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22249A - 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22249A
CN108322249A CN201810060370.2A CN201810060370A CN108322249A CN 108322249 A CN108322249 A CN 108322249A CN 201810060370 A CN201810060370 A CN 201810060370A CN 108322249 A CN108322249 A CN 1083222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k
satellite
new
alternative
prio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03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22249B (zh
Inventor
王德勇
敖乃翔
顾洪健
陈东旭
师文喜
赵学义
王兵
郭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Lianhai Powerise Mdt Info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Lianhai Powerise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Lianhai Powerise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Lianhai Powerise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603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22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22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2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22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22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58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i.e. for setting up, maintaining or releasing a call between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感知与接收任务,并判断任务是否唯一,当任务唯一时直接判断备选卫星是否满足任务所需功能,若满足再进一步判断新任务与当前执行任务的优先级,若新任务优先级更高则接入新网络,否则放弃新任务;当任务不唯一时则先判断多个任务的优先级再进行功能判断及是否入网判断。本发明方法及系统在入网决策时综合考虑了任务本身特性、备选卫星自身属性、卫星所处环境属性,因此星座卫星与任务的匹配性好,且组网代价低,无须额外的通信体制变动,通用性强,并且能够兼顾现有卫星的组网需求,兼容性强。

Description

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卫星组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面向任务的卫星星群具有临时组建,完成任务即撤销的特点,同时,其自适应性和可重构性要求备选卫星具有足够的智能动态以确定是否需要加入任务行动的能力。通过借鉴决策理论中的多属性决策,充分考虑任务本身的特性、备选卫星自身属性和卫星所处环境属性,才能使备选卫星能够自适应地决策是否加入当前任务,以使星座规模与任务需求达到匹配优化。
然而目前针对星座卫星入网决策的研究中存在适应性差、计算负担重和成本高等的不足。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310637393.2,名称为“一种适用于小卫星集群的自适应组网方法”,主要提出了小卫星集群的自适应组网方法,该方法引入时分多址与随机竞争组合,通过特定的设计信息帧格式及帧内容,完成小卫星集群的自适应组网。该方法组网代价高,需要采用专门的帧结构和多址方式以满足组网需求,且适应性差,难以兼顾现有卫星组网的需求。
又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410612460.X,名称为“卫星网络中结合卫星节点可用度的面向任务自组网算法”,主要提出了面向任务的适用于卫星网络的自组网算法,该方法根据时延、带宽及卫星属性的需求,设定网络初始权值和可用度权值,并筛选出满足业务需求的链路以实现面向任务的自组网。该方法需要考虑传输时延、可用带宽、时延抖动、丢包率、忙碌度等多重链路指标,运算复杂度高,给星上有限的计算载荷带来了较重的负担,难以保障任务中卫星高可用度的实现。
又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710072863.3,名称为“一种卫星通信组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主要提出了卫星通信网系统及工作方法,该系统由中心卫星主站、分布式中心卫星站、普通卫星站及小口径天线卫星站构成,采用异步时分多址网络进行通信,可适用于星形网络和网状拓扑结构组网。该方法能够根据传输业务数据的变化对系统资源进行动态调整管理,但构成中心卫星主站、分布式中心卫星站、普通卫星站及小口径天线卫星站四级卫星体系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建设,成本高昂,难以保证现实中的组网应用实现。
又例如专利申请号:CN201410506607.7,名称为“一种面向移动目标的卫星多星组网系统”,主要提出了面向移动目标的卫星多星组网系统,系统中通过任务需求和各卫星的运行状态选择待进行轨道重构的备选卫星进入网络,构成多星网络。该系统主要考虑待发射卫星及在轨卫星机动进行的轨道重构和系统组网,其组网过程需要改变现有卫星星座构型,难以适用于导航卫星星座等固定星座卫星,且由发射卫星或变轨进行的组网变更成本极高,不适于面向任务的卫星组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感知新任务;
步骤二,判断感知到的新任务是否为多个,如果不是则进入步骤三,否则设置所述多个新任务的任务优先级,并按照任务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所述多个新任务,然后进入步骤三;所述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步骤三,判断备选卫星当前是否在执行任务,如果是则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五;
步骤四,将当前执行任务与感知到的新任务一起,按照任务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进入步骤五;
步骤五,判断备选卫星是否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如果是则进入步骤六,否则放弃新任务;
步骤六,综合备选卫星的自身属性,重新确定任务的处理优先级,得到不同任务自行判决优先级队列,然后进入步骤七;
步骤七,执行任务切换,接受自行判决优先级高的任务,备选卫星入网,等待下一个任务到来。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系统,包括:
任务感知模块,用于感知新任务;
任务数量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感知到的新任务是否为多个,如果不是则直接进入当前任务判断模块,如果是则设置所述多个新任务的优先级,并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所述多个新任务,然后进入当前任务判断模块;所述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当前任务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备选卫星当前是否在执行任务,如果是则将当前执行任务与感知到的新任务一起,按照任务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进入条件判断模块,如果不是则直接进入条件判断模块;
所述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备选卫星是否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如果是则进入综合排序模块,否则放弃新任务;
所述综合排序模块,用于综合备选卫星的自身属性,重新确定任务的处理优先级,得到不同任务自行判决优先级队列,进入执行任务模块;
任务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任务切换,接受自行判决优先级高的任务,备选卫星入网,等待下一个任务到来。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方式所述方法中的操作。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接,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按本发明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进行入网判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入网决策时综合考虑了任务本身特性、备选卫星自身属性、卫星所处环境属性,因此星座卫星与任务的匹配性好。
2.本方法无须额外的通信体制变动,组网代价低,通用性强。
3.该方法能够兼顾现有卫星的组网需求,兼容性强。
4.该方法通过数字实现,性能稳定,系统适应性强,实现成本低。
5.该方法可灵活高效组网,满足任务需求最优匹配,实现了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组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步骤中执行任务切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感知新任务,具体的,若卫星接收机未接收到任务请求,即为未感知到任务,待机等待,若卫星接收机接收到任务请求,即为感知到任务。
步骤二,判断感知到的新任务是否为唯一,即判断是否只有一个新任务的任务请求,若只有一个新任务,则进入步骤三;若有多个(两个及以上)新任务的任务请求,则设置新任务的优先级,并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所述多个新任务,优先接收高优先级的新任务,然后进入步骤三。
此处的设置新任务的优先级,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的举例,任务优先级排列由层次分析法对感知任务进行任务重要性排序;其中,任务重要性通过设定决定,例如针对带宽、时延、丢包率三个评估属性,可以设定三者的权值分别为0.2、0.3、0.5。
步骤三,判断接收任务是否唯一,即判断备选卫星当前是否在执行任务,若任务不唯一,即备选卫星当前在执行任务,则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五。
步骤四,判断接收任务的优先级,即是说,将当前执行任务与步骤一中感知到的新任务一起,按照任务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进入步骤五。
其中,接收任务的优先级判决包括组网任务需求分析,组网任务需求分析可以包括任务类型和/或任务质量分析,例如指令任务的优先级高,数据任务的优先级低,组网任务需求分析可以由层次分析法和赋值算法对组网任务需求进行权重计算,此为常用技术手段,不做细述。
步骤五,判断备选卫星是否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即是否具备执行任务所需的功能,如果是则进入步骤六,否则放弃新任务。
本步骤中,判断备选卫星是否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组网任务需求分析,包括分析新任务的业务种类和/或业务质量。
通过备选卫星的自身属性权值分配,评价备选卫星的执行能力;具体到本实施例,备选卫星自身属性权值主要通过载荷功能与能力、通信能力及中断概率等条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来确定。
判断备选卫星的执行能力与组网任务需求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判断备选卫星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若不匹配则判断备选卫星不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
作为另一种更简单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根据任务类型判断备选卫星是否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例如数据任务,则需要备选卫星具备数据转发能力,又如指令任务,则需要备选卫星具备信号处理能力等。
步骤六,综合备选卫星的自身属性,重新确定任务的处理优先级,得到不同任务自行判决优先级队列,然后进入步骤七。
具体的,本步骤中,是综合业务种类优先级判决、业务质量优先级判决和卫星自身属性判定结果,综合确定任务的处理优先级。其中,判定可以由多属性决策算法将各个参数以赋值的方式进行整体判断。
步骤七,执行任务切换,接受自行判决优先级高的任务,备选卫星入网,等待下一个任务到来。
请参见图2,具体地,执行任务切换,接受自行判决优先级高的任务,备选卫星入网,等待下一个任务到来的过程包括:
步骤A,判断新任务(指的是队列中优先级最高的新任务)的处理优先级是否高于当前执行任务,如果是则跳至步骤B,否则将新任务加入任务堆栈;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四中实际上已经对当前接收的任务和感知到的新任务进行了优先级排序,此处再次进行判断,目的是进一步确保优先级更高的任务优选执行。
步骤B,通过任务间切换方法进行新任务的选择;
所述的任务间切换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B.1,分析任务需求,判断当前卫星是否符合新任务需求,如果符合则跳至步骤B.2,否则将新任务从任务堆栈中删除,并跳至步骤C;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五中已经判断了备选卫星是否具备执行新任务的条件,理论上,此处应该没有不符合新任务需求的情况,但是为了避免在步骤五中可能存在漏判或误判,所以此处进行二次判断,以确保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步骤B.2,判断当前卫星在执行任务中是否可替代,如果可替代,则跳至步骤B.3,否则维持现状,跳至步骤D;
步骤B.3,选用其它卫星(是指当前执行任务所在网络中的其他卫星)作为原执行任务的工作卫星,并跳至步骤C;
步骤C:当前卫星在新执行任务中与其他卫星(是指新任务所在网络中的其他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构成新任务网络;
步骤D:在当前任务网络中执行任务,完成本任务间切换。
在更简单的实施方案中,执行任务切换,接受自行判决优先级高的任务,备选卫星入网,等待下一个任务到来的过程包括:
如果备选卫星当前未执行任务,则备选卫星在新执行任务中与其他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构成新任务网络;
如果备选卫星当前执行任务,则判断备选卫星在当前执行任务中是否可替代,如果可替代,则选用其它卫星作为原执行任务的工作卫星,该备选卫星在新执行任务中与其他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构成新任务网络;如果不可替代,则维持现状,保持在当前任务网络中执行任务。
本发明方法及系统在入网决策时综合考虑了任务本身特性、备选卫星自身属性、卫星所处环境属性,因此提高了星座卫星与任务的匹配性。本实施例仅通过数字实现的方式便完成星座卫星组网,组网代价低,无须额外的通信体制变动,通用性强,并且能够兼顾现有卫星的组网需求,兼容性强,实现成本低,易于硬件实现。
基于与上述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系统,本系统描述中未涉及之处请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
任务感知模块21,用于感知新任务;
任务数量判断模块22,用于判断感知到的新任务是否为多个,如果不是则直接进入当前任务判断模块,如果是则设置所述多个新任务的优先级,并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所述多个新任务,然后进入当前任务判断模块;所述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当前任务判断模块23,用于判断备选卫星当前是否在执行任务,如果是则将当前执行任务与感知到的新任务一起,按照任务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进入条件判断模块,如果不是则直接进入条件判断模块;
所述条件判断模块24,用于判断备选卫星是否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如果是则进入综合排序模块,否则放弃新任务;
所述综合排序模块25,用于综合备选卫星的自身属性,重新确定任务的处理优先级,得到不同任务自行判决优先级队列,进入执行任务模块;
任务执行模块26,用于执行任务切换,接受自行判决优先级高的任务,备选卫星入网,等待下一个任务到来。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条件判断模块24,包括:
需求分析子模块,用于进行组网任务需求分析,包括分析新任务的业务种类和业务质量;
卫星属性评价子模块,用于通过备选卫星的自身属性权值分配,评价备选卫星的执行能力;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备选卫星的执行能力与组网任务需求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判断备选卫星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若不匹配则判断备选卫星不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
其中,所述综合排序模块25,具体用于综合业务种类优先级判决、业务质量优先级判决和卫星自身属性判定结果,综合确定任务的处理优先级。
其中,所述任务切换模块26,具体用于判断新任务的处理优先级是否高于当前执行任务,如果不是则将新任务加入任务堆栈,如果是则判断当前卫星是否符合新任务需求,如果不符合则将新任务从任务堆栈中删除,如果符合则进一步判断当前卫星在执行任务中是否可替代,如果不可替代则维持现状,在当前任务网络中执行任务,如果可替代则选用其他卫星作为原执行任务的工作卫星,当前卫星在执行任务中与其他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构成新任务网络。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任务切换模块26,具体用于:如果备选卫星当前未执行任务,则备选卫星在新执行任务中与其他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构成新任务网络;如果备选卫星当前执行任务,则判断备选卫星在当前执行任务中是否可替代,如果可替代,则选用其它卫星作为原执行任务的工作卫星,该备选卫星在新执行任务中与其他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构成新任务网络;如果不可替代,则维持现状,保持在当前任务网络中执行任务。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其中存储器52耦合至处理器51。值得注意的是,该图是示例性的,还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结构来补充或替代该结构,实现任务感知与接收、任务优先级判定、备选卫星功能是否具备判定、任务切换、通信或其他功能。
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单元53、显示单元54和电源55。值得注意的是,该电子设备也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4中显示的所有部件。此外,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图4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处理器51有时也称控制器或操作控件,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装置和/或逻辑装置,该处理器51接收输入并控制电子设备的各个部件的操作。
其中,存储器52例如可以是缓存器、闪存、硬驱、可移动介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其他合适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存储上述处理器51的配置信息、处理器51执行的指令等信息。处理器51可以执行存储器52存储的程序,以实现信息存储或处理等。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52中还包括缓冲存储器,即缓冲器,以存储中间信息。
输入单元53例如可以为任务发送模块,用于向处理器51提供任务。显示单元54用于显示判断结果和/或是否入网的决策结果,该显示单元例如可以为LCD显示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电源55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电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当在电子设备中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程序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图1所示的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入网决策方法所包含的操作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图1所示的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入网决策方法所包含的操作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感知新任务;
步骤二,判断感知到的新任务是否为多个,如果不是则进入步骤三,否则设置所述多个新任务的任务优先级,并按照任务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所述多个新任务,然后进入步骤三;所述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步骤三,判断备选卫星当前是否在执行任务,如果是则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五;
步骤四,将当前执行任务与感知到的新任务一起,按照任务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进入步骤五;
步骤五,判断备选卫星是否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如果是则进入步骤六,否则放弃新任务;
步骤六,综合备选卫星的自身属性,重新确定任务的处理优先级,得到不同任务自行判决优先级队列,然后进入步骤七;
步骤七,执行任务切换,接受自行判决优先级高的任务,备选卫星入网,等待下一个任务到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判断备选卫星是否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包括步骤:
组网任务需求分析,包括分析新任务的业务种类和业务质量;
通过备选卫星的自身属性权值分配,评价备选卫星的执行能力;
判断备选卫星的执行能力与组网任务需求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判断备选卫星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若不匹配则判断备选卫星不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执行任务切换,包括步骤:
如果备选卫星当前未执行任务,则备选卫星在新执行任务中与其他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构成新任务网络;
如果备选卫星当前执行任务,则判断备选卫星在当前执行任务中是否可替代,如果可替代,则选用其它卫星作为原执行任务的工作卫星,该备选卫星在新执行任务中与其他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构成新任务网络;如果不可替代,则维持现状,保持在当前任务网络中执行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执行任务切换,包括步骤:
步骤A,判断新任务的处理优先级是否高于当前执行任务,如果是则跳至步骤B,否则将新任务加入任务堆栈;
步骤B,通过任务间切换方法进行新任务的选择;
所述的任务间切换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B.1,分析任务需求,判断当前卫星是否符合新任务需求,如果符合则跳至步骤B.2,否则将新任务从任务堆栈中删除,并跳至步骤C;
步骤B.2,判断当前卫星在执行任务中是否可替代,如果可替代,则跳至步骤B.3,否则维持现状,跳至步骤D;
步骤B.3,选用其它卫星作为原执行任务的工作卫星,并跳至步骤C;
步骤C:当前卫星在新执行任务中与其他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构成新任务网络;
步骤D:在当前任务网络中执行任务,完成本任务间切换。
5.一种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任务感知模块,用于感知新任务;
任务数量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感知到的新任务是否为多个,如果不是则直接进入当前任务判断模块,如果是则设置所述多个新任务的优先级,并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所述多个新任务,然后进入当前任务判断模块;所述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当前任务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备选卫星当前是否在执行任务,如果是则将当前执行任务与感知到的新任务一起,按照任务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进入条件判断模块,如果不是则直接进入条件判断模块;
所述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备选卫星是否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如果是则进入综合排序模块,否则放弃新任务;
所述综合排序模块,用于综合备选卫星的自身属性,重新确定任务的处理优先级,得到不同任务自行判决优先级队列,进入执行任务模块;
任务执行模块,用于执行任务切换,接受自行判决优先级高的任务,备选卫星入网,等待下一个任务到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条件判断模块,包括:
需求分析子模块,用于进行组网任务需求分析,包括分析新任务的业务种类和业务质量;
卫星属性评价子模块,用于通过备选卫星的自身属性权值分配,评价备选卫星的执行能力;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备选卫星的执行能力与组网任务需求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判断备选卫星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若不匹配则判断备选卫星不满足执行新任务的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排序模块,具体用于综合业务种类优先级判决、业务质量优先级判决和卫星自身属性判定结果,综合确定任务的处理优先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新任务的处理优先级是否高于当前执行任务,如果不是则将新任务加入任务堆栈,如果是则判断当前卫星是否符合新任务需求,如果不符合则将新任务从任务堆栈中删除,如果符合则进一步判断当前卫星在执行任务中是否可替代,如果不可替代则维持现状,在当前任务网络中执行任务,如果可替代则选用其他卫星作为原执行任务的工作卫星,当前卫星在执行任务中与其他卫星建立通信链路,构成新任务网络。
9.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被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方法中的操作。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接,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按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进行入网判决。
CN201810060370.2A 2018-01-22 2018-01-22 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322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0370.2A CN108322249B (zh) 2018-01-22 2018-01-22 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0370.2A CN108322249B (zh) 2018-01-22 2018-01-22 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2249A true CN108322249A (zh) 2018-07-24
CN108322249B CN108322249B (zh) 2020-09-08

Family

ID=62887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60370.2A Active CN108322249B (zh) 2018-01-22 2018-01-22 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2224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4908A (zh) * 2018-12-04 2019-03-15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一种基于任务驱动的航空自组网方法
CN110262533A (zh) * 2019-06-25 2019-09-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分层任务网络规划模块化可重构卫星自重构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54320A (zh) * 2020-05-06 2020-09-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卫星自适应组网方法
CN112822732A (zh) * 2020-12-31 2021-05-18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实现方法、系统、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566463A (zh) * 2023-04-23 2023-08-08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遥感一体化卫星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1740A1 (en) * 2003-09-30 2005-03-31 Chee Lai Theng Task extrac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CN1961278A (zh) * 2003-10-31 2007-05-09 桑德布里奇技术公司 根据能量指示符进行动态程序节流的会聚设备
CN102291733A (zh) * 2010-06-18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任务的执行方法及系统
US8484652B2 (en) * 2009-07-31 2013-07-0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ask execution on a managed node
CN105591875A (zh) * 2016-01-13 2016-05-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多任务的自组网动态匹配选择方法
CN107070534A (zh) * 2017-01-26 2017-08-18 清华大学 一种中继卫星负载均衡的动态抢占式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7241783A (zh) * 2017-06-23 2017-10-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搜索网络的方法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1740A1 (en) * 2003-09-30 2005-03-31 Chee Lai Theng Task extrac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CN1961278A (zh) * 2003-10-31 2007-05-09 桑德布里奇技术公司 根据能量指示符进行动态程序节流的会聚设备
US8484652B2 (en) * 2009-07-31 2013-07-0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ask execution on a managed node
CN102291733A (zh) * 2010-06-18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任务的执行方法及系统
CN105591875A (zh) * 2016-01-13 2016-05-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面向多任务的自组网动态匹配选择方法
CN107070534A (zh) * 2017-01-26 2017-08-18 清华大学 一种中继卫星负载均衡的动态抢占式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7241783A (zh) * 2017-06-23 2017-10-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搜索网络的方法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N TONG: "towards reliable scheduling schemes for long-lived replaceable sensor networks", 《2010 PROCEEDING IEEE INFOCOM》 *
祝江权: "面向新任务插入的电子侦察卫星任务规划方法", 《火力与指挥控制》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4908A (zh) * 2018-12-04 2019-03-15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一种基于任务驱动的航空自组网方法
CN110262533A (zh) * 2019-06-25 2019-09-2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分层任务网络规划模块化可重构卫星自重构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262533B (zh) * 2019-06-25 2021-06-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分层任务网络规划模块化可重构卫星自重构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654320A (zh) * 2020-05-06 2020-09-11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卫星自适应组网方法
CN112822732A (zh) * 2020-12-31 2021-05-18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重选实现方法、系统、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566463A (zh) * 2023-04-23 2023-08-08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遥感一体化卫星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566463B (zh) * 2023-04-23 2023-10-27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遥感一体化卫星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22249B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2249A (zh) 面向任务驱动的可重构星座卫星入网决策方法及系统
US7203943B2 (en) Dynamic allocation of processing tasks using variable performance hardware platforms
Mohamed et al. A hybrid approach for network selection in heterogeneous multi-access environments
US785657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rogram thereof, modular type system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mponent selection method
CN101499975B (zh) 一种实现分组交换网络业务传输QoS保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8960708A (zh) 货物上架方法、装置、系统、货物上架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533538A (zh) 在使用加速部件的系统中处理租户要求
CN101287280A (zh) 在异构无线网络中选择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33481A (zh) 在具有硬件加速平面和软件平面的系统中提供服务
CN109783472A (zh) 表数据的迁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i et al. Jointly optimized request dispatching and service placement for MEC in LEO network
CN110268749A (zh) 基于动态准则的网络接入点之间的漫游
CN102149171A (zh) 一种基于融合的异构无线接入网络的网络选择方法及装置
US201702529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 Balancing of Robots
CN112766663A (zh) 机器人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9905900A (zh) 一种中心单元切换的方法以及业务处理装置
CN101507336A (zh) 用于在多路接入通信系统中进行接入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CN111324429B (zh) 一种基于多代血统参考距离的微服务组合调度方法
CN104426968A (zh) 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012054A (zh) 一种基于联盟链网络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519797A (zh)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467492B1 (ko) 실시간 사용자 환경을 반영한 여행 일정 추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130787A (zh) 应急资源调度方案的配置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9600432A (zh) 内容中心移动边缘网络用户动态接入方法
CN107046503A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