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8651B - 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8651B
CN108448651B CN201810294457.6A CN201810294457A CN108448651B CN 108448651 B CN108448651 B CN 108448651B CN 201810294457 A CN201810294457 A CN 201810294457A CN 108448651 B CN108448651 B CN 1084486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active power
wind
additional
rea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44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8651A (zh
Inventor
高超
姚秀萍
王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run Xinneng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run Xinneng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run Xinneng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run Xinneng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944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86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8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8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8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8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6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及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当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确定接入电网等级,并且获取电网的电压实测值和频率实测值并分别与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下的电压参考值和频率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计算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根据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以及接入电网等级确定调节优先级;基于频率偏差计算用于调节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基于电压偏差计算用于调节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根据调节优先级、第一附加有功功率、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计算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基于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控制风储联合系统发出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风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能源转型改革的推进,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成为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的风电建设主要利用地区风电资源丰富的禀赋,以大规模的集中式风电开发为主,但是由于网架结构、负荷特点的限制,随着风电开发规模的增大,集中式的风电出现了严重的弃风现象,制约了风电行业发展。
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适用于低风速的风力发电机逐渐开发完成,风电建设转向了中低风速区,分散式风电发展成为了现代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分散式风电更接近负荷侧,能够解决集中式风电发展中存在的弃风限电问题,但分散式风电的分散式多点接入方式给传统配电网的运行模式带来了较大挑战,提高分散式风电并网友好性是推动分散式风电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后存在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耦合问题,传统的风电建设中仅考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节电网频率和电网电压的方式不再适合分散式风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分散式风储系统接入配电网存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耦合问题并提高分散式风电并网友好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可包括:当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确定接入电网等级,并且获取电网的电压实测值和频率实测值并分别与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下的电压参考值和频率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计算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根据所述电压偏差和所述频率偏差以及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来确定调节优先级;基于所述频率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所述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基于所述电压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所述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根据确定的调节优先级、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来计算需要所述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基于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来控制所述风储联合系统发出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程序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装置。所述计算装置可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有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程序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所述风储联合系统可包括:接入电网等级识别模块,被配置为:当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确定接入电网等级,并且获取电网的电压实测值和频率实测值并分别与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下的电压参考值和频率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计算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优先级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电压偏差和所述频率偏差以及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来确定调节优先级;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频率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所述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基于所述电压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所述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根据确定的调节优先级、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来计算需要所述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控制模块:基于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来控制所述风储联合系统发出功率。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装置和系统能够对电网的电压偏差调节和频率偏差调节进行综合权衡,确定调节优先级,进而在考虑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时存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耦合问题的情况下,确定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分配,并且最大化的利用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的调节能力,并且优先最大化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的调节能力,有效提高分散式风电的并网可靠性以及该并网的电能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例。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优先级的方法的示例。
图2B是概括地示出根据图1的步骤105至步骤109获取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用于频率电压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的方法的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用于调节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的方法的示例。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优先调节时计算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的方法的示例。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电压优先调节时计算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的方法的示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电压协调调节时计算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的方法的示例。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第三附加有功功率来计算风力发电机组和/或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的方法的示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来计算风力发电机组和/或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的方法的示例。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的示图。
贯穿说明书附图,相同或相似的参考标号将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具有各种变形和各种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包括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形、等同物和替换。例如,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是示例,并且不受限于在此阐述的那些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的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地那样被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明,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示例实施例。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的指示,否则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
将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来描述各个元素,但是这些元素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被用于将一个元素与另一元素进行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素也可被称为第二元素,相似地,第二元素也可被称为第一元素。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示例。
参照图1,在步骤101中,确定接入电网等级并计算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具体地说,当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确定接入电网等级,并且获取电网的电压实测值和频率实测值并分别与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下的电压参考值和频率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计算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
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判断电网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获取包括电网故障状态和电网容量的电网状态信息,来直接判断电网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通过检测电网频率信息和电网电压信息,来判断电网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例如,当电网频率明显偏离50Hz时,证明电网处于故障状态,此时的电压信息不可信,当频率在50Hz左右时,则电网处于稳定状态。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其他判断电网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也是可行的。
此外,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确定接入电网等级(也可称为,分散式风电所接入的电网等级、分散式风电的电网模式)。例如,可根据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的电网电压信息和电网频率信息来确定接入电网等级。用于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并网的接入电网等级主要包括三种:35kV级、第一容量的10kV级和第二容量的10kV级。
在优选的示例中,第一容量可以为装机容量在300万kw以上,例如,内陆大电网的系统容量;第二容量可以为装机容量在300万kw以下,例如,内陆偏远地区的小电网、海岛孤网的系统容量。
当接入电网等级被确定时,根据国家标准对电能质量的技术规定,该接入电网等级下的电压参考值和频率参考值可被相应地确定。
当电压参考值和频率参考值被相应地确定时,可通过将电网的电压实测值(也可称为,检测的电网电压信息)与电压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计算电压偏差;可通过将电网的频率实测值(也可称为,检测的电网频率信息)与频率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计算频率偏差。计算的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需要利用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的调节能力来调节,以提高分散式风电并网友好性。
继续参照图1,在步骤103中,确定调节优先级。具体地说,根据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以及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来确定调节优先级。调节优先级可包括:频率优先调节、电压优先调节、频率电压协调调节。稍后将参照图2来详细地描述确定优先级的方法。
在步骤105中,计算用于调节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基于频率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换言之,计算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是调节电网频率需求的有功功率。稍后将参照图3来详细描述计算第一附加有功功率的方法。
在步骤107中,计算用于调节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基于电压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换言之,计算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是调节电网电压需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稍后将参照图4来详细描述计算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的方法。
在步骤109中,计算需要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根据确定的调节优先级、第一附加有功功率、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来计算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稍后将参照图5至图7来详细描述计算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的方法。
在步骤111中,基于步骤109中所计算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来控制风储联合系统发出功率。稍后将参照图8和图9来详细地描述步骤111的操作。
图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优先级的方法的示例。
可基于不同的接入电网等级(例如,35kV级、第一容量的10kV级和第二容量的10kV级)的电压波动范围、频率波动范围,在以电压偏差ΔU为第一坐标分量、以频率偏差Δf为第二坐标分量的二维空间内划分多个分区。根据国家标准对电能质量的技术规定,可接入电网等级与该接入电网等级下所要求的电压波动范围、频率波动范围是相对应的。
参照图2A,电压偏差ΔU作为纵坐标分量(即,第一坐标分量),频率偏差Δf作为横坐标分量(第二坐标分量),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也可将电压偏差ΔU作为横坐标分量,频率偏差Δf作为纵坐标分量。
如图2A所示,划分的多个分区可包括:死区和A区~I区。
参照图2A,死区可以是-1%UN<ΔU<+1%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其中,UN可表示并网时电压的额定值。A区可以是-3%UN<ΔU<+7%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之中的除了死区之外的区域。B区可以是-3%UN<ΔU<+7%UN且0.2Hz<|Δf|<0.5Hz所形成的区域。C区可以是-7%UN<ΔU<-3%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D区可以是-7%UN<ΔU<-3%UN且0.2Hz<|Δf|<0.5Hz所形成的区域。E区可以是-10%UN<ΔU<-7%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F区可以是-10%UN<ΔU<-7%UN且0.2Hz<|Δf|<0.5Hz所形成的区域。G区可以是-3%UN<ΔU<+7%UN且0.5Hz<|Δf|<1Hz所形成的区域。H区可以是-7%UN<ΔU<-3%UN且0.5Hz<|Δf|<1Hz所形成的区域。I区可以是-10%UN<ΔU<-7%UN且0.5Hz<|Δf|<1Hz所形成的区域。
基于划分的多个分区的电压和频率范围,判断图1的步骤101中计算的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所属的分区,然后根据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以及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所属的分区下的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来确定调节优先级。
当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图2A中的死区时,即,电压偏差在-1%UN<ΔU<+1%UN内,计算的频率偏差在|Δf|<0.2Hz内,则说明并网时的电网的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较好,不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进行调节。即,当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死区时,不管在哪种接入电网等级下,均不需要利用风储联合系统进行电压和/或频率的调节。
考虑在步骤101中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属于35kV级的情况。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图2A中的A区,则表示电网的电能质量较好,此时可利用风储联合系统对电网的频率和电压进行细微调整,考虑到配电网中电压问题相对突出,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电压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B区或者G区,则表示电网的电压质量较好,然而频率质量较差,此时可利用风储联合系统优先对电网频率进行调节,即,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频率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C区或者E区,则表示电网的频率质量较好、电压质量较差,此时可利用风储联合系统优先对电网电压进行调节,即,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电压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F区,则表示电网的频率质量和电压质量均较差,但是相对而言,电压质量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可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电压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H区,则表示电网的频率质量和电压质量均较差,但是相对而言,频率质量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可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频率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D区、I区或者划分的多个区间之外,则表示电网的频率质量和电压质量均较差,此时可利用风储联合系统同时考虑电网频率和电压调节,即,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频率电压协调调节。
考虑在步骤101中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属于第一容量的10kV级的情况。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A区或者C区,则表示电网的电能质量较好,此时可利用风储联合系统对电网的频率和电压进行细微调整,考虑到配电网中电压问题相对突出,可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电压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B区、D区、G区或者H区,则表示电网的电压质量较好、频率质量较差,此时可利用风储联合系统优先对电网频率进行调节,即,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频率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E区,则表示电网的频率质量较好、电压质量较差,此时可利用风储联合系统优先对电网电压进行调节,即,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电压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F区,则表示电网的频率质量和电压质量均较差,但是相对而言,电压质量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电压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I区或者划分的多个区间之外,则表示电网的频率质量和电压质量均较差,此时可利用风储联合系统同时考虑电网频率和电压调节,即,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频率电压协调调节。
考虑在步骤101中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属于第二容量的10kV级的情况。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A区、B区、C区或者D区,则表示电网的电能质量较好,此时可利用分散式风储对电网的频率和电压进行细微调整,考虑到配电网中电压问题相对突出,可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电压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E区或者F区,则表示电网的频率质量较好、电压质量较差,此时可利用风储联合系统优先对电网电压进行调节,即,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电压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G区或者H区,则表示电网的电压质量较好、频率质量较差,此时可利用风储联合系统优先对电网频率进行调节,即,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频率优先调节。如果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属于I区或者划分的多个区间之外,则电网的频率质量和电压质量均较差,此时可利用风储联合系统同时考虑电网频率和电压调节,即,将调节优先级确定为频率电压协调调节。
图2B是概括地示出根据图1的步骤105至步骤109获取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2B,基于频率偏差Δf来得到第一有功功率ΔPfn,然后通过配电网频率控制决策基于风力发电机的状态(也可简称为:风机状态)和储能装置的状态(也可简称为:储能状态)来计算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稍后将参照图3来详细地描述该过程。
参照图2B,基于电压偏差ΔU来得到计算第二有功功率ΔPUn和第二无功功率ΔQUn,然后通过配电网电压控制决策基于风机状态和储能状态来计算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稍后将参照图4来详细地描述该过程。
参照图2B,通过配电网频率控制决策计算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以及通过配电网电压控制决策计算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与风机状态、储能装置以及根据图2A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一起输入到风储联合系统调节需求决策,以计算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稍后将参照图5至图7来详细地描述该过程。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配电网频率控制决策计算用于调节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的方法的示例。
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可包括多个风力发电机组和多个储能装置,本发明构思针对的是多个风力发电机组总共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多个储能装置总共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而具体每个风力发电机和每个储能装置的功率控制不在本发明中进行讨论。因此,本发明中所称的“风力发电机组”指的是包括在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中的所有的风力发电机组,本发明中所称的“储能装置”指的是包括在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中的所有的储能装置。
参照图3,在步骤301中,确定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SW.tmax。具体地说,获取风储联合系统中的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W和无功功率QW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容量限值SW.lim(即,上述的风机状态),以确定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SW.tmax。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从分散式风电能量管理(EMS)系统读取风力发电机组的电能状态来获得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PW、无功功率QW和容量限值SW.lim。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通过从分散式风电EMS系统读取风力发电机组的最大发出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Wlim和无功功率输出限值QWlim,然后根据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091
计算得到容量限值SW.lim。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下面的表达式1来确定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SW.tmax。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其他方法也是可行的。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092
在步骤303中,确定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SESS.tmax。具体地说,获取风储联合系统中的储能装置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ESS和无功功率QESS以及储能装置的容量限值SESS.lim(即,上述的储能状态),以确定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SESS.tmax。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从储能装置EMS系统读取储能装置的电能状态来获得储能装置的有功功率PESS、无功功率QESS和容量限值SESS.lim。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通过从储能装置EMS系统读取储能装置最大发出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ESSlim和无功功率输出限值QESSlim,然后根据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093
计算得到容量限值SESS.lim。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下面的表达式2来确定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SESS.tmax。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其他方法也是可行的。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094
在步骤305中,计算第一有功功率ΔPfn。具体地说,可根据频率偏差Δf、电网频率变化率响应系数kdf和电网频率变化响应系数kpf,来计算第一有功功率ΔPfn。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通过下面的表达式3来计算第一有功功率ΔPfn。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其他方法也是可行的。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095
在步骤307中将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SW.tmax与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SESS.tmax之和(SW.tmax+SESS.tmax)与第一有功功率ΔPfn进行比较,来计算用于调节频率偏差Δf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
如果第一有功功率ΔPfn小于(SW.tmax+SESS.tmax),即,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一起能够提供的功率较大,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等于第一有功功率ΔPfn,即,ΔPneed.f=ΔPfn
如果第一有功功率ΔPfn不小于(SW.tmax+SESS.tmax),即,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一起能够提供的功率较小,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等于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SW.tmax与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SESS.tmax之和(SW.tmax+SESS.tmax),即,ΔPneed.f=SW.tmax+SESS.tmax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配电网电压控制决策计算用于调节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的方法的示例。
图4中的步骤401和步骤403的操作与图3中的步骤301和步骤303的操作相同,因此在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参照图4,在步骤405中,计算第二有功功率ΔPUn和第二无功功率ΔQUn。具体地说,如下面的表达式4所示,根据电压偏差ΔU和电网电压变化有功调节响应系数kpup,来计算第二有功功率ΔPUn,并且如下面的表达式5所示,根据电压偏差ΔU和电网电压变化无功调节响应系数kpuQ,来计算第二无功功率ΔQUn。然而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其他方法也是可行的。
ΔPUn=kpupΔU (4)
ΔQUn=kpuQΔU (5)
在步骤407至步骤413中,基于第二有功功率与第二无功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来计算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
详细地说,在步骤407中根据表达式6计算第二有功功率与第二无功功率之间的比例系数XPU和XQU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101
在步骤409中,计算风储联合系统可提供的有功功率XP1以及计算风储联合系统可提供的无功功率XQ1。例如,通过将比例系数XPU乘以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之和,来计算风储联合系统可提供的有功功率,即,XP1=XPU(SW.tmax+SESS.tmax)。例如,通过将比例系数XQU乘以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之和,来计算风储联合系统可提供的无功功率,即,
XQ1=XQU(SW.tmax+SESS.tmax)。
在步骤411中,将第二有功功率ΔPUn与风储联合系统可提供的有功功率XP1进行比较,来确定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
在步骤411中,如果第二有功功率ΔPUn小于XP1,即,风储联合系统可提供的有功功率充足,则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等于第二有功功率ΔPUn,即,ΔPneed.U=ΔPUn;如果第二有功功率ΔPUn不小于XP1,即,风储联合系统可提供的有功功率不充足,则可将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确定为ΔPneed.U=XP1=XPU(SW.tmax+SESS.tmax)。
在步骤413中,将第二无功功率ΔQUn与风储联合系统可提供的无功功率XQ1进行比较,来确定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
在步骤413中,如果第二无功功率ΔQUn小于XQ1,即,风储联合系统可提供的无功功率充足,则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等于第二无功功率ΔQUn,即,ΔQneed.U=ΔQUn;如果第二无功功率ΔQUn不小于XQ1,即,风储联合系统可提供的无功功率不充足,则可将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确定为ΔQneed.U=XQ1=XQU(SW.tmax+SESS.tmax)。
图5至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风储联合系统调节需求决策计算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的方法的示例。
图5是示出在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优先调节时计算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Pneed的方法的示例。
当在步骤103中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优先调节时,在闭锁电压调节的情况下,计算频率调节所需的功率。如果风储联合系统的调节能力在频率优先调节的情况下还有剩余的功率,则释放电压调节,即,进一步计算电压调节所需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优先调节时,在不考虑电压调节的情况下,基于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之和与第一附加有功功率的比较,来计算第三附加有功功率。
参照图5,在步骤501中分别确定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SW.tmax以及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SESS.tmax。图5的步骤501与图3的步骤301和步骤303的操作相似,因此省略重复描述。
在步骤503和步骤504将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SW.tmax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SESS.tmax之和与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进行比较。
具体地说,在步骤503中,计算差值PWns1,在步骤504中,判断差值PWns1是否小于0。如果步骤504判断为“否”,也就是说,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不小于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SW.tmax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SESS.tmax之和,即,风储联合系统的调节能力仅可进行频率调节,因此不考虑电压调节(即,闭锁电压调节),而在步骤505中确定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ΔPneed.f。由于在此情况下风储联合系统的调节能力仅可进行频率调节,而在频率调节中不需要考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耦合,因此,第三附加无功功率为0。
在一个示例中,如果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在频率优先调节的情况下还有剩余的功率,则将该剩余的功率用于电压调节来计算第三有功功率和第三无功功率,并且将第一附加有功功率与第三有功功率之和作为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将第三无功功率作为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参照图5,如果步骤504判断为“是”,也就是说,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小于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SW.tmax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SESS.tmax之和,即,风储联合系统在频率优先调节的情况下还有剩余的调节能力,此时,释放电压调节。具体地说,在步骤506中,根据表达式7计算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之间的比例系数XPUn和XQUn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131
在步骤507和步骤508中,将剩余的功率之中的有功功率XPUn|PWns1|与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进行比较,以计算第三有功功率ΔPneed.U1
具体地说,如果步骤507判断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小于XPUn|PWns1|,即,剩余的功率之中的有功功率足够用于电压偏差调节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因此,在步骤508中,确定第三有功功率等于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即,ΔPneed.U1=ΔPneed.U
如果步骤507判断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不小于XPUn|PWns1|,即,剩余的功率之中的有功功率无法满足用于电压偏差调节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因此,在步骤508中,确定第三有功功率等于剩余的功率之中的有功功率,即,ΔPneed.U1=XPUn|PWns1|。
在步骤509中,将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与步骤508中确定的第三有功功率ΔPneed.U1之和作为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
在步骤510和步骤511中,将剩余的功率之中的无功功率XQUn|PWns1|与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进行比较,以计算第三无功功率ΔQneed.U1
具体地说,如果步骤510判断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小于XQUn|PWns1|,即,剩余的功率之中的无功功率足够用于电压偏差调节的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因此,在步骤511中确定第三无功功率ΔQneed.U1等于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即,ΔQneed.U1=ΔQneed.U
如果步骤510判断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不小于XQUn|PWns1|,即,剩余的功率之中的无功功率无法满足用于电压偏差调节的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因此,在步骤511中确定第三无功功率ΔQneed.U1等于剩余的功率之中的无功功率XQUn|PWns1|,即,ΔQneed.U1=XQUn|PWns1|。
由于仅电压调节需要无功功率而频率调节不需要无功功率,因此可在步骤512中,将步骤511中确定的第三无功功率作为第三附加无功功率,即,ΔQneed=ΔQneed.U1
图6是示出在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电压优先调节时计算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的方法的示例。
当在步骤103中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电压优先调节时,在闭锁频率调节的情况下,计算电压调节所需的功率。如果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在电压优先调节的情况下还有剩余的功率,则释放频率调节,即,进一步计算频率调节所需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电压优先调节时,在不考虑频率调节的情况下,基于第二附加有功功率与第二附加无功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来计算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参照图6,在步骤601分别确定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SW.tmax以及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SESS.tmax。图6的步骤601与图3的步骤301和步骤303的操作相似,因此省略重复描述。
在步骤602中,计算根据上面的表达式7计算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之间的比例系数XPUn和XQUn
在步骤603中,根据表达式8将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与风储联合系统的有功功率XPUn(SW.tmax+SESS.tmax)进行比较,并且将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与风储联合系统的无功功率XQUn(SW.tmax+SESS.tmax)进行比较,以计算有功差值PWns21和无功差值QWns21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141
在步骤604中判断有功差值PWns21是否小于0,如果有功差值PWns21不小于0,则表示风储联合系统的有功功率较小而无法满足用于调节电压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风储联合系统的调节能力在电压优先调节的情况下没有剩余的功率,因此,可直接在步骤606中确定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XPUn(SW.tmax+SESS.tmax)。
在步骤605中判断无功差值QWns21是否小于0,如果无功差值QWns21不小于0,则表示风储联合系统的无功功率较小而无法满足用于调节电压的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也就是说,在此情况下,风储联合系统在电压优先调节的情况下没有剩余的功率,因此,可直接在步骤607中确定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XQUn(SW.tmax+SESS.tmax)。
在一个示例中,如果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在电压优先调节的情况还有剩余的功率,则将该剩余的功率用于频率调节来计算第四有功功率,并且将第二附加有功功率与第四有功功率之和作为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将第二附加无功功率作为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详细地,如果在步骤604和步骤605中判断有功差值PWns21和无功差值QWns21均小于0,则表示风储联合系统在电压优先调节的情况下还有剩余的功率,因此释放频率调节,并且通过步骤608至步骤610计算第四有功功率ΔPneed.f1
在步骤608中,根据表达式9计算余量SWns23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151
通过在步骤609中将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与余量SWns23进行比较,以在步骤610中确定第四有功功率ΔPneed.f1
具体地说,如果在步骤609中确定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小于余量SWns23,则表示风储联合系统在电压优先调节的情况下的剩余的功率可完全满足用于调节频率偏差的有功功率,因此,在步骤610中,可确定第四有功功率ΔPneed.f1=ΔPneed.f
如果在步骤609中确定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不小于余量SWns23,则表示风储联合系统在电压优先调节的情况下的剩余的功率不能够完全满足用于调节频率偏差的有功功率,因此,在步骤610中,可确定第四有功功率ΔPneed.f1=SWns23
由于风储联合系统在满足电压优先调节的情况下还存在剩余的功率来进行频率调节,而频率调节仅需要有功功率,因此,在步骤611中,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和第四有功功率ΔPneed.f1共同构成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即,ΔPneed=ΔPneed.U+ΔPneed.f1,并且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可直接作为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即,ΔQneed=ΔQneed.U
图7是示出在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电压协调调节时计算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的方法的示例。
当在步骤103中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电压协调调节时,需要同时考虑频率调节和电压调节。
当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电压协调调节时,基于第一附加有功功率、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三者的比例关系以及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来计算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的附加无功功率。
参照图7,在步骤701中分别确定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SW.tmax以及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SESS.tmax。图7的步骤701与图3的步骤301和步骤303的操作相似,因此省略重复描述。
在步骤702中分析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三者的比例关系。例如,可根据表达式10计算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分别在三者之和中的比例,即,计算得到比例系数XPfn、XPUn1、XQUn1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161
在步骤703中根据计算的比例系数XPfn、XPUn1、XQUn1,来计算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分别与风储联合系统可按比例提供的功率之间的差值P1、P2和Q3。例如,可根据表达式11来计算差值P1、P2和Q3。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162
在步骤704中,判断差值P1和P2是否均小于0。如果差值P1和P2均小于0,则表示风储联合系统的调节能力可同时完全满足用于调节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以及用于调节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因此,在步骤706中,可将二者之和作为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即,ΔPneed=ΔPneed.f+ΔPneed.U
如果步骤704中判断差值P1和P2不是均小于0,则表示风储联合系统的调节能力无法完全满足用于调节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f以及用于调节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U,因此,在步骤705中,可根据表达式12来计算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
Figure BDF0000010955350000171
在步骤707中,判断差值Q3是否小于0。如果Q3小于0,则表示风储联合系统的调节能力可完全满足用于调节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因此,在步骤708中,可直接将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确定为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即,ΔQneed=ΔQneed.U
如果步骤707中判断差值Q3不小于0,则表示风储联合系统的调节能力无法完全满足用于调节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U,因此,在步骤709中,可根据表达式13来计算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
ΔQneed=XQUn1(SW.tmax+SESS.tmax) (13)
当参照图5至图7计算出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时,可基于二者来控制风储联合系统发出的功率。
具体地说,可基于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来计算风储联合系统中的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ΔPWneed和/或风储联合系统中的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ΔPESSneed;基于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来计算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ΔQWneed和/或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ΔQESSneed;基于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ΔPWneed和无功功率ΔQWnee以及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ΔPESSneed和无功功率ΔQESSnee,来控制风储联合系统发出功率。下面将参照图8和图9来进行详细地描述。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来计算风力发电机组和/或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的方法的示例。
参照图8,在步骤801中,读取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W和风力发电机组最大发出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Wlim以及储能装置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ESS以及储能装置最大发出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ESSlim。类似于图3的步骤301和步骤303,在一个示例中,可通过从分散式风电EMS系统读取PW和PWlim,并且通过储能装置EMS系统读取PESS和PESSlim
当计算风力发电机组和/或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时,优先考虑最大化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的调节能力,当风力发电组的调节能力无法完全满足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时,考虑利用存储装置的调节能力。
在一个示例中,当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W的绝对值小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Wlim的绝对值时,在优先最大化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的能够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与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之和最接近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下面将参照步骤802至步骤810来进行详细地描述。
在步骤802中,通过将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W的绝对值与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Wlim的绝对值进行比较,来判断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W是否已经到达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Wlim
当|PW|小于|PWlim|时,在步骤802中判断风力发电机组还未达到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Wlim,即,“否”。此时,在步骤803中,将第三附加有功功率的绝对值|ΔPneed|与风力发电机组还可发出的有功功率|PWlim-PW|进行比较。如果在步骤803中判断|ΔPneed|小于|PWlim-PW|,则表示风力发电机组还可发出的有功功率|PWlim-PW|能够完全满足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而不需要在利用储能装置的调节能力(即,步骤804中的ΔPESSneed=0),因此在步骤804中可确定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ΔPWneed=ΔPneed
如果在步骤803中判断|ΔPneed|不小于|PWlim-PW|,则表示风力发电机组还可发出的有功功率|PWlim-PW|无法满足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而是需要考虑利用储能装置的调节能力。在此情况下,优先最大化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的能够发出的有功功率,即,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为|PWlim-PW|(即,步骤807、809和810中的ΔPWneed=|PWlim-PW|)。考虑利用储能装置的调节能力,在步骤805中可利用表达式14计算风力发电机组无法满足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的差值ΔP。
ΔP=ΔPneed-|PWlim-PW| (14)
在步骤806中判断储能装置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ESS是否已经到达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ESSlim。如果在步骤806中,判断|PESS|不小于|PESSlim|,则表示储能装置已经达到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ESSlim,即,储能装置不存在额外的调节能力,因此在步骤807中确定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为ΔPESSneed=0。如果在步骤806中,判断|PESS|小于|PESSlim|,则表示储能装置还未达到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ESSlim,即,储能装置还存在额外的调节能力,因此在步骤808中将差值ΔP的绝对值与储能装置还可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PESSlim-PESS)的绝对值进行比较。
如果在步骤808中确定|ΔP|小于|PESSlim-PESS|,则表示储能装置额外的调节能力能够完全弥补风力发电机组无法满足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的差值ΔP。因此,在步骤809中,确定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ΔPESSneed=ΔP。此时,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与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之和等于第三附加有功功率。
如果在步骤808中确定|ΔP|不小于|PESSlim-PESS|,则表示储能装置额外的调节能力不能够弥补风力发电机组无法满足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的差值ΔP。此时,考虑使得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与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之和最接近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因此,在步骤810中,确定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能够使得储能装置达到其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ESSlim,即,ΔPESSneed=|PESSlim-PESS|。
在一个示例中,当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W的绝对值不小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Wlim的绝对值时,在最大化利用储能装置的能够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最接近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下面将参照步骤811至步骤815来进行详细地描述。
返回步骤802,当风力发电机组的|PW|不小于|PWlim|时,在步骤802中判断风力发电机组已经达到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Wlim。在此情况下,指示风力发电机组的已经不存在额外的调节能力(即,步骤812、814和815中的ΔPWneed=0),这时仅能考虑利用储能装置的调节能力。
在步骤811中,判断储能装置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ESS是否已经到达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ESSlim。如果在步骤811中,若确定|PESS|不小于|PESSlim|,则表示储能装置已经达到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ESSlim,即,储能装置也不存在额外的调节能力,因此在步骤812中确定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为ΔPESSneed=0。
如果在步骤811中,若确定|PESS|小于|PESSlim|,则表示储能装置还未达到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ESSlim,即,储能装置还存在额外的调节能力,因此在步骤813中将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的绝对值与储能装置额外的调节能力(PESSlim-PESS)的绝对值进行比较。
如果在步骤813中确定|ΔPneed|小于|PESSlim-PESS|,则表示储能装置额外的调节能力能够完全满足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因此,在步骤814中,确定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ΔPESSneed=ΔPneed
如果在步骤813中确定|ΔPneed|不小于|PESSlim-PESS|,则表示储能装置额外的调节能力无法完全满足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此时,考虑使得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最接近第三附加有功功率ΔPneed,因此,在步骤815中,确定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能够使得储能装置达到其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ESSlim,即,ΔPESSneed=|PESSlim-PESS|。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来计算风力发电机组和/或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的方法的示例。
参照图9,在步骤901中,读取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无功功率QW和风力发电机组最大发出的无功功率输出限值QWlim以及储能装置的实时发出的无功功率QESS以及储能装置最大发出的无功功率输出限值QESSlim。类似于图3的步骤301和步骤303,在一个示例中,可通过从分散式风电EMS系统读取QW和QWlim,并且通过储能装置EMS系统读取QESS和QESSlim。此外,虽然在本申请中将步骤901和步骤801分别示出在两个不同的步骤中,但是步骤901和步骤801可同时地执行,图8和图9的操作也可同时地执行。
类似于图8,当计算风力发电机组和/或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时,优先考虑最大化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的调节能力,当风力发电组的调节能力无法完全满足第三附加无功功率ΔQneed时,考虑利用存储装置的调节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无功功率的绝对值小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输出限值的绝对值时,在优先最大化利用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能够发出的无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与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之和最接近第三附加无功功率。图9的步骤902至步骤910详细地描述了该实施例,并且图9的步骤902至步骤910的无功功率过程与图8的步骤802至步骤810的有功功率过程一一对应,各个参数的含义也一一对应,为了简明,在此省略其对应的描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无功功率的绝对值不小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输出限值的绝对值时,在最大化利用储能装置的能够发出的无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最接近第三附加无功功率。图9的步骤911至步骤915详细地描述了该另一实施例,并且图9的步骤911至步骤915的无功功率过程与图8的步骤811至步骤815的有功功率过程一一对应,各个参数的含义也一一对应,为了简明,在此省略其对应的描述。
在参照图8和图9计算完成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和/或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即,完成分配风储联合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求)之后,将分配的风储联合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通过分散式风电EMS系统和储能装置EMS系统传输到各个分散式风力发电机组及储能装置,从而使分散式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额外调节相应的功率,实现对电力系统(即,电网)频率和电压的协调控制。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1000。
参照图10,风储联合系统1000可包括接入电网等级识别模块1100、优先级确定模块1200、计算模块1300和控制模块1400。
然而。图10示出的风储联合系统1000仅是示意性的示例,本发明构思不限于此。风储联合系统1000还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风储联合系统还可包括分散式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分散式风电EMS系统和储能装置EMS系统等公知的装置或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风储联合系统1000可仅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可执行图1至图9所描述的方法以及图10各个模块的功能,存储器可存储控制中需要的或计算的各种数据。
参照图10,接入电网等级识别模块1100可被配置为:当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确定接入电网等级,并且获取电网的电压实测值和频率实测值并分别与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下的电压参考值和频率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计算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接入电网等级识别模块1100可执行图1中的步骤101的操作,为了简明在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优先级确定模块1200可被配置为:根据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以及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来确定调节优先级。优先级确定模块1200可执行图1中的步骤103的操作以及图2所述描述的确定条件优先级的方法,为了简明在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计算模块1300可被配置为:基于频率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基于电压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根据确定的调节优先级、第一附加有功功率、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来计算需要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计算模块1300可执行图1中的步骤105至步骤109的操作以及图3至图7所描述的各个步骤,为了简明在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控制模块1400可基于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来控制风储联合系统发出功率。控制模块1400可执行图1中的步骤111以及图8和图9所描述的各个步骤的操作,为了简明在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的示图。
参照图11,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可包括:接入电网等级识别模块110、调节优先级确认模块111、分散式风电、储能状态有功无功需求分配模块112、分散式风电EMS系统113、储能装置EMS系统114、多个风力发电机(风机1至风机n)以及多个储能装置(储能装置PCS1至PCSn)。
接入电网等级识别模块110可根据电压信息(也可称为电网的电压实测值)Ugrid和电网状态信息Sgrid来确定接入电网等级。接入电网等级识别模块110在确定接入电网等级的情况下,可获得相应的电压参考值Uref和频率参考值fref用于在比较器(或减法器、计算器等)中分别与电网的电压实测值Ugrid和频率实测值fgrid进行比较,来得到电压偏差ΔU和频率偏差Δf。接入电网等级识别模块110还可根据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来得到电压波动范围ΔUlim和频率波动范围Δflim,并输入到调节优先级确认模块111用于确定优先级。换言之,接入电网等级识别模块110可执行关于步骤101中的操作,为了简明在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调节优先级确认模块111可根据图1的步骤103以及图2A描述的方法来确定优先级,为了简明在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分散式风电、储能状态有功无功需求分配模块112可根据调节优先级确认模块111确定的优先级、分散式风电EMS系统113获取的风机状态(例如,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W和无功功率QW、风力发电机组最大发出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Wlim和无功功率输出限值QWlim)和储能装置EMS系统114获取的储能状态(例如,储能装置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PESS和无功功率QESS、储能装置最大发出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PESSlim和无功功率输出限值QESSlim),来计算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ΔPWneed和无功功率ΔQWneed以及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ΔPESSneed和无功功率ΔQESSneed。换言之,分散式风电、储能状态有功无功需求分配模块112执行关于步骤105至109的操作以及图3至图9描述的操作,为了简明在此省略重复的描述。
分散式风电EMS系统113可从风机1至风机n分别获取各个风机信息,然后综合分析各个风机信息来获取提供给分散式风电、储能状态有功无功需求分配模块112的风机状态。分散式风电EMS系统113还可根据计算的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ΔPWneed和无功功率ΔQWneed控制风机1至风机n的风机出力。分散式风电EMS系统113可采用各种方法来进行上述操作,为了不使得本发明构思的模糊,因此不做详细的描述。
储能装置EMS系统114可从储能装置PCS1至PCSn分别获取各个储能信息,然后综合分析各个储能信息来获取提供给分散式风电、储能状态有功无功需求分配模块112的储能状态。储能装置EMS系统114还可根据计算的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ΔPESSneed和无功功率ΔQESSneed控制储能装置PCS1至PCSn的储能出力。分散式风电EMS系统113可采用各种方法来进行上述操作,为了不使得本发明构思的模糊,因此不做详细的描述。
以上参照图1至图9描述的本发明的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图10和图11所描述的风储联合系统能够对电网的电压偏差调节和频率偏差调节进行综合权衡,确定调节优先级,进而在考虑分散式风电接入配电网时存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耦合问题的情况下,确定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分配,并且最大化的利用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装置的调节能力,并且优先最大化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的调节能力,有效提高分散式风电的并网可靠性以及该并网的电能质量。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图1至图9描述的方法的各个步骤以及图10和图11的描述的各个模块及其操作可被编写为程序或软件。可基于附图中示出的框图和流程图以及说明书中的对应描述,使用任何编程语言来编写程序或软件。在一个示例中,程序或软件可包括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直接执行的机器代码,诸如,由编译器产生的机器代码。在另一个示例中,程序或软件包括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使用解释器执行的更高级代码。程序或软件可被记录、存储或固定在一个或多个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一个示例中,程序或软件或一个或多个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被分布在计算机系统上。
根据本发明构思的示例实施例,图1至图9描述的方法的各个步骤以及图10和图11的描述的各个模块及其操作可被实现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计算装置上。存储器存储有用于控制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各个单元的操作的程序指令。
虽然上面参照图1至图11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例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形式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如果描述的技术以不同的顺序被执行,和/或如果描述的系统、架构、或装置中的组件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被其他组件或它们的等同物代替或补充,则可实现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是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所限定,而是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并且在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将被解释为被包括在本公开中。

Claims (24)

1.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确定接入电网等级,并且获取电网的电压实测值和频率实测值并分别与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下的电压参考值和频率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计算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
根据所述电压偏差和所述频率偏差以及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来确定调节优先级;
基于所述频率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所述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
基于所述电压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所述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
根据确定的调节优先级、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来计算需要所述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基于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来控制所述风储联合系统发出功率,
其中,基于所述电压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所述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电压偏差和电网电压变化有功调节响应系数,来计算第二有功功率;
根据所述电压偏差和电网电压变化无功调节响应系数,来计算第二无功功率;
基于所述第二有功功率与所述第二无功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所述风储联合系统中的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风储联合系统中的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来计算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
其中,不同的接入电网等级包括:35kV级、第一容量的10kV级和第二容量的10kV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频率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所述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频率偏差、电网频率变化率响应系数和电网频率变化响应系数,来计算第一有功功率;
将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之和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进行比较,来计算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容量限值,以确定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
获取所述储能装置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所述储能装置的容量限值,以确定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需要所述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的步骤包括:
当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优先调节时,在不考虑电压调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之和与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的比较,来计算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
当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电压优先调节时,在不考虑频率调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与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来计算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当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电压协调调节时,基于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三者的比例关系以及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来计算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的附加无功功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需要所述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的步骤还包括:
如果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在频率优先调节的情况下还有剩余的功率,则将该剩余的功率用于电压调节来计算第三有功功率和第三无功功率,并且将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与所述第三有功功率之和作为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将所述第三无功功率作为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如果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在电压优先调节的情况还有剩余的功率,则将该剩余的功率用于频率调节来计算第四有功功率,并且将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与所述第四有功功率之和作为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将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作为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调节优先级的步骤包括:
基于不同的接入电网等级的电压波动范围、频率波动范围,在以电压偏差ΔU为第一坐标分量、以频率偏差Δf为第二坐标分量的二维空间内划分多个分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区包括:
死区:-1%UN<ΔU<+1%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
A区:-3%UN<ΔU<+7%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之中的除了死区之外的区域;
B区:-3%UN<ΔU<+7%UN且0.2Hz<|Δf|<0.5Hz所形成的区域;
C区:-7%UN<ΔU<-3%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
D区:-7%UN<ΔU<-3%UN且0.2Hz<|Δf|<0.5Hz所形成的区域;
E区:-10%UN<ΔU<-7%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
F区:-10%UN<ΔU<-7%UN且0.2Hz<|Δf|<0.5Hz所形成的区域;
G区:-3%UN<ΔU<+7%UN且0.5Hz<|Δf|<1Hz所形成的区域;
H区:-7%UN<ΔU<-3%UN且0.5Hz<|Δf|<1Hz所形成的区域;
I区:-10%UN<ΔU<-7%UN且0.5Hz<|Δf|<1Hz所形成的区域,
其中,UN表示并网时电压的额定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调节优先级的步骤还包括:
判断所述电压偏差和所述频率偏差所属的分区;
根据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以及所述电压偏差和所述频率偏差所属的分区下的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来确定调节优先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来控制所述风储联合系统发出功率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来计算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和/或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
基于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来计算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和/或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
基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来控制所述风储联合系统发出功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和/或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的绝对值时,在优先最大化利用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能够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与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之和最接近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
当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的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的绝对值时,在最大化利用所述储能装置的能够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最接近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和/或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无功功率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输出限值的绝对值时,在优先最大化利用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能够发出的无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与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之和最接近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当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无功功率的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输出限值的绝对值时,在最大化利用所述储能装置的能够发出的无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最接近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指令。
13.一种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存储有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指令。
14.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储联合系统包括:
接入电网等级识别模块,被配置为:当电网处于稳定状态时,确定接入电网等级,并且获取电网的电压实测值和频率实测值并分别与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下的电压参考值和频率参考值进行比较,来计算电压偏差和频率偏差;
优先级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电压偏差和所述频率偏差以及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来确定调节优先级;
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频率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所述频率偏差的第一附加有功功率;基于所述电压偏差来计算用于调节所述电压偏差的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根据确定的调节优先级、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来计算需要所述风储联合系统调节的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来控制所述风储联合系统发出功率,
其中,计算模块还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电压偏差和电网电压变化有功调节响应系数,来计算第二有功功率;
根据所述电压偏差和电网电压变化无功调节响应系数,来计算第二无功功率;
基于所述第二有功功率与所述第二无功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所述风储联合系统中的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风储联合系统中的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来计算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
其中,不同的接入电网等级包括:35kV级、第一容量的10kV级和第二容量的10kV级。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储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频率偏差、电网频率变化率响应系数和电网频率变化响应系数,来计算第一有功功率;
将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之和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进行比较,来计算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风储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储联合系统还包括功率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容量限值,以确定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
获取所述储能装置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所述储能装置的容量限值,以确定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储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模块被配置为:
当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优先调节时,在不考虑电压调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之和与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的比较,来计算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
当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电压优先调节时,在不考虑频率调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与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来计算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当确定的调节优先级为频率电压协调调节时,基于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和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三者的比例关系以及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来计算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和第三的附加无功功率。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储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模块还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在频率优先调节的情况下还有剩余的功率,则将该剩余的功率用于电压调节来计算第三有功功率和第三无功功率,并且将所述第一附加有功功率与所述第三有功功率之和作为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将所述第三无功功率作为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如果所述风力发电机组能够提供的功率和所述储能装置能够提供的功率在电压优先调节的情况还有剩余的功率,则将该剩余的功率用于频率调节来计算第四有功功率,并且将所述第二附加有功功率与所述第四有功功率之和作为第三附加有功功率,将所述第二附加无功功率作为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储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
基于不同的接入电网等级的电压波动范围、频率波动范围,在以电压偏差ΔU为第一坐标分量、以频率偏差Δf为第二坐标分量的二维空间内划分多个分区。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风储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区包括:
死区:-1%UN<ΔU<+1%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
A区:-3%UN<ΔU<+7%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之中的除了死区之外的区域;
B区:-3%UN<ΔU<+7%UN且0.2Hz<|Δf|<0.5Hz所形成的区域;
C区:-7%UN<ΔU<-3%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
D区:-7%UN<ΔU<-3%UN且0.2Hz<|Δf|<0.5Hz所形成的区域;
E区:-10%UN<ΔU<-7%UN且|Δf|<0.2Hz所形成的区域;
F区:-10%UN<ΔU<-7%UN且0.2Hz<|Δf|<0.5Hz所形成的区域;
G区:-3%UN<ΔU<+7%UN且0.5Hz<|Δf|<1Hz所形成的区域;
H区:-7%UN<ΔU<-3%UN且0.5Hz<|Δf|<1Hz所形成的区域;
I区:-10%UN<ΔU<-7%UN且0.5Hz<|Δf|<1Hz所形成的区域,
其中,UN表示并网时电压的额定值。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风储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
判断所述电压偏差和所述频率偏差所属的分区;
根据确定的接入电网等级以及所述电压偏差和所述频率偏差所属的分区下的电压质量和频率质量,来确定调节优先级。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储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来计算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和/或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
基于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来计算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和/或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
基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以及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来控制所述风储联合系统发出功率。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风储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的绝对值时,在优先最大化利用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能够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与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之和最接近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
当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有功功率的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限值的绝对值时,在最大化利用所述储能装置的能够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有功功率最接近所述第三附加有功功率。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风储联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
当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无功功率的绝对值小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输出限值的绝对值时,在优先最大化利用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能够发出的无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所述风力发电机组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与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之和最接近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当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发出的无功功率的绝对值不小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输出限值的绝对值时,在最大化利用所述储能装置的能够发出的无功功率的情况下,使得所述储能装置需要额外调节的无功功率最接近所述第三附加无功功率。
CN201810294457.6A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4486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4457.6A CN108448651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4457.6A CN108448651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8651A CN108448651A (zh) 2018-08-24
CN108448651B true CN108448651B (zh) 2021-07-20

Family

ID=63199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4457.6A Active CN108448651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86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2198B (zh) * 2018-11-29 2021-10-2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风储联合发电系统充放电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01211B (zh) * 2019-07-26 2021-07-27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特征提取的储能电站工作场景识别方法
CN111697595B (zh) * 2020-06-18 2021-11-0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虚拟同步风机的频率动态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564135A (zh) * 2020-12-22 2021-03-26 浙江大学 一种新能源与储能电站群频率/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7392A (zh) * 2016-10-21 2017-03-22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逻辑模块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026461A (zh) * 2017-05-11 2017-08-0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站参与一次调频的快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710B (zh) * 2009-07-24 2011-08-1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单级可升压逆变器
EP2541722B1 (en) * 2011-06-29 2015-09-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power production unit, in particular a wind turbine
JP2015180125A (ja) * 2014-03-18 2015-10-08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装置、電力変換装置及び制御システム
CN104795843A (zh) * 2015-05-12 2015-07-22 刘冬明 一种具有电压稳定装置的并网风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26719B (zh) * 2015-11-09 2017-11-07 安徽工程大学 用于风电功率调控的储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17667B (zh) * 2016-01-28 2019-11-08 武汉大学 一种含风电电力系统的频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7332258B (zh) * 2017-07-14 2020-04-2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风电串补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CN107565612A (zh) * 2017-08-31 2018-01-0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分散式风电并网有功最大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7392A (zh) * 2016-10-21 2017-03-22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优先级逻辑模块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026461A (zh) * 2017-05-11 2017-08-0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站参与一次调频的快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8651A (zh) 2018-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8651B (zh) 一种分散式风电的风储联合系统及控制方法
Soliman et al. Supervisory energy management of a hybrid battery/PV/tidal/wind sources integrated in DC-microg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Kou et al. Nonlinear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wind farm for system frequency support
Patel et al. Enhancing optimal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in a multi-area power system with diverse energy resources
US8046110B2 (en) Control of active power reserve in a wind-farm
EP2362521B1 (en) Power generation frequency control
US10050447B2 (en) Multi-farm 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postolopoulou et al. 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real time
CN103620933B (zh) 用于调节连接到多源dc系统的dc源功率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Huang et al. An endogenous approach to quantifying the wind power reserve
Ahmidi et al. A multilevel approach for optimal participating of wind farms at reactive power balancing in transmission power system
CN109103924B (zh) 基于柔性分析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关键因素的分析方法
Fang et al. An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for reactive power in wind farms consisting of VSCF DFIG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s
Ge et al. Transient stability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multi-wind farms integrated power system
CN107591836B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最大渗透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frequency regulation strategy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wind-hydro-storage complementary microgrid
Wang et al. Frequency response methods for grid-connected wind power generations: A review
Fedayi et al. BESS based voltage stability improvement enhancing the optimal control of real an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N110808616A (zh) 一种基于功率缺额分配的微电网频率控制方法
Jha et al. An adaptive vector control method for inverter‐based stand‐alone microgrids considering voltage reduction and load shedding schemes
Benlahbib et al. PSO-PI algorithm for wind farm supervision
Sato et al. Power system stabilization by direct load control based on strategy-proofness and individual rationality
Quijano et al. Volt-var optimization with power management of 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for conservation voltage reduction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Robyns et al. Supervision of renewable energy for its integration in the electrical system
Ma et al. Optimal quasi-synchronous condenser and generator dispatch for voltage stability and peak-shav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