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1218A -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1218A
CN108461218A CN201711480174.2A CN201711480174A CN108461218A CN 108461218 A CN108461218 A CN 108461218A CN 201711480174 A CN201711480174 A CN 201711480174A CN 108461218 A CN108461218 A CN 108461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wisted wire
glomerocryst
area
die
m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01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彬
杨小林
钱立海
丁先良
曹磊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LING JINGYUAN WIRE DI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LING JINGYUAN WIRE DI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LING JINGYUAN WIRE DI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LING JINGYUAN WIRE DI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01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612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61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1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2Stranding-up
    • H01B13/0207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及其生产工艺。该模具包括如下组成部分:模套,所述模套用于容纳固定烧结体;烧结体,所述烧结体包括烧结粉体和聚晶模芯,且所述聚晶模芯设置在烧结粉体的内部;模盖,所述模盖盖设在烧结粉体的上侧,所述模盖与模套相配合将烧结体夹持固定在模套中;绞线进口和绞线出口,所述绞线进口和绞线出口均呈由模具内侧向模具外侧逐渐扩大的喇叭口状,且绞线进口呈光滑过渡的曲面状;所述聚晶模芯上设置有贯穿聚晶模芯本体的绞线孔,所述绞线进口和绞线出口在所述绞线孔处贯通。本发明的模具耐高温性能良好,能够有效地抵抗热应力,还能有效地防止金属粉末的积聚,延长了模具的工作时间和提高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绞线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为减少导体对内屏蔽的影响,在电缆生产过程中,采用绞线模具紧压导体表面的处理工艺,并使得导体表面光洁圆滑无毛刺。因为绞线模具在工作时无润滑液配合,长期处于高速旋转和摩擦状态,因此容易在绞线模具中集热,形成热应力。常规技术中所采用的聚晶绞线模具耐高温性能较差,不能有效的抵抗热应力,在工作过程常常因为持续加工导致温度升高而对绞线加工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本模具耐高温性能良好,能够有效地抵抗热应力,保障了生产加工的顺利进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该模具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模套,所述模套用于容纳固定烧结体;
烧结体,所述烧结体包括烧结粉体和聚晶模芯,且所述聚晶模芯设置在烧结粉体的内部;
模盖,所述模盖盖设在烧结粉体的上侧,所述模盖与模套相配合将烧结体夹持固定在模套中;
绞线进口和绞线出口,所述绞线进口和绞线出口均呈由模具内侧向模具外侧逐渐扩大的喇叭口状,且绞线进口呈光滑过渡的曲面状;所述聚晶模芯上设置有贯穿聚晶模芯本体的绞线孔,所述绞线进口和绞线出口在所述绞线孔处贯通。
优选的,所述绞线孔自绞线进口一侧至绞线出口一侧依次分为入口区、压缩区、定径区、倒锥区和出口区,所述绞线孔的孔径从入口区经压缩区至定径区依次减小,且所述绞线孔的孔径从定径区经倒锥区到出口区依次增大。
优选的,所述入口区、压缩区、倒锥区以及出口区沿绞线孔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均呈梯形状;所述定径区沿绞线孔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
优选的,所述压缩区的高度大于入口区和定径区的高度,且所述定径区靠近绞线出口一侧。
优选的,所述聚晶模芯处于烧结粉体的靠向绞线出口的一侧,且所述聚晶模芯处于模套的中心部位。
优选的,所述模盖的朝向烧结体的一侧设置有将模盖和所述烧结粉体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咬合齿。
优选的,所述模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烧结体的凹槽,所述模盖的外直径与凹槽的内直径相适配;所述模套在凹槽的底部周侧设置有环状凹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前述的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中使用了不锈钢材质的模套和模盖,所述模套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模盖的外直径与凹槽的内直径相适配;
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所述模套的凹槽中装入底部烧结粉,然后压实底部烧结粉,并在底部烧结粉的中部形成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直径与聚晶模芯的直径相适配,且定位槽的槽深尺寸小于聚晶模芯厚度的1/2;
S2.将所述聚晶模芯放入定位槽中;
S3.再向所述凹槽中装入底部烧结粉,再次加入的底部烧结粉的量,使得压实后的底部烧结粉的上表面与所述聚晶模芯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S4.向所述凹槽中装入面部烧结粉,然后将模盖盖在凹槽的开口处;所加入的面部烧结粉的量,使得当面部烧结粉被压实后,模盖的顶面高于模套的顶面;
S5.将S4中得到的组合物上烧结机烧结,得到由模套和模盖围成的烧结体,所述烧结体由处于外部的烧结粉体和设置在内部的聚晶模芯构成;
S6.在模盖所在的一侧加工出绞线进口,在模套的底面加工出绞线出口;所述绞线进口由模盖顶面开口向下贯穿烧结粉体直至所述聚晶模芯的上表面,所述绞线出口由模套底面开口向上贯穿烧结粉体直至所述聚晶模芯的下表面;所述绞线进口和绞线出口均呈由模具内侧向模具外侧逐渐扩大的喇叭口状;
S7.采用激光和超声波在聚晶模芯的中部加工出绞线孔,所述绞线进口和绞线出口在所述绞线孔处贯通;所述绞线孔自绞线进口一侧至绞线出口一侧依次加工成入口区、压缩区、定径区、倒锥区和出口区,所述绞线孔的孔径从入口区经压缩区至定径区依次减小,且所述绞线孔的孔径从定径区经倒锥区到出口区依次增大;
S8.将所述绞线进口的表面制作成光滑过渡的曲面,使得所述绞线进口与聚晶模芯的入口区平滑顺接;将所述绞线出口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得所述绞线出口与聚晶模芯的出口区平滑顺接。
优选的,所述入口区、压缩区、倒锥区以及出口区沿绞线孔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均呈梯形状;所述定径区沿绞线孔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所述压缩区的高度大于入口区和定径区的高度,且所述定径区靠近绞线出口一侧。
优选的,步骤S8的具体步骤如下:
S81.自聚晶模芯的入口区至模盖的顶面,依次制作多个喇叭口;相邻喇叭口之间,靠近入口区一侧的喇叭口顶面与靠近模盖一侧的喇叭口底面重合;此多个喇叭口的开口角度,自入口区一侧至模盖一侧逐渐增大;此多个喇叭口的高度,自入口区一侧至模盖一侧逐渐减小;
S82.将相邻喇叭口之间的连接处做成圆弧过渡;
S83.对所述绞线进口和绞线出口进行抛光处理,粗糙度达到Ra0.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外侧采用了不锈钢材质的模套和模盖,由模套和模盖围成的区域中设置有由烧结粉体和聚晶模芯构成的烧结体。由于本发明在聚晶模芯的外侧设置烧结粉,然后将聚晶模芯和烧结粉一起烧结形成人造聚晶金刚石烧结体。对聚晶模芯进行加工时,通常先采用脉冲激光机穿孔,预先形成与成品孔型类似的模孔,然后对模孔进行超声波加工即可达到设定精度和标准孔型。本发明的这种制备方式一方面在激光加工后续的超声波加工时为人造聚晶金刚石坯料提供补强,另一方面所制备的烧结体具有一定的塑性,即烧结体能够发生塑性变形与模套和模盖围成的内部区域紧密结合消除缝隙,保护人造聚晶金刚石不被挤压致变形开裂和模套不致变形。
本发明中的人造聚晶金刚石烧结体既能为小尺寸人造聚晶金刚石在激光和超声波加工过程中提供保护而不产生开裂现象,提高小尺寸人造聚晶金刚石的加工效率,同时由于烧结体塑性较好,为小尺寸人造聚晶金刚石提供外套保护作用,便于整个烧结体镶嵌入不锈钢套内,从而制得绞线模具。
2)本发明中的绞线孔自绞线进口一侧至绞线出口一侧,依次加工成入口区、压缩区、定径区、倒锥区和出口区共五个区域,且本发明中的所述压缩区的高度大于入口区和定径区的高度。
传统的绞线孔只有入口区、压缩区和定径区三个区域。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三个区域,本发明增设了倒锥区和出口区,倒锥区和出口区的设置有效地减少了聚晶模芯在出口区域处的应力集中现象,防止了裂纹和碎裂现象的产生,保证了聚晶模芯的完整性。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的入口区的作用是引导线材进入压缩区,压缩区的作用是让线材产生塑性变形,定径区作用是确定线材最终尺寸,倒锥区的作用是为定径区提供支撑力,出口区的作用是保护线材防止被刮伤。
6)采用本发明中的制备工艺和设计结构所制备得到的聚晶绞线模具,其耐温等级可达200℃,从而能够有效地抵抗热应力,确保了聚晶绞线模具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7)绞线模具在工作时无润滑液配合,长期处于高速旋转和摩擦状态,不但易在模具中集热,形成热应力,而且金属导体的表面残留粉末会积聚在绞线进口无法流动,工作一段时间后残留粉末会堵塞聚晶模芯的入口区,造成绞线质量下降。因此绞线模具工作一段时间后就需要卸下清洗,而清洗时是利用清水在超声波清洗机中浸泡清洗,清洗后普通绞线模具烧结粉会生锈,生锈则需要返厂重新打磨,费时费力。
本发明将所述绞线进口的表面制作成光滑过渡的曲面,使得所述绞线进口与聚晶模芯的入口区平滑顺接;且本发明将组成绞线进口的各个喇叭口的开口角度由内而外逐渐增大,从而此光滑过渡的曲面弯曲程度也由内而外逐渐增大。通过上述设计形成的模具结构,本发明可使金属导体的表面残留粉末在绞线过程中依靠重力作用,由模具内侧向模具外侧流动,从而有效地防止了金属粉末的积聚,延长了工作时间和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10为本发明中的聚晶绞线模具的加工顺序示意图。
图11为聚晶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符号的含义如下:
10-模套 11-环状凹部
20-底部烧结粉
30-聚晶模芯 31-绞线孔 311-入口区 312-压缩区
313-定径区 314-倒锥区 315-出口区
40-面部烧结粉 40a-烧结粉体
50-模盖 51-咬合齿
A-绞线进口 B-绞线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
如图10所示,该模具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模套10,所述模套10用于容纳固定烧结体;
烧结体,所述烧结体包括烧结粉体40a和聚晶模芯30,且所述聚晶模芯30设置在烧结粉体40a的内部;
模盖50,所述模盖50盖设在烧结粉体40a的上侧,所述模盖50与模套10相配合将烧结体夹持固定在模套10中;
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所述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均呈由模具内侧向模具外侧逐渐扩大的喇叭口状,且绞线进口A呈光滑过渡的曲面状;所述聚晶模芯30上设置有贯穿聚晶模芯30本体的绞线孔31,所述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在所述绞线孔31处贯通。
如图11所示,所述绞线孔31自绞线进口A一侧至绞线出口B一侧依次分为入口区311、压缩区312、定径区313、倒锥区314和出口区315,所述绞线孔31的孔径从入口区311经压缩区312至定径区313依次减小,且所述绞线孔31的孔径从定径区313经倒锥区314到出口区315依次增大。
入口区311、压缩区312、定径区313、倒锥区314和出口区315等五个区域中,相邻区域的连接处的孔径相同。
进一步,所述入口区311、压缩区312、倒锥区314以及出口区315沿绞线孔31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均呈梯形状;所述定径区313沿绞线孔31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即如图11所示,入口区311、压缩区312均呈倒梯形状,倒锥区314以及出口区315均呈梯形状。
参见图11,入口区311和出口区315的梯形两侧边的夹角均为70°,压缩区312的梯形两侧边的夹角为18°,倒锥区314的梯形两侧边的夹角为20°。因此,倒锥区314的开口角度稍大于压缩区312的开口角度,从而倒锥区314的设置使得定径区313两侧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有效地防止了定径区313两侧因应力分布差异较大而对模具产生的不利影响。
如图11所示,所述压缩区312的高度大于入口区311和定径区313的高度,且所述定径区313靠近绞线出口B一侧。
如图10所示,所述聚晶模芯30处于烧结粉体40a的靠向绞线出口B的一侧,且所述聚晶模芯30处于模套10的中心部位。
如图10所示,所述模盖50的朝向烧结体的一侧设置有将模盖50和所述烧结粉体40a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咬合齿51。所述咬合齿51可沿模盖50的周侧均匀分布,当然,所述咬合齿51也可以满布在模盖50的周侧边缘处,从而形成一整个咬合齿圈,使得模盖50与烧结粉体40a结合得更为紧密。
如图10所示,所述模套1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烧结体的凹槽,所述模盖50的外直径与凹槽的内直径相适配;所述模套10在凹槽的底部周侧设置有环状凹部11。环状凹部11的设置也能显著增加烧结粉体40a与模套10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实施例2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的制备工艺
该制备工艺中使用了不锈钢材质的模套10和模盖50,所述模套1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模盖50的外直径与凹槽的内直径相适配;
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如图1所示,在所述模套10的凹槽中装入底部烧结粉20,然后将定位棒倒插进模套10的凹槽中,再在油压机上压实底部烧结粉20,从而在底部烧结粉20的中部形成定位槽21,所述定位槽21的直径与聚晶模芯30的直径相适配(比如定位槽直径比聚晶模芯30的直径大0.02mm),且定位槽21的槽深尺寸为聚晶模芯30厚度的1/3;
S2.如图2所示,将所述聚晶模芯30放入定位槽21中;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装入的底部烧结粉20的量应达到如下要求:使得聚晶模芯30上平面和模套10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与聚晶模芯30下平面和模套10下平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S3.如图3所示,再向所述凹槽中装入底部烧结粉20,再次加入的底部烧结粉20的量,使得压实后的底部烧结粉20的上表面与所述聚晶模芯30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S4.如图4所示,向所述凹槽中装入面部烧结粉40,然后将模盖50盖在凹槽的开口处;所加入的面部烧结粉40的量,使得当面部烧结粉40被压实后,模盖50的顶面高于模套10的顶面;
此步骤的关键在于:模盖50的顶面一定要凸出在模套10顶面的外侧,从而确保模盖50内部的烧结粉始终处于受压状态。
S5.如图5所示将S4中得到的组合物上烧结机烧结,得到由模套10和模盖50围成的烧结体,所述烧结体由处于外部的烧结粉体40a和设置在内部的聚晶模芯30构成;由图5可知,烧结后的模盖50顶面仍然凸出在模套10顶面的外侧。
S6.如图6所示,车床加工模套10的上、下两平面,并在模盖50所在的一侧加工出绞线进口A,在模套10的底面加工出绞线出口B;所述绞线进口A由模盖50顶面开口向下贯穿烧结粉体40a直至所述聚晶模芯30的上表面,所述绞线出口B由模套10底面开口向上贯穿烧结粉体40a直至所述聚晶模芯30的下表面;所述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均呈由模具内侧向模具外侧逐渐扩大的喇叭口状;本实施例中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的开口角度均为66°;
S7.如图7所示,依次采用激光和超声波在聚晶模芯30的中部加工出绞线孔31,所述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在所述绞线孔31处贯通;所述绞线孔31自绞线进口A一侧至绞线出口B一侧依次加工成入口区311、压缩区312、定径区313、倒锥区314和出口区315;
如图11所示,所述绞线孔31的孔径从入口区311经压缩区312至定径区313依次减小,且所述绞线孔31的孔径从定径区313经倒锥区314到出口区315依次增大。
所述入口区311、压缩区312、倒锥区314以及出口区315沿绞线孔31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均呈梯形状;所述定径区313沿绞线孔31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所述压缩区312的高度大于入口区311和定径区313的高度,且所述定径区313靠近绞线出口B一侧。
参见图11,入口区311和出口区315的梯形两侧边的夹角均为70°,压缩区312的梯形两侧边的夹角为18°,倒锥区314的梯形两侧边的夹角为20°。
S8.将所述绞线进口A的表面制作成光滑过渡的曲面,使得所述绞线进口A与聚晶模芯30的入口区311平滑顺接;将所述绞线出口B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得所述绞线出口B与聚晶模芯30的出口区315平滑顺接。
步骤S8的具体步骤如下:
S81.自聚晶模芯30的入口区311至模盖50的顶面,依次制作多个喇叭口;相邻喇叭口之间,靠近入口区311一侧的喇叭口顶面与靠近模盖50一侧的喇叭口底面重合;此多个喇叭口的开口角度,自入口区311一侧至模盖50一侧逐渐增大;此多个喇叭口的高度,自入口区311一侧至模盖50一侧逐渐减小;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自聚晶模芯30的入口区311至模盖50的顶面,依次制作六个喇叭口,其开口角度依次为α1、α2、α3、α4、α5、α6,其中α1<α2<α3<α4<α5<α6,且相应喇叭口的高度与其开口角度呈反序状态,即开口角度为α1的喇叭口的高度最大,而开口角度为α6的喇叭口的高度最小,依次类推。
S82.采用金刚石锉刀将相邻喇叭口之间的连接处锉成圆弧,形成圆弧过渡;
S83.采用砂纸对所述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进行抛光处理,粗糙度达到Ra0.4。

Claims (10)

1.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模套(10),所述模套(10)用于容纳固定烧结体;
烧结体,所述烧结体包括烧结粉体(40a)和聚晶模芯(30),且所述聚晶模芯(30)设置在烧结粉体(40a)的内部;
模盖(50),所述模盖(50)盖设在烧结粉体(40a)的上侧,所述模盖(50)与模套(10)相配合将烧结体夹持固定在模套(10)中;
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所述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均呈由模具内侧向模具外侧逐渐扩大的喇叭口状,且绞线进口(A)呈光滑过渡的曲面状;所述聚晶模芯(30)上设置有贯穿聚晶模芯(30)本体的绞线孔(31),所述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在所述绞线孔(31)处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线孔(31)自绞线进口(A)一侧至绞线出口(B)一侧依次分为入口区(311)、压缩区(312)、定径区(313)、倒锥区(314)和出口区(315),所述绞线孔(31)的孔径从入口区(311)经压缩区(312)至定径区(313)依次减小,且所述绞线孔(31)的孔径从定径区(313)经倒锥区(314)到出口区(315)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区(311)、压缩区(312)、倒锥区(314)以及出口区(315)沿绞线孔(31)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均呈梯形状;所述定径区(313)沿绞线孔(31)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区(312)的高度大于入口区(311)和定径区(313)的高度,且所述定径区(313)靠近绞线出口(B)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晶模芯(30)处于烧结粉体(40a)的靠向绞线出口(B)的一侧,且所述聚晶模芯(30)处于模套(10)的中心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盖(50)的朝向烧结体的一侧设置有将模盖(50)和所述烧结粉体(40a)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咬合齿(51)。
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1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烧结体的凹槽,所述模盖(50)的外直径与凹槽的内直径相适配;所述模套(10)在凹槽的底部周侧设置有环状凹部(11)。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中使用了不锈钢材质的模套(10)和模盖(50),所述模套(10)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模盖(50)的外直径与凹槽的内直径相适配;
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所述模套(10)的凹槽中装入底部烧结粉(20),然后压实底部烧结粉(20),并在底部烧结粉(20)的中部形成定位槽(21),所述定位槽(21)的直径与聚晶模芯(30)的直径相适配,且定位槽(21)的槽深尺寸小于聚晶模芯(30)厚度的1/2;
S2.将所述聚晶模芯(30)放入定位槽(21)中;
S3.再向所述凹槽中装入底部烧结粉(20),再次加入的底部烧结粉(20)的量,使得压实后的底部烧结粉(20)的上表面与所述聚晶模芯(30)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S4.向所述凹槽中装入面部烧结粉(40),然后将模盖(50)盖在凹槽的开口处;所加入的面部烧结粉(40)的量,使得当面部烧结粉(40)被压实后,模盖(50)的顶面高于模套(10)的顶面;
S5.将S4中得到的组合物上烧结机烧结,得到由模套(10)和模盖(50)围成的烧结体,所述烧结体由处于外部的烧结粉体(40a)和设置在内部的聚晶模芯(30)构成;
S6.在模盖(50)所在的一侧加工出绞线进口(A),在模套(10)的底面加工出绞线出口(B);所述绞线进口(A)由模盖(50)顶面开口向下贯穿烧结粉体(40a)直至所述聚晶模芯(30)的上表面,所述绞线出口(B)由模套(10)底面开口向上贯穿烧结粉体(40a)直至所述聚晶模芯(30)的下表面;所述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均呈由模具内侧向模具外侧逐渐扩大的喇叭口状;
S7.依次采用激光和超声波在聚晶模芯(30)的中部加工出绞线孔(31),所述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在所述绞线孔(31)处贯通;所述绞线孔(31)自绞线进口(A)一侧至绞线出口(B)一侧依次加工成入口区(311)、压缩区(312)、定径区(313)、倒锥区(314)和出口区(315),所述绞线孔(31)的孔径从入口区(311)经压缩区(312)至定径区(313)依次减小,且所述绞线孔(31)的孔径从定径区(313)经倒锥区(314)到出口区(315)依次增大;
S8.将所述绞线进口(A)的表面制作成光滑过渡的曲面,使得所述绞线进口(A)与聚晶模芯(30)的入口区(311)平滑顺接;将所述绞线出口(B)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使得所述绞线出口(B)与聚晶模芯(30)的出口区(315)平滑顺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区(311)、压缩区(312)、倒锥区(314)以及出口区(315)沿绞线孔(31)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均呈梯形状;所述定径区(313)沿绞线孔(31)中轴线方向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所述压缩区(312)的高度大于入口区(311)和定径区(313)的高度,且所述定径区(313)靠近绞线出口(B)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8的具体步骤如下:
S81.自聚晶模芯(30)的入口区(311)至模盖(50)的顶面,依次制作多个喇叭口;相邻喇叭口之间,靠近入口区(311)一侧的喇叭口顶面与靠近模盖(50)一侧的喇叭口底面重合;此多个喇叭口的开口角度,自入口区(311)一侧至模盖(50)一侧逐渐增大;此多个喇叭口的高度,自入口区(311)一侧至模盖(50)一侧逐渐减小;
S82.将相邻喇叭口之间的连接处做成圆弧过渡;
S83.对所述绞线进口(A)和绞线出口(B)进行抛光处理,粗糙度达到Ra0.4。
CN201711480174.2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Pending CN108461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0174.2A CN108461218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0174.2A CN108461218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1218A true CN108461218A (zh) 2018-08-28

Family

ID=6322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0174.2A Pending CN108461218A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612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7151A (zh) * 2019-11-04 2020-02-14 常州八益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小弯曲半径电缆的生产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04165U (zh) * 2010-11-24 2011-07-20 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绞线紧压模具
CN103240291A (zh) * 2013-05-08 2013-08-14 深圳市环威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丝模具
CN203343197U (zh) * 2013-07-11 2013-12-18 安徽振兴拉丝模有限公司 孔型结构的聚晶金刚石拉丝模
CN104001746A (zh) * 2014-06-17 2014-08-27 安徽振兴拉丝模有限公司 一种钛合金镀锡拉丝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4438A (zh) * 2014-06-24 2014-10-08 浙江金平拉丝模有限公司 焊丝专用金刚石模具
CN104550961A (zh) * 2014-05-27 2015-04-29 天长市天屹模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聚晶金刚石拉丝模的热压烧结制作工艺
CN205324369U (zh) * 2015-12-22 2016-06-22 浙江金平拉丝模有限公司 一种聚晶微丝模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904165U (zh) * 2010-11-24 2011-07-20 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绞线紧压模具
CN103240291A (zh) * 2013-05-08 2013-08-14 深圳市环威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拉丝模具
CN203343197U (zh) * 2013-07-11 2013-12-18 安徽振兴拉丝模有限公司 孔型结构的聚晶金刚石拉丝模
CN104550961A (zh) * 2014-05-27 2015-04-29 天长市天屹模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聚晶金刚石拉丝模的热压烧结制作工艺
CN104001746A (zh) * 2014-06-17 2014-08-27 安徽振兴拉丝模有限公司 一种钛合金镀锡拉丝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84438A (zh) * 2014-06-24 2014-10-08 浙江金平拉丝模有限公司 焊丝专用金刚石模具
CN205324369U (zh) * 2015-12-22 2016-06-22 浙江金平拉丝模有限公司 一种聚晶微丝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7151A (zh) * 2019-11-04 2020-02-14 常州八益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小弯曲半径电缆的生产方法
CN110797151B (zh) * 2019-11-04 2021-11-30 常州八益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小弯曲半径电缆的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1218A (zh)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聚晶绞线模具及其生产工艺
CN107297449B (zh) 一种不锈钢/碳钢冶金复合螺栓双道次热镦成型工艺
CN108031719A (zh) 一种高精度高光度扁形聚晶拉丝模具
AU200421990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able
CN206911953U (zh) 制备21‑10Mn7Mo焊丝的拉丝模具
CN106825558A (zh) 一种活性复合材料爆炸成型模具
CN207297330U (zh) 一种耐磨陶瓷柱塞
CN203636998U (zh) 一种钢丝股绳与复合金刚石磨料的金刚石切割绳锯
CN206868836U (zh) 一种减小钢丝冷拉拔残余应力的拉丝模具
CN103993495B (zh) 一种四股汽车吊锻打绳表面防开裂处理工艺
CN113414486B (zh) 一种多元高熵合金弥散铜棒层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CN206643355U (zh) 一种活性复合材料爆炸成型模具
CN103624201B (zh) 高线径比t铁打头组合模
CN102251200A (zh) 采用包套方式提高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压缩塑性的方法
CN209989629U (zh) 一种用于涂油钢绞线制作的涂油装置
CN201183918Y (zh) 压实抗旋转抽油线缆
CN210627974U (zh) 一种电缆注胶模具
CN206219877U (zh) 一种防腐镀锌钢绞线
CN107530755A (zh) 电液成形装置
CN2424857Y (zh) 改良的螺丝成型模具
CN113172181B (zh) 一种异型铜单丝镀锡用钛合金镀锡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13328436U (zh) 一种钢丝绳生产合绳机去毛刺金属套结构
CN212121543U (zh) 一种锻造模具
SU1066694A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сталеалюминиевой проволоки
CN201513544U (zh) 一种汽车用粉末冶金变速箱齿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