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5220A - 一种蓝牙耳机电路和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蓝牙耳机电路和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5220A
CN108495220A CN201810091199.1A CN201810091199A CN108495220A CN 108495220 A CN108495220 A CN 108495220A CN 201810091199 A CN201810091199 A CN 201810091199A CN 108495220 A CN108495220 A CN 108495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resistance
module
connect
effec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911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95220B (zh
Inventor
蔡永桂
王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911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95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95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5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95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5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87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电路。本发明的蓝牙耳机电路包括:音频接口、控制模块和屏蔽模块,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音频接口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屏蔽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检测音频接口是否插入音频线,并在音频接口插入音频线时,触发屏蔽模块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蓝牙耳机插入音频线与终端设备连接时,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以减小耳机的能量损耗,且在音频线插头拔出时恢复蓝牙功能,使蓝牙耳机只处在一种连接模式下,避免有线信号和蓝牙信号相互之间的干扰,保证蓝牙耳机和终端设备的连接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蓝牙耳机电路和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耳机电路和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除了可以使用蓝牙连接外,蓝牙耳机上还设置有音频线连接的接口,可以通过音频线与终端设备连接。现有技术带3.5mm型有线音频输入功能的蓝牙耳机在插入音频线与终端设备连接使用时,若用户没有关闭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会造成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既有音频线连接,又有蓝牙连接,导致耳机耗能增大。另外,音频线连接与蓝牙连接的信号可能会相互干扰,影响蓝牙耳机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当用户插入音频线使用蓝牙耳机时,若音频线上设置有麦克风和按键,则会与蓝牙耳机上设置的麦克风和按键相互冲突,导致蓝牙耳机上设置的麦克风和按键无法正常工作。在音频线上设置按键和麦克风也会使音频线的设计变复杂,增加音频线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蓝牙耳机在插入音频线与终端设备连接使用时,若用户没有关闭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造成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既存在蓝牙连接,又有音频线连接的多种连接方式,导致蓝牙耳机的能耗增大和多种连接方式相互之间的信号干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牙耳机电路和蓝牙耳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蓝牙耳机电路,蓝牙耳机电路包括音频接口、控制模块和屏蔽模块,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音频接口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屏蔽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检测音频接口是否插入音频线,并在音频接口插入音频线时,触发屏蔽模块;屏蔽模块用于屏蔽蓝牙功能。
优选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第二场效应管Q2、三极管Q3和第一二极管D1;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均与音频接口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
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
优选地,控制模块还包括蓝牙关闭单元,蓝牙关闭单元在屏蔽模块屏蔽蓝牙功能时用于关闭蓝牙功能;
蓝牙关闭单元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蓝牙关闭口,第八电阻R8第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阻R8第二端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蓝牙关闭口获取第八电阻R8第二端输出的电压信号,关闭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
优选地,屏蔽模块包括第四场效应管Q4,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第一二极管D1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地,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输出屏蔽信号屏蔽蓝牙功能。
优选地,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在预设时间内控制模块无输出时,使屏蔽模块保持输出屏蔽信号屏蔽蓝牙功能的延时模块;
延时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在与音频接口对应的音频线插头拔出时,使延时模块快速放电的快速恢复模块;
快速恢复模块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
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音频接口的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连接;
音频接口内还包括连接左声道喇叭的第五引脚和连接右声道喇叭的第四引脚,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之间由第一检测开关连接,第四引脚和第七引脚之间由第二检测开关连接;在音频线插头拔出时,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闭合,音频线插头插入时,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断开。
优选地,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对音频接口输出控制信号的开关模块;
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开关S1和第二电阻R2;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音频接口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也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开关S1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
优选地,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蓝牙开启模块,开关S1通过蓝牙开启模块打开蓝牙功能;
蓝牙开启模块包括第四电阻R4和蓝牙开机口,开关S1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输出开启信号至蓝牙开机口打开蓝牙功能。
优选地,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在音频接口插入音频线时启用蓝牙耳机上的麦克风的麦克风模块;
麦克风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第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蓝牙耳机上的麦克风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蓝牙耳机,该蓝牙耳机包括上述的蓝牙耳机电路,蓝牙耳机还包括音频线,音频线通过音频接口连接蓝牙耳机和终端设备。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蓝牙耳机通过音频接口接入音频线后,可以及时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断开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使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只存在有线连接的连接方式,减小蓝牙耳机的能量损耗,同时避免了蓝牙信号和有线信号之间的信号干扰问题,保证蓝牙耳机在有线模式下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蓝牙耳机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蓝牙耳机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蓝牙耳机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想到通过设计一个电路使蓝牙耳机通过音频线与终端设备连接时,可以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自动断开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同时接入蓝牙耳机上的按键和麦克风,利用该按键和麦克风实现对终端设备的控制和录音功能。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蓝牙耳机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参见图1,该蓝牙耳机电路包括音频接口110、控制模块120和屏蔽模块130。控制模块120的输入端与音频接口110连接,控制模块120的输出端与屏蔽模块130连接。控制模块120用于检测音频接口110是否插入音频线,在音频接口110插入音频线时,触发屏蔽模块130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
具体地,蓝牙耳机上设置有音频接口110,通过插入与终端设备连接的音频线,使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进行有线连接。此时,蓝牙耳机可以通过音频线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等信息交互操作,不需要通过蓝牙连接进行,保证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信息交互的效率。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智能手表或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音频接口110内设置有麦克风引脚,在音频接口110通过音频线与终端设备连接时,麦克风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控制模块120获取到该高电平信号,即判断音频接口110插入了音频线,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有音频线连接。
控制模块120根据音频接口110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向屏蔽模块130输出触发信号,使屏蔽模块130开启,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蓝牙耳机从而无法输出蓝牙连接的信号,导致蓝牙耳机无法开启或使用蓝牙功能。此时,蓝牙耳机通过音频线与终端设备进行连接使用,降低蓝牙耳机的能耗,增加蓝牙耳机的续航能力;另外,蓝牙耳机无法输出蓝牙连接的信号,使得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只存在音频线连接的有线连接方式,而无法进行蓝牙连接,避免蓝牙信号和有线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蓝牙耳机的可靠性。
图3为本发明的蓝牙耳机电路的具体电路图。参见图3,蓝牙耳机电路的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第二场效应管Q2、三极管Q3和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均与音频接口110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D1串联。
音频接口110内设置有麦克风引脚,当蓝牙耳机通过音频线与终端设备进行连接时,麦克风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音频接口110的麦克风引脚连接,可以获取麦克风引脚输出的高电平信号。第二场效应管Q2为电压控制导通单元,当栅极获取到麦克风引脚输出的高电平信号时即导通,使得源极和漏极导通连接。由于源极接地,漏极输出低电平信号至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电路组成回路。电源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阻R5输出电流信号至三极管Q3的基极,使得三极管Q3导通。三极管Q3导通后,与集电极连接的电源输出高电平信号至与发射极连接的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为肖特基二极管,在电源输出的高电平信号高于一定值时被导通,保证负极输出的也为高电平信号。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输出高电平至屏蔽模块130,触发屏蔽模块130进行输出,从而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若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由高电平信号触发开启,则屏蔽模块130输出低电平信号即可屏蔽;反之,若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由低电平信号触发开启,则屏蔽模块130输出高电平信号即可屏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屏蔽模块130包括第四场效应管Q4,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第一二极管D1连接,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地,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与蓝牙模块140连接。
第四场效应管Q4也为电压控制导通单元,即当输入电压大于第四场效应管Q4的导通电压时,第四场效应管Q4被导通。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第一二极管D1连接。第一二极管D1输出高电平信号被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接收,使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和源极导通。由于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地,漏极和源极导通时漏极输出接地的低电平信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有高电平信号出发开启,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与蓝牙耳机的蓝牙开机口连接,漏极输出低电平信号,拉低蓝牙开机口的电平,从而使蓝牙开机口无法输出,导致蓝牙功能无法使用,即屏蔽了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场效应管和三极管具有不同的导通条件,第二场效应管Q2、三极管Q3和第四场效应管Q4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元器件的性能进行选取。例如,耳机接入音频线后,麦克风引脚的输出电压一般为2.7V,根据需要第二场效应管Q2选取导通电压小于2.7V的场效应管即可,本发明不对具体的电子元器件作出规定。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20还包括蓝牙关闭单元,蓝牙关闭单元在屏蔽模块130屏蔽蓝牙功能时用于关闭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
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被屏蔽模块130屏蔽时,虽然蓝牙耳机无法使用蓝牙功能,但是若蓝牙功能为开启状态,则会继续消耗蓝牙耳机的电能,增大蓝牙耳机的能耗。因此在屏蔽模块130开启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时,通知蓝牙关闭单元关闭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减小蓝牙耳机的能耗,提高蓝牙耳机的续航能力。
具体的,蓝牙关闭单元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蓝牙关闭口。第八电阻R8第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八电阻R8第二端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蓝牙关闭口获取第八电阻R8第二端输出的电压信号,关闭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当蓝牙耳机插入音频线与终端设备连接时,控制模块120中的第一二极管D1输出高电平信号至屏蔽模块130。由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蓝牙关闭口通过第八电阻R8的分压即可获取到该高电平信号,从而关闭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减小蓝牙耳机的能耗。第九电阻R9为保护电阻,组成蓝牙关闭单元的回路系统,将三极管Q3的集电极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分压输入至蓝牙开机口。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延时模块140,延时模块140与屏蔽模块130的输入端连接,即与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控制模块120无输出时,使屏蔽模块130保持输出屏蔽信号屏蔽蓝牙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蓝牙耳机上的按键实现操作终端设备的特定功能时,可能导致音频接口110的麦克风引脚存在短暂的无电平信号输出现象。而在这段的期间中,屏蔽模块130仍然需要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因此设置延时模块140,在一定时间内控制模块120无输出时,延时模块140输出高电平信号至屏蔽模块130,即延时模块140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使第四场效应管Q4保持导通,漏极输出低电平信号至蓝牙开机口,屏蔽蓝牙功能。
如图3所示,延时模块140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同时也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时,同时也在给第一电容C1充电,使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保持为高电平状态。在音频接口110的麦克风引脚的无输出电压时,第二场效应管Q2截止,即源极和漏极断开。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的电源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五电阻R5给三极管Q3的基极输入高电平信号,使三极管Q3截止,此时第一二极管D1没有输出,即控制模块120无输出。
在第一二极管D1没有输出时,延时模块140的第一电容C1开始放电,在一定时间内输出高电平信号至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使第四场效应管Q4保持导通,源极和漏极保持连接的状态,屏蔽模块130继续输出低电平信号至蓝牙开机口,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若是不设置延时模块140,则第四场效应管Q4会在控制模块120无输出时即截止,不能输出低电平信号至蓝牙开机口,屏蔽耳机蓝牙功能。第一电容C1放电结束或输出的高电平信号低于第四场效应管Q4的导通电压时,第四场效应管Q4即截止。所以延时模块140只能在预设时间内起作用,该预设时间与选取的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组成的时间常数有关,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取。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快速恢复模块150,用于在与音频接口对应的音频线插头拔出时,使延时模块140快速放电。当与音频接口110连接的音频线插头拔出,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断开有线连接模式。此时,需要解除对蓝牙功能的屏蔽,恢复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使得蓝牙耳机可以通过蓝牙与终端设备连接。音频线插头拔出后,音频接口110的麦克风引脚无输出,从而第二场效应管Q2截止,控制模块120无信号输出。由于延时模块140的第一电容C1会放电,屏蔽模块130继续导通,使得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继续被屏蔽,导致蓝牙功能不能在音频线拔出时即解除屏蔽,恢复使用。设置快速恢复模块150,使延时模块140的放电速度加快,从而使第四场效应管Q4从导通状态快速转换至截止状态,无法输出低电平信号至蓝牙开机口,解除屏蔽模块130的屏蔽,恢复蓝牙功能的开启和使用。
如图3所示,快速恢复模块150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音频接口110的第六引脚6和第七引脚7连接。另外,音频接口110的第三引脚3接地。
音频接口110内还包括连接蓝牙耳机左声道喇叭的第五引脚5和连接右声道喇叭的第四引脚4,第五引脚5和第六引脚6由第一检测开关连接,第四引脚4和第七引脚7由第二检测开关连接。在音频线插头拔出时,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闭合;音频线插头插入时,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断开。
在音频线插头拔出时,蓝牙耳机与终端设备断开有线连接模式,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闭合,将快速恢复模块150连接到蓝牙耳机的左声道喇叭和右声道喇叭。左、右声道喇叭由于是单边连接,与地线效果类似,将快速恢复模块150连接到左右声道喇叭上,相当于第一电容C1对地放电,大大缩短了第一电容C1的放电时间,从而使第四场效应管Q4快速从导通状态转换至截止状态,解除对蓝牙开机口的屏蔽状态,恢复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开关模块160,用于对音频接口110输出控制信号,从而通过音频线实现对终端设备特定功能的控制操作,例如接听电话、播放或暂停音乐等。
如图3所示,开关模块160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开关S1和第二电阻R2。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音频接口连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也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开关S1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
开关S1按下,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第二电阻R2均与电源接通,第二电阻R2为保护电路,起到分压的作用,将流向第一场效应管Q1的电压信号降低,确保第一场效应管Q1不被击穿,在安全的电压范围内工作。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接收到电源输出的高电平,其源极和漏极会被导通,由于源极接地,漏极将输出低电平信号至音频接口110的麦克风引脚,从而降低麦克风引脚的电压信号。麦克风引脚的低电压信号通过音频线传输到音频线插头对应的终端设备上,例如手机,手机可以通过检测该麦克风引脚电压信号的变化,从而获取开关S1的按压时长或者按压次数,从而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例如当手机有电话打入时,按压一次开关S1为接听电话,长按开关S1为挂断电话;当没有电话打入时,按压一次开关S1可以播放或暂停音乐或视频操作。开关S1可以选取蓝牙耳机上任意按下即可输出高电平信号的开关,优选控制蓝牙开机口开启蓝牙功能的蓝牙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在开关模块160进行作用时,即开关S1按下,麦克风引脚的电压为低电平信号,导致控制模块120无信号输出,此时延时模块140也会放电。但是由于音频线还插在蓝牙耳机上,连接蓝牙耳机和终端设备,因此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为断开的状态,快速恢复模块150不能对延时模块140进行作用,第一电容C1正常放电,使得屏蔽模块130不会立刻从导通状态转换为截止状态,继续维持屏蔽蓝牙功能的作用。快速恢复模块150只有在音频线拔出时,蓝牙耳机退出有线连接模式,才会使延时模块150快速放电。而在其他情况下,例如按键S1被按下时,快速恢复模块150断开,延时模块140正常放电,降低对屏蔽模块130输出屏蔽信号的影响,保证蓝牙耳机工作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蓝牙开启模块170。开关S1可以通过蓝牙开启模块170打开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具体的,蓝牙开启模块170包括第四电阻R4和蓝牙开机口,开关S1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蓝牙开机口连接,输出开启信号至蓝牙开机口打开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在蓝牙耳机没有插入音频线,蓝牙耳机可以与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时,开关S1可以实现打开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麦克风模块180,用于在音频接口110插入音频线时启用蓝牙耳机上的麦克风。
在蓝牙耳机接入音频线使用时,麦克风模块180使蓝牙耳机上的麦克风通过音频线与终端设备进行通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音频线获取麦克风拾取的声音信号。
如图2所示,麦克风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2的第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蓝牙耳机上的麦克风连接。
第二二极管D2优选肖特基二极管,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可以获取麦克风引脚的输出电压。由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不导通,将与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的电压输出的高电平与麦克风隔离开,确保麦克风的偏置电压不受控制模块120的影响,保证麦克风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该蓝牙耳机电路通过控制模块检测音频接口的麦克风引脚电压,触发屏蔽模块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使得蓝牙功能无法进行使用。通过屏蔽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减小耳机的能量损耗,且在音频线插头拔出时恢复蓝牙功能,使耳机只处在某一种连接模式下,避免有线信号和蓝牙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蓝牙耳机和终端设备连接的可靠性。同时该蓝牙耳机电路还能使蓝牙耳机在有线连接模式下,通过开关模块和麦克风模块让终端设备共享蓝牙耳机上的按键和麦克风,蓝牙耳机上的按键可以由控制蓝牙的功能转换为代替音频线上接听键的功能,简化了音频线的设计和制造,节约成本,提高了蓝牙耳机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蓝牙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电路包括音频接口、控制模块和屏蔽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音频接口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屏蔽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音频接口是否插入音频线,并在所述音频接口插入所述音频线时,触发所述屏蔽模块;
所述屏蔽模块用于屏蔽蓝牙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第二场效应管Q2、三极管Q3和第一二极管D1;
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均与所述音频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
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蓝牙关闭单元,所述蓝牙关闭单元在所述屏蔽模块屏蔽蓝牙功能时用于关闭蓝牙功能;
所述蓝牙关闭单元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蓝牙关闭口,所述第八电阻R8第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第二端与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蓝牙关闭口获取所述第八电阻R8第二端输出的电压信号,关闭所述蓝牙耳机的蓝牙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蓝牙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模块包括第四场效应管Q4,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连接,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地,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4的漏极输出屏蔽信号屏蔽蓝牙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在预设时间内所述控制模块无输出时,使所述屏蔽模块保持输出屏蔽信号屏蔽蓝牙功能的延时模块;
所述延时模块包括相互并联的第七电阻R7和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在与所述音频接口对应的音频线插头拔出时,使所述延时模块快速放电的快速恢复模块;
所述快速恢复模块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
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音频接口的第六引脚和第七引脚连接;
所述音频接口内还包括连接左声道喇叭的第五引脚和连接右声道喇叭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五引脚和所述第六引脚之间由第一检测开关连接,所述第四引脚和所述第七引脚之间由第二检测开关连接;在所述音频线插头拔出时,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和所述第二检测开关闭合,所述音频线插头插入时,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和所述第二检测开关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对所述音频接口输出控制信号的开关模块;
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场效应管Q1、开关S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所述音频接口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所述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也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开关S1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牙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蓝牙开启模块,所述开关S1通过所述蓝牙开启模块打开蓝牙功能;
所述蓝牙开启模块包括第四电阻R4和蓝牙开机口,所述开关S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输出开启信号至所述蓝牙开机口打开蓝牙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电路还包括在所述音频接口插入所述音频线时启用蓝牙耳机上的麦克风的麦克风模块;
所述麦克风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所述蓝牙耳机上的麦克风连接。
10.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所述的蓝牙耳机电路,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音频线,所述音频线通过所述音频接口连接所述蓝牙耳机和终端设备。
CN201810091199.1A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蓝牙耳机电路和蓝牙耳机 Active CN108495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1199.1A CN108495220B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蓝牙耳机电路和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1199.1A CN108495220B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蓝牙耳机电路和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5220A true CN108495220A (zh) 2018-09-04
CN108495220B CN108495220B (zh) 2020-02-07

Family

ID=63343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91199.1A Active CN108495220B (zh) 2018-01-30 2018-01-30 一种蓝牙耳机电路和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952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6500A (zh) * 2018-09-07 2019-01-08 合肥市徽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蓝牙耳机的展览馆导览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0175A (zh) * 2014-11-26 2015-04-22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间断蓝牙连接的切换方法、蓝牙设备和系统
CN204929189U (zh) * 2015-08-13 2015-12-30 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与有线耳机的自动切换电路
CN106060693A (zh) * 2016-04-19 2016-10-26 杭州纳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音频插头的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31722A (zh) * 2016-04-19 2016-11-16 杭州纳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控制方法
CN106375890A (zh) * 2015-07-21 2017-02-01 杭州纳雄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耳机的控制方法及耳机的使用方法
CN107172518A (zh) * 2017-05-26 2017-09-15 郑华阳 一种通过插拔耳机接口来控制开启和关闭蓝牙功能的技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0175A (zh) * 2014-11-26 2015-04-22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间断蓝牙连接的切换方法、蓝牙设备和系统
CN106375890A (zh) * 2015-07-21 2017-02-01 杭州纳雄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耳机的控制方法及耳机的使用方法
CN204929189U (zh) * 2015-08-13 2015-12-30 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与有线耳机的自动切换电路
CN106060693A (zh) * 2016-04-19 2016-10-26 杭州纳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音频插头的蓝牙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31722A (zh) * 2016-04-19 2016-11-16 杭州纳雄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控制方法
CN107172518A (zh) * 2017-05-26 2017-09-15 郑华阳 一种通过插拔耳机接口来控制开启和关闭蓝牙功能的技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6500A (zh) * 2018-09-07 2019-01-08 合肥市徽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蓝牙耳机的展览馆导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5220B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7320U (zh) 一种手机耳机插拔检测电路
WO2015074363A1 (zh) 立体声耳机、终端及两者的音频信号处理方法
CN105487899A (zh) 用于耳机的佩戴状态报告方法、系统及耳机
CN103118191A (zh) 一种iPhone线控耳机的使用控制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8063992A (zh) 蓝牙耳机、转换耳机插座及蓝牙与有线耳机转换的方法
CN102395072A (zh) 一种耳机插头及其耳机
CN209642920U (zh) 环境感知降噪入耳式蓝牙耳机
CN104581515B (zh) 一种音频播放装置、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5142072B (zh) 一种外接播放器的音频装置及音频播放方法
CN102710821A (zh) 一种用于对讲手机的手咪以及对讲手机
CN204968070U (zh) 耳机插座、耳机插头及电子设备
CN108495220A (zh) 一种蓝牙耳机电路和蓝牙耳机
CN101945172A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耳机识别通话方法及手机
CN105512067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端口复用电路和方法
CN103167367A (zh) 一种耳机、语音信息线控方法及系统
CN109089305A (zh) 一种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耳机转接头和移动终端
CN208094779U (zh) 一种消除上电瞬间杂音的音频电路和音频设备
CN206004880U (zh) 耳机
WO2020037746A1 (zh) 一种带智能转换接口的麦克风及实现方法
CN207410482U (zh) 一种具有外放喇叭的耳机
CN206024049U (zh) 一种线控耳机
CN106412760B (zh) 耳机兼容装置
CN104869512A (zh) 一种抑制耳机插拔杂音电路
CN102325228B (zh) 降低手机中耳机能耗的方法
CN208174952U (zh) 公网对讲无源ptt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