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4452B - 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4452B
CN108334452B CN201810129547.XA CN201810129547A CN108334452B CN 108334452 B CN108334452 B CN 108334452B CN 201810129547 A CN201810129547 A CN 201810129547A CN 108334452 B CN108334452 B CN 108334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le
data
production
templat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295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34452A (zh
Inventor
王丽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OneConnect Financi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2018101295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4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34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4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34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4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测试线程中获取规则框架,并获取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查询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类型和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根据规则类型和规则数据的数量生成规则框架的标识;根据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将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添加至生产线程中,并在生产线程中生成生产规则模板;根据标识将生成的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当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相匹配时,则将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比对效率,保证按照相同的比对顺序进行比对,保证比对的准确率,增强适用性。

Description

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规则移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工作等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完成,而大量工作的完成需要计算机上存储有对应的数据库,而有些数据库中存储有相应的配置文件或处理规则,例如一些银行等系统中会存储有相应的风控规则数据,而相应的规则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是需要经过测试的,测试完成时,将数据库中的数据移交给下一业务流程进行处理。
传统地,当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移交处理后,需要再重新确认被移交的数据是否准确移交,从而才能保证根据数据生成的处理模板或处理准确,一般进行比对是采用移交后的数据库与测试完成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整体比对,则数据的顺序发生了改变等则会报错,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工重新复核,则验证效率低且极易出现错误,适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效率与准确率的规则数据移交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测试线程中获取规则框架,并获取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查询所述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类型和所述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
根据所述规则类型和所述规则数据的数量生成所述规则框架的标识;
根据所述规则框架、所述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
将所述规则框架、所述规则数据以及所述规则条件添加至生产线程中,并在所述生产线程中生成所述生产规则模板;
根据所述标识将生成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
当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相匹配时,则将所述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测试线程中,根据所述规则框架,所述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规则框架中显示的风控规则类型;
根据所述风控规则类型从所述规则数据中提取对应的风控规则;
在所述规则条件中查询所述风控规则对应的风控条件;
根据所述风控规则类型、所述风控规则、所述风控条件得到测试规则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标识将生成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的步骤,包括:
选取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选取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具有相同的标识;提取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中的测试模板数据,并根据所述测试模板数据生成匹配逻辑;
提取生产规则模板中的生产模板数据,并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比对逻辑将所述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至少一条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比未比对成功时,则查找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
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并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初始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作为当前测试模板数据,将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当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更新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继续将所述当前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所述测试模板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生产模板与所述当前测试模板仍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初始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作为当前生产模板数据,将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当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更新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继续将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找根据所述比对逻辑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与对应的所述测试模板数据;
分别获取所述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
当所述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的比对结果为成功时,则将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数据分别进行标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完全匹配时,则将所述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的生产规则模板对应的规则类型;
根据所述规则类型接收对应的验证数据,并将所接收的所述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进行验证;
当接收所述验证服务器对所述验证数据的验证成功指令时,则随机替换所述验证数据中的类别数据得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并将所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发送至所述验证服务器
当接收到所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验证失败的提示信息时,将添加了所述待上线标识的所述生产规则模板上线。
一种规则数据移交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测试线程中获取规则框架,并获取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查询所述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类型和所述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规则类型和所述规则数据的数量生成所述规则框架的标识;
测试规则模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规则框架、所述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
生产规则模板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规则框架、所述规则数据以及所述规则条件添加至生产线程中,并在所述生产线程中生成所述生产规则模板;
比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将生成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
添加模块,用于当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相匹配时,则将所述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测试线程中根据初始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且可以根据规则类型与规则数据数量生成标识字段,进而测试规则模板上携带有该标识字段,将测试线程中的初始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添加至生产线程中,继而在生产线程中生成对应的生产规则模板,该生产规则模板上携带有相同的标识字段,进而根据标识字段将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则将待比对的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按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提高比对效率,且保证按照相同的比对顺序进行比对,保证比对的准确率,增强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规则数据移交验证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规则数据移交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规则数据移交验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测试平台通过网络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测试平台在创建的测试线程中从服务器获取规则框架、以及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和规则条件,并查询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类型和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进而测试平台根据规则类型和规则数据的数量生成规则框架的标识,并根据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将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都添加至测试平台创建的生产线程中,并在生产线程中生成生产规则模板,根据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上携带的标识将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当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完全匹配时,则将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其中,测试平台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服务器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测试平台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2:在测试线程中获取规则框架,并获取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查询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类型和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
具体地,测试线程是指在测试平台工作时,创建的可以执行测试任务以及生成相应的规则模板的线程。规则框架是指初始的规则模板,该初始的规则模板上还未填充具体的规则条件与规则数据,规则框架可以是初始的规则模板,仅仅携带有涉及的风控规则类型等,规则框架可以是存储在相应的规则框架数据库或数据表中的风控规则类型等。规则数据是指与规则框架中不同的规则类型对应的具体的风控规则,例如,规则数据可以是存储在规则数据库或数据表中的具体的风控规则。规则条件是指与规则框架和规则数据对应的规则条件,从而根据规则条件可以得到对应的评估结果,例如,规则条件可以是存储在规则条件数据库或数据表中的风控规则条件。规则类型是指规则框架携带有携带的风控规则的具体种类,例如,规则类型可以是贷款规则类型、可以是借款规则类型等。具体地,测试平台在测试线程中获取到规则框架、并获取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从而查询获取到的规则框架中携带的不同的规则类型,进而框架根据规则类型,获取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例如,测试平台在测试线程中获取到规则框架,如相应的贷款规则框架、借款规则框架,进而获取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与规则条件,从而查询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类型,获取到的规则类型有贷款规则类型和借款规则类型,继而获取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规则框架中的贷款规则类型的规则数据的数量与借款规则类型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
S204:根据规则类型和规则数据的数量生成规则框架的标识。
具体地,在测试线程中,当测试平台获取到规则类型与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类型,从而根据规则类型提取到规则类型的名称中的名称标识字符,并按照规则数据的数量以及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顺序,得到规则框架的数字标识字符,进而将名称标识字符与数字标识字符进行组合,生成规则框架的标识。例如,规则框架的规则类型为贷款规则类型,从而获贷款规则类型的名称中的名称标识字符,如可以是拼音首字母标识,则贷款规则类型的名称标识字符为DK,进而获取到贷款规则类型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如100条规则数据,则按照规则数据的数量,按照贷款规则类型对应的规则数据的顺序得到规则框架的数字标识字符,如贷款规则框架类型对应的第一条规则数据对应的数字标识字符为001,则贷款规则类型对应的第一条规则数据的数字标识字符为001,进而将名称标识字符与数字标识字符组合生成对应的规则框架的标识,则DK001为贷款规则类型对应的规则框架中第一个规则框架的标识。需要说明的是,生成名称标识字符还可以是根据规则框架中对应的规则类型的英文名称生成相应的名称标识字符,如规则类型为贷款规则类型,则英文名称为LOAN,则将该英文名称作为名称标识字符。
S206:根据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
具体地,测试规则模板是指在测试线程中经过测试完成并在测试线程中生成具体的风控规则,测试规则模板中包含有测试模板数据,可以采用测试规则模板评估不同的请求,如可以评估对应的贷款请求等。在测试线程中,验证平台获取到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并在规则框架上添加了对应的标识,从而根据规则框架查询相应的规则数据,进而根据查询到的规则数据对应查询规则条件,从而将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对应输出形成相应的测试规则模板,且测试规则模板上携带有与规则框架对应的标识,其中,测试规则模板中包含测试模板数据。
S208:将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添加至生产线程中,并在生产线程中生成生产规则模板。
具体地,生产线程是指测试平台在工作时,创建的执行将不同的风控规则投入使用的任务的线程,生产线程与测试线程为异步关系。生产规则模板是指在生产线程中等待上线的具体的风控规则,生产规则模板中携带有生产模板数据,可以采用生产规则模板评估不同的请求,如可以评估对应的借款请求等。具体地,测试平台将测试线程中的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添加在生产线程中,可以是,将规则框架存储的框架数据库或数据表添加至生产线程,从而完成对规则框架的添加,将规则数据存储的规则数据库或数据表添加至生产线程中,从而完成对规则数据的添加,将规则条件存储的规则条件数据库或数据表添加至生产线程中从而完成对规则条件的添加,进而在生产线程中,移交的规则框架上携带有对应的标识,进而测试平台在生产线程中按照规则框架的规则类型,查找对应的规则数据,根据查找到的规则数据,查找该规则数据对应的规则条件,从而将规则框架、根据规则框架中对应的规则类型查找到的规则数据,以及查找到与规则数据对应的规则条件进行输出得到生产规则模板,该生产规则模板上携带有与规则框架对应的标识。可以是,在生产线程中,测试平台获取规则模板中的风控规则类型,进而根据风控规则类型从规则数据中提取相应的风控规则,当查询到相应的风控规则时则在规则条件中查询到相应的风控规则对应的风控条件,进而将风控类型、风控规则、风控条件对应输出形成生产规则模板,则生产规则模板包含有生产模板数据。
S210:根据标识将生成的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
具体地,测试平台将相同标识的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可以是,测试平台分别提取测试规则模板中的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规则模板中的生产模板数据,进而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可以采用逐行比对,也可以采用区域比对,如前五行测试模板数据与前五行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等。
S212:当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相匹配时,则将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
具体地,待上线标识是指生产规则模板经过与测试规则模板验证成功从而可以投入使用的标志。当测试平台将测试规则模板中的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规则模板中的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比对完成时,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完全相同则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相匹配时,则生产规则模板可以投入使用,则在生产模板上添加待上线标识,从而后续可以对生产规则模板进行上线处理。
本实施例中,直接将测试线程中生成的测试规则模板与在生产线程中生成的生产规则模板按照标识进行比对,提高比对效率,且可以避免分别采用测试线程中的规则框架与生产线程中的规则框架单独比对,测试线程中的规则数据与生产线程中的规则数据单独比对,测试线程中的规则条件与生产线程中的规则条件进行单独比对造成最后生成的规则模板由于顺序不同出现不同,提高比对的准确性,增强适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测试线程中,根据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的步骤,可以包括:获取规则框架中显示的风控规则类型;根据风控规则类型从规则数据中提取对应的风控规则;在规则条件中查询风控规则对应的风控条件;根据风控规则类型、风控规则、风控条件得到测试规则模板。
具体地,风控规则类型是指具体的风控规则的评价方式的类型,例如,风控规则类型可以是“权重”或“最坏”等。风控规则是指与具体的规则类型以及风控规则类型对应的风控逻辑,风控条件是指不同的风控规则得到最终评估标准的条件。测试平台获取到规则框架中的规则类型,进而根据规则类型,获取具体的风控规则类型,从而根据风控规则类型从规则数据中提取到对应的风控规则,进而查询该风控规则对应的风控条件,将风控规则类型、风控规则以及风控条件进行输出,得到测试规则模板。例如,测试平台获取到规则框架中的规则类型为贷款规则框架,进而贷款规则框架中显示的风控规则类型分别为“权重”和“最坏”,当风控规则类型为“权重”时,则风控规则是制定相关的权重,则从规则数据中提取到相应的贷款所关联的信用等级的评估项的权重、曾有的违约记录的评估项的权重、目前是否已贷款的评估项的权重,当风控规则类型为“最坏”时,则根据“最坏”的风控规则类型,从规则数据中选取相应的风控规则,如风控规则有“人工继续复检”、“审核拒绝”与“审核通过”,进而选取相应的风控规则对应的风控条件,例如,“人工继续复检”的风控条件为“出现待复核的项目,如贷款时信用等级需要再次复核”,“审核拒绝”的风控条件为“审核不通过”,如信用等级低于预设的信用等级,则审核不通过,进而风控规则显示为“审核拒绝”,“审核通过”的风控条件是指批准相应的贷款申请,进而根据如上的风控规则类型、风控规则以及风控条件,进行相应的输出得到测试规则模板,且测试规则模板上携带有与规则框架相同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根据规则框架中显示的风控规则类型,与风控规则类型对应的风控规则以及与风控规则对应的风控条件可以生成测试规则模板,生成准确,保证后续的比对准确且提高后续的比对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标识将生成的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的步骤,可以包括:选取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选取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具有相同的标识;提取测试规则模板中的测试模板数据,并根据测试模板数据生成匹配逻辑;提取生产规则模板中的生产模板数据,并根据匹配逻辑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具体地,匹配逻辑是指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规则,匹配逻辑可以是逐行比对,可以是按照不同的区域进行比对,可以是多行一起比对,可以是规定每一行具体的数据等。进一步地,测试平台选取在测试线程中生成的测试规则模板以及在生产线程中生成的生产规则模板,进而,选取携带有相同标识的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也即从测试规则模板中提取对应的测试模板数据,根据测试模板数据生成相应的匹配逻辑,从具有相同标识的生产规则模板中提取到对应的生产规则模板数据,根据生成的匹配逻辑,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例如,测试平台选取在测试线程中生成的测试规则模板以及在生产线程中生成的生产规则模板,进而,选取携带有相同标识的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也即从测试规则模板中提取对应的测试模板数据,根据测试模板数据生成相应的匹配逻辑,如匹配逻辑是规定测试模板数据中每一条数据具体的内容以及出现顺序,如匹配逻辑为测试模板数据中第一条数据为A,第二条数据为B,第三条数据为C,也即根据测试模板数据,规定每一条数据的具体内容以及不同数据的顺序,从相同标识的生产规则模板中提取到生产规则模板数据,根据生成的匹配逻辑,将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也即比对生产模板数据是否为第一条数据为A,第二条数据为B,第三条数据为C等。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按照标识进行比对,从而保证比对顺序的准确性,且可以根据生成的匹配逻辑直接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提高比对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比对逻辑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当至少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查找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作为当前测试模板数据,将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更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继续将当前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
本实施例中,可以查询到生产模板数据中缺失的数据,比对准确,并且可以对缺失的数据进行标注,直观明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还可以包括:当生产模板与当前测试模板仍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作为当前生产模板数据,将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更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继续将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
本实施例中,可以查询到生产模板数据中增加的数据,比对准确,并且可以对增加的数据进行标注,直观明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还可以包括:查找根据比对逻辑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对应的测试模板数据;分别获取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当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与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的比对结果为成功时,则将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数据分别进行标记。
本实施例中,可以查询到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中不同的数据,比对准确,并且可以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标注,直观明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还可以包括当至少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查找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作为当前测试模板数据,将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更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继续将当前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当生产模板与当前测试模板仍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作为当前生产模板数据,将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更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继续将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查找根据比对逻辑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对应的测试模板数据;分别获取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当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与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的比对结果为成功时,则将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数据分别进行标记。
具体地,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是指与顺序排列的与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相邻的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例如,测试模板数据为顺序排列的“数据A、数据B和数据C”,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为“数据A”,则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是与“数据A”相邻的测试模板数据,也即“数据B”;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为“数据B”,则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为“数据C”。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是指顺序排列的与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相邻的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例如,生产模板数据为顺序排列的“数据D、数据E和数据F”,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为“数据D”,则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是与“数据D”相邻的生产模板数据,也即“数据E”;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为“数据E”,则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为“数据F”。当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根据匹配逻辑进行匹配时比对不成功时,则查找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进而从测试模板数据获取到初始测试模板数据,初始测试模板数据也即当前条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进而再获取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的当前条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作为当前测试模板数据,将当前模板数据与当前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仍未匹配成功时,则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并将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更新为当前模板数据,进而再将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未匹配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直至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匹配成功时,则停止比对,进而在测试模板数据中将与生产模板数据未匹配成功的数据进行标记,也即当前的测试模板数据比生产模板数据多,则生产模板数据有缺失,进而在测试模板数据中标记处生产模板数据缺失的数据。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对其余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进行逐一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进一步地,当如上方式比对完成时,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仍未比对到完全匹配的测试模板数据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初始生产模板数据可以是当前条未匹配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也即当前条未匹配成功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作为当前生产模板数据,进而将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未比对成功时,则再获取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更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进而再将更新后的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未匹配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直至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匹配成功时,则停止比对,进而在生产模板数据中将与测试模板数据未匹配成功的数据进行标记,也即当前的测试模板数据比生产模板数据有确实,进而在生产模板数据中标记增加的数据。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对其余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进行逐一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进一步地,采用如上方法,当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仍未比对到完全匹配的测试模板数据时,则获取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进而将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未比对成功时,则获取再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再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直至找到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并将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标记。
例如,测试模板数据为数据A、数据B、数据C、数据D和数据E,生产模板数据为数据A、数据B和数据E,采用匹配逻辑,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也即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A与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A进行比对,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B与生产模板中的数据B进行比对,直至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全部进行比对完成,当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C与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E比对时,则无法比对成功,则获取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D与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E进行比对,当仍未比对成功时在,则获取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E与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E进行比对,当比对成功时,则将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C与数据D进行标注,也即生产模板中的数据有缺失。
进一步地,采用上述方法仍未找到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则可能为生产模板数据为数据A、数据B、数据C、数据D和数据E,测试模板数据为数据A、数据B和数据E,采用匹配逻辑,将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也即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A与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A进行比对,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B与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B进行比对,直至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全部进行比对完成,当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C与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E比对时,则无法比对成功,则获取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D与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E进行比对,当仍未比对成功时,则获取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E与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E进行比对,当比对成功时,则将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C与数据D进行标注,也即生产规则模板中的数据有增加。
进一步地,采用上述方法仍未找到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则可能为测试模板数据为数据A、数据B和数据C,生产模板数据为数据A、数据B1和数据C,采用匹配逻辑,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也即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A与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A进行比对,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B与生产模板中的数据B1进行比对,直至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全部进行比对完成,当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B与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B1比对时,则无法比对成功,则获取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C与生产模板数据中的数据C进行比对,当比对成功时,则将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B与数据B1进行标注,也即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中的数据有不同。
本实施例中,采用三级比对的方法,可以查询到生产模板数据中缺失的数据、测试模板数据中缺失的数据以及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中不同的数据,查询准确全面,保证生产规则模板与测试规则模板的比对准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完全匹配时,则将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获取的生产规则模板对应的规则类型;根据规则类型接收对应的验证数据,并将所接收的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进行验证;当接收验证服务器对验证数据的验证成功指令时,则随机替换验证数据中的类别数据得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并将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当接收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验证失败的提示信息时,将添加了待上线标识的生产规则模板上线。
具体地,验证数据是指对生产线程中添加待上线标识的生产规则模板进行进一步验证从而可以上线使用的数据,例如,验证数据可以是用户登录数据,验证数据可以是生产规则模板对应的产品代码等。类别数据是包含在验证数据中不同的验证信息,例如,可以是用户输入的登录数据,也可以是规则类型对应的场景数据等。具体地,测试平台获取到生产规则模板对应的规则类型,进而根据规则类型接收到与规则类型对应的验证数据,可以接受请求操作的用户进行输入的用户登录数据,也可以根据规则类型获取对应的场景标识数据,进而将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进行验证,验证服务器对验证数据验证通过时,则向测试平台发送验证成功指令,进而测试平台随机替换验证数据中的不同的类别数据,如可以将用户登录数据进行替换,也可以将场景标识数据进行替换,再将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进行验证,当验证服务器对随机替换后的验证数据进行验证失败,则接收到验证失败的提示信息,则测试平台对生产规则模板验证完成,可以实现上线,进而将添加了上线标识的生产规则模板进行上线。
例如,测试平台获取到生产规则模板对应的规则类型为贷款规则类型,进而根据贷款规则类型接收到与规则类型对应的验证数据,可以接受请求操作的用户进行输入的账号密码,也可以根据规则类型获取对应的场景标识数据,如贷款规则类型对应的场景标识数据为01,进而将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进行验证,验证服务器对验证数据验证通过时,则向测试平台发送验证成功指令,进而测试平台随机替换验证数据中的不同的类别数据,如可以将账号密码进行替换,也可以将场景标识数据01进行替换,再将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进行验证,当验证服务器对随机替换后的验证数据进行验证失败,则接收到验证失败的提示信息,则测试平台对生产规则模板验证完成,可以实现上线,进而将添加了上线标识的生产规则模板进行上线。
需要说明的是,将添加了待上线标识的生产规则模板采用验证数据进行上线前的验证,当验证成功时,则可以实现上线操作,保证上线的生产规则模板准确。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规则数据移交测试装置300,包括:获取模块310、生成模块320、测试规则模板生成模块330、生产规则模板生成模块340、比对模块350和添加模块360,其中:
获取模块310,用于在测试线程中获取规则框架,并获取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查询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类型和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
生成模块320,用于根据规则类型和规则数据的数量生成规则框架的标识。
测试规则模板生成模块330,用于根据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
生产规则模板生成模块340,用于将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添加至生产线程中,并在生产线程中生成生产规则模板。
比对模块350,用于根据标识将生成的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
添加模块360,用于当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相匹配时,则将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测试规则模板生成模块330,可以包括:
风控规则类型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规则框架中显示的风控规则类型。
风控规则获取单元,用于根据风控规则类型从规则数据中提取对应的风控规则。
风控条件获取单元,用于在规则条件中查询风控规则对应的风控条件。
测试规则模板生成单元,用于根据风控规则类型、风控规则、风控条件得到测试规则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比对模块350可以包括:
选取单元,用于选取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选取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具有相同的标识;。
匹配逻辑生成单元,用于提取测试规则模板中的测试模板数据,并根据测试模板数据生成匹配逻辑。
比对单元,用于提取生产规则模板中的生产模板数据,并根据匹配逻辑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比对单元还可以包括:
查找子单元,用于当至少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查找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
第一比对子单元,用于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作为当前测试模板数据,将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第一标记子单元,用于当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更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继续将当前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比对单元还可以包括:
第二比对子单元,用于当生产模板与当前测试模板仍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作为当前生产模板数据,将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第二标记子单元,用于当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更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继续将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比对单元还可以包括:
查找子单元,用于查找根据比对逻辑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对应的测试模板数据。
获取子单元,用于分别获取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
第三标记子单元,用于当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与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的比对结果为成功时,则将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数据分别进行标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规则数据移交测试装置300还可以包括:
规则类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的生产规则模板对应的规则类型。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规则类型接收对应的验证数据,并将所接收的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进行验证。
替换模块,用于当接收验证服务器对验证数据的验证成功指令时,则随机替换验证数据中的类别数据得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并将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
上线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验证失败的提示信息时,将添加了待上线标识的生产规则模板上线。
关于规则数据移交测试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规则数据移交测试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在测试线程中获取规则框架,并获取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查询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类型和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根据规则类型和规则数据的数量生成规则框架的标识。根据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将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添加至生产线程中,并在生产线程中生成生产规则模板。根据标识将生成的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当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相匹配时,则将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在测试线程中,根据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的步骤,包括:获取规则框架中显示的风控规则类型。根据风控规则类型从规则数据中提取对应的风控规则。在规则条件中查询风控规则对应的风控条件。根据风控规则类型、风控规则、风控条件得到测试规则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标识将生成的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的步骤,包括:选取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选取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具有相同的标识。。提取测试规则模板中的测试模板数据,并根据测试模板数据生成匹配逻辑。提取生产规则模板中的生产模板数据,并根据匹配逻辑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根据比对逻辑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至少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查找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作为当前测试模板数据,将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更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继续将当前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当生产模板与当前测试模板仍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作为当前生产模板数据,将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更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继续将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查找根据比对逻辑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对应的测试模板数据。分别获取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当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与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的比对结果为成功时,则将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数据分别进行标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当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完全匹配时,则将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获取的生产规则模板对应的规则类型。根据规则类型接收对应的验证数据,并将所接收的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进行验证。当接收验证服务器对验证数据的验证成功指令时,则随机替换验证数据中的类别数据得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并将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当接收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验证失败的提示信息时,将添加了待上线标识的生产规则模板上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在测试线程中获取规则框架,并获取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查询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类型和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根据规则类型和规则数据的数量生成规则框架的标识。根据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将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添加至生产线程中,并在生产线程中生成生产规则模板。根据标识将生成的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当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相匹配时,则将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在测试线程中,根据规则框架,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的步骤,可以包括:获取规则框架中显示的风控规则类型。根据风控规则类型从规则数据中提取对应的风控规则。在规则条件中查询风控规则对应的风控条件。根据风控规则类型、风控规则、风控条件得到测试规则模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标识将生成的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的步骤,可以包括:选取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选取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具有相同的标识。提取测试规则模板中的测试模板数据,并根据测试模板数据生成匹配逻辑。提取生产规则模板中的生产模板数据,并根据匹配逻辑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比对逻辑将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当至少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查找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作为当前测试模板数据,将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更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继续将当前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生产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当生产模板与当前测试模板仍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作为当前生产模板数据,将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当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更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继续将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查找根据比对逻辑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对应的测试模板数据。分别获取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当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与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的比对结果为成功时,则将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与测试数据分别进行标记。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当测试规则模板与生产规则模板完全匹配时,则将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获取的生产规则模板对应的规则类型。根据规则类型接收对应的验证数据,并将所接收的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进行验证。当接收验证服务器对验证数据的验证成功指令时,则随机替换验证数据中的类别数据得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并将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当接收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验证失败的提示信息时,将添加了待上线标识的生产规则模板上线。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测试线程中获取规则框架,并获取所述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查询所述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类型和所述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所述规则框架是指初始的规则模板,所述规则数据是指与所述规则框架中不同的所述规则类型对应的风控规则,所述规则条件是指与所述规则框架和所述规则数据对应的规则条件,所述规则类型是指所述规则框架携带的所述风控规则的种类;
根据所述规则类型和所述规则数据的数量生成所述规则框架的标识;
根据所述规则框架、所述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包括:获取所述规则框架中显示的风控规则类型;根据所述风控规则类型从所述规则数据中提取对应的风控规则;在所述规则条件中查询所述风控规则对应的风控条件;根据所述风控规则类型、所述风控规则、所述风控条件得到测试规则模板;
将所述规则框架、所述规则数据以及所述规则条件添加至生产线程中,并在所述生产线程中生成生产规则模板;
根据所述标识将生成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包括:选取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选取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具有相同的标识;提取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中的测试模板数据,并根据所述测试模板数据生成匹配逻辑;提取所述生产规则模板中的生产模板数据,并根据匹配逻辑将所述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所述匹配逻辑是指将所述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规则;
当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相匹配时,则将所述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匹配逻辑将所述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至少一条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查找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
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并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初始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作为当前测试模板数据,将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当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更新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继续将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所述测试模板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生产模板与所述当前测试模板仍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初始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作为当前生产模板数据,将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当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更新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继续将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找根据所述匹配逻辑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与对应的所述测试模板数据;
分别获取所述未比对成功的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
当所述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的比对结果为成功时,则将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分别进行标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相匹配时,则将所述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生产规则模板对应的规则类型;
根据所述规则类型接收对应的验证数据,并将所接收的所述验证数据发送至验证服务器进行验证;
当接收所述验证服务器对所述验证数据的验证成功指令时,则随机替换所述验证数据中的类别数据得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并将所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发送至所述验证服务器;
当接收到所述替换后的验证数据验证失败的提示信息时,将添加了所述待上线标识的所述生产规则模板上线。
6.一种规则数据移交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测试线程中获取规则框架,并获取所述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查询所述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类型和所述规则框架对应的规则数据的数量,所述规则框架是指初始的规则模板,所述规则数据是指与所述规则框架中不同的所述规则类型对应的风控规则,所述规则条件是指与所述规则框架和所述规则数据对应的规则条件,所述规则类型是指所述规则框架携带的所述风控规则的种类;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规则类型和所述规则数据的数量生成所述规则框架的标识;
测试规则模板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规则框架、所述规则数据以及规则条件生成测试规则模板,包括:获取所述规则框架中显示的风控规则类型;根据所述风控规则类型从所述规则数据中提取对应的风控规则;在所述规则条件中查询所述风控规则对应的风控条件;根据所述风控规则类型、所述风控规则、所述风控条件得到测试规则模板;
生产规则模板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规则框架、所述规则数据以及所述规则条件添加至生产线程中,并在所述生产线程中生成生产规则模板;
比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将生成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进行比对,包括:选取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选取的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具有相同的标识;提取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中的测试模板数据,并根据所述测试模板数据生成匹配逻辑;提取所述生产规则模板中的生产模板数据,并根据匹配逻辑将所述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所述匹配逻辑是指将所述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规则;
添加模块,用于当所述测试规则模板与所述生产规则模板相匹配时,则将所述生产规则模板添加待上线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单元还包括:
查找子单元,用于当至少一条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查找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
第一比对子单元,用于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测试模板数据,并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初始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作为当前测试模板数据,将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第一标记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所述未比对成功的测试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测试模板数据更新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继续将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测试模板数据与所述生产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所述测试模板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单元还包括:
第二比对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生产模板与所述当前测试模板仍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初始生产模板数据,并从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初始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作为当前生产模板数据,将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
第二标记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未比对成功时,则从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中获取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并通过所获取到的下一条生产模板数据更新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继续将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直至所述当前生产模板数据与所述测试模板数据比对成功时,则标记参与比对的未比对成功的所述生产模板数据。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129547.XA 2018-02-08 2018-02-08 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334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9547.XA CN108334452B (zh) 2018-02-08 2018-02-08 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29547.XA CN108334452B (zh) 2018-02-08 2018-02-08 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4452A CN108334452A (zh) 2018-07-27
CN108334452B true CN108334452B (zh) 2021-02-05

Family

ID=62927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29547.XA Active CN108334452B (zh) 2018-02-08 2018-02-08 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44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5534A (zh) * 2018-10-29 2019-04-12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风控审核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5111A (zh) * 2018-12-14 2019-05-2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验证过程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39523B (zh) * 2020-02-21 2022-01-25 江西三晶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器测试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60171B2 (en) * 2013-11-08 2016-10-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ocessing data in data migration
CN104363272A (zh) * 2014-10-29 2015-02-1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04122B (zh) * 2014-12-29 2018-02-06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迁移数据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7122369B (zh) * 2016-02-25 2021-05-11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740465A (zh) * 2016-03-04 2016-07-06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的自定义比对方法
CN106846136A (zh) * 2016-12-23 2017-06-13 税友软件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数据比对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4452A (zh) 2018-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7054B (zh) 协同办公数据流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73371B (zh) 数据审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92601B (zh) 待办事项信息的推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8334452B (zh) 规则数据移交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280626B (zh) 合同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874661B (zh) 测试映射关系库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42756A (zh) 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62799B (zh) 基于在线仲裁的裁决书生成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9325118B (zh) 不平衡样本数据预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09508964B (zh) 项目建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09954A (zh) 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37818B (zh) 网络发布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90788B (zh) json文件的比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8897728B (zh) 短信拼接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77121A (zh) 订单数据反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95171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95902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标准管理系统
CN112507729A (zh) 页面中文本翻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24898B (zh) 问答系统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57668A (zh) 快速验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69240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27974B (zh) 软件产品的业务功能实现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2016297B (zh) 意图识别模型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63929B (zh) 系统上线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1188A (zh) 一种场景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