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4099A - 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4099A
CN108494099A CN201810542951.XA CN201810542951A CN108494099A CN 108494099 A CN108494099 A CN 108494099A CN 201810542951 A CN201810542951 A CN 201810542951A CN 108494099 A CN108494099 A CN 108494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onnect
integrated management
distribution net
ne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29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吉
王增彬
王流火
吕鸿
杨翠茹
杨贤
陈义龙
唐瑛
庞小峰
孙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429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94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94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4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information or by user interaction, e.g.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SCADA] or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02J13/0013
    • H02J13/0062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包括:交流检测插件、A/D转化器、主处理器、人机交互设备、遥信接入接口、遥控输出接口、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本发明的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将电数据检测、非电数据检测、遥信数据管理和遥控操作功能集为一体,并且设置了人机交互设备,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设备查阅电数据、非电数据和遥信数据,综合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当配网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遥控输出接口输出对应的遥控操作指令,通过分合闸操作排除故障,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解决了设计一个可以对配网内各种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网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背景技术
电网建设繁杂庞大,时间跨度大,各种新老设备混于其中,很多电网构架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但是电网改造成本巨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等一些破坏性事故,对线路的正常运行会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会出现线路中断等严重情况,对电网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电网中的各类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当前的配网设备管理系统大多只针对一种类型的数据进行管理,如电数据管理系统就只收集管理电压电流数据,传感器管理系统就只收集管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如果工作人员需要综合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则需要从多个不同的设备管理系统获取数据,过程繁杂,且操作不便,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可以对配网内各种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的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解决了设计一个可以对配网内各种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包括:交流检测插件、A/D转化器、主处理器、人机交互设备、遥信接入接口、遥控输出接口、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
所述交流检测插件包括:电压互感器和/或电流互感器;
所述交流检测插件设置于电数据检测点,所述交流检测插件的输出端与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A/D转化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
所述传感器设置于非电数据检测点,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
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二端通信连接;
所述人机交互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三端通信连接;
所述遥信接入接口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四端通信连接;
所述遥控输出接口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五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遥信接入接口为第一光耦合器;
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四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配网中遥信设备的信号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遥控输出接口为第二光耦合器;
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五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配网中开关设备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滤波器;
所述滤波器设置于所述交流检测插件和所述A/D转化器之间,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检测插件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直流电源;
所述直流电源的供电端分别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五端和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三端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晶体振荡器、FLASH存储器和RAM存储器;
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七端通信连接;
所述FLASH存储器的数据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八端通信连接;
所述RAM存储器的数据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九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所述人机交互设备具体包括:按键、状态指示灯和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具体包括:传感器处理器;
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
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二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还包括:以太网接口、串行通信接口和NB-IoT网络接口;
所述以太网接口与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四端通信连接;
所述串行通信接口与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五端通信连接;
所述NB-IoT网络接口与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六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声表面波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还包括射频收发器;
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一端通过射频收发器与所述声表面波传感器无线通信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包括:交流检测插件、A/D转化器、主处理器、人机交互设备、遥信接入接口、遥控输出接口、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所述交流检测插件包括:电压互感器和/或电流互感器;所述交流检测插件设置于电数据检测点,所述交流检测插件的输出端与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A/D转化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设置于非电数据检测点,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二端通信连接;所述人机交互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三端通信连接;所述遥信接入接口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四端通信连接;所述遥控输出接口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五端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将电数据检测、非电数据检测、遥信数据管理和遥控操作功能集为一体,并且设置了人机交互设备,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设备查阅电数据、非电数据和遥信数据,综合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当配网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遥控输出接口输出对应的遥控操作指令,通过分合闸操作排除故障,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解决了设计一个可以对配网内各种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的综合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收发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声表面波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主处理器;2、交流检测插件;3、滤波器;4、A/D转化器;5、传感器处理器;6、传感器;7、遥信接入接口;8、遥控输出接口;9、晶体振荡器;10、FLASH存储器;11、RAM存储器;12、人机交互设备;13、直流电源;14、开关设备;15、NB-IoT网络接口;16、射频收发器;17、串行通信接口;18、以太网接口;19、固定本振信号源;20、可调本振信号源;21、第一混频器;22、第一开关;23、第一带通滤波器;24、功率放大器;25、第二开关;26、中频放大器;27、第二带通滤波器;28、第二混频器;29、低噪声放大器;30、第一天线;31、第二天线;32、叉指换能器;33、反射栅;34、压电基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解决了设计一个可以对配网内各种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交流检测插件2、A/D转化器4、主处理器1、人机交互设备12、遥信接入接口7、遥控输出接口8、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6;
交流检测插件2包括:电压互感器和/或电流互感器;
交流检测插件2设置于电数据检测点,交流检测插件2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A/D转化器4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
传感器6设置于非电数据检测点,传感器6与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
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二端与主处理器1的第二端通信连接;
人机交互设备12的输入端与主处理器1的第三端通信连接;
遥信接入接口7与主控制器的第四端通信连接;
遥控输出接口8与主控制器的第五端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将电数据检测、非电数据检测、遥信数据管理和遥控操作功能集为一体,并且设置了人机交互设备1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设备12查阅电数据、非电数据和遥信数据,综合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当配网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遥控输出接口8输出对应的遥控操作指令,通过分合闸操作排除故障,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解决了设计一个可以对配网内各种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以上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的一个实施例,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交流检测插件2、A/D转化器4、主处理器1、人机交互设备12、遥信接入接口7、遥控输出接口8、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6;
交流检测插件2包括:电压互感器和/或电流互感器;
交流检测插件2设置于电数据检测点,交流检测插件2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A/D转化器4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
传感器6设置于非电数据检测点,传感器6与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
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二端与主处理器1的第二端通信连接;
人机交互设备12的输入端与主处理器1的第三端通信连接;
遥信接入接口7与主控制器的第四端通信连接;
遥控输出接口8与主控制器的第五端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交流检测插件2包括:电压互感器和/或电流互感器,内置模拟输入箝位保护,用于检测配网设备或者线路的电流和电压,可以设置多路交流检测插件2,如6路CT,4路PT。
交流检测插件2检测数据需要通过A/D转化器4进行模数转换才能输入到主处理器1进行下一步处理和分析,A/D转化器4可以选择高精度AD转换模块AD7606,16位电荷再分配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ADC),A/D转化器4的输出端通过SPI总线与主处理器1连接。
人机交互设备12用于显示主处理器1中的电数据、非电数据和遥信数据,也可输入控制指令对设备进行遥控操作,实现配网开关的保护功能。
遥信接入接口7用于接入各类遥信设备的遥信信号,判断如开关和继电器等设备的开断状态。
遥控输出接口8用于输出遥控控制指令,从而控制开关和继电器的开通和关断,当发现故障时可以通过遥控输出接口8输出遥控控制指令,通过对一次开关设备14的分合闸操作实现保护动作和故障取件隔离功能,及时切除故障线路,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传感器6设置在各个非电数据检测点,用于检测各类非电数据,如温度、湿度和局部放电等。
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用于接收各类传感器6采集的传感器6信号,将传感器6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温度和湿度等传感器6数据,并将传感器6数据传输到主处理器1进行下一步分析。
主处理器1采用高速信号处理器STM32F205,接收各类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判断设备是否发生故障并执行对应的警示操作和遥控操作,如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方式,准确判断输入装置的电压电流信号,根据装置设定值,实现配网基本的保护功能(三段式过流及重合闸等)。
进一步地,遥信接入接口7为第一光耦合器;
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的第四端通信连接,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配网中遥信设备的信号端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光耦合器(Opticalcoupler Equipment,OCEP)亦称光电隔离器或光电耦合器,简称光耦。
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通常把发光器(红外线发光二极管LED)与受光器(光敏半导体管)封装在同一管壳内,当输入端加电信号时发光器发出光线,受光器接受光线之后就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流出,从而实现了“电—光—电”转换,以光为媒介把输入端信号耦合到输出端的光电耦合器,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无触点,抗干扰能力强,输出和输入之间绝缘,单向传输信号等优点。
以第一光耦合器作为遥信接入接口7可以将主处理器1与外部遥信设备进行隔离缓冲,保护脆弱的主处理器1。
进一步地,遥控输出接口8为第二光耦合器;
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主控制器的第五端通信连接,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配网中开关设备14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第二光耦合器作为遥控输出接口8可以将主处理器1与外部受控设备隔离缓冲,保护主处理器1。
进一步地,还包括:滤波器3;
滤波器3设置于交流检测插件2和A/D转化器4之间,滤波器3的输入端与交流检测插件2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滤波器3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滤波器3可以将交流检测插件2采集的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只允许一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正常通过,组织另一部分频率成分的信号通过,使交流检测插件2采集的信号的电压纹波系数降低,波形变得更为光滑。
滤波器3可以选择二阶抗混叠滤波器3。
进一步地,还包括:直流电源13;
直流电源13的供电端分别与主处理器1的第五端和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三端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主处理器1和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需要直流电源13作为工作电源,所以直流电源13的供电端分别与主处理器1的第五端和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三端电连接,由主处理器1和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为其他器件供电。
这只是其中一种接线方式,实际上还可以直流电源13分别与终端内各个器件分别连接供电。
电源可以选择外部电源输入DC24-48V,经过电源内的高频电源开关输出5V的电压供主处理器1和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使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晶体振荡器9、FLASH存储器10和RAM存储器11;
晶体振荡器9的输出端与主处理器1的第七端通信连接;
FLASH存储器10的数据端与主处理器1的第八端通信连接;
RAM存储器11的数据端与主处理器1的第九端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晶体振荡器9是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振荡器,被广泛应用于彩电、计算机和遥控器等各类振荡电路中,以及通信系统中用于频率发生器、为数据处理设备产生时钟信号和为特定系统提供基准信号,本实施例可以采用时钟芯片DS1302,时钟芯片DS1302与主控制器STM32F205使用SPI通讯方式,掉电保持,为本设备提供时钟。
FLASH存储器10属于内存器件的一种,是一种非易失性(Non-Volatile)内存,在没有电流供应的条件下也能够长久地保持数据,其存储特性相当于硬盘,这项特性正是闪存得以成为各类便携型数字设备的存储介质的基础,FLASH存储器10与主控制器使用SPI通讯方式,主要存贮本用户已设置的保护定值、参数、事故、告警和SOE变位信息,以方便用户查看。
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又称作“随机存储器”,是与处理器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内存),它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媒介,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
进一步地,还包括:人机交互设备12具体包括:按键、状态指示灯和显示屏。
需要说明的是,人机交互设备12可以包括按键、状态指示灯和显示屏,还可以包括键盘等,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状态指示灯和显示屏查阅各配电设备的状态,通过按键和键盘等输入设备输入控制指令以及修改设备参数和定值等功能,通过IO口与主控制器连接。
如可以设置9个按键,9个状态指示灯和3至5个彩屏液晶显示屏。
进一步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具体包括:传感器处理器5;
传感器6与传感器处理器5的第一端通信连接;
传感器处理器5的第二端与主处理器1的第二端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包括传感器处理器5,传感器处理器5可以采用Cortex-A8主板,其采用嵌入式LINUX系统,提供用户可控制的、优先级驱动的和急着优先强占的调度方式,系统自身的开销小,上下文切换快,因而在实时控制、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等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进一步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还包括:以太网接口18、串行通信接口17和NB-IoT网络接口15;
以太网接口18与传感器处理器5的第四端通信连接;
串行通信接口17与传感器处理器5的第五端通信连接;
NB-IoT网络接口15与传感器处理器5的第六端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接入各类设备进行通信,可以设置多种数据交互接口,如以太网接口18、串行通信接口17和NB-IoT网络接口15。
通过以太网接口18可以与当地监控和调度端进行通信,同时也兼容系统调试的需求,以太网接口18可以选择W5500以太网控制器,以太网接口18与传感器处理器5使用SPI通讯方式。
通过串行通信接口17可以与串行设备进行通信,可使用MAX485芯片,与传感器处理器5通过UART接口连接,为设备本身采集信号提供串口通讯出口,协议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MODBUS-RTU。
通过NB-IoT网络接口15可以与云平台进行通信,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如对于温度监测,云平台提供板级信息下载、温度数据采集、温度数据处理、温度数据模拟、设备过热故障诊断、温度趋势预测和综合查询统计等功能,除了提供温度数据管理等基本功能之外,还提供设备过热故障诊断、温度趋势预测和综合查询统计等高级应用功能,提高了电力设备管理的自动化处理水平,NB-IoT网络接口15可以设置为第二天线31。
云平台和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之间交互的信号频率可以设为800MHz,该频率信号具有绕射能力强、抗干扰性能好、相同发射功率条件下传输距离较远的特点,适用于电力设备内部复杂的结构和电磁环境。
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支持多种通讯协议,范围涵盖IEC60870-5-101、IEC60870-5-104、DNP3.0、部颁CDT和MODBUS等各种通讯协议,多种通讯规约可同时运行。
进一步地,传感器6包括声表面波传感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还包括射频收发器16;
传感器处理器5的第一端通过射频收发器16与声表面波传感器无线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进行温度检测时,可以采用声表面波传感器6,声表面波传感器是一种无源无线传感器,通过射频信号进行数据交互,所以传感器处理器5的第一端通过射频收发器16与声表面波传感器进行无线通信。
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声表面波传感器之间交互的信号频率可以设置为433MHz,该频段信号有利于实现传感器体积小型化,且传感器IDT的生产难度较低,成品率高。
射频收发器16与传感器处理器5通过数据线连接,由固定本振信号源19、可调本振信号源20、第一混频器3、第二混频器28、第一开关22、第二开关25、低噪声放大器29、中频放大器26、第一带通滤波器23、功率放大器24、第二带通滤波器27和第一天线30组成。
声表面波传感器可以直接安装于测温点表面,如开关柜隔离刀闸触头和环网柜电缆接头等,采用接触式测温方式测量各触点温度。
声表面波传感器包括叉指换能器32、反射栅33、压电基片34和传感器天线,传感器天线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测温信号传递给叉指换能器32,叉指换能器32的逆压电效应在压电基片34表面激活一个声表面波,声表面波沿压电基片34传播,被压电基片34上周期性分布的反射栅33反射形成谐振,谐振的频率与压电基片34的温度有关,叉指换能器32通过压电效应将谐振后的声表面波转化为应答的无线射频信号通过传感器天线传输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号的频率以及声表面波的温度-频率对应关系完成温度信息的解析和计算。
在电缆头处测温的声表面波传感器可以选择嵌入式声表面波传感器,嵌入式声表面波传感器具体包括:电缆堵头、声表面波芯片、传感器天线和导热件;电缆堵头内设置有中空腔体,声表面波芯片和导热件设置在中空腔体内;导热件的一端凸出中空腔体,用于与电缆接触,导热件的另一端与声表面波芯片接触设置;声表面波芯片包括:叉指换能器32、反射栅33、压电基片34;传感器天线与叉指换能器32的信号端通信连接。
采用声表面波传感器时温度传感器和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通信,高低压侧完全隔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且声表面波传感器6体积小,安装方便灵活,不受设备结构和空间影响,无线通信方式可广泛用于测量可视范围内及存在障碍物的各种物体温度,且声表面波传感器无需使用电池及取电装置,安装成功后基本无需维护,维护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的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将电数据检测、非电数据检测、遥信数据管理和遥控操作功能集为一体,并且设置了人机交互设备12,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机交互设备12查阅电数据、非电数据和遥信数据,综合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当配网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遥控输出接口8输出对应的遥控操作指令,通过分合闸操作排除故障,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解决了设计一个可以对配网内各种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检测插件、A/D转化器、主处理器、人机交互设备、遥信接入接口、遥控输出接口、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
所述交流检测插件包括:电压互感器和/或电流互感器;
所述交流检测插件设置于电数据检测点,所述交流检测插件的输出端与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所述A/D转化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
所述传感器设置于非电数据检测点,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
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二端通信连接;
所述人机交互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三端通信连接;
所述遥信接入接口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四端通信连接;
所述遥控输出接口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五端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遥信接入接口为第一光耦合器;
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四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配网中遥信设备的信号端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输出接口为第二光耦合器;
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五端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出端与配网中开关设备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器;
所述滤波器设置于所述交流检测插件和所述A/D转化器之间,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检测插件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电源;
所述直流电源的供电端分别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五端和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的第三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晶体振荡器、FLASH存储器和RAM存储器;
所述晶体振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七端通信连接;
所述FLASH存储器的数据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八端通信连接;
所述RAM存储器的数据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九端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人机交互设备具体包括:按键、状态指示灯和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具体包括:传感器处理器;
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一端通信连接;
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主处理器的第二端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还包括:以太网接口、串行通信接口和NB-IoT网络接口;
所述以太网接口与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四端通信连接;
所述串行通信接口与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五端通信连接;
所述NB-IoT网络接口与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六端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声表面波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还包括射频收发器;
所述传感器处理器的第一端通过射频收发器与所述声表面波传感器无线通信连接。
CN201810542951.XA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Pending CN1084940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2951.XA CN108494099A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2951.XA CN108494099A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4099A true CN108494099A (zh) 2018-09-04

Family

ID=63352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2951.XA Pending CN108494099A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940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0447A (zh) * 2017-10-20 2018-03-1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怒江供电局 一种基于波瓣控制技术的gprs组网系统
CN112504437A (zh) * 2020-11-25 2021-03-16 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高性能声级计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315A (zh) * 2006-02-22 2007-08-29 上海茂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低压配电微机集中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US20080010549A1 (en) * 2006-05-30 2008-01-10 Aaron Coolidge Remote Electrical Device Switching Control, and Status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CN202103478U (zh) * 2010-09-09 2012-01-04 郑州博源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综合配电箱
CN102946149A (zh) * 2012-12-06 2013-02-27 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配网自动化监控终端
CN103618381A (zh) * 2013-11-13 2014-03-05 国家电网公司 保护测控一体化综合配电箱
CN105119373A (zh) * 2015-09-01 2015-12-02 广东佛电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自组网的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终端
CN106451778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广东佛电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远、近程控制的智能分界断路器双模控制器
CN208433807U (zh) * 2018-05-30 2019-01-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6315A (zh) * 2006-02-22 2007-08-29 上海茂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低压配电微机集中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US20080010549A1 (en) * 2006-05-30 2008-01-10 Aaron Coolidge Remote Electrical Device Switching Control, and Status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System
CN202103478U (zh) * 2010-09-09 2012-01-04 郑州博源电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综合配电箱
CN102946149A (zh) * 2012-12-06 2013-02-27 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配网自动化监控终端
CN103618381A (zh) * 2013-11-13 2014-03-05 国家电网公司 保护测控一体化综合配电箱
CN105119373A (zh) * 2015-09-01 2015-12-02 广东佛电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传输自组网的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终端
CN106451778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广东佛电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远、近程控制的智能分界断路器双模控制器
CN208433807U (zh) * 2018-05-30 2019-01-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0447A (zh) * 2017-10-20 2018-03-1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怒江供电局 一种基于波瓣控制技术的gprs组网系统
CN112504437A (zh) * 2020-11-25 2021-03-16 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高性能声级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38120Y (zh) 综合电力测控装置
CN202735787U (zh) 一种电力信息机房环境实时监控系统
CN205232151U (zh) 一种光伏交流汇流测控装置
CN108494099A (zh) 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CN207215940U (zh) 一种带接地查找功能的绝缘监测装置
CN113098001A (zh) 一种基于Docker容器的台区智能配变终端系统
CN104932373A (zh) 一种智能工业网络协议无线转换器
CN208433807U (zh) 一种配网设备综合管理终端
CN210840077U (zh) 一种智能监测短信网关装置
CN203365669U (zh) 电子式互感器运行状态在线监测装置
CN109672268A (zh) 一种高压直流断路器控制系统
CN209358532U (zh) 一种具备dtu功能通信管理机
CN201629565U (zh) 结构紧凑的开关柜电弧光保护系统
CN210923857U (zh) 一种智能电力仪表及系统
CN209767236U (zh) 一种短引线保护装置
CN218959057U (zh) 一种智能量测开关
CN209372933U (zh) 一种三相多功能电力仪表
CN106057588A (zh) 带智能检测的空气开关、设备及系统
CN209570637U (zh) 一种低压智能终端系统
CN203722340U (zh) 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
CN112018719A (zh) 一种10kv线路测控保护装置
CN202026314U (zh) 一种可远程监控数据信号的以太网光电转换装置
CN205510063U (zh) 遥控遥测系统
CN220671831U (zh) 一种基于4g无线通讯的数据采集器
CN202110654U (zh) 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开关柜触头温度采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