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6252A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6252A
CN108376252A CN201810161946.4A CN201810161946A CN108376252A CN 108376252 A CN108376252 A CN 108376252A CN 201810161946 A CN201810161946 A CN 201810161946A CN 108376252 A CN108376252 A CN 108376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ng apparatus
laser
ratio
projection distance
laser proj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19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6252B (zh
Inventor
白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619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62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6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625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6157 priority patent/WO2019165956A1/zh
Priority to EP19736567.9A priority patent/EP3564748A4/en
Priority to US16/423,073 priority patent/US1133502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6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6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80Analysis of captured images to determine intrinsic or extrinsic camera parameters, i.e. camera calib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获取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依据人脸图像获取目标用户与激光投射器的投射距离;和依据投射距离控制激光投射器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本发明公开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可依据目标用户与激光投射器的投射距离,控制激光投射器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避免激光投射器的投射功率过高而伤害用户。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影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终端、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激光投射器可投射带有预定图案信息的激光,并将激光投射到位于空间中的目标用户上,再通过成像装置获取由目标用户反射的激光图案,以进一步获得目标用户的深度图像,然而,激光投射器投射的激光功率过高就容易对用户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
依据所述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激光投射器的投射距离;和
依据所述投射距离控制所述激光投射器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所述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
第二获取模块,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激光投射器的投射距离;和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投射距离控制所述激光投射器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激光投射器。所述终端还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由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并用于依据所述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激光投射器的投射距离;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投射距离控制所述激光投射器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
本发明提供一个或多个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依据目标用户与激光投射器的投射距离,控制激光投射器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避免激光投射器的投射功率过高而伤害用户。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终端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计算机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至图16是本发明某些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激光投射器30的控制方法。激光投射器30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01:获取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
02:依据人脸图像获取目标用户与激光投射器30的投射距离;
03:依据投射距离控制激光投射器30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激光投射器30的控制装置10。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30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30的控制装置10实现。控制装置1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第二获取模块12和控制模块13。步骤01可以由第一获取模块11实现,步骤02可以由第二获取模块12实现,步骤03可以由控制模块13实现。也即是说,第一获取模块11可用于获取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第二获取模块12可用于依据人脸图像获取目标用户与激光投射器30的投射距离。控制模块13可用于依据投射距离控制激光投射器30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终端100。终端100包括图像采集装置20和激光投射器30,终端100还包括处理器40和控制器50。图像采集装置20可用于以预设参数采集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步骤01和步骤02可以由处理器40实现,步骤03可以由控制器5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40可用于获取由图像采集装置20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可用于依据人脸图像获取目标用户与激光投射器30的投射距离。控制器50可用于依据投射距离控制激光投射器30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可以运用到计算机设备中,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游戏机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终端100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中的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以终端1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终端100包括图像采集装置20和激光投射器30。图像采集装置20可以是可见光摄像头,以获取目标用户的RGB人脸图像;图像采集装置20也可以是红外光摄像头,以获取目标用户的红外人脸图像。当然,图像采集装置2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例如是两个可见光摄像头、或者是两个红外光摄像头、或者同时包括可见光摄像头和红外光摄像头。预设参数可以是图像采集装置20采集人脸图像时的焦距,以保证相同的用户在相同的投射距离上的由图像采集装置20采集的人脸的大小相等。激光投射器30用于向目标用户投射激光图案,图像采集装置20还可以用于采集被目标用户调制后的激光图案,并进一步生成目标用户的深度图像以用于身份识别、动态捕捉等,其中激光可以是红外光,而当激光的投射功率过大或者目标用户与激光投射器30的投射距离过小时,激光投射器30投射的激光可能伤害用户,例如灼伤人眼。投射距离可以是用户的人脸距离激光投射器30的出光面的距离。在一个例子中,图像采集装置20的入光面可以与激光投射器30的出光面位于同一平面。控制器50可以依据投射距离控制激光投射器30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具体地,在获取投射距离后,控制器50可以从预存的投射距离与投射功率的关系表中查询该投射距离对应的投射功率,并控制激光投射器30以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或者可以结合预设的转换系数计算出与该投射距离对应的投射功率,例如转换系数为K,投射距离为D,则投射功率P可以为P=K×D。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依据人脸图像获取目标用户与激光投射器30的投射距离包括:
021:计算人脸图像中人脸所占的第一比例;和
022:依据第一比例计算投射距离。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获取模块12包括第一计算单元121和第二计算单元122。步骤021可以由第一计算单元121实现,步骤022可以由第二计算单元122实现。也即是说,第一计算单元121可用于计算人脸图像中人脸所占的第一比例。第二计算单元122可用于依据第一比例计算投射距离。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40还可用于实施步骤021和步骤022。也即是说,处理器40可用于计算人脸图像中人脸所占的第一比例,及依据第一比例计算投射距离。
具体地,可以先依据对人脸的特征点的提取和分析划分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区域与背景区域,然后计算人脸区域所在的像素个数与人脸图像的像素个数的比值以得到第一比例。可以理解,当第一比例较大时,说明目标用户较靠近图像采集装置20,也就是较靠近激光投射模组30,投射距离较小,此时激光投射器30需要以较小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以避免投射的激光太强而灼伤用户。同时,当第一比例较小时,说明目标用户与图像采集装置20相距较远,也就是与激光投射模组30相距较远,投射距离较大,激光投射器30需要以较大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以使激光图案投射到目标用户上并被反射后依然有适当的强度,以用于形成深度图像。在一个例子中,当同一个人脸图像中包含有多个人脸时,则选取多个人脸中面积最大的人脸作为人脸区域用以计算第一比例,其他人脸所占的区域均作为背景区域的一部分。
可以预先对投射距离与第一比例进行标定,具体地,指引用户以预定的投射距离先拍摄人脸图像,并计算该人脸图像对应的标定比例,存储该预设的投射距离与标定比例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在后续的使用中依据实际的第一比例计算投射距离。例如,指引用户在投射距离为30厘米时拍摄人脸图像,并计算得到该人脸图像对应的标定比例为45%,而在实际测量中,当计算得到第一比例为R时,则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其中D为依据实际测量的第一比例R计算得到的实际投射距离。如此,依据人脸图像中人脸所占的第一比例,能较客观地反映目标用户的实际投射距离。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2依据第一比例计算投射距离包括:
0221:计算人脸图像中人脸的预设的特征区域占人脸的第二比例;和
0222:依据第一比例及第二比例计算投射距离。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计算单元122包括第一计算子单元1221和第二计算子1222单元。步骤0221可以由第一计算子单元1221实现,步骤0222可以由第二计算子单元1222实现。也即是说,第一计算子单元1221可用于计算人脸图像中人脸的预设的特征区域占人脸的第二比例。第二计算子单元1222可用于依据第一比例及第二比例计算投射距离。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21和步骤0222还可以由处理器40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器40还可用于计算人脸图像中人脸的预设的特征区域占人脸的第二比例,以及依据第一比例及第二比例计算投射距离。
可以理解,不同的用户的人脸的大小有差异,使得不同的用户在同样的投射距离被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中,人脸所占的第一比例有差异。第二比例为人脸的预设的特征区域占人脸的比例,预设的特征区域可以选择不同用户个体的差异度较小的特征区域,例如预设的特征区域为用户的双眼间距。当第二比例较大时,说明该用户的人脸较小,仅依据第一比例计算得到的投射距离过大;当第二比例较小时,说明该用户的人脸较大,仅依据第一比例计算得到的投射距离过小。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预先对第一比例、第二比例与投射距离进行标定,具体地,指引用户以预定的投射距离先拍摄人脸图像,并计算该人脸图像对应的第一标定比例及第二标定比例,存储该预设的投射距离与第一标定比例、第二标定比例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在后续的使用中依据实际的第一比例及第二比例计算投射距离。例如,指引用户在投射距离为25厘米时拍摄人脸图像,并计算得到该人脸图像对应的第一标定比例为50%,第二标定比例为10%,而在实际测量中,当计算得到第一比例为R1,第二比例为R2时,则依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其中D1为依据实际测量的第一比例R1计算得到的初始投射距离,可以再依据关系式求得进一步依据实际测量的第二比例R2计算得到的校准投射距离D2,并将D2作为投射距离。如此,依据第一比例与第二比例计算得到的投射距离考虑了不同目标用户之间的个体差异,能够得到更加客观的投射距离。
请参阅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2依据第一比例计算投射距离包括:
0223:依据人脸图像判断目标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及
0224:若是,则依据第一比例及预设的距离系数计算投射距离。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计算单元122包括第一判断子单元1223和第三计算子单元1224。第一判断子单元1223可用于实施步骤0223,第三计算子单元1224可用于实施步骤0224。也即是说,第一判断子单元1223可用于依据人脸图像判断目标用户是否佩戴眼镜。第三计算子单元1224可用于若用户是佩戴眼镜时,依据第一比例及预设的距离系数计算投射距离。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40还可用于实施步骤0223和步骤0224。也即是说,处理器40还可用于依据人脸图像判断目标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及在判断用户是佩戴眼镜时,依据第一比例及预设的距离系数计算投射距离。
可以理解,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可以用于表征用户眼睛的健康状况,具体为用户佩戴眼镜则表明用户的眼睛已经患有相关的眼疾或者视力不佳,在对佩戴眼镜的用户投射激光时,需要以较低的功率投射,以免对用户的眼睛造成伤害。预设的距离系数可以是介于0至1的系数,例如0.6、0.78、0.82、0.95等,例如在依据第一比例计算得到初始投射距离,或者在依据第一比例和第二比例计算得到校准投射距离后,再将初始投射距离或者校准投射距离乘于距离系数,得到最终投射距离,并将最终投射距离作为投射距离并用于计算投射功率。如此,可以尤其避免投射激光的功率过大伤害患有眼疾或视力不佳的用户。
进一步地,距离系数可以不是固定的,例如距离系数可以是依据环境中可见光或者红外光的强度自行调节的。当人脸图像为RBG图像时,可以先计算人脸图像的所有像素可见光强度的平均值,不同的平均值对应不同的距离系数,具体可以为,平均值越大,距离系数越小。同时,当人脸图像为红外图像时,可以先计算人脸图像的所有像素红外光强度的平均值,不同的平均值对应不同的距离系数,平均值越大,距离系数越小,平均值越小,距离系数越大。
请参阅图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2依据第一比例计算投射距离包括:
0225:依据人脸图像判断目标用户的年龄;和
0226:依据第一比例及年龄调整投射距离。
请参阅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计算单元122包括第二判断子单元1225和调整子单元1226。第二判断子单元1225可用于实施步骤0225,调整子单元1226可用于实施步骤0226。也即是说,第二判断子单元1225可用于依据人脸图像判断目标用户的年龄。调整子单元1226可用于依据第一比例及年龄调整投射距离。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40可用于实施步骤0225和步骤0226。也即是说,处理器40还可用于依据人脸图像判断目标用户的年龄,及依据第一比例及年龄调整投射距离。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红外激光的耐受能力不同,例如小孩和老人更容易被激光灼伤等,可能对于成年人而言是合适强度的激光会对小孩造成伤害。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提取人脸图像中,人脸皱纹的特征点的数量、分布和面积等来判断目标用户的年龄,例如提取人眼外眼角处皱纹的多少判断目标用户的年龄,或者进一步结合用户的额头处的皱纹多少来判断目标用户的年龄。而在判断用户的年龄后,可以依据用户的年龄得到比例系数,具体可以是在查询表中查询得知年龄与比例系数的对应关系,例如年龄在15岁以下时,比例系数为0.6;年龄在15岁至20岁时,比例系数为0.8;年龄在20岁至45岁时,比例系数为1.0;年龄在45岁以上时,比例系数为0.8。在得知比例系数后,可以将依据第一比例计算得到的初始投射距离、依据第一比例及第二比例计算得到的校准投射距离乘以比例系数,以得到最终投射距离,并将最终投射距离作为投射距离并用于计算投射功率。如此,可以尤其避免投射激光的功率过大而伤害小年龄段或年龄较大的用户。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30的控制方法。例如执行步骤01:获取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步骤02:依据人脸图像获取目标用户与激光投射器30的投射距离;步骤03:依据投射距离控制激光投射器30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200。计算机设备200包括存储器61及处理器40,存储器61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指令被处理器40执行时,处理器40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投射器30的控制方法,例如执行步骤01:获取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步骤02:依据人脸图像获取目标用户与激光投射器30的投射距离;步骤03:依据投射距离控制激光投射器30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200的内部模块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2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63连接的处理器40、存储器61(例如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64、显示屏65和输入装置66。其中,计算机设备200的存储器61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可被处理器40执行,以实现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激光投射器30的控制方法。该处理器40可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200的运行。计算机设备200的内存储器64为存储器61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运行提供环境。计算机设备200的显示屏65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等,输入装置66可以是显示屏65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200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也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该计算机设备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穿戴式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200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200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激光投射器30包括基板组件31、镜筒32、光源33、准直元件34、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DOE)35、及保护盖36。控制器50在控制激光投射器30的投射功率时是通过控制激光投射器30的光源33的发光功率来实现的。
基板组件31包括基板311和电路板312。电路板312设置在基板311上,电路板312用于连接光源33与终端100的主板,电路板312可以是硬板、软板或软硬结合板。在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路板312上开设有通孔3121,光源33固定在基板311上并与电路板312电连接。基板311上可以开设有散热孔3111,光源33或电路板312工作产生的热量可以由散热孔3111散出,散热孔3111内还可以填充导热胶,以进一步提高基板组件31的散热性能。
镜筒32与基板组件31固定连接,镜筒32形成有收容腔321,镜筒32包括顶壁322及自顶壁322延伸的环形的周壁324,周壁324设置在基板组件31上,顶壁322开设有与收容腔321连通的通光孔3212。周壁324可以与电路板312通过粘胶连接。
保护盖36设置在顶壁322上。保护盖36包括开设有出光通孔360的挡板362及自挡板362延伸的环形侧壁364。
光源33与准直元件34均设置在收容腔321内,衍射光学元件35安装在镜筒32上,准直元件34与衍射光学元件35依次设置在光源33的发光光路上。准直元件34对光源33发出的激光进行准直,激光穿过准直元件34后再穿过衍射光学元件35以形成激光图案。
光源33可以是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Laser,VCSEL)或者边发射激光器(edge-emitting laser,EEL),在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光源33为边发射激光器,具体地,光源33可以为分布反馈式激光器(Distributed FeedbackLaser,DFB)。光源33用于向收容腔312内发射激光。请结合图14,光源33整体呈柱状,光源33远离基板组件31的一个端面形成发光面331,激光从发光面331发出,发光面331朝向准直元件34。光源33固定在基板组件31上,具体地,光源33可以通过封胶37粘结在基板组件31上,例如光源33的与发光面331相背的一面粘接在基板组件31上。请结合图13和图15,光源33的侧面332也可以粘接在基板组件31上,封胶37包裹住四周的侧面332,也可以仅粘结侧面332的某一个面与基板组件31或粘结某几个面与基板组件31。此时封胶37可以为导热胶,以将光源33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基板组件31中。
请参阅图13,衍射光学元件35承载在顶壁322上并收容在保护盖36内。衍射光学元件35的相背两侧分别与保护盖36及顶壁322抵触,挡板362包括靠近通光孔3212的抵触面3622,衍射光学元件35与抵触面3622抵触。
具体地,衍射光学元件35包括相背的衍射入射面352和衍射出射面354。衍射光学元件35承载在顶壁322上,衍射出射面354与挡板362的靠近通光孔3212的表面(抵触面3622)抵触,衍射入射面352与顶壁362抵触。通光孔3212与收容腔321对准,出光通孔360与通光孔3212对准。顶壁322、环形侧壁364及挡板362与衍射光学元件35抵触,从而防止衍射光学元件35沿出光方向从保护盖36内脱落。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保护盖36通过胶水粘贴在顶壁362上。
上述的激光投射器30的光源33采用边发射激光器,一方面边发射激光器较VCSEL阵列的温飘较小,另一方面,由于边发射激光器为单点发光结构,无需设计阵列结构,制作简单,激光投射器30的光源成本较低。
分布反馈式激光器的激光在传播时,经过光栅结构的反馈获得功率的增益。要提高分布反馈式激光器的功率,需要通过增大注入电流和/或增加分布反馈式激光器的长度,由于增大注入电流会使得分布反馈式激光器的功耗增大并且出现发热严重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分布反馈式激光器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增加分布反馈式激光器的长度,导致分布反馈式激光器一般呈细长条结构。当边发射激光器的发光面331朝向准直元件34时,边发射激光器呈竖直放置,由于边发射激光器呈细长条结构,边发射激光器容易出现跌落、移位或晃动等意外,因此通过设置封胶37能够将边发射激光器固定住,防止边发射激光器发生跌落、位移或晃动等意外。
请参阅图13和图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光源33也可以采用如图16所示的固定方式固定在基板组件31上。具体地,激光投射器30包括多个支撑块38,支撑块38可以固定在基板组件31上,多个支撑块38共同包围光源33,在安装时可以将光源33直接安装在多个支撑块38之间。在一个例子中,多个支撑块38共同夹持光源33,以进一步防止光源33发生晃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保护盖36可以省略,此时衍射光学元件35可以设置在收容腔321内,衍射光学元件35的衍射出射面354可以与顶壁322相抵,激光穿过衍射光学元件35后再穿出通光孔3212。如此,衍射光学元件35不易脱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基板311可以省去,光源33可以直接固定在电路板312上以减小激光投射器30的整体厚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
依据所述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激光投射器的投射距离;和
依据所述投射距离控制所述激光投射器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人脸图像计算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激光投射器的投射距离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人脸图像中人脸所占的第一比例;和
依据所述第一比例计算所述投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第一比例计算所述投射距离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人脸图像中所述人脸的预设的特征区域占所述人脸的第二比例;和
依据所述第一比例及所述第二比例计算所述投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所述第一比例判断所述投射距离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人脸图像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及
若是,则依据所述第一比例及预设的距离系数计算所述投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第一比例判断所述投射距离的步骤包括:
依据所述人脸图像判断所述目标用户的年龄;和
依据所述第一比例及所述年龄调整所述投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图像为RGB图像或红外图像。
7.一种激光投射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
第二获取模块,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激光投射器的投射距离;和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投射距离控制所述激光投射器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
8.一种终端,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激光投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由所述图像采集装置以预设参数采集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并用于依据所述人脸图像获取所述目标用户与所述激光投射器的投射距离;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依据所述投射距离控制所述激光投射器以对应的投射功率投射激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计算所述人脸图像中人脸所占的第一比例;和
依据所述第一比例计算所述投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计算所述人脸图像中所述人脸的预设的特征区域占所述人脸的第二比例;和
依据所述第一比例及所述第二比例计算所述投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依据所述人脸图像判断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佩戴眼镜;及
若是,则依据所述第一比例及预设的距离系数计算所述投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依据所述人脸图像判断所述目标用户的年龄;和
依据所述第一比例及所述年龄调整所述投射距离。
13.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激光投射器的控制方法。
CN201810161946.4A 2018-02-27 2018-02-27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376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1946.4A CN108376252B (zh) 2018-02-27 2018-02-27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19/076157 WO2019165956A1 (zh) 2018-02-27 2019-02-26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19736567.9A EP3564748A4 (en) 2018-02-27 2019-02-26 CONTROL METHOD, CONTROL DEVICE, TERMINAL,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6/423,073 US11335028B2 (en) 2018-02-27 2019-05-27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facial image, related control device, terminal and computer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1946.4A CN108376252B (zh) 2018-02-27 2018-02-27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6252A true CN108376252A (zh) 2018-08-07
CN108376252B CN108376252B (zh) 2020-01-10

Family

ID=63018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1946.4A Active CN108376252B (zh) 2018-02-27 2018-02-27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625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68036A (zh) * 2018-09-12 2018-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装置、深度相机、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94869A (zh) * 2018-10-09 2019-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WO2019165956A1 (zh) * 2018-02-27 2019-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33330A (zh) * 2018-08-29 2020-05-0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的控制方法、装置、激光雷达和存储介质
CN112351155A (zh) * 2019-08-06 2021-02-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用于电子设备的反偷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2281A (zh) * 2009-06-03 2010-04-0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监控方法、安全监控装置及自动柜员机系统
CN101751219A (zh) * 2008-12-05 2010-06-23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控制程序
US20130177210A1 (en) * 2010-05-07 2013-07-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location of user
CN103488980A (zh) * 2013-10-10 2014-01-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坐姿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04268544A (zh) * 2014-10-14 2015-01-07 陶晨 一种服装视觉效果评价系统
CN105354792A (zh) * 2015-10-27 2016-02-24 深圳市朗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眼镜试戴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451011A (zh) * 2014-08-20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调节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109232A1 (en) * 2014-10-21 2016-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5791681A (zh) * 2016-02-29 2016-07-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874473A (zh) * 2014-01-02 2016-08-17 虹膜技术公司 利用了脸部构成要素距离的虹膜识别用图像的取得装置和方法
CN106203285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330316A (zh) * 2017-07-31 2017-1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680128A (zh) * 2017-10-31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1219A (zh) * 2008-12-05 2010-06-23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控制程序
CN101692281A (zh) * 2009-06-03 2010-04-07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监控方法、安全监控装置及自动柜员机系统
US20130177210A1 (en) * 2010-05-07 2013-07-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gnizing location of user
CN103488980A (zh) * 2013-10-10 2014-01-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坐姿判断方法和装置
CN105874473A (zh) * 2014-01-02 2016-08-17 虹膜技术公司 利用了脸部构成要素距离的虹膜识别用图像的取得装置和方法
CN105451011A (zh) * 2014-08-20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调节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68544A (zh) * 2014-10-14 2015-01-07 陶晨 一种服装视觉效果评价系统
US20160109232A1 (en) * 2014-10-21 2016-04-2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5354792A (zh) * 2015-10-27 2016-02-24 深圳市朗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眼镜试戴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91681A (zh) * 2016-02-29 2016-07-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6203285A (zh) * 2016-06-28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330316A (zh) * 2017-07-31 2017-11-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解锁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680128A (zh) * 2017-10-31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65956A1 (zh) * 2018-02-27 2019-09-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335028B2 (en) 2018-02-27 2022-05-1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facial image, related control device, terminal and computer device
CN111133330A (zh) * 2018-08-29 2020-05-0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的控制方法、装置、激光雷达和存储介质
CN111133330B (zh) * 2018-08-29 2023-10-1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雷达的控制方法、装置、激光雷达和存储介质
CN109068036A (zh) * 2018-09-12 2018-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装置、深度相机、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052284A1 (zh) * 2018-09-12 2020-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装置、深度相机、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68036B (zh) * 2018-09-12 2020-09-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装置、深度相机、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94869A (zh) * 2018-10-09 2019-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WO2020073572A1 (zh) * 2018-10-09 2020-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深度相机和电子装置
US10880539B2 (en) 2018-10-09 2020-12-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tructured light projector, depth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351155A (zh) * 2019-08-06 2021-02-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用于电子设备的反偷拍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6252B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6252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81880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443493B2 (en) Modification of peripheral content in world-locked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US11947126B2 (en)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US11622426B2 (en)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US11353957B2 (en) Eye glint imaging in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US10197801B2 (en) Head worn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US10768500B2 (en) Electrochromic systems for head-worn computer systems
CN108376251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927612B2 (en)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US20160282626A1 (en)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US20170329138A1 (en) Eye imaging systems for head-worn computers
WO2017100074A1 (en) Head-worn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CN108960061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273678A1 (en) Eye glint imaging in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 Sha Beach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