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9161B - 一种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9161B
CN108449161B CN201810140176.5A CN201810140176A CN108449161B CN 108449161 B CN108449161 B CN 108449161B CN 201810140176 A CN201810140176 A CN 201810140176A CN 108449161 B CN108449161 B CN 108449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node
coding
relay
re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01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9161A (zh
Inventor
王练
任治豪
王萌
白佳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8101401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9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9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9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9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9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6Distributed coding, e.g. network coding, involving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6Distributed coding, e.g. network coding, involving channel coding
    • H04L1/0077Cooperativ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该方法主要用来解决单源单中继‑多信宿无线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恢复丢失数据包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源节点广播数据包,接收节点向发送节点反馈数据包接收状态信息;S2、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根据接收节点反馈信息生成或更新丢包分布矩阵;S3、根据丢包分布矩阵判断目的节点是否接收到全部数据包;S4、选择重传发送节点;S5、选择调度源节点或中继节点根据编码包选择策略选择重传编码包;S6、中继节点重传编码包。本发明在计算编码集合时,接收节点可缓存不可立即解编码包,该方法可增加编解码机会,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协作调度重传,能有效地减少重传丢失数据包的平均次数,提高重传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下的数据重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编码中继协作重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大规模商用,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于无线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无线传输媒介的特殊性,传输信道易受到多径效应、噪声、信号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无线网络数据包丢失率较高,系统可靠性降低,重传开销增加,传统的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Correction,FEC),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ARQ和HARQ技术都是接收节点反馈原始数据包接收情况,发送节点根据反馈信息单独重传丢失数据包,直到成功发送数据包或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在无线通信中,由于接收节点数量较多、数据包丢失分散、重传数据包也有可能再次丢失等因素,这些重传方法需要较大的传输次数,因此重传效率较低,网络开销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2000年Ahlswede等人提出了网络编码,网络编码技术综合考虑所有接收节点的丢失数据包,在网络中间节点处,允许网络中间节点对接收到的数据包,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生成编码包然后进行转发至下游接收节点,接收节点对接收到的编码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解码。相比传统重传技术,使用网络编码技术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通过一次传输可同时恢复多个接收节点丢失数据包,从网络传输意义上减少了重传次数,节省了网络资源。
在实际单源单中继无线网络应用中,源节点和中间节点需要根据一定的编码包选择策略决定优先重传哪些数据包,根据调度策略决定使用源节点重传还是中继节点重传,编码包选择策略与调度策略的性能与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关系,只有通过合理的编码包选择和合理的调度,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编码在提高无线网络性能上的优势。由于无线链路的不可靠性以及广播特性,数据包在重传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丢失,且接收节点的数据包接收情况也发生改变,导致编码机会随着数据包接收情况而发生改变。因此选择最佳的编码组合方式和调度策略对网络编码在提高网络性能有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重传效率、降低重传次数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源节点向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数据包,目的节点向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发送节点反馈数据包接收状态信息;
S2、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根据接收节点反馈信息生成或更新丢包分布矩阵;
S3、根据丢包分布矩阵判断目的节点是否接收到全部数据包;
S4、选择重传发送节点;
S5、选择调度源节点或中继节点根据编码包选择策略选择重传编码包;
S6、中继节点重传编码包。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源节点S通过有损信道向M个目的节点和中继节点广播数据包序列Pj,j∈(1,2,...,N),M≥2,接收节点向发送节点反馈数据包接收状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根据接收节点反馈信息生成或更新丢包分布矩阵具体描述如下:
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根据反馈信息生成丢包分布矩阵SFM_S和SFM_R,SFM_S是一个M+1行N列的矩阵,SFM_R是一个M行N列的矩阵,矩阵元素fij表示数据包Pj在目的节点Di的接收状态,i∈(1,2,...,M),SFM_S的M+1行表示中继节点的数据包接收状态,fij=0表示Di接收到数据包Pj,fij=1表示Di丢失数据包Pj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根据丢包分布矩阵判断目的节点是否接收到全部数据包具体包括:
如果SFM_S的前M行全0或者SFM_R是全0矩阵则表示目的节点接收到全部的数据包,则传输结束;否则进入S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选择重传发送节点具体包括:
判断SFM_S的M+1行是否全0,如果是则表示中继节点包含全部的原始数据包,则选择中继节点为重传发送节点,转入S6;否则,转入S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选择调度源节点或中继节点实现重传编码包具体包括:
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分别根据SFM_S和SFM_R按照编码包选择策略选择编码包,判断选择出的编码包对应的编码集合包含的原始数据包在中继节点的接收情况,如果在中继节点有丢失则源节点根据编码集合中的数据包构造编码包并重传;如果在中继节点没有丢失则中继节点根据编码集合中的数据包构造编码包并重传,转入步骤S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继节点重传编码包具体包括:
中继节点根据SFM_R按照编码包选择策略选择编码包,对编码集合中的数据包进行编码并重传,目的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编码包解码,并反馈信息,然后更新丢包分布矩阵SFM_R,判断SFM_R是否为全0矩阵,是则重传结束,否则重复步骤S6,直至重传结束。
进一步的,所述编码包选择策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判断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缓冲区为空,转入步骤2),否则,转入步骤4);
2)根据丢包分布矩阵,按照数据包发送顺序,找到第一个在目的节点有丢失的数据包,做为需要编码的第一个数据包,加入编码集合U;
3)再根据可解编码包原则向编码集合按序加入可编码的且在目的节点有丢失的数据包,构成可解编码包,如果没有找到可解编码包,则按照原始数据包发送顺序,将有丢失的数据包根据不可解编码包原则加入编码集合,构成的一个只包含两个原始数据包的不可解编码包,发送节点根据编码集合构造编码包并重传编码包;
4)将缓存的不可解编码包对应的编码集合中的第二个数据包作为新编码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按照可解编码包原则向新编码集合加入在目的节点有丢失的数据包,发送节点根据编码集合构造编码包并重传。
进一步的,所述可解编码包原则具体包括:
可解编码包原则:如果两个丢包在任何目的节点都不同时丢失,则这两个数据包满足可解编码包原则,对于n(n≥2)个数据包,只有当任意两个丢包满足可解编码包原则时,该n(n≥2)个数据包才满足可解编码包原则,假设编码包P*对应的编码向量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41
对目的节点Di,则有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42
式中,Ri表示目的节点Di的接收情况Ri=(r1,r2,...,rn),如果成功接收数据包Pj,则rj=0,否则rj=1,编码向量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43
如果数据包Pj参与编码则ej=1,否则ej=0,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44
表示两向量元素进行与运算,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45
表示对向量元素求和。
进一步的,所述不可解编码包原则具体包括:如果两个丢包在同一目的节点丢失,则这两个数据包满足不可解编码包原则,对于n(n≥2)个数据包,只要存在任意两个丢包满足不可解编码包原则,这n(n≥2)个数据包满足不可解编码包原则。假设编码包P*对应的编码向量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46
对目的节点Di,则有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47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无线网络单源单中继-多信宿场景下,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协作重传方法,该方法利用固定大小的缓存,根据缓冲区的存储状态和丢包分布矩阵,确定参与编码的原始数据包。该方法由于传统的机会式网络编码,避免了重传不可解码编码包时的资源浪费,缓存的不可解编码包,可以提高发送节点的编码机会和目的节点的解码机会,提高无线网络的重传效率。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协作调度重传,能有效地减少重传丢失数据包的平均次数,提高重传效率。该方法还充分利用机会式网络编码异或操作简单便捷的优势,提高编码效率,降低重传次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的网络模型;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3为丢包分布矩阵示例;
图4为第一次重传结束后,更新后的丢包分布矩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源节点广播数据包给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通过各目的节点反馈的数据包接收状态生成或更新丢包分布矩阵,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根据调度策略选择发送节点,根据丢包分布矩阵按照编码包选择策略选择编码包集合,发送节点构建编码包并广播转发出去。目的节点通过解码编码包恢复丢失数据包。如图1所示,单源单中继-多信宿无线广播网络模型包括一个发送基站S(Base Station)、一个中继R(Relay)和M个目的节点D,并且有如下假设:
(1)发送节点(包括发送基站和中继)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广播数据包。
(2)发送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的传输丢包率互不相关,且服从伯努利分布,对应的某个目的节点的丢包率为pi(1≤i≤M)。
(3)发送节点与目的节点能够同时获得目的节点数据包丢失情况,如数据包是否丢失,丢失数据包序列号。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缓存的网络编码重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源节点广播数据包。源节点在N个连续的时间间隔广播发送N个数据包。
第二步,根据目的点的反馈信息在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生成丢包分布矩阵SFM_S和SFM_R。图3给出了图1所示网络的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一个丢包分布矩阵示例。
第三步,判断SFM_S的前M行或者SFM_R是否为全0矩阵。如果是全0矩阵,表示传输结束,否则进入第四步。如图3所示示例,SFM_S的前M行和SFM_R均不是全0矩阵,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选择重传发送节点。计算SFM_S的M+1行是否全0,如果是,则选择中继节点为重传发送节点,进入第六步;否则,进入第五步。图3所示示例,SFM_S的M+1行非全0,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源节点和中继节点选择调度重传编码包。源节点以SFM_S根据编码包选择策略计算编码集合,中继节点以SFM_R根据编码包选择策略计算编码集合。根据图3所示示例,源节点计算的编码集合为US=[1,4],中继节点计算的编码集合UR=[1,4]。中继节点选择的编码集合中的数据包P4在中继节点丢失,所以不能构造编码包。源节点根据编码集合US按照异或操作计算编码包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61
并传输P*
至此,一次重传结束,但实际的重传并没有结束,为了完整的说明本方法,下面继续按照图3所示示例,完整的表述本方法,直至传输结束(目的节点接收到全部的数据包)。
第六步,因为无线网络传输信道的特性,传输的数据包有可能丢失。部分或全部目的节点接收到发送节点传输的编码包。按照图3所示示例,第一次重传源节点发送编码包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71
发送后,假设只在目的节点D4丢失,则在其余目的节点和中节点进行解码,D1再次通过计算恢复数据包P1,计算方法为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72
同理D2和D5解码恢复数据包P1,D3和R恢复数据包P4。然后更新SFM_S和SFM_R,如图4所示。
第七步,重复第三步,SFM_S的前M行不全为0,进入下一步。
第八步,重复第四步,SFM_S的M+1行全为0,则进入第九步,对应方法步骤S6中继节点重传编码包。
第九步,中继节点以SFM_R根据编码包选择策略计算编码集合为UR=[2,5]。中继节点根据编码集合UR=[2,5]通过异或操作计算编码包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73
并传输,第二次重传结束。
第十步,重复第六步,目的节点解码编码包。假设在目的节点D2和D5丢失,则D1和D4分别解码出P5和P2,D3因为已经接收到P2和P5,所以接收到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74
不能带来解码增益。然后更新SFM_S和SFM_R。
继续重复上述过程,第三次重传,根据判断,选择中继节点重传节点,计算的编码集合为UR=[4,8],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丢失,D1、D3和D4解码出P8,D4解码出P4。更新SFM_S和SFM_R。
继续重复上述过程,第四次重传,根据判断,选择中继节点重传节点,计算的编码集合为UR=[5,10],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丢失,D1解码出P10,D2和D5解码出P5。更新SFM_S和SFM_R。
继续重复上述过程,第五次重传,根据判断,选择中继节点重传节点,计算的编码集合为UR=[6,9],在传输过程中D4丢失,D5解码出P9,D2、D3和D4缓存编码包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81
更新SFM_S和SFM_R。
继续重复上述过程,第六次重传,根据判断,选择中继节点重传节点,计算的编码集合为UR=[9],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丢失,D2、D3和D4根据缓存编码包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82
和接收到的数据包P9,解码出P6,计算方式为
Figure BDA0001577373840000083
更新SFM_S和SFM_R。
重复第七步,SFM_S的前M行全为0,表示目的节点已经接收到全部的数据包,传输结束。
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源节点向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广播数据包,目的节点向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发送反馈数据包接收状态信息;
S2、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根据接收节点反馈信息生成或更新丢包分布矩阵;
S3、根据丢包分布矩阵判断目的节点是否接收到全部数据包;
S4、选择重传发送节点;
S5、选择调度源节点或中继节点根据编码包选择策略选择重传编码包;
S6、中继节点重传编码包;
所述步骤S2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根据接收节点反馈信息生成或更新丢包分布矩阵具体描述如下:
源节点和中继节点根据反馈信息生成丢包分布矩阵SFM_S和SFM_R,SFM_S是一个M+1行N列的矩阵,SFM_R是一个M行N列的矩阵,矩阵元素fij表示数据包Pj在目的节点Di的接收状态,i∈(1,2,...,M),SFM_S的M+1行表示中继节点的数据包接收状态,fij=0表示Di接收到数据包Pj,fij=1表示Di丢失数据包Pj
所述步骤S4选择重传发送节点具体包括:
判断SFM_S的M+1行是否全0,如果是则表示中继节点包含全部的原始数据包,则选择中继节点为重传发送节点,转入S6;否则,转入S5;
所述步骤S5选择调度源节点或中继节点实现重传编码包具体包括:
源节点和中继节点分别根据SFM_S和SFM_R按照编码包选择策略选择编码包,判断选择出的编码包对应的编码集合包含的原始数据包在中继节点的接收情况,如果在中继节点有丢失则源节点根据编码集合中的数据包构造编码包并重传;如果在中继节点没有丢失则中继节点根据编码集合中的数据包构造编码包并重传,转入步骤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源节点S通过有损信道向M个目的节点和中继节点广播数据包序列Pj,j∈(1,2,...,N),M≥2,接收节点向发送节点反馈数据包接收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根据丢包分布矩阵判断目的节点是否接收到全部数据包具体包括:
如果SFM_S的前M行全0或者SFM_R是全0矩阵则表示目的节点接收到全部的数据包,则传输结束;否则进入S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继节点重传编码包具体包括:
中继节点根据SFM_R按照编码包选择策略选择编码包,对编码集合中的数据包进行编码并重传,目的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编码包解码,并反馈信息,然后更新丢包分布矩阵SFM_R,判断SFM_R是否为全0矩阵,是则重传结束,否则重复步骤S6,直至重传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包选择策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判断缓冲区是否为空,如果缓冲区为空,转入步骤2),否则,转入步骤4);
2)根据丢包分布矩阵,按照数据包发送顺序,找到第一个在目的节点有丢失的数据包,做为需要编码的第一个数据包,加入编码集合U;
3)再根据可解编码包原则向编码集合按序加入可编码的且在目的节点有丢失的数据包,构成可解编码包,如果没有找到可解编码包,则按照原始数据包发送顺序,将有丢失的数据包根据不可解编码包原则加入编码集合,构成的一个只包含两个原始数据包的不可解编码包,发送节点根据编码集合构造编码包并重传编码包;
4)将缓存的不可解编码包对应的编码集合中的第二个数据包作为新编码集合的第一个数据包,按照可解编码包原则向新编码集合加入在目的节点有丢失的数据包,发送节点根据编码集合构造编码包并重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解编码包原则具体包括:
可解编码包原则:如果两个丢包在任何目的节点都不同时丢失,则这两个数据包满足可解编码包原则,对于n(n≥2)个数据包,只有当任意两个丢包满足可解编码包原则时,该n(n≥2)个数据包才满足可解编码包原则,假设编码包P*对应的编码向量
Figure FDA0002755723750000031
对目的节点Di,则有
Figure FDA0002755723750000032
式中,Ri表示目的节点Di的接收情况Ri=(r1,r2,...,rn),如果成功接收数据包Pj,则rj=0,否则rj=1,编码向量
Figure FDA0002755723750000036
如果数据包Pj参与编码则ej=1,否则ej=0,
Figure FDA0002755723750000037
表示两向量元素进行与运算,
Figure FDA0002755723750000033
表示对向量元素求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解编码包原则具体包括:如果两个丢包在同一目的节点丢失,则这两个数据包满足不可解编码包原则,对于n(n≥2)个数据包,只要存在任意两个丢包满足不可解编码包原则,这n(n≥2)个数据包满足不可解编码包原则, 假设编码包P*对应的编码向量
Figure FDA0002755723750000034
对目的节点Di,则有
Figure FDA0002755723750000035
CN201810140176.5A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 Active CN108449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0176.5A CN108449161B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0176.5A CN108449161B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9161A CN108449161A (zh) 2018-08-24
CN108449161B true CN108449161B (zh) 2021-03-19

Family

ID=6319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0176.5A Active CN108449161B (zh) 2018-02-11 2018-02-11 一种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91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4551A (zh) * 2018-10-17 2020-04-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改进的基于网络编码的连续协作重传算法
CN109688558B (zh) * 2019-03-04 2021-05-1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延迟约束下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传输方法
CN110266435B (zh) * 2019-06-25 2021-08-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中继场景下喷泉码协作通信方法
CN111343668B (zh) * 2020-03-03 2022-05-03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背压策略的编码感知路由方法
CN112600647B (zh) * 2020-12-08 2021-11-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网络编码续航的多跳无线网络传输方法
CN115967473A (zh) * 2022-12-18 2023-04-1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不完美反馈下基于立即可解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
CN117318898B (zh) * 2023-11-24 2024-02-09 合肥奎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高速串行接口中重复数据包的处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451A (zh) * 2010-06-02 2010-10-20 北京邮电大学 具有高速并行编译码结构的多用户网络编码通信的方法
CN103634083A (zh) * 2013-12-20 2014-03-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动态网络编码丢包重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32848B2 (en) * 2009-05-21 2013-04-30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IISc) Queued cooperative wireless networks configuration using rateless cod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7451A (zh) * 2010-06-02 2010-10-20 北京邮电大学 具有高速并行编译码结构的多用户网络编码通信的方法
CN103634083A (zh) * 2013-12-20 2014-03-12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动态网络编码丢包重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基于散列邻域搜索网络编码的机会中继重传方法》;邵鹏飞等;《电信科学》;20160620;全文 *
Özgür Özdemir,et al..《User selective relaying in multiple access relay channels》.《SoftCOM 2012,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Telecommunications and Computer Networks》.201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9161A (zh) 2018-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9161B (zh) 一种中继协作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重传方法
CN106937256B (zh) 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协作多播传输方法
CN101895376B (zh) 用于实现多跳无线网络中数据广播的传输方法
CN102497248B (zh) 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重传方法
CN101394255B (zh)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两用户协作通信方法
CN101835172B (zh) 基于网络编码技术对多用户进行分组协作通信的方法
CN102208962B (zh) 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CN102545992B (zh) Df中继系统的最优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方法
JP2012157005A (ja) データ再送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3200088A (zh) 一种基于喷泉编码下的改进型mmrs固定中继节点选择的信号传输方法
Liu et al. On-surface wireless-assisted opportunistic routing for 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
CN101448337A (zh) 联合网络编码与信道编码的用户协作方法
CN110266435B (zh) 一种多中继场景下喷泉码协作通信方法
CN108259132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多重解码的双向协作接入方法
Karim et al. On using dual interfaces with network coding for delivery delay reduction
CN102438207A (zh) 一种无线多跳网中的实时多播方法
KR101608786B1 (ko) 릴레이 시스템에서 다중 데이터 스트림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6230560A (zh) 无线网络中协作多媒体多播数据传输方法
CN110855403A (zh) 空间信息网的高能效网络编码arq双向中继传输机制
CN102394733B (zh) 双基站单中继多用户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CN105827416B (zh)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CN102427586B (zh) 基于Fountain码的功率和中继联合优化方法及其协作通信方法
CN101883075B (zh) 一种基于虚拟mimo系统的协作传输方法
CN104079389A (zh) 移动广播业务的重传方法
CN108156087B (zh) 一种分簇、流量分配、编码协商和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