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0799A - 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0799A
CN108400799A CN201810347025.7A CN201810347025A CN108400799A CN 108400799 A CN108400799 A CN 108400799A CN 201810347025 A CN201810347025 A CN 201810347025A CN 108400799 A CN108400799 A CN 108400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upled
detection
detection unit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70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0799B (zh
Inventor
黄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ll Wisdom Co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l Wisdom 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l Wisdom Co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l Wisdom Co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470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07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0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0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0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0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解决了如果无线设备是安装在高处,人需爬到高处按按键才能启动配对,非常不方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无线设备,其所述无线设备包括电源模块和耦接于电源模块的配对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耦接有交流电供电模块,所述交流电供电模块和电源模块之间连接有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控制交流电供电模块和电源模块之间的通断,所述开关单元设于无线设备的外部,达到方便控制高处的无线设备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
背景技术
蓝牙和WIFI等无线设备都需要启动配对模式才能与其它设备连接,基本都是用按键的形式,按下按键便可以启动无线设备进行配对。但是,如果无线设备是安装在高处,人需爬到高处按按键才能启动配对,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具有方便控制高处的无线设备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包括无线设备,所述无线设备包括电源模块和耦接于电源模块的配对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耦接有交流电供电模块,所述交流电供电模块和电源模块之间连接有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控制交流电供电模块和电源模块之间的通断,所述开关单元设于无线设备的外部;还包括交流电检测模块,所述交流电检测模块具有信号检测端和信号发射端,所述交流电检测模块的信号检测端耦接于开关单元和电源模块之间,所述交流电检测模块的信号发射端耦接于配对模块,所述开关单元导通后交流电检测模块的信号检测端接收到导通信号,导通信号通过交流电检测模块的信号发射端发射配对模块,所述配对模块接收到配对信号之后开始进行配对模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线设备需要交流电供电模块进行供电;开关单元设于无线设备的外部,开关单元和无线设备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交流电检测模块用于识别开关单元是否导通,并控制配对模块的开启,以软启动的方式开启配对模块,从而起到保护无线设备。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交流电检测模块包括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容,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端耦接于交流电供电模块,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端耦接于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外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还耦接有配对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极管起到整流的作用;第一电阻起到分压的作用,进而保护无线设备不易被损坏;第二电阻和电容配合使输入配对模块的电信号更加稳定,使配对模块得到更好的控制。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和配对模块之间耦接有第三电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电阻起到保护的作用,进一步保护配对模块不易受到破坏。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电阻和配对模块之间设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开关在预设时间内快速关开两次,所述检测单元具有输入端、输出端、接地端以及电源端,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入端耦接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检测单元的电源端输入控制电压,所述检测单元的接地端接地,所述检测单元的输出端耦接于配对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单元使配对模块不易在开关单元的频繁通断而进行开启和关闭,使配对模块不易在开关单元的误操作下进行工作,从而保护配对模块不易受到破坏。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单元的预设时间设定小于或等于2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预设时间的设定合理,便于用户进行操作, 同时,使配对模块不易在开关单元的误操作下工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单元采用MCU或单片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MCU或单片机进行检测开关单元的通断状态和通断状态的间隔时间,非常方便;MCU或单片机的体积小,性能高。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三电阻和检测单元之间设有三极管,所述三极管具有基极、发射极以及集电极,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第三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检测单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极管的通断保证电信号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开启配对模块,从而起到保护检测单元的作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NPN三极管通过电流信号进行控制,非常方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单刀单掷开关或按钮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刀单掷开关或按钮开关的使用方便,具有自锁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无线设备和开关单元设置的位置不同,便于控制无线设备,非常方便;
2、检测单元使配对模块不易误开启,保护配对模块不易受到破坏。
总的来说本发明,控制无线设备方便,使无线设备能够快速进行配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无线设备;11、电源模块;12、配对模块;2、交流电供电模块;3、开关单元;4、交流电检测模块;5、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无线设备1,无线设备1包括WIFI或蓝牙的功能。无线设备1包括电源模块11和耦接于电源模块11的配对模块12,电源模块11耦接有交流电供电模块2,交流电供电模块2和电源模块11之间连接有开关单元3,开关单元3用于控制交流电供电模块2和电源模块11之间的通断。开关单元3设于无线设备1的外部,即无线设备1设置的高度可以比开关单元3的设置高度高,便于用户进行操作开关单元3。还包括交流电检测模块4,交流电检测模块4具有信号检测端和信号发射端,交流电检测模块4的信号检测端耦接于开关单元3和电源模块11之间,交流电检测模块4的信号发射端耦接于配对模块12,开关单元3导通后交流电检测模块4的信号检测端接收到导通信号,导通信号通过交流电检测模块4的信号发射端发射配对模块12,配对模块12接收到配对信号之后开始进行配对模式。无线设备1需要交流电供电模块2进行供电。开关单元3包括单刀单掷开关或按钮开关。开关单元3设于无线设备1的外部,开关单元3和无线设备1设置于不同的位置,交流电检测模块4用于识别开关单元3是否导通,并控制配对模块12的开启,以软启动的方式开启配对模块12,从而起到保护无线设备1。
交流电检测模块4包括二极管D、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容C,二极管D的正极端耦接于交流电供电模块2,二极管D的负极端耦接于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电阻R1的另外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电容C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电容C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的第一端还耦接有配对模块12。电容C的第一端和配对模块12之间耦接有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和配对模块12之间设有检测单元5,检测单元5用于检测开关在预设时间内快速关开两次,检测单元5具有输入端、输出端、接地端以及电源端,检测单元5的输入端耦接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检测单元5的电源端输入控制电压VCC,检测单元5的接地端接地,检测单元5的输出端耦接于配对模块12。检测单元5的预设时间设定小于或等于2秒。检测单元5使配对模块12不易在开关单元3的频繁通断而进行开启和关闭,使配对模块12不易在开关单元3的误操作下进行工作,从而保护配对模块12不易受到破坏。
第三电阻R3和检测单元5之间设有三极管,三极管为NPN三极管Q。NPN三极管Q具有基极、发射极以及集电极,NPN三极管Q的基极耦接于第三电阻R3,NPN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的集电极耦接于检测单元5。NPN三极管Q的通断保证电信号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开启配对模块12,从而起到保护检测单元5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包括无线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设备(1)包括电源模块(11)和耦接于电源模块(11)的配对模块(12),所述电源模块(11)耦接有交流电供电模块(2),所述交流电供电模块(2)和电源模块(11)之间连接有开关单元(3),所述开关单元(3)用于控制交流电供电模块(2)和电源模块(11)之间的通断,所述开关单元(3)设于无线设备(1)的外部;
还包括交流电检测模块(4),所述交流电检测模块(4)具有信号检测端和信号发射端,所述交流电检测模块(4)的信号检测端耦接于开关单元(3)和电源模块(11)之间,所述交流电检测模块(4)的信号发射端耦接于配对模块(12),所述开关单元(3)导通后交流电检测模块(4)的信号检测端接收到导通信号,导通信号通过交流电检测模块(4)的信号发射端发射配对模块(12),所述配对模块(12)接收到配对信号之后开始进行配对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电检测模块(4)包括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容,所述二极管的正极端耦接于交流电供电模块(2),所述二极管的负极端耦接于第一电阻,所述第二电阻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外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还耦接有配对模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和配对模块(12)之间耦接有第三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和配对模块(12)之间设有检测单元(5),所述检测单元(5)用于检测开关在预设时间内快速关开两次,所述检测单元(5)具有输入端、输出端、接地端以及电源端,所述检测单元(5)的输入端耦接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检测单元(5)的电源端输入控制电压,所述检测单元(5)的接地端接地,所述检测单元(5)的输出端耦接于配对模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5)的预设时间设定小于或等于2秒。
6.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5)采用MCU或单片机。
7.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阻和检测单元(5)之间设有三极管,所述三极管具有基极、发射极以及集电极,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耦接于第三电阻,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耦接于检测单元(5)。
8.根据权利要求7述的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为NPN三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3)包括单刀单掷开关或按钮开关。
CN201810347025.7A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 Active CN108400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7025.7A CN108400799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7025.7A CN108400799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0799A true CN108400799A (zh) 2018-08-14
CN108400799B CN108400799B (zh) 2024-02-13

Family

ID=63100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7025.7A Active CN108400799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079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2985A (zh) * 2018-04-26 2019-06-04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灯控系统及其闪断开关检测电路
CN109963395A (zh) * 2018-10-12 2019-07-02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0024A (ko) * 1998-07-29 2000-02-15 류승호 짝찾기 무선호출기 및 그의 동작방법
CN103063904A (zh) * 2012-12-30 2013-04-24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过零检测电路
CN203734663U (zh) * 2013-12-20 2014-07-23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基于nfc的蓝牙配对电路
CN104411072A (zh) * 2014-12-15 2015-03-11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调光系统
CN205142462U (zh) * 2015-10-28 2016-04-06 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nfc延时电路的蓝牙耳机
CN205160886U (zh) * 2015-12-14 2016-04-13 吉安伊戈尔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led驱动电源
WO2017088526A1 (zh) * 2015-11-25 2017-06-0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及其通过智能佩戴接触设备实现自动通断的方法
CN206411505U (zh) * 2016-10-28 2017-08-15 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系统及其开关机控制装置
CN206421176U (zh) * 2017-01-24 2017-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及无人机
CN206460600U (zh) * 2017-01-13 2017-09-01 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智能控制装置及系统
CN107248821A (zh) * 2017-08-07 2017-10-13 重庆博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线性负载模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10024A (ko) * 1998-07-29 2000-02-15 류승호 짝찾기 무선호출기 및 그의 동작방법
CN103063904A (zh) * 2012-12-30 2013-04-24 青岛东软载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过零检测电路
CN203734663U (zh) * 2013-12-20 2014-07-23 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基于nfc的蓝牙配对电路
CN104411072A (zh) * 2014-12-15 2015-03-11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Led调光系统
CN205142462U (zh) * 2015-10-28 2016-04-06 深圳市冠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nfc延时电路的蓝牙耳机
WO2017088526A1 (zh) * 2015-11-25 2017-06-0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及其通过智能佩戴接触设备实现自动通断的方法
CN205160886U (zh) * 2015-12-14 2016-04-13 吉安伊戈尔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led驱动电源
CN206411505U (zh) * 2016-10-28 2017-08-15 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系统及其开关机控制装置
CN206460600U (zh) * 2017-01-13 2017-09-01 深圳市奥星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智能控制装置及系统
CN206421176U (zh) * 2017-01-24 2017-08-1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及无人机
CN107248821A (zh) * 2017-08-07 2017-10-13 重庆博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线性负载模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2985A (zh) * 2018-04-26 2019-06-04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灯控系统及其闪断开关检测电路
CN109963395A (zh) * 2018-10-12 2019-07-02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0799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95121B (zh) 移动电源
CN108400799A (zh) 一种新型开启无线配对的方法
CN110954814B (zh) 一种继电器触片粘连检测系统
CN102210080A (zh) 电池充电器
CN107112989A (zh) 开关机电路与雾滴检测仪
CN104378883A (zh) 一种led应急灯、led灯应急电源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WO2020135617A1 (zh) 电磁电荷感应式电蚊拍
CN208209940U (zh) 一种易于控制的无线配对装置
US10237955B1 (en)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tail cover component and flashlight
CN204425704U (zh) 一种led应急灯
CN107124784A (zh) 一种单火线电子开关
JPH06242872A (ja) 磁気ペン
CN205041334U (zh) 一种带语音提示功能的智能拖把
CN109980625B (zh) 一种电动工具
CN205983043U (zh) 可用门把手控制的智能控制装置
CN206790748U (zh) 一种具有红外和无线电通讯功能的自发电式灯具无线控制装置
CN203324765U (zh) 一种单火线可持续供电物联网开关
CN111053610B (zh) 用于凝固和解剖生物组织的仪器以及用于操作这种仪器的方法
US11991494B2 (en) Keyless control device and earphone
EP1235336A3 (en)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CN207199075U (zh) 一种宠物训练器的接收器和遥控器
CN104882855B (zh) 智能电机综合保护器
CN220587517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03973281B (zh) 密码控制启动电子点烟器
CN109407560A (zh) 一种计算机远程控制家电工作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