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9556B - 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29556B
CN108429556B CN201810152066.0A CN201810152066A CN108429556B CN 108429556 B CN108429556 B CN 108429556B CN 201810152066 A CN201810152066 A CN 201810152066A CN 108429556 B CN108429556 B CN 108429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ceiving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recei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20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29556A (zh
Inventor
孟庆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q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oq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q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oq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20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29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29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9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29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9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04B1/1036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with automatic suppression of narrow band noise or interference, e.g. by using tuneable notch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其功能是从射频收发通路耦合的信号经陷波器滤除发射信号,再经过放大和功分器分路,一路信号经延迟后到抵消电路,另一路由接收信号产生单元产生的与带内接收信号相同的信号在抵消电路与原接收信号抵消,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接收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到的信号的大小来调节调幅调相器,直到接收信号小于预设值,再由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检测到的带内接收干扰信号的大小来调节抵消干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将经过调节的干扰信号馈入到接收主通路抵消主通路中的带内干扰信号,从而解决接收主通路带内干扰的问题。本申请能根据接收干扰信号的变化自适应将接收带内干扰信号抵消,克服了传统通过陷波器只能解决某个固定频点带内干扰的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 抵消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不断升级换代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频段、各种制式的无线通信网络的数量急剧增加,无线网络电磁环境日益复杂,无线网络设备碰到的带内干扰问题也日益增多,这些都给无线网络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现有方法是通过提高接收设备的灵敏度和合理的网络规划以及降低网络的性能来解决带内干扰问题。而现有方法导致的问题是无线网络的性能不能发挥到最佳,无线网络的维护成本高,网络的服务质量不佳,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频率和功率自适应的低成本、高效、高抑制比的自适应无线收发系统接收带内干扰抵消装置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
其中,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包括:其中包括: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接收信号鉴频电路D,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数据处理单元G;
所述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由带状线或同轴电缆A3、第一耦合器A2、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电源馈电电路A6、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构成;
所述第一耦合器A2的耦合输出端连接第一射频开关的输入端,第一射频开关A7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陷波器A8的输入端,第一陷波器A8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射频开关A9的第一输入端口,第一射频开关A7的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二射频开关A9的第二输入端口相连,第二射频开关A9的输出端连接到低噪声放大电路;所述的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用于滤除第一耦合器A2,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从射频收发主通路耦合进来的发射信号,所述的带状线或同轴电缆A3的一端与基站天线相连,另一端与电源馈电电路A6相连,电源馈电电路A6与无线收发信机设备的天线口相连,带状线或同轴电缆A3通过的既有大功率的发射信号,又有小功率的接收信号;
所述本装置工作于FDD基站系统或TDD基站系统发射时序时,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全部切换到触点1处,当本装置工作于TDD基站系统接收时序时,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全部切换到触点2处,具体的控制由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基站的制式和TDD的工作时序来进行控制;
所述的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通过天线E1实现基站下行接收信号的接收,再通过下行信号检测电路E2将基站下行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同步获取单元E3从基站下行信号获取基站同步信息,下行信号鉴频单元E4识别出基站的下行频率,然后再将获取这些信息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处理后转发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
所述的接收信号鉴频单元D从功分器B2的另一路获取接收信号后通过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D1将接收及带内干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根据数据处理单元G提供的接收工作频率、带宽信息识别出接收信号的频率、功率、带宽、载波数信息,再将这些信息输出给数据处理单元G,由数据处理单元G计算得出接收信号的载波配置和频率,并传递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用于产生一个和主通路相同的接收信号;
所述的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根据接收信号鉴频电路D和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获得的接收信号信息产生一个和无线收发信机系统相同的接收信号但不包括干扰信号;
所述的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由放大电路B1,功分器B2,时延电路B3,抵消电路B4,第四耦合器B5,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构成;所述放大电路B1的输出端连接功分器B2的输入端,功分器B2的输出端连接时延电路B3的输入端,时延电路B3的输出端连接抵消电路B4的第一输入端,抵消电路B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耦合器B5的输入端,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的输入端连接到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的输出端连接到抵消电路B4的第二输入端,第四耦合器B5的耦合输出端连接到第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第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G的;所述第一耦合器A2耦合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经过第一射频开关A7、第一陷波器A8、第二射频开关A9后到放大电路B1,通过放大电路B1将接收及干扰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入功分器B2,功分器B2将所述接收及干扰信号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信号经过时延电路B3达到抵消电路B4,与由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产生的另一路接收信号经过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进行调幅和调相后在抵消电路B4处进行接收信号的抵消,其中从第四耦合器A5耦合端输出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通过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由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检测到的接收信号的大小来调节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使得被调节的接收信号的幅度和时延电路B3输出的信号中接收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抵消接收信号,保留接收干扰信号;
所述的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由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构成;所述的保留干扰信号经过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进行幅度和相位的调整后,输入到第四射频开关A12,再通过第二陷波器A11或者直连到第三射频开关A10,最后由第三射频开关A10输出到第二耦合器A4的耦合端馈入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用于抵消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
所述的第三耦合器A5耦合输出的接收及干扰信通过第五射频开关A13,第三陷波器A14,第六射频开关A15后,输入到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由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将接收及干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中,由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接收及干扰信号的功率统计,再将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与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进行相减比较,并根据相减得到的接收及干扰信号值的大小来调节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使得通过第三耦合器A4馈入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和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直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达到预设值;
所述的接收干扰信号的预设值会随着接收干扰信号的强度不同而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实验测试结果将不同接收干扰信号对应的预设值的曲线存储在本装置中;
本装置应用在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外时,其安装要直接连接无线收发信机设备的天线口,在本装置和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天线之间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射频电缆、塔顶放大器、抗干扰滤波器设备;所述的本装置应用于多路无线收发信机设备此时,如果每路收发信机设备的工作频段不同需要每一路应用一个,或应用于单路无线收发信机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根据接收信号鉴频获取接收信号的载波配置、频率、功率信息,根据信号同步单元获取基站的同步信号,再由接收信号产生单元产生一个与无线收发信机接收通路接收信号相同的信号,包括接收信号鉴频及识别流程,信号同步流程和接收信号产生流程;
首先对从射频收发主通路耦合的接收信号进行鉴频,获取接收信号的载波配置、频率、功率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D01:从数据处理单元G获取接收信号的带宽W1,接收信号低频起始频点F1,截止频点F2的信息;
步骤SD02:对接收信号进行N此采样;
步骤SD03:设置成型滤波器的中心频点为F1,带宽为W1;
步骤SD04:成型滤波器的中心频点按步进W2增加一步;
步骤SD05:统计成型滤波器带内的积分功率;
步骤SD06:将统计的频率信息和功率信息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G存储起来;
步骤SD07:判断成型滤波器的频点是否等于大于F2,如果大于F2则执行步骤SD08,如果小于等于F2则执行步骤SD04;
步骤SD08:由数据处理单元将获取的频率和功率信息形成接收信号的表格存储起来;
再由同步信号获取单元E3和数据处理单元G来实现获取同步信号的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SE1:先对基站下行信号进行N次采样;
步骤SE2:将采样的基站下行信号通过数字下变频变频到基带速率;
步骤SE31:下变频后的信号分两路,其中一路信号用于初同步,先将该路基带信号的数据速率降采样到1.92MHZ;
步骤SE32/SE36:从采样速率为1.92MHz的数据中获取PSCH信道,并从PSCH信道选取128点的数据,然后对这128个点的数据做时域的相关运算,获取主同步位置PSS,通过对主同步信号PSS的运算获取u值(Nid2);
步骤SE33:根据主同步PSS位置通过计算推导出辅助同步SSS位置,并从中选取128点的时域SSS信号;
步骤SE34:对获取的128个点的SSS信号做FFT运算,获得12点频域SSS位置;
步骤SE35/37/38/39:通过对辅助同步信号SSS数据做频域相关运算,分别获取Nid1值,辅助同步信号SSS的前后半帧指示信号,辅助同步信号SSS的同步帧起始位置;
步骤SE3A:根据步骤SE38/SE39的获得的结果,获得从辅助同步信号30.72MHz下行粗略帧头位置;
步骤SE3B:通过对NID2和NID1做相关计算获得PCI;
步骤SE41:对基带速率为30.72MHz的数据进行采样;
步骤SE42:以下行粗略帧头位置为基准点,在其左右设置滑动窗口,滑动窗口值为2048;
步骤SE43:滑动窗口左右滑动分别滑动2048点PSS时域信号;
步骤SE44:通过左右滑动获得准备下行帧头位置;
最后根据获取的鉴频信息和同步信息产生一个接收信号相同的信号,其中所述产生与无线收发信机主接收通路接收信号相同的接收信号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SC01:由数据处理单元G从信号同步单元获取基站下行工作频率信息,基站的信号制式信息;
步骤SC02: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下行频率信息,基站频段分布表获取基站接收工作频段信息接收带宽W1,起始低频频点F1,高频终止频点F2并传递给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
步骤SC03: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根据G提供的接收信号频率信息,通过采样和功率统计获得每个频点的功率信息;
步骤SC04: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接收信号识别单元识别的接收信号的频率,每个频点对应的功率信息形成接收信号频率功率统计表格;
步骤SC05: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单元根据数据处理单元提供的制式和载波信息,开始生成一个对应新的接收信号的信息;
步骤SC06:将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信道编码、交织、速率匹配处理;
步骤SC07: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扰码处理;
步骤SC08: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调制处理,
步骤SC09: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层映射处理;
步骤SC10: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预编码处理;
步骤SC11:将经过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基带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到数字中频;
步骤SC12: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IFFT计算处理;
步骤SC13: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循环前端处理;
步骤SC14:将经过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基带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到数字中频,重复执行步骤SC01则重新开始一次新的信号产生过程。
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的方案,能够根据现场基站接收带内干扰信号频率和功率变化,自适应调整并最终将干扰信号抵消掉,克服了传统针对带内固定频点的干扰只能采用陷波器滤除固定频点的干扰,的接收带内干扰信号,而无法随着干扰信号的频段变化而自适应变化的不足,本方案具有自适应能力强,实现成本低,抵消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接收信号抵消单元的接收信号抵消电路原理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接收信号抵消单元硬件原理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接收信号鉴频电路原理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信号同步单元原理框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原理框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接收信号鉴频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信号同步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接收干扰信号检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接收信号抵消控制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接收干扰信号检测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口控制流程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装置在多基站应用场景;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装置在4通路RRH的应用场景;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装置在2通路RRH的应用场景;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装置在基站内应用的第一原理框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装置在基站内应用的第二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所述装置包括:
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接收信号鉴频电路D,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数据处理单元G;
所述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由带状线或同轴电缆A3、第一耦合器A2、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电源馈电电路A6、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构成;
所述第一耦合器A2的耦合输出端连接第一射频开关A7的输入端,第一射频开关A7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陷波器A8的输入端,第一陷波器A8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射频开关A9的第一输入端口,第一射频开关A7的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二射频开关的第二输入端口相连,第二射频开关A9的输出端连接到低噪声放大电路;所述的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用于滤除第一耦合器A2,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从射频收发主通路耦合进来的发射信号,所述的带状线或同轴电缆A3的一端与基站天线相连,另一端与电源馈电电路A6相连,电源馈电电路A6与无线收发信机设备的天线口相连,带状线或同轴电缆A3通过的既有大功率的发射信号,又有小功率的接收信号;
所述本装置工作于FDD基站系统或TDD基站系统发射时序时,第一射频开关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全部切换触点1处,当本装置工作于TDD基站系统接收时序时,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全部切换到触电2处,具体的控制由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基站的制式和TDD的工作时序来进行控制;
所述的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通过天线E1实现基站下行接收信号的接收,再通过下行信号检测电路E2将基站下行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同步获取单元E3从基站下行信号获取基站同步信息,下行信号鉴频单元E4识别出基站的下行频率,然后再将获取这些信息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处理后转发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
所述的接收信号鉴频单元D从功分器B2的另一路获取接收信号后通过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D1将接收及带内干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根据数据处理单元G提供的接收工作频率、带宽信息识别出接收信号的频率、功率、带宽、载波数信息,再将这些信息输出给数据处理单元G,由数据处理单元G计算得出接收信号的载波配置和频率,并传递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用于产生一个和主通路相同的接收信号;
所述的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根据接收信号鉴频电路D和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获得的接收信号信息产生一个和无线收发信机系统相同的接收信号但不包括干扰信号;
所述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由放大电路B1,功分器B2,时延电路B3,抵消电路B4,第四耦合器B5,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构成;所述放大电路B1的输出端B1连接功分器B2的输入端,功分器B2的输出端连接时延电路B3的输入端,时延电路B3的输出端连接抵消电路B4的第一输入端,抵消电路B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耦合器B5的输入端,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的输入端连接到信号产品单元的输出端,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的输出端连接到抵消电路B4的第二输入端,第四耦合器B5的耦合输出端连接到第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第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G的;所述第一耦合器A2耦合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经过第一射频开关A7、第一陷波器A8、第二射频开关A9后到放大电路B1,通过放大电路B1将接收及干扰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入功分器B2,功分器B2将所述接收及干扰信号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信号经过时延电路B3达到抵消电路B4,与由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产生的另一路接收信号经过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进行调幅和调相后在抵消电路B4处进行接收信号的抵消,其中从第四耦合器A5耦合端输出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通过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由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检测到的接收信号的大小来调节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7,使得被调节的接收信号的幅度和时延电路B3输出的信号中接收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抵消接收信号,保留接收干扰信号;
所述的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由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接收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构成;所述的保留干扰信号经过第二调幅调相器F1进行幅度和相位的调整后,输入到第四射频开关A12,再通过第二陷波器A11或者直连到第三射频开关A10,最后由第三射频开关A10输出到第二耦合器A4的耦合端馈入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用于抵消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
所述的第三耦合器A5的耦合输出接收及干扰信通过第五射频开关A13,第三陷波器A14,第六射频开关A15后,输入到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由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将接收干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中,由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接收及干扰信号的功率统计,再将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与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进行相减比较,并根据相减得到的接收及干扰信号值的大小来调节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使得通过第三耦合器A4馈入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和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直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达到预设值;
所述的接收干扰信号的预设值会随着接收干扰信号的强度不同而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实验测试结果将不同接收干扰信号对应的预设值的曲线存储在本装置中;
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根据接收信号鉴频电路D和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提供的接收信号信息产生一个和无线收发信机系统相同的接收信号但不包括干扰信号;
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通过天线E1实现基站下行接收信号的接收,再通过下行信号检测电路E2将基站下行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同步获取单元E3从基站下行信号获取基站同步信息,下行信号鉴频单元E4识别出基站的下行频率,然后将同步信息传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和数据处理单元G;
接收信号鉴频单元D从功分器B2的另一路获取接收信后通过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D1将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通过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识别出接收信号的频率和功率信息,再将这些信息输出给数据处理单元G,由数据处理单元G计算得出接收信号的载波配置和频率,并传递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用于产生一个和主通路基本相同的接收信号;
本装置应用在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外时,其安装要直接连接无线收发信机设备的天线口,在本装置和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天线之间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射频电缆、塔顶放大器、抗干扰滤波器设备;所述的本装置应用于多路无线收发信机设备此时,如果每路收发信机设备的工作频段不同需要每一路应用一个,或应用于单路无线收发信机设备。
同时本装置应用在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时,带3路耦合的多路耦合器变成了3个独立的耦合器,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有接收信号鉴频单元,且所述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有数据处理单元且其性能满足要求,
所述装置包括: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
所述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包括3个独立的耦合器
所述的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包括放大电路B1,功分器B2,时延电路B3,抵消电路B4,第四耦合器B5和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
所述的第一耦合器A2从射频收发主通路耦合发射及接收信号进来,然后经过第一射频开关A7,第一陷波器A8,第二射频开关A9,从第二射频开关A9输出的接收及干扰信号输入到放大电路B1,再经放大电路B1将接收及干扰信号进行适当放大,功分器B2将接收及干扰信号分为二路,其中一路信号经过时延电路B3达到抵消电路B4,与由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产生的另一路接收信号经过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进行调幅和调相后在抵消电路B4处进行接收信号的抵消,其中由第四耦合器A5耦合端输出的接收信号输入到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由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将该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数据处理单元G通过运算获得接收信号功率,并根据接收信号的大小来调节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使得被调节的接收信号与通过B3延时后的信号中的接收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抵消接收信号,保留接收干扰信号;
其中放大电路B1为低噪声放大电路,增益为50-80dB的放大;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的调幅精度满足0.1-0.5dB,调相精度满足1°-10°,时延电路B4的延迟与另一路由信号产生电路产生信号的时间相同;
所述的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由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和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
所述的第四耦合器B5输出的保留干扰信号通过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输出到第四射频开关A12,再通过第二陷波器或者通过直通输出到第三射频开关A10,由第三射频开关A10输出到第二耦合器A4的耦合端,馈入到主通路A3;
所述耦合器A5耦合进来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经过第五射频开关A13,第三陷波器器A14,第六射频开关A15后输入到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将接收及带内干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接收及干扰信号的功率统计,再将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与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进行相减比较,并根据相减得到的接收及干扰信号值的大小来调节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使得保留的干扰信号和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直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的幅度低于对应制式的接收线性预设标准值。
所述的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中,其A/D转换器的采样信号带宽要求是接收信号带宽的2倍以上;
所述的信号产生单元C包括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器单元C1和接收信号中频转射频电路C2;
信号产生的过程是根据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3获取基站下行同步信息,信号种类,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获取接收信号的频率和功率,输入到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频率、电平、载波数、载波带宽和信号制式,再由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器单元C1中产生一个和基站接收信号基本相同的信号;接收信号中频转射频电路C2将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单元C1产生的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输出到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
其中信号同步及信号产生,和接收信号抵消及干扰信号抵消的实现软件代码集成到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的软件中。
对于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其接收信号抵消电路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具体的,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包括放大电路B1,功分器B2,时延电路B3,抵消电路B4,第四耦合器B5和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
所述的第一耦合器A2从射频收发主通路耦合发射及接收信号进来,然后经过第一射频开关A7,第一陷波器A8,第二射频开关A9,从第二射频开关A9输出的接收及干扰信号输入到放大电路B1,再经放大电路B1将接收及干扰信号进行适当放大,功分器B2将接收及干扰信号分为二路,其中一路信号经过时延电路B3达到抵消电路B4,与由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产生的另一路接收信号经过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进行调幅和调相后在抵消电路B4处进行接收信号的抵消,其中由第四耦合器A5耦合端输出的接收信号输入到第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由第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将该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数据处理单元通过运算获得接收信号功率,并根据接收信号的大小来调节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使得被调节的接收信号与通过B3延时后的信号中的接收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抵消接收信号,保留接收干扰信号;
其中放大电路B1为低噪声放大电路,增益为50-80dB的放大;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的调幅精度满足0.1-0.5dB,调相精度满足1°-10°,时延电路B4的延迟与另一路由信号产生电路产生信号的时间相同。
对于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其工作原理参见图3所示。
具体的,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包括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器单元C1和接收信号中频转射频电路C2;
信号产生的过程是根据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3获取基站下行同步信息,信号种类,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获取接收信号的频率和功率,输入到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频率、电平、载波数、载波带宽和信号制式,再由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器单元C1中产生一个和基站接收信号基本相同的信号;接收信号中频转射频电路C2将C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单元C1产生的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输出到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
具体的,对于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其包括微带线或同轴电缆A3,第一耦合器A2,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电源馈电电路A6,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
其中射频连接器A1,第一耦合器A2、带状线或同轴电缆A3,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电源馈电电路A6器件带宽要求能够同时通过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且每一个部件的插损要求要小于0.1dB,每个器件的无源互调指标不对接收信号产生影响,每个部件的功率容量应大于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外加一定的降额;第一耦合器A2,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之间的隔离度需使得电路之间不能相互干扰,每类耦合器的方向性应大于20dB以上,且与所述装置的其它部件之间具有隔离性;
所述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工作于FDD无线收发信机系统或TDD无线收发信机系统发射时序时,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全部切换触点1处,使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分别处于接通状态,此时所述的第一耦合器A2耦合进来的发射信号被第一陷波器A8滤除,所述第二耦合器A4耦合进来的发射信号被第二陷波器A11滤除,所述第三耦合器A5耦合进来的发射信号被第三陷波器A14滤除;
所述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工作于TDD无线收发信机系统接收时序时,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全部切换到触点2处,所述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分别被旁路,所述第一耦合器A2耦合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直接输入放大电路B1;所述第一调幅/调相器F1输出信号直接输出到第二耦合器A4的耦合端;所述第三耦合器A5耦合端口输出的接收和干扰信号直接输入到接收和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
对于接收信号鉴频电路D,其工作原理参见图4所示。
具体的,接收信号鉴频电路D包括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D1和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
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D1实现将接收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通过设计数字成型滤波器在可知的接收信号频率范围内对接收信号进行逐步扫频,扫频步进等于成型滤波器的带宽,成型滤波器的带宽根据接收信号的频段范围设置,每扫描频点对通过功率统计算法对滤波器带内的积分功率进行统计,并记录下频点和对应频点的功率电平,将该信息传输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以上模数转换电路的采样速率要求是接收信号带宽的2倍以上。
对于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其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
具体的,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包括接收天线E1,发射信号检测电源E2和同步信号获取单元E3,下行信号鉴频单元E4;
接收天线E1接收基站下行信号,发射信号检测单元E2实现将发射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同步信号获取单元E3实现信号的同步,E3在基带速率下从分别主导频信道和辅助导频信号中获取主导频信号和辅助导频信号,通过运算获取基站的下行同步信号,E4实现下行信号的鉴频,获得基站下行信号的频率范围等信息,根据下行信号推导出基站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并由E3将获取的信息传输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何鉴频电路D。
对于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其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
具体的,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由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和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
所述的第四耦合器B5输出的保留干扰信号通过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输出到第四射频开关A12,再通过第二陷波器或者通过直通输出到第三射频开关A10,由第三射频开关A10输出到第二耦合器A4的耦合端,馈入到主通路A3;
所述耦合器A5耦合进来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经过第五射频开关A13,第三陷波器器A14,第六射频开关A15后输入到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将接收及带内干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接收及干扰信号的功率统计,再将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与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进行相减比较,并根据相减得到的接收及干扰信号值的大小来调节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使得保留的干扰信号和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直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的幅度低于对应制式的接收线性预设标准值。
所述的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中,其A/D转换器的采样信号带宽要求是接收信号带宽的3倍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单元由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处理器,外围存储单元,通信接口构成;
所述的数据数据处理单元G实现数据的收集,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对外的控制输出;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G与接收信号鉴频单元D之间通过通信接口相连,由接收信号鉴频单元D将接收信号的频率、载波带宽、载波数等信息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G,数据处理单元G和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之间通过通信接口相连,由信号同步单元将帧同步信息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G;数据处理单元G将频率、载波带宽、载波数之间,同步信息等经过运算和处理后将这些信息通过接口传递给信号产生单元C;同时数据处理单元输出控制电压分别控制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和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分别实现幅度和相位的调整;数据处理单元G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之间通过数据接口来采样接收信号,数据处理单元G和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之间通过数据接口来采样接收干扰信号;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同步信号获取单元E获取的TDD同步信息来控制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二射频开关A12,第一射频开关A13,第二射频开关A15;通过外部通信接口将随干扰信号功率而变化的接收干扰信号预设值曲线保存在数据处理单元中。
实际应用中,本申请提供的无线收发信机系统带内接收干扰的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本装置应用于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所述装置包括: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
其变化是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由3个独立的耦合器替代,3个独立的耦合器在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的位置可有多种组合;所述的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第三陷波器A14可以省去不要;
所述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具体为由放大电路B1,功分器B2,时延电路B3,抵消电路B4,第四耦合器B5,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构成;所述放大电路B1的输出端连接功分器B2的输入端,功分器B2的输出端连接时延电路B3的输入端,时延电路B3的输出端连接抵消电路B4的第一输入端,抵消电路B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耦合器B5的输入端,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的输入端连接到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的输出端连接到抵消电路B4的第二输入端,第四耦合器B5的耦合输出端连接到第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第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G的;所述第一耦合器A2耦合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经过第一射频开关A7、第一陷波器A8、第二射频开关A9后到放大电路B1,通过放大电路B1将接收及干扰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入功分器B2,功分器B2将所述接收及干扰信号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信号经过时延电路B3达到抵消电路B4,与由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产生的另一路接收信号经过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进行调幅和调相后在抵消电路B4处进行接收信号的抵消,其中从第四耦合器A5耦合端输出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通过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由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检测到的接收信号的大小来调节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使得被调节的接收信号的幅度和时延电路B3输出的信号中接收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抵消接收信号,保留接收干扰信号;
所述的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具体由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构成;所述的保留干扰信号经过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进行幅度和相位的调整后,输入到第四射频开关A12,再通过第二陷波器A11或者直连到第三射频开关A10,最后由第三射频开关A10输出到第二耦合器A4的耦合端馈入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用于抵消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
当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有与接收信号鉴频单元功能相同电路是,接收信号鉴频单元D省去;信号同步单元中的发射信号接收天线E1和基站发射信号检测电路E2可以省去;所述的信号产生单元与信号产生单元C相同;所述的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有数据处理单元且其性能满足要求时,数据处理单元G可以省去不要;信号同步,信号产生,接收信号抵消,干扰信号抵消的实现软件代码可以集成到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的软件中去。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根据现场基站接收带内干扰信号频率和功率变化,自适应调整并最终将干扰信号抵消掉,克服了传统的滤波器无法随基站接收带内干扰信号的变化而实时抵消的弱点,方案具有自适应能力强,实现成本低,抵消效果好等优点。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根据接收信号鉴频获取接收信号的载波配置、频率、功率信息,根据信号同步单元获取基站的同步信号,再由接收信号产生单元产生一个与无线收发信机接收通路接收信号相同的信号,以下流程和方法包括接收信号鉴频流程,信号同步流程,接收信号产生流程,如图7-9所示;
首先对从射频收发主通路耦合的接收信号进行鉴频,获取接收信号的载波配置、频率和功率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D01:从数据处理单元G获取接收信号的带宽W1,接收信号低频起始频点F1,截止频点F2的信息;
步骤SD02:对接收信号进行N此采样;
步骤SD03:设置成型滤波器的中心频点为F1,带宽为W1;
步骤SD04:成型滤波器的中心频点按步进W2增加一步;
步骤SD05:统计成型滤波器带内的积分功率;
步骤SD06:将统计的频率信息和功率信息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G存储起来;
步骤SD07:判断成型滤波器的频点是否等于大于F2,如果大于F2则执行步骤SD08,如果小于等于F2则执行步骤SD04;
步骤SD08:由数据处理单元将获取的频率和功率信息形成接收信号的表格存储起来;
再由同步信号获取单元E3和数据处理单元G来实现获取同步信号的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SE1:先对基站下行信号进行N次采样;
步骤SE2:将采样的基站下行信号通过数字下变频变频到基带速率;
步骤SE31:下变频后的信号分两路,其中一路信号用于初同步,先将该路基带信号的数据速率降采样到1.92MHZ;
步骤SE32/SE36:从采样速率为1.92MHz的数据中获取PSCH信道,并从PSCH信道选取128点的数据,然后对这128个点的数据做时域的相关运算,获取主同步位置PSS,通过对主同步信号PSS的运算获取u值(Nid2);
步骤SE33:根据主同步PSS位置通过计算推导出辅助同步SSS位置,并从中选取128点的时域SSS信号;
步骤SE34:对获取的128个点的SSS信号做FFT运算,获得12点频域SSS位置;
步骤SE35/37/38/39:通过对辅助同步信号SSS数据做频域相关运算,分别获取Nid1值,辅助同步信号SSS的前后半帧指示信号,辅助同步信号SSS的同步帧起始位置;
步骤SE3A:根据步骤SE38/SE39的获得的结果,获得从辅助同步信号30.72MHz下行粗略帧头位置;
步骤SE3B:通过对NID2和NID1做相关计算获得PCI;
步骤SE41:对基带速率为30.72MHz的数据进行采样;
步骤SE42:以下行粗略帧头位置为基准点,在其左右设置滑动窗口,滑动窗口值为2048;
步骤SE43:滑动窗口左右滑动分别滑动2048点PSS时域信号;
步骤SE44:通过左右滑动获得准备下行帧头位置;
最后根据获取的鉴频信息和同步信息产生一个接收信号相同的信号,其中所述产生与无线收发信机主接收通路接收信号相同的接收信号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SC01:由数据处理单元G从信号同步单元获取基站下行工作频率信息,基站的信号制式信息;
步骤SC02: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下行频率信息,基站频段分布表获取基站接收工作频段信息接收带宽W1,起始低频频点F1,高频终止频点F2并传递给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
步骤SC03: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根据G提供的接收信号频率信息,通过采样和功率统计获得每个频点的功率信息;
步骤SC04: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接收信号识别单元识别的接收信号的频率,每个频点对应的功率信息形成接收信号频率功率统计表格;
步骤SC05: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单元根据数据处理单元提供的制式和载波信息,开始生成一个对应新的接收信号的信息;
步骤SC06:将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信道编码、交织、速率匹配处理;
步骤SC07: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扰码处理;
步骤SC08: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调制处理,
具体的调制方式跟信号的制式相关如16QAM,64QAM,QPSK,等;
步骤SC09: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层映射处理;
步骤SC10: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预编码处理;
步骤SC11:将经过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基带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到数字中频;
步骤SC12: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IFFT计算处理;
步骤SC13: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循环前端处理;
步骤SC14:将经过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基带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到数字中频,重复执行步骤SC01则重新开始一次新的信号产生过程。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为了将从主通路耦合出来带接收信号及接收干扰信号的混合信号中的接收主信号抵消获得干扰信号,由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检测到的接收信号调整第一调幅调相器B6直到接收信号小于预设值,以下流程包括接收信号抵消流程,接收干扰信号抵消流程,如图10所示,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F1:设置接收信号的频率和带宽信息,接收信号的预设值,调幅/调相电路调节次数标志Tnum=0,调幅/调相电路最大调整次数为L;
步骤SF2:对接收信号进行N次采样;
步骤SF3:数据处理单元G设置成型滤波器的带宽为W,频点为接收信号的中心频点F1;
步骤SF4:统计成型滤波器带内总功率;
步骤SF5:将统计的接收信号的功率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G;
步骤SF6:数据处理单元G判断接收信号带内功率是否低于预设门限值,如果低于预设门限值则跳转到步骤SF1,否则跳转到步骤SF9;
步骤SF7:由数据处理单元G控制调整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第一调幅/调相电路调整次数Tnum+1;
步骤SF8:判断Tnum>N是否成立,是则跳转到步骤SF9,否则后跳转到步骤SF2;
步骤SF9:结束本次调整。
所述步骤SF1-SF9获得接收干扰信号后,由数据处理单元G控制第二调幅调相器F1来调整干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使得被调整的干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和收发主通路中的干扰信号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反,从而抵消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干扰信号,数据处理单元G通过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与调整前的接收及干扰信号进行比较,来判断抵消是否达到效果,当比较结果高于预设值时就调整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直到干扰信号符合线性要求的预设值,如图11、图12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SG1:设置干扰信号的检测起始频点f1,截止频点f2,带宽W信息,设置第二调幅/调相电路调整标志Dnum=0,第二调幅/调相电路调节最大次数为M,接收干扰信号预设值表中接收干扰信号预设值曲线;
步骤SG2:对接收及带内干扰信号进行N次采样第二步设置成形滤波器的中心频点为f1;
步骤SG3:设置成型滤波器的中心频点为f1,成型滤波器的带宽为Wa第三步成型滤波器的中频频点增加一个步进;
步骤SG4:成型滤波器带宽不变,中心频点向上按步进增加一步第四步统计成型滤波器带内的功率;
步骤SG5:统计成型滤波器带内频段范围内的积分功率;
步骤SG6:数据处理单元G记录统计的功率及频率信息;
步骤SG7:成型滤波器的中心频点是否大于f2,如果大于f2则跳转到步骤SG7,如果小于f2则跳转到步骤SG3;
步骤SG8:数据处理单元G用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的功率P1减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P2,或△P=P1-P2;
步骤SG9:△P是否低于接收干扰信号预设值门限,如果低于门限值则跳转到步骤SG12,否则跳转到步骤SG10;
步骤SG10:由数据处理单元G调整第二调整调幅/调相器F1,第二调幅/调相电路调节标志Dnum+1;
步骤SG11:第二调幅/调相器电路调整次数Dnum>M否,是则跳转到步骤SG12,否则跳转到步骤SG2去;
步骤SG12:结束本次调整。
下面结合图13-17提出本装置的应用场景。
装置可以应用于基站外的各种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应用场景,如图13为本装置应用于多路基站合路的场景,该场景中基站的多路发射和接收通道的工作频点相同,且通过合路器将功率多路收发通路合作一路,此时可以只用在合理器的接收输入口安装一个本装置,图14为本装置应用于4通路收发信机的应用场景,在每个收发信机的天线口安装一个本装置,多个射频收发通路的工作频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图15为本装置应用于2通路收发信机的应用场景,该应用场景中,RRH的两个接收通道的工作频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本装置还可应用于基站设备内,当应用于基站设备内时,本装置中的接收信号识别单元,同步信号获取单元和信号产生单元中的数字信号处理部分的逻辑代码可以和基站内部的数字中频处理单元中的代码集成在一个工程内一起编译,并运行在同一个逻辑处理器件中,这样既可以减小电路体积同时可以节约成本;主控制单元中的数据处理和控制软件代码和基站射频前端控制处理软件代码集成在一起一个工程中,运行在同一个处理器中。
当本装置当应用于基站设备内时,本装置中的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合理器有多种组合和应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第一种将信号获取耦合器A2放在接收低噪声放大电路后,将抵消和抵消效果检测耦合器A4和A5放在射频转中频电路前,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将整个射频前端的引入的干扰都消除掉,其原理框图如图16所示,第二种应用是将本装置串联在接收滤波器和接收低噪声放大器之间,其原理框图如图17所示,此时信号的提取和信号的抵消都在接收滤波器和低噪放之间,此种应用存在的不足是会增加基站的噪声系数,好处是可以在接收干扰信号一进来就将其滤除掉。
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根据现场基站接收带内干扰信号频率和功率变化,自适应调整并最终将干扰信号抵消掉,克服了传统的陷波器无法随基站接收带内干扰信号的变化而实时抵消的弱点,方案具有自适应能力强,实现成本低,抵消效果好等优点。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估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估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估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估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Claims (11)

1.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其中包括: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接收信号鉴频电路D,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数据处理单元G;
所述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由带状线或同轴电缆A3、第一耦合器A2、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电源馈电电路A6、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构成;
所述第一耦合器A2的耦合输出端连接第一射频开关A7的输入端,第一射频开关A7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陷波器A8的输入端,第一陷波器A8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射频开关A9的第一输入端口,第一射频开关A7的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二射频开关A9的第二输入端口相连,第二射频开关A9的输出端连接到低噪声放大电路;所述的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用于滤除第一耦合器A2,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从射频收发主通路耦合进来的发射信号,所述的带状线或同轴电缆A3的一端与基站天线相连,另一端与电源馈电电路A6相连,电源馈电电路A6与无线收发信机设备的天线口相连,带状线或同轴电缆A3通过的既有大功率的发射信号,又有小功率的接收信号;
所述本装置工作于FDD基站系统或TDD基站系统发射时序时,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全部切换触点1处,当本装置工作于TDD基站系统接收时序时,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全部切换到触点2处,具体的控制由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基站的制式和TDD的工作时序来进行控制;
所述的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通过天线E1实现基站下行接收信号的接收,再通过下行信号检测电路E2将基站下行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同步获取单元E3从基站下行信号获取基站同步信息,下行信号鉴频单元E4识别出基站的下行频率,然后再将获取这些信息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处理后转发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
所述的接收信号鉴频单元D从功分器B2的另一路获取接收信号后通过接收信号检测模块D1将接收及带内干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根据数据处理单元G提供的接收工作频率、带宽信息识别出接收信号的频率、功率、带宽、载波数信息,再将这些信息输出给数据处理单元G,由数据处理单元G计算得出接收信号的载波配置和频率,并传递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用于产生一个和主通路相同的接收信号;
所述的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根据接收信号鉴频电路D和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获得的接收信号信息产生一个和无线收发信机系统相同的接收信号但不包括干扰信号;
所述的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由放大电路B1,功分器B2,时延电路B3,抵消电路B4,第四耦合器B5,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构成;所述放大电路B1的输出端连接功分器B2的输入端,功分器B2的输出端连接时延电路B3的输入端,时延电路B3的输出端连接抵消电路B4的第一输入端,抵消电路B4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耦合器B5的输入端,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的输入端连接到信号产生单元的输出端,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的输出端连接到抵消电路B4的第二输入端,第四耦合器B5的耦合输出端连接到第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第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数据处理单元G的;所述第一耦合器A2耦合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经过第一射频开关A7、第一陷波器A8、第二射频开关A9后到放大电路B1,通过放大电路B1将接收及干扰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入功分器B2,功分器B2将所述接收及干扰信号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信号经过时延电路B3达到抵消电路B4,与由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产生的另一路接收信号经过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进行调幅和调相后在抵消电路B4处进行接收信号的抵消,其中从第四耦合器A5耦合端输出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通过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由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检测到的接收信号的大小来调节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使得被调节的接收信号的幅度和时延电路B3输出的信号中接收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抵消接收信号,保留接收干扰信号;
所述的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由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构成;所述的保留干扰信号经过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进行幅度和相位的调整后,输入到第四射频开关A12,再通过第二陷波器A11或者直连到第三射频开关A10,最后由第三射频开关A10输出到第二耦合器A4的耦合端馈入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用于抵消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
所述的第三耦合器A5耦合输出的接收及干扰信通过第五射频开关A13,第三陷波器A14,第六射频开关A15后,输入到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由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将接收及干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中,由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接收及干扰信号的功率统计,再将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与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进行相减比较,并根据相减得到的接收及干扰信号值的大小来调节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使得通过第三耦合器A4馈入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和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直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达到预设值;
所述的接收干扰信号的预设值会随着接收干扰信号的强度不同而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实验测试结果将不同接收干扰信号对应的预设值的曲线存储在本装置中;
本装置应用在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外时,其安装要直接连接无线收发信机设备的天线口,在本装置和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天线之间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射频电缆、塔顶放大器、抗干扰滤波器设备;所述的本装置应用于多路无线收发信机设备此时,如果每路收发信机设备的工作频段不同需要每一路应用一个,或应用于单路无线收发信机设备;
本装置应用于无线收发设备内时,所有的射频开关和陷波器省去不要,以及接收鉴频电路D,信号同步单元E,省去不要,数据处理器可以和设备内共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其中,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包括接收天线E1,发射信号检测电源E2和同步信号获取单元E3,下行信号鉴频单元E4;
接收天线E1接收基站下行信号,发射信号检测单元E2实现将发射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同步信号获取单元E3实现信号的同步,E3在基带速率下分别从主导频信道和辅助导频信号中获取主导频信号和辅助导频信号,通过运算获取基站的下行同步信号,下行信号鉴频单元E4实现下行信号频率的鉴频,获得下行发射信号信息,根据下行信号推导出基站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并由E3将获取的信息传输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何鉴频电路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其中,接收信号鉴频电路D包括接收信号检测模块D1和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
接收信号检测模块D1实现将接收及干扰射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根据数据处理单元G提供的接收信号的工作频率和带宽信息,通过设计数字成型滤波器在可知的接收信号频率范围内对接收及干扰信号进行逐步扫频,扫频步进等于成型滤波器的带宽,成型滤波器的带宽根据接收信号的频段范围设置,每扫描一个频点都通过功率统计算法对滤波器带内的积分功率进行统计,并记录下频点和对应频点的功率电平,再通过信号同步单元获取的接收信号信息,识别出以上信息中那些属于主信号,那些是干扰信号,将主信号的频率,电平,载波带宽信息传输给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一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其中,所述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包括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器单元C1和接收信号中频转射频电路C2;
信号产生的过程是根据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获取基站下行同步信息,信号种类,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获取接收信号的频率和功率,输入到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得接收信号的频率、电平、载波数、载波带宽和信号制式,再由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器单元C1中产生一个和基站接收信号基本相同的信号;接收信号中频转射频电路C2将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单元C1产生的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输出到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其中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包括微带线或同轴电缆A3,第一耦合器A2,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电源馈电电路A6,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
其中射频连接器A1,第一耦合器A2、带状线或同轴电缆A3,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电源馈电电路A6器件带宽要求能够同时通过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且每一个部件的插损要求要小于0.1dB,每个器件的无源互调指标不对接收信号产生影响,每个部件的功率容量应大于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外加一定的降额;第一耦合器A2,第二耦合器A4,第三耦合器A5之间的隔离度需使得电路之间不能相互干扰,每类耦合器的方向性应大于20dB以上,且与所述装置的其它部件之间具有隔离性;
所述自适应接收带内干扰的抵消装置工作于FDD无线收发信机系统或TDD无线收发信机系统发射时序时,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全部切换触点1处,使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分别处于接通状态,此时所述的第一耦合器A2耦合进来的发射信号被第一陷波器A8滤除,所述第二耦合器A4耦合进来的发射信号被第二陷波器A11滤除,所述第三耦合器A5耦合进来的发射信号被第三陷波器A14滤除;
所述自适应接收带内干扰的抵消装置工作于TDD无线收发信机系统接收时序时,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四射频开关A12、第五射频开关A13、第六射频开关A15全部切换到触点2处,所述第一陷波器A8、第二陷波器A11和第三陷波器A14分别被旁路,所述第一耦合器A2耦合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直接输入放大电路B1;所述第一调幅/调相器F1输出信号直接输出到第二耦合器A4的耦合端;所述第三耦合器A5耦合端口输出的接收和干扰信号直接输入到接收和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其中,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包括放大电路B1,功分器B2,时延电路B3,抵消电路B4,第四耦合器B5和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
所述的第一耦合器A2从射频收发主通路耦合发射及接收信号进来,然后经过第一射频开关A7,第一陷波器A8,第二射频开关A9,从第二射频开关A9输出的接收及干扰信号输入到放大电路B1,再经放大电路B1将接收及干扰信号进行适当放大,功分器B2将接收及干扰信号分为二路,其中一路信号经过时延电路B3达到抵消电路B4,与由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产生的另一路接收信号经过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进行调幅和调相后在抵消电路B4处进行接收信号的抵消,其中由第四耦合器A5耦合端输出的接收信号输入到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由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将该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数据处理单元G通过运算获得接收信号功率,并根据接收信号的大小来调节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使得被调节的接收信号与通过B3延时后的信号中的接收信号幅度相等,相位相反,抵消接收信号,保留接收干扰信号;
其中放大电路B1为低噪声放大电路,增益为50-80dB的放大;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的调幅精度满足0.1-0.5dB,调相精度满足1°-10°,时延电路B4的延迟与另一路由信号产生电路产生信号的时间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其中,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由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和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
所述的第四耦合器B5输出的保留干扰信号通过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输出到第四射频开关A12,再通过第二陷波器或者通过直通输出到第三射频开关A10,由第三射频开关A10输出到第二耦合器A4的耦合端,馈入到主通路A3;
所述耦合器A5耦合进来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经过第五射频开关A13,第三陷波器器A14,第六射频开关A15后输入到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将接收及带内干扰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出到数据处理单元G,数据处理单元G进行接收及干扰信号的功率统计,再将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与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进行相减比较,并根据相减得到的接收及干扰信号值的大小来调节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使得保留的干扰信号和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直到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接收干扰信号的幅度低于对应制式的接收线性预设标准值;
所述的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中,其A/D转换器的采样信号带宽要求是接收信号带宽的2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其中,其中数据处理单元由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处理器,外围存储单元,通信接口构成;
所述的数据数据处理单元G实现数据的收集,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对外的控制输出;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G与接收信号鉴频单元D之间通过通信接口相连,由接收信号鉴频单元D将接收信号的频率、载波带宽、载波数等信息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G,数据处理单元G和下行信号同步和鉴频单元E之间通过通信接口相连,由信号同步单元将帧同步信息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G;数据处理单元G将频率、载波带宽、载波数之间,同步信息等经过运算和处理后将这些信息通过接口传递给信号产生单元C;同时数据处理单元输出控制电压分别控制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和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分别实现幅度和相位的调整;数据处理单元G和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之间通过数据接口来采样接收信号,数据处理单元G和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之间通过数据接口来采样接收及干扰信号;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同步信号获取单元E获取的TDD同步信息来控制第一射频开关A7,第二射频开关A9,第三射频开关A10,第二射频开关A12,第一射频开关A13,第二射频开关A15;通过外部通信接口将随干扰信号功率而变化的接收干扰信号预设值曲线保存在数据处理单元中。
9.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应用于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有与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信号鉴频单元功能相同电路,且所述无线收发信机设备内有数据处理单元且其性能满足要求,
所述装置包括: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接收信号产生单元C,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
所述射频收发通路及多路耦合开关滤波单元A包括3个独立的耦合器;
所述的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与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收信号抵消单元B相同;所述的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与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干扰信号抵消单元F相同;
所述的信号产生单元与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产生单元C相同;
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与无线收发设备内的数据处理单元共用。
10.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根据接收信号鉴频获取接收信号的载波配置、频率、功率信息,根据信号同步单元获取基站的同步信号,再由接收信号产生单元产生一个与无线收发信机接收通路接收信号相同的信号,包括接收信号鉴频及识别流程,信号同步流程和接收信号产生流程;
首先对从射频收发主通路耦合的接收信号进行鉴频,获取接收信号的载波配置、频率和功率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D01:从数据处理单元G获取接收信号的带宽W1,接收信号低频起始频点F1,截止频点F2的信息;
步骤SD02:对接收信号进行N此采样;
步骤SD03:设置成型滤波器的中心频点为F1,带宽为W1;
步骤SD04:成型滤波器的中心频点按步进W2增加一步;
步骤SD05:统计成型滤波器带内的积分功率;
步骤SD06:将统计的频率信息和功率信息传递给数据处理单元G存储起来;
步骤SD07:判断成型滤波器的频点是否等于大于F2,如果大于F2则执行步骤SD08,如果小于等于F2则执行步骤SD04;
步骤SD08:由数据处理单元将获取的频率和功率信息形成接收信号的表格存储起来;
再由同步信号获取单元E3和数据处理单元G来实现获取同步信号的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SE1:先对基站下行信号进行N次采样;
步骤SE2:将采样的基站下行信号通过数字下变频变频到基带速率;
步骤SE31:下变频后的信号分两路,其中一路信号用于初同步,先将该路同步信号的数据速率降采样到1.92MHZ;
步骤SE32/SE36:从采样速率为1.92MHz的数据中获取PSCH信道,并从PSCH信道选取128点的数据,然后对这128个点的数据做时域的相关运算,获取主同步位置PSS,通过对主同步信号PSS的运算获取u值(Nid2);
步骤SE33:根据主同步PSS位置通过计算推导出辅助同步SSS位置,并从中选取128点的时域SSS信号;
步骤SE34:对获取的128个点的SSS信号做FFT运算,获得12点频域SSS位置;
步骤SE35/37/38/39:通过对辅助同步信号SSS数据做频域相关运算,分别获取Nid1值,辅助同步信号SSS的前后半帧指示信号,辅助同步信号SSS的同步帧起始位置;
步骤SE3A:根据步骤SE38/SE39的获得的结果,获得从辅助同步信号30.72MHz下行粗略帧头位置;
步骤SE3B:通过对NID2和NID1做相关计算获得PCI;
步骤SE41:对基带速率为30.72MHz的数据进行采样;
步骤SE42:以下行粗略帧头位置为基准点,在其左右设置滑动窗口,滑动窗口值为2048;
步骤SE43:滑动窗口左右滑动分别滑动2048点PSS时域信号;
步骤SE44:通过左右滑动获得准备下行帧头位置;
最后根据获取的鉴频信息和同步信息产生一个接收信号相同的信号,其中所述产生与无线收发信机主接收通路接收信号相同的接收信号过程,具体包括:
步骤SC01:由数据处理单元G从信号同步单元获取基站下行工作频率信息,基站的信号制式信息;
步骤SC02: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下行频率信息,基站频段分布表获取基站接收工作频段信息接收带宽W1,起始低频频点F1,高频终止频点F2并传递给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
步骤SC03:接收信号识别单元D2,根据G提供的接收信号频率信息,通过采样和功率统计获得每个频点的功率信息;
步骤SC04: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接收信号识别单元识别的接收信号的频率,每个频点对应的功率信息形成接收信号频率功率统计表格;
步骤SC05:接收信号基带处理单元根据数据处理单元提供的制式和载波信息,开始生成一个对应新的接收信号的信息;
步骤SC06:将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信道编码、交织、速率匹配处理;
步骤SC07: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扰码处理;
步骤SC08: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调制处理,
步骤SC09: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层映射处理;
步骤SC10: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按照对应的制式进行预编码处理;
步骤SC11:将经过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基带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到数字中频;
步骤SC12: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IFFT计算处理;
步骤SC13:根据新产生的接收信号信息循环前端处理;
步骤SC14:将经过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基带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到数字中频,重复执行步骤SC01则重新开始一次新的信号产生过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为了将从主通路耦合出来带接收信号及接收干扰信号的混合信号中的接收主信号抵消获得干扰信号,由数据处理单元G根据接收信号检测电路B7检测到的接收信号调整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直到接收信号小于预设值,以下流程包括接收信号抵消流程,接收干扰信号抵消流程,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F1:设置接收信号的频率和带宽信息,接收信号的预设值,调幅/调相电路调节次数标志Tnum=0,调幅/调相电路最大调整次数为L;
步骤SF2:对接收信号进行N次采样;
步骤SF3:数据处理单元G设置成型滤波器的带宽为W,频点为接收信号的中心频点F1;
步骤SF4:统计成型滤波器带内总功率;
步骤SF5:将统计的接收信号的功率传输给数据处理单元G;
步骤SF6:数据处理单元G判断接收信号带内功率是否低于预设门限值,如果低于预设门限值则跳转到步骤SF1,否则跳转到步骤SF9;
步骤SF7:由数据处理单元G控制调整第一调幅/调相电路B6,第一调幅/调相电路调整次数Tnum+1;
步骤SF8:判断Tnum>N是否成立,是则跳转到步骤SF9,否则后跳转到步骤SF2;
步骤SF9:结束本次调整;
所述步骤SF1-SF9获得接收干扰信号后,由数据处理单元G控制第二调幅调相器F1来调整干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使得被调整的干扰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和收发主通路中的干扰信号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反,从而抵消射频收发主通路中的干扰信号,数据处理单元G通过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F2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的大小和调整前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的大小进行比较是否低于门限值来判断抵消是否达到效果,当高于预设值时就调整第二调幅/调相电路F1,直到干扰信号符合线性要求的预设值,具体包括:
步骤SG1:设置接收及干扰信号的检测起始频点f1,截止频点f2,带宽W信息,设置第二调幅/调相电路调整标志Dnum=0,第二调幅/调相电路调节最大次数为M,接收干扰信号预设值表中接收干扰信号预设值曲线;
步骤SG2:对接收及带内干扰信号进行N次采样第二步设置成形滤波器的中心频点为f1;
步骤SG3:设置成型滤波器的中心频点为f1,成型滤波器的带宽为Wa第三步成型滤波器的中频频点增加一个步进;
步骤SG4:成型滤波器带宽不变,中心频点向上按步进增加一步第四步统计成型滤波器带内的功率;
步骤SG5:统计成型滤波器带内频段范围内的积分功率;
步骤SG6:数据处理单元G记录统计的功率及频率信息;
步骤SG7:成型滤波器的中心频点是否大于f2,如果大于f2则跳转到步骤SG7,如果小于f2则跳转到步骤SG3;
步骤SG8:数据处理单元G用第一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的功率P1减第二接收及干扰信号检测电路检测的接收及干扰信号P2,或△P=P1-P2;
步骤SG9:△P是否低于接收干扰信号预设值门限,如果低于门限值则跳转到步骤SG12,否则跳转到步骤SG10;
步骤SG10:由数据处理单元G调整第二调整调幅/调相器F1,第二调幅/调相电路调节标志Dnum+1;
步骤SG11:第二调幅/调相器电路调整次数Dnum>M否,是则跳转到步骤SG12,否则跳转到步骤SG2去;
步骤SG12:结束本次调整。
CN201810152066.0A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 Active CN108429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2066.0A CN108429556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2066.0A CN108429556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9556A CN108429556A (zh) 2018-08-21
CN108429556B true CN108429556B (zh) 2020-08-04

Family

ID=6315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2066.0A Active CN108429556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295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9542A (zh) * 2020-09-15 2020-12-04 苏州全波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域消除同频和邻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001952U (zh) * 2018-09-27 2019-06-18 香港梵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
CN109995394B (zh) * 2018-09-29 2022-02-11 香港梵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抵消无源互调信号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9347498B (zh) * 2018-09-30 2021-04-2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甚高频无线电台干扰对消装置
CN111064482B (zh) * 2018-10-16 2021-08-1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抑制干扰的设备及方法
CN109756243B (zh) * 2018-12-27 2021-05-18 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检测装置及天线检测方法
CN110166078B (zh) * 2019-05-13 2021-05-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分形微带耦合器组的同时同频全双工单天线中继系统
CN110988474B (zh) * 2019-12-26 2021-09-28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频谱测量系统
CN111585931B (zh) * 2020-03-25 2021-06-29 北京理工大学 单载波mmse频域均衡方法、接收机及发射机
CN114679230B (zh) * 2020-12-24 2023-07-1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接收机
CN112886981B (zh) * 2021-01-25 2022-06-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46A (zh) * 1990-08-06 1992-03-04 汤姆森消费电子有限公司 电视接收机调频接收用的电视调谐器的固定射频自动增益控制
CN102811190A (zh) * 2011-05-31 2012-12-05 上海明波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Ofdm通信系统中单频干扰的抑制方法
US8731120B1 (en) * 2011-04-08 2014-05-20 Cameron M. Pike Feedback-controlled biased inverting limiter for RFI suppress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46A (zh) * 1990-08-06 1992-03-04 汤姆森消费电子有限公司 电视接收机调频接收用的电视调谐器的固定射频自动增益控制
US8731120B1 (en) * 2011-04-08 2014-05-20 Cameron M. Pike Feedback-controlled biased inverting limiter for RFI suppression
CN102811190A (zh) * 2011-05-31 2012-12-05 上海明波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Ofdm通信系统中单频干扰的抑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9542A (zh) * 2020-09-15 2020-12-04 苏州全波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域消除同频和邻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39542B (zh) * 2020-09-15 2021-06-25 苏州全波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域消除同频和邻频干扰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9556A (zh) 201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29556B (zh) 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内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
CN108365863B (zh) 一种具有自适应抵消无线收发系统中接收带外干扰的装置及抵消方法
US7778611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1453228B (zh) 共站址干扰消除系统和方法
US20150229397A1 (en) Distributed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system, base band unit, remote radio un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distributed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system
EP2194663A2 (en) Radio relay device and method
US9277508B2 (en) Method,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ynamically adjusting transmit power
EP2514226B1 (en) Method of management for operating a broad 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narrow 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mplemented in a same frequency band,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KR20110104489A (ko) 무선 송수신기의 이차 상호변조 인터셉트 포인트 교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JP4818346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の信号送受信装置におけるエコー信号除去装置及び方法
JP7141447B2 (ja) 中継器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EP2605421A1 (en) Method,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auxiliary transmission to adjacent channels
EP3866422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elimination
EP3667959A1 (en) Repeater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EP291130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gnal interference processing
US20020118783A1 (en) Smart antenna based spectrum multiplexing using a pilot signal
US20080137561A1 (en) Rf repeater used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50102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utus relating to reception of radio signals
JP2013532417A (ja) Lte下りリンクにおける基地局セル同期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22011066A1 (en) 5g/6g oran star array with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KR20100138929A (ko) 협대역 간섭의 존재하에 신호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1183591A (zh) 在终端设备和天线之间放大无线电信号的程序方法和设备
KR100758883B1 (ko) 중계기의 디지탈 다중경로 신호정합기
GB2376607A (en) A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to communication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mode between a TDD mobile and a TDD base station
KR101551346B1 (ko) 인접 셀 간에 사이드 로브 신호 제거를 위한 적응적 간섭 제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30

Address after: No. 8, 4 Avenue, Kakivuji,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Voq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90 Engley Avenue, Georgetown, KY1-9007, Grand Cayman Island, Cayman Islands

Applicant before: Miao Yua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