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19593A - 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19593A
CN108319593A CN201611172924.5A CN201611172924A CN108319593A CN 108319593 A CN108319593 A CN 108319593A CN 201611172924 A CN201611172924 A CN 201611172924A CN 108319593 A CN108319593 A CN 108319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file
model component
intelligent
seconda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729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19593B (zh
Inventor
杨选怀
宋勤
闫佳文
李红军
蒋丽娟
肖艳炜
朱炳铨
李英
王达达
江龙
谭武光
吴倩
邝东海
朱帅
梁雅莉
赵喜兰
马青
张玲歌
王周虹
洪道鉴
洪蕾
卢敏
吴华华
章立宗
徐正清
高峰
蒋越梅
祝晓辉
郭小燕
王伟
刘哲
王巍横
邢大鹏
李娜娜
张婷婷
吴海宏
李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SHU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Beijing Kedong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Co Ltd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Education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Center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Training Center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Training Center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SHU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Beijing Kedong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Co Ltd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Education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Center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Training Center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Training Center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SHU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Beijing Kedong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Co Ltd, State Grid Sichu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Education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Center of Yunnan Power Grid Co Ltd, Tai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Training Center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Training Center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SHUI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GANSU ELECTRIC POWER Co
Priority to CN2016111729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195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19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19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19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19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8Data format conversion from or to a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1Schema design and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模型组件库;(S2)建立二次设备之间信息交互的拓扑模型;(S3)生成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S4)生成用于智能变电站仿真的二次设备逻辑模型库;(S5)生成用于智能变电站仿真的二次设备三维模型库。本发明实现了智能变电站仿真模型的自动生成,提高智能变电站仿真建模的效率和正确率,降低建模的难度和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仿真培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变电站已经逐渐被智能变电站取代,已经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智能变电站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运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开发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用于运维人员培训,提高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成为日常培训的重要手段。
智能变电站仿真需要建立详细的二次设备的逻辑模型、设备模型和三维模型,目前,对二次设备的建模依然采用人工方式实现,即:通过人工拍照、现场收集资料和调研等方式,获取智能变电站配置的二次设备类型、数量、依附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等信息,手段编写二次设备相关模型文件建立仿真模型库,缺点为:1、存在资料收集困难、设备关联关系不清晰等问题,容易导致模型错误;2、存在工作量大、建模效率低的问题;3、难以建立二次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拓扑模型。
目前,基于组件库建立智能变电站仿真模型的方法已经比较普遍,根据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SCD文件)和智能变电站系统描述文件(SSD文件)自动建立智能变电站仿真模型的应用还没有文献介绍,相关的大多数文献关注点是如何高效地生成SSD和SCD文件,应用领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而本发明则是根据SSD和SCD文件自动生成智能变电站仿真模型,应用于仿真培训领域。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SCD文件)和智能变电站系统描述文件(SSD文件),分析获取智能变电站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关联关系、二次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用于智能变电站仿真的二次设备信息交互的拓扑模型、二次设备逻辑模型和二次设备三维模型,实现智能变电站仿真模型的自动生成,提高智能变电站仿真建模的效率和正确率,降低建模的难度和工作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模型组件库,所述模型组件库包括三维模型组件库和逻辑模型组件库;
(S2)读入并分析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即SCD文件,形成IED设备表,建立二次设备之间信息交互的拓扑模型;
(S3)读入并分析智能变电站系统描述文件,即SSD文件,生成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
(S4)根据所述步骤(S2)生成的“IED设备表”和所述步骤(S3)生成的“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从“逻辑模型组件库”中提取二次设备的逻辑模型组件,生成用于智能变电站仿真的二次设备逻辑模型库;
(S5)根据所述步骤(S2)生成的“IED设备表”和所述步骤(S3)生成的“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从“设备三维模型组件”中提取二次设备的三维模型组件,生成用于智能变电站仿真的二次设备三维模型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又包括如下步骤:
(S1-1)建立模型组件库索引表;
(S1-2)建立二次设备的三维模型组件库;
(S1-3)建立二次设备的逻辑模型组件库。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又包括如下步骤:
(S2-1)从SCD文件中检索<IED>…<IED/>控制块,获取IED控制块描述的二次设备的信息,形成IED设备表;
(S2-2)根据IED设备表的IEDname从SCD文件中检索<GSEControl>…<GSEControl/>控制块及<SampledValueControl>…<SampledValueControl/>控制块,获取通信数据包信息并形成通信数据包表;
(S2-3)根据通信数据包表从SCD文件中检索<DataSet>…<DataSet/>控制块,获取控制块包含的数据属性,形成通信数据属性表;
(S2-4)根据IED设备表的IEDname从SCD文件中检索<Inputs>…<Inputs/>控制块,获取该设备的输入数据信息并形成输入数据属性表;
(S2-5)建立输入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与通信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之间的映射索引;
(S2-6)遍历经过所述步骤(S1-5)处理后的输入数据属性表,从通信数据属性表和输入数据属性表提取相互关联的IED设备的信息,形成二次设备拓扑模型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又包括如下步骤:
(S3-1)按照<VoltageLevel>、<Bay>、<PowerTransformer>、<Device>控制块的层次结构分析SSD文件,生成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表;
(S3-2)进一步分析<Bay>、<PowerTransformer>、<Device>控制块的逻辑节点,生成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1)中,所述模型组件库索引表如下: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2)中,
所述三维模型组件库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三维模型组件;
上述文件夹包括n个子文件夹以存储不同型号装置的三维模型组件,该文件夹的名字记入模型组件库索引表的“三维模型名称”域中;
所述每个子文件夹包括1个组件描述文件和7个元件模型文件夹;
所述组件描述文件采用OSG文件格式存储,包括组成设备三维模型组件的各种元件的个数、大小、空间位置、各个元件状态个数;
所述7个元件模型文件夹按照光字元件、信号元件、压板及按钮元件、把手元件、仪表元件、显示屏元件、本体及辅助元件分类命名;
所述7类元件的三维模型采用3D MAX生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3)中,
所述逻辑模型组件库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
所述文件夹按照设备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公用装置、变压器保护、机组保护、线路保护、容抗保护、断路器保护、母线保护、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
上述分类后的每个文件夹又包括n个子文件夹,存储该类型的不同型号装置的逻辑模型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逻辑模型组件用一个文本格式的文件进行描述,按照光字元件、信号元件、压板及按钮元件、把手元件、仪表元件、显示屏元件、SOE元件进行分段描述该设备拥有的全部元件;
相应地,所述设备逻辑模型组件的描述文件名称记入模型组件库索引表的“逻辑模型名称”域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1)中,形成的典型IED设备表如下: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2)中,形成的典型通信数据包表如下: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3)中,形成的通信数据属性表的典型格式如下: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4)中,形成的输入数据属性表的典型格式如下: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5)中,
用输入所述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的IEDname2、LdInst、prefix、lnClass、lnInst、doName、daName与所述通信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的IEDname、LdInst、prefix、lnClass、lnInst、doName、daName比较,找到相同的数据行并将该数据行的行号记入输入数据属性表,该行号作为映射索引用于后续数据处理;
所述通信数据属性表中的一个数据行,可以给输入数据属性表中的多个数据行输出数据。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6)中,形成的典型二次设备拓扑模型表如下:
所述二次设备拓扑模型表中的输出设备可以对应多个输入设备。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1)中,所述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表的格式如下: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2)中,所述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的格式如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需要收集智能变电站的SSD、SCD文件,现场拍摄只需要拍摄设备的排列位置和方式,资料收集相对简单;
2、根据SSD、SCD文件生成二次设备、一二次设备关系,避免了手工建模的错误;
3、自动从组件库中提取组件模型生成仿真模型库,建模效率高;
4、可以通过分析SCD文件建立二次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拓扑模型,为智能变电站仿真系统实现信息传输过程的仿真提供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三维模型组件库的文件夹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逻辑模型组件库的文件夹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通信数据属性表中的一个数据行给输入数据属性表中的多个数据行输出数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二次设备拓扑模型表中的输出设备(IED)对应多个输入设备(IED)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详细的阐述。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的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建立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智能电子设备,IED)的模型组件库,包括三维模型组件库、逻辑模型组件库。
1.1建立模型组件库索引表。
模型组件库索引表描述模型组件库中的模型组件及其相关信息,该表的典型格式如下:
1.2建立二次设备的三维模型组件库。
三维模型组件库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三维模型组件,三维模型组件库的文件夹结构如附图2所示。
其中每个文件夹对应一个二次设备的三维模型组件,相应地,该文件夹的名字记入模型组件库索引表的“三维模型名称”域中。
每个三维模型组件对应的文件夹中,包括一个组件描述文件和7个元件模型文件夹。
组件描述文件采用OSG文件格式存储,包括组成设备三维模型组件的各种元件的个数、大小、空间位置、各个元件状态个数等物理信息。
7个元件模型文件夹按照光字元件、信号元件、压板及按钮元件、把手元件、仪表元件、显示屏元件、本体及辅助元件等分类命名,存储设备三维模型组件中7类元件的三维模型,这些三维模型采用3D MAX生成。
1.3建立二次设备的逻辑模型组件库。
逻辑模型组件库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文件夹按照设备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公用装置、变压器保护、机组保护、线路保护、容抗保护、断路器保护、母线保护、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等类型,分别建立相应的文件夹,存储该类型的不同型号装置的逻辑模型组件。
逻辑模型组件库的文件夹结构如附图3所示。
设备逻辑模型组件用一个文本格式的文件进行描述,内容按照光字元件、信号元件、压板及按钮元件、把手元件、仪表元件、显示屏元件、SOE元件进行分段描述该设备拥有的全部元件。
相应地,设备逻辑模型组件的描述文件名称记入模型组件库索引表的“逻辑模型名称”域中,用于从设备逻辑模型库中检索设备逻辑模型组件。
设备逻辑模型组件描述文件的典型格式如下:
步骤2:读入并分析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SCD文件),建立二次设备之间信息交互的拓扑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2.1从SCD文件中检索<IED>…<IED/>控制块,获取IED控制块描述的二次设备的信息,形成IED设备表。
从<IED>控制块的描述语句中提取IEDname、type、desc,构成IED设备表,IED设备表IEDname、type、desc、生产厂家等属性构成。
典型<IED>控制块的描述语句如下:
<IED name="PL2201A"type="CSC103BE"manufacturer="SF"configVersion="V1.12"desc="220kV天绣Ⅱ线保护A">
<IED name="PL2201B"type="CSC103BE"manufacturer="SF"configVersion="V1.12"desc="220kV天绣Ⅱ线保护B">
<IED name="IB5012A"type="JFZ600"manufacturer="SiFang"configVersion="1.00"desc="5012断路器智能终端A">
<IED name="CB5012"desc="5012断路器测控"type="PCS-9705C-D-H2"manufacturer="NRR"configVersion="1.00">
形成的典型IED设备表如下:
2.2根据IED设备表的IEDname从SCD文件中检索<GSEControl>…<GSEControl/>控制块及<SampledValueControl>…<SampledValueControl/>控制块,获取通信数据包信息并形成通信数据包表。
从<GSEControl>和<SampledValueControl>控制块的描述语句中提取name、type、datSet、appID等信息,与IEDname一起形成通信数据包表。如果描述语句中没有type属性,则<GSEControl>控制块的type取缺省值“GOOSE”,<SampledValueControl>控制块的type取缺省值“SMV”。
典型<GSEControl>和<SampledValueControl>控制块的描述语句如下:
<GSEControl name="gocb0"datSet="dsGOOSE0"confRev="1"type="GOOSE"appID="CB5012CTRL/LLN0.gocb0"/>
<GSEControl name="gocb1"datSet="dsGOOSE0"confRev="1"type="GOOSE"appID="CB5012PI_MEAS/LLN0.gocb1"/>
<GSEControl name="gocb2"datSet="dsGOOSE1"confRev="1"type="GOOSE"appID="CB5012PI_MEAS/LLN0.gocb2"/>
<SampledValueControl name="smvcb0"datSet="dsSV0"type="SMV"confRev="1"smvID="ML2201AMU/LLN0.smvcb0"multicast="true"smpRate="4000"nofASDU="1">
<SampledValueControl name="smvcb0"datSet="dsSV0"type="SMV"confRev="1"smvID="ML2201BMU/LLN0.smvcb0"multicast="true"smpRate="4000"nofASDU="1">
形成的典型通信数据包表如下:
2.3根据通信数据包表从SCD文件中检索<DataSet>…<DataSet/>控制块,获取控制块包含的数据属性,形成通信数据属性表。
将通信数据包表的appID分解成IEDname、LDname、LNname,与DatasetName一起构成关键字搜索SCD文件,找到对应的Dataset控制块。
appID为CB5012CTRL/LLN0.gocb0、DatasetName为dsGOOSE0的典型<DataSet>控制块如下:
<DataSet name="dsGOOSE0"desc="GOOSE数据集0">
<FCDA ldInst="CTRL"prefix="STAT"lnClass="CSWI"lnInst="1"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2"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3"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4"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5"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6"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7"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8"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9"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10"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11"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12"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13"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14"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FCDA 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15"doName="Pos"daName="stVal"fc="ST"/>
</DataSet>
分析Dataset控制块中包含的数据属性,形成通信数据属性表,典型格式如下:
2.4根据IED设备表的IEDname从SCD文件中检索<Inputs>…<Inputs/>控制块,获取该设备的输入数据信息并形成输入数据属性表。
IEDname为CB5012的IED设备的典型<Inputs>控制块如下所示:
<Inputs>
<ExtRef daName="stVal"doName="Pos"iedName="CM3520"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2"prefix=""intAddr="CTRL/LOGICGGIO3.DPCSO1.stVal"/>
<ExtRef daName="stVal"doName="Pos"iedName="CT2202"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10"prefix=""intAddr="CTRL/LOGICGGIO3.DPCSO2.stVal"/>
<ExtRef daName="stVal"doName="Pos"iedName="CB5011"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12"prefix=""intAddr="CTRL/LOGICGGIO3.DPCSO3.stVal"/>
<ExtRef daName="stVal"doName="Pos"iedName="CB5013"ldInst="CTRL"lnClass="CSWI"lnInst="9"prefix=""intAddr="CTRL/LOGICGGIO3.DPCSO4.stVal"/>
</Inputs>
形成的典型输入数据属性表如下:
2.5建立输入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与通信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之间的映射索引。
用输入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的IEDname2、LdInst、prefix、lnClass、lnInst、doName、daName与通信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的IEDname、LdInst、prefix、lnClass、lnInst、doName、daName比较,找到相同的数据行并将该数据行的行号记入输入数据属性表,该行号作为映射索引用于后续数据处理。
其中通信数据属性表中的一个数据行,可以给输入数据属性表中的多个数据行输出数据,如附图4所示。
2.6遍历经过步骤1.5处理后的输入数据属性表,从通信数据属性表和输入数据属性表提取相互关联的IED设备的信息,形成二次设备拓扑模型表。
形成的典型二次设备拓扑模型表如下:
其中二次设备拓扑模型表中的输出设备(IED)可以对应多个输入设备(IED),如附图5所示。
步骤3:读入并分析智能变电站系统描述文件(SSD)文件,生成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
3.1按照<VoltageLevel>、<Bay>、<PowerTransformer>、<Device>控制块的层次结构分析SSD文件,生成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表,其格式如下:
3.2进一步分析<Bay>、<PowerTransformer>、<Device>控制块的逻辑节点,生成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其格式如下:
步骤4:根据步骤2生成的“IED设备表”和步骤3生成的“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从“逻辑模型组件库”中提取二次设备的逻辑模型组件,生成用于智能变电站仿真的二次设备逻辑模型库。
用“IED设备表”和“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的“IEDname”和“Type”查询“逻辑模型组件库”,从其中提取二次设备的逻辑模型组件的描述文件,用IED设备的desc属性重新命名该描述文件,构成用于智能变电站仿真的二次设备逻辑模型库。
一个典型的线路保护的逻辑模型描述文件如下:
220kV天绣Ⅱ线保护A_CSC103BE_SF_LG
步骤5:根据步骤2生成的“IED设备表”和步骤3生成的“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从“设备三维模型组件”中提取二次设备的三维模型组件,生成用于智能变电站仿真的二次设备三维模型库。
用“IED设备表”和“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的“IEDname”和“Type”查询“设备三维模型组件库”,从其中提取二次设备的三维模型组件,生成用于智能变电站仿真的二次设备三维模型库,二次设备三维模型库采用三维模型组件库相似的文件夹结构存储,并且用IED设备的desc属性重新命名该文件夹。
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更好的阐述本发明的构思及方案,而不应视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以权利要求为准,包括在此基础上所作出的替换、变形等。

Claims (16)

1.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模型组件库,所述模型组件库包括三维模型组件库和逻辑模型组件库;
(S2)读入并分析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即SCD文件,形成IED设备表,建立二次设备之间信息交互的拓扑模型;
(S3)读入并分析智能变电站系统描述文件,即SSD文件,生成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
(S4)根据所述步骤(S2)生成的“IED设备表”和所述步骤(S3)生成的“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从“逻辑模型组件库”中提取二次设备的逻辑模型组件,生成用于智能变电站仿真的二次设备逻辑模型库;
(S5)根据所述步骤(S2)生成的“IED设备表”和所述步骤(S3)生成的“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从“设备三维模型组件”中提取二次设备的三维模型组件,生成用于智能变电站仿真的二次设备三维模型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又包括如下步骤:
(S1-1)建立模型组件库索引表;
(S1-2)建立二次设备的三维模型组件库;
(S1-3)建立二次设备的逻辑模型组件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又包括如下步骤:
(S2-1)从SCD文件中检索<IED>…<IED/>控制块,获取IED控制块描述的二次设备的信息,形成IED设备表;
(S2-2)根据IED设备表的IEDname从SCD文件中检索<GSEControl>…<GSEControl/>控制块及<SampledValueControl>…<SampledValueControl/>控制块,获取通信数据包信息并形成通信数据包表;
(S2-3)根据通信数据包表从SCD文件中检索<DataSet>…<DataSet/>控制块,获取控制块包含的数据属性,形成通信数据属性表;
(S2-4)根据IED设备表的IEDname从SCD文件中检索<Inputs>…<Inputs/>控制块,获取该设备的输入数据信息并形成输入数据属性表;
(S2-5)建立输入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与通信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之间的映射索引;
(S2-6)遍历经过所述步骤(S1-5)处理后的输入数据属性表,从通信数据属性表和输入数据属性表提取相互关联的IED设备的信息,形成二次设备拓扑模型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又包括如下步骤:
(S3-1)按照<VoltageLevel>、<Bay>、<PowerTransformer>、<Device>控制块的层次结构分析SSD文件,生成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表;
(S3-2)进一步分析<Bay>、<PowerTransformer>、<Device>控制块的逻辑节点,生成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中,所述模型组件库索引表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中,
所述三维模型组件库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三维模型组件;
上述文件夹包括n个子文件夹以存储不同型号装置的三维模型组件,该文件夹的名字记入模型组件库索引表的“三维模型名称”域中;
所述每个子文件夹包括1个组件描述文件和7个元件模型文件夹;
所述组件描述文件采用OSG文件格式存储,包括组成设备三维模型组件的各种元件的个数、大小、空间位置、各个元件状态个数;
所述7个元件模型文件夹按照光字元件、信号元件、压板及按钮元件、把手元件、仪表元件、显示屏元件、本体及辅助元件分类命名;
所述7类元件的三维模型采用3D MAX生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3)中,
所述逻辑模型组件库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
所述文件夹按照设备类型进行分类,包括:公用装置、变压器保护、机组保护、线路保护、容抗保护、断路器保护、母线保护、测控装置、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
上述分类后的每个文件夹又包括n个子文件夹,存储该类型的不同型号装置的逻辑模型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逻辑模型组件用一个文本格式的文件进行描述,按照光字元件、信号元件、压板及按钮元件、把手元件、仪表元件、显示屏元件、SOE元件进行分段描述该设备拥有的全部元件;
相应地,所述设备逻辑模型组件的描述文件名称记入模型组件库索引表的“逻辑模型名称”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1)中,形成的典型IED设备表如下: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2)中,形成的典型通信数据包表如下: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3)中,形成的通信数据属性表的典型格式如下: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4)中,形成的输入数据属性表的典型格式如下: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5)中,
用输入所述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的IEDname2、LdInst、prefix、lnClass、lnInst、doName、daName与所述通信数据属性表中数据行的IEDname、LdInst、prefix、lnClass、lnInst、doName、daName比较,找到相同的数据行并将该数据行的行号记入输入数据属性表,该行号作为映射索引用于后续数据处理;
所述通信数据属性表中的一个数据行,可以给输入数据属性表中的多个数据行输出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6)中,形成的典型二次设备拓扑模型表如下:
所述二次设备拓扑模型表中的输出设备可以对应多个输入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1)中,所述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表的格式如下: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2)中,所述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关联表的格式如下:
CN201611172924.5A 2016-12-18 2016-12-18 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 Active CN108319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2924.5A CN108319593B (zh) 2016-12-18 2016-12-18 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72924.5A CN108319593B (zh) 2016-12-18 2016-12-18 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19593A true CN108319593A (zh) 2018-07-24
CN108319593B CN108319593B (zh) 2021-09-17

Family

ID=62891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72924.5A Active CN108319593B (zh) 2016-12-18 2016-12-18 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1959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1990A (zh) * 2018-11-22 2019-01-11 清远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蓄能电站运行操作模拟仿真实现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CN110750910A (zh) * 2019-10-25 2020-02-04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物理回路模型的三维模型文件及配置方法
CN110796730A (zh) * 2019-10-31 2020-02-14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扩展模型文件的二次设备三维模型自动生成方法
CN112835647A (zh) * 2021-02-24 2021-05-25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软件配置方法、配置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372037A (zh) * 2021-11-18 2022-04-19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网关实时数据库生成方法
CN114372037B (zh) * 2021-11-18 2024-05-3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网关实时数据库生成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58579A1 (en) * 2006-07-21 2008-01-24 Schweitzer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A method of configuring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to facilitate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messages among a plurality of ieds within a network
CN103295163A (zh) * 2013-05-07 2013-09-11 国家电网公司 图模一体的变电站与调度主站协同建模方法
CN105095600A (zh) * 2015-09-01 2015-11-25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和调控中心协调建模方法
CN105243196A (zh) * 2015-09-18 2016-01-13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变电站二次回路仿真建模方法
CN105515189A (zh) * 2015-12-10 2016-04-20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变电站统一建模的综合智能网关机组态方法
CN105871071A (zh) * 2016-06-08 2016-08-17 上海南华兰陵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开放式数字化综合自动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58579A1 (en) * 2006-07-21 2008-01-24 Schweitzer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A method of configuring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 to facilitate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messages among a plurality of ieds within a network
CN103295163A (zh) * 2013-05-07 2013-09-11 国家电网公司 图模一体的变电站与调度主站协同建模方法
CN105095600A (zh) * 2015-09-01 2015-11-25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智能变电站和调控中心协调建模方法
CN105243196A (zh) * 2015-09-18 2016-01-13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 变电站二次回路仿真建模方法
CN105515189A (zh) * 2015-12-10 2016-04-20 国家电网公司 基于变电站统一建模的综合智能网关机组态方法
CN105871071A (zh) * 2016-06-08 2016-08-17 上海南华兰陵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开放式数字化综合自动化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HEORGHE-IOAN NICOLAESCU 等: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dynamic voltage restorer for voltage sags mitigation in medium voltage networks with secondary distribution configuration"",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TIMIZATION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OPTIM)》 *
李少华 等: ""火电站建设施工过程三维仿真系统的研究"", 《计算机仿真》 *
王冬霞 等: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图形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华电技术》 *
王玮: ""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配置工具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1990A (zh) * 2018-11-22 2019-01-11 清远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蓄能电站运行操作模拟仿真实现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CN109191990B (zh) * 2018-11-22 2021-06-11 清远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蓄能电站运行操作模拟仿真实现方法、系统、介质和设备
CN110750910A (zh) * 2019-10-25 2020-02-04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物理回路模型的三维模型文件及配置方法
CN110750910B (zh) * 2019-10-25 2023-07-28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物理回路模型的三维模型文件及配置方法
CN110796730A (zh) * 2019-10-31 2020-02-14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扩展模型文件的二次设备三维模型自动生成方法
CN110796730B (zh) * 2019-10-31 2023-10-24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扩展模型文件的二次设备三维模型自动生成方法
CN112835647A (zh) * 2021-02-24 2021-05-25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软件配置方法、配置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372037A (zh) * 2021-11-18 2022-04-19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网关实时数据库生成方法
CN114372037B (zh) * 2021-11-18 2024-05-3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网关实时数据库生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19593B (zh) 2021-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Power system transient stabi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big data and the core vector machine
WO2023115842A1 (zh) 一种数据驱动的离线在线一体化配电网仿真系统及方法
CN102611199B (zh) 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一体化系统
CN108319593A (zh) 一种用于仿真培训系统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建模方法
CN105914892A (zh) 一种二次检修安措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216989A (zh) 一种基于HBase的输电线路综合数据存储方法
CN101930481B (zh) 生成描述指定时间段内电网变化的cim模型的方法和系统
CN107590749A (zh) 一种配用电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227846A (zh) 电网信息实时快速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06408207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虚回路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8153965A (zh) 一种基于scd文件的间隔分图自动生成的方法
CN111598376A (zh) 一种基于信息驱动的对电网大数据进行辅助决策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32405A (zh) 基于大数据的变电设备智能监控分析系统
CN107492278B (zh) 用于电网仿真培训系统的多监控仿真实现方法及仿真系统
CN105426350A (zh) Scd文件中提取电压等级、间隔及ied信息的方法
CN106886517A (zh) 业务选址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3942240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综合数据信息应用平台的建设方法
CN115937881A (zh) 一种知识图谱构建标准表格内容自动识别方法
CN113743057A (zh) 一种基于对象识别重绘的电网ocs图纸转换方法
CN114066219A (zh) 一种关联矩阵下用电异常点智能识别的窃电分析方法
CN207516464U (zh) 一种便携式计量自动化终端故障诊断装置
Han et al.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power grid enterprises based on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method
Zou et al. Graphics and Model Maintenance Technology for new generation dispatching support system
Kong et al. The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of the UHVDC control and protection system based on deep learning
Wan et al. Application of “BIM+” Architecture Based on Cloud Technology i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Rail Trans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