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0416B - 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0416B
CN108390416B CN201810157321.0A CN201810157321A CN108390416B CN 108390416 B CN108390416 B CN 108390416B CN 201810157321 A CN201810157321 A CN 201810157321A CN 108390416 B CN108390416 B CN 1083904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power generation
wind
generation
photovolta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73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0416A (zh
Inventor
王小春
寇建玉
闫晓宇
王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Power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73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04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0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0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90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04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6Power conversion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sp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及装置,包括:收集目标日的电网负荷功率、光伏发电功率、和风力发电功率;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功率对应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对应的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基于预先构建的计算模型,得到实际送出功率;计算所述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当所述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功率匹配方案。实现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同场的协同优化,保证电量输出的稳定性和协同性,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资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由于传统的利用煤炭资源发电存在污染环境、不可再生资源浪费等问题,新能源发电技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新能源发电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当利用以上三种发电形式进行同场发电时,相关技术一般采用独立的优化计算方法和运行模式进行设计匹配和运行(简称1+1+1设计方法),或采用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耦合设计(即风电光伏互补)、太阳能热发电单独设计方法(简称2+1设计方法)。上述两种方法,会造成大量的弃风和弃光现象,从而导致可再生能源浪费的现象,同时电能输出稳定性和协同性较差,容量可信度较低,对电网稳定、安全调度运行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包括:
收集目标日的电网负荷功率、光伏发电功率、和风力发电功率;获取目标功率调节系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功率对应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对应的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基于预先构建的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得到实际送出功率;计算所述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当所述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按照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功率匹配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预先构建的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得到实际送出功率包括: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光热发电需求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包括:判断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是否等于零;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等于零,则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或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不等于零,则获取弃风修正系数,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弃风修正系数,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包括:按照预设第一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和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计算得到目标送出功率;按照预设第二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计算得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协方差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调整迭代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直至根据调整后的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装置,包括:
收集模块,用于收集目标日的电网负荷功率、光伏发电功率、和风力发电功率;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功率调节系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功率对应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对应的风力发电修正功率;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预先构建的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得到实际送出功率;确定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当所述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按照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功率匹配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光热发电需求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是否等于零;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等于零,则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或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不等于零,则获取弃风修正系数,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弃风修正系数,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按照预设第一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和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计算得到目标送出功率;按照预设第二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计算得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协方差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调整迭代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直至根据调整后的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及装置,实现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三种发电形式同场的协同优化,从而保证电量输出的稳定性和协同性,对电网负面影响小,供电品质优良。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发挥了太阳能热发电储能系统对于输出负荷的调节优势,仅通过光热太阳能热储能系统调节即可实现稳定输出,不需要额外配置电储能系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装置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装置结构图;
图5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所述”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首先对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名词进行如下解释。
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风力发电:是指利用风推动风力发电机旋转直接产生电能的一种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是指利用反射镜将低品质太阳辐射能汇聚成为高品质太阳辐射能,加热导热工质,导热工质与水换热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发电的一种技术。
热储能系统:是指使用高温熔融盐进行储能的系统。
风光热储:是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配置热储能系统光热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电网负荷:是指项目所在地电网的需求负荷功率。
容量可信度:是指在保持系统可靠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并网新能源电站(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配置热储能系统的太阳能热发电电站)能够代替的常规机组发电容量占新能源装机容量的百分比。
风电弃风:是指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或者风电不稳定等情况而导致的风机暂停工作现象。
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如附图1所示,包括:
S101,收集目标日的电网负荷功率、光伏发电功率、和风力发电功率。
在本步骤中,收集项目所在地目标日24小时完整的电网负荷功率、光伏发电功率、风力发电功率,以上数据可以由项目所在地电网公司提供。具体地,所述目标日至少包括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也可以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天气特征等增加具有代表性的日期作为目标日,数据的收集时间间隔可以是半小时、1小时或2小时,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制。
S102,获取目标功率调节系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功率对应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对应的风力发电修正功率。
在本步骤中,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可以包括:获取目标功率调节系数,按照预设第一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和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计算得到贴近项目计划总容量的目标送出功率;按照预设第二计算公式,对所述目标送出功率进行修正,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计算得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计算公式可以为:
Ptar(i)=Pnet(i)×δnet
其中Ptar(i)为目标送出功率,Pnet(i)为电网负荷功率,δnet为目标功率调节系数,对于同一目标日δnet必须为同一值,不同目标日δnet数值可以不同,δnet可以选择0.05、0.04等。
所述第二计算公式可以为:
Figure BDA0001581837790000091
其中,Pnect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
在本步骤中,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风电功率修正系数可以是预先设定的,通过调节该光伏功率修正系数来确定光伏容量,调节该风力功率修正系数来确定风电容量。
在计算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时,所述计算公式可以为:
Ppvcor(i)=Ppv(i)×δpv
其中,Ppv(i)为光伏发电功率,δpv为光伏功率修正系数。例如,光伏发电功率为10MW,当δpv等于10时,光伏发电修正功率为100MW。
在计算风力发电修正功率时,所述计算公式可以为:
Pwpcor(i)=Pwp(i)×δwp
其中,Pwp(i)为风力发电功率,δwp为风力发电功率修正系数。
S103,基于预先构建的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首先,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光热发电需求功率。
具体地,所述计算模型包括:
Pcspdyn(i)=Pnetcor(i)-Ppvcor(i)-Pwpcor(i)
其中,Pcspdyn(i)为光热发电浮动功率,Pnetc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将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代入上述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即通过光热发电浮动功率来补偿修正目标送出功率、与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风力发电修正功率之间的差值。
具体地,所述计算模型包括:
Pcspneed(i)=Ptar(i)-Ppvcor(i)-Pwpcor(i)
其中,Pcspneed(i)为光热发电需求功率,Ptar(i)为目标送出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将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代入上述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即通过光热发电浮动功率来补偿目标送出功率、与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风力发电修正功率之间的差值。
其次,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
具体地,所述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BDA0001581837790000111
其中,Pcspop(i)为光热发电运行功率,Pcspneed(i)为光热发电需求功率,Pcspdyn(i)为光热发电浮动功率,Pcspmin为光热最低运行负荷,所述Pcspmin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根据项目所在地之前的太阳能热发电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的。
将光热发电需求功率和光热发电浮动功率的平均值与光热最低运行负荷进行对比,当所述平均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光热最低运行负荷,将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和所述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代入上述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当所述平均值小于所述光热最低运行负荷,将所述光热最低运行负荷作为光热发电运行功率。
再次,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
具体地,所述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BDA0001581837790000121
其中,Pwpop(i)为风力发电运行功率,Pnetc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cspdyn(i)为光热发电浮动功率,Pcspmin为光热最低运行负荷。
将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与所述光热最低运行负荷进行对比,当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光热最低运行负荷时,将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代入上述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当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小于所述光热最低运行负荷时,将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光热最低运行负荷代入上述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
然后,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
具体地,所述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BDA0001581837790000131
其中,Pwpaba(i)为风力发电弃风功率,Pcspop(i)为光热发电运行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Pnetc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
将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之和与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进行对比,如果大于或等于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说明项目所在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存在风电弃风现象,将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之和与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的差,作为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如果小于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说明不存在风电弃风现象,风力发电弃风功率为零。
最后,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具体地,所述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BDA0001581837790000141
其中,Pnetreal(i)为实际送出功率,Pwpop(i)为风力发电运行功率,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cspop(i)为光热发电运行功率,Pcspneed(i)为光热发电需求功率,Pwpaba(i)为风力发电弃风功率,Pcspmin为光热最低运行负荷,βwp为弃风修正系数。
具体地,判断风力发电弃风功率是否等于零;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不等于零,则获取弃风修正系数,将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弃风修正系数代入上述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等于零,则将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或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代入上述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进一步地,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等于零,对比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与所述光热最低运行负荷的大小,若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光热最低运行负荷,将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代入上述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若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小于所述光热最低运行负荷,将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代入上述计算模型中,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S104,计算所述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当所述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按照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功率匹配方案。
具体地,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
Figure BDA0001581837790000151
其中Pnetcor(i)修正目标送出功率,
Figure BDA0001581837790000152
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平均值,Pnetreal(i)为实际送出功率,
Figure BDA0001581837790000153
为实际送出功率平均值。
可选地,可以预先设定一个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为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之间协方差可接受的最大值,当所述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说明实际送出功率与修正目标功率大致相同,即按照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风力发电运行功率和光热发电运行功率能很好的满足电网负荷调度要求,是较佳的功率容量匹配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目标年的资源数据,重复上述计算方法,也可以得到以年为单位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三种发电形式同场的最佳的功率匹配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实现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三种发电形式同场的协同优化,从而保证电量输出的稳定性和协同性,对电网负面影响小,供电品质优良。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发挥了太阳能热发电储能系统对于输出负荷的调节优势,仅通过光热太阳能热储能系统调节即可实现稳定输出,不需要额外配置电储能系统,节约了成本。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案,因此不再赘述图1所示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具体包括:
S201,收集目标日的电网负荷功率、光伏发电功率、和风力发电功率。
在本步骤中,收集项目所在地目标日24小时完整的电网负荷功率、光伏发电功率、风力发电功率,以上数据可以由项目所在地电网公司提供。具体地,所述目标日至少包括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也可以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天气特征等增加具有代表性的日期作为目标日,数据的收集时间间隔可以是半小时、1小时或2小时,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制。
S202,获取目标功率调节系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功率对应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对应的风力发电修正功率。
S203,基于预先构建的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S204,计算所述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判断所述协方差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当所述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执行步骤S205;当所述协方差大于预设阈值时,执行步骤S206。
S205,确定按照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功率匹配方案。
当所述协方差大于预设阈值时,说明实际送出功率与修正目标功率大致相同,即按照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风力发电运行功率和光热发电运行功率能很好的满足电网负荷调度要求,是较佳的功率容量匹配方案。
S206,调整迭代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直至根据调整后的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当所述协方差大于预设阈值时,说明实际送出功率与修正目标功率大致相同相差较大,需要对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进行调整迭代,直至根据调整后的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实现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三种发电形式同场的协同优化,从而保证电量输出的稳定性和协同性,对电网负面影响小,供电品质优良。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发挥了太阳能热发电储能系统对于输出负荷的调节优势,仅通过光热太阳能热储能系统调节即可实现稳定输出,不需要额外配置电储能系统,节约了成本。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装置结构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收集模块310、第一计算模块320、第二计算模块330和确定模块340。
所述收集模块310,用于收集目标日的电网负荷功率、光伏发电功率、和风力发电功率。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320,用于获取目标功率调节系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功率对应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对应的风力发电修正功率。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330,用于基于预先构建的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所述确定模块340,用于计算所述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当所述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按照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功率匹配方案。
可选地,所述第二计算模块330具体用于,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光热发电需求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计算模块330具体用于,判断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是否等于零;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等于零,则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或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不等于零,则获取弃风修正系数,基于所述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弃风修正系数,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计算模块320具体用于,按照预设第一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和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计算得到目标送出功率;按照预设第二计算公式,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计算得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装置具体用于执行图1和/或图2所述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其实现原理、方法和功能用途等与图1和/或图2所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装置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具体包括:收集模块410、第一计算模块420、第二计算模块430、确定模块440和调节模块450。
所述收集模块410,用于收集目标日的电网负荷功率、光伏发电功率、和风力发电功率。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420,用于获取目标功率调节系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功率对应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对应的风力发电修正功率。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430,用于基于预先构建的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所述确定模块440,用于计算所述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当所述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按照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功率匹配方案。
所述调节模块450,用于当所述协方差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调整迭代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直至根据调整后的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装置具体用于执行图1和/或图2所述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其实现原理、方法和功能用途等与图1和/或图2所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申请相应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相应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图5为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根据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以及存储器520,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10为例。
执行所述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的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30。
处理器510、存储器52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520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20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所述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
存储器5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520,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520,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520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520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5远程设置的存储器520,这些远程存储器520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3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入装置530可包括按压模组等设备。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20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510执行时,执行所述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笔记本电脑和台式计算机设备等。
(3)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810、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4)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中,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上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其中,当所述程序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包括用于以计算机(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送信息的任何机制。例如,机器可读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闪速存储介质、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等,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目标日的电网负荷功率、光伏发电功率、和风力发电功率;
获取目标功率调节系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功率对应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对应的风力发电修正功率;
其中,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tar(i)=Pnet(i)×δnet
其中Ptar(i)为目标送出功率,Pnet(i)为电网负荷功率,δnet为目标功率调节系数;
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768423700000011
其中,Pnetc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
所述光伏发电功率对应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pvcor(i)=Ppv(i)×δpv
其中,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pv(i)为光伏发电功率,δpv为光伏功率修正系数;
所述风力发电功率对应的风力发电修正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wpcor(i)=Pwp(i)×δwp
其中,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Pwp(i)为风力发电功率,δwp为风力发电功率修正系数;
基于第一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光热发电需求功率;所述第一计算模型为:
Pcspdyn(i)=Pnetcor(i)-Ppvcor(i)-Pwpcor(i)
Pcspneed(i)=Ptar(i)-Ppvcor(i)-Pwpcor(i)
其中,Pcspdyn(i)为光热发电浮动功率,Pnetc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Pcspneed(i)为光热发电需求功率;Ptar(i)为目标送出功率;
基于第二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第二计算模型为:
Figure FDA0002768423700000021
其中,Pcspop(i)为光热发电运行功率,Pcspneed(i)为光热发电需求功率,Pcspdyn(i)为光热发电浮动功率,Pcspmin为光热最低运行负荷;
基于第三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第三计算模型为:
Figure FDA0002768423700000022
其中,Pwpop(i)为风力发电运行功率,Pnetc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cspdyn(i)为光热发电浮动功率,Pcspmin为光热最低运行负荷;
基于第四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所述第四计算模型为:
Figure FDA0002768423700000031
其中,Pwpaba(i)为风力发电弃风功率,Pcspop(i)为光热发电运行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Pnetc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
基于第五计算模型,根据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所述第五计算模型为:
Figure FDA0002768423700000032
其中,Pnetreal(i)为实际送出功率,Pwpop(i)为风力发电运行功率,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cspop(i)为光热发电运行功率,Pcspneed(i)为光热发电需求功率,Pwpaba(i)为风力发电弃风功率,Pcspmin为光热最低运行负荷,βwp为弃风修正系数;
计算所述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当所述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按照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功率匹配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五计算模型,根据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是否等于零;
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等于零,则基于所述第五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或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不等于零,则获取弃风修正系数,基于所述第五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弃风修正系数,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协方差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调整迭代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直至根据调整后的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4.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模块,用于收集目标日的电网负荷功率、光伏发电功率、和风力发电功率;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功率调节系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功率调节系数、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按照预设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功率对应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对应的风力发电修正功率;
其中,所述电网负荷功率对应的目标送出功率及修正目标送出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tar(i)=Pnet(i)×δnet
其中Ptar(i)为目标送出功率,Pnet(i)为电网负荷功率,δnet为目标功率调节系数;
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2768423700000051
其中,Pnetc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
所述光伏发电功率对应的光伏发电修正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pvcor(i)=Ppv(i)×δpv
其中,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pv(i)为光伏发电功率,δpv为光伏功率修正系数;
所述风力发电功率对应的风力发电修正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wpcor(i)=Pwp(i)×δwp
其中,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Pwp(i)为风力发电功率,δwp为风力发电功率修正系数;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光热发电需求功率;所述第一计算模型为:
Pcspdyn(i)=Pnetcor(i)-Ppvcor(i)-Pwpcor(i)
Pcspneed(i)=Ptar(i)-Ppvcor(i)-Pwpcor(i)
其中,Pcspdyn(i)为光热发电浮动功率,Pnetc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Pcspneed(i)为光热发电需求功率;Ptar(i)为目标送出功率;
基于第二计算模型,根据所述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计算得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第二计算模型为:
Figure FDA0002768423700000061
其中,Pcspop(i)为光热发电运行功率,Pcspneed(i)为光热发电需求功率,Pcspdyn(i)为光热发电浮动功率,Pcspmin为光热最低运行负荷;
基于第三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浮动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第三计算模型为:
Figure FDA0002768423700000062
其中,Pwpop(i)为风力发电运行功率,Pnetc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cspdyn(i)为光热发电浮动功率,Pcspmin为光热最低运行负荷;
基于第四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修正目标送出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和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计算得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所述第四计算模型为:
Figure FDA0002768423700000063
其中,Pwpaba(i)为风力发电弃风功率,Pcspop(i)为光热发电运行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Pnetcor(i)为修正目标送出功率;
基于第五计算模型,根据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风力发电修正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所述第五计算模型为:
Figure FDA0002768423700000071
其中,Pnetreal(i)为实际送出功率,Pwpop(i)为风力发电运行功率,Pwpcor(i)为风力发电修正功率,Ppvcor(i)为光伏发电修正功率,Pcspop(i)为光热发电运行功率,Pcspneed(i)为光热发电需求功率,Pwpaba(i)为风力发电弃风功率,Pcspmin为光热最低运行负荷,βwp为弃风修正系数;
确定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当所述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按照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发电的功率匹配方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模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是否等于零;
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等于零,则基于所述第五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或所述光热发电需求功率,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若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不等于零,则获取弃风修正系数,基于所述第五计算模型,根据所述光伏发电修正功率、所述风力发电运行功率、所述光热发电运行功率、所述风力发电弃风功率和所述弃风修正系数,计算得到实际送出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调节模块,用于当所述协方差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调整迭代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直至根据调整后的所述光伏功率修正系数和所述风电功率修正系数、计算得到的实际送出功率与所述修正目标功率的协方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CN201810157321.0A 2018-02-24 2018-02-24 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390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7321.0A CN108390416B (zh) 2018-02-24 2018-02-24 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7321.0A CN108390416B (zh) 2018-02-24 2018-02-24 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0416A CN108390416A (zh) 2018-08-10
CN108390416B true CN108390416B (zh) 2020-12-29

Family

ID=63069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7321.0A Active CN108390416B (zh) 2018-02-24 2018-02-24 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04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0164B (zh) * 2019-11-22 2023-03-24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光热确定电网开机方式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17232B (zh) * 2020-09-29 2022-07-15 浙江中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与光热耦合的发电系统及发电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0737A (zh) * 2012-11-27 2013-03-27 华北电力大学 太阳能光伏与光热耦合型太阳能电池及其耦合发电方法
CN103291557A (zh) * 2013-05-08 2013-09-11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太阳能光热利用的风光储孤岛型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5048516A (zh) * 2015-08-18 2015-11-11 四川大学 一种风光水火多源互补优化调度方法
CN106277126A (zh) * 2016-09-14 2017-01-04 海南天能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含多种分布式能源的海水淡化系统以及多能联产的能源耦合系统
CN106602603A (zh) * 2016-12-29 2017-04-2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能源互联网环境下微网互动系统及方法
CN106684929A (zh) * 2017-01-09 2017-05-1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风火直流孤岛系统的直流外送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81133B2 (ja) * 2012-10-16 2017-02-15 株式会社東芝 ウィンドファームの出力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00737A (zh) * 2012-11-27 2013-03-27 华北电力大学 太阳能光伏与光热耦合型太阳能电池及其耦合发电方法
CN103291557A (zh) * 2013-05-08 2013-09-11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太阳能光热利用的风光储孤岛型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5048516A (zh) * 2015-08-18 2015-11-11 四川大学 一种风光水火多源互补优化调度方法
CN106277126A (zh) * 2016-09-14 2017-01-04 海南天能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含多种分布式能源的海水淡化系统以及多能联产的能源耦合系统
CN106602603A (zh) * 2016-12-29 2017-04-2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能源互联网环境下微网互动系统及方法
CN106684929A (zh) * 2017-01-09 2017-05-1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风火直流孤岛系统的直流外送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含大规模储热的光热电站—风电联合系统多日自调度方法";晋宏杨 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0610;第40卷(第11期);全文 *
计及风电—负荷耦合关系的含大规模风电系统调峰运行优化;吴耀武;《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0702;第41卷(第2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0416A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ina et al. Probabilistic modelling of hybrid solar/wind power system with solar tracking system
Dalton et al.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stand-alone renewable energy supply options for a large hotel
Petrescu et al. Ecosphere protection through green energy
CN103023035B (zh) 一种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
CN108614612B (zh) 太阳能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追踪方法和系统
CN108390416B (zh) 一种风光热储与电网负荷耦合方法及装置
CN104242314A (zh) 一种风电场汇集区域电网电压安全域值的确定方法
Velik The influence of battery storage size on photovoltaics energy self-consumption for grid-connect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El Alimi et al. Break-even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a stand-alone hybrid system with battery storage for residential load consumption—A case study
Fragaki et al. All UK electricity supplied by wind and photovoltaics–The 30–30 rule
Diemuodeke et al. Optimum configuration and design of a photovoltaic–diesel–battery hybrid energy system for a facility in University of Port Harcourt, Nigeria
Guo et al. Multi-Objective Sizing of Solar-Wind-Hydro Hybrid Power System with Doubled Energy Storages Under Optimal Coordinated Operational Strategy
CN111969591B (zh) 一种光蓄能水电站互补的离网式混合能源系统优化方法
Xu et al. Optimal multi-energy portfolio towards zero carbon data center buildings in the presence of proactive demand response programs
Espinosa-Trujillo et al. A novel stand-alone mobile photovoltaic/wind turbine/ultracapacitor/battery bank hybrid power system
CN103107533B (zh) 适应大规模间歇式能源接入的输电网短期扩展规划方法
Tianqi et al. Optimal scheduling of virtual power plants that ignore the cost of battery loss
CN115313508A (zh) 一种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amnadi et al. Optimal design of stand-alone hybrid power system using wind and solar energy sources
Bingchen et al. Coordinated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of wind power, photovoltaic, photo-thermal and hydropower considering the schedulability of photo-thermal power stations
Hafez et 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Assiut University Rooftop PhotoVoltaic Installation
KR20210067541A (ko) 태양광 발전장치의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장치
Çimen et al. Power flow control of isolated wind-solar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CN117273988B (zh) 基于跨业务领域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Ani Sizing applic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PV/wind/hydro-battery energy system for sustainable power supp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