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2292A - 一种WiFi连接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WiFi连接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2292A
CN108432292A CN201780002636.1A CN201780002636A CN108432292A CN 108432292 A CN108432292 A CN 108432292A CN 201780002636 A CN201780002636 A CN 201780002636A CN 108432292 A CN108432292 A CN 108432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wifi
access point
connection
hots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26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众
高华江
高伟
黄邦邦
刘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32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22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8Authentication using credential vaults, e.g. password manager applications or one time password [OTP]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WiFi连接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搜索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设备可选择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WiFi接入点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WiFi接入点,确定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向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接收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基于连接请求所返回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表明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所述设备的用户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可见,本申请能够知道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时,及时提醒用户,以避免在用户未知的情况下大量的流量消耗给用户带来损失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WiFi连接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3月31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209569.2、发明名称为“一种WiFi连接的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于2016年9月27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610856216.7、发明名称为“一种WiFi连接的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两者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WiFi连接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终端上进行网络连接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一台设备可以通过设置基于IEEE 802.11b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热点,另一个设备通过接入WiFi热点进行WiFi连接,实现两台设备同时连接网络。
而在两台设备进行WiFi连接时,请求WiFi连接的设备仅密码符合即可连接成功,而无法辨识到自己所连接到WiFi接入点是否为手机等需要付费的装置共享的便携式WiFi热点,可能回给提供WiFi连接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给用户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WiFi连接的方法和设备,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无法辨识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连接方法,通过在开启所述第一设备的WiFi接入点之后,接收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进而基于连接请求,发送能够表明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反馈信息给第二设备。可见,本申请在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一侧向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反馈一个能够表明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信息,从而及时提醒到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其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由此,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连接方法,通过搜索第二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第二设备可选择接入的包括至少一个WiFi接入点的WiFi接入点列表,从而在确定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之后,向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进而接收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基于连接请求所返回的能够表明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反馈信息,而若反馈信息表明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则输出能够提醒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第二提示信息。可见,本申请能够及时通过接收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所发送的反馈信息来辨识出所连接的WiFi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到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 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模块:开启所述设备的WiFi接入点的WiFi模块及数据处理模块,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基于所述连接请求,发送反馈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可见,本申请利用设置在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上的WiFi连接装置向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反馈一个能够表明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信息,从而及时提醒到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其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由此,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模块:用于搜索所述第二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所述第二设备可选择接入的包括至少一个WiFi接入点的WiFi接入点列表的WiFi模块、用于确定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向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并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基于所述连接请求所返回的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反馈信息的数据处理模块及数据输出模块,该数据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可见,本申请能够利用设置在第二设备上的WiFi连接装置及时通过接收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所发送的反馈信息来辨识出所连接的WiFi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可以包括以下结构:用于提供WiFi连接的WiFi芯片、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模块的存储器、处理器和总线,所述WiFi芯片、所述存储器分别通过所述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使得所述设备实现以下功能及数据处理:利用所述WiFi芯片开启WiFi接入点,接收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基于所述连接请求,发送反馈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可见,本申请在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一侧向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反馈一个能够表明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信息,从而及时提醒到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其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由此,达到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可以包括以下结构:用于提供WiFi连接的WiFi芯片、用于输出数据的输出设备、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模块的存储器、处理器和总线;所述WiFi芯片、所述输出设备、所述存储器分别通过所述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使得所述设备实现以下功能 及数据处理:在利用所述WiFi芯片搜索所述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所述设备可选择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后,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WiFi接入点,确定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向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基于所述连接请求所返回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触发所述输出设备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所述设备的用户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可见,本申请能够及时通过接收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所发送的反馈信息来辨识出所连接的WiFi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达到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基于连接请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由此,在第一设备所提供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时,能够及时提醒第一设备的用户与其他设备连接,从而避免第一设备的用户无法及时得知便携式WiFi热点的接入情况,进而避免因为不知不觉间消耗掉大量的流量数据而造成损失的情况。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判断将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WiFi接入点的预设的登录参数是否一致,如果所述登录信息与所述登录参数一致允许第二设备接入WiFi接入点。由此,第一设备基于连接请求对第二设备对WiFi接入点的接入进行控制,实现第二设备的WiFi连接。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输出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的设备的数量信息。由此,本申请通过实时提示用户当前WiFi接入点被连接的设备的数量,来给第一设备的用户提供参考数据,由用户决定是否断开某些设备的连接,从而保护第一设备的用户的利益。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在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之后,可以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由此,本申请及时通过接收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所发送的反馈信息来辨识出所连接的WiFi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达到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再进行WiFi连接,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第二设备则判断是否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若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则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可见,本申请在及时通过接收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所发送的反馈信息来辨识出所连接的WiFi为便携式WiFi热点时,对用户是否预先设置直接接入便携式WiFi热点进行判断,并在确定用户预先设置直接接入便携式WiFi热点时,显示第二提示信息并建立WiFi连接,由此进一步的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若不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第二设备则通过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来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若 所述输入操作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则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可见,本申请在及时通过接收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所发送的反馈信息来辨识出所连接的WiFi为便携式WiFi热点时,对用户是否预先设置直接接入便携式WiFi热点进行判断,并在确定用户并没有预先设置直接接入便携式WiFi热点时,通过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来由用户决定接入便携式WiFi热点,即显示第二提示信息并建立WiFi连接,由此进一步的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判断登录信息是否与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比对一致,若一致则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可见,本申请在及时通过接收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所发送的反馈信息来辨识出所连接的WiFi为便携式WiFi热点时,建立与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的同时,实现WiFi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在建立与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之后,监测是否搜索到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相一致的WiFi接入点,如果有,输出第三提示信息,并采集输入操作,在输入操作表明需要切换到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时,断开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连接,并建立与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可见,本申请中第二设备在发现可以连接的新的WiFi接入点时可以提醒第二设备的用户是否切换到新的WiFi接入点进行使用,并在用户操作允许时接入新的WiFi接入点,进一步避免给提供便携式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时,可以通过向第一设备传输AT命令,以达到及时提醒到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其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目的,由此,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时,可以通过接口传输反馈信息给第二设备,以达到及时提醒到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其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目的,由此,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将第一提示信息以屏幕显示的方式进行输出。可见,本申请通过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来及时提醒到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其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由此,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将第一提示信息以屏幕显示的方式进行输出时,具体可以通过toast、通知栏或状态栏等方式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由此,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通过显示的第一提示信息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 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将第一提示信息以声音播放的方式进行输出。可见本申请通过播放第一提示信息来及时提醒到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其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由此,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通过音频输出设备播放第一提示信息。由此,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本申请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WiFi连接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终端搜索周边WiFi;从搜索的WiFi列表中选择一个WiFi接入点判断是否为便携WiFi热点;若是便携WiFi热点,判断该终端是否设置了默认连接;若设置了默认连接,提醒用户该WiFi为便携WiFi热点;连接至所述便携WiFi热点。可见,本申请能够及时通过接收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所发送的反馈信息来辨识出所连接的WiFi为便携式WiFi热点,并及时提醒用户且接入该WiFi热点,从而达到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本申请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可以包括以下结构:存储指令的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执行上述WiFi连接方法,如:搜索周边WiFi;从搜索的WiFi列表中选择一个WiFi接入点判断是否为便携WiFi热点;若是便携WiFi热点,判断该终端是否设置了默认连接;若设置了默认连接,提醒用户该WiFi为便携WiFi热点;连接至所述便携WiFi热点。可见,本申请能够及时通过接收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所发送的反馈信息来辨识出所连接的WiFi为便携式WiFi热点,并及时提醒用户且接入该WiFi热点,从而达到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两台设备之间进行WiFi热点连接的通信连接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进行WiFi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图2b-图2e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进行WiFi连接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4a-图4d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进行WiFi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应用示例图;
图5b及图5c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进行WiFi连接的另一方法流程图;
图6-图8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应用示例图;
图9及图10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两台设备之间进行WiFi热点连接的通信连接示意图,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图1中的第一设备通过设置WiFi芯片的参数提供WiFi接入点,该WiFi接入点可以是路由器提供的WiFi接入点,也可以是移动设备提供的便携式WiFi热点,第二设备通过密码进入该WiFi接入点。而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WiFi热点连接之后,第二设备会记录第一设备的WiFi热点的名称和密码,下次可根据记录的WiFi热点的名称和密码直接进行连接。
第二设备在通过WiFi搜索功能到一个或多个WiFi接入点时,并不区分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类型,例如并不会区分该WiFi接入点是否为手机等装置提供的便携式WiFi热点,在第二设备再次靠近曾经成功接入WiFi连接的第一设备且该第二设备处于第一设备的WiFi热点的连接范围内时,第二设备会自动利用记录的密码接入第一设备的WiFi热点,而此时,既不会通知第一设备的用户有第二设备接入其便携式WiFi热点,也不会通知第二设备的用户其接入的是便携式WiFi热点。
而第一设备通常伴随通信运营商的移动数据流量提供其WiFi热点服务,因此,两台建立过WiFi热点连接的设备对用户来说,尤其是提供便携式WiFi热点的设备的用户来说,可能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耗掉大量的流量数据,由于通讯运营商大多数提供的移动流量服务是按量计费的,因此,大量的流量消耗可能会给用户带来高额的流量费用,给用户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风险,需要对便携式WiFi热点的连接进行约束。
本申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方案:
图2a所示为图1中的第一设备通过开启WiFi接入点并进行WiFi连接控制的流程图,图2a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开启WiFi接入点。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为手机等移动终端,其所开启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 热点,或者,第一设备也可以是路由器等通讯设备,其所开启的WiFi接入点为非便携式WiFi热点。
本申请中可以通过对第一设备中的WiFi芯片进行参数设置,将WiFi接入点功能进行开启。如图2b中所示,用户在第一设备如手机的WiFi芯片设置界面上对WiFi芯片的开启控件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接收用户对控件的操作之后,开启第一设备的WiFi热点,这个WiFi热点用于为其他设备提供网络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备中的WiFi芯片可以是独立的WiFi芯片,或者,也可以是WiFi通信功能与其他功能集成在一起的联合芯片,该联合芯片能够提供WiFi通信功能。例如,该联合芯片可以为WiFi芯片与蓝牙、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FM)及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联合芯片。
步骤202:接收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
其中,该连接请求可以为第二设备搜索到第一设备开启的WiFi接入点之后所生成的请求,连接请求用于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请求WiFi连接。
步骤203:基于连接请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该连接请求由第二设备发送到第一设备之后,第一设备对连接请求进行响应,输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表明第一设备所提供的WiFi接入点被第二设备搜索到并且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申请WiFi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将第一提示信息以屏幕显示的方式进行输出,例如,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消息框toast、通知栏或状态栏等方式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或者,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一提示信息以声音播放的方式进行输出,例如,第一设备可以通过喇叭或者耳机等音频输出设备播放第一提示信息。或者,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一提示信息以屏幕显示结合声音播放的方式进行输出,例如,第一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的同时利用喇叭播放该第一提示信息。
其中,第一设备通过输出第一提示信息来提醒第一设备的用户有第二设备申请连接第一设备所提供的WiFi接入点,由此,在第一设备所提供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时,及时提醒第一设备的用户有第二设备申请WiFi连接,以避免第一设备的用户无法及时得知便携式WiFi热点的接入情况,从而避免由于第二设备自动连接到便携式WiFi热点而导致的不知不觉间消耗掉大量的流量数据,造成损失。
其中,toast是Android中用来显示信息的一种机制,在toast显示机制中,以无焦点的形式显示信息,且toast显示机制中显示信息的时间有限,在显示信息一定的时长之后会自动消失。
在本实施例中以toast显示机制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如图2c中所示,及时提醒第一设备的用户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所提供的WiFi接入点,避免第一设备所提供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时第一设备的用户无法及时得知其便携式WiFi热点的接入情况,从而可能会导致不知不觉间消耗掉大量的流量数据,造成损失;而第一提示消息以toast显示机制进行显示后可以在一定时长后消失,从而并不会影响第一设备的用户对设备的正常使用,改善用户使用体验。
其中,状态栏是指设备操作系统中显示设备各项参数或状态的显示机制,如电池剩余量等的显示机制。而通知栏是设备操作系统中以下拉方式显示各种推送消息的一种机制,在出现推送消息时,推送消息可以在显示屏幕的最上方的状态栏显示,并在一定时长后隐藏并在用户下拉显示通知栏时推送消息再次显示在显示屏幕上。
在本实施例中以状态栏显示机制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如图2d中所示,及时提醒第一设备的用户有第二设备连接第一设备所提供的WiFi接入点,避免第一设备所提供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时第一设备的用户无法及时得知便携式WiFi热点的接入情况,从而可能会导致不知不觉间消耗掉大量的流量数据,造成损失。而在一定时长后第一提示信息隐藏,并在用户下拉显示通知栏时第一提示信息再次显示在显示屏幕上,如图2e中所示(通知栏中可能还存在“**正在运行”的消息),为用户保留信息,做到随时提醒用户有其他设备接入WiFi接入点,保护用户利益,改善用户使用体验。
另外,在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之后,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04:判断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WiFi接入点的预设的登录参数是否一致,如果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一致则允许第二设备接入WiFi接入点。
其中,本申请中判断将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是否一致,是指:判断登录信息中的登录用户名与登录参数中的接入点用户名是否一致,且判断登录信息中的登录密码与登录参数中的接入点连接密码是否一致,进而只有在登录用户名和接入点用户名一致且登录密码与接入点连接密码一致时,第二设备才能作为合法的受惠设备被允许接入第一设备的WiFi接入点。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设备判断出第二设备为合法的受惠设备之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进行WiFi连接操作,即可成功实现WiFi连接。
或者,在第一设备判断出第二设备为合法和受惠设备之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WiFi连接操作,需要在等待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反馈确认连接的相关信息(如确认连接该WiFi接入点)之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WiFi连接才能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可以是第二设备经过历史接入所记录下的历史登录信息,也可以是第二设备的用户即时输入的登录信息。
步骤205:向第二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其中,该反馈信息能够表明第二设备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还是非便携式WiFi热点。而该反馈信息可以以定义的AT命令实现,或者以标识符实现。
例如,本申请中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传输一条新增的AT命令,来通知到第二设备其连接的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
其中,本申请中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新增接口来传输反馈信息给第二设备,或者,可以使用原有数据传输接口将反馈信息传输给第二设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步骤205的执行可以在步骤204之后,如图2a所示,也就是说,在第二设备成功接入到WiFi接入点之后,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给第二设备,以提示第二设备其所接入的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
或者步骤205的执行可以在步骤202之后,如图3中所示,也就是说,在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连接请求申请WiFi接入之后,第一设备发送反馈信息给第二设备,由此来提示第二设备其所接入的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第二设备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后续处理。
而在每次有设备接入到第一设备的便携式WiFi热点时,第一设备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206:将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的数量信息进行输出。
其中,本申请中可以以屏幕显示和/或声音播放的方式输出数量信息,从而实时提示用户当前WiFi接入点被连接的设备的数量,来给第一设备的用户提供参考数据,由用户决定是否断开某些设备的连接。
例如,第一设备所提供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在每次有受惠设备接入到第一设备的便携式WiFi热点时,第一设备可以在获得接入便携式WiFi热点的第二设备的数量信息之后,将接入便携式WiFi热点的第二设备的数量信息进行显示,如在第一设备上显示“有2个连接”等等。
由此,本申请通过实时输出用户当前便携式WiFi热点分享被连接的设备的数量,来给第一设备的用户提供参考数据,由用户决定是否断开某些设备的连接,来保护自身的利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的数量信息以屏幕显示的方式输出时,可以采用toast、通知栏或状态栏的显示机制实现,具体显示的效果可以参考前文中图2c~图2e中所示,此处不再详述。
图4a为图1中的第二设备在进行WiFi连接时的一种控制流程图,图4a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搜索第二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第二设备可选择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
其中,第二设备可以通过设置界面中的控件来开启WiFi接入点的搜索功能,如图5a中所示,第二设备搜索到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可能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如WiFi接入点a、WiFi接入点b、WiFi接入点c等。
步骤402:确定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
其中,第二设备可以将WiFi接入点列表中信号覆盖能力最强的WiFi接入点作为目标接入点,或者,也可以将WiFi接入点列表中能够实现登录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均匹配的WiFi接入点为目标接入点。
步骤403:生成连接请求,并向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其中,该连接请求用于第二设备向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如第一设备请求WiFi连接。
而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在接收到连接请求之后,判断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WiFi接入点的预设的登录参数是否一致,如果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一致则允许第二设 备接入WiFi接入点,此时,向第二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能够表明第二设备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还是非便携式WiFi热点。
步骤404:接收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目标接入点所在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时,第二设备处于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允许第二设备接入目标接入点但WiFi连接并未连接成功的状态。
步骤405:基于反馈信息,判断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如果是,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407。
步骤406:判断是否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如果是,执行步骤408,否则,执行步骤409。
其中,这里的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是指,第二设备的用户预先设置的需要直接接入便携式WiFi热点的连接方式。
步骤407:判断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是否允许第二设备接入目标接入点,如果是,执行步骤410,否则,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02或步骤401,重新确定一个新的目标接入点,并以此循环,直到第二设备接入到WiFi接入点或者第二设备无法搜索到可接入的WiFi接入点,放弃WiFi连接或者等待一定时长后重试。
步骤408: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执行步骤407。
其中,第二设备可以以屏幕显示和/或声音播放的形式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第二设备的用户第二设备目前所接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进而提示大量的流量消耗可能会给提供便携式WiFi热点的设备用户带来不便,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可以通过toast、通知栏或状态栏等方式显示第二提示信息。而第二提示信息的具体显示的效果可以参考前文中图2c~图2e中所示,此处不再详述。
步骤409: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执行步骤411。
其中,输入操作表明第二设备的用户是否需要接入这个属于便携式WiFi热点的目标接入点。也就是说,第二设备在接收到反馈信息之后,已经得知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此时,可以选择由用户决定是否连接该便携式WiFi热点。
步骤410:接入目标接入点。
步骤411:判断输入操作是否表明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如果是,执行步骤408,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02或步骤401,重新确定一个新的新的目标接入点,并以此循环,直到第二设备接入到WiFi接入点或者第二设备无法搜索到可接入的WiFi接入点,放弃WiFi连接或者等待一定时长后重试。
也就是说,如果第二设备根据反馈信息发现目标接入点并不是便携式WiFi热点,那么第二设备则不需要考虑会不会给设备用户带来损失,可以直接根据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返回的比对结果来连接目标接入点或者返回重新。当然,第二设备在连接目标接入点时,第二设备所发送的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是比 对一致的。
或者,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图4a中无需执行步骤406、步骤409及步骤411,如图4b中所示:
步骤401:搜索第二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第二设备可选择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
步骤402:确定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
步骤403:生成连接请求,并向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而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在接收到连接请求之后,判断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WiFi接入点的预设的登录参数是否一致,如果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一致则允许第二设备接入WiFi接入点。
步骤404:接收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步骤405:基于反馈信息,判断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如果是,执行步骤408,否则,执行步骤407。
步骤407:基于判断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是否允许第二设备接入目标接入点,如果是,执行410,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02或步骤401,重新确定一个新的目标接入点,并以此循环,直到第二设备接入到WiFi接入点或者第二设备无法搜索到可接入的WiFi接入点,放弃WiFi连接。
步骤408: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执行步骤407。
步骤410:接入目标接入点。
也就是说,第二设备在向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并接收到反馈信息之后,得知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时,不需要再对用户是否设置过默认连接方式,而且不需要考虑用户的操作,而是在提示第二设备的用户其连接的是便携式WiFi热点之后,直接在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允许第二设备接入时接入目标接入点,实现WiFi连接。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图4a中的执行步骤还可以采用以下执行顺序,如图4c中所示:
步骤401:搜索第二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第二设备可选择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
步骤402:确定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
步骤404:接收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步骤405:基于反馈信息,判断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如果是,执行步骤406,否则,执行步骤403。
步骤406:判断是否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如果是,执行步骤408,否则,执行步骤409。
步骤403:生成连接请求,并向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而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在接收到连接请求之后,判断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 WiFi接入点的预设的登录参数是否一致,如果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一致则允许第二设备接入WiFi接入点。
步骤407:基于判断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是否允许第二设备接入目标接入点,如果是,执行410,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02或步骤401,重新确定一个新的目标接入点,并以此循环,直到第二设备接入到WiFi接入点或者第二设备无法搜索到可接入的WiFi接入点,放弃WiFi连接。
步骤408: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执行步骤403。
步骤409: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执行步骤411。
步骤410:接入目标接入点。
步骤411:判断输入操作是否表明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如果是,执行步骤408,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02或步骤401,重新确定一个新的新的目标接入点,并以此循环,直到第二设备接入到WiFi接入点或者第二设备无法搜索到可接入的WiFi接入点,放弃WiFi连接。
或者,图4c中无需执行步骤406、步骤409和步骤411,如图4d中所示:
步骤401:搜索第二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第二设备可选择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
步骤402:确定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
步骤404:接收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步骤405:基于反馈信息,判断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如果是,执行步骤408,否则,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生成连接请求,并向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而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在接收到连接请求之后,判断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WiFi接入点的预设的登录参数是否一致,如果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一致则允许第二设备接入WiFi接入点。
步骤407:基于判断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是否允许第二设备接入目标接入点,如果是,执行410,否则,返回执行步骤402或步骤401,重新确定一个新的目标接入点,并以此循环,直到第二设备接入到WiFi接入点或者第二设备无法搜索到可接入的WiFi接入点,放弃WiFi连接。
步骤408: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执行步骤403。
步骤410:接入目标接入点。
也就是说,第二设备在接收到反馈信息之后,得知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时,不需要再对用户是否设置过默认连接方式,而且不需要考虑用户的操作,而是在提示第二设备的用户其连接的是便携式WiFi热点之后,直接向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进而在允许第二设备接入时直接接入目标接入点,实现WiFi连接。
另外,图1中的第二设备成功连接到便携式WiFi热点之后,重新搜索能够连接的 WiFi接入点,以便于尽快切换到非便携式WiFi热点中,避免给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带来更多的流量消耗,如图5b中的步骤所示:
步骤501:监测是否能够搜索到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相一致的WiFi接入点,如果有,执行步骤502。
其中,搜索的WiFi接入点可以是新的便携式WiFi热点,也可以是非便携式WiFi接入点。
而连接请求是第二设备在搜索到WiFi接入点时向WiFi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的指令,用于向WiFi接入点所在的设备请求WiFi接入。
步骤502:输出第三提示信息,执行步骤503。
其中,第三提示信息用以提醒第二设备的用户是否切换到新的便携式WiFi热点或切换到非便携式WiFi接入点,由此,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输入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可以以屏幕显示和/或声音播放的方式输出第三提示信息。第二设备具体可以通过toast、通知栏或状态栏等方式显示第三提示信息。而第三提示信息的具体显示的效果可以参考前文中图2c~图2e中所示,此处不再详述。
步骤503:采集输入操作,执行步骤504。
其中,输入操作可以为第二设备的用户根据第三提示信息对控件的输入操作,以表示用户需要切换到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或者继续保持与便携式WiFi热点之间的连接。
步骤504:如果输入操作表明需要切换到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那么断开与便携式WiFi热点之间的连接,并接入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
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第二设备在发现可以连接的新的WiFi接入点(用户名和密码匹配成功的)时,提醒第二设备的用户是否切换到新的WiFi接入点进行使用。
或者,第二设备的用户可以预先对第二设备进行参数设置,授权在搜索到新的WiFi接入点时直接断开当前WiFi连接,并接入搜索到的新的WiFi接入点,如图5c中所示,在步骤501中监测到已经搜索到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相一致的WiFi接入点时,可以直接执行步骤504,断开与便携式WiFi热点之间的连接,并接入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实现自动切换功能。
可见,本申请中,两台设备在建立wifi热点连接的时候,其中,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即供应设备方自己是知道自己正在发布便携式wifi热点的,而需要接入WiFi热点的设备即受惠设备方并不知道。此处需要两台设备在建立wifi连接中增加一条新定义的AT命令或者标识符作为参数(反馈信息)进行传递,使得受惠设备方收到供应设备的AT命令或标识符时可识别出供应设备方为便携式wifi热点,如手机WiFi热点,从而做出相应的操作,如提示相应信息给受惠设备房的用户。
因此,在本申请中,当供应设备提供的便携式wifi热点有新的连接时对用户提醒,供应设备还可以实时提示用户当前移动热点分享被连接的设备数量。
而在受惠设备方,在使用其他设备的便携式wifi热点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量或者定时的选择,例如,用户进行触发的输入操作后可断开连接;另外,在受惠设备 发现连接标记为便携式移动热点提供的wifi时,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选项确定是否自动连接;而在自动连接到便携式移动wifi热点时,提醒用户,如toast、通知栏、状态栏等方式;并且,在有可连接的wifi时(密码匹配成功的),提醒用户是否切换到新的wifi进行使用,在用户根据需求预先选择并授权时,受惠设备可以提供自动切换功能。
以图1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均为手机为例,提供便携式WiFi热点的手机为供应手机601,需要接入WiFi接入点的手机为受惠手机602,如图6a所示,为图1中的两台手机进行之间进行WiFi连接的交互示例图,其中:
在供应手机601一侧,供应手机601在接收到受惠手机602发送的连接请求之后,向受惠手机602反馈带有特定参数的结果信息,这里的特定参数表明供应手机601提供的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除此之外,供应手机601也会在受惠手机602连接到供应手机601提供的便携式WiFi热点之后,向供应手机601的用户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并允许受惠手机602接入便携式WiFi热点。
而在受惠手机602一侧,受惠手机602通过WiFi搜索功能搜索到供应手机601所提供的WiFi热点时,向供应手机601发送连接请求并接收供应手机601反馈的特定参数,从而在识别到特定参数之后判断出其连接到的或者即将连接的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并基于此来继续上层策略,如提醒受惠手机602的用户、匹配用户名和密码并接入便携式WiFi热点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仅体现了一种两台手机之间的WiFi连接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诸如新增AT命令、新增接口或定义特有参数等方式,以使得受惠手机602通过这些方式明确得知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而在受惠手机602明确得知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之后,可以做出下一步上层策略,如受惠手机602可以以各种途径展示给用户,其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某个移动终端的WiFi热点,可能会给他人造成数据流量损失,此时可以选择其他备用的数据流量使用方式,如重新搜索WiFi接入点等等。
如图7中所示,为图6中受惠手机602进行WiFi连接控制的示意图,在图7中,受惠手机602可以首先执行步骤701:搜索附近的WiFi接入点,之后通过步骤702获取到WiFi接入点列表,之后,受惠手机602在列表中选择一个WiFi接入点后,执行步骤703:判断这个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如果这个WiFi接入点不是便携式WiFi热点那么执行步骤704:直接去匹配用户名和密码,在用户名和密码匹配成功时,执行步骤705:建立WiFi连接;如果这个WiFi接入点是便携式WiFi热点,那么需要执行步骤706:判断用户预先选择的是不是默认连接,如果是,那么在步骤707:提醒受惠手机602的用户之后,执行步骤704及步骤705去匹配用户名和密码并建立WiFi连接,如果不是,那么需要执行步骤708:采集用户的输入操作以确定用户是否需要进行便携式WiFi热点的WiFi连接,在用户确定进行WiFi连接时,执行步骤707:提醒受惠手机602的用户之后执行步骤704及步骤705去匹配用户名和密码并建立WiFi连接;而在用户名和密码没有匹配成功时,则可以返回执行步骤702在WiFi 接入点列表中重新选择一个WiFi接入点,重复以上处理流程,直到受惠手机602实现WiFi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受惠手机602在WiFi连接成功时所实现的WiFi连接可能是便携式WiFi热点提供的WiFi连接,也可能是非便携式WiFi热点提供的WiFi连接。
如图8中所示,为图6中供应手机601进行WiFi连接控制的示意图,在图8中,供应手机601在通过步骤801:开放便携式Wi Fi热点之后,在步骤802中发现有受惠手机602进行WiFi连接申请时,可以执行步骤803以选择对供应手机601的用户进行提醒。例如,供应手机601可以有主动toast、状态栏和通知栏中提示或明确显示,如显示新连接的受惠手机602及当前连接数量等信息。由此,供应手机601在被受惠设备602进行WiFi热点连接时主动提示动作触发,而不是等待状态查询,进而及时提醒用户,避免用户流量流失而不自知。
由上述示例中可知,进行WiFi连接的两个设备中的受惠设备方在连接wifi时,如果判断出所连接的wifi源为便携式wifi热点,不能粗暴的自动连接,应获取到用户的实时操作意见或默认意见后进行是否连接的判断,同时如若需要连接也要明确的通知到用户其正在连接某便携式移动wifi热点。也可以说,受惠设备进行Wifi轮寻时碰到便携式移动热点wifi源会征询用户的意见(选择或预选择),并且在连接该类型wifi源时对用户有明显的提醒。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在提供便携式WiFi热点的设备被其他设备实现WiFi连接时及时提醒用户,解决了因用户忘记关闭WiFi热点或误触发而产生的大量流量费用的问题;也解决了用户打开WiFi热点后,在非主观意愿的情况下被其他设备连接而造成的流量损失的问题,例如用户仅想为一台设备开放WiFi热点,但热点覆盖范围内存在多个设备曾经与供应设备建立过连接,而在用户不明的情况下,多台设备同时在消耗用户移动数据流量的情况;同时,本申请会在受惠设备连接到便携式WiFi热点时及时提醒用户进行处理,如断开连接并申请其他WiFi连接等,解决了用户在非主观意愿下消耗其他设备的移动数据流量的问题。
图9所示为图1中的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WiFi模块901,用于开启第一设备的WiFi接入点。
其中,WiFi模块901的功能可以基于WiFi芯片实现,用于提供WiFi连接,从而实现WiFi数据的传输,实现WiFi通信的功能。
数据处理模块902,用于接收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基于连接请求,发送反馈信息给第二设备,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
其中,数据处理模块902的功能可以基于处理器等芯片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WiFi模块901与数据处理模块902具体的功能实现可以参见前文中方法部分,此处不再详述。
可见,本实施例在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一侧向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反馈一个能够表明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信息,从而及时提醒到申请WiFi连接 的设备其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由此,达到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图10所示为图1中的第一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该设备中除了包括WiFi模块901和数据处理模块902之外,还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数据传输模块903,用于:基于所述连接请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将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的设备的数量信息进行输出。
其中,数据传输模块903的功能可以基于各种输出设备如显示屏或扩音器等实现。
接入控制模块904,用于判断所述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所述WiFi接入点的预设的登录参数是否一致,如果所述登录信息与所述登录参数一致,允许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
其中,接入控制模块904的功能可以基于具有逻辑控制功能的控制芯片或处理器等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传输模块903与接入控制模块904具体的功能实现可以参见前文中方法部分,此处不再详述。
图11所示为图1中的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WiFi模块1101,用于搜索第二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所述第二设备可选择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WiFi接入点。
其中,WiFi模块1101的功能可以基于WiFi芯片实现,用于提供WiFi连接,从而实现WiFi数据的传输,实现WiFi通信功能。
数据处理模块1102,用于确定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向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并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基于所述连接请求所返回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
其中,数据处理模块1102的功能可以基于处理器等芯片实现。
数据输出模块1103,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
其中,数据传输模块1103的功能可以基于显示屏和/或喇叭等输出设备实现。
另外,WiFi模块1101还用于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而数据处理模块1102,还可以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判断是否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若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则由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103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由所述WiFi模块1101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1102还可以用于:若不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并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 若所述输入操作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则由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由所述WiFi模块1101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而所述WiFi模块1101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信息是否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比对一致;如果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比对一致,则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它还可以用于监测是否搜索到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相一致的WiFi接入点,如果有,由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103输出第三提示信息;
除此之外,所述第二设备还可以包括:数据输入模块1104,用于采集输入操作,在输入操作表明需要切换到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时,由所述WiFi模块1101断开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连接并建立与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可见,本实施例能够及时通过接收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所发送的反馈信息来辨识出所连接的WiFi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达到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各个模块功能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方法部分,此处不再详述。
图12所示为图1中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设备1200可以包括有以下结构或组件:WiFi芯片1201、存储器1202、处理器1203和总线1204,而WiFi芯片1201、存储器1202分别通过总线1204与处理器1203连接,其中:
WiFi芯片1201,用于提供WiFi连接,通过与其他设备的WiFi芯片建立WiFi连接之后,能够进行WiFi无线数据传输。
其中,WiFi芯片1201是指具有WiFi通信功能的芯片,具体可以为独立的芯片,也可以为与其他功能集成在一起的芯片,如WiFi、蓝牙、FM及GPS集成在一起的联合芯片,该联合芯片同样具有WiFi通信功能。
存储器1202可以存储软件程序及模块,处理器120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使得第一设备1200实现以下功能及数据处理:利用WiFi芯片1201开启WiFi接入点,接收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基于所述连接请求,发送反馈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
可见,本实施例在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一侧向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反馈一个能够表明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的信息,从而及时提醒到申请WiFi连接的设备其所连接的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由此,达到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其中,存储器12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以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如请求接收、信息发送等)等;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根据第一设备12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202可以 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203是第一设备12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第一设备12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2内的数据,执行第一设备1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第一设备1200进行整体(包括WiFi芯片1201)控制。可选的,处理器1203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203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03中。
另外,第一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有:第一输出设备1205,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1203的指示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的设备的数量信息。
其中,第一输出设备1205可以为显示屏1206、声音播放器1207等,显示屏可以用于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的数量信息,还可以接收用户输入,具体可以采用如图2c~图2e中的所示的显示方式显示。具体的显示屏可以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触控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触控面板也可以称为触控屏、触敏屏等,可以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接触或者非接触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在触控面板附近的操作,也可以包括体感操作;该操作包括单点控制操作、多点控制操作等操作类型),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姿势,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处理器能够处理的信息,再送给处理器1203,并能接收处理器1203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也可以采用未来发展的任何技术实现触控面板。进一步的,触控面板可覆盖显示面板,用户可以根据显示面板显示的内容(该显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软键盘、虚拟鼠标、虚拟按键、图标等等),在显示面板上覆盖的触控面板上或者附近进行操作,触控面板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操作后,通过输入输出总线等传送给处理器1203以确定用户输入,随后处理器1203根据用户输入通过输入输出总线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或者,第一设备1200可以与第二输出设备1100相连接,其中:第二输出设备1100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1203的指示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的设备的数量信息。
其中,第二输出设备1100可以为与第一设备1200相关联的腕带式设备上的输出设备,如第一设备1200为手机设备,智能手环与手机相关联,第二输出设备1100即为智能手环,该智能手环上具有显示屏、声音播放器等。该第二输出设备1100的组成与实现可以参考以上第一输出设备1205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声音播放器可以为音频电路和扬声器等结构实现,与处理器1203之间可以通过音频接口连接,音频电路将处理器1203需要输出的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
另外,第一设备1200还可以包括具有触控面板1208和其他输入设备1209的输入设备1210为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211,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此处不再赘述。
而第一设备1200中各结构的功能的实现具体方式可以参见前文相应内容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图13所示为图1中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设备1300可以包括以下结构或组件:WiFi芯片1301、输出设备1302、存储器1303、处理器1304和总线1305;WiFi芯片1301、输出设备1302、存储器1303分别通过总线1305与处理器1304连接,其中:
WiFi芯片1301,用于提供WiFi连接,通过与其他设备的WiFi芯片建立WiFi连接之后,能够进行WiFi无线数据传输。
其中,WiFi芯片1301是指具有WiFi通信功能的芯片,具体可以为独立的芯片,也可以为与其他功能集成在一起的芯片,如WiFi、蓝牙、FM及GPS集成在一起的联合芯片,该联合芯片同样具有WiFi通信功能。
输出设备1302,用于输出数据。输出设备1302可以为显示屏1306、声音播放器1307等,显示屏1306可以用于显示信息,还可以接收用户输入。具体的显示屏1306可以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触控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可以采用LCD、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触控面板也可以称为触控屏、触敏屏等,可以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接触或者非接触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在触控面板附近的操作,也可以包括体感操作;该操作包括单点控制操作、多点控制操作等操作类型),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姿势,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处理器能够处理的信息,再送给处理器1304,并能接收处理器1304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也可以采用未来发展的任何技术实现触控面板。进一步的,触控面板可覆盖显示面板,用户可以根据显示面板显示的内容(该显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软键盘、虚拟鼠标、虚拟按键、图标等等),在显示面板上覆盖的触控面板上或者附近进行操作,触控面板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操作后,通过输入输出总线等传送给处理器1304以确定用户输入,随后处理器1304根据用户输入通过输入输出总线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模块。存储器1303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以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如 请求接收、信息发送等)等;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根据第一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303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304,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1303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使得第二设备实现以下功能及数据处理:在利用所述WiFi芯片1301搜索第二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第二设备可选择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后,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WiFi接入点,确定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向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基于所述连接请求所返回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触发所述输出设备1302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所述设备的用户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
处理器1304是第一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第一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03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303内的数据,执行第一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第一设备进行整体(包括WiFi芯片1301)控制。可选的,处理器130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304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304中。
其中,WiFi芯片1301还用于:基于处理器1304的指示,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如判断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信息是否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比对一致,如果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比对一致,则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而处理器1304还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判断是否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若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则触发所述输出设备1302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触发所述WiFi芯片1301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另外,第二设备还可以包括有输入设备1308,通过所述总线1305与所述处理器1304相连接,用于采集输入操作。输入设备1308可以包括具有触控面板1309和其他输入设备1310。具体的输入设备1308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第二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设备1308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此时,处理器1304还用于:若不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获得所述输入设备1306接收到的用户的输入操作,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若所述输入操作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则触发所述输出设备1302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触发所述WiFi芯片1301建立与所述目 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除此之外,WiFi芯片1301还用于:监测是否搜索到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相一致的WiFi接入点,相应的,输出设备1302可以在处理器1304的指示,在所述WiFi芯片1301搜索到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相一致的WiFi接入点时,输出第三提示信息,并触发所述输入设备1308采集输入操作,使得所述WiFi芯片1301基于所述处理器1304的指示在输入操作表明需要切换到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时,断开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连接,并建立与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可见,本申请能够及时通过接收提供WiFi接入点的设备所发送的反馈信息来辨识出所连接的WiFi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达到接入WiFi接入点的设备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所连接WiFi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从而尽早避免给提供WiFi热点的设备造成大量的流量流失的情况。
另外,第二设备还可以包括为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311,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此处不再赘述。
而第二设备中各结构的功能的实现具体方式可以参见前文相应内容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本申请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磁盘、光盘、数据卡、U盘及各类存储器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指令时,全部或者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
另外,所述计算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磁盘、光盘、数据卡、U盘及各类存储器。例如,所述计算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线、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化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k,DVD))或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SD))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Claims (28)

  1. 一种WiFi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开启所述第一设备的WiFi接入点;
    接收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
    基于所述连接请求,发送反馈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连接请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判断所述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所述WiFi接入点的预设的登录参数是否一致,如果所述登录信息与所述登录参数一致,允许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的设备的数量信息进行输出。
  5. 一种WiFi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搜索所述第二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所述第二设备可选择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WiFi接入点;
    确定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
    向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基于所述连接请求所返回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
    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
    若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则执行所述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不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
    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
    若所述输入操作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则执行所述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 点之间的WiFi连接,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信息是否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比对一致;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比对一致,则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测是否搜索到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相一致的WiFi接入点,如果有,输出第三提示信息;
    采集输入操作,在输入操作表明需要切换到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时,断开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连接,并建立与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11. 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WiFi模块,用于开启所述设备的WiFi接入点;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基于所述连接请求,发送反馈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输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连接请求,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将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的设备的数量信息进行输出。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入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所述WiFi接入点的预设的登录参数是否一致,如果所述登录信息与所述登录参数一致,允许所述第二设备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
  14. 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WiFi模块,用于搜索所述第二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所述第二设备可选择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包括至少一个WiFi接入点;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向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并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基于所述连接请求所返回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
    数据输出模块,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模块还用于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判断是否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若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则由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由所述WiFi模块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若不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操作,并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若所述输入操作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则由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由所述WiFi模块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信息是否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比对一致;如果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比对一致,则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模块还用于监测是否搜索到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相一致的WiFi接入点,如果有,由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输出第三提示信息;
    所述设备还包括:数据输入模块,用于采集输入操作,在输入操作表明需要切换到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时,由所述WiFi模块断开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连接并建立与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20. 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WiFi芯片、存储器、处理器和总线,所述WiFi芯片、所述存储器分别通过所述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WiFi芯片,用于提供WiFi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模块;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使得所述设备实现以下功能及数据处理:利用所述WiFi芯片开启WiFi接入点,接收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并基于所述连接请求,发送反馈信息给所述第二设备,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WiFi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输出设备,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指示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的设备的数量信息。
  22. 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与第二输出设备相连接,其中:
    所述第二输出设备用于:根据所述处理器的指示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和/或接入所述WiFi接入点的设备的数量信息。
  23. 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WiFi芯片、输出设备、存储器、处理器和总线;所述WiFi芯片、所述输出设备、所述存储器分别通过所述总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WiFi芯片,用于提供WiFi连接;
    所述输出设备,用于输出数据;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模块;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以使得所述设备实现以下功能及数据处理:在利用所述WiFi芯片搜索所述设备所在周边环境中的WiFi接入点,以得到所述设备可选择接入的WiFi接入点列表后,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 包括至少一个WiFi接入点,确定所述WiFi接入点列表中的目标接入点,向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接收所述目标接入点所在的设备基于所述连接请求所返回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是否为便携式WiFi热点,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触发所述输出设备输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醒所述设备的用户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芯片还用于:基于所述处理器的指示,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25.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表明所述目标接入点为便携式WiFi热点,判断是否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若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则触发所述输出设备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触发所述WiFi芯片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入设备,通过所述总线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用于采集输入操作;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不采用默认连接的连接方式,获得所述输入设备接收到的用户的输入操作,判断所述输入操作是否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若所述输入操作表明所述第二设备的用户需要接入目标接入点,则触发所述输出设备输出所述第二提示信息,并触发所述WiFi芯片建立与所述目标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27. 根据权利要求24、25或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芯片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信息是否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比对一致,如果所述第二设备的登录信息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登录参数比对一致,则接入所述目标接入点。
  28.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芯片还用于:监测是否搜索到连接请求中的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相一致的WiFi接入点;
    所述输出设备还用于:基于所述处理器的指示,在所述WiFi芯片搜索到登录信息与登录参数相一致的WiFi接入点时,输出第三提示信息,并触发所述输入设备采集输入操作,使得所述WiFi芯片基于所述处理器的指示在输入操作表明需要切换到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时,断开与所述目标接入点的连接,并建立与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之间的WiFi连接。
CN201780002636.1A 2016-09-27 2017-06-30 一种WiFi连接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084322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62167 2016-09-27
CN201610856216 2016-09-27
CN201710209569 2017-03-31
CN2017102095692 2017-03-31
PCT/CN2017/091291 WO2018059045A1 (zh) 2016-09-27 2017-06-30 一种WiFi连接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2292A true CN108432292A (zh) 2018-08-21

Family

ID=61763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2636.1A Pending CN108432292A (zh) 2016-09-27 2017-06-30 一种WiFi连接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3541B2 (zh)
EP (1) EP3509353B1 (zh)
CN (1) CN108432292A (zh)
WO (1) WO201805904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518A (zh) * 2018-12-27 2019-03-0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分终端接入wlan方式的方法及设备
CN111782048A (zh) * 2020-07-02 2020-10-1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2067A (zh) * 2020-12-10 2021-03-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微基站的配置方法、微基站、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9427A (zh) * 2018-01-31 2019-08-0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待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热点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09068360A (zh) * 2018-09-17 2018-12-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WiFi与热点WiFi的切换连接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JP7292861B2 (ja) * 2018-11-22 202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993103B (zh) * 2021-10-22 2024-01-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载终端的网络自动互联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7235A (zh) * 2015-09-22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热点共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323782A (zh) * 2014-07-30 2016-02-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便携Wifi热点连接数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430713A (zh) * 2015-11-30 2016-03-23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保真WiFi热点的识别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9395B1 (en) * 1998-12-21 2001-07-3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in a computer-based system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service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US20070180499A1 (en) * 2006-01-31 2007-08-02 Van Bemmel Jeroen Authenticating clients to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US8600344B2 (en) 2012-02-15 2013-12-03 Bright House Networks, Llc Integrating a mobile hotspot into a larger network environment
US20140086179A1 (en) * 2012-09-21 2014-03-2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terminals, and systems for facilitating data sharing
CN103096384B (zh) 2012-12-17 2016-04-06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限制从机上网流量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117906B (zh) 2013-02-27 2016-12-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共享WiFi热点时的流量监控方法
CN104144515A (zh) 2013-05-08 2014-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实现wifi热点网络共享的方法
CN104349401B (zh) 2013-09-03 2018-10-16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在终端中调整数据策略的设备和方法
ES2881103T3 (es) * 2014-05-31 2021-11-26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de conexión de red, terminal de punto de acceso y terminal de gestión
US9936528B2 (en) 2014-06-29 2018-04-03 Tetherball Technology, LLC Automatic wireless grid access sharing and monetization from a mobile device app
CN105451269A (zh) * 2014-07-04 2016-03-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上网流量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56439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Interface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router
US20160366638A1 (en) * 2015-04-27 2016-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 network assisted power saving for access points with multiple clients
CN104853405B (zh) * 2015-05-12 2018-11-30 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 智能联网方法及智能设备
CN105848193B (zh) * 2016-03-18 2019-04-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无线局域网wlan热点功能开关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782A (zh) * 2014-07-30 2016-02-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便携Wifi热点连接数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307235A (zh) * 2015-09-22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热点共享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430713A (zh) * 2015-11-30 2016-03-23 东莞酷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保真WiFi热点的识别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51518A (zh) * 2018-12-27 2019-03-0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分终端接入wlan方式的方法及设备
CN109451518B (zh) * 2018-12-27 2022-07-1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区分终端接入wlan方式的方法及设备
CN111782048A (zh) * 2020-07-02 2020-10-1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2067A (zh) * 2020-12-10 2021-03-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微基站的配置方法、微基站、终端
CN112512067B (zh) * 2020-12-10 2023-06-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微基站的配置方法、微基站、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88517A1 (en) 2020-09-10
EP3509353A1 (en) 2019-07-10
US11553541B2 (en) 2023-01-10
EP3509353A4 (en) 2019-07-10
WO2018059045A1 (zh) 2018-04-05
EP3509353B1 (en) 2021-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2292A (zh) 一种WiFi连接方法和设备
CN104126295B (zh) 多个用户界面的镜像界面导航
CN105024984B (zh) 权限设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63366B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06778175B (zh) 一种界面锁定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4168381B (zh) 实现手机与智能影像设备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4780154A (zh) 设备绑定方法和装置
US2013007211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with bluetooth device in portable terminal
WO2015100569A1 (zh) 侧边菜单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5828145A (zh) 互动方法及装置
CN108668339A (zh) 一种小区选择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1022720A1 (zh) 基于蓝牙的数据传输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5068632A (zh) 终端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604265A (zh) 离线管理应用程序使用时间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357657B (zh) Mesh网络的组建方法及装置
CN105207994A (zh) 账号绑定方法与装置
CN106469028B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62930B (zh) 移动终端的录音方法及装置
CN106817489B (zh) 消息的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263099A (zh) 发送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KR20140118111A (ko) 전자 장치에서 데이터를 공유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5100361B (zh) 移动终端的录音方法及装置
CN110418311A (zh) 一种基于多个终端的互联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0393021A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连接方法及终端
CN106302718B (zh) 数据下载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