二天线的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第一误码率,以及第三天线第二信道质量以及第二误码率。
切换天线之前,先获取第二天线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第一误码率,以及第三天线第二信道质量以及第二误码率。
其中信道质量可以为信道质量指标(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用于影响网络侧资源分配。
232,若第一信道质量大于第二信道质量,且第一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率,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
若第一信道质量大于第二信道质量,且第一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率,说明第二天线的性能优于第三天线,选择性能更优的天线作为切换的天线,能够快速与基站正常通信。若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信道质量,且第一误码率大于第二误码率,则将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对调。以便切换到原先的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
需要说明的,预先设置的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可以根据后续操作的需要,将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进行对调。例如,第二天线原先为左下角的天线,第三天线原先为右下角的天线,根据需要将其对调,变成第二天线为右下角的天线,第三天线为左下角的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20中,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的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第二天线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第一误码率,以及第三天线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第二误码率;
若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且第一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率,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
其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是LTE网络中可以代表无线信号强度的关键参数以及物理层测量需求之一,是在某个符号内承载参考信号的所有RE(资源粒子)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平均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可以通过切换开关分别与第一天线、第二天线或第三天线耦合。当需要切换到第二天线发射信号时,处理器可以通过切换开关切换到与第二天线接通,从而将第二天线切换为主集天线。同样的,当需要切换到第三天线发射信号时,处理器可以通过切换开关切换到与第三天线接通,从而将第三天线切换为主集天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除了适用于两天线的电子设备,也同样适用于四天线或更多天线的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时,本申请不受所描述的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的限制,在不产生冲突的情况下,某些步骤还可以采用其它顺序进行或者同时进行。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该天线控制装置500应用于电子设备,该天线控制装置500包括检测模块510、第一切换模块520、第二发射功率获取模块530、第二切换模块540和控制模块550。
检测模块510,用于若检测到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异常,则逐级提高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在初始状态下,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中的一个作为主集天线,执行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另两个作为分集天线,执行信号的接收。例如,初始状态下,第一天线作为主集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作为分集天线。
当电子设备需要与基站建立连接时,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第一发射功率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个功率,例如第一发射功率可以是基站规定的初始发射功率。例如,第一发射功率可以为60dBm(分贝毫瓦)。连接请求表示电子设备与基站建立连接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向基站发送的第一条信息。
电子设备需要与基站建立连接的情况有多种。例如,当电子设备由空闲态向连接态转换时,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其中,空闲态表示电子设备只执行监听任务,也即电子设备只接收基站发送的信息(例如基站的广播信息),而不向基站发送信息。连接态表示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存在数据交互的状态,连接态下电子设备需要向基站发送信息,例如电子设备需要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再例如,当电子设备由一个已连接的基站切换到另一个新的基站时,电子设备需要与新的基站建立连接,此时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向新的基站发送连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理想状态下,电子设备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基站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基站会向电子设备发送一个响应信息。响应信息表示基站接收到了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
但是,由于实际通信环境的影响,例如存在其他设备对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造成干扰,或者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被遮挡时,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发送的连接请求有可能未成功发送到基站。此时,基站无法接收到第一天线发送的连接请求,基站也不会向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信息。
若检测到第一天线以第一发送功率与基站通信异常,例如,第一天线以第一发送功率向基站发送信号,没有收到基站返回的响应信息,两者没有实现连接。此时,则可以逐级提高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以实现与基站的通信。其中,基站预先设置了一个功率表,第一天线按照功率表,逐级增大发射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理想状态下,电子设备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基站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基站会向电子设备发送一个响应信息。响应信息表示基站接收到了电子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
但是,由于实际通信环境的影响,例如存在其他设备对电子设备的第一天线造成干扰,或者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被遮挡时,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发送的连接请求有可能未成功发送到基站。此时,基站无法接收到第一天线发送的连接请求,基站也不会向电子设备发送响应信息。
其中,电子设备中的第一天线向基站发送连接请求后,电子设备判断在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基站的响应信息。预设时长可以为预先设置的一个时长数值,例如预设时长可以为20ms(毫秒)。若预设时长内接收到基站的响应信息,则与基站建立连接。
第一切换模块520,用于若提高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为最大发射功率后,第一天线与基站仍通信异常,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二天线以最大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若第一天线逐级提高发射功率,并且提高到最大发射功率后,第一天线与基站仍通信异常,说明当前情况,第一天线无法与基站正常通信,此时切换到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二天线以最大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以确保第二天线能快速的与基站建立连接,而不需要逐级提高发射功率,确定第二天线是否能与基站通信。
第二发射功率获取模块530,用于若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则逐级降低第二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二发射功率。
若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说明第二天线没有被遮挡或其他原因造成与基站通信异常,此时,再逐级降低第二天线的发射功率,用于获取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将该获取的最小发射功率设为第二发射功率,如此,可以降低功率,而且减少大的发射功率对其他功能部件的干扰。
第二切换模块540,用于得到第二发射功率后,切换为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三天线以第三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其中,第三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发射功率。
得到第二发射功率后,再切换到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同时第三天线以第三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其中,第三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发射功率。
第三发射功率可以为第二发射功率的下一级发射功率,也可以下两级或更多级的发射功率。
控制模块550,用于若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则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否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二天线以第二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此时检测第三天线与基站是否通信正常。若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则保持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若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异常,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二天线以之前获取的最小发射功率第二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可以提高电子设备接入基站的成功率,并且能够从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中找出更小的发射功率,以获得合适的发射功率,减小功耗。同时,切换到第二天线时,从最大发射功率开始,可以快速实现通信。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该装置还包括第四发射功率获取模块560。
第四发射功率获取模块560,用于逐级降低第三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四发射功率。
开始时,第三天线以第二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正常,然后逐级降低第三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四发射功率。
控制模块550,还用于第三天线以第四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第三天线以第四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能够实现电子设备以最小的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减小功耗。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该装置还包括天线位置获取模块570和距离判断模块580。
天线位置获取模块570,用于分别获取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的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
当第一天线无法与基站正常通信时,分别获取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的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如第一天线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右上角,第二天线设置在右下角,第三天线设置在左下角。
距离判断模块580,用于根据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判断第二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三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
获取各个天线的位置后,再根据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判断第二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三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
第一切换模块520,还用于若大于,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
若第二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大于第三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说明第二天线与第一天线之间的间距更大,切换到第二天线,干扰第一天线与基站通信的干扰源,很可能不会干扰第二天线,如被用户的手握住了第一天线的位置。若第二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小于第三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说么第三天线与第一天线的间距更大,此时将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对调,将原先的第二天线改为第三天线,将原先的第三天线改为第二天线,以便,将与第一天线间距更大的原先的第三天线用于与基站通信。
请参阅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该装置还包括信号强度获取模块591。
信号强度获取模块591,用于获取第二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强度,以及第三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二强度。
切换天线之前,先获取第二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强度,以及第三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二强度。
第一切换模块520,还用于若第一强度大于第二强度,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
若第一强度大于第二强度,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更大的天线作为切换的天线,能够快速与基站正常通信。若第一强度小于第二强度,则将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对调。以便切换到原先的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
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控制装置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该装置还包括信号质量获取模块592。
信号质量获取模块592,用于获取第二天线的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第一误码率,以及第三天线第二信道质量以及第二误码率。
切换天线之前,先获取第二天线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第一误码率,以及第三天线第二信道质量以及第二误码率。
其中信道质量可以为信道质量指标(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用于影响网络侧资源分配。
第一切换模块520,还用于若第一信道质量大于第二信道质量,且第一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率,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
若第一信道质量大于第二信道质量,且第一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率,说明第二天线的性能优于第三天线,选择性能更优的天线作为切换的天线,能够快速与基站正常通信。若第一信道质量小于第二信道质量,且第一误码率大于第二误码率,则将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对调。以便切换到原先的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
需要说明的,预先设置的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可以根据后续操作的需要,将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进行对调。例如,第二天线原先为左下角的天线,第三天线原先为右下角的天线,根据需要将其对调,变成第二天线为右下角的天线,第三天线为左下角的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20中,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的步骤还包括如下步骤:
信号质量获取模块592,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二天线的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第一误码率,以及第三天线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以及第二误码率。
第一切换模块520,还用于若第一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第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且第一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率,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
其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是LTE网络中可以代表无线信号强度的关键参数以及物理层测量需求之一,是在某个符号内承载参考信号的所有RE(资源粒子)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平均值。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模块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600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其中,处理器601与存储器602电性连接。
处理器601是电子设备6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0中的处理器601会按照如下的步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的进程对应的指令加载到存储器602中,并由处理器601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若检测到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异常,则逐级提高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若提高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为最大发射功率后,第一天线与基站仍通信异常,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二天线以最大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若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则逐级降低第二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二发射功率;
得到第二发射功率后,切换为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三天线以第三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其中,第三发射功率小于第二发射功率;
若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则保持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否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并且第二天线以第二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电子设备通过天线数据传输的数据量;
若数据量大于预设数据量阈值,则控制天线处于高阶分集接收状态;
若数据量不大于预设数据量阈值,则控制天线退出高阶分集接收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执行以下步骤:
逐级降低第三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第三天线与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四发射功率;
第三天线以第四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执行以下步骤:
分别获取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的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
根据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判断第二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三位置值与第一位置值的距离;
若大于,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强度,以及第三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二强度;
若第一强度大于第二强度,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天线的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第一误码率,以及第三天线第二信道质量以及第二误码率;
若第一信道质量大于第二信道质量,且第一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率,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基站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电子设备600还包括:射频电路603、显示屏604、控制电路605、输入单元606、音频电路607、传感器608以及电源609。其中,处理器601分别与射频电路603、显示屏604、控制电路605、输入单元606、音频电路607、传感器608以及电源609电性连接。
射频电路603用于收发射频信号,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显示屏6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像、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
控制电路605与显示屏604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显示屏604显示信息。
输入单元606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用户特征信息(例如指纹),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其中,输入单元606可以包括指纹识别模组。
音频电路607可通过扬声器、传声器提供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音频接口。
传感器608用于采集外部环境信息。传感器608可以包括环境亮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电源609用于给电子设备600的各个部件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609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01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15中未示出,电子设备6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天线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异常,则逐级提高所述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若提高所述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为最大发射功率后,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基站仍通信异常,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二天线以最大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若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则逐级降低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二发射功率;
得到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后,切换为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三天线以第三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所述第三发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
若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则保持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否则切换为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二天线以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的步骤,包括:
逐级降低所述第三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四发射功率;
所述第三天线以所述第四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的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判断所述第二位置值与所述第一位置值的距离是否大于所述第三位置值与所述第一位置值的距离;
若大于,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强度,以及所述第三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二强度;
若所述第一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强度,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第一误码率,以及所述第三天线第二信道质量以及第二误码率;
若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大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且第一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率,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
6.一种天线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所述天线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天线以第一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异常,则逐级提高所述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若提高所述第一天线的发射功率为最大发射功率后,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基站仍通信异常,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二天线以最大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第二发射功率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则逐级降低所述第二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二发射功率;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得到所述第二发射功率后,切换为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三天线以第三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其中,所述第三发射功率小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
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则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否则切换为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并且所述第二天线以所述第二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发射功率获取模块,用于逐级降低所述第三天线的发射功率,以获取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正常的最小发射功率,并设为第四发射功率;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三天线以所述第四发射功率与所述基站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天线位置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的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
距离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值、第二位置值和第三位置值,判断所述第二位置值与所述第一位置值的距离是否大于所述第三位置值与所述第一位置值的距离;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还用于若大于,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号强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一强度,以及所述第三天线接收信号的第二强度;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强度,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信号质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天线的第一信道质量以及第一误码率,以及所述第三天线第二信道质量以及第二误码率;
所述第一切换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信道质量大于所述第二信道质量,且第一误码率小于第二误码率,则切换为第二天线与所述基站通信。
1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控制方法。
CN201810172714.9A 2018-03-01 2018-03-01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495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2714.9A CN108495359B (zh) 2018-03-01 2018-03-01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2714.9A CN108495359B (zh) 2018-03-01 2018-03-01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5359A CN108495359A (zh) 2018-09-04
CN108495359B true CN108495359B (zh) 2020-08-14

Family

ID=63341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2714.9A Active CN108495359B (zh) 2018-03-01 2018-03-01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953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4398A (zh) * 2019-06-18 2020-12-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43703B (zh) * 2020-02-20 2023-06-30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7896812A (zh) * 2021-07-23 2024-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射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30875A1 (en) * 2010-08-31 2012-03-08 Corning Incorporated Broadband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ing interleaving intra-cell handovers
CN102918780A (zh) * 2011-05-30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30875A1 (en) * 2010-08-31 2012-03-08 Corning Incorporated Broadband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using interleaving intra-cell handovers
CN102918780A (zh) * 2011-05-30 2013-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5359A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1461B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149132B (zh)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365881B (zh)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012169B (zh)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565078B (zh) 频分双工模式的信道检测方法、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8494464B (zh) 天线控制方法、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94444B (zh) 天线控制方法、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39897B (zh)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462522B (zh) 天线控制方法、天线组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39367B (zh) 电磁干扰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1653227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ment of neighboring cell,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08495359B (zh)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668328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EP3706486A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CN115668123A (zh) 一种音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20286252A1 (en)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transmitter
CN108365882B (zh)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212020B2 (en) FM channel finding and searching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apparatus
CN108551685B (zh) 天线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471326B (zh)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365867B (zh)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784569B (zh) 一种保护套及移动终端组件
CN108023611B (zh)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606215B1 (en) Mobile terminal-based call link switching and control method,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972327B (zh) 基于非授权频段的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