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0248A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0248A
CN108400248A CN201810181684.8A CN201810181684A CN108400248A CN 108400248 A CN108400248 A CN 108400248A CN 201810181684 A CN201810181684 A CN 201810181684A CN 108400248 A CN108400248 A CN 1084002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light
luminescent device
layer
light scat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16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0248B (zh
Inventor
乔卫丽
宋楠楠
王湘成
牛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AM OLE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816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00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00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0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0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0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位于半透电极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光散射层,光散射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发光器件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其中,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大于第二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和第三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有利于降低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发生蓝移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在越大的观察视角下,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越差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特定波长光线的强度,减弱其他光线的强度, 使得光线的色度纯度得到提高,在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微腔结构,该微腔结构 能够使特定波长的光线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得到增强,但是随着观察 视角的增大,微腔结构的腔长也随之增大,由于微腔结构的腔长越长,则光 线在微腔结构的作用下发生蓝移的情况越严重,因此在观察角度越大的情况 下,显示面板发生蓝移的情况越严重,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在越大的观察视角 下,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越差,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 面板在越大的观察视角下,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越差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全反射电极;
位于所述全反射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多个 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和第三发光器件;
位于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半透电极;
位于所述半透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光散射层,所述光散射层在 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 影;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发出 的光线的波长和所述第三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波长。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 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全反射电极、多个发光器件和半透电极构成微 腔结构,从而可以增强特定波长光线的强度,减弱其他光线的强度,使得显 示面板射出的光线的色度纯度得到提高,并且在半透电极远离衬底基板一侧 设置有光散射层,在采用上述设计后,由于光散射层能够对光线进行散射, 光线在经过散射后,能够从显示面板的各个方向分散射出,从而使得显示面 板从各个方向射出的光线的颜色比较均匀,进而使得观察者无论从哪个观察 视角下,显示面板显示的颜色都大体相同,并且,由于波长越长的光线,随着微腔结构腔长的增大,发生蓝移的情况越严重,即随着观察视角的增大, 波长越长的光线发生蓝移的情况越严重,因此在采用将光散射层在衬底基板 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发光器件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设计后,可以有利于 降低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发生蓝移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在 越大的观察视角下,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越差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 面板的显示效果,并且由于只将光散射层设置在第一发光器件对应的位置上, 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整体改动相对较小,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现有技术中红色发光器件对应的观察视角和发生蓝移程度的关 系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红色发光器件对应的观察视角和发生蓝移程度 的关系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 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 “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 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 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 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 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 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 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 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 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位于衬底基板1上的多个全反射电极2;位于全 反射电极2远离衬底基板1一侧的多个发光器件3,多个发光器件3包括第 一发光器件31、第二发光器件32和第三发光器件33;位于发光器件3远离 衬底基板1一侧的半透电极4;位于半透电极4远离衬底基板1一侧的光散 射层5,光散射层5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发光器件31在衬底基 板1上的正投影;其中,第一发光器件31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大于第二发光器件 32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和第三发光器件33发出的光线的波长。
具体的,如图1所示,多个全反射电极2、多个发光器件3和半透电极4 构成微腔结构,该微腔结构能够使增强特定波长光线的强度,减弱其他光线 的强度,使得显示面板射出的光线的色度纯度得到提高。
如图1所示,在将光散射层5设置在半透电极4远离衬底基板1一侧后, 由于光散射层5能够对光线进行散射,光线在经过散射后,能够从显示面板 的各个方向分散射出,从而使得显示面板从各个方向射出的光线的颜色比较 均匀,即可以使显示面板各个方向上的射出光线的颜色偏差相对较小,进而 使得观察者无论从哪个观察视角(观察视角为观察方向和垂直于显示面板的 方向的夹角θ,观察视角越大,则夹角θ越大)下,显示面板显示的颜色都 大体相同,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如图1所示,由于波长越长的光线,随着微腔结构腔长的增大,发生蓝 移的情况越严重,即随着观察视角夹角θ的增大,波长越长的光线发生蓝移 的情况越严重,由于第一发光器件31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大于第二发光器件 32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和第三发光器件33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因此在采用将 光散射层5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发光器件31在衬底基板1上的 正投影的设计后,可以有利于降低第一发光器件31发出的光线在较大的观察 视角下发生蓝移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在越大的观察视角下,显 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越差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且 由于只将光散射层5设置在第一发光器件31对应的位置上,从而使得显示面 板的整体改动相对较小,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可选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 图2所示,光散射层5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还覆盖第二发光器件32和第 三发光器件33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
具体的,如图2所示,光散射层5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发 光器件31、第二发光器件32和第三发光器件33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 在采用上述设计后,可以使第一发光器件31、第二发光器件32和第三发光 器件33发出的光线在散射层出发生散射,从而可以有利于降低各个发光器件3发出的光线在较大的观察视角下发生蓝移的情况,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改善 显示面板在越大的观察视角下,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越差的问题,进而有利 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2所示,光散射层5可以为分立的块状结构,每个 块状结构分别对应一个发光器件3,或者,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 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光散射层5也可以为整面结构,光 散射层5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工艺设置,在此不作具体 限定。
可选地,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 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 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 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4至图7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光取出层6, 光取出层6位于光散射层5和半透电极4之间,或者,光散射层5位于光取 出层6和半透电极4之间。
具体的,如图4至图7所示,光取出层6有利于使光线从出光侧射出, 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率,并且光取出层6具有使光线发生散射的 能力,因此在显示面板中设置光取出层6后,有利于提高光的散射效果,从 而有利于在图2和图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在越大的观察视角下, 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越差的问题,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 果。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4至图7所示的光取出层6和光散射层5的设置方 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如图5和图7所示,光取出层6位于光散射层5和半透电极4 之间,光取出层6的折射率大于光散射层5的折射率,如图4和图6所示, 光散射层5位于光取出层6和半透电极4之间,光取出层6的折射率小于光 散射层5的折射率。
具体的,由于光线从折射率小的介质向折射率大的介质传导时会发生全 反射现象,为了降低光线发生全反射的概率,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率,如图 5和图7所示,当光取出层6位于光散射层5和半透电极4之间时,光取出 层6的折射率大于光散射层5的折射率,如图4和图6所示,当光散射层5 位于光取出层6和半透电极4之间时,光取出层6的折射率小于光散射层5 的折射率。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4至图7所示,在满足光取出层6和光散射层5的 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取出层和光散射层5的具体制作材料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 图8所示,显示面板还包括:光取出层6,光取出层6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 投影覆盖第二发光器件32和第三发光器件33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
具体的,如图8所示,光取出层6有利于使光线从出光侧射出,从而有 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率,并且光取出层6具有使光线发生散射的能力, 因此在显示面板中设置光取出层6后,有利于提高光的散射效果,从而有利 于在图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显示面板在越大的观察视角下,显示面板的 显示效果越差的问题,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 图9,光取出层6包括多个开口61,光散射层5位于开口61内。
具体的,如图9所示,当光散射层5位于开口61内时,有利于降低显示 面板的厚度,并且,由于波长越长的光线,随着微腔结构腔长的增大,发生蓝 移的情况越严重,即随着观察视角夹角θ的增大,波长越长的光线发生蓝移 的情况越严重,由于第一发光器件31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大于第二发光器件 32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和第三发光器件33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因此在采用将 光散射层5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覆盖第一发光器件31在衬底基板1上的 正投影的设计后,可以有利于降低第一发光器件31发出的光线在较大的观察 视角下发生蓝移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在越大的观察视角下,显 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越差的问题,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且 由于只将光散射层5设置在第一发光器件31对应的位置上,从而使得显示面 板的整体改动相对较小,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可选地,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 图10所示,光取出层6的厚度小于光散射层5的厚度。
具体的,如图10所示,当光取出层6的厚度小于光散射层5的厚度,且 光散射层5在衬底基板1上的正投影只覆盖第一发光器件31时,光散射层5 即可以对第一发光器件31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从而有利于降低第一发光器 件31发出的光线在较大的观察视角下发生蓝移的情况,又可以使光散射层5 起到支撑柱的作用,从而可以起到保护显示面板的内部结构的作用,由于显 示面板无需设置额外支撑柱,从而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制造复杂度。
可选地,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如 图11所示,在光散射层5中设置有散射颗粒51。
具体的,如图11所示,第一发光器件31射出的光线在照射到颗粒状的 物体上时,光线会发生衍射,从而使第一发光器件31射出的光线在光散射层 5中分布的更加均匀,进而使得第一发光器件31射出的光线在通过光散射层 5发生的散射后,第一发光器件31射出的光线在显示面板的各个观察视角上 分布的更加均匀,从而更加有利于降低第一发光器件31发出的光线在较大的 观察视角下发生蓝移的情况,进而更加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在越大的观察视 角下,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越差的问题,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如图11所示,散射颗粒51的形状包括球形、圆柱形、椭圆形 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的,如图11所示,当散射颗粒51的形状为球形、圆柱形或椭圆形 时,光线在该种形状的作用下发生的衍射更加均匀,即光线在照射到该种形 状的散射颗粒51上后,光线发生衍射,并且相对于其他形状的散射颗粒51, 在球形、圆柱形或椭圆形的散射颗粒51上发生衍射的光线在光散射层5中分 布的更加均匀,从而有利于使第一发光器件31射出的光线在显示面板的各个 观察视角上分布的更加均匀,从而更加有利于降低第一发光器件31发出的光 线在较大的观察视角下发生蓝移的情况,进而更加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在越 大的观察视角下,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越差的问题,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显 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散射颗粒51的具体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 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如图11所示,散射颗粒51为球形,球形的直径为L1,380纳 米≤L1≤780纳米;和/或,散射颗粒51为圆柱形,圆柱形的底面的直径为 L2,380纳米≤L2≤780纳米;和/或,散射颗粒51为椭圆形,椭圆形的短轴 的长度为L3,380纳米≤L1≤780纳米。
具体的,如图11所示,当散射颗粒51的尺寸在采用上述设计,光线发 生衍射后,有利于使衍射后的光线在光散射层5中分布的更加均匀。
可选地,如图1至图11所示,光散射层5的厚度为H,700μm≤H≤1300 微米。
具体的,如图1至图11所示,当光散射层5的厚度在采用上述设计后, 有利于降低光散射层5对出射光线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 效果。
可选地,如图1至图11所示,光散射层5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
具体的,如图1至图11所示,由于二氧化硅制成的膜层具有较高的光透 过率,因此光散射层5在采用二氧化硅制成时,有利于降低光散射层5对出 射光线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如图1、图8至图11所示,第一发光器件31包括红色发光器 件,第二发光器件32包括绿色发光器件,第三发光器件33包括蓝色发光器 件。
具体的,如图1、图8至图11所示,当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包括红色 发光器件、绿色发光器件和蓝色发光器件时,可以使显示面板射出的光线进 行渲染,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可以显示指定的图像,并且可以使得显示面板中 的发光器件3的设置方式相对简单,并且,由于红色发光器件射出的光线的 波长最长,因此只将光散射层5覆盖在红色发光器件上时,可以有利于降低 红色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在较大的观察视角下发生蓝移的情况,从而有利于 改善显示面板在越大的观察视角下,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越差的问题,进而 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且由于只将光散射层5设置在红色发光 器件对应的位置上,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整体改动相对较小,有利于降低显 示面板的制作难度。
图12为现有技术中红色发光器件对应的观察视角和发生蓝移程度的关 系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红色发光器件对应的观察视角和发生蓝移 程度的关系示意图,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光散射层5 覆盖在红色发光器件上时,可以降低红色发光器件发生蓝移的程度,从而有 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如图1至图11所示,全反射电极2为阳极,半透电极4为阴极。
具体的,如图1至图11所示,在为发光器件3提供工作电压后,发光器 件3的阴极产生电子,阳极产生空穴,在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电场作用下,空 穴和电子向位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发光层(未示出)移动,当空穴和电子在 发光层中相遇后,释放能量,从而使得发光层发出光线。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 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和原理与上述实施 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个 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无线手持设备、平板电脑(Tablet Computer)、手机、MP4 播放器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液晶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全反射电极;
位于所述全反射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器件,所述多个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器件和第三发光器件;
位于所述发光器件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半透电极;
位于所述半透电极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光散射层,所述光散射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大于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和所述第三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波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散射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还覆盖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光取出层,所述光取出层位于所述光散射层和所述半透电极之间,或者,所述光散射层位于所述光取出层和所述半透电极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取出层位于所述光散射层和所述半透电极之间,所述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散射层的折射率;或者,
所述光散射层位于所述光取出层和所述半透电极之间,所述光取出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光散射层的折射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光取出层,所述光取出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器件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取出层包括多个开口,所述光散射层位于所述开口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取出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光散射层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散射层中设置有散射颗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颗粒的形状包括球形、圆柱形、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射颗粒为所述球形,所述球形的直径为L1,380纳米≤L1≤780纳米;和/或,
所述散射颗粒为所述圆柱形,所述圆柱形的底面的直径为L2,380纳米≤L2≤780纳米;和/或,
所述散射颗粒为所述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短轴的长度为L3,380纳米≤L1≤780纳米。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散射层的厚度为H,700μm≤H≤1300微米。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散射层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包括红色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包括绿色发光器件,所述第三发光器件包括蓝色发光器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电极为阳极,所述半透电极为阴极。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0181684.8A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400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1684.8A CN108400248B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1684.8A CN108400248B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0248A true CN108400248A (zh) 2018-08-14
CN108400248B CN108400248B (zh) 2020-10-09

Family

ID=63091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1684.8A Active CN108400248B (zh) 2018-03-06 2018-03-06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0024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2758A (zh) * 2018-08-27 2019-01-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77509A (zh) * 2019-06-24 2019-09-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90357A (zh) * 2019-09-04 2020-01-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0993822A (zh) * 2019-12-18 2020-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013216A (zh) * 2021-03-01 2021-06-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0539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ght output
CN1929706A (zh) * 2005-09-05 2007-03-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US7602118B2 (en) * 2005-02-24 2009-10-13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ght output
CN105895826A (zh) * 2016-06-17 2016-08-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195799A (zh) * 2017-07-26 2017-09-2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546338A (zh) * 2017-08-29 2018-01-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608012A (zh) * 2017-09-20 2018-0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02118B2 (en) * 2005-02-24 2009-10-13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ght output
US20060220539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ght output
CN1929706A (zh) * 2005-09-05 2007-03-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05895826A (zh) * 2016-06-17 2016-08-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195799A (zh) * 2017-07-26 2017-09-2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546338A (zh) * 2017-08-29 2018-01-0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608012A (zh) * 2017-09-20 2018-0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2758A (zh) * 2018-08-27 2019-01-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77509A (zh) * 2019-06-24 2019-09-2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690357A (zh) * 2019-09-04 2020-01-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US11508784B2 (en) 2019-09-04 2022-11-22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light enhancement region
CN110993822A (zh) * 2019-12-18 2020-04-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993822B (zh) * 2019-12-18 2022-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013216A (zh) * 2021-03-01 2021-06-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3013216B (zh) * 2021-03-01 2022-09-1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0248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024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8477259U (zh) 一种反射式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4335100B (zh) 具有调制层的定向背光体
CN10880748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501818A (zh) 立体显示装置
CN108538875B (zh) 光路控制结构、像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WO2017071344A1 (zh)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7017735A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1015194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2540474B (zh)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装置
WO2020098331A1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206096710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9216977U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和移动终端
JP2012221686A (ja) 表示装置
CN108132559A (zh) 显示屏及虚拟现实头盔
CN10841758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08309914A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115818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636751B1 (ko) 시야각 전환형 액정표시장치
WO2023125548A1 (zh) 一种背光结构、显示器及电子设备
JPH06186415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
JP2006030255A (ja) 半透過反射型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US6816216B2 (en) Optical component and reflective plate, and device using the same optical component
US20190072704A1 (en) Light-guide plate,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light-guide plate
CN203433208U (zh) 消散斑的激光显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1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