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4403A - 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4403A
CN108374403A CN201810435819.9A CN201810435819A CN108374403A CN 108374403 A CN108374403 A CN 108374403A CN 201810435819 A CN201810435819 A CN 201810435819A CN 108374403 A CN108374403 A CN 108374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pth
water
energy level
water injection
humid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358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伟林
安明
王学军
段纯萍
杜亚生
许雪峰
杨隆限
谢俊平
闫建光
崔晓龙
李继兵
李学东
任冬林
史晓宏
王文国
高敏峰
孙建民
孙勇
李冬
闫秀维
刘旭东
程晓光
任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Mechanizatio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Mechanizatio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Mechanizatio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Mechanizatio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358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44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4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44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046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tamping or vibrating, e.g. with auxiliary watering of the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02Improving by compacting
    • E02D3/10Improving by compacting by watering, draining, de-aerating or blasting, e.g. by installing sand or wick dra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01~确定地基的湿陷消除深度和剩余湿陷量控制值;102~根据剩余湿陷量控制值对处理区域进行从湿陷土层底部逆向向上计算湿陷量累加计算,当计算的湿陷量≤控制值,此时的深度便是需要的处理深度即湿陷性消除深度;103~确定注水增湿深度,104~确定注水孔的深度;105~确定强夯施工参数;106~进行注水系统管路网络设计和注水工艺设计;107~进行注水增湿以及超高能级强夯试验施工,根据试验结果对注水及强夯施工参数重新调整优化,然后进行大面积应用施工。本发明超过了不增湿超高能级强夯最大处理深度的极限深度。

Description

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湿陷性黄土是我国一种主要的分布较广泛的区域性岩土,湿陷性黄土遇水浸湿后在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下产生湿陷变形,对上部建筑物产生破坏,轻则使房屋产生裂痕,不均匀沉降破坏,严重则造成建筑物的倒塌,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地质现象。
湿陷性黄土的处理一般采用强夯法,挤密桩法和取土钻孔、长锤夯实法。在三种方法中强夯法最为经济、工艺简单,一般情况下强夯法的造价分别是挤密桩法和取土钻孔、长锤夯法的三分之一、五分之一。
强夯法是一种将几十吨(一般为8-60吨)重锤(一般6-40m)高处自由落下,对土体进行强力夯实的方法,对于非饱和土,强夯加固是基于动力密实的机理,即用冲击型荷载使土中的孔隙体减小,土体密实,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对于湿陷性黄土,最重要的是消除地基土湿陷的功能。非饱和土的夯实过程,就是土中气相被压缩、挤密,土体孔隙减小和密实的过程。
以上强夯方法,对于加固多孔隙、粗颗粒和天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的饱和土、湿陷性黄土强夯效果显著,但由于超厚自重湿陷性黄土其天然含水量偏低,厚度太大,单纯采用强夯处理,强夯加固深度和处理效果会明显降低。
超高能级一般指能级超过8000kN.m的强夯能级,目前以12000kN.m应用较为普遍,其在天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最优含水量一般在土的塑限±2%以内)时,处理深度在12m左右。随着天然含水量距最优含水量的差距增大,强夯处理深度也在随之降低,而超过12000kN.m能级的强夯能级,随着能级的增高,处理深度的增加也非常有限,且安全性和经济性明显降低。
厚度达到并超过25m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已无法直接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超厚度湿陷黄土往往分布在干旱少雨的和高阶地地区。且大部分为自重湿陷类型,其特点是含水量偏低,土质干硬。处理难度大,主要有由以下原因:
1.由于黄土富含碳酸钙盐胶体,当含水量降低时土粒由于胶体黏粒的作用结构强度增大,所以地基的夯实更不容易。
2.随着含水量的降低土的液性指数也逐渐降低,当天然含水量小于塑限后液性指数变为负值,特别是对于湿陷性粉质黏土黄土地基,随着绝对值的增大,土的坚硬程度越也越来越大,地基的夯实更加困难。
3.厚度达到并超过25m厚的自重湿陷性黄土,采用挤密桩时也同样由于黄土的强度高,拔管困难而无法施工。能采用的方法为取土钻孔、长锤夯实挤密法,但由于造价数倍增大甚至造价超过采用桩基础建设单位难以接受。
3.当地基土的含水量接近塑限时就接近了地基的最佳含水量,地基土的夯实性能得到改善。
但在自重湿陷性黄土中采用桩基,必须考虑由于黄土遇水沉陷所产生负摩阻力影响,由于摩阻力存在,不但抵消了湿陷段土层应有的摩阻力,还产生了额外的下拉力。厚度25m的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基本在Ⅲ级以上。当采用桩基础时由于自重湿陷性黄土负摩阻力的存在,所以采用桩基时其桩长是同类建筑桩长的160%-170%,其费用之大也是建设单位不愿承受的。
同时,桩基也存在自重湿陷土层被水浸湿后,桩州土湿陷沉降带来的桩顶承台下土层下沉脱空带来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因此,即使采用桩基,对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也最好酌情采用强夯处理一定深度的土层,以形成隔水层,防止桩周土湿陷下沉带来的桩顶脱空问题。
但对于甲类建筑除了桩基之外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
对于最大量普通应用的乙丙类建筑,采用桩基其费用比甲类建筑相差不多,但如果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6.1.4条规定。
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第2款: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湿陷性土层深度的2/3且下部未处理的黄土层的剩余湿陷性量不应大于150mm。
第3款:如基础宽大或湿陷黄土层厚度大处理地基压缩层深度的2/3或全部。湿陷性黄土层深度的2/3确有困难时,在建筑物范围内应采用整片处理。其处理厚度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湿陷起始压力值不宜小于100KPa;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6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宜大于150mm。
第6.1.5条规定:丙类建筑消除地基部分湿陷量的最小处理厚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第3款:当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IV级时对多层建筑应采用整体处理;地基处理厚度分别不应小于3m或4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约剩湿陷量不应大于200mm。
从以上规定可以认识到对于厚度超过25m的自重湿陷性黄土除甲类建筑必须采用桩基外对乙丙类建筑只需要消除一定深度的湿陷性,只要剩余湿陷性量不大于规定的最值,即满足乙丙建筑的设计要求。
但即使消除一定深度的湿陷性现有的地基处理手段仍是一个困难的目标。近年来10000kN.m能级以上的超高能级技术的出现对于处理厚深度大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但12000KN.m能级的强夯能在不增湿的情况下对Ⅲ级以上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其处理深度最多就是8~10m。由于未增湿10m以下的湿陷性得不到改善和降低,仍然难以达到湿陷性黄土地基规范达到的处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增湿超高能级强夯处理25m以上超厚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根据建筑物分类和建筑地基基础类型和场地的湿陷性土层厚度、湿陷类型、湿陷等级确定地基的湿陷消除深度和剩余湿陷量控制值;
102~根据剩余湿陷量控制值对处理区域进行从湿陷土层底部逆向向上计算湿陷量累加计算,当计算的湿陷量≤控制值,此时的深度便是需要的处理深度即湿陷性消除深度;
103~确定注水增湿深度,
在确定的湿陷消除深度内计算塑限平均值,从起夯面逐个累加的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塑限平均值的深度即为需要注水增湿的深度;
如果在确定的湿陷消除深度内,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均小于塑限平均值,则确定的湿陷消除深度即为增湿深度,在确定的湿陷性消除深度内,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大于塑陷平均值的深度即为增湿深度;
104~确定注水孔的深度;
105~根据确定的湿陷消除深度和注水增湿深度,确定强夯施工参数;
106~根据强夯布点间距及布点形式,确定注水孔布置形式及间距,并进行注水量的计算,进行注水系统管路网络设计和注水工艺设计;
107~进行注水增湿以及超高能级强夯试验施工,根据试验结果对注水及强夯施工参数重新调整优化,然后进行大面积应用施工。
所述的步骤104中,注水孔的深度由以下确定:
(1)在设计要求的湿陷性消除深度内,湿陷性土层由渗透系数差别较大的几个土层构成,此时竖向平均渗透系数要小于水平向渗透系数,即水的纵向渗透性要小于水平向渗透,所以注水孔深度应等于湿陷性消除深度;
(2)在设计要求的湿陷性消除深度内,土层构成简单,一般情况下土的竖向渗透系数与水平向渗透系数相差不大,且土的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与土层的塑限平均值相差<2时,当增湿深度内底部土层的塑性指数小于9时,注水孔的深度可小于湿陷性消除深度1-2米。
所述的步骤105采取以下强夯参数,
(1)主夯能级10000~12000kN.m,加固深度大于≥湿陷性设计消除深度,湿陷性消除深度以下剩余湿陷量小于等于设计要求;
夯点间距:采用8m、9m两种参数进行试夯,布点形式:正方形中间插一点;
(2)间夯能级:采用两种能级,两种形式;
①能级:8000kN.m,夯点间距:8m、9m两种参数,布点形式:正方形中间插一点;
②能级:8000kN.m,夯点间距:8m、9m正方形布置;
③能级:6000kN.m,夯点间距:正方形中间插一点布置,布在8000kN.m两夯点间;
(3)复夯:能级3000kN.m,夯点间距4m;
(4)满夯能级:2000kN.m。
所述的步骤106中,
(1)注水孔的直径为Ф150mm;
(2)注水孔的间距与强夯夯点间距的模数,取夯点间距的1/2;
即夯点间距为8m和9m正方形中间加一点方式布置时,注水孔间距为2.0m和2.25m正方形布置;当正方形布点时,夯间的增湿含水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时可不采取与夯点距相容的模式,缩小孔间距,并改并为正三角形布点形式;
(3)注水量的计算:
每孔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V--每孔注水量;
--分别为增湿土体厚度h内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加权平均值和最优含水量加权平均值,以小数计;
b--注水孔方格网边长,夯点间距8m时取2m,夯点间距9m时取2.25m;
Z--注水增湿的土层厚度;
--增湿厚度内土层天然干密度加权平均值;
ρw--水的密度,取1g/cm3
(4)注水孔的成孔:
注水孔的成孔采用洛阳铲掏孔法,或者振动沉管法,条件许可时,优先采用洛阳铲掏孔法;
(5)注水孔的保护:
为防止注水孔在注水增湿后塌孔,:在成孔后注水之前在注水孔下部2/3深度之内灌注砂碎石料,注水完成后再在孔的上部1/3段内回填原场地钻孔出土;
(6)注水网络的设计;
注水网络主管采用Ф133mm聚乙烯管,安装100-150增压泵,总管设增压泵,分管设退水管,分管采用Ф66mm聚乙烯管,按每个强夯施工单元设置注水分管;
(7)注水方法:
注水方法采用逐孔注水法进行,将注水管插入孔口1/3深度处开始注水,注完一遍再开始一遍,分数遍完成,遍于遍之间和注水完成后采用洛阳铲掏孔取样,检测地基含水量变化情况,当地基处理深度内土层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或塑限值±2%之内时,可以开始进行施工。
所述的步骤107中,根据所述步骤101-104:确定增湿注水孔的深度和注水孔深度,按步骤106的要求:依据强夯布点间距及布点形式,确定注水孔直径、间距及布置形式,进行注水量的计算和注水系统管路网络设计和注水工艺设计。
1)施工准备:
(1)在施工场地进行施工前勘察,挖探井取土样,进行土的压缩试验、湿陷性试验、轻型、重型击实试验和渗透试验;
(2)确定起夯面标高,整平场地至起夯面标高;
(3)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整平场地标高下场地湿陷性的消除深度;
(4)计算起夯面下不同深度内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和土的塑限平均值;
(5)根据场地湿陷性消除深度设计值及不同深度内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低于塑限值的深度确定注水增湿深度;
(6)根据土工试验结果确定注水深度内的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地基土的竖向渗透系数、水平向渗透系数;
(7)根据试验所确定的强夯施工技术参数,确定注水增湿的参数设计并进行单孔注水量的估算;
(8)根据单孔注水量的要求,确定每孔的注水量并确定所需注水遍数;
2)注水增湿施工:
(1)进行场地注水网络设置;
(2)测出注水孔的位置,用洛阳铲或沉管钻机成孔至要求的深度,完成一个注水单元的注水孔的施工;
(3)将注水孔回填砂和碎石,回填料深至孔深深度处,完成注水单元内全部注水孔的回填;
(4)将注水管插入孔内,深入到孔深处,注满水后将管拔出,插入下一孔内,逐孔将场地注水一遍后,才重新开始第二遍注水,如此循环;
(5)在每遍注水完成后,用洛阳铲钻孔取土,确定注水孔之间土的含水量情况;
(6)当达到所注水的注水量和地基土所确定的最优含水量时转入强夯施工;
3)强夯施工:
(1)主夯点施工,主夯点一遍施工:先测放主夯点,进行主夯点强夯,主夯点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
(2)间夯施工;
(3)间夯点隔行分两遍施工,间夯点按所选能级和确定的夯距和布点形式重新布点;
先测放第一遍间夯点,进行一遍点强夯,一遍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然后测放第二遍间夯点,然后进行二遍间夯点施工,二遍间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用20×20m方格网测量场地标高,并计算间夯场地夯沉量;
(4)复夯施工,复夯隔行分两遍施工,复夯点按所选的能级和夯距、布点形式重新布点,先测放第一遍复夯点,进行一遍复夯,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然后测放第二遍复夯点,进行二遍复夯,二遍夯点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用20×20m方格网测量场地标高,并计算复夯场地夯沉量;
(5)满夯施工,满夯应隔行分两遍施工,排距为3/4夯锤直径,第一遍施工1、3、5------N排,施工前线测放出1、3、5-----N排的满夯基准线,按锤印搭接1/4的锤径的方法逐点完成本排的满夯施工,然后进行下一排的施工;一遍完成后整平场地,测放第二遍2、4、6------N+1排的满夯基准线,按照一遍的施工方法,完成本遍的满夯施工;满夯完成后,整平场地,用20×20m方格网测量场地标高,然后计算本遍和场地的总夯沉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适用湿陷土层厚度大于25m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乙丙类建筑,本发明的效果是:①大大超过了不增湿超高能级强夯最大处理深度的极限深度,处理深度超过了80%,②与孔内强夯法相比,施工费用是孔内强夯法的20%,降低成本达80%。
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地基条件好的建设用地几近枯竭,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及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黄土地基大部分为湿陷性黄土,而在高阶台地、黄土丘陵、黄土高原、峁地貌区域含水量偏低,湿陷严重,湿陷性黄土埋藏深、厚度大,所以本项施工技术对于推进我国北方黄土高原、丘陵地区的工程建设有着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广阔,有着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通过对地基进行注水增湿处理,使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内达到了塑陷2%之内的标准,湿陷性消除,12m之下剩余湿陷量不大于200mm的湿陷要求,形成了增湿超高能级强夯处理25m以上超厚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方案1强夯点设置图;
图1中○为12000kN.m主夯点,为8000kN.m夯点,○为3000kN.m复夯点,·为注水孔;
图2为方案2强夯点设置图;
图2中○为12000kN.m主夯点,为8000kN.m夯点,为6000kN.m夯点,○为3000kN.m复夯点,·为注水孔;
图3为方案3强夯点设置图;
图3中○12000kN.m主夯点,8000kN.m夯点,6000kN.m夯点,○3000kN.m复夯点,·为注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增湿超高能级强夯处理25m以上超厚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工艺,其步骤如下:
101~根据建筑物分类和建筑地基基础类型和场地的湿陷性土层厚度、湿陷类型、湿陷等级确定地基的湿陷消除深度和剩余湿陷量控制值。
102~根据剩余湿陷量控制值对处理区域进行从湿陷土层底部逆向向上计算湿陷量累加计算,当计算的湿陷量≤控制值。此时的深度便是需要的处理深度即湿陷性消除深度。
103~确定注水增湿深度
在确定的湿陷消除深度内计算塑限平均值,从起夯面逐个累加的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塑限平均值的深度即为需要注水增湿的深度。
如果在确定的湿陷消除深度内,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均小于塑限平均值,则确定的增湿消除深度即注水孔深度。在确定湿陷消除深度内,当达到某一深度以下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大雨塑限平均值的深度即为增湿深度。
104~确定注水空的深度
一般情况下注水孔的深度≤增湿深度
注水孔的深度由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确定:
(1)设计要求的湿陷性消除深度内,湿陷性土层由透系数差别较大的n个土层构成,此时竖向平均渗透系数要小于水平渗透系数,也即水的纵向渗透性要大于水平向渗透,特别是注水孔层底深度应等于湿陷性消除深度。
(2)当设计要求的湿陷性消除深度内,土层构成简单,一般情况下土的竖向渗透系数与水平向渗透系数相差不大,且土的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土层的塑限平均值2%时,特别是增湿深度内底部土层的塑性指数小于9时,注水孔的深度可小于设计要求的湿陷深度1-2米。
105~根据确定的湿陷消除深度和注水增湿深度,确定强夯施工参数。
强夯施工参数,包括强夯主夯、间夯、复夯、满夯的能级搭配、夯点间距、夯点形式、单点击数、停夯质量控制标准;
(1)主夯能级10000~12000kN.m,加固深度≥湿陷性设计消除深度,湿陷性消除深度以下剩余湿陷量不大于设计要求;
夯点间距:采用8m、9m两种参数进行试夯,布点形式:正方形中间插一点;
(2)间夯能级:采用两种能级,两种形式;
①能级:8000kN.m,夯点间距:8m、9m两种参数,布点形式:正方形中间插一点;
②能级:8000kN.m,夯点间距:8m、9m正方形布置;
③能级:6000kN.m,夯点间距:正方形中间插一点布置,布在8000kN.m两夯点间;
(3)复夯:能级3000kN.m,夯点间距4m;
(4)满夯能级:2000kN.m;
106~根据强夯布点间距及布点形式,确定注水孔布置形式及间距,根据步骤4确定注水孔的深度并进行注水量的计算,进行注水系统管路网络设计和注水工艺设计;
107~进行注水增湿以及超高能级强夯试验施工,根据试验结果对注水及强夯施工参数重新调整优化,然后转入大面积应用施工。
根据所述步骤101和步骤102确定增湿的深度:注水的深度要求以2个指标确定①设计湿陷性消除深度;②湿陷性消除深度内天然含水量小于塑限的深度。注水孔的深度为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小于土的塑限的深度并满足设计要求达到的湿陷消除深度和剩余湿陷量的控制要求的增湿深度,注水增湿深度为天然含水量小于塑限的土层深度。
根据所述步骤104确定注水孔的深度,根据所述步骤105进行注水孔参数、注水量、注水网络设计:
(1)注水孔的深度:
根据步骤104确定的原则,设计注水孔的深度。
(2)注水孔的直径:
注水孔的直径一般为Ф150mm。
(3)注水孔的间距:
①注水孔的间距与强夯夯点间距的模数相容。
即夯点间距为8m和9m正方形中间加一点布置方式时,注水孔间距为2.0m和2.5m正方形布置;
②当经试验证明注水点间距中间增湿效果差别,特别是所需渗透事件过长,可不采取与夯点间距相容的模式。可缩小孔间距,改变为正三角形布点形式。
(4)注水量的计算:
每孔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V--每孔注水量;
--分别为增湿土体厚度h内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加权平均值和最优含水量加权平均值,以小数计;
b--注水孔方格网边长(m),夯点间距8m时取2m,夯点间距9m时取2.25m;
Z--注水增湿的土层厚度;(m)
--增湿厚度内土层天然干密度加权平均值(g/cm3);
ρw--水的密度(g/cm3),取1g/cm3
(5)注水孔的成孔:
注水孔的成孔宜用洛阳铲掏孔法,或者振动沉管法,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选用洛阳铲掏孔法。
(6)注水孔的保护:
为防止注水孔在注水增湿后塌孔,可在注水孔成孔后注水前,在注水孔下部2/3深度之内灌注砂、碎石料,注水完成后,再在孔的上部1/3段内回填原场地黄土,以利于注水孔上部强夯后的密实和隔水作用。
(7)注水网络的设计:
注水网络主管采用Ф133mm聚乙烯管,安装100-150增压泵,总管设增压泵,分管设退水管,分管采用Ф66mm聚乙烯管,按每个强夯施工单元设置注水分管;
(8)注水方法:
将需要注水的区域按单位建筑划分,或按不同能级、不同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单元分批进行。
注水在注水孔灌砂石料后进行,将水管插入至砂石料顶面注水,注满一孔,再进行下一孔,逐孔注水。
注完一遍后,再开始进行第二遍注水,一般要根据注水量的大小分5-7遍灌注完成,在灌注至3-4遍之后,应在注水孔之间用洛阳铲取土,测试地基土的含水量,当含水量达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停止注水。
所述步骤107,按照所确定的强夯施工方案和强夯试验和试验效果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重新调整施工技术参数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工作;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施工准备:
(1)在施工场地进行施工前勘察,挖探井取土样,进行土的压缩试验、湿陷性试验、轻型重型击实试验、渗透试验;
(2)确定起夯面标高,整平场地至起夯面标高;
(3)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整平场地标高下场地湿陷性的消除深度;
(4)计算起夯面下不同深度内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和土的塑限平均值;
(5)根据场地湿陷性消除深度设计值及不同深度内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低于塑限值的深度确定注水增湿深度;
(6)根据土工试验结果确定注水深度内的最优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地基土的竖向渗透系数、水平向渗透系数;
(7)根据试验所确定的强夯施工技术参数,确定注水增湿的参数设计并进行单孔注水量的估算;
(8)根据单孔注水量的要求,确定每孔的注水量并确定所需注水遍数。
2.注水增湿施工:
(1)进行场地注水网络设置;
(2)放出注水孔的位置,用洛阳铲或沉管钻机成孔至要求的深度,完成一个注水单元的注水孔的施工;
(3)将注水孔回填砂和碎石,回填料深至孔深深度处,完成注水单元内全部注水孔的回填;
(4)将注水管插入孔内,深入到孔深处,注满水后将管拔出,插入下一孔内,逐孔将场地注水一遍后,才重新开始第二遍注水,如此循环;
(5)在每遍注水完成后,用洛阳铲钻孔取土,确定注水孔之间土的含水量情况;
(6)当达到所注水的注水量和地基土所确定的最优含水量时将注水孔采用场地原状土回填至起夯面标高,并开始强夯施工。
3.强夯施工: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主夯点施工,主夯点一遍施工:先测放主夯点,进行主夯点强夯,主夯点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
(2)间夯施工;
(3)间夯点隔行分两遍施工,间夯点按所选能级和确定的夯距和布点形式重新布点;
先测放第一遍间夯点,进行一遍点强夯,一遍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然后测放第二遍间夯点,然后进行二遍间夯点施工,二遍间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用20×20m方格网测量场地标高,并计算间夯场地夯沉量;
(4)复夯施工,复夯隔行分两遍施工,复夯点按所选的能级和夯距、布点形式重新布点,先测放第一遍复夯点,进行一遍复夯,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然后测放第二遍复夯点,进行二遍复夯,二遍夯点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用20×20m方格网测量场地标高,并计算复夯场地夯沉量;
(5)满夯施工,满夯应隔行分两遍施工,排距为3/4夯锤直径,第一遍施工1、3、5------N排,施工前线测放出1、3、5-----N排的满夯基准线,按锤印搭接1/4的锤径的方法逐点完成本排的满夯施工,然后进行下一排的施工;一遍完成后整平场地,测放第二遍2、4、6------N排的满夯基准线,按照一遍的施工方法,完成本遍的满夯施工;满夯完成后,整平场地,用20×20m方格网测量场地标高,然后计算本遍和场地的总夯沉量。
以下是某工程所采用的试验方案和所采用方案的工程实例:
试验方案1:所述步骤104)进行强夯试验参数设计如下:
1.主夯能级:12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8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200mm;
2.间夯能级:8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中间插一点,单点击数15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200mm;
3.复夯能级:3000kN.m,夯点间距4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0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50mm;
4.满夯:能级2000kN.m,单点击数5击,锤印搭接不少于1/4锤径。
试验方案2:所述步骤104)进行强夯试验参数设计如下:
1.主夯能级:12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8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200mm;
2.间夯能级(1):8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5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200mm;
3.间夯能级(2):6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2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200mm;
4.复夯能级:3000kN.m,夯点间距4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0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50mm;
5.满夯能级2000kN.m,单点击数5击,锤印搭接不少于1/4锤径。
试验方案3:所述步骤104)进行强夯试验参数设计如下:
1.主夯能级:12000kN.m,夯点间距9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8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200mm;
2.间夯能级:8000kN.m,夯点间距9m,正方形布置中间插一点,单点击数15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200mm;
3.复夯能级:3000kN.m,夯点间距4.5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0击,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50mm;
4.满夯能级2000kN.m,单点击数5击,锤印搭接不少于1/4锤径。
施工顺序:
1)点夯施工顺序:
a.夯位放样,用白灰洒出夯位轮廓线;
b.架设水准仪,水准仪设在夯区边50米之外
c.测量夯击点地面高程;
d.夯机就位,稳车后调整臂杆角度至65度;
e.测量锤顶高程记录;
f.提升脱钩器,标定落距并锁定脱钩器钢丝绳长度;
g.提升夯锤,脱钩器打开夯锤自由落下;
h.测量锤顶高程;
i.重复步骤g-h,夯至规定的夯击数;
j.移机进行下一点夯击,直至完成本遍全部夯点;
k.每一遍点夯施工完毕,用推土机推平;
2)次夯施工顺序:
在原夯点按设计能级进行夯击,完成后及时将夯坑推平。
3)满夯施工顺序:
a.放出满夯每排基准线;
b.夯击就位,锁定落距;
c.锤印搭接1/4,夯完规定击数;
d.夯后场地整平,标高测量。
通过对地基进行注水增湿处理,使地基土达到了轻型击实试验的最佳含水量标准,然后再采用超高能级强夯达到地基起夯面下12m之内湿陷性消除,12m之下剩余湿陷量不大于200mm的湿陷要求,形成了注水增湿+超高能级强夯处理超厚(25m)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施工工艺。
工程实例一:
某工程拟建场地地貌类型为黄土梁,场地湿陷土层厚度25m,属Ⅱ-Ⅲ级自重湿陷性场地,现场进行了三个试夯方案的试验比较:
1.试夯试验场地概况:
建筑物等级为丙类,设计要求湿陷消除深度自起夯面下湿陷消除深度12m,剩余湿陷量不大于200mm。
根据各个试夯区位置的勘察探井计算,在按剩余湿陷量不大于200mm的条件下:
试夯Ⅰ区,增湿深度为9m;
试夯Ⅱ区,增湿深度为11m;
试夯Ⅲ区的三个探井计算量增湿深度分别为16m、11m、9m,试验实施时,注水孔的深度统一定为9m。
各试区天然土增湿前含水量情况见下表:
2.各试区强夯试验施工参数
Ⅰ试区:
(1)主夯能级:12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8击,最后两击夯沉量连续≤200mm;
(2)间夯能级:8000kN.m,夯点间距8m,在主夯能级正方形布点中间插一点,单点击数15击,最后两击夯沉量连续≤200mm;
(3)复夯能级:3000kN.m,夯点间距4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0击,最后两击夯沉量连续≤50mm,夯坑深度超过2m时,采用2000kN.m能级复夯,每点5击。
(4)满夯:能级2000kN.m,单点击数5击,锤印搭接不少于1/4锤径。Ⅱ试区:
(1)主夯能级:12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8击,最后两击夯沉量连续≤200mm;
(2)间夯能级:8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5击,最后两击夯沉量连续≤200mm;
(3)间夯能级:6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5击,最后两击夯沉量连续≤200mm;
(4)复夯能级:3000kN.m,夯点间距4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0击,最后两击夯沉量连续≤50mm,夯坑超过2m,进行复夯;
(5)满夯能级:3000kN.m,单点击数5击,锤印搭接不少于1/4锤径。Ⅲ试区:
(1)主夯能级:12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8击,最后两击夯沉量连续≤200mm;
(2)间夯能级:8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5击,最后两击夯沉量连续≤200mm;
(3)间夯能级:6000kN.m,夯点间距8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5击,最后两击夯沉量连续≤100mm;
(4)复夯能级:3000kN.m,夯点间距4m,正方形布点,单点击数10击,最后两击夯沉量连续≤50mm,夯坑深度超过2m,应进行复夯,复夯能级2000kN.m,每点5击。
(5)满夯能级2000kN.m,单点击数5击,锤印搭接不少于1/4锤径。
2.强夯试夯结果
(1)试验区试夯参数表
(2)强夯试验湿陷性消除情况
湿陷性消除深度自起夯面起计,约相当于夯后整平标高+2.0m。
3.试夯结果分析
(1)各试区试夯检测结果表明,Ⅰ试区强夯效果最好。
原因:Ⅰ试区施工时含水量最佳,从1-9m,10-19m平均含水量均在16以上,相当于土的塑限平均值和轻型击实试验的最佳含水量,而Ⅱ、Ⅲ试区试夯施工时含水量均偏低。
(2)从施工参数比较,Ⅰ试区次夯能级合理、次夯能级全部采用了8000kN.m.
Ⅰ、Ⅲ试区能级次夯能级分别为8000和6000kN.m,以致于夯间挤密深度不够。湿陷消除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Ⅲ试区虽然湿陷消除深度较Ⅱ试区略好,但剩余湿陷量太大,所以也达不到设计要求。Ⅲ试区除了间夯能级偏小外,夯点间距过大,是其影响强夯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
(3)只有Ⅰ试区试夯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重要点是Ⅰ试区1-19m天然含水量平均达到11.46。因此,Ⅰ试区无论是湿陷消除深度和剩余湿陷量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Claims (5)

1.一种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1~根据建筑物分类和建筑地基基础类型和场地的湿陷性土层厚度、湿陷类型、湿陷等级确定地基的湿陷消除深度和剩余湿陷量控制值;
102~根据剩余湿陷量控制值对处理区域进行从湿陷土层底部逆向向上计算湿陷量累加计算,当计算的湿陷量≤控制值,此时的深度便是需要的处理深度即湿陷性消除深度;
103~确定注水增湿深度,
在确定的湿陷消除深度内计算塑限平均值,从起夯面逐个累加的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塑限平均值的深度即为需要注水增湿的深度;
如果在确定的湿陷消除深度内,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均小于塑限平均值,则确定的湿陷消除深度即为增湿深度,在确定的湿陷性消除深度内,天然含水量平均值大于塑陷平均值的深度即为增湿深度;
104~确定注水孔的深度;
105~根据确定的湿陷消除深度和注水增湿深度,确定强夯施工参数;
106~根据强夯布点间距及布点形式,确定注水孔布置形式及间距,并进行注水量的计算,进行注水系统管路网络设计和注水工艺设计;
107~进行注水增湿以及超高能级强夯试验施工,根据试验结果对注水及强夯施工参数重新调整优化,然后进行大面积应用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4中,注水孔的深度由以下确定:
(1)湿陷性土层由渗透系数差别较大的土层构成,此时竖向平均渗透系数要小于水平向渗透系数,即水的纵向渗透性要小于水平向渗透,注水孔深度等于湿陷性消除深度;
(2)土层构成简单,一般情况下土的竖向渗透系数与水平向渗透系数相差不大,土的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与土层的塑限平均值相差<2时,当增湿深度内底部土层的塑性指数小于9时,注水孔的深度可小于湿陷性消除深度1-2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湿超高能级强夯处理25m以上超厚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5采取以下强夯参数,
(1)主夯能级10000~12000kN.m,加固深度大于≥湿陷性设计消除深度,湿陷性消除深度以下剩余湿陷量小于等于设计要求;
夯点间距:采用8m、9m两种参数进行试夯,布点形式:正方形中间插一点;
(2)间夯能级:采用两种能级,两种形式;
①能级:8000kN.m,夯点间距:8m、9m两种参数,布点形式:正方形中间插一点;
②能级:8000kN.m,夯点间距:8m、9m正方形布置;
③能级:6000kN.m,夯点间距:正方形中间插一点布置,布在8000kN.m两夯点间;
(3)复夯:能级3000kN.m,夯点间距4m;
(4)满夯能级:2000k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6中,
(1)注水孔的直径为Ф150mm;
(2)注水孔的间距与强夯夯点间距的模数,取夯点间距的1/2;
即夯点间距为8m和9m正方形中间加一点方式布置时,注水孔间距为2.0m和2.25m正方形布置;当正方形布点时,夯间的增湿含水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时可不采取与夯点距相容的模式,缩小孔间距,并改并为正三角形布点形式;
(3)注水量的计算:
每孔注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V--每孔注水量;
--分别为增湿土体厚度h内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加权平均值和最优含水量加权平均值,以小数计;
b--注水孔方格网边长,夯点间距8m时取2m,夯点间距9m时取2.25m;
Z--注水增湿的土层厚度;
--增湿厚度内土层天然干密度加权平均值;
ρw--水的密度,取1g/cm3
(4)注水孔的成孔:
注水孔的成孔采用洛阳铲掏孔法,或者振动沉管法,条件许可时,优先采用洛阳铲掏孔法;
(5)注水孔的保护:
为防止注水孔在注水增湿后塌孔,:在成孔后注水之前在注水孔下部2/3深度之内灌注砂碎石料,注水完成后再在孔的上部1/3段内回填原场地钻孔出土;
(6)注水网络的设计;
注水网络主管采用Ф133mm聚乙烯管,安装100-150增压泵,总管设增压泵,分管设退水管,分管采用Ф66mm聚乙烯管,按每个强夯施工单元设置注水分管;
(7)注水方法:
注水方法采用逐孔注水法进行,将注水管插入孔口1/3深度处开始注水,注完一遍再开始一遍,分数遍完成,遍于遍之间和注水完成后采用洛阳铲掏孔取样,检测地基含水量变化情况,当地基处理深度内土层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或塑限值±2%之内时,可以开始进行施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7中,根据所述步骤101-104:确定增湿注水孔的深度和注水孔深度,按步骤106的要求:依据强夯布点间距及布点形式,确定注水孔直径、间距及布置形式,进行注水量的计算和注水系统管路网络设计和注水工艺设计。
CN201810435819.9A 2018-05-08 2018-05-08 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 Pending CN1083744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5819.9A CN108374403A (zh) 2018-05-08 2018-05-08 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35819.9A CN108374403A (zh) 2018-05-08 2018-05-08 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4403A true CN108374403A (zh) 2018-08-07

Family

ID=63033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35819.9A Pending CN108374403A (zh) 2018-05-08 2018-05-08 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4403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3777A (zh) * 2018-10-24 2019-01-11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调蓄水池坝基注水用梅花形布设注水孔的施工方法
CN109208574A (zh) * 2018-10-26 2019-01-15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注水加10000千牛顿米能级强夯方法
CN109537563A (zh) * 2018-10-29 2019-03-29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高填方回填区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CN110080197A (zh) * 2019-05-31 2019-08-02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兰州红砂岩的分类方法以及相应工程措施的选择方法
CN112281805A (zh) * 2020-11-24 2021-01-29 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深厚湿陷性黄土综合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293753A (zh) * 2021-05-28 2021-08-24 西京学院 一种强夯结合酸水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CN113463609A (zh) * 2021-04-06 2021-10-01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接力式”强夯置换处理深厚饱和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
CN117626934A (zh) * 2024-01-09 2024-03-01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含水率湿陷性土质的强夯施工工艺
CN117647443A (zh) * 2024-01-19 2024-03-05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黄土孔内湿陷系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8332669A (zh) * 2024-06-13 2024-07-12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数个夯点夯坑尺寸预估强夯地基夯沉量的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35232A (zh) * 2016-02-18 2016-07-06 河海大学 一种湿陷性黄土井点预浸水强夯置换方法
CN106149673A (zh) * 2015-10-28 2016-11-23 席宁中 湿陷性黄土深部预浸水强夯法
CN206784362U (zh) * 2017-06-09 2017-12-22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增湿结构
CN206829119U (zh) * 2017-06-15 2018-01-02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湿陷性黄土的预浸水地基处理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9673A (zh) * 2015-10-28 2016-11-23 席宁中 湿陷性黄土深部预浸水强夯法
CN105735232A (zh) * 2016-02-18 2016-07-06 河海大学 一种湿陷性黄土井点预浸水强夯置换方法
CN206784362U (zh) * 2017-06-09 2017-12-22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土壤增湿结构
CN206829119U (zh) * 2017-06-15 2018-01-02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湿陷性黄土的预浸水地基处理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本书编委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数据资料一本全》", 31 May 2007,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闫秀维: "注水增湿+高能级强夯在巨厚湿陷性黄土中的应用", 《山西建筑》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3777A (zh) * 2018-10-24 2019-01-11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调蓄水池坝基注水用梅花形布设注水孔的施工方法
CN109208574A (zh) * 2018-10-26 2019-01-15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注水加10000千牛顿米能级强夯方法
CN109537563A (zh) * 2018-10-29 2019-03-29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高填方回填区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CN110080197A (zh) * 2019-05-31 2019-08-02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兰州红砂岩的分类方法以及相应工程措施的选择方法
CN112281805A (zh) * 2020-11-24 2021-01-29 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深厚湿陷性黄土综合处治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463609A (zh) * 2021-04-06 2021-10-01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接力式”强夯置换处理深厚饱和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
CN113463609B (zh) * 2021-04-06 2023-03-03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接力式”强夯置换处理深厚饱和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
CN113293753A (zh) * 2021-05-28 2021-08-24 西京学院 一种强夯结合酸水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CN113293753B (zh) * 2021-05-28 2023-06-27 西京学院 一种强夯结合酸水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CN117626934A (zh) * 2024-01-09 2024-03-01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含水率湿陷性土质的强夯施工工艺
CN117647443A (zh) * 2024-01-19 2024-03-05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黄土孔内湿陷系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7647443B (zh) * 2024-01-19 2024-04-12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黄土孔内湿陷系数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8332669A (zh) * 2024-06-13 2024-07-12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数个夯点夯坑尺寸预估强夯地基夯沉量的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4403A (zh) 增湿超高能级处理25m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方法
CN108252291A (zh) 25000KN.m强夯处理沿海回填超厚碎石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CN107761708A (zh)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地铁车站地基加固的处理方法
CN108376188A (zh) 黄土湿陷性的评价计算方法
CN103290836B (zh) 一种真空降压击实固结软基处理施工方法
WO2021072941A1 (zh) 一种滨海淤泥软土地基二次强夯碎石置换加固方法
CN111680341A (zh) 一种坝上地区预钻孔沉桩桩基的承载力分析方法
CN109778831A (zh) 夯扩挤密碎石桩加固杂填土地基施工工法
CN106522191A (zh) 一种变电站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Waruwu Bamboo reinforcement in shallow foundation on the peat soil
CN105839659A (zh) 基于复合微型桩的泥石流拦挡坝基底加固方法
CN101967819B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软土地基施工的强夯置换综合法
CN106337430B (zh) 一种水下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Safin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a weak clay base reinforced with sand piles
Abd-Alhameed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Behavior of Square-Skirted Foundation Rested on Gypseous soil Under Inclined Load
CN111576384B (zh) 高能级强夯的施工方法
CN201339186Y (zh) 软岩混凝土置换桩复合地基
CN206385525U (zh) 一种防止高回填土方下沉的木桩结构
CN103981880A (zh) 一种扩顶扩底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CN103122631A (zh) 软土地基堆载冲压加固法
Osipova et al. Depth study of compressible thickness of the base in full-scale experiment
CN110781620B (zh) 一种获取二次强夯置换加固地基土体的力学性状指标的方法
Katzenbach et al. Group-efficiency of a large pile group in rock
Peng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replacement method in deviation rectification of support pile
Wang et al. Study on the supporting features of composite soil nailing wal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