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2678A - 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2678A
CN108432678A CN201810474291.6A CN201810474291A CN108432678A CN 108432678 A CN108432678 A CN 108432678A CN 201810474291 A CN201810474291 A CN 201810474291A CN 108432678 A CN108432678 A CN 108432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feed
gear
mixing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42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4742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32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32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267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80Feed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pparatuses For Bulk Treatment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paring Fe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其结构包括投料座、投药座、电控箱、饲料输送管、药液输送管、进水滤网、混合搅拌器、增氧机、出料滤网,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实现了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无需耗费大量人工即可完成养殖池内大闸蟹的大面积喂养,同时可实现喂养饲料及药液的充分混合,且饲料及药液在混合完毕后设备可及时对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残留进行清理,避免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残留时间过长导致变质从而对大闸蟹的养殖健康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属于螃蟹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闸蟹是一种经济蟹类,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或螃蟹,为中国久负盛名的美食,其螯足用于取食和抗敌,掌部内外缘密生绒毛,绒螯蟹因此而得名,杂食性动物,鱼、虾、螺、蚌、蠕虫、蚯蚓、昆虫及其幼虫等均可作为大闸蟹的动物性饵料。中国境内广泛分布于南北沿海各地湖泊,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极其鲜美。
现有技术在面对大面积养殖池时需耗费大量人工对大闸蟹进行喂养,设备的喂养效率低,且工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面对大面积养殖池时需耗费大量人工对大闸蟹进行喂养,设备的喂养效率低,且工作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其结构包括投料座、投药座、电控箱、饲料输送管、药液输送管、进水滤网、混合搅拌器、增氧机、出料滤网,所述投料座与投药座相连接,所述电控箱电连接于投料座的前端表面上,所述投料座通过饲料输送管与混合搅拌器连接,所述投药座通过药液输送管与混合搅拌器连接,所述混合搅拌器的前端表面分别嵌有进水滤网、出料滤网,所述出料滤网设于进水滤网的下方,所述增氧机嵌套连接于混合搅拌器的下端表面,所述混合搅拌器由进料座、第一连接皮带、混合搅拌机构、进药座、饲料研磨装置、第一输送台、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电磁驱动机构、齿轮泵驱动机构、混合搅拌器外壳体、第二输送台、齿轮泵、第三输送台、增氧机驱动机构、第二连接皮带、第三连接皮带组成,所述进料座连接于混合搅拌器外壳体上端表面的一侧,所述混合搅拌器外壳体上端表面的另一侧连接有进药座,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设于混合搅拌器外壳体的内表面,所述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连接于电磁驱动机构上端表面的一侧,所述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通过第二连接皮带与饲料研磨装置连接,所述饲料研磨装置与混合搅拌机构通过第一连接皮带连接,所述混合搅拌机构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送台,所述第一输送台设于饲料研磨装置的下端表面,所述第二输送台设于混合搅拌机构的下端表面,所述混合搅拌机构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输送台、齿轮泵,所述第三输送台设于齿轮泵的上方,所述齿轮泵驱动机构通过第三连接皮带与齿轮泵连接,所述齿轮泵驱动机构连接于增氧机驱动机构的另一端,所述增氧机驱动机构的一端与电磁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增氧机驱动机构的下端表面贯穿混合搅拌器外壳体并与增氧机嵌套连接,所述进料座通过饲料输送管与投料座连接,所述进药座通过药液输送管与投药座连接,所述电控箱分别与第一输送台、电磁驱动机构、第二输送台、第三输送台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搅拌机构由卡盘驱动座、驱动卡盘、混合搅拌室、一号传动带、混合搅拌辊、出料输送座、出料输送口组成,所述卡盘驱动座活动连接于驱动卡盘的一端,所述驱动卡盘通过一号传动带与混合搅拌辊连接,所述混合搅拌辊设于混合搅拌室的内表面,所述混合搅拌室的下端表面均匀等距的连接有出料输送座,所述出料输送口焊接于出料输送座的下端表面,所述混合搅拌室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送台,所述混合搅拌室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齿轮泵、第三输送台,所述出料输送口均匀等距的设于第二输送台的上端表面,所述卡盘驱动座通过第一连接皮带连接于饲料研磨装置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饲料研磨装置由研磨饲料出口座、饲料研磨室、第一研磨辊、二号传动带、第二研磨辊组成,所述饲料研磨室的内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所述二号传动带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研磨辊、第二研磨辊连接,所述研磨饲料出口座焊接于饲料研磨室的下端表面,所述研磨饲料出口座设于第一输送台的上端表面,所述进料座的下端表面贯穿混合搅拌器外壳体并与饲料研磨室连接,所述第一研磨辊通过第二连接皮带与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研磨辊通过第一连接皮带与混合搅拌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由从动齿轮、传动齿轮、主动齿轮、第一螺纹转杆、第一连接伞齿轮组成,所述从动齿轮连接于传动齿轮的上端表面,所述主动齿轮的上端表面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第一螺纹转杆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伞齿轮嵌套连接于第一螺纹转杆的另一端,所述从动齿轮通过第二连接皮带与饲料研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伞齿轮连接于电磁驱动机构上端表面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由传动齿盘、三号传动带、驱动转轴、外轴转盘、内轴转盘、第二连接伞齿轮、S极电磁铁、电磁线圈、电磁驱动杆、电磁铁通电座、N极电磁铁组成,所述电磁铁通电座另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N极电磁铁、S极电磁铁,所述电磁驱动杆的一端与电磁铁通电座嵌套连接,所述电磁铁通电座的另一端呈横向贯穿于电磁线圈并与第二连接伞齿轮嵌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伞齿轮连接于外轴转盘的一端,所述内轴转盘通过驱动转轴连接于外轴转盘内表面的中心,所述驱动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传动齿盘、内轴转盘连接,所述传动齿盘连接于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下端表面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泵驱动机构由一号传动盘、四号传动带、二号传动盘、活动连杆、传动转盘、双向传动齿座组成,所述一号传动盘与二号传动盘通过四号传动带连接,所述活动连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二号传动盘、传动转盘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转盘的一端与双向传动齿座的另一端相啮合,所述双向传动齿座连接于增氧机驱动机构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增氧机驱动机构由五号传动带、间歇式传动轮、一号活动齿轮、第二螺纹转杆、二号活动齿轮组成,所述间歇式传动轮连接于一号活动齿轮的上端表面,所述第二螺纹转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号活动齿轮、二号活动齿轮,所述间歇式传动轮通过五号传动带与电磁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二号活动齿轮连接于齿轮泵驱动机构下端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螺纹转杆的下端表面呈纵向贯穿于混合搅拌器外壳体并与增氧机嵌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投料座、投药座均为中空的矩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输送口设有3个。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用户将投料座、投药座、电控箱置于养殖池岸边,而通过饲料输送管、药液输送管连接的混合搅拌器及增氧机置于养殖池内,当需要对养殖池内进行喂养时,将养殖饲料放入投料座内并通过饲料输送管送入混合搅拌器内,而药液导入投药座内并药液输送管送入混合搅拌器内,此时,用户通过电控箱控制混合搅拌器工作,在混合搅拌器工作过程中,电磁驱动机构经电控箱通电后从而同步带动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增氧机驱动机构工作,在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二连接皮带带动饲料研磨装置工作,饲料研磨装置在工作时自动对送入的大颗粒饲料进行研磨并通过第一输送台将研磨后的饲料送入混合搅拌机构内,与此同时,由药液输送管送入的药液通过第三输送台送入混合搅拌机构内,混合搅拌机构通过第一连接皮带跟随饲料研磨装置工作并对进入混合搅拌室内的饲料及药液进行混合搅拌工作,当饲料及药液充分搅拌后,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由出料输送口送至第二输送台上并通过出料滤网送入养殖池内,在增氧机驱动机构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二螺纹转杆的转动从而带动增氧机工作,增氧机在工作时不断拍打水面以此增加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水质的含氧量,与此同时,增氧机驱动机构通过二号活动齿轮带动齿轮泵驱动机构工作,齿轮泵通过第三连接皮带跟随齿轮泵驱动机构工作从而自动将外部水源抽入混合搅拌机构内对混合搅拌室内搅拌后残留的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水源及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由出料滤网排出,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实现了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无需耗费大量人工即可完成养殖池内大闸蟹的大面积喂养,同时可实现喂养饲料及药液的充分混合,且饲料及药液在混合完毕后设备可及时对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残留进行清理,避免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残留时间过长导致变质从而对大闸蟹的养殖健康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混合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混合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3中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3中C的放大图。
图中:投料座-1、投药座-2、电控箱-3、饲料输送管-4、药液输送管-5、进水滤网-6、混合搅拌器-7、增氧机-8、出料滤网-9、进料座-701、第一连接皮带-702、混合搅拌机构-703、进药座-704、饲料研磨装置-705、第一输送台-706、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电磁驱动机构-708、齿轮泵驱动机构-709、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第二输送台-711、齿轮泵-712、第三输送台-713、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第二连接皮带-715、第三连接皮带-716、卡盘驱动座-70301、驱动卡盘-70302、混合搅拌室-70303、一号传动带-70304、混合搅拌辊-70305、出料输送座-70306、出料输送口-70307、研磨饲料出口座-70501、饲料研磨室-70502、第一研磨辊-70503、二号传动带-70504、第二研磨辊-70505、从动齿轮-70701、传动齿轮-70702、主动齿轮-70703、第一螺纹转杆-70704、第一连接伞齿轮-70705、传动齿盘-70801、三号传动带-70802、驱动转轴-70803、外轴转盘-70804、内轴转盘-70805、第二连接伞齿轮-70806、S极电磁铁-70807、电磁线圈-70808、电磁驱动杆-70809、电磁铁通电座-70810、N极电磁铁-70811、一号传动盘-70901、四号传动带-70902、二号传动盘-70903、活动连杆-70904、传动转盘-70905、双向传动齿座-70906、五号传动带-71401、间歇式传动轮-71402、一号活动齿轮-71403、第二螺纹转杆-71404、二号活动齿轮-714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其结构包括投料座1、投药座2、电控箱3、饲料输送管4、药液输送管5、进水滤网6、混合搅拌器7、增氧机8、出料滤网9,所述投料座1与投药座2相连接,所述电控箱3电连接于投料座1的前端表面上,所述投料座1通过饲料输送管4与混合搅拌器7连接,所述投药座2通过药液输送管5与混合搅拌器7连接,所述混合搅拌器7的前端表面分别嵌有进水滤网6、出料滤网9,所述出料滤网9设于进水滤网6的下方,所述增氧机8嵌套连接于混合搅拌器7的下端表面,所述混合搅拌器7由进料座701、第一连接皮带702、混合搅拌机构703、进药座704、饲料研磨装置705、第一输送台706、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电磁驱动机构708、齿轮泵驱动机构709、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第二输送台711、齿轮泵712、第三输送台713、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第二连接皮带715、第三连接皮带716组成,所述进料座701连接于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上端表面的一侧,所述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上端表面的另一侧连接有进药座704,所述电磁驱动机构708设于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的内表面,所述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连接于电磁驱动机构708上端表面的一侧,所述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通过第二连接皮带715与饲料研磨装置705连接,所述饲料研磨装置705与混合搅拌机构703通过第一连接皮带702连接,所述混合搅拌机构7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送台706,所述第一输送台706设于饲料研磨装置705的下端表面,所述第二输送台711设于混合搅拌机构703的下端表面,所述混合搅拌机构70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输送台713、齿轮泵712,所述第三输送台713设于齿轮泵712的上方,所述齿轮泵驱动机构709通过第三连接皮带716与齿轮泵712连接,所述齿轮泵驱动机构709连接于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的另一端,所述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的一端与电磁驱动机构708相连接,所述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的下端表面贯穿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并与增氧机8嵌套连接,所述进料座701通过饲料输送管4与投料座1连接,所述进药座704通过药液输送管5与投药座2连接,所述电控箱3分别与第一输送台706、电磁驱动机构708、第二输送台711、第三输送台713电连接,所述混合搅拌机构703由卡盘驱动座70301、驱动卡盘70302、混合搅拌室70303、一号传动带70304、混合搅拌辊70305、出料输送座70306、出料输送口70307组成,所述卡盘驱动座70301活动连接于驱动卡盘70302的一端,所述驱动卡盘70302通过一号传动带70304与混合搅拌辊70305连接,所述混合搅拌辊70305设于混合搅拌室70303的内表面,所述混合搅拌室70303的下端表面均匀等距的连接有出料输送座70306,所述出料输送口70307焊接于出料输送座70306的下端表面,所述混合搅拌室703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送台706,所述混合搅拌室7030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齿轮泵712、第三输送台713,所述出料输送口70307均匀等距的设于第二输送台711的上端表面,所述卡盘驱动座70301通过第一连接皮带702连接于饲料研磨装置705的另一端,所述饲料研磨装置705由研磨饲料出口座70501、饲料研磨室70502、第一研磨辊70503、二号传动带70504、第二研磨辊70505组成,所述饲料研磨室70502的内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研磨辊70503、第二研磨辊70505,所述二号传动带7050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研磨辊70503、第二研磨辊70505连接,所述研磨饲料出口座70501焊接于饲料研磨室70502的下端表面,所述研磨饲料出口座70501设于第一输送台706的上端表面,所述进料座701的下端表面贯穿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并与饲料研磨室70502连接,所述第一研磨辊70503通过第二连接皮带715与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连接,所述第二研磨辊70505通过第一连接皮带702与混合搅拌机构703连接,所述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由从动齿轮70701、传动齿轮70702、主动齿轮70703、第一螺纹转杆70704、第一连接伞齿轮70705组成,所述从动齿轮70701连接于传动齿轮70702的上端表面,所述主动齿轮70703的上端表面连接有传动齿轮70702,所述主动齿轮70703与第一螺纹转杆70704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伞齿轮70705嵌套连接于第一螺纹转杆70704的另一端,所述从动齿轮70701通过第二连接皮带715与饲料研磨装置70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伞齿轮70705连接于电磁驱动机构708上端表面的一侧,所述电磁驱动机构708由传动齿盘70801、三号传动带70802、驱动转轴70803、外轴转盘70804、内轴转盘70805、第二连接伞齿轮70806、S极电磁铁70807、电磁线圈70808、电磁驱动杆70809、电磁铁通电座70810、N极电磁铁70811组成,所述电磁铁通电座70810另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N极电磁铁70811、S极电磁铁70807,所述电磁驱动杆70809的一端与电磁铁通电座70810嵌套连接,所述电磁铁通电座70810的另一端呈横向贯穿于电磁线圈70808并与第二连接伞齿轮70806嵌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伞齿轮70806连接于外轴转盘70804的一端,所述内轴转盘70805通过驱动转轴70803连接于外轴转盘70804内表面的中心,所述驱动转轴7080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传动齿盘70801、内轴转盘70805连接,所述传动齿盘70801连接于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下端表面的另一侧,所述齿轮泵驱动机构709由一号传动盘70901、四号传动带70902、二号传动盘70903、活动连杆70904、传动转盘70905、双向传动齿座70906组成,所述一号传动盘70901与二号传动盘70903通过四号传动带70902连接,所述活动连杆709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二号传动盘70903、传动转盘70905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转盘70905的一端与双向传动齿座70906的另一端相啮合,所述双向传动齿座70906连接于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的另一端,所述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由五号传动带71401、间歇式传动轮71402、一号活动齿轮71403、第二螺纹转杆71404、二号活动齿轮71405组成,所述间歇式传动轮71402连接于一号活动齿轮71403的上端表面,所述第二螺纹转杆7140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号活动齿轮71403、二号活动齿轮71405,所述间歇式传动轮71402通过五号传动带71401与电磁驱动机构708连接,所述二号活动齿轮71405连接于齿轮泵驱动机构709下端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螺纹转杆71404的下端表面呈纵向贯穿于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并与增氧机8嵌套连接,所述投料座1、投药座2均为中空的矩形结构,所述出料输送口70307设有3个。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在进行使用时,用户将投料座1、投药座2、电控箱3置于养殖池岸边,而通过饲料输送管4、药液输送管5连接的混合搅拌器7及增氧机8置于养殖池内,当需要对养殖池内进行喂养时,将养殖饲料放入投料座1内并通过饲料输送管4送入混合搅拌器7内,而药液导入投药座2内并药液输送管5送入混合搅拌器7内,此时,用户通过电控箱3控制混合搅拌器7工作,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用户只需站于养殖池岸边投递饲料及药液即可完成对大闸蟹的喂养,有效的降低人工喂养成本。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在混合搅拌器7工作过程中,电磁驱动机构708经电控箱3通电后从而同步带动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增氧机驱动机构714工作,在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二连接皮带715带动饲料研磨装置705工作,饲料研磨装置705在工作时自动对送入的大颗粒饲料进行研磨并通过第一输送台706将研磨后的饲料送入混合搅拌机构703内,与此同时,由药液输送管5送入的药液通过第三输送台713送入混合搅拌机构703内,混合搅拌机构703通过第一连接皮带702跟随饲料研磨装置705工作并对进入混合搅拌室70303内的饲料及药液进行混合搅拌工作,当饲料及药液充分搅拌后,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由出料输送口70307送至第二输送台711上并通过出料滤网9送入养殖池内,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可实现喂养饲料及药液的充分混合,从而有效的提高大闸蟹的生长效率及养殖存活率。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在增氧机驱动机构714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二螺纹转杆71404的转动从而带动增氧机8工作,增氧机8在工作时不断拍打水面以此增加水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水质的含氧量,与此同时,增氧机驱动机构714通过二号活动齿轮71405带动齿轮泵驱动机构709工作,齿轮泵712通过第三连接皮带716跟随齿轮泵驱动机构709工作从而自动将外部水源抽入混合搅拌机构703内对混合搅拌室70303内搅拌后残留的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水源及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由出料滤网9排出,有效的防止残留的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残留时间过长导致变质从而对大闸蟹的养殖健康造成影响。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面对大面积养殖池时需耗费大量人工对大闸蟹进行喂养,设备的喂养效率低,且工作成本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实现了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无需耗费大量人工即可完成养殖池内大闸蟹的大面积喂养,同时可实现喂养饲料及药液的充分混合,且饲料及药液在混合完毕后设备可及时对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残留进行清理,避免饲料及药液的混合物残留时间过长导致变质从而对大闸蟹的养殖健康造成影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其结构包括投料座(1)、投药座(2)、电控箱(3)、饲料输送管(4)、药液输送管(5)、进水滤网(6)、混合搅拌器(7)、增氧机(8)、出料滤网(9),其特征在于:
所述投料座(1)与投药座(2)相连接,所述电控箱(3)电连接于投料座(1)的前端表面上,所述投料座(1)通过饲料输送管(4)与混合搅拌器(7)连接,所述投药座(2)通过药液输送管(5)与混合搅拌器(7)连接,所述混合搅拌器(7)的前端表面分别嵌有进水滤网(6)、出料滤网(9),所述出料滤网(9)设于进水滤网(6)的下方,所述增氧机(8)嵌套连接于混合搅拌器(7)的下端表面;
所述混合搅拌器(7)由进料座(701)、第一连接皮带(702)、混合搅拌机构(703)、进药座(704)、饲料研磨装置(705)、第一输送台(706)、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电磁驱动机构(708)、齿轮泵驱动机构(709)、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第二输送台(711)、齿轮泵(712)、第三输送台(713)、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第二连接皮带(715)、第三连接皮带(716)组成;
所述进料座(701)连接于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上端表面的一侧,所述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上端表面的另一侧连接有进药座(704),所述电磁驱动机构(708)设于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的内表面,所述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连接于电磁驱动机构(708)上端表面的一侧,所述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通过第二连接皮带(715)与饲料研磨装置(705)连接,所述饲料研磨装置(705)与混合搅拌机构(703)通过第一连接皮带(702)连接,所述混合搅拌机构(7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送台(706),所述第一输送台(706)设于饲料研磨装置(705)的下端表面,所述第二输送台(711)设于混合搅拌机构(703)的下端表面,所述混合搅拌机构(70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三输送台(713)、齿轮泵(712),所述第三输送台(713)设于齿轮泵(712)的上方,所述齿轮泵驱动机构(709)通过第三连接皮带(716)与齿轮泵(712)连接,所述齿轮泵驱动机构(709)连接于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的另一端,所述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的一端与电磁驱动机构(708)相连接,所述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的下端表面贯穿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并与增氧机(8)嵌套连接,所述进料座(701)通过饲料输送管(4)与投料座(1)连接,所述进药座(704)通过药液输送管(5)与投药座(2)连接,所述电控箱(3)分别与第一输送台(706)、电磁驱动机构(708)、第二输送台(711)、第三输送台(71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搅拌机构(703)由卡盘驱动座(70301)、驱动卡盘(70302)、混合搅拌室(70303)、一号传动带(70304)、混合搅拌辊(70305)、出料输送座(70306)、出料输送口(70307)组成,所述卡盘驱动座(70301)活动连接于驱动卡盘(70302)的一端,所述驱动卡盘(70302)通过一号传动带(70304)与混合搅拌辊(70305)连接,所述混合搅拌辊(70305)设于混合搅拌室(70303)的内表面,所述混合搅拌室(70303)的下端表面均匀等距的连接有出料输送座(70306),所述出料输送口(70307)焊接于出料输送座(70306)的下端表面,所述混合搅拌室(703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输送台(706),所述混合搅拌室(7030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齿轮泵(712)、第三输送台(713),所述出料输送口(70307)均匀等距的设于第二输送台(711)的上端表面,所述卡盘驱动座(70301)通过第一连接皮带(702)连接于饲料研磨装置(705)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研磨装置(705)由研磨饲料出口座(70501)、饲料研磨室(70502)、第一研磨辊(70503)、二号传动带(70504)、第二研磨辊(70505)组成,所述饲料研磨室(70502)的内表面分别设有第一研磨辊(70503)、第二研磨辊(70505),所述二号传动带(7050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研磨辊(70503)、第二研磨辊(70505)连接,所述研磨饲料出口座(70501)焊接于饲料研磨室(70502)的下端表面,所述研磨饲料出口座(70501)设于第一输送台(706)的上端表面,所述进料座(701)的下端表面贯穿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并与饲料研磨室(70502)连接,所述第一研磨辊(70503)通过第二连接皮带(715)与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连接,所述第二研磨辊(70505)通过第一连接皮带(702)与混合搅拌机构(70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由从动齿轮(70701)、传动齿轮(70702)、主动齿轮(70703)、第一螺纹转杆(70704)、第一连接伞齿轮(70705)组成,所述从动齿轮(70701)连接于传动齿轮(70702)的上端表面,所述主动齿轮(70703)的上端表面连接有传动齿轮(70702),所述主动齿轮(70703)与第一螺纹转杆(70704)相啮合,所述第一连接伞齿轮(70705)嵌套连接于第一螺纹转杆(70704)的另一端,所述从动齿轮(70701)通过第二连接皮带(715)与饲料研磨装置(705)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伞齿轮(70705)连接于电磁驱动机构(708)上端表面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708)由传动齿盘(70801)、三号传动带(70802)、驱动转轴(70803)、外轴转盘(70804)、内轴转盘(70805)、第二连接伞齿轮(70806)、S极电磁铁(70807)、电磁线圈(70808)、电磁驱动杆(70809)、电磁铁通电座(70810)、N极电磁铁(70811)组成,所述电磁铁通电座(70810)另一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N极电磁铁(70811)、S极电磁铁(70807),所述电磁驱动杆(70809)的一端与电磁铁通电座(70810)嵌套连接,所述电磁铁通电座(70810)的另一端呈横向贯穿于电磁线圈(70808)并与第二连接伞齿轮(70806)嵌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伞齿轮(70806)连接于外轴转盘(70804)的一端,所述内轴转盘(70805)通过驱动转轴(70803)连接于外轴转盘(70804)内表面的中心,所述驱动转轴(7080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传动齿盘(70801)、内轴转盘(70805)连接,所述传动齿盘(70801)连接于饲料研磨装置驱动机构(707)下端表面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泵驱动机构(709)由一号传动盘(70901)、四号传动带(70902)、二号传动盘(70903)、活动连杆(70904)、传动转盘(70905)、双向传动齿座(70906)组成,所述一号传动盘(70901)与二号传动盘(70903)通过四号传动带(70902)连接,所述活动连杆(709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二号传动盘(70903)、传动转盘(70905)活动连接,所述传动转盘(70905)的一端与双向传动齿座(70906)的另一端相啮合,所述双向传动齿座(70906)连接于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机驱动机构(714)由五号传动带(71401)、间歇式传动轮(71402)、一号活动齿轮(71403)、第二螺纹转杆(71404)、二号活动齿轮(71405)组成,所述间歇式传动轮(71402)连接于一号活动齿轮(71403)的上端表面,所述第二螺纹转杆(7140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号活动齿轮(71403)、二号活动齿轮(71405),所述间歇式传动轮(71402)通过五号传动带(71401)与电磁驱动机构(708)连接,所述二号活动齿轮(71405)连接于齿轮泵驱动机构(709)下端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螺纹转杆(71404)的下端表面呈纵向贯穿于混合搅拌器外壳体(710)并与增氧机(8)嵌套连接。
CN201810474291.6A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 Withdrawn CN108432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4291.6A CN108432678A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4291.6A CN108432678A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2678A true CN108432678A (zh) 2018-08-24

Family

ID=63203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4291.6A Withdrawn CN108432678A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3267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9923A (zh) * 2019-02-21 2019-05-31 徐家伟 双头仿活饵式饲料投喂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9923A (zh) * 2019-02-21 2019-05-31 徐家伟 双头仿活饵式饲料投喂器
CN109819923B (zh) * 2019-02-21 2021-12-14 徐家伟 双头仿活饵式饲料投喂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3665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高效混合配制装置
CN108651352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活动式饲喂装置
CN108401957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自动投料饲喂装置
CN106857351A (zh) 一种水产养殖饲料投放装置
CN108419745A (zh) 一种水产养殖的增氧投饲混料装置
CN206760463U (zh) 一种水产养殖饲料投放装置
CN106973842A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撒料装置
CN108323466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投放装置
CN110089473A (zh) 一种可追踪鱼群进行定位投料的养殖用投料装置
CN211129429U (zh) 一种水产养殖投饲机
CN207443993U (zh) 一种撒料均匀的水产养殖饲料投放装置
CN108541643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连续抛料喂食装置
CN108077160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养殖池增氧设备
CN108432678A (zh) 一种大闸蟹养殖装置
CN103960194A (zh) 增氧投饲一体机
CN208317955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池塘消毒剂喷洒船
CN107980703B (zh) 一种水产养殖增氧抑菌喷头装置
CN214482838U (zh) 一种虾苗养殖用饲料投放装置
CN110304742A (zh) 一种具有微气泡功能的潜水助力增氧装置
CN210519820U (zh) 一种岩原鲤养殖系统
CN213095563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分散式投料器
CN214903131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定量投料装置
CN109006644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池塘消毒剂喷洒船
CN209721734U (zh) 一种具有微气泡功能的潜水助力增氧装置
CN211051354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饲料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