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34288A - 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4288A
CN108334288A CN201810094334.8A CN201810094334A CN108334288A CN 108334288 A CN108334288 A CN 108334288A CN 201810094334 A CN201810094334 A CN 201810094334A CN 108334288 A CN108334288 A CN 108334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node
memory
target
storage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943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34288B (zh
Inventor
刘朝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34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4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34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4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9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data integrity, e.g. data losses, bit err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62Virtualisation aspects
    • G06F3/0664Virtualisation aspects at device level, e.g. emulation of a storage device or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该方案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具有多个存储介质,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中构建有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每个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之间建立有映射关系,该方法包括: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及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确定与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从该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其中,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容量不小于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将目标数据存储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该方案可以提高向移动终端的存储设备中存储较大数据的成功概率,提高移动终端中存储设备的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1月29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1223855.0、发明名称为“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都可能会具备多个存储设备。如,移动终端的多个存储设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等;另一类是外部存储器,例如,硬盘、U盘、安全数字存储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也称为SD卡)等等。
然而,移动终端的每种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的容量都相对较小,这样,很容易由于所需存储的数据的大小超过某个存储设备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而导致数据无法成功存储的情况。例如,假设待存储的文件为3G,而某个存储设备当前剩余的容量为1G,则无法存储该文件,导致文件存储失败。因此,如何减少由于待存储的数据过大,而导致移动终端的存储设备无法成功存储数据的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以提高向移动终端的存储设备中存储较大数据的成功概率,提高存储设备的资源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多个存储介质,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中构建有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每个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之间建立有映射关系,且每个存储介质仅与一个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
确定与所述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
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容量不小于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
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
优选的,与所述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之间具有预设的映射先后顺序,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为由所述至少两个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按照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组成的连续的存储空间;
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包括:
按照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属于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的一部分连续的存储空间。
优选的,所述按照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从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
按照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确定出存储空间处于所述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之间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空间。
优选的,所述按照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包括:
从所述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起始虚拟存储地址;
根据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对应的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以及物理存储地址位于所述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之后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
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以及所述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起始物理存储地址开始,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直至所述目标数据完全被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
优选的,在所述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之前,还包括:
检测到存储介质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时,为当前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介质创建存储节点,其中,不同的存储节点用于表征不同的存储介质;
确定当前创建的多个存储节点,并依次将所述多个存储节点分别映射到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中,构建出每个所述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存储每个所述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存储节点映射到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先后顺序。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多个存储介质,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中构建有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每个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之间建立有映射关系,且每个存储介质仅与一个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所述装置包括:
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
关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
介质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容量不小于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
优选的,与所述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之间具有预设的映射先后顺序,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为由所述至少两个存储区节点的存储空间,按照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组成的连续的存储空间;
所述介质确定单元,包括:
介质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属于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的一部分连续的存储空间。
优选的,所述介质确定子单元,包括:
区间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从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
空间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确定出存储空间处于所述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之间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空间。
优选的,所述介质确定子单元,包括:
地址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起始虚拟存储地址;
地址选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对应的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以及物理存储地址位于所述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之后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包括:
数据存储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以及所述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起始物理存储地址开始,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直至所述目标数据完全被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节点创建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之前,检测到存储介质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时,为当前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介质创建存储节点,其中,不同的存储节点用于表征不同的存储介质;
映射构建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创建的多个存储节点,并依次将所述多个存储节点分别映射到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中,构建出每个所述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关系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每个所述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存储节点映射到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先后顺序。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将两个或多个存储介质映射为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使得每个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这样,在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需要存储数据时,可以将每个虚拟存储节点作为一个存储单元来操作,在确定出需要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目标数据需要存储到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之后,可以根据该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从该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选取出一个或者多个目标存储介质来存储该目标数据,从而可以减少由于单个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所需存储的数据的大小,而导致数据存储失败的情况;同时,有效利用了移动终端的多个存储介质来共同存储数据,有利于减少存储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映射到一个虚拟存储节点的多个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数据存储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存储方法适应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发明人经过对现有的移动终端中存储设备存储数据的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在移动终端内置或插入有多个存储介质的情况下,每个存储介质都是相互独立的,对外均单独映射为一个可以存储数据的节点,这样,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每次获取到需要存储的数据之后,只能将数据存储到一个存储介质中。然而,一旦所需存储的数据的大小超过该存储介质的剩余容量,则会导致数据无法成功存储。
而实际上,移动终端所具有的多个存储介质的总剩余容量有可能大于所需存储的数据的大小的,但是却无法将一个数据(如,数据包或文件等)存储到多个存储介质中,从而出现部分存储介质的资源浪费,而所需存储的数据却无法被存储的情况。例如,假设所需存储的文件大小为3G,而终端具有的存储介质1的剩余容量为2G,而另一个存储介质的剩余容量为2G,由于每个存储介质的剩余容量均小于该文件的大小,所以文件不能成功存储到这两个存储介质中的任意一个,可见,虽然这两个存储介质的总剩余容量大于该文件的大小,但是由于单个存储介质的剩余容量小于文件的大小,就导致文件无法存储,使得这两个存储介质的存储资源浪费。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每次存储数据,可以同时占用移动终端中两个或多个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就可以大大减少由于数据的大小超过某个存储介质的剩余容量,而导致数据无法成功存储的情况,从而减少了移动终端中存储资源的浪费。
因此,发明人经过研究提出,可以将移动终端的两个或多个存储介质对外映射为一个虚拟存储节点,这样,对外可以呈现出的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为该虚拟存储节点对应的两个或多个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也就是说,在终端具有多个存储介质的前提下,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中会构建有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且每个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之间建立有映射关系,其中,每个存储介质仅与一个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
举例说明,假设移动终端具有三个存储介质,则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可以构建一个虚拟存储节点,并将该三个存储介质对外映射为该一个虚拟存储节点,相应的,使得该三个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被映射到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这样,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等于该这三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总和。
又如,假设移动终端具有五个存储介质,分别为存储介质1、存储介质2、存储介质3、存储介质4和存储介质5,则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可以构建虚拟存储节点1和虚拟存储节点2,并将存储介质1和存储介质2映射到虚拟存储节点1,而将存储介质3、存储介质4和存储介质5映射到虚拟存储节点2。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具有该多个存储介质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内部存储器或者存储设备等,如,移动终端的内存条等等;也可以是移动终端外接的存储设备,例如,插入移动终端的卡槽内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与移动终端相连的存储装置或存储设备等。
基于以上共性,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数据存储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1,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用于存储该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
其中,为了便于区分,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当前待存储的数据称为目标数据。同时,将操作系统构建的虚拟存储节点中,当前用于存储该目标数据的虚拟存储节点称为目标虚拟存储节点。
在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中构建有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的情况下,该操作系统获取到待存储的目标数据的同时,可以确定出该目标数据所需要存储到哪个目标存储节点中。
如,用户发起存储目标数据的请求时,可以从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中选取出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作为需要存储该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又如,在应用程序发起存储目标数据的请求的情况下,应用程序可以按照预设的或者用户实时指定的虚拟存储节点,确定出待存储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并在向操作系统提交存储该目标数据的请求时,指示出该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又如,操作系统也可以随机或者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出目标虚拟存储节点。
当然,在操作系统中仅仅构建有一个虚拟存储节点的情况下,需要存储数据的虚拟存储节点可以是唯一确定的。
S102,确定与该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
由前面虚拟存储节点的构成可知,每个虚拟存储节点由至少两个存储介质映射而成,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由与该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该至少两个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组成,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大小为该至少两个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之和。
相应的,为了确定出该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构成,需要基于预先构建的虚拟存储节点与存储介质的映射关系,确定出映射为该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所有存储介质,确定出至少两个存储介质。其中,为了便于区分,将与该目标存储介质具有映射关系的存储介质称为候选存储介质。
S103,从该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该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
其中,该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容量不小于该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也就是存储该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空间的大小,相应的,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容量也就是存储介质当前剩余的可用存储空间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将目标数据存储到该目标虚拟存储节点中,实际上是将该目标数据存储到该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候选存储介质中。具体的,可以根据存储该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以及该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对应的候选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容量,存储该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一个或多个候选存储介质。其中,为了便于区分,将从该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的用于存储该目标数据的候选存储介质称为目标存储介质。
例如,目标数据的大小为3G,而目标虚拟存储节点中候选存储介质1中剩余容量为2G,而候选存储介质2中的剩余容量为2G,则可以将候选存储介质1和候选存储介质2均作为存储该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介质,使得这两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剩余空间之和可以容纳该目标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在选取目标存储介质时,只要是选取出的所有目标存储介质的剩余容量总和,大于该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即可,对于具体的选取方式可以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考虑到一般情况下,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都是连续的,而在向存储设备中存储数据时,一般都是按照从前向后的顺序,选取连续的存储空间来存储该数据,以达到更为合理的存储数据。相应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也可以具有预设的先后顺序,其中,该先后顺序可以反映存储介质映射到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先后顺序,因此,该先后顺序也称为映射先后顺序。这样,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就是由该至少两个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按照该映射先后顺序组成的连续的存储空间。可见,该映射先后顺序也可以反映出不同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在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的先后顺序。
相应的,可以按照该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从该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该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可以理解的是,选取出的该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为按照该映射先后顺序组成的连续的存储空间,且属于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的一部分连续的存储空间。
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依据该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从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然后,按照该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对应的该至少两个候选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映射先后顺序,确定出存储空间处于该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之间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以及该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空间。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虚拟存储地址是指虚拟存储节点所对应的存储地址,而物理存储地址是指各个存储介质对应的存储地址。其中,虚拟存储地址与存储介质的物理存储地址之间具有映射关系,每个虚拟存储地址可以映射到唯一的存储介质的一个物理存储地址。
如,参见图2,其示出了映射为一个虚拟存储节点的多个虚拟存储介质的先后顺序关系的示意图。由图2可知,N个虚拟存储介质映射为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且该N个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的总和为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大小。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同时,在图2中各个存储介质的先后顺序表征了该各个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在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构成顺序,由图2可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依次由存储介质1、存储介质2、存储介质3、……存储介质N依次构成,这样,如果访问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时,实际上是先从存储介质1的存储空间开始访问,然后是存储介质2的存储空间,依此类推。相应的,在向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存储数据时,可以是先向存储介质1的存储空间中存储数据;当存储介质1的存储空间不存在剩余的可用空间时,则继续向存储介质2的存储空间中存储数据;当存储介质2中不存在剩余的可用空间时,再向存储介质3的存储空间中存储数据,依此类推。
假设需要存储的目标数据为3G,而该虚拟存储节点中存储介质1不存在剩余的存储空间,而存储介质2的总存储空间为3G,且其中1G已经被占用,剩余2G的存储空间;而存储介质3的总存储空间为2G,且该2G存储空间尚未被占用,在该种情况下,则需要占用存储介质2中的2G存储空间,并占用存储介质3中的1G存储空间来存储该目标数据。相应的,虚拟存储节点中用于存储该目标数据的起始虚拟存储地址是该存储介质2中1G存储空间的末尾处,且虚拟存储节点中用于存储该目标数据的终止虚拟存储地址为存储介质3中1G存储空间的末尾处,即目标存储介质为存储介质2和存储介质3,其目标数据需要从存储介质2中最靠前的1G存储空间之后的存储空间开始存储,直至存储到该存储介质3的前1G存储空间。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先根据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例如,哪些存储空间被占用,哪些存储空间处于空闲状态等,确定出存储该目标数据的起始虚拟存储地址;然后,依据该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以及虚拟存储地址与存储介质的物理存储地址对应关系,确定出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对应的物理存储地址所在的目标存储介质,并从该目标存储介质中该物理存储地址处开始,向该目标存储介质以及该目标存储介质之后的其他目标存储介质中存储该目标数据,直至完成目标数据向该虚拟存储节点对应的存储介质中存储为止。
S104,将该目标数据存储到该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
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出能够存储该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之后,可以将该目标数据存储到该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空间中,使得目标数据可以被可靠存储。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将两个或多个存储介质映射为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使得每个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这样,在操作系统需要存储数据时,可以将每个虚拟存储节点作为一个存储单元来操作,在确定出需要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目标数据需要存储到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之后,可以根据该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从该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对应的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选取出一个或者多个目标存储介质来存储该目标数据,从而可以减少由于单个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空间小于所需存储的数据的大小,而导致数据存储失败的情况;同时,有效利用了终端的多个存储介质来共同存储数据,有利于减少移动终端中存储资源的浪费。
可以理解的是,在操作系统将移动终端具有的至少两个存储介质映射为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之前,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在检测到存储介质连接到该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还会为每个存储介质创建一个存储节点,不同存储节点用于表征不同的存储介质,操作系统通过存储节点来区分各个存储介质,并实现为应用程序提供对存储介质的访问,也即俗称的供应用程序挂载并使用。
其中,每个存储节点可以通过一个节点标识来区分,如,终端的操作系统为存储介质1创建的存储节点标识为存储节点a,而为存储介质2创建存储节点b。
相应的,操作系统将至少两个存储介质映射为一个虚拟存储节点时,可以是将至少两个存储节点映射为一个虚拟存储节点,如,存储该至少两个存储节点与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需要构建存储介质或者说存储节点与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关系时,可以先确定出当前创建的多个存储节点,并依次将该多个存储节点分别映射到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中,构建出每个该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确定出存储节点映射到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先后顺序,在存储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的映射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存储该至少两个存储节点映射到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先后顺序。
为了便于理解按照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从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具体过程,下面以移动终端为手机,并假设手机的操作系统将所有存储节点均映射为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为例进行介绍,如,参见图3所示,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手机的操作系统为当前与手机连接的每个存储介质分别建立存储节点,得到多个存储节点。
其中,每个存储介质对应一个存储节点,存储节点可以认为是操作系统为了区分以及识别存储介质,而创建的用于表征存储介质的标识对象。
可以理解的是,手机的操作系统可以是在每次检测到手机新连接了一个存储介质时,为当前与该手机建立连接的存储介质创建一个存储节点;也可以是在手机开机或者满足特定条件时,检测当前与手机相连的所有存储介质,并分别为每个存储介质建立存储节点。
例如,手机在开机时,操作系统可以为手机中内置的存储介质以及当前已插入手机内的存储介质创建存储节点,而在手机开机之后,如果手机连接了新的存储介质,操作系统仍会在检测到连接的该新的存储介质时,为当前新连接的存储介质生成一个用于标识该存储介质的存储节点。
S302,手机的操作系统创建虚拟存储节点,依次构建该多个存储节点到该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关系,并存储该多个存储节点映射到该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先后顺序。
其中,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由依次映射到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多个存储节点对应的存储空间顺序组成。相应的,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是由该多个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按照映射到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先后顺序依次构成。这样,如果访问该虚拟存储节点时,同样是按照该映射的先后顺序,依次访问映射到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各个存储节点对应的存储空间。
举例说明,仍以图2为例进行介绍,同时假设N为4,假设按照存储介质1、存储介质2、存储介质3以及存储介质4的先后顺序,将这四个存储介质对应的存储节点映射为虚拟存储节点。且假设操作系统为存储介质1、存储节点2、存储介质3以及存储介质4构建的存储节点依次为存储节点1,存储节点2、存储节点3和存储节点4,则操作系统可以存储虚拟存储节点与这四个存储节点的映射关系为:
虚拟存储节点:存储介质1->存储介质2->存储介质3->存储介质4;
由该映射关系可知,存储节点1先映射到虚拟存储节点,而存储节点4最后映射到该虚拟存储节点,则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可以看成由4块连续的子存储空间组成,其中第一块子存储空间为存储节点1的存储空间,第二块子存储空间为存储节点2的存储空间,第3块子存储空间为存储节点3的存储空间,第4块子存储空间为存储节点4的存储空间。
例如,假设存储介质1的存储空间为1G、存储节点2的存储空间为2G、存储节点3的存储空间为4G,存储节点4的存储空间为2G,则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总容量为1G+2G+3G+2G=8G,且虚拟存储节点的前0G-1G的存储空间由存储介质1对应的1G存储空间构成,虚拟存储节点的从第2-3G的存储空间由存储介质2对应的2G存储空间构成,虚拟存储节点的第4G-6G的存储空间由存储介质3对应3G存储空间构成,而虚拟存储节点的第7G-8G的存储空间由存储介质4对应的2G存储空间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步骤S301和步骤S302是构建虚拟存储节点的过程,其是在向虚拟存储节点中存储数据之前的操作,本实施例仅仅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在存储目标数据之前对这两个步骤进行介绍,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无需每次存储数据之前均执行以上步骤S301和S302。
S303,手机的操作系统获取待向该虚拟存储节点中存储的目标数据。
S304,手机的操作系统检测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剩余存储容量是否大于该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305;如果否,则输出存储容量不足的提示信息。
S305,手机的操作系统从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存储该目标数据的起始虚拟存储地址。
如,根据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确定需要从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的哪个存储地址处开始存储该目标数据,则确定出的存储该目标数据的起始地址。
其中,由于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实际上是由多个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映射而成,因此,为了便于区分,将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对应的存储地址称为虚拟存储地址,而该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存储该目标数据的起始地址称为起始虚拟存储地址。相应的,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该目标数据的结束地址称为终止虚拟存储地址。
S306,手机的操作系统根据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以及该多个存储节点映射到该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先后顺序,从该起始虚拟存储地址所对应的存储节点的物理存储地址开始,向该多个存储节点的物理存储空间中存储目标数据,以使得目标数据被存储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
为了与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存储地址进行区分,将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存储地址称为物理存储地址。
具体的,在从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存储目标数据的起始虚拟存储地址之后,可以根据映射先后顺序,确定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对应的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以及物理存储地址位于该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之后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相应的,可以依据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以及该映射先后顺序,从该起始物理存储地址开始,向该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存储该目标数据,直至目标数据完全被存储到该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是由该多个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按照映射先后顺序依次组成,因此,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的虚拟存储地址也与该多个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具有映射关系,且一个虚拟存储地址唯一映射到一个物理存储地址,因此,可以确定出该起始虚拟存储地址映射到的存储节点的物理存储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图3实施例是以移动终端是手机为例进行介绍,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在移动终端为其他设备时,也同样适用于图3所示的实施例。
对应本申请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装置。
如,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种数据存储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具有多个存储介质,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中构建有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每个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之间建立有映射关系,且每个存储介质仅与一个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所述装置包括:
节点确定单元401,用于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
关系确定单元402,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
介质确定单元403,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容量不小于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
数据存储单元404,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与所述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存储介质具有预设的映射先后顺序,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为由所述至少两个存储区节点的存储空间,按照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组成的连续存储空间;
所述介质确定单元,包括:
介质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为按照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组成的连续存储空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介质确定子单元,包括:
区间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从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
空间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确定出存储空间处于所述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之间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空间。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介质确定子单元,包括:
地址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起始虚拟存储地址;
地址选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对应的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以及物理存储地址位于所述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之后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包括:
数据存储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以及所述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起始物理存储地址开始,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直至所述目标数据完全被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节点创建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之前,检测到存储介质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时,为当前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介质创建存储节点,其中,不同的存储节点用于表征不同的存储介质;
映射构建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创建的多个存储节点,并依次将所述多个存储节点分别映射到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中,构建出每个所述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关系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每个所述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存储节点映射到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先后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多个存储介质,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中构建有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每个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之间建立有映射关系,且每个存储介质仅与一个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
确定与所述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
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容量不小于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
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之间具有预设的映射先后顺序,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为由所述至少两个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按照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组成的连续的存储空间;
所述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包括:
按照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属于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的一部分连续的存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从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
按照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确定出存储空间处于所述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之间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包括:
从所述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起始虚拟存储地址;
根据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对应的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以及物理存储地址位于所述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之后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
所述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以及所述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起始物理存储地址开始,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直至所述目标数据完全被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之前,还包括:
检测到存储介质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时,为当前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介质创建存储节点,其中,不同的存储节点用于表征不同的存储介质;
确定当前创建的多个存储节点,并依次将所述多个存储节点分别映射到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中,构建出每个所述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存储每个所述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存储节点映射到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先后顺序。
6.一种数据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具有多个存储介质,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中构建有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每个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之间建立有映射关系,且每个存储介质仅与一个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所述装置包括:
节点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
关系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
介质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剩余存储容量不小于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
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数据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虚拟存储节点具有映射关系的至少两个存储介质之间具有预设的映射先后顺序,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为由所述至少两个存储区节点的存储空间,按照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组成的连续的存储空间;
所述介质确定单元,包括:
介质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的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至少两个候选存储介质中,确定出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属于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的一部分连续的存储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确定子单元,包括:
区间确定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从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
空间确定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确定出存储空间处于所述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和终止虚拟存储地址之间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中用于存储目标数据的目标存储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确定子单元,包括:
地址确定子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虚拟存储节点的存储空间中,确定出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起始虚拟存储地址;
地址选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先后顺序,确定所述起始虚拟存储地址对应的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以及物理存储地址位于所述起始物理存储地址之后的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
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包括:
数据存储子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数据所需占据的存储容量以及所述映射先后顺序,从所述起始物理存储地址开始,向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直至所述目标数据完全被存储到所述至少一个目标存储介质的存储空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节点创建单元,用于在所述确定当前待存储的目标数据,以及用于存储所述目标数据的目标虚拟存储节点之前,检测到存储介质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时,为当前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的存储介质创建存储节点,其中,不同的存储节点用于表征不同的存储介质;
映射构建单元,用于确定当前创建的多个存储节点,并依次将所述多个存储节点分别映射到至少一个虚拟存储节点中,构建出每个所述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关系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每个所述虚拟存储节点与至少两个存储节点的映射关系,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存储节点映射到所述虚拟存储节点的映射先后顺序。
CN201810094334.8A 2017-11-29 2018-01-31 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3342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23855 2017-11-29
CN2017112238550 2017-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4288A true CN108334288A (zh) 2018-07-27
CN108334288B CN108334288B (zh) 2020-02-18

Family

ID=62926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94334.8A Active CN108334288B (zh) 2017-11-29 2018-01-31 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3428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7273A (zh) * 2018-08-17 2019-0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408509A (zh) * 2018-10-15 2019-03-01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199050A (zh) * 2020-10-22 2021-01-08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8742A (zh) * 2002-01-23 2005-12-14 思科技术公司 在存储区域网中实现存储虚拟化的方法与装置
CN101105737A (zh) * 2006-07-11 2008-01-16 任永坚 存储介质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读写操作方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8742A (zh) * 2002-01-23 2005-12-14 思科技术公司 在存储区域网中实现存储虚拟化的方法与装置
CN101105737A (zh) * 2006-07-11 2008-01-16 任永坚 存储介质处理方法、系统及数据读写操作方法、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7273A (zh) * 2018-08-17 2019-0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408509A (zh) * 2018-10-15 2019-03-01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199050A (zh) * 2020-10-22 2021-01-08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4288B (zh) 202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4288A (zh) 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06251216B (zh) 一种用于缓解节点存储压力的方法和系统
CN110018788A (zh) 分级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31487A (zh) 分片文件验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46254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509157A (zh) 一种应用于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数据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6599091B (zh) 基于键值存储的rdf图结构存储和索引方法
CN110572451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468707A (zh) 一种基于缓存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274584A (zh) 接入服务器的接入方法、装置、客户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85900B2 (en) Accessing queue data
CN107463342A (zh) 一种cdn边缘节点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9144754A (zh) 一种可靠性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7608828A (zh) 数据中心掉电自动恢复的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348905B (zh) 一种离线推送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46848B (zh) 电子设备的数据处理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293621B (zh) 一种固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7633102A (zh) 一种读取元数据的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N110457321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4317566B (zh) 用于软件界面的数据复制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08262290A5 (zh)
CN106202139A (zh) 通过缓冲入口数据增强云存储系统中数据一致性的数据存储方法和设备
WO2014177080A1 (zh) 资源对象存储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704548A (zh) 一种存储介质和对象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281534B (zh) 一种存储元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21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ZIJIE TIAODO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0051 Longtan Industrial Park, Second Section of East Ring Road, Chenghua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