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7270A - 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7270A
CN108347270A CN201710055932.XA CN201710055932A CN108347270A CN 108347270 A CN108347270 A CN 108347270A CN 201710055932 A CN201710055932 A CN 201710055932A CN 108347270 A CN108347270 A CN 108347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terminal device
signal
channel quality
qual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559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光龙
李德建
张永平
刘劲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559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727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3953 priority patent/WO201813764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7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727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除了上报最优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外,还上报与最优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由于终端设备仅需要上报部分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占用的上报资源较少,避免由于终端设备占用过多的上报资源导致系统吞吐量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5G标准将使用毫米波频段进行通信,毫米波频段属于高频通信频段,传播损耗非常大,因此一种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信号传输机制被采用,以通过较大的天线增益来补偿信号传播过程中的上述损耗。在基于波束赋形技术进行信号传输的通信系统中,收发双方各自集成有一组模拟加权向量集合,即波束码本。波束码本中的每一个模拟加权向量都对应一个唯一的空间指向性波束。在通信前,收发双方通过波束训练从波束码本中选取合适的模拟加权向量,此后收发双方分别使用选取的模拟加权向量对应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进行通信。
另外,在基于波束赋形技术进行信号传输的通信系统中,阵列天线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网络设备侧的阵列天线通常具有多个天线端口,因此网络设备具有同一时刻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的能力。为了充分利用资源,网络设备可以利用不同的天线端口为不同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地址码资源,即进行多用户下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 user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U-MIMO)调度。在进行MU-MIMO调度的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利用阵列天线形成的指向性波束来抑制波束的旁瓣辐射,降低不同终端设备间的干扰。然而,由于组成阵列天线的器件并非完全理想,以及实际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的影响,导致波束的旁瓣辐射无法完全消除,进而影响MU-MIMO调度时的系统吞吐量。
针对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的一种方案中,波束训练结束后,终端设备上报全部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选择合适的终端设备进行MU-MIMO调度。但是,由于大规模的阵列天线所能支持的波束数量很大,终端设备上报全部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导致终端设备占用的上报资源过多,进而降低系统吞吐量。
在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方案中,波束训练结束后,终端设备上报一个或多个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在进行MU-MIMO调度时,使用数字预编码抑制波束的旁瓣辐射。但是在实施数字预编码前,为了实现数字预编码的测量和反馈,需要提供额外的信令开销。其中,由于阵列天线的使用,使得MU-MIMO调度变得极为频繁,导致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变得极为可观,进而降低系统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基于全部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或最优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MU-MIMO调度,导致系统吞吐量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1;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除了上报最优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外,还上报与最优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基于终端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估计,根据信号质量估计值决定多用户调度是否需要使用数字预编码。
由于终端设备仅需要上报部分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占用的上报资源较少,避免由于终端设备占用过多的上报资源导致系统吞吐量较低的问题。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按照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包括在同一时隙为不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址资源和天线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在K个参考信号中确定相应多址资源承载的参考信号为与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T>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相同的资源相当于在连续的T个时隙同一天线端口始终占据同样的资源,资源分配方式比较简单,可以降低多址资源分配策略的计算复杂度。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时隙的参考信号。
由于多址资源分配策略中在同一时隙为不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因此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时隙的参考信号即与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其中,所述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数量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数量相等。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在连续的T个时隙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参考信号,其中,T>1,且T小于或等于天线端口的数量。
由于多址资源分配策略中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因此在连续的T个时隙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参考信号即与第一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隙位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之后。
采用该实现方式,终端设备在对参考信号进行测量时,只需要依次对每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测量,并记录信道质量的峰值,待检测到峰值(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出现后,记录之后的N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如果出现更优的信道质量信息,则覆盖此前的记录,重新确定第一参考信号以及第二参考信号。相反,如果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隙位于第一参考信号之前,则需要终端设备增加存储空间以记录更多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隙位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之后,可以节省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
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信道质量最差的参考信号。
通常情况下,波束的信道质量信息越差,对最优波束的干扰程度越小,因此选择满足第二参考信号条件的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信息最差的参考信号作为第二参考信号,可以有利于后续的多用户调度。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数量N由网络设备配置和/或由终端设备决策。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索引。
该上报方式可以降低上报内容负载,适用于周期性或终端设备触发的上报过程。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和参考信号索引。
该上报方式可以使网络设备获得第二参考信号的完整信息,适用于非周期性或基站触发的上报过程。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包括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或秩指示RI;或信道质量指示CQI。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用户调度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L个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L>1;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L个终端设备中每一个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0,其中,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数量大于0;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调度;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基于终端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估计,根据信号质量估计值决定多用户调度是否需要使用数字预编码。由于网络设备仅在部分多用户调度时(网络设备根据信号质量估计值决定多用户调度需要使用数字预编码时)使用数字预编码,因此可以减少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避免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过多导致系统吞吐量较低的问题。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调度,包括: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或者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一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正交的多址资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将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与第一参考值进行比较,判断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是否适合多用户调度,其中信号质量越高说明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间的干扰越小,越适合多用户调度。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包括: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二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直接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或者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至少存在一个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二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数字预编码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其中,所述第二参考值大于第一参考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将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与第二参考值进行比较,判断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是否适合直接进行多用户调度。若适合直接进行多用户调度,则直接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减少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避免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过多导致系统吞吐量较低的问题。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值为最低阶调试编码方案MCS所需的信号质量;和/或所述第二参考值为最高阶调试编码方案MCS所需的信号质量。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之前,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L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确定所述L个终端设备中的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至少存在两个终端设备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不同,且终端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由不同的天线端口发送。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号质量采用下述至少一种特征值表征:信干噪比SINR或信干比SIR。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发送的K个参考信号,K>1;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K个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获得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选择出M个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1;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发送的K个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按照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发送的K个参考信号,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包括在同一时隙为不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T>1。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时隙的参考信号。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其中,所述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数量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数量相等。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在连续的T个时隙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参考信号,其中,T>1,且T小于或等于天线端口的数量。
在另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隙位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之后。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用户调度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的单元。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设计中的装置以及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设计中的装置;或者
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一种可能设计中的网络设备以及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设计中的终端设备。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一种可能设计中的装置以及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设计中的装置;或者
该系统包括上述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一种可能设计中的网络设备以及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设计中的终端设备。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的指令。
第十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的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中,终端设备除了上报最优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外,还上报与最优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基于终端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估计,根据信号质量估计值决定多用户调度是否需要使用数字预编码。
由于终端设备仅需要上报部分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占用的上报资源较少,避免由于终端设备占用过多的上报资源导致系统吞吐量较低的问题;另外,由于网络设备仅在部分多用户调度时(网络设备根据信号质量估计值决定多用户调度需要使用数字预编码时)使用数字预编码,因此可以减少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避免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过多导致系统吞吐量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RP的波束发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阵列天线在某一时隙的多址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Beam1~Beam4在UE处的信道质量结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接收波束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多址资源分配策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多址资源分配策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多址资源分配策略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户调度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户调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以及未来的5G通信系统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场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01。网络设备101可以是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如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等。每个网络设备101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小区)内的终端设备(例如UE)进行通信。该网络设备101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 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01覆盖范围内的多个终端设备102。该终端设备102可以是移动的或固定的。该终端设备102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例如,可以是5G通信系统、LTE通信系统等)中将使用毫米波频段进行通信,毫米波频段属于高频通信的频段,传播损耗非常大,因此一种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信号传输机制被采用,以通过较大的天线增益来补偿信号传播过程中的上述损耗。其中,在基于波束赋形技术进行信号传输的通信系统中,阵列天线得到广泛应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示出了发射阵列天线201和接收阵列天线202。其中,发射阵列天线201和接收阵列天线202均由若干个子阵203(在图2中示出了两个)组成,每个子阵203包含若干个天线单元204(在图2中示出了4个)以及一路射频处理单元(radio frequency,RF)。
在这样的结构下,信号的收发过程如下:在发射端(发射阵列天线201),信号经过基带处理单元(base band,BB)处理后经过不同的射频处理单元RF处理形成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不同的移相器205后加载到天线单元204并发射至自由空间中;在接收端(接收阵列天线202),不同的天线单元204接收到的信号经过移相器205处理后叠加在一起,并由射频处理单元RF处理后形成基带信号,最后送入基带处理单元。
其中,信号在阵列天线中的收发过程可以用式一来描述:
式一:
r=QHFHY=QHFHHPWx+QHFHZ
其中,r表示接收端基带接收信号,x表示发射端基带发射信号,Q表示接收端数字解码矩阵,W表示发射端数字编码预矩阵,F表示接收端天线模拟加权向量,P表示发射端天线模拟加权向量,H表示无线信道衰落矩阵,Z表示高斯白噪声。信号经过模拟加权向量F或者P处理后在空间中可以形成指向性波束。
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收发双方各自集成有一组模拟加权向量集合,即波束码本。波束码本中的每一个模拟加权向量都可以形成唯一的空间指向性波束。在通信前,收发双方通过波束训练从波束码本中选取合适的模拟加权向量,此后收发双方分别使用选取的模拟加权向量对应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进行通信。为了实现波束训练,发射端将在事先约定好的多址资源(时频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上利用不同的发射波束发射收发双方均已知的参考信号,之后接收端通过测量参考信号选择出合适的接收波束以及发射波束,并通知给发射端。
这里以新无线(new radio,NR)空中接口为例,对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信号传输机制进行说明。NR系统的小区通常包含多个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e point,TRP),每个TRP配置一组阵列天线。通常情况下,TPR的一组阵列天线由若干个panel组成,每个panel实际上是阵列天线的一个子阵。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RP的波束发射示意图,在图3中示出了TRP的阵列天线和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其中,TRP的阵列天线由4个panel(panel1~panel4)组成,每个panel有4行8列共32个天线单元,每个panel的每个极化方向至少存在一个天线端口。为了描述简洁,这里以每个panel存在一个极化方向,且每个极化方向只有一个天线端口为例进行说明,即4个panel存在4个天线端口。另外,由于与同一路射频处理单元连接的天线单元在同一时刻只能辐射一个波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panel的天线单元连接一路射频处理单元,因此每个panel在同一时刻可以辐射出一个波束,即该阵列天线同时能够辐射出4个不同的波束。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并不受上述应用场景的限制,例如在其它的应用场景中,每个panel可以存在多个极化方向,每个极化方向可以存在多个天线端口,每个panel的天线单元可以连接多路射频处理单元,在同一时刻辐射多个波束。
在波束训练时,网络设备可以为每个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多址资源,使每个天线端口辐射出不同的波束。这里以不同端口占用不同的频域子带为例来说明波束训练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其他的资源分配方式同样适用,例如不同天线端口占用不同的扩频码或者时频资源序列。
图4为图3所示的阵列天线的多址资源分配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阵列天线在某一时隙分别在频域子带f1~f4上面发射参考信号,且fi使用波束Beami发射。
图5为图3所示的Beam1~Beam4在UE处的信道质量结果示意图,在图3中,由于波束Beam2的主瓣方向与UE对准,因此UE在频域子带f2上的信道质量测量值最高,UE将f2上的信道质量信息上报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便可以获知Beam2是该UE的最优下行发射波束,这就完成了波束训练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波束训练过程中,UE可以使用不同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参考信号并测量,如图6所示,UE在ti时刻使用接收波束Beami接收参考信号并测量。
在波束训练完成之后,网络设备获知了网络内各个UE处的最优下行波束,之后网络设备将为网络内每个UE分配多址资源,并且在网络设备与UE的通信过程中,网络设备将使用每个UE所对应的最优下行波束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事实上,由于网络设备侧的阵列天线通常具有多个天线端口,因此网络设备具有同一时刻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的能力。为了充分利用资源,网络设备可以利用不同的天线端口为不同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时频资源或地址码资源,即进行多用户下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 user 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U-MIMO)调度。在进行MU-MIMO调度的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利用阵列天线形成的指向性波束来抑制波束的旁瓣辐射,降低不同终端设备间的干扰。然而,由于组成阵列天线的器件并非完全理想,以及实际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的影响,导致波束的旁瓣辐射无法完全消除,进而影响MU-MIMO调度时的系统吞吐量。由于不同终端设备间的干扰程度不同,因此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上报信息选择合适的终端设备进行MU-MIMO调度。
在现有技术的一种方案中,波束训练结束后,终端设备上报全部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选择合适的终端设备进行MU-MIMO调度。但是,由于大规模的阵列天线所能支持的波束数量很大,终端设备上报全部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导致终端设备占用的上报资源过多,进而降低系统吞吐量。
在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方案中,波束训练结束后,终端设备上报一个或多个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在进行MU-MIMO调度时,使用数字预编码抑制波束的旁瓣辐射。但是在实施数字预编码前,为了实现数字预编码的测量和反馈,需要提供额外的信令开销。其中,由于阵列天线的使用,使得MU-MIMO调度变得极为频繁,导致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变得极为可观,进而降低系统吞吐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中,终端设备除了上报最优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外,还上报与最优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基于终端设备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估计(例如,信干噪比SINR估计或信干比SIR估计),根据信号质量估计值决定多用户调度是否需要使用数字预编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仅需要上报部分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占用的上报资源较少;另外,由于网络设备仅在部分多用户调度时(网络设备根据信号质量估计值决定多用户调度需要使用数字预编码时)使用数字预编码,因此可以减少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
在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之前,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可能涉及的概念或描述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波束赋形可以为模拟域的波束赋形,基带域的波束赋形或混合波束赋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参考信号可以为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reference signal,CRS)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可以包括:参考信号索引和与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对应的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与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对应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RSRP)、与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对应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received quality,RSRQ)以及与所述参考信号索引对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quality indication,CQI),其中,所述参考信号索引用于表示与所述信道质量信息对应的参考信号。
另外,所述信道质量信息还可以为LTE中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information,CSI),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指示符(CSI-RS Index,CRI)、秩指示(rankindication,R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中的至少一个,或者该信道质量信息还可以为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测量的信道质量信息,例如RSRP或RSRQ中的至少一个。此外,该信道质量信息还可以为上述信息外的其他任意一种或多种信道质量信息,或者包括上述信息之外还包括其他任意一种或多种信道质量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参考信号为终端设备接收的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第二参考信号为终端设备接收的参考信号中与第一参考信号满足相应约束条件的参考信号,该约束条件可以为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也就是说,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属于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当然在部分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也可能不存在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多址资源包括时隙资源、频率资源或地址码资源中的一种或其组合,当然还可以为其它用于承载信号的资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信号质量可以采用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plus noise ratio,SINR)或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SIR)信息表征,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信息进行表征,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
步骤702,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K个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获得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
参考信号和信道质量信息具有对应关系,例如,可以是一一对应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K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进行测量,可以得到K个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
步骤703,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选择出M个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也就是说,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属于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当然部分第一参考信号也可能不存在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为了便于说明,引入变量N,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N≥1。
其中,第一参考信号为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与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例如,网络设备通过端口1和端口2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第一参考信号为端口1发送的参考信号,则与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应该为端口2发送的参考信号。
步骤704,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选择出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
由于在步骤703中选择出了M个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因此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除了上报最优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外,还上报与最优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在这里,最优参考信号对应的波束可以认为是终端设备即将使用的波束,与最优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可以认为是其它终端设备即将使用的波束,因此通过最优参考信号和与最优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对终端设备的SINR和/或SIR进行估计,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多用户调度时终端设备间的干扰情况,并基于此确定多用户调度方式。例如,直接为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通过数字预编码为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或不适合多用户调度,为终端设备分配正交的多址资源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仅需要上报部分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占用的上报资源较少。
为了在K个参考信号中选择出与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按照一定的多址资源分配策略为网络设备的天线端口分配多址资源。也就是说,多址资源和天线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在K个参考信号中确定相应多址资源承载的参考信号为与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第二参考信号。以下通过不同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多址资源分配策略示意图,图8中示出了四个天线端口,分别为端口1、端口2、端口3和端口4。该实施例中,在同一时隙为不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且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也就是说,同一天线端口始终占据同一频率资源。按照该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同一时隙发送的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参考信号。相应地,在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后,与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时隙的参考信号即与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
例如,网络设备通过端口1~端口4向终端设备发送20个波束,记为B1~B20,波束占用的多址资源如图8所示。假如终端设备确定信道质量最优的波束为B1,则与波束B1占用相同时隙的波束分别为B2、B3和B4。容易理解,波束B2、B3和B4为与波束B1通过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波束。基于该原理,可以确定与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参考信号,即确定第二参考信号。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多址资源分配策略示意图,图9中示出了四个天线端口,分别为端口1、端口2、端口3和端口4。该实施例中,在同一时隙为不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且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其中,频率资源的数量和天线端口的数量相等。也就是说,同一天线端口在时间上轮训发送占用不同频率资源的波束。按照该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占用相同频率资源的参考信号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参考信号。相应地,在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后,与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频率资源的参考信号即与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
例如,网络设备通过端口1~端口4向终端设备发送20个波束,记为B1~B20,波束占用的多址资源如图9所示。假如T=4,终端设备确定信道质量最优的波束为B2,波束B2在时隙t1占用频率资源f3,则在连续的4个时隙中,与波束B2占用相同频率资源的波束分别为B6、B10和B14,其中波束B6、B10和B14分别对应端口2、端口1和端口4。也就是说,波束B6、B10和B14为与波束B2通过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波束。基于该原理,可以确定与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参考信号,即确定第二参考信号。
另外,在时隙t5,端口3又重新占用频率f3。也就是说,在超过一定数量的时隙后,与最优波束占用相同频率的波束可能属于同一个天线端口发射的波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限定T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天线端口的数量。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隙位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之后。终端设备在对参考信号进行测量时,只需要依次对每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测量,并记录信道质量的峰值,待检测到峰值(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信道质量信息)出现后,记录之后的N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如果出现更优的信道质量信息,则覆盖此前的记录,重新确定第一参考信号以及第二参考信号。相反,如果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隙位于第一参考信号之前,则需要终端设备增加存储空间以记录更多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占用的时隙位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之后,可以节省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多址资源分配策略示意图,图10中示出了四个天线端口,分别为端口1、端口2、端口3和端口4,以及7个频率资源f1~f7(在该实施例中,频率资源的数量可以大于天线端口的数量),其中,频率资源f1~f7组成频率资源序列。该实施例,在连续的T个时隙中,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频率资源序列中不同位置处的频率资源,且任意两个天线端口在不同时隙对应的频率资源在所述频率资源序列中的相对位置不同。也就是说,同一天线端口占用的频率资源在频率资源序列中的相对位置是轮训的,该相对位置是指不同天线端口在频率资源序列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在时隙t1,端口4占用频率资源f4,端口3占用频率资源f3,则端口3占用的频率资源在频率资源序列(f1~f7)中位于端口4占用的频率资源的前面;在时隙t2,端口4占用频率资源f3,端口3占用频率资源f6,则端口4占用的频率资源在频率资源序列(f1~f7)中位于端口3占用的频率资源的前面。也就是说,在时隙t1和t2,端口3和端口4占用的频率资源在频率资源序列中的相对位置不同。
按照该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具有同一相对位置的频率资源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参考信号。相应地,在确定第一参考信号后,与第一参考信号具有相同相对位置的参考信号即与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可以采用天线端口占用的频率资源在频率资源序列中的排列顺序描述频率资源的相对位置。例如,波束B7占用的频率资源在频率资源序列中排第2位(在时隙t2,波束B7相对波束B5、B6和B8,在频率资源序列中排列第2位),因此将波束B7的相对位置描述为第2个相对位置。
例如,网络设备通过端口1~端口4向终端设备发送20个波束,记为B1~B20,波束占用的多址资源如图10所示。假如T=4,终端设备确定信道质量最优的波束为B2,波束B2在时隙t1占据频率资源序列中的第3个相对位置,则在连续的4个时隙中,与波束B2占用相同相对位置的波束分别为B6、B10和B14,其中波束B6、B10和B14分别对应端口2、端口1和端口4。也就是说,波束B6、B10和B14为与波束B2通过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波束。基于该原理,可以确定与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参考信号,即确定第二参考信号。
另外,在时隙t5,端口3又重新占用第3个相对位置。也就是说,在超过一定数量的时隙后,与最优波束占用相同相对位置的波束可能属于同一个天线端口发射的波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限定T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天线端口的数量。
比较图9和图10示出的实施例可知,图9示出的实施例为图10示出的实施例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在图10示出的实施例中,当天线端口的数量和频率资源的数量相等时,频率资源在频率资源序列中的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一一对应,此时与图9示出的实施例相同。
容易理解的是,在图8-图10示出的实施例中,频率资源可以采用地址码资源替代,频率资源序列可以采用地址码资源序列替代。
另外,当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数量为多个时,终端设备可以上报部分或全部第二参考信号。例如,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参考信号对应波束B1,则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对应波束B2、B3和B4,终端设备可以选择上报波束B2、B3和B4,也可以选择上报波束B2、B3和B4中的一个或两个。
其中,当终端设备上报部分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时,可以降低上报负载,适用于周期性或终端设备触发的上报过程;当终端设备上报全部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时,可以使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适用于非周期性或基站触发的上报过程。
另外,终端设备上报部分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时,可以在所有第二参考信号中选择信道质量信息最差的N个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例如,在波束B2、B3和B4中,波束B2和B3的信道质量信息最差,则可以上报波束B2和B3的信道质量信息。通常情况下,波束的信道质量信息越差,对最优波束的干扰程度越小,因此选择满足第二参考信号条件的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信息最差的N个参考信号作为第二参考信号,可以有利于后续的多用户调度。
可选的,终端设备上报的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可以包括: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索引。该上报方式可以降低上报内容负载,适用于周期性或终端设备触发的上报过程。
可选的,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和参考信号索引。该上报方式可以使网络设备获得第二参考信号的完整信息,适用于非周期性或基站触发的上报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使用数模混合阵列天线,也可以不使用数模混合阵列天线。其中,当终端设备使用数模混合阵列天线时,终端设备上报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为终端设备基于相同的接收波束测量的信道质量信息。假设终端设备使用数模混合阵列天线,且在波束训练阶段使用接收波束R1测得下行波束B1,以及使用接收波束R2测得下行波束B5是信道质量最优的两个波束。终端设备需要上报波束B1和B5,以及与波束B1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波束B2、与波束B5属于不同天线端口发送的波束B6的信道质量信息。其中,波束B2的信道质量信息是基于与波束B1相同的接收波束R1测量的,波束B6的信道质量信息是基于与波束B5相同的接收波束R2测量的。通常情况下,网络设备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空间相关性弱的波束。
利用上述方法上报的信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可以进行多用户调度。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户调度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1,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L个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其中,K>1,L>1。
由于网络设备需要对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调度,因此终端设备的数量至少应该为两个,即L>1。
步骤1102,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K个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获得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
步骤1103,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选择出M个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第二参考信号,也就是说,第一参考信号和第二参考信号属于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系,当然部分第一参考信号也可能不存在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为了便于说明,引入变量N,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N≥1。
其中,第一参考信号为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与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例如,网络设备通过端口一和端口二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第一参考信号为端口一发送的参考信号,则与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应该为端口二发送的参考信号。
步骤1104,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上报选择出的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
由于在步骤1103中选择出了M个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因此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1。
需要指出的是,在步骤1102、1103和1104中以终端设备为单位进行描述,由于在步骤1101中网络设备同时向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发送了K个参考信号,因此应当存在至少两个终端设备执行步骤1102、1103和1104,且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数量大于0。
步骤1105,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
步骤1106,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调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101~步骤1104部分可以参见图7所示实施例,为了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下面重点对步骤1105和步骤1106部分(多用户调度部分)进行说明。
在步骤1105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可以通过SINR或SIR信息表征。例如,可以通过式二计算终端设备的SIR估计值。
式二:
SIRi=RSRPi/∑RSRPjj
其中,SIRi表示终端设备的第i个第一参考信号的SIR估计值,RSRPi表示终端设备的第i个第一参考信号的RSRP,RSRPj表示与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j个第二参考信号的RSRP,ηj表示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j个第二参考信号的功率偏置(由网络设备为各个终端设备所分配的功率与参考信号功率差来决定)。需要指出的是,式二中的RSRP可以由CQI、RSRQ或RSSI替代。
在步骤1106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调度,包括: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或者
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一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正交的多址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值为最低阶调试编码方案MCS所需的信号质量。
可选地,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包括: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二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直接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或者
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至少存在一个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二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数字预编码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
其中,所述第二参考值大于第一参考值,所述第二参考值为最高阶调试编码方案MCS所需的信号质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网络设备仅在部分多用户调度时使用数字预编码,因此可以减少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
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在步骤1105之前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L个终端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确定所述L个终端设备中的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即由网络设备为L个终端设备进行分组,以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为单位进行多用户调度。
由于在进行多用户调度时,网络设备需要在同一时刻采用不同的天线端口向不同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因此网络设备优选选择第一参考信号不同,且第一参考信号由不同的天线端口发送的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调度。其中,第一参考信号不同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占用的最优波束不同,第一参考信号由不同的天线端口发送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在利用各自的最优波束进行信号传输时可以进行多用户调度。
例如,按照图8所示的多址资源分配策略,UEi测得B6和B15为最优下行波束,则UEi需要上报B6和B15以及这两者对应的波束:B5、B7、B8,和B13、B14、B16。基站则优先选择最优波束为B5、B7、B8或者B13、B14、B16的UEj与UEi进行多用户调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仅需要上报部分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占用的上报资源较少;另外,由于网络设备仅在部分多用户调度时使用数字预编码,因此可以减少与数字预编码相关的信令开销。
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装置。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装置结构示意图,该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装置1200包括:
发送单元1201,用于在处理单元1203的控制下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
接收单元1202,用于在处理单元1203的控制下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1;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可选地,所述发送单元1201具体用于:在处理单元1203的控制下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按照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包括在同一时隙为不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
可选地,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T>1。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时隙的参考信号。
可选地,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其中,所述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数量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数量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在连续的T个时隙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参考信号,其中,T>1,且T小于或等于天线端口的数量。
可选地,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索引。
可选地,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和参考信号索引。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户调度装置结构示意图,该多用户调度装置1300包括:
发送单元1301,用于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L个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L>1;
接收单元1302,用于接收所述L个终端设备中每一个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0,其中,所述L个终端设备中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数量大于0;
处理单元1303,用于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
处理单元1303还用于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调度;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1303具体用于: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时,处理单元1303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或者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一参考值时,所述处理单元1303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正交的多址资源。
可选地,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时,所述处理单元1303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包括: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二参考值时,所述处理单元1303直接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或者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至少存在一个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二参考值时,所述处理单元1303通过数字预编码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其中,所述第二参考值大于所述第一参考值。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装置结构示意图,该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装置1400包括:
接收单元140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发送的K个参考信号,K>1;
处理单元1402,用于对所述K个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获得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1402还用于在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选择出M个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1;
发送单元1403,用于上报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可选地,所述接收单元140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按照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发送的K个参考信号,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包括在同一时隙为不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
可选地,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T>1。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时隙的参考信号。
可选地,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其中,所述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数量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数量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在连续的T个时隙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参考信号,其中,T>1,且T小于或等于天线端口的数量。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网络设备1500可以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及通信单元1503。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服务器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1503,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从而使所述存储设备可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接收其他设备发是的用户数据或者向其他设备发送用户数据。
所述处理器1501,为存储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5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器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15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所述存储器1502,用于存储处理器1501的执行指令,存储器15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当存储器1502中的执行指令由处理器1501执行时,使得网络设备1500能够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网络设备1600可以包括:处理器1601、存储器1602及通信单元1603。当存储器1602中的执行指令由处理器1601执行时,使得网络设备1600能够执行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图15所示实施例部分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1700可以包括:处理器1701、存储器1702及通信单元1703。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服务器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1703,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从而使所述存储设备可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接收其他设备发是的用户数据或者向其他设备发送用户数据。
所述处理器1701,为存储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7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器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17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所述存储器1702,用于存储处理器1701的执行指令,存储器17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当存储器1702中的执行指令由处理器1701执行时,使得终端设备1700能够执行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呼叫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和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Claims (34)

1.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1;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按照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包括在同一时隙为不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
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T>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
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时隙的参考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
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其中,所述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数量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数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在连续的T个时隙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参考信号,其中,T>1,且T小于或等于天线端口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索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和参考信号索引。
9.一种多用户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L个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L>1;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L个终端设备中每一个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0,其中,所述L个终端设备中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数量大于0;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调度;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调度,包括:
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或者
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一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正交的多址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包括:
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二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直接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或者
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至少存在一个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二参考值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数字预编码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
其中,所述第二参考值大于所述第一参考值。
12.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发送的K个参考信号,K>1;
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K个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获得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选择出M个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1;
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发送的K个参考信号,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按照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发送的K个参考信号,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包括在同一时隙为不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
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T>1。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
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时隙的参考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
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其中,所述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数量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数量相等。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
在连续的T个时隙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参考信号,其中,T>1,且T小于或等于天线端口的数量。
18.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处理单元的控制下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的控制下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1;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处理单元的控制下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按照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包括在同一时隙为不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
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T>1。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
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时隙的参考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
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其中,所述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数量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数量相等。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在连续的T个时隙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参考信号,其中,T>1,且T小于或等于天线端口的数量。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和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索引。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包括: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测量信息和参考信号索引。
26.一种多用户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向L个终端设备发送K个参考信号,K>1,L>1;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L个终端设备中每一个终端设备上报的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0,其中,所述L个终端设备中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第二参考信号数量大于0;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对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多用户调度;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时,所述处理单元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或者
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一参考值时,所述处理单元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正交的多址资源。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时,所述处理单元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包括:
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全部大于或等于第二参考值时,所述处理单元直接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或者
当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至少存在一个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第二参考值时,所述处理单元通过数字预编码为所述预调度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分配相同的多址资源;
其中,所述第二参考值大于所述第一参考值。
29.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发送的K个参考信号,K>1;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K个参考信号进行信道质量测量,获得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每一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选择出M个第一参考信号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中的每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N个所述第二参考信号,M≥1,N≥1;
发送单元,用于上报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所述M个第一参考信号中至少一个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二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信道质量最优的参考信号,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为所述K个参考信号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通过不同的天线端口发射的参考信号。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通过至少两个天线端口按照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发送的K个参考信号,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包括在同一时隙为不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
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T>1。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
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时隙的参考信号。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址资源分配策略还包括:
在连续的T个时隙为相同的天线端口分配不同的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其中,所述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数量与所述天线端口的数量相等。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对应的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具体为:
在连续的T个时隙中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占用相同频率资源和/或地址码资源的参考信号,其中,T>1,且T小于或等于天线端口的数量。
CN201710055932.XA 2017-01-25 2017-01-25 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Withdrawn CN108347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5932.XA CN108347270A (zh) 2017-01-25 2017-01-25 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73953 WO2018137642A1 (zh) 2017-01-25 2018-01-24 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55932.XA CN108347270A (zh) 2017-01-25 2017-01-25 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7270A true CN108347270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55932.XA Withdrawn CN108347270A (zh) 2017-01-25 2017-01-25 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7270A (zh)
WO (1) WO201813764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29821A1 (en) * 2016-09-28 2019-07-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0029736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for ue-specific rs multiplexing
US20220094420A1 (en) * 2017-06-02 2022-03-24 Apple Inc. Beamformed Measurement for New Radio (N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188A (zh) * 2008-01-03 2008-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跨网络的小区系统信息的方法
CN101730173A (zh) * 2009-12-11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的实现方法和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4537B (zh) * 2013-05-21 2019-05-3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8188A (zh) * 2008-01-03 2008-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跨网络的小区系统信息的方法
CN101730173A (zh) * 2009-12-11 201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驻留的实现方法和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TRI: "R2-168056 On-demand System Information Support for Mobility",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 *
NORTEL等: "Tdoc R2-063585 On demand System Information broadcast", 《3GPP TSG RAN WG2#56BIS》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29821A1 (en) * 2016-09-28 2019-07-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201681B2 (en) * 2016-09-28 2021-1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094420A1 (en) * 2017-06-02 2022-03-24 Apple Inc. Beamformed Measurement for New Radio (NR)
US11646781B2 (en) * 2017-06-02 2023-05-09 Apple Inc. Beamformed measurement for new radio (NR)
WO2020029736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for ue-specific rs multiplexing
US10833905B2 (en) 2018-08-10 2020-11-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for UE-specific RS multiplexing
US11705942B2 (en) 2018-08-10 2023-07-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for UE-specific RS multiplex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37642A1 (zh) 2018-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0090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912665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82321B (zh) 一种信息指示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495879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基站和终端
RU2707735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выборе под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JP7283705B2 (ja) 端末デバイスの能力を報告する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10536456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432479B (zh)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18546B (zh) 干扰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1887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804884B2 (en) Precod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2618957B1 (ko) 다수의 코드북들을 이용한 동시 채널 상태 정보(csi) 능력 보고
CN110475355A (zh) 一种波束训练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88269A (zh) 一种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005548A (zh)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7888307B (zh) 干扰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干扰测量指示方法及装置
US1179952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08633006A (zh) 一种上行发送波束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586741B (zh) 一种信息上报方法及终端
CN108282807A (zh) 信道质量信息的测量、选择和上报方法及装置
WO2020164723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multi-user transmissions
CN108347270A (zh) 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多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9803414A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44363B (zh) 信道质量的测量和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11435848B (zh)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