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45423A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5423A
CN108345423A CN201810041766.2A CN201810041766A CN108345423A CN 108345423 A CN108345423 A CN 108345423A CN 201810041766 A CN201810041766 A CN 201810041766A CN 108345423 A CN108345423 A CN 108345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isplay area
mobile terminal
touch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417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4176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5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5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5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其中,所述预设界面中显示有与所述第一控件预先绑定的被控对象;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本方法实现了通过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进行触控,而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实现响应,进而丰富终端的操作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性。

Description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通常在移动终端的外壳上设置有物理按键,或者在显示屏显示的内容中配置有虚拟按键。当移动终端显示一些特定的场景后,用户通过操作物理按键或者虚拟按键的方式,可以在特定的场景中实现一些操作功能。但是,移动终端的操作功能还不够丰富,用户体验性上还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以丰富移动终端的操作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其中,所述预设界面中显示有与所述第一控件预先绑定的被控对象;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控制装置,运行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所述装置包括:侧边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其中,所述预设界面中显示有与所述第一控件预先绑定的被控对象;侧边触控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侧边触控执行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然后再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从而实现了通过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进行触控,而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实现响应,进而丰富终端的操作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性。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另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中侧边控制功能控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中的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中的另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中的再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中的第一控件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再一种终端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中的提醒消息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中的消息详情界面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中的侧边显示区域的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中的主显示区域的一种界面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另一种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再一种终端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移动终端通常设置有许多的物理按键,例如,HOME键、音量调节键以及电源键等。通常HOME键用于控制移动终端显示桌面,音量调节键用于调节移动终端播放音频文件时音量的大小,而电源键用于控制移动终端启动或者关闭。而且,在不同的场景下,一些物理按键还可以有其他的功能,例如,在一些小说阅读场景中,音量调节键可以用于翻页等。
此外,除了设置的物理按键,移动终端中运行的应用程序在一些场景中还会设置一些虚拟按键。例如,在一些游戏场景中,会在游戏界面中设置一些控制游戏角色移动或者作出预设动作的虚拟按键。
但是,发明人发现,随着应用程序功能的越来越复杂,以及移动终端功能的多样化,移动终端的操作功能还不够丰富,用户体验性上还有待提升。
因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中丰富移动终端的操作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性的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其中,所述预设界面中显示有与所述第一控件预先绑定的被控对象。
步骤S120: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
步骤S130: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然后再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从而实现了通过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进行触控,而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实现响应,进而丰富终端的操作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性。
请参阅图2,本申请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10: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检测所述预设界面的侧边控制功能是否开启。
其中,预设界面为移动终端运行应用程序后所显示的预设界面。例如,当移动终端启动游戏程序时,预设界面为游戏运行时的界面。当移动终端启动图片阅览程序时,预设界面为查看图片时的界面。其中,作为一种方式,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界面的标识来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在启动某个应用程序时,显示预设的界面。例如,在Android系统中,界面是由Activity控件来实现的,而对于每一个实现界面的Activity控件都会有一个唯一性的标识名称,以便移动终端识别。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预设界面对应的侧边控制功能,可以预先配置是否在预设界面被显示时启动。作为一种方式,移动终端可以在设置界面中配置一个单独的侧边控制功能控制界面,在该侧边控制功能控制界面中显示移动终端中安装的应用程序中支持侧边控制功能的应用程序,而对于每一个支持侧边控制功能的应用程序都配置一个使能开关,以便用户根据自己的意愿配置哪些应用程序开启侧边控制功能,或者关闭侧边控制功能。
例如,在图3中,在移动终端设置的侧边控制功能控制界面211中显示有应用程序A、应用程序B、应用程序C、应用程序D以及应用程序E以及每个应用程序对应的使能开关212。每个使能开关212均设置有一个使能标识213,当使能标识213被配置到“关”所在的位置时,表征关闭侧边控制功能,当使能标识213被配置到“开”所在的位置时,表征启动侧边控制功能。例如,在图中,应用程序A、应用程序B、应用程序D以及应用程序E对应的使能标识213被配置到“关”所在的位置,表征他们的侧边控制功能处于关闭状态,而应用程序C对应的使能标识213被配置到“开”所在的位置,表征他们的侧边控制功能处于启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预设界面为支持侧边控制功能的应用程序运行时的界面。当某个支持侧边控制功能的应用程序开启侧边控制功能时,则该支持侧边控制功能的应用程序运行时的界面的侧边控制功能为开启。
步骤S220:如果否,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无法响应触控操作。
当检测到所述预设界面的侧边控制功能没有开启时,在主显示区域中显示预设界面时,控制侧边显示区域无法响应触控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种方式,在主界面中显示预设界面时,移动终端可以控制侧边显示区域黑屏或者依然显示主显示区域在显示预设界面之间所显示的内容。例如,如图4所示,移动终端中安装的应用程序A为支持侧边显示功能的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启动应用程序A之前,主显示区域221显示的为桌面,而侧边显示区域222显示的为时间信息。如图5所示,则在移动终端启动应用程序A之后,主显示区域221显示游戏中的界面时,检测到应用程序A侧边显示功能没有开启,则移动终端使侧边显示区域222的触控失效,但是依然显示时间信息。作为一种方式,如图6所示,如果主显示区域221显示的应用程序A的界面为横屏模式时,移动终端控制侧边显示区域222也对应切换为横屏显示方式,以便用户查看。
作为另一种方式,移动终端在检测到显示的预设界面的侧边控制功能关闭时,依然可以在侧边显示区域第一控件,但是同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无法响应触控操作,以便用户在需要用到侧边显示区域的侧边控制功能时,可以快速的启动侧边控制功能。作为一种方式,移动终端可以在检测到用户长时间触摸侧边显示区域时,使侧边显示区域可以响应触控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使侧边显示区域可以响应触控操作在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定,除了可以通过长时间触控侧边显示区域,还可以通过在主显示区域中触控预先配置的控件等方式实现。
步骤S230:如果是,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其中,所述预设界面中显示有与所述第一控件预先绑定的被控对象。
如图7所示,侧边显示区域222中显示的空间231为第一控件。其中,第一控件可以为按钮控件。
在不同的预设界面中,被控对象会有所不同。例如,在游戏界面中,被控对象可以为游戏角色。而在图片阅览界面中,被控对象可以是被浏览的图片。而在视频播放界面中,被控对象可以是表征视频播放进度的进度条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件的数量可以在开发阶段或者设置阶段进行配置,本申请对于第一控件的具体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定。
步骤S240: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
步骤S250: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
其中,对于不同的被控对象,其所对应的第一响应不同。
下面还是以前述的所列举的界面为例进行说明。例如,预设界面为游戏界面时,被控对象可以为游戏角色,则其对应的第一响应可以是向预设方向移动,也可以是执行预设的游戏动作。预设界面为图片阅览界面时,被控对象为图片,则其对应的第一响应可以是控制被浏览的图片缩放或者是切换当前显示的图片。当预设界面为视频播放界面时,被控对象为进度条,则其对应的第一响应为控制进度条前进或者后退。
作为一种方式,除了侧边显示区域的第一控件单独实现对预设界面中的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外,还可以结合主显示区域中显示的第一控件共同控制被控对象。作为一种方式,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和所述第二控件被同时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二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件和第二控制同时被触控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到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在时间顺序上同时触控,还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到第一控件被触控后间隔预设时间段后第二控件被触控,以及移动终端检测到第二控件被触控后间隔预设时间段后第一控件被触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且侧边控制功能开启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然后再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从而实现了通过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进行触控,而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实现响应,进而丰富终端的操作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性。
请参阅图8,本申请提供的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10: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其中,所述预设界面中显示有与所述第一控件预先绑定的被控对象。
步骤S320: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
步骤S330: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
步骤S340:当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到消息时,在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未显示所述第一控件的区域显示所述消息的提醒信息。
其中,消息可以为移动终端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中任一应用程序所接收到的消息。作为一种方式,提醒信息可以只显示所接收到消息的应用程序的图标以及提醒字样,也可以显示所接收到消息的应用程序的图标以及消息详情中的前几个字符。
如图9所示,提醒信息341可以显示在第一控件231旁边。
步骤S350:检测到所述提醒信息被触控时,在所述主显示区域中将所述预设界面切换为所述消息的详情界面。
如图10所示,在用户触控提醒消息后,可以在主显示区域221中显示所接收到的消息的详情界面。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详情界面可以由所接收到的消息所属的应用程序来控制显示。例如,移动终端所接收到的消息为应用程序B的消息,则检测到所述提醒信息被触控时,移动终端控制应用程序B启动,并在主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程序B中配置为用于展示消息详情的界面来显示消息的详情。
步骤S360: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不显示所述提醒信息。
当检测到提醒消息被触控后,表征用户已经查看该消息,则移动终端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不显示所述提醒信息。
步骤S370:在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用于使所述主显示区域切换回所述预设界面的控件。
如图11所示,移动终端可以在侧边显示区域371中显示控件371,以便用户触控371后,移动终端可以直接在主显示区域中快速显示用户因为要查看消息详情而被切换掉的界面。
此外,还可以基于移动终端的系统中配置的与移动终端中所安装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获取所接收到的消息的详情,在直接在主显示区域中弹出新的界面显示消息的详情。如图12所示,当主显示区域221中在显示应用程序A的界面时,可以直接弹出新的界面372来显示消息的详情信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然后再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从而实现了通过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进行触控,而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实现响应。并且,在接收到消息时,可以在侧边显示区域显示配置为可触控的提醒信息,以便用户查看接收到的消息进而丰富终端的操作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性。
请参阅图1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装置400,运行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所述装置400包括:侧边显示控制单元410、侧边触控检测单元420以及侧边触控执行单元430。
其中,侧边显示控制单元410,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其中,所述预设界面中显示有与所述第一控件预先绑定的被控对象。
侧边触控检测单元420,用于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
侧边触控执行单元430,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
请参阅图1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装置500,运行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所述装置500包括:侧边控制使能单元510、侧边显示控制单元520、侧边触控检测单元530以及侧边触控执行单元540。
侧边控制使能单元510,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检测所述预设界面的侧边控制功能是否开启;
如果侧边控制使能单元510判断否,侧边显示控制单元520,用于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无法响应触控操作,如果侧边控制使能单元510判断是,侧边显示控制单元520,用于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其中,所述预设界面中显示有与所述第一控件预先绑定的被控对象。
侧边触控检测单元530,用于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
侧边触控执行单元540,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
请参阅图1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装置600,运行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所述装置600包括:侧边显示控制单元610、侧边触控检测单元620、侧边触控执行单元630以及消息提醒单元640。
侧边显示控制单元610,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其中,所述预设界面中显示有与所述第一控件预先绑定的被控对象。
侧边触控检测单元620,用于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
侧边触控执行单元630,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
消息提醒单元640,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到消息时,在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未显示所述第一控件的区域显示所述消息的提醒信息,检测到所述提醒信息被触控时,在所述主显示区域中将所述预设界面切换为所述消息的详情界面,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不显示所述提醒信息,在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用于使所述主显示区域切换回所述预设界面的控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然后再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从而实现了通过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进行触控,而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实现响应,进而丰富终端的操作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性。
下面将结合图16以及图17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6,基于上述的终端控制方法、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以执行前述终端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100。移动终端100包括电子本体部10,所述电子本体部10包括壳体12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2上的显示模块120。作为一种方式显示模块120包括显示区域111以及显示区域121,显示区域111设置于移动终端的正面,本申请中将设置有扬声器101的一面作为正面。显示区域121设置于终端的侧边。则在本申请中将显示区域111称为主显示区域,将显示区域121称为侧边显示区域。作为一种方式,显示区域111以及显示区域12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由连个独立的显示设备组成。
如图17所示,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可作为智能手机终端进行使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电子本体部10通常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存储器104、RF(Radio Frequency,射频)模块106、音频电路110、传感器114、输入模块118、电源模块12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并不对所述电子本体部10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所述电子本体部10还可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中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相对于所述处理器102来说,所有其他的组件均属于外设,所述处理器102与这些外设之间通过多个外设接口124相耦合。所述外设接口124可基于以下标准实现: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GPIO)、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内部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但不并限于上述标准。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外设接口124可仅包括总线;在另一些实例中,所述外设接口124还可包括其他元件,如一个或者多个控制器,例如用于连接所述显示区域111的显示控制器或者用于连接存储器的存储控制器。此外,这些控制器还可以从所述外设接口124中脱离出来,而集成于所述处理器102内或者相应的外设内。
所述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所述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所述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所述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所述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显示模块12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RF模块106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所述RF模块106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所述RF模块106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802.10A,IEEE 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 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音频电路110、扬声器101、声音插孔103、麦克风105共同提供用户与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显示模块120之间的音频接口。具体地,所述音频电路110从所述处理器102处接收声音数据,将声音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扬声器101。所述扬声器101将电信号转换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所述音频电路110还从所述麦克风105处接收电信号,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数据,并将声音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102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音频数据可以从所述存储器104处或者通过所述RF模块106获取。此外,音频数据也可以存储至所述存储器104中或者通过所述RF模块106进行发送。
所述传感器114设置在所述电子本体部10内或所述显示模块120内,所述传感器114的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光传感器、运行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热传感器、距离传感器、重力加速度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
具体地,所述光传感器可包括光线传感器114F、压力传感器114G。其中,压力传感器114G可以检测由按压在移动终端100产生的压力的传感器。即,压力传感器114G检测由用户和移动终端之间的接触或按压产生的压力,例如由用户的耳朵与移动终端之间的接触或按压产生的压力。因此,压力传感器114G可以用来确定在用户与移动终端100之间是否发生了接触或者按压,以及压力的大小。
请再次参阅图16,具体地在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线传感器114F及所述压力传感器114G邻近所述显示区域111设置。所述光线传感器114F可在有物体靠近所述显示模块120时,例如所述电子本体部10移动到耳边时,所述处理器102关闭显示输出。
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所述移动终端100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另外,所述电子本体部10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118可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120上的所述显示区域111,所述显示区域111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所述显示区域111上或在所述显示区域11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所述显示区域11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其中,所述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所述触摸控制器;所述触摸控制器从所述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该触摸信息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所述处理器102,并能接收所述处理器102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所述显示区域111的触摸检测功能。除了所述显示区域111,在其它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模块118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如按键。所述按键例如可包括用于输入字符的字符按键,以及用于触发控制功能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的实例包括“返回主屏”按键、开机/关机按键等等。
所述显示模块120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所述电子本体部1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数字、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
所述电源模块122用于向所述处理器102以及其他各组件提供电力供应。具体地,所述电源模块122可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如电池或者交流电)、充电电路、电源失效检测电路、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灯以及其他任意与所述电子本体部10或所述显示模块120内电力的生成、管理及分布相关的组件。
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定位器119,所述定位器119用于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所处的实际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器119采用定位服务来实现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定位,所述定位服务,应当理解为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的位置的技术或服务。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移动终端100并不局限于智能手机终端,其应当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具体而言,移动终端100,是指搭载了智能操作系统的移动计算机设备,移动终端100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移动终端),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其中,所述预设界面中显示有与所述第一控件预先绑定的被控对象;
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界面显示有第二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和所述第二控件被同时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二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检测所述预设界面的侧边控制功能是否开启;
如果是,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否,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无法响应触控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到消息时,在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未显示所述第一控件的区域显示所述消息的提醒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提醒信息被触控时,在所述主显示区域中将所述预设界面切换为所述消息的详情界面;
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不显示所述提醒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所述提醒信息被触控时,在所述主显示区域中将所述预设界面切换为所述消息的详情界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用于使所述主显示区域切换回所述预设界面的控件。
8.一种终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正面的主显示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侧边的侧边显示区域;所述装置包括:
侧边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主显示区域显示预设界面时,使所述侧边显示区域显示第一控件,其中,所述预设界面中显示有与所述第一控件预先绑定的被控对象;
侧边触控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侧边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所述第一控件是否被触控;
侧边触控执行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控件的被触控时,使所述被控对象做出预设的第一响应。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0041766.2A 2018-01-16 2018-01-16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8345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1766.2A CN108345423A (zh) 2018-01-16 2018-01-16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41766.2A CN108345423A (zh) 2018-01-16 2018-01-16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5423A true CN108345423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60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41766.2A Pending CN108345423A (zh) 2018-01-16 2018-01-16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54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4303A (zh) * 2021-04-25 2021-08-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3383A1 (en) * 2011-02-28 2013-03-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detecting a gesture
CN104571832A (zh) * 2015-01-19 2015-04-29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移动终端、及其操控系统和方法
CN105739813A (zh) * 2014-12-29 2016-07-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户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95226A (zh) * 2016-06-01 2016-11-09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电子终端中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63383A1 (en) * 2011-02-28 2013-03-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detecting a gesture
CN105739813A (zh) * 2014-12-29 2016-07-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户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71832A (zh) * 2015-01-19 2015-04-29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移动终端、及其操控系统和方法
CN106095226A (zh) * 2016-06-01 2016-11-09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电子终端中运行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04303A (zh) * 2021-04-25 2021-08-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及其装置、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4190B (zh)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8710456A (zh) 应用程序图标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243282A (zh)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17343A (zh) 应用程序图标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762859A (zh) 壁纸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664475A (zh) 翻译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228025A (zh)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8777731A (zh) 按键配置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646959A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804005A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345422A (zh) 应用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8769299A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255674A (zh) 多进程浏览器进程日志收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512997A (zh) 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8932102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647050A (zh) 应用程序启动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104521A (zh) 接近状态的校正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12563A (zh)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646967A (zh) 显示切换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880396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494851A (zh) 应用程序推荐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683812A (zh)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763243A (zh) 应用程序推荐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8803972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21736A (zh) 图标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