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1430B - 光链路管理 - Google Patents

光链路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1430B
CN108351430B CN201780002568.9A CN201780002568A CN108351430B CN 108351430 B CN108351430 B CN 108351430B CN 201780002568 A CN201780002568 A CN 201780002568A CN 108351430 B CN108351430 B CN 108351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r agent
link manager
optical
link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25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1430A (zh
Inventor
M·莫里斯
T·奥布莱恩
P·纳夫拉蒂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seis FF LLC
Original Assignee
Magsaiz Ff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saiz Ff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gsaiz Ff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51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1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1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1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3/00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3/00 - H04B11/00
    • H04B13/02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sists of the earth or a large mass of water thereon, e.g. earth tele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2Transmitting seismic signals to recording or processing apparatus
    • G01V1/226Optoseismic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2Line-of-sight transmission over an extended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80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38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ater-covered areas
    • G01V1/3808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e.g. survey desig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3/00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 G08C23/04Non-electrical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optical systems using light waves, e.g. infrar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海洋地震环境中的光链路管理。第一设备可以以第一输出水平向第二设备传输第一光传输。第一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一封包。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设备未能经由第一光传输接收到第一封包。第一设备可以响应于第一光传输的失败而以不同于第一输出水平的第二输出水平传输第二光传输。第二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二封包。第一设备可以识别到第二封包被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第一设备可以响应于第二封包被成功接收到的识别而将第二输出水平确立为第一设备的传输输出水平。

Description

光链路管理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6年10月6日提交、题为“OPTICAL LINK MANAGEMENT”的美国实用专利申请No.15/286,834的优先权,该申请根据35U.S.C.§119要求2016年4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328,417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上述所有申请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可以评估地震数据以获得关于地下特征的信息。该信息可以指示地球地下部分的地质剖面,例如盐丘、基岩或地层圈闭,并且可以被解释为指示可能存在或不存在矿物、碳氢化合物、金属或其它元素或沉积物。设备可以使用通信链路传送地震数据。但是,由于环境变量的原因,在设备之间管理通信链路可能非常具有挑战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配置有管理自由空间中的光通信链路的技术的系统和方法。管理光通信链路可以包括或者指的是在两个或更多个设备之间建立光通信链路,并维持两个或更多个设备之间的光通信链路。
至少一个方面涉及管理光链路以经由水介质传送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以第一输出水平向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传输第一光传输。第一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一封包。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确定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第一光传输接收到第一封包。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响应于第一光传输的失败,以大于或小于第一输出水平的不同的第二输出水平传输第二光传输。第二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二封包。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识别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地接收到第二封包。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响应于第二封包被成功接收的识别而将第二输出水平确立为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传输输出水平。
至少一个方面涉及管理光链路以经由水介质传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以第一输出水平将第一光传输传输到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第一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一封包。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确定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第一光传输接收到第一封包。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响应于第一光传输的失败而以大于或小于第一输出水平的不同的第二输出水平传输第二光传输。第二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二封包。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识别第二封包被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响应于确定第二封包被成功接收而将第二输出水平确立为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传输输出水平。
至少一个方面涉及管理光链路以经由水介质传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设备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识别在设备和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之间用第一输出水平建立的光链路。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以第一输出水平向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传输第一光传输。第一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一封包。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确定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第一光传输接收到第一封包。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响应于第一光传输的失败,以大于第一输出水平的第二输出水平传输第二光信号。第二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二封包。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识别第二封包被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响应于确定成功接收到第二封包,调整光链路以使用第二输出水平在设备和地震数据采集设备之间进行光传输。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图按比例绘制。在各个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和指示表示相似的元件。为了清楚起见,并不是每个部件都会在每个图中标记。在附图中:
图1描绘了深水中的地震操作的实施例的等距示意图。
图2是管理自由空间中的光通信链路的系统的实施例。
图3是管理自由空间中的光通信链路的系统的实施例。
图4描绘了用于管理自由空间中的光通信链路的方法。
图5描绘了用于实现图1、图2和图3中所描绘的系统的各个元件和执行图4中描绘的方法的计算系统的架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涉及用于管理自由空间中的光通信链路的系统和方法。管理光通信链路可以包括或者指的是在两个或更多个设备之间建立光通信链路,并维持两个或更多个设备之间的光通信链路。自由空间中的通信链路可以指例如至少部分不通过光纤、导线或其他物理导管传送的任何通信。例如,自由空间中的通信链路可以包括通过诸如空气或海洋水、海水、湖水或其他水介质或流体的介质的光通信。
为了管理自由空间中的光通信链路,本公开提供了包括可以管理光链路的链路管理器代理的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利用半双工技术配置,允许光发射器和接收器对单方面识别增益水平,所述增益水平允许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解析或处理光信号以获取光信号所承载的信息。设备可以使用较低级别的链路管理技术来建立通信链路,以确定是否接收到帧中的所有比特。所述设备可以进一步被配置为使用更高级别的链路管理技术来保持通信链路,以确定数据封包中是否存在任何错误,并且如果是,则重新请求数据封包。
本公开的系统和方法可以使用非标准比特率,例如每秒320兆比特(mbps)。系统可以基于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时钟控制速率和电路设计来使用或选择比特率。
例如,包括链路管理器代理的设备可以接收光通信形式的初始唤醒信号,例如光、光脉冲、照明、冷光或其他视觉指示器。该设备可以包括接收器自动增益控制(“AGC”)单元,其可以确定到来的唤醒信号(或者在唤醒信号之后接收到的光信号或通信)是高于还是低于阈值(例如,光信号的强度或力度是高于还是低于预定阈值)。如果接收器AGC单元确定信号低于阈值(例如,具有低于阈值的强度),例如太低而不能可靠地确定经由光信号承载的信息,则接收器AGC单元可以增加增益以放大信号。如果接收器AGC单元确定信号太亮(例如,具有高于阈值的强度),则接收器AGC单元可以减小或降低增益。接收器AGC可以为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提供自我保护,以防止或减少对硬件(例如设备的光学组件、设备的光纤或其他光电或电子组件)造成的损害。自我保护还可以减少组件(例如光电探测器或为设备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供电的电池)的热输出。
接收器AGC单元,响应于接收指示设备唤醒或进入开启状态的初始唤醒信号,可以增加设备的增益,直到该设备可以检测光信号并且获取由光信号承载的信息。
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具有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并且第二设备可以具有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控制其相应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或组件,例如光发射器、光接收器、传输输出水平或AGC单元。例如,为了在自由空间中建立和保持光通信链路,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基于与要接收由光发射器传输的输出的光接收器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变量来选择用于光发射器的传输输出水平。然而,在自由空间光学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变量可以影响光通信链路或选择传输输出水平的过程,例如吸收、散射、对准、光发射器和相应的光接收器之间的距离或与设备或链路管理器代理有关的运动。因此,为了产生稳健的光通信链路,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评估各种信息。
光通信链路可用于传输、采集、收集或以其他方式传送数据,包括与油田作业、石油勘探、油气生产、油气勘探、海上地震活动或海域作业有关的数据。数据可以经由光通信链路从传感器传输到水下交通工具。传感器可以包括地震传感器设备或者其他传感器或者例如检测压力、温度、流量、振动、电源状况、水运动或者其它环境因素的环境传感器的设备。可以基于时间间隔(例如,每1小时,2小时,5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或72小时),响应于事件(例如,在声学拍摄之后),或者响应于收集信息的指令,使用光通信链路传输、采集或以其他方式收集数据。
图1是示出地震操作的实施例的非限制性示例的等距示意图。地震操作可以在深水中并且由第一船舶5促进。第一船舶5定位在水柱15的表面10上并且包括支撑操作装备的甲板20。甲板20的至少一部分包括用于存放地震传感器设备的多个传感器设备机架90的空间。传感器设备机架90还可以包括数据获取设备或传感器再充电设备。
甲板20还包括附接到其上的一个或多个起重机25A、25B,以便于将例如ROV或地震传感器设备的操作装备的至少一部分从甲板20转移到水柱15上。例如,耦接到甲板20的起重机25A被构造成降低和升起ROV35A,该ROV 35A将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设备30转移和定位在海床55上。海床55可以包括湖床55、洋底55或地表55。ROV 35A可以是无线的。ROV 35A可以是自包含的。ROV 35A可以通过例如系绳46A和向ROV35A提供电力、通信和控制的脐带缆线44A耦接到第一船舶5。系绳管理系统(TMS)50A可以耦接在脐带缆线44A和系绳46A之间。TMS50A可以被用作从其操作ROV 35A的中间水面下平台。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海床55处或其附近的ROV 35A操作,TMS 50A可定位在海床55上方大约50英尺处,并可放出系绳46A以使ROV35A在海床55上方自由移动,从而在其上定位和转移地震传感器设备30。传感器设备30可以包括地震传感器设备或非地震传感器设备以及它们的组合。
起重机25B可以耦接(例如,经由闩锁、锚定件、螺母和螺栓、螺钉,吸盘、磁体或其它紧固件)到第一船舶5的船尾或第一船舶5上的其他位置。起重机25A、25B可以是适于在海洋环境中操作的任何提升设备或发射和回收系统(LARS)。起重机25B可以通过电缆70耦接到地震传感器传送设备100。传送设备100可以是无人机、滑行结构、篮或能够在其中容纳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设备30的任何设备。传送设备100可以是被配置为适合于容纳和运输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设备30的仓库的结构。传送设备100可以被配置成传感器设备存放支架,用于将传感器设备30从第一船舶5转移到ROV 35A,以及从ROV 35A转移到第一船舶5。缆线70可以是被配置成支撑传送设备100的脐带、系绳、绳索、绳线、绳子等。
ROV 35A可以包括地震传感器设备存放隔间40,其被配置为将一个或多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存放在其中用于部署或取回操作。存放隔间4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存放地震传感器设备的仓库、机架或容器。存放隔间40还可以包括传送带,例如其上具有地震传感器设备的可移动平台,例如配置成在其中支撑和移动地震传感器设备30的圆盘传送带或线性平台。地震传感器设备30可以被部署在海床55上,并且通过可移动平台的操作从其上取回。ROV 35A可以定位在海底55上方或海床55上的预定位置处,并且地震传感器设备30在预定位置处从存放隔间40滚动、运输或以其他方式移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传感器设备30可以通过布置在ROV 35A上的机器人设备60(例如机器人臂,末端执行器或操纵器)从存放隔间40部署和取回。
地震传感器设备30可以包括产油场中的传感器,并且可以是地震数据采集单元或节点。地震传感器设备30可以记录地震数据。地震数据可以包括例如由设备30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例如跟踪数据,力数据,运动数据,压力数据,振动数据,指示力或压力的电流或电压信息,温度数据或倾斜信息。地震传感器设备30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诸如地震检波器的运动检测器、至少一个诸如水听器的压力检测器、至少一个电源(例如电池,外部太阳能电池板)、至少一个时钟、至少一个倾斜仪、至少一个环境传感器、至少一个地震数据记录器、至少一个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至少一个无线或有线发射器、至少一个无线或有线接收器,至少一个无线或有线收发器或至少一个处理器。地震传感器设备30可以是自包含的单元,使得所有电子连接都在地震传感器设备30内,或者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在地震传感器设备30外部。在记录期间,地震传感器设备30可以以自包含的方式操作,使节点不需要外部通信或控制。地震传感器设备3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检测由地下岩性地层或烃沉积物反射的声波的若干地震检波器和水听器。地震传感器设备3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地震检波器,其被配置为使地震传感器设备30或地震传感器设备30的一部分振动,以便检测地震传感器设备30的表面和地面之间耦接的程度。地震传感器设备3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附接到具有多个自由度的万向平台。例如,时钟可以连接到万向平台上以使重力对时钟的影响最小化。
设备30可以包括或者指的是在油田或油气作业、生产或勘探中使用的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或单元。设备30可以记录、检测、收集或获得与油田生产或油气生产有关的数据。设备30可以收集与油田生产或油气生产有关的数据,包括例如压力信息(例如,流过管道的油或其他流体的压力)、温度数据(例如,环境温度,流过管道的流体的温度或组件或设备的温度)、涌流流量(例如,在水介质、河流或海洋中的水流量或流率)。
例如,在部署操作中,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设备30的第一多个地震传感器设备可以被装载到存放隔间40中,同时在预装载操作中被装在到第一船舶5上。然后,将具有耦接到其上的存放隔间的ROV 35A降低到水柱15中的水面下位置。ROV 35A可以利用来自第一船舶5上的人员的命令沿着路线进行操作以从存放隔间40转移第一多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并将个体传感器设备30部署在海床55上的选定位置处。一旦存放隔间40中没有了第一多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传送设备100就被用于渡运第二多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作为从第一船舶5到ROV 35A的有效载荷。
传送系统100可以预装载有第二多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同时位于第一船舶5上或其附近。当适当数量的地震传感器设备30被装载到传送设备100上时,传送设备100可以被起重机25B下降到水柱15中的选定深度。ROV 35A和传送设备100在水面下位置处配合,以允许第二多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从传送设备100传送到存放隔间40。当传送设备100和ROV35A配合时,包含在传送设备100中的第二多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被传送到ROV 35A的存放隔间40。一旦存放隔间40被重新装载,ROV 35A和传送设备100就被分离或解除配合,并且由ROV35A的地震传感器设备放置可以恢复。存储隔间40的重新装载可以在第一船舶5运动的同时提供。如果在传送第二多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之后传送设备100是空的,那么传送设备100可以被起重机25B抬升到船舶5,在那里重新装载操作用第三多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补充传送设备100。当存放隔间40被重新装载时,传送设备100然后可降低到选定的深度。该过程可以重复,直到已经部署了期望数量的地震传感器设备30。
使用传送设备100在水面下位置处重新装载ROV 35A可以减少将地震传感器设备30放置在海床55上所需的时间,或者“种植”时间,因为ROV35A不升高和降低到用于地震传感器设备重新装载的表面10。此外,由于ROV 35A可以在表面10下面操作较长时间,所以施加在用于提升和降低ROV 35A的装备上的机械应力被最小化。在恶劣的天气或恶劣的海况下,ROV 35A的升降减小可能是特别有利的。因此,由于ROV 35A和相关装备不升高到表面10以上,所以可以增加装备的使用寿命,ROV 35A和相关装备升高到表面10以上可能导致ROV35A和相关设备被损坏,或者造成使船员受伤的风险。
传感器设备30可以在延长的时间段放置在海床55上,例如1年、2年、3年、4年、5年或更长时间。诸如地震数据或状态数据的数据可以在传感器设备30位于海床55上时使用无线传输技术(例如光链路)从传感器设备30取回。
在取回操作中,ROV 35A可以利用来自第一船舶5上的人员的命令来取回先前放置在海床55上的每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取回的地震传感器设备30被放置到ROV 35A的存放隔间4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ROV 35A可顺序地定位在海床55上的每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附近,并且地震传感器设备30被从海床55滚动、运输或以其它方式移动到存放隔间40。在一些实施例中,地震传感器设备30可以通过设置在ROV 35A上的机器人设备60来从海床55上取回。
一旦存放隔间40满了、包含预定数量的地震传感器设备30或者以其他方式准备就绪,则传送设备100就被降低到表面10以下的位置并且与ROV 35A配合。传送设备100可以通过起重机25B降低到水柱15中的选定深度,并且ROV 35A和传送设备100在水面下位置配合。一旦配合,包含在存放隔间40中的取回的地震传感器设备30就被传送到传送设备100。一旦存放隔间40中没有了取回的传感器设备,ROV 35A和传送设备100就被分离并且由ROV 35A进行的传感器设备取回可以恢复。因此,传送设备100被用于渡运取回的地震传感器设备30作为到第一船舶5的有效载荷,允许ROV 35A继续从海床55收集地震传感器设备30。以这种方式,传感器设备取回时间显著减少,因为不升高和降低ROV 35A以用于传感器设备卸载。此外,施加在与ROV 35A有关的装备上的安全问题和机械应力被最小化,因为ROV 35A可以在水面下持续较长时间。
第一船舶5可以在第一方向75上行驶,例如在+X方向上,其可以是罗盘航向或其他线性或预定方向。第一方向75也可以考虑或包括由波浪作用、涌流或风速和风向引起的漂移。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地震传感器设备30被放置在海床55上选择的位置中,例如在X方向上的多个行Rn(图中示出R1和R2)或在Y方向上的多个的列Cn(图中示出C1-Cn),其中n等于整数。在一个实施例中,行Rn和列Cn限定网格或阵列,其中每行Rn(例如R1-R2)包括传感器阵列的宽度(X方向)上的接收器线,或者每列Cn包括在传感器阵列的长度(Y方向)上的接收器线。在行中的相邻传感器设备30之间的距离被显示为距离LR,并且在列中的相邻传感器设备30之间的距离被显示为距离LC。虽然示出了基本上正方形的图案,但是可以在海床55上形成其他图案。其他图案包括非线性接收器线或非正方形图案。图案可以是预先确定的或由其它因素导致的,例如海底55的形貌。距离LR和LC可以基本相等,并且可以包括约60米至约400米或更大的尺寸。如上所述,相邻地震传感器设备30之间的距离可以是预定的或者是由海底55的形貌造成的。
第一船舶5可以以一速度来操作,诸如对于第一船舶5和被第一船舶拖曳的任何装备的操作来说可允许的或安全的速度。该速度可以考虑任何天气状况,例如风速和波浪作用以及水柱15中的涌流。船舶的速度还可以由悬挂、附接到第一船舶5或以其他方式由第一船舶5拖曳的任何作业装备来确定。例如,速度可以被ROV 35A的组件(例如TMS 50A和脐带缆线44A)的阻力系数(drag coefficient)以及任何天气状况或水柱15中的涌流所限制。由于ROV 35A的组件受到取决于组件在水柱15中的深度的阻力,第一船舶速度可以在小于约1节的范围内操作。在其中铺设两个接收器线(行R1和R2)的该实施例中,第一船舶包括介于约0.2节和约0.6节之间的第一速度。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速度包括约0.25节之间的平均速度,其包括小于0.25节的间歇速度和大于约1节的速度,这取决于天气状况,例如波浪作用、风速或水柱15中的涌流。
在地震勘测过程中,可以部署一条接收线,例如R1行。当单个接收器线完成时,使用第二船舶80来提供源信号。第二船舶80设置有源设备或声源设备85,其可以是能够产生适合于获得勘测数据的声学信号或振动信号的设备。源信号传播到海床55,并且一部分信号被反射回地震传感器设备30。第二船舶80可能需要每一个接收器线(在这个例子中为行R1)进行多次通过,例如至少四次通过。在第二船舶80正在进行通过的过程期间,第一船舶5继续部署第二接收器线。然而,由第二船舶80进行通过所涉及的时间可能比第二接收器线的部署时间短得多。这导致在地震勘测中的滞后时间,因为当第一船舶5正在完成第二接收器线时,第二船舶80处于闲置状态。
第一船舶5可以使用一个ROV 35A来铺设传感器设备以形成任意数量的列的第一组两个接收器线(行R1和R2),这可以产生长度达到并包括几英里的每个接收器线。两个接收器线(行R1和R2)可以是平行的或基本上平行的(例如,小于1度、2度、0.5度、0.1度或5度)。当第一船舶5的单方向通过完成并且地震传感器设备30的第一组(行R1,R2)被铺设到预定长度时,设置有源设备85的第二船舶80被用来提供源信号。第二船舶80可以沿着两个接收器线进行八次或更多次的通过,以完成对两行R1和R2的地震勘测。
当第二船舶80沿着两行R1和R2穿梭时,第一船舶5可以转动180度并沿X方向行进,以便将地震传感器设备30放置在与行R1和R2相邻的另外两行中,从而形成第二组两个接收器线。第二船舶80然后可以在第一船舶5转动180度以沿+X方向行进时沿着第二组接收器线进行另一系列的通过,以铺设另一组接收器线。该过程可以重复直到海床55的指定区域已经被勘测。因此,通过在船舶5的一次通过中部署两行,由于用于铺设接收器线的部署时间被大致减半,从而使第二船舶80的空闲时间最小化。
尽管仅示出了两行R1和R2,但是传感器设备30的布局不限于该配置,因为ROV 35A可以适于在单向牵引中布置多于两行的传感器设备。例如,可以控制ROV 35A以在单向牵引中布置三行到六行传感器设备30,或者布置甚至更多数量的行。用于布局传感器阵列的宽度的第一船舶5的“一次通过”运行的宽度可以由系绳46A的长度或传感器设备30之间的间隔(距离LR)限制。
图2是管理自由空间中的光通信链路的系统的实施例。系统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设备205和255。设备205和255可以包括或者指的是地震数据采集设备30、地震传感器设备30、海底地震数据采集单元、地震传感器设备30、地震检波器、水听器、ROV 35A、自主式水下交通工具35A或水下交通工具35A。系统200可以包括图3中描绘的系统3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元件或功能。
设备205和255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发射器210,至少一个接收器215,至少一个链路管理器代理220,至少一个增益控制单元225,至少一个过驱保护系统230,或者至少一个数据存储设备235。数据存储设备235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装置、数据库、数据结构或文件存储库。数据存储设备235可以存储或保持地震数据240、输出水平245或协议250中的一个或多个。发射器210、接收器215、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增益控制单元225、过驱保护系统230和数据存储设备235可以直接地(例如,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或间接地(例如,经由系统200的另一个组件)彼此通信或连接。系统200及其组件(包括设备205和255)可以包括诸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逻辑器件或电路的硬件元件。例如,第一设备20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组件,其用于以第一输出水平传输第一光传输,确定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第一光传输接收到第一封包,以小于或大于第一输出水平的不同的第二输出水平传输第二光传输,识别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地接收到第二封包,并将第二输出水平确立为第一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传输输出水平。
设备205和255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逻辑器件,例如具有处理器的计算设备,以经由通信链路260进行通信。设备205和255可以包括网络接口、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他组件或逻辑结构,以管理设备之间的光链路。通信链路260可以是无线通信链路,例如自由空间中的光链路。
设备205或255可以包括发射器210。发射器210可以包括光发射器。光发射器210可以包括例如光源,诸如激光源、固态激光器、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发光二极管(“LED”)、灯、荧光源或白炽光源。光发射器2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该一个或多个透镜被配置为从光源发射的光形成光束。光发射器210可以包括电子电路或驱动器,该电子电路或驱动器被配置为向光源提供电力以传输具有一个或多个参数的光。参数可以包括例如频率、波长、光强度或输出水平、脉冲率、突发率或颜色。光发射器210可以将电信号转换成光学形式,并将产生的光学形式或信号传送到自由空间。在一些情况下,光发射器210可以包括光源、电脉冲发生器或光调制器。光发射器210可以定位在设备205内或邻近设备205或设备205的外表面上,使得从光发射器发出的光可以从第一设备205通过自由空间行进到第二设备255。
设备205或255可以包括接收器215。接收器215可以包括光接收器215,诸如光检测器或被配置为接收光并将所接收的光转变或转换成电信号的其它组件。接收器215可以包括光电探测器或光电二极管,其在被以预定波长移动的光子撞击时失去电子。当光电二极管被光能撞击时,电子被释放以产生电荷,接收器215可随后放大该电荷。当信号被充分放大时,接收器215可以将信号转换成诸如数字1和0的电信息。
设备205或255可以包括链路管理器代理220。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包括图3中所描绘的系统3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或功能,包括例如链路管理器代理305网络堆栈340或365,或者FPGA 345或370。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指示光发射器210以一输出水平(例如,光强度级别)传输光传输。链路管理器220可将信息编码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提供给光发射器210,以将电信号转换成光并通过自由空间发射光。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对诸如数据封包之类的信息进行编码。数据封包可以根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器235中的协议250被编码。协议250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网络协议或其他数据传输协议。用于对信息进行编码或为数据封包创建数据结构的协议250可以包括例如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因特网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或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例如,封包可以包括对应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结构,诸如头部字段或有效载荷的数量、类型或大小。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使用没有握手的协议250来执行误差检查和校正,以避免在网络接口级别的该处理。例如,UDP可以允许单个封包被丢弃。
第一设备205可以以第一输出水平传输第一光传输。第一输出水平可以指的是默认或初始输出水平。默认输出水平可以存储在输出水平数据结构或数据字段中,所述输出水平数据结构或数据字段存储在数据存储设备235中。默认输出水平可以包括诸如光强度的参数的输出水平。输出水平245可以作为标度(例如,低,中,高)、等级(例如,A,B,C,D)或数字标度(例如,1到10;1到100或其中标度的端点表示高或低的其他数字标度)被存储在数据存储设备235中。输出水平数据结构245可以包括具有多个输出水平(诸如第一输出水平,第二输出水平,第三输出水平,第四输出水平或第五输出水平)的表。这些输出水平可以映射到强度水平或电流或电压水平、功率水平或其他水平。在一些情况下,输出水平245可以包括数值光强度值或发光强度(例如,坎德拉、每单位面积的光功率或每平方米的瓦数)或电信号(例如电压或电流)值。输出水平可以基于模式或波形(诸如三角波模式、正弦波、斜坡函数或其他波形或模式)而增加或减小。
第一设备205可以传输第一光传输到自由空间或朝向第二设备255传输第一光传输。例如,第一设备205可以包括在诸如ROV 35A,AUV或船的水下交通工具中。第二设备205可以包括在地震传感器设备30中。第一设备205在传输第一光传输时可以确定第二设备255是否接收到第一光传输。第一设备205可以确定第二设备255是否接收到由第一光传输承载的或在第一光传输中编码的数据封包或其他信息。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设备205可以确定第二设备255在第一光传输中未能接收到数据封包。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设备205可以确定第二设备255成功地接收到经由光传输承载的数据封包。
第一设备205(或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确定第二设备255未能经由第一光传输接收第一封包。第一设备205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基于由第一设备205从第二设备255接收到的信息或光来确定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第一光传输接收第一封包。例如,第二设备255可以以预定间隔、时间段、或者脉冲重复频率或者脉冲重复间隔(例如,0.1毫秒、0.2毫秒、0.5毫秒、10毫秒、1秒或者某个其它时间间隔)输出光传输。第二设备255可以以默认或初始时间间隔传输光传输,其可以向第一设备205指示第二设备在第一光传输中没有成功接收到数据封包。如果第二设备255在第一光传输中成功地接收到第一数据封包,则第二设备255可以改变光传输的参数,诸如脉冲重复频率。
第一设备205可以检测由第二设备255发送的光传输的脉冲重复间隔或其他时间间隔。第一设备205可以确定脉冲重复间隔对应于预定的脉冲重复间隔,该预定的脉冲重复间隔指示第二设备255没有成功地接收到经由第一光传输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封包。检测光脉冲的脉冲重复间隔可以不同于成功接收封包。例如,光接收器215可以检测光并将光转换为电子信号。装置205可将电子信号的特征(例如,电压、电流或功率)与阈值进行比较。如果响应于比较,第一设备205确定电子信号大于阈值,则第一设备205可以确定接收到光传输。然而,即使第一设备205确定接收到光传输,但是光传输的输出水平可能太低而不能成功解释或解析由光传输承载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封包或其他信息。例如,光传输的强度水平可能足够高以确定接收到光传输,但是对于解密或识别经由光传输承载的比特还不够高。虽然第一设备205可能不识别数据封包,但是第一设备205可以确定光传输被接收,以及光传输的脉冲重复间隔或其他参数。例如,光传输可以在一秒的时间间隔内包括100个光爆或脉冲,从而具有0.01毫秒的脉冲重复间隔或100Hz的脉冲重复频率。第一设备205可以确定具有0.01毫秒的脉冲重复间隔的光传输是默认脉冲重复间隔,其指示第二设备255没有成功地接收或确定在第一光传输中传输的第一一个或多个数据封包。
如果第一设备205的链路管理器代理220确定第二设备255没有成功(或者未能)接收到经由第一光传输承载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封包,则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第二输出水平传输第二光传输。第二输出水平可以不同于、小于或大于第一输出水平。如果第一设备205确定第二设备255未能经由第一光传输接收到数据封包,则第二输出水平可以大于第一输出水平。例如,第一设备205的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响应于第二设备255接收、解析、解码或者以其他方式获得经由第一光传输承载的数据封包,指示第一设备205的光发射器210以更高或更低的输出水平传输第二光传输。第二光传输可以包括第二数据封包。第二数据封包可以与第一数据封包相同,也可以与第一数据封包不同。第二数据封包可以使用协议250或不同协议来编码或生成,协议250例如是与用于生成第一数据封包的协议相同的协议。在一些情况下,除了诸如光强度之类的光传输参数之外,第二光传输可以与第一光传输相同或相似。
第一设备205的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确定第二设备255(或第二设备255的链路管理器代理220)是否接收到承载第二一个或多个数据封包的第二光传输。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设备205可以确定第二设备255没有成功或者未能成功地接收到第二光传输的第二一个或多个封包。在一些情况下,第一设备205可以确定第二设备255成功地接收到第二光传输的第二一个或多个封包。
举例来说,第一设备205可基于以不同于第一预定时间间隔的第二预定时间间隔接收来自第二设备255的光传输来确定或识别第二一个或多个封包被成功接收。例如,第一时间间隔可以包括0.01毫秒的脉冲重复间隔,并且第二时间间隔可以包括不同于0.01毫秒(诸如0.02毫秒,0.001毫秒,0.002毫秒)的脉冲重复间隔,或者一些其他脉冲重复间隔。
第二设备255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技术来指示第二设备255成功地接收到数据封包,诸如第二光传输的一个或多个第二数据封包。例如,第二设备255(或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220)的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在一段时间间隔内停止或终止传输光传输,以指示第二数据封包的成功接收。停止或终止光传输或信号的传输可以减少第二设备255的能量消耗,同时还指示接收到第二数据封包。例如,第二设备255(或第二设备255的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响应于确定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220成功地接收到第二封包而禁用第二设备255的第二光发射器210。可以禁用第二设备255的第二光发射器210以向第一设备205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220指示第二设备255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220成功地接收到第二封包。禁用可以指的是关闭、暂时禁用、断开或进入待机模式。
因此,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205和第二设备255可以利用半双工通信技术来识别第二封包被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半双工技术可以指的是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指示成功接收数据封包的技术,即使第一设备可能尚未成功地从第二设备接收到数据封包。例如,第一设备205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在第一设备205的第一链路管理器220成功地从第二设备255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220经由一个或多个光传输接收到一个或多个数据封包之前,确定第二设备255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220成功接收到第二封包。
第一设备205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为第一设备205确立传输输出水平。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响应于识别第二设备255成功接收到一个或多个封包而确立传输输出水平。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将传输输出水平确立为用于传输承载由第二设备255成功接收的数据封包的光传输的输出水平。例如,第一设备205可以以一输出水平传输封包,确定封包被成功接收,然后使用该输出水平作为用于到第二设备255的后续光传输的传输输出水平。
第一设备205或第二设备255可以包括增益控制单元225。增益控制单元225可以包括诸如接收器AGC单元225之类的AGC单元225。AGC单元225可以基于转换由第一地震数据采集单元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光传输的电信号的交流分量或直流分量中的至少一个的测量来调整增益水平。电信号可以由光接收器215响应于接收一个或多个光传输而生成。例如,AGC单元225可以从光接收器215接收电信号,将它们与阈值进行比较,并响应于阈值来调整增益。增益可以指的是电信号的放大。放大的电信号可以被传送或提供给设备205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包括例如链路管理器代理220或设备205或255的其它进程。
在一些情况下,设备205或255可以包括过驱保护系统230。过驱保护系统230可以检测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信号水平,并且响应于检测到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信号水平指示设备205或255中的组件禁用或关闭。过驱保护系统230可以访问存储在数据存储设备235中的一个或多个阈值,或者预先配置有一个或多个阈值。过驱保护系统230可以保护设备205或255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免于过热。过驱保护系统230可以通过减少由传输电信号的电气组件所消耗的功率的量来减少电池使用或电池消耗。过驱保护系统23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监视设备205或255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电路或其他组件。如果过驱保护系统230检测到危险状况,则过驱保护系统230可以关闭、跳闸或禁用设备205或255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过驱保护系统230可以检测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信号水平,并且响应于检测到大于或等于阈值的信号水平,关闭设备的接收器。
在确立传输输出水平之后,第一设备205可以建立光链路260。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在第一设备205和第二设备255两者识别到传输输出水平后确定要建立光链路260,在所述传输输出水平第一设备205或第二设备255中的另一个成功地接收并处理光传输所承载的数据封包。
类似于第一设备205用来确立传输输出水平的技术,第二设备225可以确立所述传输输出水平。例如,第二设备255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向第一设备205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220以第三输出水平传输第三光传输。第三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三封包。第二设备255可以确定第一设备205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220未能经由第三光传输接收到第三封包。第二设备255可以响应于第三光传输的失败而以比第三输出水平大的第四输出水平传输第四光信号。第四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四封包。第二设备255可以识别第四封包被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第二设备255可以响应于确定第二封包和第四封包被成功接收而建立设备205和设备255之间的光链路260。
在建立光链路260之后,第一设备205或第二设备255可以保持光链路260。例如,第一设备205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提供用于包含在第三光传输或者后续的光传输中的、用于保持光链路的质量水平的状态数据。状态数据可以包括光链路260或设备205或255的组件、功能或模式的参数或特性。例如,状态数据可以包括自动增益控制值、接收器控制设置、发射器控制设置、接收器时钟锁定、成帧错误、比特错误、误码率、接收到的网络封包错误、距离测量或封包重试中的至少一个。
在建立链接之后,第一设备205或第二设备255可以基于状态信息来调整所确立的传输输出水平。状态信息可以指示光链路的质量水平,例如差、好、优(或低,中,高或数值或等级)。例如,如果光学链路260的质量低,或者状态信息指示网络封包错误的数量、成帧错误、比特错误或误码率大于或等于阈值,则设备205或者设备255可以确定增加传输输出水平。增加的传输输出水平可以响应于自由空间的环境参数(例如水的浑浊度)或设备255之间的距离的变化。
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确定第一设备205和第二设备255之间的距离。链路管理器代理220可以基于用重复信号编码的一个或多个光信号中的相位误差或相移来确定距离。例如,设备205可以对经由设备255返回到设备205的发送数据中的重复信号进行编码。设备205可以测量到源的相位误差以确定双向传播时间。系统可以使用双向传播时间和信号的速度(例如,自由空间中的光速)来确定距离。设备205可以使用第一设备205的发射器210和第二设备255的接收器215之间的距离来接收由第一设备205的发射器210发射的信号,以控制发射水平并确定各种参数或限制。
图3是管理自由空间中的光通信链路的系统的实施例。系统300可以建立光通信链路,保持光通信链路,并为接收器215提供自动增益控制。系统300可以包括系统2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元件或功能。系统300可以包括链路管理器代理305。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可以包括链路管理器代理2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或功能。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可以包括或被配置为具有传输控制组件310和接收控制组件325。传输控制组件310可以与接收控制组件325通信或交互。传输控制组件310可以包括UDP传输组件315和硬件层320。UDP传输组件315可以被设计和构造为使用UDP网络协议来传输数据封包。UDP传输模块315收集关于本地发射器210和本地接收器215的各种状态的状态信息。这些状态可以包括例如光输出水平、光接收质量、接收到的帧错误、接收到的比特错误、链路锁定或其他状态。然后可以将状态形成为要发送到网络堆栈340的UDP封包,然后将其传输到第二设备255中的配对的链路管理器代理305。
硬件层320可以指的是与光发射器210接口的层。硬件层320可以被配置为向光发射器210传输电子信号或指令。硬件层320可以执行链路管理的功能,诸如建立链接或保持建立的链接。硬件抽象层320可以指的是允许链路管理器代理305以一般或抽象级别而不是以详细硬件级别与硬件设备(例如,光发射器210)交互的编程层。硬件抽象层320允许链路管理器代理310收集关于光发射器210的功能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例如光输出水平、诸如打开或关闭的输出状态、传输质量或其它信息。另外,硬件抽象层320允许链路管理器代理310为了建立和/或保持链路260而控制光发射器210。
接收控制组件325可以包括UDP接收组件330和硬件层335。UDP接收组件330可以被设计和构造为接收或处理使用UDP网络协议形成的数据封包。硬件层335可以被配置为从光接收器215接收电子信号或指令。硬件层335可以执行链路管理的功能,诸如建立链路或保持建立的链路。硬件抽象层335可以指的是允许链路管理器代理305以一般或抽象级别而不是以详细硬件级别与硬件设备(例如,光接收器215)交互的编程层。
UDP传输组件315和UDP接收组件330可以包括相应的网络堆栈340或365、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345或370、状态350或375、数据链路层355或380或物理层360或385,或可以与相应的网络堆栈340或365、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345或370、状态350或375、数据链路层355或380或物理层360或385通信或经由其进行通信。传输控制组件310可以控制、管理或者以其他方式与光发射器210通信。接收控制组件325可以控制、管理或以其他方式与光接收器215通信。
网络堆栈340和365可以指的是协议栈,诸如计算机网络协议组。网络堆栈340或365可以包括协议定义的软件实现。网络堆栈340或365可以被分成不同的协议(例如HTTP、TCP、IP、以太网或IEEE 802.eu)或不同的层(例如应用层、传输层、因特网/网络层、数据链路/链路层或物理层)。网络堆栈340和365是指实现以太网网络协议(例如,TCP、IP或UDP)的硬件和软件的组合。网络堆栈340可以实现在链路260上使用的网络的传输侧,网络堆栈365可以实现在链路260上使用的网络的接收侧。网络堆栈340转换来自链路管理器代理305的传输控制310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所请求的封包类型(例如,UDP或TCP/IP)以便在链路260上传输。网络栈365可以以标准形式(例如,UDP或TCP/IP)接收数据封包并且将其递送到链路管理器代理305的接收控制325。
数据链路层355或380可以指计算机联网的七层OSI模型的第二层,或者网络堆栈340或365。数据链路层355可以包括协议层,该协议层在网络(例如广域网(WAN))中的相邻网络节点之间传送数据,或同一局域网(LAN)网段上的节点之间传送数据。数据链路层355或380可以提供功能和程序技术来在网络实体之间传送数据,以及检测和可能纠正可能在物理层360或385中发生的错误。
数据链路层355和380可以指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其实现用于在链路260上传输的数据编码以及网络堆栈340和365与物理层360和385之间的数据缓冲。数据链路层355将来自网络堆栈340数据封包缓冲,以允许FPGA 345处的接口与链路260上的期望信令速率之间的必要的速率转换。另外,数据链路层355对来自网络堆栈340的数据进行编码以便在链路260上传输。编码可以包括例如8B/10B、4B/5B、曼彻斯特、相移键控或其它编码。数据链路层380从物理层385接收数据,并在将数据发送到网络堆栈365之前对数据解码。数据链路层380可以向FPGA 370提供关于解码错误、成帧错误等的状态。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数据链路层355和380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FPGA 345和370来实现各个层的功能。
物理层360或385可以指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中的物理层。物理层360或385可以与实际硬件(例如,光发射器210或光接收器215)和信令机制交互。物理层360或385可以提供两个不同站的物理连接。例如,物理层360或385可以定义用于表示二进制信号的硬件设备、连线、布线、频率、脉冲。物理层360或385可以分别向数据链路层355或380提供其服务。数据链路层355或380可以将帧交给物理层360或385。物理层360或385可以将它们转换成表示二进制数据的电脉冲。二进制数据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介质发送。例如,物理层360可以将来自数据链路层355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电信号或光信号以供光发射器210传输。在另一个示例中,物理层385可以将从光接收器215接收的光信号或电信号转换成要提供给数据链路层380的二进制信号。
物理层360和385可以指的是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所述组合实现数据帧速率并且在并行形式和串行形式之间变换该数据以便在链路260上传输。物理层360从数据链路层355得到数据并将其从并行形式转换为串行形式以在链路260上传输。另外,物理层360在没有数据要被发送时保持所需的空闲模式。该空闲模式被设计为保持链路260上的成对发送器和接收器时钟锁定,并可用于确定链路的低水平状态。物理层385将来自链路260的接收到的数据从串行格式转换成并行格式并将其发送到数据链路层380。物理层385可以从数据调制中恢复时钟速率,这对于正确地解码接收到的比特并且建立用于将数据从其接收的串行格式转换为并行格式的适当的帧速率对准都是必要的。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物理层360和385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FPGA 345和370来实现各个层的功能。
状态350和375可以提供关于数据链路层355和380以及物理层360和385的功能的反馈。该状态信息可以用于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并且可以用于建立并且然后维护链路260。一些或全部状态375可以从FPGA 370传递到FPGA345,然后通过链路260传输,作为建立链路260的低级别信息。
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可以执行接收器自动增益控制。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可以通过基于或响应于输入光信号的量或水平将光接收器215的参数调整到最佳或改善状态,来执行接收器自动增益控制。例如,考虑到输入光信号的量,链路管理代理305可以将接收器伺服到最佳状态。链路管理代理305可以连续或基于时间间隔(例如1秒、10秒、30秒、1分钟、5分钟、1毫秒或采样周期)来伺服接收器。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可以通过评估当前的控制设置和输入信号的AC和DC分量的测量来执行接收器自动增益控制。该算法可以评估测量结果并适当地改变控制设置。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可以向较高链路管理层提供信号质量指示,其指示信号为高(例如,可能损坏接收器的组件、使信息或信号失真或者高于阈值的信号水平),还是信号水平为低(例如,信号水平对于接收器来说太低而不能检测或扭曲信息或信号),或者信号水平是否在可接受的水平内。接收器自动增益控制技术可以执行误差恢复功能来处理过驱保护电路的跳闸并返回到正常操作。
链路管理器代理305或系统300可以在空闲空间中建立光通信链路。建立链路可能与保持链路不同,因为建立链路时,两个链路管理器代理之间可能不会发送(或成功解析或接收)信息来控制链路。为了建立链路,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可以使用半双工技术并且在链路的两侧使用一种或多种技术。
系统300可以执行发射器光输出变化技术。例如,当发起两个设备(例如设备205和255)之间的链路时,相应设备的链路管理器代理305或220可以在第一输出(例如,低或最低输出水平)启动或初始化它们各自的光发射器210,并按照三角波模式递增地转换它们的输出。这种变化技术可以响应于从成对的链接的管理器代理接收到成功的UDP封包或在从成对的链接的管理器代理接收到成功的UDP封包之后而停止、终止或完成。响应于接收到UDP封包,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可以从链路发起转换到链路维护。例如,UDP封包的接收可以用信号通知从链路发起到链路维护的转换。
系统30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具有或执行发射器带外光接收确认技术。发射器带外光接收确认技术可以包括半双工通信技术,该技术被设计为向发射代理(例如,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发信号通知输出传输已经达到正常或预定的工作点。该信号可以导致或指示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在其接收器发信号通知它看到可接受的信号水平时禁用其输出发射器达半秒(或秒的其他部分或时间间隔)。这种半双工信令技术可以允许在能够接收到信号通知链路发起完成的UDP封包之前的输出水平控制中的自适应改变。禁用可以指的是关闭输出发射器、将输出发射器置于待机或低功率模式、分离输出发射器或暂时禁用(例如一段时间或以允许输出发射器被使能或被打开的方式)输出发射器。
系统30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具有或者执行基于发射器数据链路层的技术。例如,代替或除了使用发射器输出水平之外,系统可以在链路发起阶段期间使用发射数据来创建到接收代理的半双工通信。通过在输出信号模式中嵌入关于接收信号状态的状态数据,系统300可以确定配对的发射器的质量。系统可以使用该信息来调整配对的发射器。一旦发射器/接收器对均已达到正常或预定操作条件,链路发起过程就可以完成,并且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可以彼此直接通信以维护链路(例如,图2中描绘的链路260)。
系统30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具有或者执行使用接收器数据链路层或者基于接收器数据链路层的技术。系统可以通过在链路管理代理之间的链路上发送信息来维护建立的链路。
系统可以使用光学状态封包来维护链路260。例如,链路管理器代理305可以使用UDP封包来彼此通信,因为UDP可能不需要确认正确的接收。这些封包可以包含关于本地发射器和本地接收器之一或两者的状态信息。该信息可用于指导链路管理代理的控制技术,并保持促进信息通信的预定或链路质量。包含在封包中的信息可以包括例如:接收器AGC质量值、接收器和发射器控制设置、接收器时钟锁定、接收到的成帧错误(即比特错误),接收到的网络封包错误或距离测量。
图4描绘了用于管理自由空间中的光通信链路的方法。方法400可以由系统200、系统300或系统5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或元件执行。在405处,第一设备传输第一光传输。例如,第一设备的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指示第一设备的光发射器以第一输出水平传输第一光传输。第一输出水平可以是光的输出强度级别。第一设备可以朝向第二设备或向第二设备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传输光传输。光传输可以包括、被编码成或以其他方式承载诸如比特、字节、帧、封包、数据封包或网络封包的信息。
在410,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失败。例如,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设备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第一光传输接收第一封包。基于与在第一设备传输第一光传输之后由第一设备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光传输相关联的参数或特性,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失败。
在415处,第一设备可以发送第二光传输。第一设备可以响应于第一光传输的失败而传输第二光传输。第一设备可以响应于确定第一光传输的数据封包未被第二设备成功地接收而传输第二光传输。第一设备可以第二输出水平来传输第二光传输,第二输出水平大于或小于用于传输第一光传输的第一输出水平。第二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二封包。
在420处,第一设备可以识别成功。第一设备可以识别第二封包被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第一设备可以基于第一设备在第二光传输之后接收具有预定参数或特性的第三光传输,确定第二设备在第二光传输中成功地接收到一个或多个数据封包。
在第一设备经由一个或多个光传输成功地接收到来自第二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封包之前,第一设备可以识别出第二封包被第二设备成功地接收到。因此,第一设备可以使用半双工通信技术来识别第二封包被第二设备成功地接收到。
在425处,第一设备可以确立输出水平。例如,第一设备可以确立与第二输出水平相对应的传输输出水平,所述第二输出水平用于由第二设备成功接收到的第二光传输。第一设备可以响应于第二封包被成功接收的标识来建立传输输出水平。
系统可以维护两台设备之间建立的光链路。在以第一输出水平建立光链路之后,如果一个或多个数据封包没有被成功地接收,则系统可以发送后续的光传输,确定光链路的质量,并且调整用于光链路上的光传输的输出水平。例如,设备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识别利用设备和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之间的第一输出水平建立的光链路。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以第一输出水平向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传输第一光传输。第一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一封包。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确定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第一光传输接收第一封包。例如,因为第二链路管理器没有成功地接收封包,所以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可能不响应于接收到封包而提供指示或传输,其中成功接收可以包括成功解析封包以识别封包的有效载荷和标头。
响应于第一光传输的失败,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以大于第一输出水平的第二输出水平来传输第二光信号。第二光传输可以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二封包。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识别出第二封包被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地接收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响应于确定成功地接收到第二封包而调整光链路,以使用第二输出水平来进行设备与地震数据采集设备之间的光传输。
链路管理器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向另一个链路管理器提供状态数据。例如,第二链路管理器可以向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提供状态数据。状态数据可以被包括在向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的第三光传输中。状态数据可以用来保持光链路的质量水平。例如,如果状态数据指示低质量水平(例如,低于阈值),则可以调整输出水平。如果状态数据指示高于阈值的高质量水平,则可以降低输出水平。响应于高于阈值的高质量水平,可以降低输出水平,这可以减少电池使用或消耗。状态数据可以包括自动增益控制值,接收器控制设置、发射器控制设置、接收器时钟锁定、成帧错误、比特错误、误码率、接收到的网络封包错误、距离测量或封包重试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可以基于光链路的质量水平来调整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光发射器的输出水平。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500的框图。计算机系统或计算设备500可以用于实现系统200或系统3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或者方法400的元件。计算系统500包括用于传送信息的总线505或其他通信组件,以及耦接到总线505的处理器510a-n或处理电路,用于处理信息。计算系统5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或耦接到总线的用于处理信息的处理电路。计算系统500还包括耦接到总线505的主存储器515,用于存储信息和要由处理器510执行的指令,主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其他动态存储设备。主存储器515也可以用于在处理器510执行指令期间存储地震数据、装仓功能数据、图像、报告、调整参数、可执行代码、临时变量或其他中间信息。计算系统500还可以包括与总线505耦接的只读存储器(ROM)520或其他静态存储设备,用于存储静态信息和用于处理器510的指令。诸如固态设备、磁盘或光盘的存储设备525被耦接到总线505,用于永久地存储信息和指示。
计算系统500可以经由总线505耦接到显示器535或显示装置,诸如液晶显示器或有源矩阵显示器,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输入设备530可以耦接到总线505,用于向处理器510传送信息和命令选择,该输入设备530例如包括字母数字键和其它键的键盘。输入设备530可以包括触摸屏显示器535。输入设备530还可以包括用于向处理器510传送方向信息和命令选择以及用于控制显示器535上的光标移动的光标控制,例如鼠标、轨迹球或光标方向键。
这里描述的过程、系统和方法可以由计算系统500响应于处理器510执行包含在主存储器515中的指令的排列来实现。这样的指令可以从另一个计算机可读介质读入到主存储器515中,例如存储设备525。执行包含在主存储器515中的指令的排列使得计算系统500执行本文所述的说明性处理。还可以采用多处理布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包含在主存储器515中的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硬连线电路代替软件指令或与软件指令结合来实现说明性实现方式。因此,实施例不限于硬件电路和软件的任何特定组合。
尽管在图5中已经描述了示例计算系统,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和功能操作的实施例可以以其他类型的数字电子电路或计算机软件、固件或硬件(包括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结构及其结构等同物)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实现。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主题和操作的实施例可以以数字电子电路或计算机软件、固件或硬件(包括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结构及其结构等效物)或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来实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可以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例如编码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存储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的电路,用于由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或控制数据处理设备的操作。可替换地或附加地,程序指令可以被编码在人工生成的传播信号上,例如机器生成的电信号、光信号或电磁信号,该信号被生成以编码信息以传输到合适的接收器设备以供数据处理装置执行。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基板、随机或串行存取存储器阵列或设备,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或者可以被包括在其中。而且,虽然计算机存储介质不是传播信号,但是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在人工生成的传播信号中编码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源或目的地。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单独的组件或介质(例如,多个CD、磁盘或其他存储设备)或被包括在其中。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操作可以由数据处理装置对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的数据或从其它来源接收的数据执行。术语“数据处理设备”或“计算设备”涵盖用于处理数据的各种装置、设备和机器,例如包括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片上系统或多个以上设备、或者前面的组合。该装置可以包括专用逻辑电路,例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除了硬件之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为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创建执行环境的代码,例如构成处理器固件、协议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跨平台运行时间环境、虚拟机或其中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的代码。设备和执行环境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计算模型基础设施,如Web服务、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基础设施。
计算机程序(也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程序、脚本或代码)可以用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编写,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声明性或过程性语言,并且可以以任何形式部署,包括作为独立程序或作为适用于计算环境的电路、组件、子例程、对象或其他单元。计算机程序可能但不需要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程序可以存储在保存其他程序或数据(例如,存储在标记语言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的文件的一部分中、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多个协调的文件中(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电路、子程序或部分代码的文件)。计算机程序可以部署为在一台计算机上或多台计算机上执行,所述计算机位于一个站点或跨多个站点分布并通过通信网络互连。
作为示例,适合于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包括微处理器,以及数字计算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处理器可以从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两者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元件是用于根据指令执行动作的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存储数据的大容量存储设备(例如,磁盘、磁光盘或光盘),或者可与其可操作地耦接以从其接收或向其传输数据,或两者皆有。计算机不需要有这样的设备。而且,可以将计算机嵌入到另一个设备中,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或便携式存储设备(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闪存驱动器)),仅举几例。适合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设备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和存储设备,例如包括半导体存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可移动磁盘;磁光盘;和CD 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补充或者并入专用逻辑电路。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主题的实现可以在具有显示设备(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定点设备(例如,鼠标或轨迹球)的计算机上实现,所述显示设备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所述键盘和定点设备向计算机提供输入。其他类型的设备也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感官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触觉反馈;并且可以以任何形式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包括声音、语音或触觉输入。
上述实施例可以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例如,实施例可以使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当以软件实现时,软件代码可以在任何合适的处理器或处理器集合上执行,不管是在单个计算机中提供还是分布在多个计算机中。
另外,计算机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输入和输出设备。除此之外,这些设备可用于呈现用户界面。可用于提供用户界面的输出设备的示例包括用于视觉呈现输出的打印机或显示屏和用于输出的可听呈现的扬声器或其他声音生成设备。可以用于用户界面的输入设备的例子包括键盘和指点设备,诸如鼠标、触摸板和数字化平板电脑。作为另一个例子,计算机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或其他可听格式接收输入信息。
这样的计算机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以任何合适的形式互连,包括局域网或广域网,诸如企业网络、智能网络(IN)或因特网。这样的网络可以基于任何合适的技术,并且可以根据任何合适的协议来操作,并且可以包括无线网络、有线网络或光纤网络。
被用来实现本文描述的功能的至少一部分的计算机可以包括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在本文中也简称为“处理器”)、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一个或多个显示单元以及一个或更多的用户输入设备。存储器可以包括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并且可以存储用于实现在此描述的各种功能的计算机指令(在本文中也被称为“处理器可执行指令”)。(多个)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指令。(多个)通信接口可以耦接到有线或无线网络、总线或其他通信装置,并且因此可以允许计算机向其他设备传输通信或者从其他设备接收通信。例如,可以提供(多个)显示单元以允许用户查看与执行指令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可以提供(多个)用户输入设备以允许用户在指令的执行期间与处理器进行手动调整、做出选择、输入数据或各种其他信息或以各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进行交互。
这里概述的各种方法或过程可被编码为可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的软件,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采用各种操作系统或平台中的任何一个。另外,可以使用许多合适的编程语言或编程或脚本工具中的任何一种编写这样的软件,并且还可以编译为在框架或虚拟机上执行的可执行机器语言代码或中间代码。
在这方面,实现方式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计算机存储器、一个或多个软盘、光碟、光盘、磁带、闪存、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他半导体装置的电路结构或其它非暂时性介质或有形计算机存储介质)编码有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或其他处理器上执行时执行实现如上所述的解决方案的各种实施例的方法。计算机可读媒介或介质可以是可移动的,使得其上存储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被装载到一个或多个不同的计算机或其他处理器上,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本解决方案的各个方面。
这里使用的术语“程序”或“软件”是指可以用来编程计算机或其他处理器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各个方面的任何类型的计算机代码或计算机可执行指令集合。当被执行时执行本方案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不需要驻留在单个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而是可以以模块化的方式分布在多个不同的计算机或处理器中以实现本解决方案的各个方面。
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有许多形式,例如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执行的程序模块。程序模块可以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或其他组件。程序模块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在各种实施例中组合或分配。
而且,数据结构可以以任何合适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为了简化说明,可以示出数据结构具有通过数据结构中的位置相关的字段。这样的关系同样可以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位置为字段分配存储来实现,其传送字段之间的关系。然而,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机制来建立数据结构的字段中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包括通过使用建立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的指针、标签或其他机制。
而且,各种实现可以体现为已经提供了示例的一个或多个方法。作为该方法的一部分执行的行为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排序。因此,可以构造实施例,其中按照与所示不同的顺序执行动作,其可以包括同时执行一些动作,即使在说明性实施例中示出为顺序动作。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不定冠词“一”,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应该理解为是指“至少一个”。对“或”的引用可以被解释为包括在内使得使用“或”描述的任何术语可以指示单个、多于一个以及所有描述的术语中的任何一个。对术语连用词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的引用可以被解释为包含性的或(OR),以指示单个、多于一个以及所有所描述的术语中的任何一个。例如,对“A”和“B”中的至少一个的引用可以仅包括“A”、仅包括“B”以及“A”和“B”两者。
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术语是为了描述的目的,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包括”,“包含”,“具有”,“含有”,“涉及”,“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及其变化形式的使用意在涵盖其后列出的项目、其等同物和附加项目以及之后排他地列出的项目组成的替代实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这里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包括一个、多于一个的所有组合或者所有所描述的元件、动作或组件。
在附图、详细描述或任何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后面附有参考标识符的情况下,已经包括附图标记以增加附图、详细描述和权利要求的可理解性。因此,参考标识符和它们的缺失都不会对任何权利要求元素的范围产生任何限制作用。
这里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来实施而不背离其特征。前述实现方式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这里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范围因此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面的描述来指示,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改变被包含在其中。

Claims (22)

1.一种管理自由空间中光链路以经由水介质传送数据的系统,包括:
位于所述水介质中的海床上的地震数据采集单元,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包括:
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以检测指示地下岩性地层或烃沉积物的声波;
地震数据记录器,以记录对应于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检测的声波的地震数据;以及
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用于:
以第一输出水平通过所述水介质向水下交通工具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传输第一光传输,所述第一光传输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一封包,所述网络协议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中的至少一个;
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所述第一光传输接收到所述第一封包;
响应于所述第一光传输的失败而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输出水平的第二输出水平传输第二光传输,所述第二光传输包括对应于所述网络协议的第二封包;
识别第二封包被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以及
响应于所述第二封包被成功接收的识别,将所述第二输出水平确立为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传输输出水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被配置为使用半双工通信技术来识别所述第二封包被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经由来自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的一个或多个光传输成功地接收到一个或多个数据封包之前,识别所述第二封包被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被配置为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地接收到所述第二封包而禁用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光发射器,禁用所述光发射器以向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指示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地接收到所述第二封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基于包括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和所述水下交通工具之间传输的第一光传输和第二光传输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光信号,基于用重复信号编码的一个或多个光信号中的相位误差确定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水下交通工具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被配置为:
基于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以第一预定时间间隔从所述水下交通工具接收到第一一个或多个光传输,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所述第一光传输接收到所述第一封包;和
基于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以第二预定时间间隔从所述水下交通工具接收到第二一个或多个光传输,识别第二封包被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所述第二预定时间间隔不同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间隔预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自动增益控制单元基于对由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光传输的交流分量或直流分量中的至少一个的测量来调整增益水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自动增益控制单元基于对由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光传输的交流分量或直流分量中的至少一个的测量来增加增益水平;
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过驱保护系统检测信号水平大于或等于阈值,并且响应于检测到信号水平大于或等于阈值而关闭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接收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封包包括对应于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被配置为根据三角波模式将所述第一输出水平增加到所述第二输出水平。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水下交通工具的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被配置为:
以第三输出水平向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传输第三光传输,所述第三光传输包括对应于所述网络协议的第三封包;
确定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所述第三光传输接收到所述第三封包;
响应于所述第三光传输的失败,以不同于所述第三输出水平的第四输出水平传输第四光传输,所述第四光传输包括对应于所述网络协议的第四封包;
识别第四封包被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二封包和所述第四封包的成功接收,建立所述水下交通工具与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之间的光链路。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和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被配置为在所述水下交通工具和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之间建立光链路;以及
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包含在第三光传输中的状态数据,所述状态数据用于保持所述光链路的质量水平,所述状态数据包括自动增益控制值、接收器控制设置、发射器控制设置、接收器时钟锁定、成帧错误、比特错误、误码率、接收到的网络封包错误、距离测量或封包重试中的至少一个。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和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被配置为在所述水下交通工具和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之间建立光链路;
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被配置为提供用于包含在第三光传输中的状态数据,所述状态数据用于保持所述光链路的质量水平,所述状态数据包括自动增益控制值、接收器控制设置、发射器控制设置、接收器时钟锁,成帧错误、比特错误、误码率、接收到的网络封包错误、距离测量或封包重试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光链路的质量水平来调整所述水下交通工具的光发射器的输出水平。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水下交通工具包括远程操作的水下交通工具或自主式水下交通工具中的一个。
15.一种管理自由空间中光链路以经由水介质传送数据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水介质中的海床上提供地震数据采集单元,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检测指示地下岩性地层或烃沉积物的声波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和记录对应于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检测的声波的地震数据的地震数据记录器;
由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以第一输出水平向水下交通工具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传输第一光传输,所述第一光传输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一封包,所述网络协议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中的至少一个;
由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所述第一光传输接收到所述第一封包;
由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响应于所述第一光传输的失败而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输出水平的第二输出水平来传输第二光传输,所述第二光传输包括对应于所述网络协议的第二封包;
由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识别所述第二封包被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二封包被成功接收,由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将所述第二输出水平确立为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传输输出水平。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包括:
使用半双工通信技术来识别第二封包被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经由一个或多个光传输从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地接收到一个或多个数据封包之前,由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识别所述第二封包被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地接收到所述第二封包,由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关闭所述水下交通工具的光发射器,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禁用所述光发射器以向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指示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地接收到所述第二封包。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水下交通工具包括远程操作的水下交通工具或自主式水下交通工具中的一个。
20.一种管理自由空间中光链路以经由水介质传送数据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水介质中的海床上提供地震数据采集单元,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检测指示地下岩性地层或烃沉积物的声波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和记录对应于由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检测的声波的地震数据的地震数据记录器;
由水下交通工具的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识别在所述水下交通工具与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之间以第一输出水平通过水介质在自由空间中建立的光链路;
由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以第一输出水平向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传输第一光传输,所述第一光传输包括对应于网络协议的第一封包,所述网络协议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中的至少一个;
由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确定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未能经由所述第一光传输接收到所述第一封包;
响应于所述第一光传输的失败,由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以不同于所述第一输出水平的第二输出水平传输第二光传输,所述第二光传输包括对应于所述网络协议的第二封包;
由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识别所述第二封包被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成功接收;和
响应于对第二封包的成功接收的确定,由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调整所述光链路以使用所述第二输出水平来进行所述水下交通工具与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之间的光传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包括:
由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提供用于包含在到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的第三光传输中的状态数据,所述状态数据用于保持所述光链路的质量水平,所述状态数据包括自动增益控制值、接收器控制设置、发射器控制设置、接收器时钟锁、成帧错误、比特错误、误码率、接收到的网络封包错误、距离测量或封包重试中的至少一个。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包括:
由所述第一链路管理器代理提供用于包含在到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的第三光传输中的状态数据,所述状态数据用于保持所述光链路的质量水平,所述状态数据包括自动增益控制值、接收器控制设置、发射器控制设置、接收器时钟锁、成帧错误、比特错误、误码率、接收到的网络封包错误、距离测量或封包重试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由所述第二链路管理器代理基于所述光链路的质量水平来调整所述地震数据采集单元的光发射器的输出水平。
CN201780002568.9A 2016-04-27 2017-04-25 光链路管理 Active CN1083514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28417P 2016-04-27 2016-04-27
US62/328,417 2016-04-27
US15/286,834 2016-10-06
US15/286,834 US10270541B2 (en) 2016-04-27 2016-10-06 Optical link management
PCT/US2017/029414 WO2017189575A1 (en) 2016-04-27 2017-04-25 Optical link mana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1430A CN108351430A (zh) 2018-07-31
CN108351430B true CN108351430B (zh) 2020-12-01

Family

ID=60156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2568.9A Active CN108351430B (zh) 2016-04-27 2017-04-25 光链路管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10270541B2 (zh)
EP (2) EP3739363B1 (zh)
CN (1) CN108351430B (zh)
CA (1) CA2988171A1 (zh)
MX (1) MX2017016048A (zh)
WO (1) WO201718957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64585B1 (en) * 2015-11-13 2018-05-08 Anritsu Company Exact phase synchronization of a remote receiver with a measurement instrument
NO343706B1 (en) * 2017-06-13 2019-05-13 Pure Arctic A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rine harvesting
US10310959B2 (en) 2017-11-07 2019-06-04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Pre-deployment validation system using intelligent databases
KR102433875B1 (ko) * 2018-03-23 2022-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EP3797319B1 (en) 2018-05-23 2023-08-30 Blue Ocean Seismic Services Limited An autonomou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O2021067919A1 (en) 2019-10-04 2021-04-08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Doppler shift navig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11698040A (zh) * 2020-05-13 2020-09-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偏光干涉的水下大动态蓝绿激光通信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1876557B1 (en) * 2020-09-23 2024-01-16 Apple Inc. Setting parameters of optical transmitter using receive-side control
CN112346149B (zh) * 2020-10-10 2023-04-25 成都理工大学 一种三分量井中磁力仪测量值校正系统
CN113300777B (zh) * 2021-05-11 2022-10-18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一种用于水下通信的信号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70756A (en) * 1980-11-17 1984-07-10 Donald W. Harvey Remote seismic data system
EP0641095A1 (en) * 1993-08-24 1995-03-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CN1234121A (zh) * 1996-10-23 1999-11-03 振动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无线遥测技术的地震检测系统
CN101079814A (zh) * 2006-05-25 2007-11-28 创新音速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系统处理封包数据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1900838A (zh) * 2008-10-22 2010-12-01 格库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激活地下勘测系统的单元进行测试
CN102638487A (zh) * 2011-03-02 2012-08-1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大型遥测地震仪高性能数据传输方法
WO2014190973A1 (de) * 2013-05-30 2014-12-04 Atlas Elektronik Gmbh Verbring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sbringen und einholen eines schleppsonars
CN105164944A (zh) * 2013-03-15 2015-12-16 费尔菲尔德工业公司 高带宽水下数据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08879A1 (en) * 1993-09-22 1995-03-30 Massachus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rror-rate based laser drive control
JP3455345B2 (ja) * 1995-10-23 2003-10-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遠隔式光信号制御装置及び遠隔式光信号制御装置の光信号レベル制御方法並びに光信号送信装置及び光信号送信装置における監視信号光レベル制御方法
GB9825046D0 (en) * 1998-11-17 1999-01-13 Barr & Stroud Ltd Data communications link
SE519731C2 (sv) * 2000-09-29 2003-04-01 Transmode Systems Ab En sändare-mottagareanordning, samt ett kommunikationssystem med övervakning av optisk kommunikation
US6970651B1 (en) * 2001-07-31 2005-11-29 Terabeam Corporation High-sensitivity tracking in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03046614A2 (en) * 2001-11-28 2003-06-05 Optical Zonu Corporation Smart single fiber optic transceiver
US7787886B2 (en) * 2003-02-24 2010-08-31 Invisitrac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 target using RFID
US7822424B2 (en) * 2003-02-24 2010-10-26 Invisitrack,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ngefinding using RFID and virtual triangulation
JP4955189B2 (ja) * 2003-03-12 2012-06-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波長分割多重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遠隔装置並びに局装置
US6830399B2 (en) 2003-03-14 2004-12-1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pensation of media indexing errors in a printing device
US20050201761A1 (en) * 2003-09-05 2005-09-15 Optical Zonu Corporation SINGLE FIBER TRANSCEIVER with FAULT LOCALIZATION
US7112777B2 (en) * 2004-03-19 2006-09-2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optical receivers from overload optical signals
US8000607B2 (en) * 2005-01-25 2011-08-16 Finisar Corporation Optical transceivers with closed-loop digital diagnostics
GB0504579D0 (en) * 2005-03-04 2005-04-13 British Telecomm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7711322B2 (en) 2005-06-15 2010-05-04 Wireless Fibre Systems Underwat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KR100859808B1 (ko) * 2007-01-05 2008-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출력 모듈의 에러 감지 및 복구를 수행하는 광 네트워크유닛 및 그 제어 방법
GB2478915B (en) * 2010-03-22 2012-11-07 Stingray Geophysical Ltd Sensor array
US8768166B2 (en) * 2011-04-15 2014-07-01 Cisco Technology, Inc. Adaptive setting of transmit power in optical transceivers
US8649690B2 (en) * 2012-05-30 2014-02-11 Cisco Technology, Inc. Optical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system
US9031413B2 (en) * 2012-07-12 2015-05-1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derwater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086008A1 (en) 2012-09-24 2014-03-27 Fairfield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Inverse tim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applications
US8938164B2 (en) * 2012-09-28 2015-01-20 Intel Corporation Optical link auto-setting
US9203524B2 (en) 2012-12-18 2015-12-01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smart underwater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s
GB2511938B (en) 2013-03-11 2016-07-20 Ion Geophysical Corp Power savings mode for ocean bottom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
US9490910B2 (en) 2013-03-15 2016-11-08 Fairfield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High-bandwidth underwater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03183B2 (en) * 2013-12-18 2016-11-22 Northrop Grumman Systems Corporation Free space optical transceiver
EP3090498B1 (en) * 2014-01-02 2018-12-26 TrackServ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clocks underwater using light and sound
MX362782B (es) * 2014-01-28 2019-02-08 Sa Photonics Inc Retransmisión de datos por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óptica por espacio libre atmosférico.
US9608733B2 (en) * 2014-06-09 2017-03-28 Intel Corporation Optical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s
US20160094298A1 (en) 2014-09-25 2016-03-31 Seabed Geosolutions B.V. Wireless data transfer for an autonomous seismic node
US9991952B2 (en) * 2015-09-01 2018-06-05 Allied Telesis Holdings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signal monitor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70756A (en) * 1980-11-17 1984-07-10 Donald W. Harvey Remote seismic data system
EP0641095A1 (en) * 1993-08-24 1995-03-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CN1234121A (zh) * 1996-10-23 1999-11-03 振动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无线遥测技术的地震检测系统
CN101079814A (zh) * 2006-05-25 2007-11-28 创新音速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系统处理封包数据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1900838A (zh) * 2008-10-22 2010-12-01 格库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激活地下勘测系统的单元进行测试
CN102638487A (zh) * 2011-03-02 2012-08-1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大型遥测地震仪高性能数据传输方法
CN105164944A (zh) * 2013-03-15 2015-12-16 费尔菲尔德工业公司 高带宽水下数据通信系统
WO2014190973A1 (de) * 2013-05-30 2014-12-04 Atlas Elektronik Gmbh Verbring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sbringen und einholen eines schleppsona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7016048A (es) 2018-02-21
US10270541B2 (en) 2019-04-23
US20170317765A1 (en) 2017-11-02
CA2988171A1 (en) 2017-11-02
US20190319716A1 (en) 2019-10-17
US20200044752A1 (en) 2020-02-06
EP3341758B1 (en) 2020-03-04
US20200213015A1 (en) 2020-07-02
EP3341758A1 (en) 2018-07-04
EP3739363B1 (en) 2023-06-21
US20190207685A1 (en) 2019-07-04
US10608754B2 (en) 2020-03-31
US11070299B2 (en) 2021-07-20
EP3739363A1 (en) 2020-11-18
CN108351430A (zh) 2018-07-31
WO2017189575A1 (en) 2017-11-02
US10476606B2 (en) 2019-11-12
US10374727B2 (en) 201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1430B (zh) 光链路管理
US11128386B2 (en) High-bandwidth underwater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6249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locate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units
US11994632B2 (en) Near surface imaging and hazard detection
BR122019005393B1 (pt) Gerenciamento de link óptic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Applicant after: Magsaiz FF Co.,Ltd.

Address before: Texas, USA

Applicant before: Fairfield Seismic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3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Applicant after: Fairfield Seism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exas, USA

Applicant before: FAIRFIELD INDUSTRIES, Inc.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