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3974A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3974A
CN108443974A CN201810564313.8A CN201810564313A CN108443974A CN 108443974 A CN108443974 A CN 108443974A CN 201810564313 A CN201810564313 A CN 201810564313A CN 108443974 A CN108443974 A CN 108443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refrigerating plant
conditioner indoo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643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43974B (zh
Inventor
吴多智
刘仁东
丘晓宏
罗文君
骆妍
赵霆
梁树莉
高玉平
黄松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05643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39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3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39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43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39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气体流通通道;第一制冷装置,第一制冷装置为蒸发器,蒸发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气体流通通道内;第二制冷装置,第二制冷装置至少部分地处于气体流通通道内,第二制冷装置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孔,以使经过气体流通通道的气体流速提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蒸发器铜管制冷效率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制冷时,蒸发器铜管的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露点温度指的是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已达到饱和时,气温与露点温度相同;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气温一定高于露点温度。所以露点与气温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气温降到露点以下是水汽凝结的必要条件。因此,当蒸发器铜管的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室内机会生成大量的冷凝水并排出到下水道。
但是,此时的冷凝水具有较低的温度,直接将冷凝水排出到下水道会造成较多的制冷量损失。因此仅仅通过蒸发器铜管制冷效率不高,并且通常空调制冷会消耗大量的电量,很难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蒸发器铜管制冷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气体流通通道;第一制冷装置,第一制冷装置为蒸发器,蒸发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气体流通通道内;第二制冷装置,第二制冷装置至少部分地处于气体流通通道内,第二制冷装置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孔,以使经过气体流通通道的气体流速提高。
进一步地,通风孔包括进口和出口,进口的面积大于出口的面积,以使经过通风孔的气体流速提高。
进一步地,出口的面积和进口的面积之间的比例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9。
进一步地,通风孔还包括靠近进口的进口段、靠近出口的出口段以及处于出口段和进口段之间的过渡段。
进一步地,进口段的截面面积大于出口段的截面面积,过渡段靠近进口段一侧的面积与进口段的截面面积相同,过渡段远离进口段一侧的面积与出口段的截面面积相同。
进一步地,进口段和出口段为圆柱状和/或棱柱状结构,过渡段为与进口段和出口段相适配的圆台状结构、棱台状结构或两者相结合的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制冷装置为板状结构,第二制冷装置至少设置有一个。
进一步地,第二制冷装置通过焊接、粘接或卡接等方式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或者第二制冷装置通过钣金冲压、铸造或者3D打印等方式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通风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梯形、矩形或者多种形状相互组合的形状。
进一步地,通风孔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处于蒸发器下方,以收集蒸发器凝结的冷凝水,第二制冷装置与冷凝水相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制冷装置为导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导热材料为铝、铜、铝合金或者铜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气体输送设备,气体输送设备设置在壳体上,以使气体通过第二制冷装置的速度可控。
进一步地,气体输送设备设置在靠近气体流通通道的出风口的位置,第二制冷装置设置在靠近气体流通通道的进风口的位置,第一制冷装置设置在气体输送设备和第二制冷装置之间。
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防护网罩,第二制冷装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防护网罩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是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制冷装置的设置可以提高气体流通通道内处于第二制冷装置下游的气体流速,当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与提高流速后的气体接触时,冷凝水的蒸发量会提高,冷凝水的蒸发会带走更多的热量。与现有技术中仅设置蒸发器的结构相比,设置第二制冷装置可以实现气体流出空调室内机前的两次制冷,提高了制冷效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蒸发器铜管制冷效率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工作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空调室内机安装第二制冷装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第二制冷装置的左视图;
图4示出了第二制冷装置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第二制冷装置的后视图;
图6示出了第二制冷装置安装在防护网罩内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6中A处第二制冷装置与防护网罩配合的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气体流通通道;20、第一制冷装置;30、第二制冷装置;31、通风孔;311、进口;312、出口;40、气体输送设备;50、防护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第一制冷装置20和第二制冷装置30。壳体10具有气体流通通道11。第一制冷装置20为蒸发器,蒸发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气体流通通道11内。第二制冷装置30至少部分地处于气体流通通道11内,第二制冷装置3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孔31,以使经过气体流通通道11的气体流速提高。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制冷装置30的设置可以提高气体流通通道11内处于第二制冷装置30下游的气体流速,当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与提高流速后的气体接触时,冷凝水的蒸发量会提高,冷凝水的蒸发会带走更多的热量。与现有技术中仅设置蒸发器的结构相比,设置第二制冷装置30可以实现气体流出空调室内机前的两次制冷,提高了制冷效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蒸发器铜管制冷效率不高的问题。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风孔31包括进口311和出口312,进口311的面积大于出口312的面积,以使经过通风孔31的气体流速提高。上述结构中的进口311的面积大于出口312的面积的设置,可以使经过通风孔31的气体流速提高,进而进一步提高气体流通通道11内处于第二制冷装置30下游的气体流速,以进一步提高冷凝水的蒸发量,进而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出口312的面积和进口311的面积之间的比例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9。应当知道的是,出口312的面积和进口311的面积之间的比例与气体流通通道11内处于第二制冷装置30上游和下游的气体流速比例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当出口312的面积大于进口311的面积时,第二制冷装置30上游的气体流速小于下游的气体流速;当出口312的面积小于进口311的面积时,第二制冷装置30上游的气体流速大于下游的气体流速。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出口312的面积和进口311的面积的比例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9时,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出口312的面积大于进口311的面积,对应的第二制冷装置30上游的气体流速小于下游的气体流速。具体地,出口312的面积和进口311的面积的比例为3:2、5:3或者7:5等,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对第二制冷装置30上游和下游的气体流速造成的干扰,理想状态的出口312的面积和进口311的面积之间的比例与气体流通通道11内处于第二制冷装置30上游和下游的气体流速比例呈反比,也就是说上述出口312的面积和进口311的面积的比例对应的第二制冷装置30上游和下游的气体流速比例为2:3、3:5或者5:7等。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风孔31还包括靠近进口311的进口段、靠近出口312的出口段以及处于出口段和进口段之间的过渡段。上述结构中将通风孔31分成进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后可以对通过通风孔31的气体进行梳理,使进出口312的气体趋于稳定,降低紊乱的气流对气体流速的干扰。其中,过渡段两侧对应的进口311和出口312的面积不同,进口段用于梳理进入通风孔31的气体,使气体可以平稳的进入过渡段,出口段的设置用于梳理经过过渡段加速的气体,使气体可以从通风孔31快速稳定地流出。气体流速稳定后可以有效地降低噪音。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口段的截面面积大于出口段的截面面积,过渡段靠近进口段一侧的面积与进口段的截面面积相同,过渡段远离进口段一侧的面积与出口段的截面面积相同。上述结构中,过渡段靠近进口段一侧的面积与进口段的截面面积相同,过渡段远离进口段一侧的面积与出口段的截面面积相同,这样的设置可以使进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更好地配合,以使气体流速的增加稳定高效。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口段和出口段为圆柱状和/或棱柱状结构,过渡段为与进口段和出口段相适配的圆台状结构、棱台状结构或两者相结合的结构。圆柱状和/或棱柱状结构均可以使气体流速的增加稳定高效,优选没有棱角圆柱状结构。具体地,当进口段和出口段均为圆柱状结构时,过渡段对应地设置为相适配的圆台状结构;当进口段和出口段均为棱柱状结构,过渡段对应地设置为相适配的棱台状结构;当进口段和出口段为分别为圆柱状和棱柱状结构,过渡段的两侧分别对应地设置为相适配的圆台状结构和棱台状结构。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制冷装置30为板状结构,第二制冷装置30至少设置有一个。上述结构中将第二制冷装置30为板状结构后可以对应地设置多个相同结构的通风孔31。通风孔31的数量根据其本身的结构以及第二制冷装置30的大小设置。具体地,可以设置为500个、1000个、2000个、3000个等。同时第二制冷装置30至少设置有一个,也就是说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制冷装置30以进一步提高冷凝水的蒸发量,进而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
值得注意的时,第二制冷装置30的设置是为了使局部气体流速增加,以增加冷凝水上方的气体流速,进而增加冷凝水的蒸发量,以达到提高制冷效率的目的。但局部增加的气体流速在周围原有流速的气体作用下会逐渐衰减,在衰减幅度较大的位置再次设置一个第二制冷装置30就可以对衰减后的气体进行再次加速,根据气体流通通道11的长度依次累加多个第二制冷装置30,使整个气体流通通道11内的气体始终可以保持较高的流速,进而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制冷装置30通过焊接、粘接或卡接等方式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或者第二制冷装置30通过钣金冲压、铸造或者3D打印等方式一体成型。上述结构中第二制冷装置3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或卡接等方式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具体地,由一个带孔的板状结构和多个带有变截面的通风孔31的桶状部件组成。也可以通过钣金冲压、铸造或者3D打印等方式一体成型,这样的制作方式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优选钣金冲压这一加工效率高且成本较低的方式加工。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风孔3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梯形、矩形或者多种形状相互组合的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优选对气体流速干扰较小且容易加工的圆形或矩形。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接水盘处于蒸发器下方,以收集蒸发器凝结的冷凝水,第二制冷装置30与冷凝水相接触。接水盘的设置可以收集部分蒸发器凝结的冷凝水,再将第二制冷装置30与冷凝水相接触后,可以使经过第二制冷装置30的气体更多地与冷凝水相接触,进而提高冷凝水的蒸发量。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制冷装置30为导热材料制成。导热材料制成的第二制冷装置30与冷凝水相接触后,可以将冷凝水的冷量传递到整个第二制冷装置30上,进而可以对经过第二制冷装置30的气体进行热交换,以最大限度地对冷凝水的冷量进行利用,进一步提高制冷效率。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热材料为铝、铜、铝合金或者铜合金材料制成。上述结构中将导热材料设置为铝、铜、铝合金或者铜合金等金属材料,可以具有更好的导热效果。优选铝或者铝合金,一方面是因为铝制材料价格便宜且加工简单方便;另一方面是因为铝制材料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过程中会形成质地紧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而对铝制材料本身进行保护,使铝制材料具有更加经久耐用,不容易出现锈蚀现象。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气体输送设备40,气体输送设备40设置在壳体10上,以使气体通过第二制冷装置30的速度可控。气体输送设备40的设置为气体流通通道11内的气体流动提供动力,在原有的气体流速的基础上设置第二制冷装置30可以对气体流通通道11内局部的气体流速进一步增加,进而增加第二制冷装置30下游的冷凝水的蒸发量,以在原有气体输送设备40的功率下具有更高制冷效率。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气体输送设备40设置在靠近气体流通通道11的出风口的位置,第二制冷装置30设置在靠近气体流通通道11的进风口的位置,第一制冷装置20设置在气体输送设备40和第二制冷装置30之间。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使进入气体流通通道11的气体先经过第二制冷装置30对冷凝水蒸发量提高或者经过热交换对冷凝水的冷量进行回收,使气体进行降温,之后气体再进入到蒸发器中进行降温,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制冷效率提高。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防护网罩50,第二制冷装置3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防护网罩50内。上述结构中的第二制冷装置30通过防护网罩50进行安装,也就是说第二制冷装置30安装在防护网罩50和壳体10之间,通过防护网罩50与壳体10之间的紧密卡接使第二制冷装置30固定在气体流通通道11的进风口处。这样可以使第二制冷装置30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只需要第二制冷装置30略大于气体流通通道11的进风口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第二制冷装置30的安装方式是本实施例的优选安装方式,也可以将第二制冷装置30直接固定在壳体10的内壁,或者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0的内壁。
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是上述的空调室内机。本申请的空调器可以提高气体流通通道11内的气体流速,以使冷凝水的蒸发量会提高,进而提高制冷效率。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第二制冷装置30的设置可以提高气体流通通道11内处于第二制冷装置30下游的气体流速,当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与提高流速后的气体接触时,冷凝水的蒸发量会提高,冷凝水的蒸发会带走更多的热量。与现有技术中仅设置蒸发器的结构相比,设置第二制冷装置30可以实现气体流出空调室内机前的两次制冷,提高了制冷效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蒸发器铜管制冷效率不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气体流通通道(11);
第一制冷装置(20),所述第一制冷装置(20)为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气体流通通道(11)内;
第二制冷装置(30),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至少部分地处于所述气体流通通道(11)内,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孔(31),以使经过所述气体流通通道(11)的气体流速提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31)包括进口(311)和出口(312),所述进口(311)的面积大于所述出口(312)的面积,以使经过所述通风孔(31)的气体流速提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312)的面积和所述进口(311)的面积之间的比例大于等于0.5且小于等于0.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31)还包括靠近所述进口(311)的进口段、靠近所述出口(312)的出口段以及处于所述出口段和所述进口段之间的过渡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段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出口段的截面面积,所述过渡段靠近所述进口段一侧的面积与所述进口段的截面面积相同,所述过渡段远离所述进口段一侧的面积与所述出口段的截面面积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段和所述出口段为圆柱状和/或棱柱状结构,所述过渡段为与所述进口段和所述出口段相适配的圆台状结构、棱台状结构或两者相结合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为板状结构,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至少设置有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通过焊接、粘接或卡接等方式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或者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通过钣金冲压、铸造或者3D打印等方式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3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梯形、矩形或者多种形状相互组合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31)的截面形状为不规则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处于所述蒸发器下方,以收集所述蒸发器凝结的冷凝水,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与所述冷凝水相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为导热材料制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为铝、铜、铝合金或者铜合金材料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气体输送设备(40),所述气体输送设备(40)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上,以使气体通过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的速度可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设备(40)设置在靠近所述气体流通通道(11)的出风口的位置,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设置在靠近所述气体流通通道(11)的进风口的位置,所述第一制冷装置(20)设置在所述气体输送设备(40)和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防护网罩(50),所述第二制冷装置(3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防护网罩(50)内。
17.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是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1810564313.8A 2018-06-04 2018-06-04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ctive CN108443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4313.8A CN108443974B (zh) 2018-06-04 2018-06-04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64313.8A CN108443974B (zh) 2018-06-04 2018-06-04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3974A true CN108443974A (zh) 2018-08-24
CN108443974B CN108443974B (zh) 2023-07-14

Family

ID=6320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64313.8A Active CN108443974B (zh) 2018-06-04 2018-06-04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439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6247A (zh) * 2018-11-01 2019-04-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55470Y (zh) * 2008-03-28 2009-06-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管道型空调器
CN201265926Y (zh) * 2008-08-27 2009-07-01 无锡市天兴净化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组合式空调机
JP2014191811A (ja) * 2013-03-28 2014-10-06 Sanki Eng Co Ltd 空調システム
CN107302119A (zh) * 2017-06-12 2017-10-27 浙江磁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空气冷却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55470Y (zh) * 2008-03-28 2009-06-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管道型空调器
CN201265926Y (zh) * 2008-08-27 2009-07-01 无锡市天兴净化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组合式空调机
JP2014191811A (ja) * 2013-03-28 2014-10-06 Sanki Eng Co Ltd 空調システム
CN107302119A (zh) * 2017-06-12 2017-10-27 浙江磁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空气冷却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6247A (zh) * 2018-11-01 2019-04-0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3974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04697B1 (en) Air handling uni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7970748A (zh) 压缩机设备和干燥压缩气体的方法
CN100427847C (zh) 空调制冷和海水淡化一体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822343B (zh) 空调蓄湿加湿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00565052C (zh) 以多通流体流动的冷却或加热
CN105263294B (zh) 数据机房用分离式热管复合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却系统
US10226735B2 (en) Integrated enhanced heat exchange method by combining boundary layer control with mainstream disturbance
CN108224574A (zh) 一种带蒸发式冷凝的热管排热系统
US20140251581A1 (en) High efficiency air cooling apparatus
CN102353108B (zh) 基于分体式热管的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08443974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2305445A (zh) 重力式热管和直接蒸发冷却器复合的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08398227U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197418B (zh) 新风机及新风机控制方法
CN109539637A (zh) 膜蒸发式冷凝器
JP2015218931A (ja) 熱交換器の補助冷却装置
CN105823194B (zh) 热泵空调及其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1042729U (zh) 开式的干湿制冷和制热工况下表面冷却器性能试验装置
CN207515060U (zh) 一种分布式新风处理机组
CN205192027U (zh) 制冷装置
CN206531209U (zh) 回流式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05371401B (zh) 一种可移动的水换热空调
CN104121649B (zh) 气水双程接触的热回收型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03163124U (zh) 新风除湿机
US3200608A (en)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and dispensing air conditioner condens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