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7272A - 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7272A
CN108377272A CN201810435467.7A CN201810435467A CN108377272A CN 108377272 A CN108377272 A CN 108377272A CN 201810435467 A CN201810435467 A CN 201810435467A CN 108377272 A CN108377272 A CN 108377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internet
things terminal
virtual devices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54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7272B (zh
Inventor
李宏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o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3546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72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7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72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7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72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物联网终端生成目标虚拟设备,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包含一个区块链的节点,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基于其它物联网终端所生成的其它虚拟设备组成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将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绑定;在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以保证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一致性。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方便对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是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随着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到物联网中,其规模达到数亿甚至更多。然而,物联网通常采用单一的中心化管理控制系统,使得中心化服务运算、存储等压力增大,不利于对物联网终端的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可以结合区块链技术,并引入虚拟设备以方便对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目标物联网终端生成目标虚拟设备;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包含一个区块链的节点,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基于其它物联网终端所生成的其它虚拟设备组成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
将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绑定;
在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以保证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包括:
当云平台和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通信时,由所述目标虚拟设备接收所述云平台向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下发的第一通信数据,并对所述第一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和/或,
由所述目标虚拟设备接收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向所述云平台上传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对所述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云平台。
可选地,所述云平台、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及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分别设置有标识;
当所述云平台、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及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相互之间进行通信时,所述云平台、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及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相互之间所传输的通信数据是采用标识算法进行安全加固后的数据;
其中,所述安全加固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据加解密。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包括:
若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其它虚拟设备已生成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则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将所述智能合约转化成联动规则;
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将所述联动规则同步至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联动规则被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内运行的定时程序激活,或在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接收到网络信息时被激活;
在所述联动规则被激活后,所述目标物联终端根据所述联动规则包含的判定条件执行所述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集中化管理方式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和/或,
采用去中心化管理方式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
可选地,所述采用集中化管理方式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包括:
将所述目标虚拟设备托管至云平台中;
由云平台对所述目标虚拟设备进行操作以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所述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读取操作、参数配置操作、下发控制命令的操作、生成智能合约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采用去中心化管理方式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包括:
将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在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中运行;
对所述目标虚拟设备进行操作以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所述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读取操作、参数配置操作、下发控制命令的操作、生成智能合约的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及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生成的至少一个虚拟设备,各物联网终端与基于自己所生成的虚拟设备相互绑定;
其中,每个虚拟设备均包含一个区块链的节点,所述至少一个虚拟设备组成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
各虚拟设备与各自相绑定的物联网终端同步数据,以保证任一对相互绑定的虚拟设备与物联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云平台;
云平台向目标物联网终端下发的第一通信数据被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相绑定的目标虚拟设备处理后再发送至目标物联网终端;和/或,目标物联网终端向云平台上传的第二通信数据被目标虚拟设备处理后再发送给所述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及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分别设置有标识;所述云平台、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及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相互之间所传输的通信数据是采用标识算法进行安全加固后的数据;其中,所述安全加固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据加解密;
所述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基于集中化管理方式被管理,和/或基于去中心化管理方式被管理。
综上所述,基于目标物联网终端可以生成目标虚拟设备,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与基于其它物联网终端生成的其它虚拟设备形成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并且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绑定以便该目标虚拟设备与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引入虚拟设备以及区块链技术,使得对物理网终端的管理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终端接入到物联网中,由此而引发的物联网终端之间的安全问题,中心化管理系统的运算资源消耗问题等,为物联网终端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为解决上述物联网的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可能性。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其本质是去中心化且基于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存储、传输和证明的方法。区块链用数据区块取代了目前互联网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使得所有数据变更或交易项目都记录在一个云系统之上,实现了数据传输中对数据的自我证明。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并且登记在区块链上的数据具备不可篡改性。在区块链上部署的智能合约是一份可以在CPU执行合约代码的数字合同,当满足智能合约包括的规定条款时,可以自动化地执行该规定条款。
本申请实施例在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虚拟设备进行数据分发和交易,不仅方便了对物联网终端的管理过程,还可以使得各设备间通信过程更具安全性。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物联终端的系统的网络架构图。该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可选地,该系统还可以包括云平台30。其中,该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可以是基于该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生成的。该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中每个虚拟设备可以包括一个区块链的节点,如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该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可以组成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
具体地,该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可以包括虚拟设备11和虚拟设备12,该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可以包括物联网终端21和物联网终端22。该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可以与基于自己生成的虚拟设备相互绑定。该参见图1,虚拟设备11可以与物联网终端21绑定,虚拟设备12可以与物联网终端22绑定。该虚拟设备11与虚拟设备12可以组成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该虚拟设备11可以为目标虚拟设备,该物联网终端21可以为目标物联网终端。
该系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进行管理:去中心化管理方式和/或集中式管理方式。
采用集中化管理方式对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进行管理具体可以为:将该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托管至云平台30中;由云平台30对该至少一个虚拟设备20进行操作以对该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进行管理;该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读取操作、参数配置操作、下发控制命令的操作、生成智能合约的操作。本申请的集中化管理方式,云平台可以与虚拟设备配合来实现对各物联网终端的管理,从而减轻云平台的管理压力,方便了对各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
采用去中心化管理方式对该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进行管理具体可以为:将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在该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中运行;对该目标虚拟设备进行操作以对该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该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读取操作、参数配置操作、下发控制命令的操作、生成智能合约的操作。本申请的去中心化管理方式,虚拟设备可以实现对各物联网终端的管理,使得对各物联网终端的管理不用依赖于云平台,各个虚拟设备可以托管到个人,方便了对各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的管理,该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可以长期处于在线状态,以便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中的各个虚拟设备和各自绑定的物联网终端同步数据。其中,该同步数据过程至少可以包括:智能合约同步过程、数据(如通信数据)等信息的同步过程。
该智能合约同步过程大致来讲,至少可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中各虚拟设备之间智能合约的同步过程,如虚拟设备11与虚拟设备12之间的智能合约的同步过程。第二部分为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将智能合约转换为联动规则同步至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的过程。
具体地,若虚拟设备11与虚拟设备12之间生成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则虚拟设备11可以将该智能合约转换为联动规则后,将该联动规则同步至物联网终端21。相应地,虚拟设备12也可以将该智能合约转换为联动规则后,将该联动规则同步至物联网终端22。其中,该联动规则是指能够被物联网终端所识别的经由虚拟设备处理后的智能合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也可以从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中同步智能合约,如,物联网终端21从虚拟设备11同步与虚拟设备11与虚拟设备12签订的智能合约。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在该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不能解析该智能合约时,该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就可以将智能合约转化为联动规则后同步至该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中。或者,该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从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同步智能合约,并将该智能合约转化为联动规则。
该数据的同步过程大致来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接收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上传的数据,如接收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向云平台上传的数据。第二部分是由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将接收到的由云平台30向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下发的数据,发送至该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或者由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将接收到的由云平台30向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下发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该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
下面将以虚拟设备11以及物联网终端21为例,简要说明一下上述数据同步过程。
在云平台30和物联网终端21进行通信时,云平台30可以将向物联网终端21下发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至虚拟设备11,虚拟设备11对第一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物联网终端21,物联网终端21接收由虚拟设备11发送的处理后的第一通信数据;和/或,物联网终端21将向云平台30上传的第二通信数据发送至虚拟设备11,虚拟设备11对该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至云平台30,云平台30接收由虚拟设备11发送的处理后的第二通信数据。
由于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的长期在线状态,使得云平台30可以在向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下发数据的过程中,无需再考虑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的登录状态,直接将数据发送至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即可,后续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将下发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发送或者直接转发到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从而使得云平台的计算压力得到缓解,减轻对云平台运算资源的消耗,方便了云平台对物联网终端的管理。
除此之外,云平台10还可以根据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30中不同物联网终端包括的不同的联动规则下发不同数据,以使不同物联网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不同数据,或者根据接收到的由各自绑定的虚拟设备处理后的不同数据所对应联动规则执行该不同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
为了进一步保障各设备间通信数据的安全性,并为了进一步减少对各设备的运算资源的消耗、存储空间的占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用标识算法对至少一个虚拟设备10、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20、云服务设备30相互之间所传输的通信数据进行安全加固,该信息安全加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一项或者多项:数据加解密、数字签名、身份验证。
例如,可以采用该设备的标识对数据加密。该各设备的标识包括但不限于为该各设备的公钥。具体地,可以利用标识算法对各个设备的特征参数(如物理地址、名称、序列号等)分别进行计算得到各个设备的密钥对。其中,该标识算法是一种非对称加密算法,例如国密算法SM9。该各个设备的密钥对可以用于数据等信息的加解密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加解密,可以用于设备的身份验证或合法性验证的过程。解签数字签名,除了可以用于设备的身份验证或合法性验证过程,还可以用于数据的完整性验证以及真实性验证过程。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中。具体地,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于目标物联网终端生成目标虚拟设备;
S102、将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绑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是数字化该目标物联网终端得到的。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是一个运行在目标物联设备上的应用程序。例如,该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矿机上,也可以以手机软件的形式运行在手机上,还可以按照内存实例的方式运行在服务器(如云平台)上,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包含一个区块链的节点,即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包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与其它虚拟设备生成智能合约,即与其它虚拟设备签订智能合约,基于该智能合约达成共识。其中,该其它虚拟设备可以是基于其它物联网终端生成的。
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与其它虚拟设备基于信任关系进行通信,并执行互操作,该执行互操作包括但不限于,该目标虚拟设备接收由其它虚拟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根据该其它虚拟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执行操作,如存储操作、控制操作,或该目标虚拟设备接收由其它虚拟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并根据该其它虚拟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以及与其它虚拟设备生成的智能合约执行智能合约包含的规定条款。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可信内容以区块链中区块的形式写入到该目标虚拟设备中,以便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与该目标虚拟设备进行绑定。该可信内容可以包括该目标物联网终端的标识以及其它可信内容。其中,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与该目标虚拟设备之间的绑定关系可以通过变换算法或者该可信内容推导出来。
S103、在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以保证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目标虚拟设备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上传的数据和/或由目标虚拟设备下发的数据。
该上传的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为该目标物联网终端向目标虚拟设备上传的数据,还可以为该目标物联网终端通过该目标虚拟设备向其它设备(如云平台)上传的数据。该下发的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为该目标虚拟设备向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下发的数据,还可以为其它设备(如云平台)通过目标虚拟设备向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下发的数据。
因此,该目标虚拟设备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至少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该目标虚拟设备接收由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上传的数据;
该目标虚拟设备下发数据至该目标物联网终端。
下面将以其它设备为云平台举例说明该目标虚拟设备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的数据同步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云平台和该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通信时,该目标虚拟设备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可以包括:由该目标虚拟设备接收该云平台向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下发的第一通信数据,并将该第一通信数据转发至该目标物联网终端;和/或,由该目标虚拟设备接收由该目标物联网终端向该云平台上传的第二通信数据,该目标虚拟设备将该第二通信数据转发至云平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云平台和该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通信时,该目标虚拟设备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可以包括:由该虚拟设备接收该云平台向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下发的第一通信数据,并对该第一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该目标物联网终端;和/或,由该目标虚拟设备接收该目标物联网终端向该云平台上传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对该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该云平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目标虚拟设备与该目标虚拟物联网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时,该目标虚拟设备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所传输的通信数据可以是采用标识算法进行信息安全加固后的数据。其中,该安全加固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据加解密。
再一个实施例中,当引入其它设备,如引入该云平台时,当该云平台、该目标虚拟设备,该目标物联网终端相互之间进行相互通信时,该云平台,该虚拟设备,该目标物联网终端相互之间所传输的通信数据是进行安全加固后得到的数据。值得一提的是,安全加固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有效保证了各设备间通信过程的安全性。
下面将以云平台与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的通信过程为例,简要介绍几种安全加固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包括但不限于下面列举的安全加固方式。
当该云平台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通信时,该目标物联网终端向该云平台上传第二通信数据,该虚拟设备可以将该第二通信数据发送至该云平台或者对该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第二通信数据发送至云平台。其中,该第二通信数据为原始数据,和/或,该第二通信数据为进行签名处理和/或加密处理后的原始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通信数据包括原始数据或第一目标数据,该第一目标数据为采用目标虚拟设备的标识对该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的数据;该目标虚拟设备对该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采用该云平台的标识对该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和/或,采用该目标虚拟设备的私钥对该第二通信数据进行签名处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通信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该第二目标数据为采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的私钥对原始数据进行签名处理得到的数据;该目标虚拟设备对该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目标虚拟设备提取原始数据的第一摘要信息;采用目标物联网终端的标识对第二目标数据进行解签处理,得到第二摘要信息;比较第一摘要信息与第二摘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验签通过;采用该目标虚拟设备的私钥对原始数据进行签名处理;和/或,采用该云平台的标识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通信数据包括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三目标数据,该第一目标数据为采用该目标虚拟设备的标识对该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的数据;该第三目标数据为采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的私钥对第二目标数据进行签名处理得到的数据;该目标虚拟设备对该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该目标虚拟设备提取第一目标数据第三摘要信息;采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的标识对第三目标数据进行解签处理得到第四摘要信息;比较第三摘要信息与第四摘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验签通过;采用目标虚拟设备的私钥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签名处理;或,采用该云平台的标识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或,采用目标虚拟设备的私钥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并采用目标虚拟设备的私钥对原始数据进行签名处理;或,采用目标虚拟设备的私钥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并采用该云平台的标识对原始数据进行签名处理。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通信数据包括第一目标数据和第二目标数据,该第一目标数据为采用该目标虚拟设备的标识对该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的数据;该第二目标数据为采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的私钥对原始数据进行签名处理得到的数据;该目标虚拟设备对该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包括:采用该目标虚拟设备的私钥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原始数据;该目标虚拟设备提取第一目标数据的第三摘要信息;采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的标识对第二目标数据进行解签处理得到第二摘要信息;比较第三摘要信息与第二摘要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验签通过;采用该目标虚拟设备的私钥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签名处理;或,采用该云平台的标识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或,采用该目标虚拟设备的私钥对该第一目标数据进行解密得到原始数据,采用该目标虚拟设备的私钥对该原始数据进行签名处理;或,采用该云平台的标识对该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或,采用该云平台的标识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或,采用云平台的标识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其中,上述安全加固方式,也可以应用在云平台向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下发第二通信数据的过程中。安全加固中的身份认证包括但不限于:对数字签名进行解签,若解签成功,则可以表示身份成功,否则,则身份认证失败;和/或,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若解密成功,则可以表示身份认证通过。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身份认证通过后,可以执行如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如数据加密、数字签名)、数据转发操作等操作。数字签名除了可以用于进行身份验证之外,还可以用于验证接收到的数据的真实性,以防篡改。
可见,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目标物联网终端生成目标虚拟设备,该虚拟设备可以包括一个区块链的节点,并且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与基于其它物联网终端生成的其它虚拟设备形成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绑定,并可以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从而通过引入虚拟设备以及区块链技术,使得对物理网终端的管理更为方便。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架构中,具体地,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基于目标物联网终端生成目标虚拟设备;
S202、将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绑定。
对于步骤S201-S202,可以参见图2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2,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S203、若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其它虚拟设备已生成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则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将所述智能合约转化成联动规则。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向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下发联动规则。其中,该虚拟设备的智能合约可以是由虚拟设备自己(或者非云平台的其它设备)配置的,或者还可以是通过云平台配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该目标物联网终端可以解析智能合约的话,则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将智能合约下发至该目标物联网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目标虚拟设备与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的联动规则也可以进行安全加固。该安全加固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据加解密。具体的安全加固方式可以参考图2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S204、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将所述联动规则同步至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存储。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联动规则可以被该目标物联网终端内运行的定时程序激活,或可以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接收到网络信息时被激活;在该联动规则被激活后,该目标物联终端可以根据该联动规则包含的判定条件执行该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
通过上述联动规则,可以实现对目标物联网终端的自主化管理。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检测到自己采集的数据(如温度)或者生成的数据满足第一联动规则包含的判定条件时,根据该判定条件执行该第一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该第一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可以是控制该目标物联网终端执行指定操作,或者控制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与其它物联网终端执行联动操作。
例如,若目标物联网终端为台灯1,台灯1中存在第一联动规则1:在检测到环境声音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声音阈值时,进行点亮。若台灯1通过声音传感器检测当前所述环境的环境声音强度,当检测到存在第一联动规则1且在检测到当前环境的环境声音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声音阈值时,即确定环境声音强度满足第一联动规则1的判定条件时,进行点亮。
通过上述联动规则,还可以实现目标虚拟设备对该目标物联网终端的管控。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检测到目标虚拟设备下发的通信数据(如指令)满足第二联动规则包含的判定条件时,根据该判定条件执行该第二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该第二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可以是控制该目标物联网终端执行指定操作,或者控制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与其它物联网终端执行联动操作。
例如,若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为台灯1,台灯1中存在第二联动规则1:在接收到台灯2的开启指令时,进行点亮。目标虚拟设备可以向台灯1发送开启指令,台灯1可以在接收到该开启指令时,若台灯1检测到存在第二联动规则1,则进行点亮。
通过上述联动规则,还可以实现云平台对该目标物联网终端的管控。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接收到目标虚拟设备转发的云平台向该物联网终端下发的通信数据(如第一通信数据)满足第三联动规则的判定条件时,根据该判定条件执行该第三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该第三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可以是控制该目标物联网终端执行指定操作,或者控制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与其它物联网终端执行联动操作。
例如,假设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为视频监控设备,第三联动规则1为若检测到目标虚拟设备转发的由云平台下发的监控开启指令,则启动视频监控设备以进行视频监控。云平台可以在向该视频监控设备下发监控开启指令时,可以先将该视频监控指令下发至目标虚拟设备,目标虚拟设备将该视频监控指令转发至视频监控设备。在该视频监控设备接收到虚拟设备转发的由云平台下发的监控开启指令时,若检测到存在第三联动规则1,则可以启动视频监控设备以进行视频监控。
或者,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接收到目标虚拟设备转发的处理后的云平台向该物联网终端下发的通信数据(如处理后的第一通信数据)满足第四联动规则的判定条件时,根据该判定条件执行该第四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该第四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可以是控制该目标物联网终端执行指定操作,或者控制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与其它物联网终端执行联动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联动规则,还可以实现物联网终端之间通信和管控。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检测到其它虚拟设备发送的通信数据(如指令)满足第五联动规则包含的判定条件时,根据该判定条件执行该第五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其中,该第五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可以是控制该虚拟设备执行指定操作,或者控制该虚拟设备与其它虚拟设备配合执行指定操作。
例如,若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为温度传感器、其它目标物联网终端为报警器,若温度传感器与报警器中存在第五联动规则1:若检测到环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器,报警器根据该报警信号进行报警。该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当前环境的环境温度,在检测该温度传感器存在第五联动规则1且检测到当前环境的环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时,即确定该环境温度达到判定条件时,可以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器,报警器可以在检测到存在该第五联动规则1时,进行报警。
在该目标物联网终端接收到目标数据时,可以检测本端是否存在与该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联动规则,若存在,则在所述数据满足该目标联动规则包含的判定条件时,根据该判定条件执行该目标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若不存在,则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从该目标虚拟设备中同步目标联动规则。其中,该目标数据可以为该目标物联网终端自己采集的数据(如温度)或者生成的数据,目标虚拟设备下发的通信数据(如指令)、目标虚拟设备转发的云平台向该物联网终端下发的通信数据(如第一通信数据)、目标虚拟设备转发的处理后的云平台向该物联网终端下发的通信数据(如处理后的第一通信数据)、其它物联网终端发送的通信数据。相应地,该与目标数据对应的目标联动规则,可以对应为第一联动规则,第二联动规则、第三联动规则、第四联动规则或第五联动规则。
可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目标物联网终端生成目标虚拟设备,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和基于其它物联网终端生成的其它虚拟设备形成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并且该目标虚拟设备可以与该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进行绑定,以同步联动规则,不仅可以实现物联设备的自主化管理,还可以实现物联设备之间的通信和管控,并且还可以实现虚拟设备对物联网终端的管控或者云平台对物联网终端的管控,使得对物理网终端的管理更为方便。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实施例可以结合或者可以应用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目标物联网终端生成目标虚拟设备;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包含一个区块链的节点,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基于其它物联网终端所生成的其它虚拟设备组成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
将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绑定;
在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以保证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包括:
当云平台和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通信时,由所述目标虚拟设备接收所述云平台向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下发的第一通信数据,并对所述第一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和/或,
由所述目标虚拟设备接收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向所述云平台上传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对所述第二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所述云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及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分别设置有标识;
当所述云平台、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及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相互之间进行通信时,所述云平台、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及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相互之间所传输的通信数据是采用标识算法进行安全加固后的数据;
其中,所述安全加固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据加解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之间同步数据,包括:
若所述目标虚拟设备与所述其它虚拟设备已生成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则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将所述智能合约转化成联动规则;
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将所述联动规则同步至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规则被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内运行的定时程序激活,或在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接收到网络信息时被激活;
在所述联动规则被激活后,所述目标物联终端根据所述联动规则包含的判定条件执行所述联动规则包含的规定条款。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集中化管理方式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和/或,
采用去中心化管理方式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集中化管理方式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包括:
将所述目标虚拟设备托管至云平台中;
由云平台对所述目标虚拟设备进行操作以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所述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读取操作、参数配置操作、下发控制命令的操作、生成智能合约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去中心化管理方式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包括:
将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在所述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中运行;
对所述目标虚拟设备进行操作以对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所述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信息读取操作、参数配置操作、下发控制命令的操作、生成智能合约的操作。
9.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及基于所述物联网终端生成的至少一个虚拟设备,各物联网终端与基于自己所生成的虚拟设备相互绑定;
其中,每个虚拟设备均包含一个区块链的节点,所述至少一个虚拟设备组成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子网络;
各虚拟设备与各自相绑定的物联网终端同步数据,以保证任一对相互绑定的虚拟设备与物联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云平台;
云平台向目标物联网终端下发的第一通信数据被与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相绑定的目标虚拟设备处理后再发送至目标物联网终端;和/或,目标物联网终端向云平台上传的第二通信数据被目标虚拟设备处理后再发送给所述云平台;
所述云平台、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及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分别设置有标识;所述云平台、所述目标虚拟设备及所述目标物联网终端相互之间所传输的通信数据是采用标识算法进行安全加固后的数据;其中,所述安全加固至少包括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数据加解密;
所述至少一个物联网终端基于集中化管理方式被管理,和/或基于去中心化管理方式被管理。
CN201810435467.7A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377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5467.7A CN108377272B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5467.7A CN108377272B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7272A true CN108377272A (zh) 2018-08-07
CN108377272B CN108377272B (zh) 2021-02-02

Family

ID=63033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5467.7A Active CN108377272B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727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822A (zh) * 2018-08-14 2019-01-08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302415A (zh) * 2018-11-09 2019-02-01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认证方法、区块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9756579A (zh) * 2019-03-05 2019-05-14 深圳众享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信息安全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N110493270A (zh) * 2019-09-25 2019-11-22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接入融合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0798444A (zh) * 2019-09-12 2020-0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同步方法以及装置
CN110830530A (zh) * 2018-08-09 2020-02-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对下挂终端镜像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边缘网关设备
CN110866743A (zh) * 2018-08-28 2020-03-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提供装置、处理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11356121A (zh) * 2018-12-21 2020-06-30 西安佰才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绑定签约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12365268A (zh) * 2020-11-10 2021-02-12 深圳易派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架构的互联网支付信息系统和方法
CN114024822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设备、服务器及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0611A (zh) * 2017-01-25 2017-06-13 辽宁中科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系统物联网安全通讯技术服务平台方法
CN107122477A (zh) * 2017-05-02 2017-09-01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存储系统
WO2017187397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Operating system for blockchain iot devices
CN107332900A (zh) * 2017-06-27 2017-11-07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物联网融合业务的私有区块链管理平台
CN107528733A (zh) * 2017-08-30 2017-12-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的管理方法和物联网系统
CN107819848A (zh) * 2017-11-08 2018-03-20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自治互联方法
CN107895111A (zh) * 2017-10-11 2018-04-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物联网设备供应链信任体系管理方法、计算机程序、计算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7397A1 (en) * 2016-04-29 2017-11-02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Operating system for blockchain iot devices
CN106850611A (zh) * 2017-01-25 2017-06-13 辽宁中科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系统物联网安全通讯技术服务平台方法
CN107122477A (zh) * 2017-05-02 2017-09-01 成都中远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存储系统
CN107332900A (zh) * 2017-06-27 2017-11-07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物联网融合业务的私有区块链管理平台
CN107528733A (zh) * 2017-08-30 2017-12-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的管理方法和物联网系统
CN107895111A (zh) * 2017-10-11 2018-04-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物联网设备供应链信任体系管理方法、计算机程序、计算机
CN107819848A (zh) * 2017-11-08 2018-03-20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自治互联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RON LASZKA等: ""Providing Privacy, Safety, and Security in IoT-Based Transactive Energy Systems using Distributed Ledgers"", 《ACM IOT 2017》 *
YINXIN YAN等: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 the Internet Plus: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IEEE》 *
陈烨等: ""基于区块链的网络安全技术综述"", 《电信科学》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0530A (zh) * 2018-08-09 2020-02-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对下挂终端镜像处理的方法、系统和边缘网关设备
CN109167822A (zh) * 2018-08-14 2019-01-08 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866743A (zh) * 2018-08-28 2020-03-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提供装置、处理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09302415B (zh) * 2018-11-09 2019-11-01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认证方法、区块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9302415A (zh) * 2018-11-09 2019-02-01 四川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认证方法、区块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1356121A (zh) * 2018-12-21 2020-06-30 西安佰才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绑定签约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11356121B (zh) * 2018-12-21 2024-01-26 西安佰才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绑定签约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09756579A (zh) * 2019-03-05 2019-05-14 深圳众享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信息安全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N110798444A (zh) * 2019-09-12 2020-0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同步方法以及装置
CN110798444B (zh) * 2019-09-12 2021-07-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同步方法以及装置
CN110493270A (zh) * 2019-09-25 2019-11-22 北京金茂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接入融合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12365268A (zh) * 2020-11-10 2021-02-12 深圳易派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架构的互联网支付信息系统和方法
CN114024822A (zh) * 2021-11-02 2022-0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设备、服务器及介质
CN114024822B (zh) * 2021-11-02 2023-09-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管理方法、设备、服务器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7272B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7272A (zh) 一种管理物联网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46010A (zh) 网络中产品溯源的方法、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853704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在线合同签署系统及方法
CN106603561B (zh) 一种云存储中的块级加密方法及多粒度去重复方法
CN108830109A (zh) 电子印章应用、客户端实现方法、系统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03516511A (zh) 一种对加密算法与密钥进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15051A (zh) 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612320A (zh) 云存储中一种加密数据的去重方法
CN106991298A (zh) 应用程序对接口的访问方法、授权请求方法及装置
CN101160779A (zh) 提供新鲜会话密钥
CN109474583B (zh) 一种数据安全管理系统
CN109656882A (zh) 数据记录方法、提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04506487A (zh) 云环境下隐私策略的可信执行方法
CN11011324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即时通讯系统和方法
CN108256354A (zh) 一种基于试验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378148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9831479A (zh) 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3708935A (zh) 基于区块链和puf的物联网设备统一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5982764A (zh) 基于区块链存证电子档案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9978543B (zh) 一种合同签署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66071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567657A (zh) 数字作品权属认证系统和方法
CN104639330B (zh) 一种goose报文完整性认证方法
CN109711196A (zh) 提高用户取件安全性的信息处理方法
CN106533858B (zh) 一种智能表的入网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