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4470B - 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4470B
CN108494470B CN201810113806.XA CN201810113806A CN108494470B CN 108494470 B CN108494470 B CN 108494470B CN 201810113806 A CN201810113806 A CN 201810113806A CN 108494470 B CN108494470 B CN 1084944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atellite
user
scheduling
user satell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38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94470A (zh
Inventor
盛敏
朱彦
李建东
刘润滋
汪宇
周笛
何立军
贾子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1138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94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94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4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94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4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21Systems of inter linked satellites, i.e. inter satellite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9Operations control,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7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rio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未考虑中继卫星天线转动时间导致吞吐量低的问题,其方案是:将业务数据、用户卫星和中继卫星天线分别视为用户、队列和服务员,计算队列的平均忙期,以构建网络约束条件和最大化网络吞吐量目标函数,并迭代优化队列长度、天线转动时间和剩余服务时间的权重参数,使得网络吞吐量达到最优;此外,本发明的优化过程与数据业务的到达率相互独立,在优化网络吞吐量的过程中无需知道任何有关数据业务到达率的先验知识,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运用于实际系统;仿真结果显示,本发明得到的网络吞吐量和总调度次数均优于现有的调度算法,可用于航天卫星资源分配。

Description

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间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可用于航天卫星资源分配。
背景技术
空间信息网络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支持对地观测、远洋航行、应急救援、导航定位、航空运输和航天测控的重要平台。然而随着用户卫星个数的快速增长,紧缺的数据下传时间和日益增加的数据下传量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由于中继卫星在对地面站永久可视以及对用户卫星拥有较长的传输时间窗这两方面的优势,大力研究和发展能够满足高数据量下传需求的中继卫星已经变得不可避免并且十分紧迫。
由于中继卫星单址天线在技术上的限制,一根天线一次只能够为一颗用户卫星提供服务。在追求高网络吞吐量的要求下,这种天线技术上的限制将引发严重的多用户卫星天线调度问题。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天线机械机构上的限制,中继卫星天线从一颗用户卫星转动到另一颗用户卫星的转动时间不可忽略。因此,最小化总的天线转动时间是一个挑战。其二,时变的星间链路会影响天线效率,避开星间链路的不可用时段是另一个挑战。
S.Rojanasoonthon等在文章“Algorithms for parallel machine scheduling:acase study of the tracking and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Journal of the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vol.54,no.8,pp.806–821,2003.”中研究了中继卫星天线调度问题,但是没有考虑中继卫星天线转动时间,在实际场景中,转动时间的变化范围从几十秒到几分钟,这个量级大小的天线转动时间必然会影响整个调度决策的结果。同时,J.Du等在文章“Resource allocation in space multiaccess systems,IEEE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Electronic Systems,vol.53,no.2,pp.598–618,2017”中将时变的星间链路建模成简单的ON/OFF模型并假设其呈指数分布。然而,由于星间链路的通断是由卫星轨道参数决定的,因而简单的概率模型无法精确地刻画星间链路的时变性,导致调度结果和实际的仿真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进而导致空间信息网络数据的传输吞吐量无法进一步被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考虑天线转动时间和链路时变性,提出一种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以提高空间信息网络数据的传输吞吐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1)将业务数据视为用户,每颗用户卫星视为一个队列,每颗中继卫星视为一个服务员;
(2)将服务员对用户的服务期定义为忙期,忙期的平均长度E{tb}的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21
其中,tb表示忙期的长度,dGm(t)表示初始队列长度为m时忙期长度为t的概率密度函数;
(3)建立最大化网络吞吐量目标函数: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22
其中,F为数据中继网络的吞吐量,ttr(i,k)为用户卫星i在第k次调度的有效传输时间,N为总的调度数,μ为中继卫星的服务速率;
(4)设定约束条件:
(4a)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有效传输时间ttr(i,k)小于等于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剩余服务时间trs(i,k)与忙期的平均长度的较小值,即第一个约束条件为:ttr(i,k)≤min(trs(i,k),E{tb});
(4b)为保证在[0,T]时间段内,中继卫星只能为一个用户卫星提供服务,设第二个约束条件为: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23
其中ξi(t)为一个二元变量,表示在时刻t用户卫星i是否被选择,ξi(t)=1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被选择,ξi(t)=0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不被选择;
(4c)设用户卫星i的第k次调度的结束时间tet(i,k)为开始时间tst(i,k)、天线转动时间tsl(i,k)与逗留时间tso(i,k)之和,即第三个约束条件为:tet(i,k)=tst(i,k)+tsl(i,k)+tso(i,k);
(4d)为保证用户卫星j的第k+1次调度的开始时间tst(j,k+1)小于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结束时间tet(i,k),设第四个约束条件为:tst(j,k+1)≥tet(i,k),i,j∈{1,2,...,n},i≠j;
(4e)为保证用户卫星i在第k次调度时间段内和中继卫星保持可视,设第五个约束条件为: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31
其中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32
为一个二元变量,表示在时刻t用户卫星i是否与中继卫星可视,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33
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和中继卫星可视,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34
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和中继卫星不可视;
(4f)为保证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驻留时间tso(i,k)小于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剩余可视时间trs(i,k),设第六个约束条件为:tso(i,k)≤trs(i,k),k∈{1,2,...,N};
(5)在(4)的约束条件下,求解(3)中目标函数:
(5a)初始化三个权重参数ω123均大于等于0,且满足ω123=1;
(5b)将天线调度次数k置为1,将调度时刻t置为0;
(5c)将与中继卫星可视的用户卫星加入到候选集合Qc中;
(5d)判断候选集合是否为空集合,如果是,调度时刻t加1,则跳转到(5k);如果不是,则将被调度卫星置为0,执行(5e);
(5e)计算所有用户卫星剩余可视时间集合Trs(t)和天线转动时间集合Tsl(t),并将满足条件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35
的用户卫星j作为候选卫星,其中QL(t)为队列长度集合,ω1表示队列长度集合QL(t)的权重参数,ω2表示用户卫星剩余可视时间集合Trs(t)的权重参数,ω3表示天线转动时间集合Tsl(t)的权重参数;
(5f)判断用户卫星j与中继卫星在天线转动时段内是否满足(4e)中的第五个约束,如果是,执行(5g);如果不是,则将用户卫星j从候选集合Qc中删除,执行(5h);
(5g)中继卫星天线开始对用户卫星j进行调度,以满足(4b)中的第二个约束,将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开始时间置为t,将其他用户卫星第k次调度的开始时间置为0,以满足(4d)中的第四个约束,转到(5h);
(5h)判断候选集合是否为空集合,如果是,执行(5i),如果不是,返回(5e);
(5i)判断被调度卫星是否为0,如果是,转到(5j);如果不是,调度时刻t加1,转到(5k);
(5j)利用(2)中的公式计算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所对应的队列的平均忙期长度E{tb(j,k)},并进行如下设置:
将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驻留时间tso(j,k)置为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平均忙期长度E{tb(j,k)}与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剩余可视时间trs(j,k)的较小值,以满足(4a)中的第一个约束和(4f)中的第六个约束;
将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有效传输时间ttr(j,k)置为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驻留时间tso(j,k);
将其他用户卫星第k次调度的天线转动时间、有效传输时间和驻留时间置为0;
将调度时刻t更新为tst(j,k)+tsl(j,k)+tso(j,k),以满足(4c)中的第三个约束,调度次数k加1;
(5k)判断调度时刻t是否小于总调度时间T,如果是,返回(5c);如果不是,执行(5l);
(5l)将网络吞吐量优化次数v增加1,根据步骤3中网络吞吐量F的定义,计算第v次优化得到的网络吞吐量Fv,并通过模拟退火算法更新权重ω123;当v<2时,令网络吞吐量增益ΔF=Fv;当v≥2时,令网络吞吐量增益ΔF=Fv-Fv-1;判断ΔF是否大于阈值ε=10-3,如果是,返回(5b);如果不是,输出网络吞吐量Fv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由于同时将队列长度、用户卫星剩余可视时间和中继卫星天线转动时间考虑到中继卫星天线调度决策中,解决了现有工作未考虑中继卫星天线转动时间的问题,并有效避开星间链路的不可用时段,从而提高了网络吞吐量。
2.本发明在确定调度序列时,选取了优化权重最大的用户卫星进行调度,使得调度过程与数据到达率独立,因此不需要知道任何有关数据业务到达率的先验知识,具有计算量小的优点,从而能够比较容易地运用于实际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场景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现总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中求解最大化网络吞吐量目标函数的子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吞吐量随天线转动角速度变化的仿真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总调度次数随天线转动角速度变化的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本发明的使用场景是一个空间信息网络,其包含n颗用户卫星和1颗中继卫星,中继卫星上装配有1根天线,中继卫星天线需要先转动一段时间,即天线转动时间集合Tsl(t),在对准用户卫星后才能为用户卫星提供数据传输服务,且每次只能为一颗用户卫星提供服务,当用户卫星存储的数据量为0或者用户卫星与中继卫星剩余可视时间集合Trs(t)为0时,中继卫星天线结束本次调度,并转动到其他用户卫星开始新的调度。
参照图2,本发明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过程建模为业务排队过程。
将业务数据视为用户,每颗用户卫星视为一个队列,每颗中继卫星视为一个服务员;
将用户卫星数据的获取过程视为用户在队列中到达的过程;
将用户卫星数据的存储过程视为用户在队列中的排队过程;
将用户卫星数据的转发过程视为用户在队列中被服务员服务的过程。
将用户卫星中存储的数据量集合视为队列长度集合QL(t)。
步骤2,确定排队过程中忙期的平均长度。
将服务员对用户的服务期定义为忙期,计算初始队列长度为m时忙期长度为t的概率密度函数dGm(t):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61
其中,λ为数据到达率,Bj(t)为服务时间概率密度函数B(t)的j阶自卷积,!表示阶乘。
根据初始队列长度为m时忙期长度为t的概率密度函数dGm(t),计算忙期的平均长度E{tb}: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62
其中,tb表示忙期的长度。
步骤3,确定目标函数。
引入网络吞吐量F的定义,设网络吞吐量F等于数据服务速率μ与所有被调度的用户卫星的有效传输时间ttr(i,k),i∈{1,...,n},k∈{1,...,N}的乘积,其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63
其中,N为总的调度数,μ为中继卫星的服务速率;
为了得到网络最优调度序列i,需要最大化网络吞吐量F,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64
步骤4,确定约束条件。
在确定网络最优调度序列时,需要结合实际空间信息网络的特点,考虑网络中卫星之间数据传输的固有约束,如天线转动时间约束、链路存在约束等,各项约束具体如下:
(4a)根据步骤2中忙期的平均长度的定义,设置第一约束条件:
由于用户卫星只在剩余可视时间之内进行数据传输,所以用户卫星的有效传输时间应当小于剩余可视时间;同时,中继卫星一旦空闲,则应选择其他用户卫星进行调度,因此用户卫星的有效传输时间应当小于忙期的平均长度,使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有效传输时间ttr(i,k)小于等于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剩余服务时间trs(i,k)与忙期的平均长度的较小值,即第一个约束条件为:ttr(i,k)≤min(trs(i,k),E{tb});
(4b)设置第二个约束条件:
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中继卫星天线同一时刻只能为一颗用户卫星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因此为保证在[0,T]时间段内,中继卫星为一个用户卫星提供服务,设第二个约束条件为: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71
其中ξi(t)为一个二元变量,表示在时刻t用户卫星i是否被选择,ξi(t)=1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被选择,ξi(t)=0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不被选择;
(4c)设置第三个约束条件:
由于用户卫星被服务一次需要经历中继卫星天线的转动过程和驻留过程,因此用户卫星i的第k次调度的结束时间tet(i,k)为开始时间tst(i,k)、天线转动时间tsl(i,k)与逗留时间tso(i,k)之和,即第三个约束条件为:tet(i,k)=tst(i,k)+tsl(i,k)+tso(i,k);
(4d)设置第四个约束条件:
由于第k+1次调度只能在第k次调度结束后才能开始,因此用户卫星j的第k+1次调度的开始时间tst(j,k+1)应小于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结束时间tet(i,k),故设第四个约束条件为:tst(j,k+1)≥tet(i,k),i,j∈{1,2,...,n},i≠j;
(4e)设置第五个约束条件:
由于用户卫星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持续保持与中继卫星可视,因此为保证用户卫星i在第k次调度时间段内和中继卫星保持可视,设第五个约束条件为: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72
其中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73
为一个二元变量,表示在时刻t用户卫星i是否与中继卫星可视,当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74
时,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和中继卫星可视,当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75
时,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和中继卫星不可视;
(4f)设置第六个约束条件:
由于中继卫星天线驻留在用户卫星上的前提是满足可视关系,因此为保证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驻留时间tso(i,k)小于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剩余可视时间trs(i,k),设第六个约束条件为:tso(i,k)≤trs(i,k),k∈{1,2,...,N}。
步骤5,在步骤4的约束条件下,求解目标函数。
参照图3,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5a)初始化参数
初始化用户卫星集合Q,用户卫星集合包含所有的n颗用户卫星;
初始化三个权重参数ω123均大于等于0,且满足ω123=1,其中ω1表示队列长度集合QL(t)的权重参数,ω2表示用户卫星剩余可视时间集合Trs(t)的权重参数,ω3表示天线转动时间集合Tsl(t)的权重参数;
初始化网络吞吐量优化次数v,设v=1;
(5b)将天线调度次数k置为1,将调度时刻t置为0;
(5c)在时刻t,将用户卫星集合Q中与中继卫星可视的用户卫星作为可能被调度的候选卫星加入到候选集合Qc
(5d)判断候选集合Qc是否为空集合,如果是,将调度时刻t增加1,并跳转到(5k);如果不是,则将被调度卫星置为0,并执行(5e);
(5e)计算所有用户卫星剩余可视时间集合Trs(t)和天线转动时间集合Tsl(t),
选取满足条件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81
的用户卫星j,其中QL(t)等于t时刻总的到达数据与被服务的数据之差,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1570063840000082
(5f)判断用户卫星j与中继卫星在天线转动时段内是否满足(4e)中的第五个约束,如果是,则执行(5g);如果不是,则将用户卫星j从候选集合Qc中删除,执行(5h);
(5g)中继卫星天线开始对用户卫星j进行调度,以满足(4b)中的第二个约束,将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开始时间置为t,将其他用户卫星第k次调度的开始时间置为0,以满足(4d)中的第四个约束,转到(5h);
(5h)判断候选集合是否为空集合,如果是,执行(5i),如果不是,返回(5e);
(5i)判断被调度卫星是否为0,如果是,转到(5j);如果不是,调度时刻t加1,转到(5k);
(5j)利用(2)中的公式计算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所对应的队列的平均忙期长度E{tb(j,k)},并进行如下设置:
将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驻留时间tso(j,k)设置为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平均忙期长度E{tb(j,k)}与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剩余可视时间trs(j,k)的较小值,以满足(4a)中的第一个约束和(4f)中的第六个约束;
将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有效传输时间ttr(j,k)设置为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驻留时间tso(j,k);
将其他用户卫星第k次调度的天线转动时间、有效传输时间和驻留时间置为0;
将调度时刻t更新为tst(j,k)+tsl(j,k)+tso(j,k),以满足(4c)中的第三个约束,
调度次数k加1;
(5k)判断调度时刻t是否小于总调度时间T,如果是,返回(5c);如果不是,执行(5l);
(5l)将网络吞吐量优化次数v增加1,根据步骤3中网络吞吐量F的定义,计算第v次优化得到的网络吞吐量Fv,并通过模拟退火算法更新权重ω123;当v<2时,令网络吞吐量增益ΔF=Fv;当v≥2时,令网络吞吐量增益ΔF=Fv-Fv-1;判断ΔF是否大于阈值ε=10-3,如果是,返回(5b);如果不是,输出网络吞吐量Fv
结合以下仿真结果对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进一步说明:
1)仿真条件
网络包含6颗用户卫星和1颗中继卫星,中继卫星为用户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这6颗用户卫星分别分布在2个太阳同步轨道上,这2个太阳同步轨道的高度分别为630千米和690公里,倾角均为97.8°;
每个太阳同步轨道上有3颗用户卫星,并且它们在这个轨道上均匀分布,两个太阳同步轨道面的升交点赤经分别为60°和150°;
中继卫星位于太阳同步轨道,其几何坐标为(77°E,0°N);
仿真时间是从2017年9月20号04:00:00到2017年9月21号04:00:00,每个卫星队列的数据业务到达率分别为10,20,30,40,50,60,每个数据包的大小为50Kbits,服务速率为50Mbps,服务时间服从确定性分布,天线的转动角速度从0.05°/s变化到0.15°/s。
2)仿真内容与结果
仿真1,将数据业务按照到达率进入卫星队列并进行排队,将中继卫星天线按照步骤5对6颗用户卫星进行调度,通过改变天线转动角速度的大小,控制天线转动时间的大小,从而影响网络吞吐量的大小,利用本发明与现有随机调度算法RA、基于最长连接调度算法LCQ和基于最小转动角调度算法AF分别求解网络吞吐量的大小,得到网络吞吐量与天线转动角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可见,随着天线转动角速度的增加,4种调度算法的吞吐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随着角速度的增加,消耗在天线转动的时间比例逐渐减小,用户卫星的有效传输时间随着增大,进而网络吞吐量随之提高,但本发明的网络吞吐量明显优于其它3种经典调度算法的吞吐量,说明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
仿真2,将数据业务按照到达率进入卫星队列并进行排队,将中继卫星天线按照步骤5对6颗用户卫星进行调度,通过改变天线转动角速度的大小,控制天线转动时间的大小,从而影响总调度次数的大小,利用本发明与现有随机调度算法RA、基于最长连接调度算法LCQ和基于最小转动角调度算法AF分别求解总调度次数的大小,得到总调度次数与天线转动角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5所示。
从图5可见,随着天线转动角速度的增加,4种调度算法的总调度次数均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随着角速度的增加,消耗在天线转动的时间比例在逐渐减小,在总调度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总调度次数随之增加,但本发明的总调度次数明显优于随机调度算法和基于最小转动角调度算法,相比基于最长连接调度算法也有所提高,说明本发明能够有效减少总调度次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业务数据视为用户,每颗用户卫星视为一个队列,每颗中继卫星视为一个服务员;
(2)将服务员对用户的服务期定义为忙期,忙期的平均长度E{tb}的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11
其中,tb表示忙期的长度,dGm(t)表示初始队列长度为m时忙期长度为t的概率密度函数;
概率密度函数dGm(t)表示为: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12
其中,λ为数据到达率,Bj(t)为服务时间概率密度函数B(t)的j阶自卷积,!表示阶乘;
(3)建立最大化网络吞吐量目标函数: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13
其中,F为网络吞吐量,ttr(i,k)为用户卫星i在第k次调度的有效传输时间,N为总的调度数,μ为中继卫星的服务速率;
(3a)设网络吞吐量F等于数据服务速率μ与所有被调度的用户卫星的有效传输时间ttr(i,k),i∈{1,...,n},k∈{1,...,N}的乘积,表示为: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14
(3b)最大化(3a)网络吞吐量F,则最优化目标函数表示为: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15
(4)设定约束条件:
(4a)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有效传输时间ttr(i,k)小于等于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剩余服务时间trs(i,k)与忙期的平均长度的较小值,即第一个约束条件为:ttr(i,k)≤min(trs(i,k),E{tb});
(4b)为保证在[0,T]时间段内,中继卫星只能为一个用户卫星提供服务,设第二个约束条件为: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21
其中ξi(t)为一个二元变量,表示在时刻t用户卫星i是否被选择,ξi(t)=1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被选择,ξi(t)=0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不被选择;
(4c)设用户卫星i的第k次调度的结束时间tet(i,k)为开始时间tst(i,k)、天线转动时间tsl(i,k)与驻留时间tso(i,k)之和,即第三个约束条件为:tet(i,k)=tst(i,k)+tsl(i,k)+tso(i,k);
(4d)为保证用户卫星j的第k+1次调度的开始时间tst(j,k+1)小于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结束时间tet(i,k),设第四个约束条件为:tst(j,k+1)≥tet(i,k),i,j∈{1,2,...,n},i≠j;
(4e)为保证用户卫星i在第k次调度时间段内和中继卫星保持可视,设第五个约束条件为: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22
其中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23
为一个二元变量,表示在时刻t用户卫星i是否与中继卫星可视,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24
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和中继卫星可视,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25
表示时刻t用户卫星i和中继卫星不可视;
(4f)为保证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驻留时间tso(i,k)小于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剩余服务时间trs(i,k),设第六个约束条件为:tso(i,k)≤trs(i,k),k∈{1,2,...,N};
(5)在(4)的约束条件下,求解(3)中目标函数:
(5a)初始化三个权重参数ω123均大于等于0,且满足ω123=1;
(5b)将天线调度次数k置为1,将调度时刻t置为0;
(5c)将与中继卫星可视的用户卫星加入到候选集合Qc中;
(5d)判断候选集合是否为空集合,如果是,调度时刻t加1,则跳转到(5k);如果不是,则将被调度卫星置为0,执行(5e);
(5e)计算所有用户卫星剩余可视时间集合Trs(t)和天线转动时间集合Tsl(t),并将满足条件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26
的用户卫星j作为候选卫星,其中QL(t)为队列长度集合,ω1表示队列长度集合QL(t)的权重参数,ω2表示用户卫星剩余可视时间集合Trs(t)的权重参数,ω3表示天线转动时间集合Tsl(t)的权重参数;队列长度集合,表示如下:
Figure FDA0002537701790000031
其中,λ为数据到达率,tst(i,k)为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开始时间,tsl(i,k)为用户卫星i第k次调度的天线转动时间,μ为数据中继卫星的服务速率,ttr(i,c)为用户卫星i第c次调度的有效传输时间;
(5f)判断用户卫星j与中继卫星在天线转动时段内是否满足(4e)中的第五个约束,如果是,执行(5g);如果不是,则将用户卫星j从候选集合Qc中删除,执行(5h);
(5g)中继卫星天线开始对用户卫星j进行调度,以满足(4b)中的第二个约束,将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开始时间置为t,将其他用户卫星第k次调度的开始时间置为0,以满足(4d)中的第四个约束,转到(5h);
(5h)判断候选集合是否为空集合,如果是,执行(5i),如果不是,返回(5e);
(5i)判断被调度卫星是否为0,如果是,转到(5j);如果不是,调度时刻t加1,转到(5k);
(5j)利用(2)中的公式计算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所对应的队列的平均忙期长度E{tb(j,k)},并进行如下设置:
将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驻留时间tso(j,k)置为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平均忙期长度E{tb(j,k)}与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剩余可视时间trs(j,k)的较小值,以满足(4a)中的第一个约束和(4f)中的第六个约束;
将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有效传输时间ttr(j,k)置为用户卫星j第k次调度的驻留时间tso(j,k);
将其他用户卫星第k次调度的天线转动时间、有效传输时间和驻留时间置为0;
将调度时刻t更新为tst(j,k)+tsl(j,k)+tso(j,k),以满足(4c)中的第三个约束,调度次数k加1;
(5k)判断调度时刻t是否小于总调度时间T,如果是,返回(5c);如果不是,执行(5l);
(5l)将网络吞吐量优化次数v增加1,根据步骤3中网络吞吐量F的定义,计算第v次优化得到的网络吞吐量Fv,并通过模拟退火算法更新权重ω123;当v<2时,令网络吞吐量增益ΔF=Fv;当v≥2时,令网络吞吐量增益ΔF=Fv-Fv-1;判断ΔF是否大于阈值ε=10-3,如果是,返回(5b);如果不是,输出网络吞吐量Fv
CN201810113806.XA 2018-02-05 2018-02-05 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 Active CN108494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3806.XA CN108494470B (zh) 2018-02-05 2018-02-05 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3806.XA CN108494470B (zh) 2018-02-05 2018-02-05 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4470A CN108494470A (zh) 2018-09-04
CN108494470B true CN108494470B (zh) 2020-08-18

Family

ID=63344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3806.XA Active CN108494470B (zh) 2018-02-05 2018-02-05 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944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4957B (zh) * 2021-07-13 2022-07-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一种面向卫星互联网络的天基信息中继传输方法
CN113873658B (zh) * 2021-09-29 2023-06-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以用户服务权重增益为目标函数的跳波束资源分配方法
CN115632701B (zh) * 2022-12-21 2023-04-18 中南大学 一种低轨卫星网络数据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0846A (zh) * 2004-06-03 2007-11-28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具智能天线的卫星通信用户装置及其方法
CN102394688A (zh) * 2011-10-27 2012-03-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天线固联式对地通信方法
FR2976749A1 (fr) * 2011-06-16 2012-12-21 Astrium Sas Dispositif et procede d'optimisation de la couverture au sol d'un systeme spatial hybride.
CN107070534A (zh) * 2017-01-26 2017-08-18 清华大学 一种中继卫星负载均衡的动态抢占式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0846A (zh) * 2004-06-03 2007-11-28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具智能天线的卫星通信用户装置及其方法
FR2976749A1 (fr) * 2011-06-16 2012-12-21 Astrium Sas Dispositif et procede d'optimisation de la couverture au sol d'un systeme spatial hybride.
CN102394688A (zh) * 2011-10-27 2012-03-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天线固联式对地通信方法
CN107070534A (zh) * 2017-01-26 2017-08-18 清华大学 一种中继卫星负载均衡的动态抢占式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tenna Slewing Time Aware Mission Scheduling in Space Networks;Runzi Liu 等;《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20161117;第21卷;第516-519页 *
TDRSS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Non-Uniform Time-Space Distributed Missions;Lei Wang 等;《GLOBECOM 2017 - 2017 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20180115;第1-6页 *
中继卫星系统的多星多天线动态调度方法;林鹏 等;《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31;第55卷(第5期);第491-502页 *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资源调度优化问题;王志淋 等;《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150228;第36-4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4470A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1148B (zh) 边缘计算网络中基于有向无环图的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
CN113346944B (zh)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中时延最小化计算任务卸载方法及系统
CN111240701B (zh) 一种端-边-云协同计算的任务卸载优化方法
CN108494470B (zh) 基于优化权重的空间信息网络中继卫星天线调度方法
Deng et al. Two-phase task scheduling in data relay satellite systems
CN110427261A (zh) 一种基于深度蒙特卡洛树搜索的边缘计算任务分配方法
CN108717572B (zh) 基于结构化神经网络的成像任务可调度性预测方法
CN107392382B (zh) 一种高分辨率地球静止轨道成像卫星观测任务规划方法
CN101237469B (zh) 运用蚁群算法优化多QoS网格工作流的方法
CN106100719B (zh) 基于对地观测任务的小卫星网络高效资源调度方法
CN113852405B (zh) 多波束中继卫星任务调度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US11223674B2 (en) Extended mobile grid
Chen et al. Task scheduling method for data relay satellite network considering breakpoint transmission
CN111832934B (zh) 面向突发需求的模拟退火多星应急任务规划方法
Dai et al. Dynamic scheduling for emergency tasks in space data relay network
CN108632861B (zh)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移动边缘计算分流决策方法
CN114884949A (zh) 基于maddpg算法的低轨卫星物联网任务卸载方法
Chen et 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energy-efficient data access for airborne users in civil aircrafts-enabled SAGIN
CN114638155A (zh) 一种基于智能机场的无人机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方法
CN113762512A (zh) 分布式模型训练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0113212B (zh) 一种适于断点续传的中继卫星单址天线调度方法
Belokonov et al. Multi-agent planning of the network traffic between nanosatellites and ground stations
Gao et al. Energy-constrained online scheduling for satellite-terrestrial integrated networks
CN110209487B (zh) 基于遗传算法的isar资源调度方法
CN113852406A (zh) 多波束中继卫星任务调度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