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3594A - 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3594A
CN108363594A CN201810015269.5A CN201810015269A CN108363594A CN 108363594 A CN108363594 A CN 108363594A CN 201810015269 A CN201810015269 A CN 201810015269A CN 108363594 A CN108363594 A CN 108363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ipant
parameter
interface
design
l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526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顺行
李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General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General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General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General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1526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635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63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35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8Execution paradigms, e.g. implementations of programming paradigms
    • G06F9/4488Object-oriented
    • G06F9/449Object-oriented method invocation or resol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定义一套设计时和运行时接口标准,对于不同的组织机构模型,通过设计时接口和运行时接口,并将实现类进行注册,在不改变工作流引擎的情况下解析出工作流系统中的参与者,所述设计时和运行时接口标准包括:参与者解析参数;参与者解析设计时接口;参与者解析运行时接口。本发明通过将参与者抽象为一套接口,工作流引擎只依赖于这套接口,不依赖具体的组织机构模型,对于不同的组织机构模型,只需实现该设计时接口和运行时接口,并将实现类进行注册,便可在不改变工作流引擎的情况下解析出工作流系统中的参与者。

Description

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作流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部分自动执行的过程,它根据一系列的过程规则,使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参与者定义是工作流过程定义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的定义,参与者指的是执行工作流活动实例任务的一种资源。该资源通常指的是人(执行人工活动),也可以是计算机程序(执行自动活动)。
目前的工作流参与者定义,尽管在形式上有所差别,但基本上都是使用基于组织机构的方法。现实的情形是,每个应用系统都有各自的一个或多个组织模型,如系统组织、财务组织、HR组织等,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组织模型中所代表的具体语义也可能不同。即使是一个成熟的应用系统,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很可能会添加新的组织机构。以往的做法是随着组织机构的变化,不断修改工作流引擎,来适应参与者解析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针对参与者解析过程中的问题,构建了一种通用的方式,可以在不修改工作流引擎的情况下,适应不同的组织模型,将各组织模型中不同的概念,解析为可供引擎使用的具体系统用户,并且能够适应组织模型的变化和扩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定义一套设计时和运行时接口标准,对于不同的组织机构模型,通过设计时接口和运行时接口,并将实现类进行注册,在不改变工作流引擎的情况下解析出工作流系统中的参与者,所述设计时和运行时接口标准包括:
参与者解析参数;
参与者解析设计时接口;
参与者解析运行时接口。
所述方法以系统用户(指登录系统时使用的身份认证信息,一般包含用户ID、用户名、密码等)为基础,由工作流引擎提供设计时接口、运行时接口和一套注册控制机制,将每个参与者的设计时接口实现类和运行时接口实现类建立关联,并负责将设计时参数列表传给运行时参数列表。
所述方法内容包括:
工作流系统的流程设计器通过调用设计时接口,设置参与者解析时所需的解析参数,以及每个解析参数的取值方式;
工作流引擎通过调用运行时接口,将设计时指定的解析参数,从上下文中取出后,传给运行时参数列表。
所述解析参数共有4个属性:参数名、参数值、参数描述、解析标记,其中:
参数名是指该参数的标识,一个参与者在参数列表中的参数名不能重复;
参数值是指参数设计时的值;
参数描述是指参数的说明性文字,解析参与者时不使用此属性,仅用于流程设计者在设计流程时作为参考;
解析标记是指运行时如何解析该参数值的标识,分为按常量解析和按语义化表达式解析。
每一个具体参与者需要的解析参数由各个组织模型指定,在设计时指定解析时需要的参数,在运行时解析为具体的系统用户。
所述设计时接口是设计时各参与者的具体设计界面,由各具体的组织机构模型实现,主要内容包括设置该参与者解析时需要哪些参数,以及每个参数的取值方式,取值来源从上下文参数中获取。
所述设计时接口包括3个属性:参与者ID、参与者名称、参数列表,其中:
参与者ID是指参与者的唯一标识,全局唯一;
参数列表是指解析该参与者需要的解析参数列表,该列表中的参数名不能重复。
所述运行时接口包括2个属性:参数列表、系统用户ID列表,其中:
参数列表是指解析该参与者需要的解析参数列表,该列表中的参数名不能重复;
系统用户ID列表为返回值,供工作流引擎使用,运行时接口实现类根据参数列表,将参与者解析成具体的系统用户。
所述注册机制的数据结构包括4个属性:参与者ID、参与者名称、设计时接口实现类、运行时接口实现类,其中:
参与者ID是指参与者的唯一标识,全局唯一;
设计时接口实现类是指此参与者设计时接口实现类的完全限定名;
所述运行时接口实现类是指此参与者运行时接口实现类的完全限定名。
所述方法实现内容包括:
1)定义解析参数;
2)实现设计时接口,设置该参与者解析时所需的参数值,以及每个参数的取值方式,并返回参与者列表,根据该参与者列表可得到解析参与者时的参数列表;
3)实现运行时接口,由工作流引擎将设计时指定的参数列表传递给运行时参数列表,通过解析器上下文参数访问到当前流程实例的信息,然后根据参数列表值和实际业务以及当前流程实例信息进行逻辑计算,最后返回一个参与者的ID集合,作为该节点的实际参与者;
4)通过注册机制,将每个参与者的设计时和运行时接口实现类建立关联,并将设计时参数列表传给运行时参数列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将参与者抽象为一套接口,工作流引擎只依赖于这套接口,不依赖具体的组织机构模型,对于不同的组织机构模型,只需实现该设计时接口和运行时接口,并将实现类进行注册,便可在不改变工作流引擎的情况下解析出工作流系统中的参与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参与者接口标准定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定义一套设计时和运行时接口标准,对于不同的组织机构模型,通过设计时接口和运行时接口,并将实现类进行注册,在不改变工作流引擎的情况下解析出工作流系统中的参与者,所述设计时和运行时接口标准包括:
参与者解析参数;
参与者解析设计时接口;
参与者解析运行时接口。
所述方法具体实现步骤如下:
1、定义解析参数,该参数是设计时和运行时共同依赖的实体类,共有4个属性:参数名、参数值、参数描述、解析标记,其中:
所述参数名是指该参数的标识,且一个参与者的参数列表中该名称不能重复;
所述参数值是指参数设计时的值;
所述参数描述是指参数的说明性文字,解析参与者时不使用此属性,仅便于流程设计者在设计流程时作为参考;
所述解析标记是指运行时如何解析该参数值的标识。分为按常量解析和按语义化表达式解析;
2、实现设计时接口,设置该参与者解析时所需的参数值,以及每个参数的取值方式,并返回参与者列表,根据该参与者列表可得到解析参与者时的参数列表;
3、实现运行时接口,经由工作流引擎将设计时指定的参数列表传递给运行时参数列表,通过解析器上下文参数可以访问到当前流程实例的信息,然后用户根据参数列表值和实际业务以及当前流程实例信息进行逻辑计算,最后返回一个参与者的ID集合,作为该节点的实际参与者;
4、通过注册机制,将每个参与者的设计时和运行时接口实现类建立关联,并将设计时参数列表传给运行时参数列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现方法,但并不限于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现方法可以有各种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定义一套设计时和运行时接口标准,对于不同的组织机构模型,通过设计时接口和运行时接口,并将实现类进行注册,在不改变工作流引擎的情况下解析出工作流系统中的参与者,所述设计时和运行时接口标准包括:
参与者解析参数;
参与者解析设计时接口;
参与者解析运行时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以系统用户为基础,由工作流引擎提供设计时接口、运行时接口和一套注册控制机制,将每个参与者的设计时接口实现类和运行时接口实现类建立关联,并负责将设计时参数列表传给运行时参数列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内容包括:
工作流系统的流程设计器通过调用设计时接口,设置参与者解析时所需的解析参数,以及每个解析参数的取值方式;
工作流引擎通过调用运行时接口,将设计时指定的解析参数,从上下文中取出后,传给运行时参数列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参数共有4个属性:参数名、参数值、参数描述、解析标记,其中:
参数名是指该参数的标识,一个参与者在参数列表中的参数名不能重复;
参数值是指参数设计时的值;
参数描述是指参数的说明性文字,解析参与者时不使用此属性,仅用于流程设计者在设计流程时作为参考;
解析标记是指运行时如何解析该参数值的标识,分为按常量解析和按语义化表达式解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具体参与者需要的解析参数由各个组织模型指定,在设计时指定解析时需要的参数,在运行时解析为具体的系统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时接口是设计时各参与者的具体设计界面,由各具体的组织机构模型实现,主要内容包括设置该参与者解析时需要哪些参数,以及每个参数的取值方式,取值来源从上下文参数中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时接口包括3个属性:参与者ID、参与者名称、参数列表,其中:
参与者ID是指参与者的唯一标识,全局唯一;
参数列表是指解析该参与者需要的解析参数列表,该列表中的参数名不能重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时接口包括2个属性:参数列表、系统用户ID列表,其中:
参数列表是指解析该参与者需要的解析参数列表,该列表中的参数名不能重复;
系统用户ID列表为返回值,供工作流引擎使用,运行时接口实现类根据参数列表,将参与者解析成具体的系统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机制的数据结构包括4个属性:参与者ID、参与者名称、设计时接口实现类、运行时接口实现类,其中:
参与者ID是指参与者的唯一标识,全局唯一;
设计时接口实现类是指此参与者设计时接口实现类的完全限定名;
所述运行时接口实现类是指此参与者运行时接口实现类的完全限定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实现内容包括:
1)定义解析参数;
2)实现设计时接口,设置该参与者解析时所需的参数值,以及每个参数的取值方式,并返回参与者列表,根据该参与者列表可得到解析参与者时的参数列表;
3)实现运行时接口,由工作流引擎将设计时指定的参数列表传递给运行时参数列表,通过解析器上下文参数访问到当前流程实例的信息,然后根据参数列表值和实际业务以及当前流程实例信息进行逻辑计算,最后返回一个参与者的ID集合,作为该节点的实际参与者;
4)通过注册机制,将每个参与者的设计时和运行时接口实现类建立关联,并将设计时参数列表传给运行时参数列表。
CN201810015269.5A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 Pending CN1083635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5269.5A CN108363594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5269.5A CN108363594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3594A true CN108363594A (zh) 2018-08-03

Family

ID=63011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5269.5A Pending CN108363594A (zh) 2018-01-08 2018-01-08 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6359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4907A (zh) * 2018-09-03 2019-01-29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复合活动实现指定后续审批活动参与者的方法
CN109670726A (zh) * 2018-12-29 2019-04-23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工作流节点任务执行体的方法及流程引擎
CN110880099A (zh) * 2019-11-27 2020-03-13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工作流引擎的任务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506307A (zh) * 2020-04-10 2020-08-07 北京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参数链的子项展开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4865A (zh) * 2007-06-28 2008-12-3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工作流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生成器
CN101714236A (zh) * 2009-12-17 2010-05-2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参与者类型自动扩展方法及装置
CN103218688A (zh) * 2013-04-23 2013-07-24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权限确定工作流参与者的方法
CN104809126A (zh) * 2014-01-26 2015-07-29 北京理工大学 业务流程引擎系统
CN105225031A (zh) * 2015-09-06 2016-01-06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工作流参与者类型扩展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4865A (zh) * 2007-06-28 2008-12-3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工作流用户界面生成方法及生成器
CN101714236A (zh) * 2009-12-17 2010-05-2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参与者类型自动扩展方法及装置
CN103218688A (zh) * 2013-04-23 2013-07-24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权限确定工作流参与者的方法
CN104809126A (zh) * 2014-01-26 2015-07-29 北京理工大学 业务流程引擎系统
CN105225031A (zh) * 2015-09-06 2016-01-06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工作流参与者类型扩展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叶为正: ""activiti工作流-用户任务(userTask,即用户操作的任务)"", 《HTTPS://BLOG.CSDN.NET/QQ_31776219/ARTICLE/DETAILS/72853820》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4907A (zh) * 2018-09-03 2019-01-29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复合活动实现指定后续审批活动参与者的方法
CN109670726A (zh) * 2018-12-29 2019-04-23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工作流节点任务执行体的方法及流程引擎
CN110880099A (zh) * 2019-11-27 2020-03-13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工作流引擎的任务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880099B (zh) * 2019-11-27 2023-04-07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 基于工作流引擎的任务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506307A (zh) * 2020-04-10 2020-08-07 北京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参数链的子项展开方法及系统
CN111506307B (zh) * 2020-04-10 2023-04-14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参数链的子项展开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izzardi et al. UFO: Unified foundational ontology
CN108363594A (zh) 一种工作流系统中参与者解析的方法
Werder et al. Explaining the emergence of team agility: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perspective
Beck et al. Theory-generating design science research
Sharma et al. A review of evolution of theories and models of technology adoption
Zhdanova et al. Community-driven ontology matching
US20040128156A1 (en) Compiling user profile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sources
Stefanelli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s
CN106845624A (zh) 与智能机器人的应用程序有关的多模态交互方法及系统
JP2016532942A (ja) イベント知識データベースの構築方法および装置
Wang et al.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knowledge-sharing processes in online Q&A communities
Blackwell et al. Strategy roadmaps: new forms, new practices
Silva et al. Embracing change in tandem: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 together transforming supply chains
CN106779594A (zh) 一种基于Activiti的工作流管理方法
Arshad et al.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 framework for healthcare information systems in healthcare industry of Pakistan
Møller et al. What is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A two stage literature review of an emerging field
Aljallabi et al. Enhancement approach for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alysis in agile environment
Chin et al. Employee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as a microfoundation for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across cultures: A Yin–Yang dialectical systems view
Florez et al. Embracing Imperfection in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Models.
Ardito et al. Making mashups actionable through elastic design principles
US20160191431A1 (en) Streamlining end-to-end flow of business-to-business integration processes
Dietz et al. Negotiating language barriers–a methodology for cross-organisational conceptual modelling
Rahman bin Idris et al. Reconceptualising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in response to institutional change
Scholta Semi-automatic inductive derivation of reference process models that represent best practice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s
Euzenat et al. First results of the ontology alignment evaluation initiative 2011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