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9279A -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9279A
CN108449279A CN201611143689.9A CN201611143689A CN108449279A CN 108449279 A CN108449279 A CN 108449279A CN 201611143689 A CN201611143689 A CN 201611143689A CN 108449279 A CN108449279 A CN 108449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gestion control
parameter
controller
message
conge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436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9279B (zh
Inventor
王敏学
程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436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927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5842 priority patent/WO20181080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9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9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9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9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7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1Identifying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0Traffic poli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41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relying on flow classification, e.g. using integrated services [IntSer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转发设备中的拥塞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控制器发送的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获取报文的特征参数;将所述特征参数与所述依据参数进行匹配;选择与所述特征参数匹配的依据参数对应的所述拥塞控制参数,对所述报文进行拥塞控制处理;一方面可以实现拥塞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区分不同的报文进行针对性的拥塞控制,避免了重要数据包的误丢弃,从而提升了报文的QoS。

Description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拥塞避免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发现拥塞现象时,通过丢弃报文的策略,通过调整流量来解除网络的过载,减少拥塞。在现有的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中,进行拥塞控制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通常采用尾丢弃(Tail Drop)的方式,丢弃掉尾部的数据包,从而缓解或避免拥塞;
第二种:加权随机早期探测(Weighted Random Early Detected,WRED)方式。所述WRED方式限定了WRED曲线;所述WRED曲线限定丢弃阈值以及丢包概率等参数,根据WRED曲线进行丢弃报文。
通常SDN网络中的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设备一般都支持上述两种方式。但是上述两种方式都是对经过该PTN设备的所有报文进行全量处理,这样就会导致出现丢弃了非常重要的报文,或丢弃了高QoS的报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应用于转发设备中,包括:
接收控制器发送的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获取报文的特征参数;
将所述特征参数与所述依据参数进行匹配;
选择与所述特征参数匹配的依据参数对应的所述拥塞控制参数,对所述报文进行拥塞控制处理。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获取报文的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报文进入转发设备的进入端口;
确定所述进入端口的端口等级;
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标识;
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级别;
获取所述报文的传输隧道;
从所述报文中提取源网络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通信协议、源虚拟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及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的至少之一。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接收控制器发送的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其中,所述流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控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执行效果,以获得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将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用于所述控制器调整拥塞控制策略。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转发设备包括拥塞控制器,所述拥塞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控制策略进行拥塞控制;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管理消息;
根据所述管理消息,处理所述拥塞控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器中,包括:
形成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向转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所述依据参数用于与转发设备获取的报文的特征参数进行匹配,以供所述转发设备选择拥塞控制参数进行拥塞控制。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接收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重发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和/或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发送参数。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的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根据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管理消息;
其中,所述管理消息用于所述转发设备对进行拥塞控制的拥塞控制器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拥塞控制装置,应用于转发设备中,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报文的特征参数;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特征参数与所述依据参数进行匹配;
处理单元,用于选择与所述特征参数匹配的依据参数对应的所述拥塞控制参数,对所述报文进行拥塞控制处理。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获取单元,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报文进入转发设备的进入端口;
确定所述进入端口的端口等级;
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标识;
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级别;
获取所述报文的传输隧道;
从所述报文中提取源网络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通信协议、源虚拟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及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的至少之一。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其中,所述流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监控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执行效果,以获得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用于所述控制器调整拥塞控制策略。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转发设备包括拥塞控制器,所述拥塞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控制策略进行拥塞控制;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管理消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管理消息,处理所述拥塞控制器。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拥塞控制装置,应用于控制器中,包括:
形成单元,用于形成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转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所述依据参数用于与转发设备获取的报文的特征参数进行匹配,以供所述转发设备选择拥塞控制参数进行拥塞控制。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重发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和/或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发送参数。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的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管理消息;
其中,所述管理消息用于所述转发设备对进行拥塞控制的拥塞控制器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拥塞控制策略中包括依据参数和与其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转发设备在接收到一个报文时,将获得该报文的特征参数,将该特征参数与依据参数进行匹配,选择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进行拥塞控制,这样的话,就可实现针对不同的报文采用不同的拥塞控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全局拥塞控制策略,对所有报文进行拥塞控制导致的丢弃掉了非常重要的报文等问题。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实现拥塞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区分不同的报文进行针对性的拥塞控制,避免了重要数据包的误丢弃,从而提升了报文的QoS。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拥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拥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拥塞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拥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penflow的消息格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拥塞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拥塞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应用于转发设备中,包括:
步骤S110:接收控制器发送的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步骤S120:获取报文的特征参数;
步骤S130:将所述特征参数与所述依据参数进行匹配;
步骤S140:选择与所述特征参数匹配的依据参数对应的所述拥塞控制参数,对所述报文进行拥塞控制处理。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为应用于SDN网络的转发设备中的方法,所述转发设备可称为SPTN设备。所述转发设备属于所述SDN网络的转发平面内的通信设备;所述控制器为所述SDN网络的控制平面的控制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发设备中将从控制器接收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通常可为2个或2个以上的拥塞控制策略。
不同的拥塞控制策略可以用于不同报文的拥塞控制。所述依据参数为选择一个拥塞控制参数的参考依据。所述拥塞控制参数可包括拥塞控制方式。所述拥塞控制可包括尾丢弃方式和/或WRED方式。所述拥塞控制参数还包括操作指令以及指令参数。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在进行拥塞控制时所执行的操作;所述指令参数可为所述转发设备在进行拥塞控制时执行对应操作的操作参数。例如,所述操作包括丢弃报文的丢弃参数;所述操作参数可包括丢弃阈值区间以及丢弃概率等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到一个报文之后,会获取该报文的特征参数。所述报文的特征参数可包括以下至少三大类:
第一类:从所述报文中提取所述特征参数,例如,提取当前报文的业务标识、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传输时遵循的通信协议、所述报文携带的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等可以直接从报文中提取的提取特征;
第二类:根据传输相关的传输特征,例如,进入到所述转发设备的入端口、所述报文的传输隧道等信息。
第三类:根据所述提取特征和传输特征,确定的查询特征。例如,根据所述业务标识确定的业务等级、根据所述入端口查询的端口等级。
总之,本实施例所述步骤S120中将通过获取特征参数,再通过特征参数与依据参数的匹配,可以选择相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进行拥塞控制。
在步骤S130中将所述特征参数与依据参数进行匹配。所述依据参数实质上也可以对应于端口号、IP地址、隧道标签、VLAN标识等信息,是所述拥塞控制策略中用于与所述特征参数进行匹配的信息。
在匹配后,将选择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进行拥塞控制。
例如,转发设备接收到报文A和报文B;报文A和报文B属于不同的业务;转发设备提取报文的业务标签,确定出属于不同的业务;将提取出的业务标签,与拥塞控制策略进行匹配,可能将选用不同的拥塞控制参数进行拥塞控制。例如,所述报文A对应的拥塞控制方式为尾丢弃方式;所述报文B为WRED方式。当前网络出现拥塞状况,且报文A为该业务流的尾部数据包,此时将丢弃报文A,而报文B由于采用WRED方式,当前还未进入对应的丢弃阈值区间,故将继续转发报文B。显然,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同时接收到的报文A和报文B,面对同样的拥塞状况,有的报文将继续向后转发,而有的报文则将丢弃用于缓解拥塞,显然并不是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报文A和报文B,显然实现了不同报文的分别有针对性处理,从而一方面可以实现拥塞控制,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不同的拥塞控制方式进行拥塞控制,满足不同报文的QoS。
例如,所述获取报文的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报文进入转发设备的进入端口;确定所述进入端口的端口等级;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标识;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级别;获取所述报文的传输隧道;所述报文中提取的源网络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通信协议、源虚拟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及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的至少之一。
所述控制器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向转发设备发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例如,可以基于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TCP/IP)协议进行所述拥塞控制策略交互,这样的话,所述转发设备就可以接收到TCP/IP报文,从而获得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可以基于Openflow协议发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例如,所述步骤S110可包括: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其中,所述流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这样的话,所述转发设备将接收到不同类型的流表,这里的流表的划分,以查询依据为划分,这里的查询依据可以对应于前述的依据参数。
所述流表可包括入端口流表、VLAN流表,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Switching,MPLS二层(Level 2,L2)端口流表,MPLS DSCP映射流表,MPLS优先级服务代码点(Priority Control Point,PCP)映射流表,MPLS QoS区分流表,L2策略(Policer)动作流表,MPLS VPN/隧道标签重标记动作表等等流表。
这样的话,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将以流表的形式表示,所述转发设备就需要流表就可以同时执行转发和拥塞控制,从而不用分别查询流表和拥塞控制策略,从而简化了转发设备的处理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反馈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发设备还会根据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向控制器发送反馈信息。例如,所述控制器会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更新所述拥塞控制策略,若所述转发设备在预定时间间隔上未接收到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则会自动生成反馈信息告知控制器当前未接收到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再例如,所述控制器在发送拥塞控制策略之前会通知转发设备接收,但是转发设备在接收到通知之后,在预定时间内并未接收到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则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未接收到的反馈信息。所述转发设备之间还可以相互告知当前流表或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其他消息的接收状况,当一个转发设备发现其他转发设备接收到所述拥塞控制策略,而自己未接收到时,可以向所述控制器发送表示当前未接收到的反馈指示。当然还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实质上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到拥塞控制策略,但是解码失败,则所述转发设备将根据解码失败这一个现象告知当前未成功接收所述拥塞控制策略。总之,所述反馈信息的发送,可用于使所述控制器确定是否重发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和/或调整发送参数重新发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这样就可以确保控制器的最大可能的成功下发所述拥塞控制策略,从而确保转发设备根据最新版本的拥塞控制策略进行拥塞控制,区分对应不同的报文进行拥塞控制,而非粗放的进行全局拥塞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控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执行效果,以获得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将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用于所述控制器调整拥塞控制策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发设备还会监控拥塞状况,此时的拥塞状况即为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执行效果,形成对应的拥塞控制效果信息返回给控制器。这样的话,控制器可以根据当前的执行效果,再次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以实现更好的拥塞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发设备中设置了专用于拥塞控制的拥塞控制器。所述拥塞控制器将用于执行上述步骤S120至步骤S140,或执行所述步骤S110至步骤S1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发设备还会从所述控制器接收管理消息。并根据所述管理消息处理所述拥塞控制器。对所述拥塞控制器进行处理包括:调用所述拥塞控制器、增加新的拥塞控制器、修改拥塞控制器连接的队列,查询拥塞控制器的状态。当然,在具体实现时,所述拥塞控制器也可以不专门设置,就由所述转发设备的处理器自身执行拥塞控制。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发设备还会将所述拥塞控制器的处理结果,返回给所述控制器,方便所述控制器对拥塞控制器的监控和管理。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器中,包括:
步骤S210:形成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步骤S220:向转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所述依据参数用于与转发设备获取的报文的特征参数进行匹配,以供所述转发设备选择拥塞控制参数进行拥塞控制。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可为应用于控制器中的方法。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形成的拥塞控制策略,不再是用于一个转发设备内所有流量的控制,这样的拥塞控制策略下发到转发设备,转发设备根据该拥塞控制策略进行拥塞控制,将针对不同的报文进行不同的拥塞控制,从而基于报文实现有针对性的拥塞控制,从而一方面实现拥塞控制,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进行全局拥塞控制导致的重要报文被丢弃等各种问题。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控制器在步骤S210中可以将所述拥塞控制策略作为流表的表项内容发送给转发设备,基于Openflow等协议发送所述流表。将拥塞控制策略作为流表的表项内容发送,这样后续转发设备在进行报文处理时,就可以直接根据流表进行转发的同时,实现拥塞控制,简化了转发设备的处理。同时,将所述拥塞控制策略作为流表的表项内容发送,这样控制器不用构建额外的消息信令来向转发设备发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显然很好的利用了现有技术进行所述不同拥塞控制策略的下发,与现有技术的兼容性强,操作简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接收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重发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和/或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发送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还会接收到转发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指示了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况,这样所述控制器将根据所述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重新下发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和/或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发送参数之后,再次发送,以确保一个所述控制器管控的一个或多个转发设备都能够接收到最新版本的拥塞控制策略,更好的更精确的进行拥塞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的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根据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会接收到转发设备发送的拥塞控制效果信息,控制器就可以知道当前拥塞控制策略是否需要调整,以实现更好的拥塞控制。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会根据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动态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当然调整后的所述拥塞控制策略,会重新下发到所述转发设备,以期进行更好的拥塞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管理消息;
其中,所述管理消息用于所述转发设备对进行拥塞控制的拥塞控制器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通过向转发设备发送所述管理消息,可以简便的对所述转发设备中设立的拥塞控制器进行状态的查询、设立、增加、删除和/或修改,此外,还可以从转发设备接收处理结果,这样的话,可以方便控制器对转发设备内的拥塞控制器的监控和管理,从而更好的控制转发设备所在的转发平面内的拥塞控制。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几个具体示例:
示例一:
如图3所示,本示例提供一种SDN网络系统,包括控制器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转发设备。
所述控制器,通过Openflow协议将拥塞控制策略下发到转发设备;转发设备向控制器上报反馈消息,以反馈下发是否成功。
所述转发设备向控制器上报流表进行拥塞控制的执行情况;
所述控制器根据反馈,确定是否重发下发拥塞控制策略,并根据所述执行情况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之后重发。
在本示例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可作为流表的表项内容,以流表的形式下发给转发设备。
如图3所示,所述转发设备包括入端口、分类标记器、队列、拥塞控制器、测速表、动作集及出端口。
所述入端口为报文进入所述转发设备的端口。所述分类标记器为进行流标记的装置。所述队列包括队列1、队列2、队列3及队列4。所述队列可用于缓存待转发的报文。所有报文从队列出来之后,进入所述拥塞控制器,所述拥塞控制器,将根据动作集执行相应的动作,可包括:利用对应的出端口转发报文或丢弃报文。所述动作集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为根据所述流表中规定的动作。在具体实现时,所述动作集可利用对应的流水线(Pipeline)进行处理。所述测速表可用于测量转发设备的当前转发速度,可被每个队列调用。
具体地如,报文进入到OpenFlow PTN设备后,OpenFlow PTN设备提取报文的特征参数,在流表中进行匹配,在流表匹配成功时,调用拥塞控制器执行匹配成功表项的拥塞控制策略,并将进入的报文加入拥塞控制器,通过执行该控制器中的指令,合理丢弃报文或转发报文,一方面实现拥塞控制,另一方面进行无需阻拦的报文的转发。
再例如,拥塞控制器监控拥塞控制的执行效果,向控制器反馈,控制器收集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修改拥塞控制策略。
所述分类标记器存储有多级流表,比如入端口流表,VLAN流表,MPLS L2端口流表,MPLS DSCP映射流表,MPLS PCP映射流表,MPLS QoS区分流表,L2Policer动作流表,MPLSVPN/隧道标签重标记动作表等等。
拥塞控制器中可存储多级流表,如拥塞控制流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将用于向转发设备下发的管理消息中添加一种管理消息,对调用拥塞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用于调用拥塞控制器,并将指定的队列加入拥塞控制器。
设备需要向控制器上报一种反馈消息,包括,下发成功,错误返回,等。用于上报拥塞控制器下发状态,是否错误。
设备需要向控制器上报另一种返回消息,返回流量拥塞情况,用于监控流量拥塞是否合理被避免。控制器相应调整下发流表。
以下表1提供一种拥塞控制流表
拥塞控制方式 队列标识 拥塞控制策略 队列调度策略 优先级 权重
表1
以下表2是拥塞控制策略中的拥塞控制参数的流表
拥塞控制方式为0为尾丢弃方式,若拥塞控制方式为1,则采用WRED方式。
拥塞控制参数1:如果为尾丢弃,则为丢包队列长度,如果为WRED则为“颜色”
拥塞控制参数2:如果为尾丢弃,则无,如果为WRED则为“概率丢包起始阈值”
拥塞控制参数3:如果为尾丢弃,则无,如果为WRED则为“概率丢包结束阈值”
拥塞控制参数4:如果为尾丢弃,则无,如果为WRED则为“丢包概率”。
图4为本示例提供的一种拥塞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报文进入到入端口;
匹配字段进行流分类流标记,然后报文进入到各个队列;
队列1、队列2一直到队列n,分别调用测速表及拥塞控制器,并由拥塞控制器执行动作集,这里的动作集包括一个或多个操作;所述操作可包括拥塞控制中的报文丢弃操作等。不被丢弃的报文将从出端口出。
如图5所示,本示例还提供一种Openflow的消息格式。在所述消息格式可用于承载流表的表项内容或所述拥塞控制策略。所述消息格式包括匹配域、优先级、计数器、指令、失效时间、缓存以及标识位。
所述匹配域可承载有所述依据参数;所述优先级可表示拥塞控制优先级或转发优先级;所述计数器可用于对同一个业务流的报文进行计数,所述失效时间可为本流表表项内容的失效时间。所述指令用于指示执行的拥塞控制操作或转发操作。
其中,从入端口进来的报文首先会经过流表匹配,流表中包含多个流表条目,每个条目中的匹配域可以是报文头中的任意字段(VLAN、Port、IP、MAC、DSCP等)。匹配成功后执行指令,每一个指令可以调用动作集或者流水线处理。比如“”“Goto-Table next-table-id:”可调用下一个表标识为next-table-id的流表。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拥塞控制装置,应用于转发设备中,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110,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获取单元120,用于获取报文的特征参数;
匹配单元130,用于将所述特征参数与所述依据参数进行匹配;
处理单元140,用于选择与所述特征参数匹配的依据参数对应的所述拥塞控制参数,对所述报文进行拥塞控制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拥塞控制装置,为应用于转发设备中的信息处理结构。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可对应于所述转发设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通信接口,所述获取单元120、匹配单元130及处理大暖140可对应于转发设备中的处理器或处理电路。所述处理器可为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阵列或应用处理器。所述处理电路可包括专用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所述的装置引入到所述转发设备中之后,所述转发设备会针对不同的报文,采用不同的拥塞控制策略进行拥塞控制,一方面可以实现拥塞控制,另一方面满足不同报文的传输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120,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所述报文进入转发设备的进入端口;确定所述进入端口的端口等级;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标识;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级别;获取所述报文的传输隧道;从所述报文中提取的源网络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通信协议、源虚拟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及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的至少之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其中,所述流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通过流表的接收直接接收所述拥塞控制策略,这样转发设备在进行报文的转发处理时,可以直接根据流表确定是直接转发还是丢弃,具有实现简便的特特点。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反馈信息。
这里的第一发送单元可对应于所述转发设备与所述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接口,可用于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反馈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监控单元,用于监控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执行效果,以获得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用于所述控制器调整拥塞控制策略。
这里的监控单元,可包括计数器或测速器等检测拥塞状况的传感器,可用于监控执行效果。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可通过所述拥塞控制效果的发送,触发控制器调整拥塞控制策略,以实现更好的拥塞控制。
具体地如,所述转发设备包括拥塞控制器,所述拥塞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控制策略进行拥塞控制;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管理消息;
所述处理单元140,还用于根据所述管理消息,处理所述拥塞控制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发设备内设置有拥塞控制器,用于进行拥塞控制;所述处理单元140可包括所述拥塞控制器,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0接收所述管理消息,然后对所述拥塞控制器进行调用、修改等各种操作,从而实现对转发设备的拥塞控制处理的控制。所述处理单元140通过所述拥塞控制器执行所述拥塞控制。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拥塞控制装置,应用于控制器中,包括:
形成单元210,用于形成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第二发送单元220,用于向转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所述依据参数用于与转发设备获取的报文的特征参数进行匹配,以供所述转发设备选择拥塞控制参数进行拥塞控制。
本实施例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20,可对应于SDN网络的控制平面的控制设备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可与转发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用于向转发设备发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重发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和/或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发送参数。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可对应于控制器的控制接口,能够接收转发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确定单元,将根据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重发所述拥塞控制策略,或者调整发送参数之后再发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这里的调整发送参数,包括调整发送路径、调整发送所述拥塞控制参数的信令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的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发设备还发送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所述装置或所述控制器的第二接收单元,将接收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并通过所述调整单元,根据拥塞控制效果信息,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若所述拥塞控制策略有调整,则将调整后的拥塞控制策略发送给转发设备。
所述调整单元对应的硬件结构,同样可为处理器或处理电路;通过信息处理,调整原有的拥塞控制策略中的部分或全部拥塞控制参数。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20,还用于向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管理消息;其中,所述管理消息用于所述转发设备对进行拥塞控制的拥塞控制器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220还用于所述管理消息的发送,管理消息可用于转发设备配置、调用、删除或修改拥塞控制器,从而实现控制器对拥塞控制的除所述拥塞控制策略以外的另一种方式的管理。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转发设备中,包括:
接收控制器发送的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获取报文的特征参数;
将所述特征参数与所述依据参数进行匹配;
选择与所述特征参数匹配的依据参数对应的所述拥塞控制参数,对所述报文进行拥塞控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报文的特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报文进入转发设备的进入端口;
确定所述进入端口的端口等级;
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标识;
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级别;
获取所述报文的传输隧道;
从所述报文中提取源网络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通信协议、源虚拟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及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的至少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控制器发送的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其中,所述流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反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控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执行效果,以获得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将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用于所述控制器调整拥塞控制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包括拥塞控制器,所述拥塞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控制策略进行拥塞控制;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管理消息;
根据所述管理消息,处理所述拥塞控制器。
7.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器中,包括:
形成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向转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所述依据参数用于与转发设备获取的报文的特征参数进行匹配,以供所述转发设备选择拥塞控制参数进行拥塞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
根据所述接收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重发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和/或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发送参数。
9.根据权利要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的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根据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管理消息;
其中,所述管理消息用于所述转发设备对进行拥塞控制的拥塞控制器进行处理。
11.一种拥塞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转发设备中,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报文的特征参数;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特征参数与所述依据参数进行匹配;
处理单元,用于选择与所述特征参数匹配的依据参数对应的所述拥塞控制参数,对所述报文进行拥塞控制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报文进入转发设备的进入端口;
确定所述进入端口的端口等级;
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标识;
确定所述报文的业务级别;
获取所述报文的传输隧道;
从所述报文中提取源网络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通信协议、源虚拟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及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的至少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流表;其中,所述流表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反馈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监控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执行效果,以获得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用于所述控制器调整拥塞控制策略。
16.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包括拥塞控制器,所述拥塞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控制策略进行拥塞控制;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管理消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管理消息,处理所述拥塞控制器。
17.一种拥塞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器中,包括:
形成单元,用于形成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包括依据参数和与所述依据参数对应的拥塞控制参数;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转发设备发送至少一个拥塞控制策略;所述依据参数用于与转发设备获取的报文的特征参数进行匹配,以供所述转发设备选择拥塞控制参数进行拥塞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转发设备接收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接收状态;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反馈信息,确定是否重发所述拥塞控制策略和/或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的发送参数。
19.根据权利要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的拥塞控制效果信息;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控制效果信息,调整所述拥塞控制策略。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转发设备发送管理消息;
其中,所述管理消息用于所述转发设备对进行拥塞控制的拥塞控制器进行处理。
CN201611143689.9A 2016-12-13 2016-12-13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449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3689.9A CN108449279B (zh) 2016-12-13 2016-12-13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115842 WO2018108093A1 (zh) 2016-12-13 2017-12-13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43689.9A CN108449279B (zh) 2016-12-13 2016-12-13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9279A true CN108449279A (zh) 2018-08-24
CN108449279B CN108449279B (zh) 2021-10-26

Family

ID=62558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43689.9A Active CN108449279B (zh) 2016-12-13 2016-12-13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9279B (zh)
WO (1) WO2018108093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00307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标记方法及设备、数据传输系统
CN113114578A (zh) * 2021-03-29 2021-07-13 紫光华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拥塞隔离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2089175A1 (zh) * 2020-10-29 2022-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3093539A1 (zh) * 2021-11-26 2023-06-01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5795B (zh) * 2020-06-10 2022-11-1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765585B (zh) * 2020-12-30 2024-03-01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质量检测方法、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461289A (zh) * 2021-12-28 2024-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2789A1 (zh) * 2011-12-08 2013-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40269288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based load balancing for physical and virtual networks
CN104348750A (zh) * 2013-07-31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penFlow网络中QoS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378309A (zh) * 2013-08-16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penFlow网络中实现QoS的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05357068A (zh) * 2015-11-03 2016-02-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应用QoS保障的OpenFlow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CN105847151A (zh) * 2016-05-25 2016-08-10 安徽大学 一种面向软件定义网络的多约束QoS路由策略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2789A1 (zh) * 2011-12-08 2013-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40269288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based load balancing for physical and virtual networks
CN104348750A (zh) * 2013-07-31 2015-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penFlow网络中QoS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378309A (zh) * 2013-08-16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penFlow网络中实现QoS的方法、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05357068A (zh) * 2015-11-03 2016-02-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应用QoS保障的OpenFlow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CN105847151A (zh) * 2016-05-25 2016-08-10 安徽大学 一种面向软件定义网络的多约束QoS路由策略设计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00307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标记方法及设备、数据传输系统
US11991085B2 (en) 2019-04-04 2024-05-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acket mark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WO2022089175A1 (zh) * 2020-10-29 2022-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114578A (zh) * 2021-03-29 2021-07-13 紫光华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拥塞隔离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114578B (zh) * 2021-03-29 2022-11-25 紫光华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拥塞隔离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3093539A1 (zh) * 2021-11-26 2023-06-01 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9279B (zh) 2021-10-26
WO2018108093A1 (zh) 2018-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9279A (zh)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US10044627B2 (en) QoS on a virtual interface over multi-path transport
US101357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flows in a network
US7453819B2 (en) Method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ingress router adapted to perform such a method
EP4054126A1 (en) Transmission quality test method and apparatus,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EP3328156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y device and 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
CN104685839B (zh) 用于处理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06518B (zh) 为中央处理器提供负载保护的拒绝服务方法
CN106453138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225031B (zh) 云数据中心虚拟底层网络架构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11771359B (zh) 用于连接通信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TW200820697A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plying back-pressure for sequencing in quality of service
EP3076618A1 (en) A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a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transport node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7852371A (zh) 数据分组网络
CN105763465A (zh) 一种分布式组合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70222953A1 (en) User packet forwarding control method and processing node
CN112333097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KR101500251B1 (ko) 통신 시스템, 노드, 패킷 전송 방법 및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US20150195209A1 (en)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in a Network
EP3635922B1 (en) Fabric-wide bandwidth management
US20230142425A1 (en) Virtual dual queue core stateless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gm)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7852372A (zh) 数据分组网络
CN115037688A (zh) 一种流量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09135772A (ja) ルータ装置
CN104243313B (zh) 域间路由流量工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