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6982A -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6982A
CN108446982A CN201810326735.1A CN201810326735A CN108446982A CN 108446982 A CN108446982 A CN 108446982A CN 201810326735 A CN201810326735 A CN 201810326735A CN 108446982 A CN108446982 A CN 108446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action
oxygen
carbon
information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267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学军
雷训
雷谨榕
祝加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3267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69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6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69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通过至少两个通信终端,在互联网上建立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由两个以上注册用户通过注册帐号与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建立连接;注册帐号与银行帐号绑定,组成实体碳、热、氧交易支付体系;注册用户向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提交经法定机构核算、核查确定的供需信用信息,当任意两个以上注册用户发布的信息内容互相匹配时,系统生成合约,并通知注册用户;注册用户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决定是否交易;当合约确定后,系统自动记录、保存履约过程,并根据注册用户履约情况评定相应信用度,调整注册用户发布供需信息时所交纳保证金的比例。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包括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

Description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属权益交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化以来,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的CO2、NOx等温室气体和SO2、H2S等污染性物质及PM2.5粉尘,当前,大气中CO2浓度已达60万年以来的最高峰值,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和极端气候。大气“碳”驱动“冰”的消融,打破了地球上碳、热、氧和水、气、冰共存的气候平衡状态,乃至改变地球大尺度的冷暖循环;造成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农作物减产;沙漠化面积迅速扩大;雾霾肆虐;病虫害、热射病与传染性疾病频发等一系列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着生命的延续。
为了减少CO2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交易(ET)和联合履约(JI)三种碳交易机制,把温室气体排放额(CO2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实现减排的目标。
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的批准,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启动,其市场规模超过欧盟(EU ETS)碳交易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2018年1月,加拿大安大略省将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及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碳市场建立链接,形成中国、欧盟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碳交易市场。
现有的碳交易市场,无论是配额交易市场,还是自愿交易市场,都是虚拟的指标交易,不能解决地球大气圈碳、热、氧平衡的问题,致使大气圈CO2浓度仍在快速增长,全球变暖加剧。目前,没有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通过至少两个通信终端,在互联网上建立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由两个以上注册用户通过注册帐号与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建立连接;注册帐号与银行帐号绑定,组成实体碳、热、氧交易支付体系;注册用户向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提交经法定机构核算、核查确定的供需信用信息,当任意两个以上注册用户发布的信息内容互相匹配时,系统生成合约,并通知注册用户;注册用户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决定是否交易;当合约确定后,系统自动记录、保存履约过程,并根据注册用户履约情况评定相应信用度,调整注册用户发布供需信息时所交纳保证金的比例。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包括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其目的是建立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用户注册: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电脑一体机等)登陆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提交用户信息,登记注册。
用户信息包括身份信息、银行帐号信息等。
自然人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国籍、职业、住所地址(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时,登记经常居住地)、工作单位地址、身份证件号码、身份证件有效期限、联系方式(包括电话、邮箱、QQ、微信等)。
法人、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的“身份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电话、经营范围、有效期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办理人)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有效期限、联系方式)。
自然人的“银行帐号信息”包括个人姓名、开户行、帐号。
法人、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的“银行帐号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开户行、帐号。
(2)注册信息验证: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采取自动和/或手动方式,对用户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验证通过后,生成注册帐号,即成为注册用户;系统自动将注册用户信息以加密的形式进行储存。
注册帐号具有唯一性,每个用户只能申请一个注册帐号。
(3)发布供需信息:注册用户通过注册帐号登陆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根据需要交易的实物碳、热、氧产品供需量,交纳相应的保证金;获得实物碳、热、氧产品供需信息发布权限,在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上发布供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在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上发布实物碳、热、氧产品供给信息,实物碳、热、氧产品依据《标准化法》规定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及其技术规范,需经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机构检测,并出具相关证明文件(包括证书、证件、报告),以确保交易产品计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系统将自动识别和/或人工识别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的有效性。
实物碳、热、氧产品以吨为计量、交易的单位,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的计量单位,其它货币按交易当天的汇率进行换算。
所述交纳的保证金,当交易完成和/或交易中止后,根据履约情况将保证金全部和/或部分返还给注册用户。
(4)供需信息分析: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自动检索注册用户发布的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将系统匹配产生的交易提示信息,自动发送至注册用户对应的注册帐号上。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根据供需信息发布时间、供需信息发布者(注册用户)信用度,确定优先等级。根据优先等级进行排序,按排序向供需双方(注册用户)发送交易提示信息。信息发布时间早、信用度高的注册用户,优先获得交易权(包括优先获得交易提示信息,优先生成交易合同等权益)。
当优先等级供需双方中任意一方处于交易状态时,系统则自动检测次优先等级注册用户交易状态,直到检测到供需双方状态均为未交易状态时,将系统匹配产生的交易提示信息,自动发送至注册用户对应的注册帐号上。
当注册用户已完成当前交易或取消当前交易,系统自动停止向该注册用户发送交易提示信息,根据确定的优先等级向该注册用户排序后的等级注册用户发送交易提示信息,直到优先等级排序表中的注册用户全部完成当前交易或取消当前交易。
(5)进行实体碳、热、氧交易:注册用户根据系统提示信息和/或自行检索到的交易信息,参与碳产品、热产品、氧产品的交易。
(6)履行合约:当供需双方确定交易合同后,系统记录、保存供需双方履约过程,并根据履约情况评定相应信用度,调整注册用户发布供需信息时所交纳保证金的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保证金的比例是指单次保证金额占单次交易总额的百分比。注册用户信用度越高,所需交纳的保证金比例越低;反之,注册用户信用度越低,所需交纳的保证金比例越高。
(7)供需信息刷新:交易完成后,系统自动刷新供需信息、成交信息、供需双方信用度等内容,并将数据公布在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上。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包括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该系统包括用户单元、交易单元、数据单元、管理单元。
所述用户单元包括用户注册验证模块、用户信息加密模块、供需信息发布模块,其中:
用户注册验证模块:接收用户通过网络上传的信息,生成注册帐号。注册用户可以是个人、法人、组织和个体工商户。
用户信息加密模块:将注册用户的密码与注册帐号绑定,并以加密的形式将注册用户的信息发送至数据单元的注册用户数据模块进行储存。注册用户可通过通信终端(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渠道登陆,用户信息加密模块可自动识别注册帐号绑定的密码。优选一个帐号只能设定一个密码。
供需信息发布模块:将注册用户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或称碳产品、热产品、氧产品)供需信息,发送至数据单元的注册用户数据模块进行储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注册用户在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上,发布供需信息前,需根据提供和/或需求的产品数量,向系统指定帐号交纳相应的保证金。供方承诺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需方承诺购买价格和购买数量。发布的供需信息在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上,达到系统设定的公示时间后,供需双方可修改发布的内容(如调整供需数量、供需价格或撤回所发布的信息),供需信息发生变化时,其交纳的保证金随之发生变化。当供需数量、供需价格调高时,补交保证金;当供需数量、供需价格调低或撤回时,合同管理模块自动将保证金溢出部分转帐至该用户注册时指定的帐户中。
所述交易单元包括产品交易模块、货币支付模块、交易信息管理模块,其中:
产品交易模块:向注册用户提供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销售与购买服务,供需双方签定交易合同时,生成唯一的交易号;为供需双方提供通过交易号查询产品交易信息的服务,包括发货信息、收货信息。
货币支付模块:根据交易号,向供需双方提供交易结算、货币支付服务,包括向供需双方注册时指定的帐号提供转帐服务,为供需双方提供通过交易号查询交易资金的支付、到帐信息的服务。
交易信息管理模块:将交易信息发送至合同管理模块,包括用于交易的实物碳、热、氧产品的种类、数量、交易日期、交易号、交易金额、供方身份信息、需方身份信息等内容。
所述数据单元包括产品供给模块、产品需求模块、注册用户数据模块,其中:
产品供给模块:从注册用户数据模块接收供方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的类型、数量、生产日期、销售价格等信息。
产品需求模块:从注册用户数据模块接收买方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的类型、数量、购买价格等信息。
注册用户数据模块:接收、储存注册用户信息,将注册用户对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的供需信息发送至产品供给模块和产品需求模块。
所述管理单元包括数据管理模块、合同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其中:
数据管理模块:收集、处理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运行数据,包括注册信息、交易信息、查询信息、运行环境、数据流量等;将整理、分析后的数据分类发送至交易产品供给模块、产品需求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提高信息检索效率,减少系统故障,实现实体碳、热、氧交易的资源优化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合同管理模块:接收以吨为单位的碳产品、热产品、氧产品的交易合同,记录、保存供需双方履约过程,并根据履约情况评定相应信用度,调整注册用户发布供需信息时所交纳保证金的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供需双方通过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确定交易合同后,供需双方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产品交付与资金支付手续。供需双方履行完合同后,合同管理模块自动将保证金退还至用户注册时绑定的帐户上,交易完成;当任意一方违反合约时,违约方所交纳的保证金按合同约定,合同管理模块自动将保证金部分或全部赔偿给守约方,交易中止。
交易完成或交易中止后,合同管理模块自动对供需双方信用作出评价,将评价结果储存至注册用户数据模块。根据信用度,确定注册用户发布供需信息时所交纳保证金的比例。
系统管理模块:协调、管理各模块之间数据运行,维护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正常工作。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其工作原理:
登陆碳、热、氧交易系统,通过用户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电脑一体机等通信终端),用户将信息上传至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的数据采集中心,采集到的数据经数据管控中心进行安全验证后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处理后的数据经交易平台显示出来,注册用户通过用户端接收交易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包括:行情信息、供需信息、成交信息等。数据分析中心对交易平台上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数据挖掘,整理出分析报告,用于调整和优化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的结构。
从大气中吸收CO2、热量和向大气中释放O2的活动、过程和机制形成的物质制备的碳、热、氧产品称为碳产品(CO2产品)、热产品、氧产品(O2产品),统称实体碳、热、氧交易的产品)。
碳产品是指其原料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大气中CO2的物质制备成的能蓄积碳、储藏碳和封存碳的产品。
热产品是指其原料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大气中热量的物质制备成的能蓄积热量、储藏热量和封存热量的产品。
氧产品是指其原料在形成过程中释放了O2的物质制备成的产品。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碳产品、热产品、氧产品均是吸收了大气中的CO2、热量和向大气中释放O2的物质形成的产品。
实体碳、热、氧交易可以是CO2、热量、O2的单独交易,也可以是CO2与热量组合交易、CO2与O2组合交易、热量与O2组合交易及CO2、热量、O2组合交易。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碳产品、热产品、氧产品是植物、动物、微生物单独制备成的植物产品、动物产品、微生物产品,植物与动物混合制备成的产品,植物与微生物混合制备成的产品,动物与微生物混合制备成的产品及植物、动物、微生物混合制备成的产品。
植物产品其成份是糖类、淀粉、蛋白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可用作食品、饲料、肥料、纸制品、燃料、化工原料、香料、香精、建筑材料(如柱、方、条、边、板、轻质墙体、保温、隔音材料、沥青纤维路面等)、家具、农具、用具、工业品等;还可深度开发出多种精细化学品(如糖基化学品、淀粉基化学品、纤维素/半纤维素基化学品、木质素基化学品、油脂基化学品等)、甲壳素衍生物、生物塑料及生物燃料等。
动物产品指以动物的身体各部位经加工制成的产品。包括畜、禽产品(如猪、牛、羊、兔、马、狗、鸡、鸭、鹅等的肉和皮毛)、水产品(如海水和淡水产品)、蛋及蛋产品。
微生物产品指微生物经加工制成的产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微生物通常是指除植物、动物以外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本发明所述实体碳、热、氧交易的碳产品、热产品、氧产品的碳、热、氧含量可通过下列技术检测获得。
1、植物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植物有机碳含量的测定主要有湿烧法(K2Cr2O7容量法)和干烧法、基于分子式计算植物有机碳、基于重量测定有机碳等方法。
湿烧法是传统的植物有机碳测定方法,即K2Cr2O7-H2S2O4氧化法,其原理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用过量的K2Cr2O7-H2S2O4溶液将植物的有机碳氧化成CO2,而Cr2O7 -2被还原成Cr+3-,剩余的K2Cr2O7用0.2 N FeS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净消耗的K2Cr2O7量计算出有机碳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可达到一定的准确度。
计算公式为:全C%(干基)=(V o-V eC Fe×0.003/W×100
式中:V o—空白标定时,所用去的FeSO4标准液体积(ml);
V e—滴定待测液用去的FeSO4标准液体积(ml);
C Fe—FeSO4标准液的浓度;
0.003—1/4C的摩尔质量Kg/mol;
W—烘干样品重(mg)。
测量使用的仪器有千分之一的分析天平、烘箱、定量加液器及试管、漏斗、碱式滴定管、三角瓶、移液管、量筒等玻璃仪器。
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XPE105电子天平、德国科恩生产的320-4M分析天平、常州万泰天平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A-B系列电子分析天平、上海恒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setra分析天平等均可达到测量要求。长沙市恒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苏州仁发环保节能烘箱制造有限公司、苏州众思创节能电热设备有限公司、吴江市同里华盛烘箱厂、吴江南亚烘箱电热设备有限公司等国内数十家工厂生产烘箱。定量加液器及玻璃仪器市场上均有销售。
干烧法是目前测定植物有机碳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将样品烘干冷却后粉碎,利用元素分析仪测量样品中有机碳百分含量。元素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将有机物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其混合气体经过载气冲洗,在色谱柱中彼此分离,进而用热导电对其有机碳的含量进行定量测量,得到有机物的碳含量。
南京固琦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鹤壁市华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德阳立达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德国Eltra、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等单位均生产碳元素检测、分析仪。
基于分子式计算植物有机碳的方法是,通过计算植物体中有机物的增加量求出其中含碳率。植物体有机物质主要由纤维素(C6H10O5)n 半纤维素(C5H8O4)n木质素和其他有机碳化合物组成,确定植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组成比例,即可得出该植物的碳含量。
基于重量测定有机碳的方法是,将植物试样放入碳氢仪中,在高温下使碳转化为CO2,CO2随气流进入吸收管,根据吸收剂的增重计算得到植物的碳含量。
泰州市万盛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泰州大唐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鹤壁市力源自动化仪表厂、泰州市中环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等单位均生产用于碳氢检测的仪器。
通过植物有机碳含量测定的方法,可测量出实体碳、热、氧交易的碳产品的碳含量,可计算出该产品吸收大气圈中CO2的量。
动物、微生物制备成碳产品,也可用K2Cr2O7容量法测定其有机碳含量。
2、植物光合有效辐射热量的测定
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是指波长范围为 380~710 nm 能为植被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太阳辐射,与可见光基本重合。光合有效辐射占太阳直接辐射的比例随太阳高度角增加而增加,最高可达45%。而在散射辐射中,光合有效辐射的比例可达60~70%之多,因此多云天PAR的比例反而提高了。光合有效辐射平均约占太阳总辐射的50%。
光合有效辐射仪可用仪器直接测定,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那部分能量。北京师范大学光电仪器厂(FGH-1光合有效辐射计)、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GLZ-B光合有效辐射记录仪)、美国Spectrum(3415F光合有效辐射测量仪)、美国Apogee(MQ-100手持式光合有效辐射测量仪)等国内外多家工厂生产光合有效辐射仪。
通过光合有效辐射仪测量的数据,可计算出用于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植物产品,生长过程中吸收太阳辐射量。
当用于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植物制备成热产品时,热量的测定方法是将植物热产品干燥、粉碎、过筛,粒径控制在0.5mm以内。将粉碎的试样炭化处理,称重后放入量热仪中检测出高位热值和低位热值。炭化条件优选,热解温度300~700℃、升温速率5~25℃/min、保温时间0~150min。
当用于实体碳、热、氧交易的动物制备成热产品时,热量的测定方法是将动物热产品粉碎,在80~130℃(优选105℃)下烘干至恒重;称重后放入量热仪中检测出高位热值和低位热值。
当用于实体碳、热、氧交易的微生物制备成热产品时,热量的测定方法是将微生物热产品粉碎,在30℃~50℃(优选40℃)下烘干至恒重;称重后放入量热仪中检测出高位热值和低位热值。
德国IKA公司(C2000型量热仪)、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DC 5015量热仪)、鹤壁市天源仪器仪表有限公司(ZDHW-6L型微机全自动量热仪)、鹤壁市恒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HKRL-8000SD精密微机全自动量热仪)等多家单位生产量热仪。
江苏航联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巩义市千秋机械有限公司、河北天善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长沙诺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均生产炭化炉。
长沙市天恒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武汉亚华电炉有限公司、上海善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厦门海达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苏州德瑞普烘箱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均生产恒温干燥箱。
3、植物光合作用中释放O2量的测定
植物光合测定仪能实时、非破坏性的对植物光合速率进行测量。通过植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细胞间隙CO2浓度,计算出光量子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植物制备的碳产品用于实体碳、热、氧交易释放O2的量。
北京力高泰科技有限公司(LI-6800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河南云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GH-300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北京雅欣理仪科技有限公司(Yaxin-1101光合作用测定仪)、美国PP SYSTEMS公司(CIRAS-3光合荧光仪)等多家单位生产植物光合测定仪。
动物、微生物在生长过程消耗了一定量的O2,并释放出CO2,其动物和微生物制备成的产品没有O2交易量,不计量O2释放量。
本发明的优点:
1、供需双方签定合同时不必相互公开身份,保密性好,没有身份信息泄漏的风险。
2、交易过程中,公平、公正,没有第三方参与价格调整,不会损害供需双方的利益。
3、去除不可信任的第三方,合同签定后,守约方安全有保障,违约方存在违约成本。
4、解决了虚拟的配额指标碳交易不能控制大气圈CO2浓度增长的缺陷,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有效、快捷、便利的新途径。
5、碳产品、热产品、氧产品的制备需要大量的生物质为基础原料,可推动全世界农业的大生产和大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
参见图1,一种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是用自然界蓄积、储藏和/或封存的、可准确计量的实物CO2碳封存量,储存和/或吸收的、可准确计量的实物热吸收量,产生和/或释放的、可准确计量的实物O2释放量,进行碳、热、氧量交易,调节温室效应,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其方法包括:
(1)用户注册:用户通过通信终端登陆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提交用户信息,登记注册。
(2)注册信息验证: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采取自动和/或手动方式,对用户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验证通过后,生成注册帐号,即成为注册用户;系统自动将注册用户信息以加密的形式进行储存。
(3)发布供需信息:注册用户通过注册帐号登陆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根据需要交易的实物碳、热、氧产品供需量,交纳相应的保证金;获得实物碳、热、氧产品供需信息发布权限,在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上发布供需信息。
(4)供需信息分析: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自动检索注册用户发布的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将系统匹配产生的交易提示信息,自动发送至注册用户对应的注册帐号上。
(5)进行实体碳、热、氧交易:注册用户根据系统提示信息和/或自行检索到的交易信息,参与碳产品、热产品、氧产品的交易。
(6)履行合约:当供需双方确定交易合同后,系统记录、保存供需双方履约过程,并根据履约情况评定相应信用度,调整注册用户发布供需信息时所交纳保证金的比例。
(7)供需信息刷新:交易完成后,系统自动刷新供需信息、成交信息、供需双方信用度等内容,并将数据公布在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上。
实施例2 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
参见图2,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包括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该系统包括用户单元、交易单元、数据单元、管理单元。
所述用户单元包括用户注册验证模块、用户信息加密模块、供需信息发布模块,其中:
用户注册验证模块:接收用户通过网络上传的信息,生成注册帐号。注册用户可以是个人、法人、组织和个体工商户。
用户信息加密模块:将注册用户的密码与注册帐号绑定,并以加密的形式将注册用户的信息发送至数据单元的注册用户数据模块进行储存。注册用户可通过通信终端,多渠道登陆,用户信息加密模块可自动识别注册帐号绑定的密码。优选一个帐号只能设定一个密码。
供需信息发布模块:将注册用户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供需信息,发送至数据单元的注册用户数据模块进行储存。
所述交易单元包括产品交易模块、货币支付模块、交易信息管理模块,其中:
产品交易模块:向注册用户提供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销售与购买服务,供需双方签定交易合同时,生成唯一的交易号;为供需双方提供通过交易号查询产品交易信息的服务,包括发货信息、收货信息。
货币支付模块:根据交易号,向供需双方提供交易结算、货币支付服务,包括向供需双方注册时指定的帐号提供转帐服务,为供需双方提供通过交易号查询交易资金的支付、到帐信息的服务。
交易信息管理模块:将交易信息发送至合同管理模块,包括用于交易的实物碳、热、氧产品的种类、数量、交易日期、交易金额、交易号、供方身份信息、需方身份信息等内容。
所述数据单元包括产品供给模块、产品需求模块、注册用户数据模块,其中:
产品供给模块:从注册用户数据模块接收供方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的类型、数量、生产日期、销售价格等信息。
产品需求模块:从注册用户数据模块接收买方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的类型、数量、购买价格等信息。
注册用户数据模块:接收、储存注册用户信息,将注册用户对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的供需信息发送至产品供给模块和产品需求模块。
所述管理单元包括数据管理模块、合同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其中:
数据管理模块:收集、处理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运行数据,包括注册信息、交易信息、查询信息、运行环境、数据流量等;将整理、分析后的数据分类发送至交易产品供给模块、产品需求模块、系统管理模块,提高信息检索效率,减少系统故障,实现实体碳、热、氧交易的资源优化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合同管理模块:接收以吨为单位的碳产品、热产品、氧产品的交易合同,记录、保存供需双方履约过程,并根据履约情况评定相应信用度,调整注册用户发布供需信息时所交纳保证金的比例。
交易完成或交易中止后,合同管理模块自动对供需双方信用作出评价,将评价结果储存至注册用户数据模块。根据信用度,确定注册用户发布供需信息时所交纳保证金的比例。
系统管理模块:协调、管理各模块之间数据运行,维护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正常工作。
其工作原理参见图3,登陆碳、热、氧交易系统,通过用户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电脑一体机等通信终端),用户将信息上传至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的数据采集中心,采集到的数据经数据管控中心进行安全验证后送至数据处理中心,处理后的数据经交易平台显示出来,注册用户通过用户端接收交易平台发布的信息,内容包括:行情信息、供需信息、成交信息等。数据分析中心对交易平台上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数据挖掘,整理出分析报告,用于调整和优化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的结构。

Claims (2)

1.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包括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所述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包括:用户单元、交易单元、数据单元、管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单元包括用户注册验证模块、用户信息加密模块、供需信息发布模块,其中:
用户注册验证模块:接收用户通过网络上传的信息,生成注册帐号;
用户信息加密模块:将注册用户的密码与注册帐号绑定,并以加密的形式将注册用户的信息发送至数据单元的注册用户数据模块进行储存;
供需信息发布模块:将注册用户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供需信息,发送至数据单元的注册用户数据模块进行储存;
所述交易单元包括产品交易模块、货币支付模块、交易信息管理模块,其中:
产品交易模块:向注册用户提供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销售与购买服务;供需双方签定交易合同时,生成唯一的交易号;为供需双方提供通过交易号查询产品交易信息的服务;
货币支付模块:根据交易号,向供需双方提供交易结算、货币支付服务,为供需双方提供通过交易号查询交易资金的支付、到帐信息的服务;
交易信息管理模块:将交易信息发送至合同管理模块;
所述数据单元包括产品供给模块、产品需求模块、注册用户数据模块,其中:
产品供给模块:从注册用户数据模块接收供方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的类型、数量、生产日期、销售价格的信息;
产品需求模块:从注册用户数据模块接收买方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的类型、数量、购买价格的信息;
注册用户数据模块:接收、储存注册用户信息,将注册用户对以吨为单位的实物碳、热、氧产品的供需信息发送至产品供给模块、产品需求模块;
所述管理单元包括数据管理模块、合同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其中:
数据管理模块:收集、处理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运行数据,将整理、分析后的数据分类发送至交易产品供给模块、产品需求模块、系统管理模块;
合同管理模块:接收以吨为单位的碳产品、热产品、氧产品的交易合同,记录、保存供需双方履约过程,并根据履约情况评定相应信用度,调整注册用户发布供需信息时所交纳保证金的比例;
系统管理模块:协调、管理各模块之间数据运行,维护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正常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用户注册:用户通过通信终端登陆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提交用户信息,登记注册;
(2)注册信息验证: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采取自动和/或手动方式,对用户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验证通过后,生成注册帐号,即成为注册用户;系统自动将注册用户信息以加密的形式进行储存;
(3)发布供需信息:注册用户通过注册帐号登陆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根据需要交易的实物碳、热、氧产品供需量,交纳相应的保证金;获得实物碳、热、氧产品供需信息发布权限,在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上发布供需信息;
(4)供需信息分析:实体碳、热、氧交易系统自动检索注册用户发布的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将系统匹配产生的交易提示信息,自动发送至注册用户对应的注册帐号上;
(5)进行实体碳、热、氧交易:注册用户根据系统提示信息和/或自行检索到的交易信息,参与碳产品、热产品、氧产品的交易;
(6)履行合约:当供需双方确定交易合同后,系统记录、保存供需双方履约过程,并根据履约情况评定相应信用度,调整注册用户发布供需信息时所交纳保证金的比例;
(7)供需信息刷新:交易完成后,系统自动刷新供需信息、成交信息、供需双方信用度等内容,并将数据公布在实体碳、热、氧交易平台上。
CN201810326735.1A 2018-04-12 2018-04-12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 Pending CN1084469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6735.1A CN108446982A (zh) 2018-04-12 2018-04-12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26735.1A CN108446982A (zh) 2018-04-12 2018-04-12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6982A true CN108446982A (zh) 2018-08-24

Family

ID=6319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26735.1A Pending CN108446982A (zh) 2018-04-12 2018-04-12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6982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4451B1 (en) * 1999-01-12 2003-06-24 Ariba, Inc. Facilitator for aggregating buyer power in an on-line market system
CN101868806A (zh) * 2008-09-11 2010-10-20 卡勒拉公司 二氧化碳商品交易系统和方法
CN103578021A (zh) * 2013-11-18 2014-02-12 富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4025142A (zh) * 2011-12-27 2014-09-03 尼兹特马奇株式会社 匹配支持装置、匹配支持系统以及程序
CN104766232A (zh) * 2014-01-07 2015-07-08 雷学军 生物质储碳产品的制备、计量、封存与碳交易的方法
CN105405045A (zh) * 2015-12-22 2016-03-16 保利(北京)能源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移动社交平台进行交易撮合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5989528A (zh) * 2015-02-06 2016-10-05 白忠泽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物品出让方法和系统
CN106657405A (zh) * 2017-02-21 2017-05-10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农业物联网信息平台系统
CN106846128A (zh) * 2017-03-22 2017-06-13 北京低碳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排放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7067259A (zh) * 2017-05-05 2017-08-18 山东中时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买卖系统及方法
CN107133800A (zh) * 2017-05-05 2017-09-05 山东中时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买卖监控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84451B1 (en) * 1999-01-12 2003-06-24 Ariba, Inc. Facilitator for aggregating buyer power in an on-line market system
CN101868806A (zh) * 2008-09-11 2010-10-20 卡勒拉公司 二氧化碳商品交易系统和方法
CN104025142A (zh) * 2011-12-27 2014-09-03 尼兹特马奇株式会社 匹配支持装置、匹配支持系统以及程序
CN103578021A (zh) * 2013-11-18 2014-02-12 富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4766232A (zh) * 2014-01-07 2015-07-08 雷学军 生物质储碳产品的制备、计量、封存与碳交易的方法
CN105989528A (zh) * 2015-02-06 2016-10-05 白忠泽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物品出让方法和系统
CN105405045A (zh) * 2015-12-22 2016-03-16 保利(北京)能源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移动社交平台进行交易撮合服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6657405A (zh) * 2017-02-21 2017-05-10 吉林农业大学 一种农业物联网信息平台系统
CN106846128A (zh) * 2017-03-22 2017-06-13 北京低碳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排放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07067259A (zh) * 2017-05-05 2017-08-18 山东中时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买卖系统及方法
CN107133800A (zh) * 2017-05-05 2017-09-05 山东中时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买卖监控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schalis et al. Rainfall manipulation experiments as simulated by terrestrial biosphere models: Where do we stand?
Sabot et al. Plant profit maximization improves predictions of European forest responses to drought
Gilmanov et al. Integration of CO2 flux and remotely‐sensed data for primary production and ecosystem respiration analyses in the Northern Great Plains: Potential for quantitative spatial extrapolation
Lai et al. Air pollution and cognitive functions: evidence from straw burning in China
Schloss et al. Comparing global models of terrestri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comparison of NPP to climate and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San et al. Fuelwood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Chumriey mountain, Kampong Chhnang province, Cambodia
Gerken et al. Robust observations of land-to-atmosphere feedbacks using the information flows of FLUXNET
Busch A spatial explicit scenario method to support participative regional land-use decisions regarding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options of short rotation coppice (SRC) for renewable energy production on arable l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 for the Göttingen district, Germany
Liang et al. Water allocation and integrative management of precision irrig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gutu et al. Developing a diagnostic model for estimating terrestrial vegetation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using the photosynthetic quantum yield and Earth Observation data
Xu et al. A first estimation of county-based green water availabi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e and bioenergy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Guo How does straw burning affect urban air quality in China?
Wagle et al. Environmental control of daytime net ecosystem exchange of carbon dioxide in switchgrass
Miao et al. Effectiveness of the biomass crop assistance program: roles of behavioral factors, credit constraint, and program design
Epule et al. African climate change policy performance index
Paleari et al. Estimating crop nutritional status using smart apps to support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 case study on paddy rice
Oliphant Terrestrial ecosystem‐atmosphere exchange of CO2, water and energy from FLUXNET;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a global in‐situ observatory
Zhang et al. Grassland productivity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Hulunbuir steppes of China
CN108446982A (zh) 实体碳热氧交易的方法
Du et al. Estimation of global cropland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from satellite observations by integrating water availability variable in light-use-efficiency model
Peng et al. Assessing the response of seasonal va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to climate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echniques in Xinjiang
Zhang et al. Determining spatially varying profit‐maximizing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miscanthus and switchgrass production in the rainfed United States
Chen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Patterns and Controls of Ecosystem Light Use Efficiency with the Data from the Global Farmland Fluxdata Network
Kaoma et al.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to-bioenergy supply chains for Rural Growth Centres in Zambia
Akowuah et 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a 1-Tonne Capacity Mobile Solar-Biomass Hybrid Dryer for Maize Dry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