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4602B - 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4602B
CN108304602B CN201710702846.3A CN201710702846A CN108304602B CN 108304602 B CN108304602 B CN 108304602B CN 201710702846 A CN201710702846 A CN 201710702846A CN 108304602 B CN108304602 B CN 108304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device
forced transition
width
forced
installation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028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4602A (zh
Inventor
贾文利
罗金玲
符松
汤继斌
康宏琳
吴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ero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070284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4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4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4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4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4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和装置,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在飞行条件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下,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和高速飞行器的结构安装空间,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以及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一展向宽度;步骤二,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流场参数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截面最大的焓值边界层厚度δmax;步骤三,根据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截面最大的焓值边界层厚度δmax,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尺寸参数。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所设计出的转捩装置结构复杂且加工困难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飞行器强制转捩装置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转捩与湍流既是高速飞行器的重大基础空气动力学问题,也是制约高速飞行器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边界层转捩对高速飞行器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起动性能和发动机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尺寸升力体/乘波体外形吸气式高速飞行器,由于前体进气道的长度较短,自然流动状态下无法保证进气道入口流动为湍流,因此,需要在前体进气道上安装强制转捩装置,以保证进气道入口处的流动为湍流。然而,现有的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所设计出的强制转捩装置的粗糙单元较小,因此根据该设计方法设计出的强制转捩装置结构较复杂,且工艺要求较高,加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所设计出的转捩装置结构复杂且加工困难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在飞行条件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下,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在保证强制转捩装置的流向安装位置至少距离进气道入口0.5m的条件下,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初始安装位置的距离范围;根据强制转捩装置的初始安装位置的距离范围以及高速飞行器的结构安装空间以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根据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和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以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一展向宽度;步骤二,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流场参数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截面最大的焓值边界层厚度δmax;步骤三,根据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截面最大的焓值边界层厚度δmax,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尺寸参数。
进一步地,在步骤三之后,设计方法还包括:步骤四,根据不同的飞行条件,确定飞行器前体进气道表面的强制转捩装置流向安装位置处能够全部进入进气道入口的流线宽度,从流线宽度中选择最大的宽度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二展向宽度;步骤五,根据第一展向宽度与第二展向宽度的数值大小,以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
进一步地,步骤五具体包括:当第一展向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展向宽度时,将第一展向宽度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当第一展向宽度小于第二展向宽度时,将第二展向宽度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
进一步地,强制转捩装置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转捩装置粗糙单元,强制转捩装置的尺寸参数包括粗糙单元间距d、粗糙单元高度h和粗糙单元边长l。
进一步地,粗糙单元间距通过d=2.414*δmax来确定,粗糙单元高度h通过h=0.5*δmax来确定,粗糙单元边长l通过l=δmax来确定。
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中,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计算升力体/乘波体进气道的流场,以获取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
进一步地,飞行条件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根据飞行马赫、飞行高度、攻角以及壁温来确定。
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中,根据弹道条件,选取发动机工作包线内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和高速飞行器的结构安装空间,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以及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一展向宽度。
进一步地,强制转捩装置根据如上所述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设计出的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粗糙单元更大、可加工性更强,且转捩效果也比较好。对于高速飞行器来说,由于其飞行马赫数高,飞行器表面的热防护材料需要耐高温的材料,耐高温的材料尺寸越小,加工难度越大,将转捩装置的粗糙单元增大,可适当降低加工难度。因此,本发明的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操作性强,根据该方法所设计出的强制转捩装置结构简单、工艺要求简单且实现容易。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的方框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安装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前后试验模型表面热流结果的对比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边界层厚度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和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该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在飞行条件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下,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在保证强制转捩装置的流向安装位置至少距离进气道入口0.5m的条件下,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初始安装位置的距离范围;根据强制转捩装置的初始安装位置的距离范围以及高速飞行器的结构安装空间以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根据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和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以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一展向宽度;步骤二,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流场参数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截面最大的焓值边界层厚度δmax;步骤三,根据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截面最大的焓值边界层厚度δmax,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尺寸参数。
应用本发明的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所设计出的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粗糙单元更大、可加工性更强,且转捩效果也比较好。对于高速飞行器,由于其飞行马赫数高,飞行器表面的热防护材料需要耐高温的材料,耐高温的材料尺寸越小,加工难度越大,将转捩装置的粗糙单元增大,可适当降低加工难度。因此,本发明的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操作性强,根据该方法所设计出的强制转捩装置结构简单、工艺要求简单且实现容易。
具体地,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和图3可知,根据现有技术的转捩装置设计方法与本发明的转捩装置设计方法所设计出的强制转捩装置虽然同为钻石型,然而所设计出的转捩装置粗糙单元尺寸不同。
图2所示的强制转捩装置的粗糙单元的对角线长度为一个边界层厚度δmax,高度为0.5δmax,而在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强制转捩装置的粗糙单元的边长为一个边界层厚度δmax,高度为0.5δmax,其中,δmax为强制转捩装置流向安装位置截面的最大的边界层厚度,强制转捩装置流向安装位置截面的边界层厚度δ是指h0=0.99h0,∞处与壁面间的距离,h0是指沿壁面法线当地的总焓,h0,∞是指来流的总焓。本发明的强制转捩装置的粗糙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粗糙单元更大、可加工性更强,且转捩效果也比较好。对于高速飞行器,由于其飞行马赫数高,飞行器表面的热防护材料需要耐高温的材料,耐高温的材料尺寸越小,加工难度越大,将转捩装置的粗糙单元增大,可适当降低加工难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强制转捩装置的转捩效果,在步骤三之后,该设计方法还包括:步骤四,根据不同的飞行条件,确定飞行器前体进气道表面的强制转捩装置流向安装位置处能够全部进入进气道入口的流线宽度,从流线宽度中选择最大的宽度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二展向宽度;步骤五,根据第一展向宽度与第二展向宽度的数值大小,以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
其中,步骤五具体包括:当第一展向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展向宽度时,将第一展向宽度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当第一展向宽度小于第二展向宽度时,将第二展向宽度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应用此种配置方式,从第一展向宽度和第二展向宽度中选择较大的一个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能够更好地适应高速飞行器的安装空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转捩装置的转捩效果。
在本发明中,如图7所示,强制转捩装置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转捩装置粗糙单元,强制转捩装置的尺寸参数包括粗糙单元间距d、粗糙单元高度h和粗糙单元边长l。其中,在进行强制转捩装置的尺寸参数确定时,可按照以下规则来进行,其中,粗糙单元间距可通过d=2.414*δmax来确定,粗糙单元高度h可通过h=0.5*δmax来确定,粗糙单元边长l可通过l=δmax来确定。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在步骤一中,为了获取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可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计算升力体/乘波体进气道的流场,进而获取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
在本发明中,为了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步骤一具体包括:在飞行条件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下,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在保证强制转捩装置的流向安装位置至少距离进气道入口0.5m的条件下,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初始安装位置的距离范围,根据强制转捩装置的初始安装位置的距离范围以及高速飞行器的结构安装空间以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其中,飞行条件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根据飞行马赫、飞行高度、攻角以及壁温来确定。根据研究表明,飞行马赫最大、飞行高度最高、攻角越小、壁温越高,进气道压缩面越不容易转捩。
为了对本发明有进一步地了解,下面结合图1、图3至图7对本发明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一,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弹道条件,选取发动机工作包线内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计算升力体/乘波体进气道的流场,获取升力体/乘波体吸气式高速飞行器的前体进气道壁面极限流线分布。对于升体/乘波体外形,越靠前结构空间越小,流动经过强制转捩装置后,会形成流向涡,由于流向涡的发展距离一般为0.5m长,为了保证进气道入口为湍流流态,保证发动机稳定工作,需保证强制转捩装置的流向安装位置至少距离进气道入口0.5m。在此条件下,能够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初始安装位置的距离范围。根据该距离范围,同时结合高速飞行器的实际结构安装空间,确定强制转捩装置安装位置(图4所示x=x0位置),其中所确定的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x=x0既能够满足流向涡的充分发展的要求,也能够满足结构设计的需求。
在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x=x0确定之后,根据图4所示的升力体/乘波体吸气式高速飞行器的前体进气道壁面极限流线分布图,可以确定在x=x0位置处能够全部进入进气道的流线宽度为z=z0,因此,将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一展向宽度设计为z0。
步骤二,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以及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一展向宽度确定之后,在飞行条件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下(即飞行马赫最大、飞行高度最高、攻角越小、壁温越高,进气道压缩面越不容易转捩的状态),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流场参数确定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截面最大的焓值边界层厚度δmax,其中,δmax为强制转捩装置流向安装位置截面的最大的边界层厚度,强制转捩装置流向安装位置截面的边界层厚度δ是指h0=0.99h0,∞处与壁面间的距离,h0是指沿壁面法线当地的总焓,h0,∞是指来流的总焓。
步骤三,根据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截面最大的焓值边界层厚度δmax,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尺寸参数。其中,强制转捩装置的尺寸参数包括粗糙单元间距d、粗糙单元高度h和粗糙单元边长l,粗糙单元间距通过d=2.414*δmax来确定,粗糙单元高度h通过h=0.5*δmax来确定,粗糙单元边长l通过l=δmax来确定。基于此,在获得了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截面最大的焓值边界层厚度δmax后,即可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粗糙单元间距d、粗糙单元高度h和粗糙单元边长l。由此,即完成了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的结构设计。
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强制转捩装置的转捩效果,在步骤三之后,该设计方法还包括步骤四,即根据不同的飞行条件,确定飞行器前体进气道表面的强制转捩装置流向安装位置处能够全部进入进气道入口的流线宽度,从流线宽度中选择最大的宽度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二展向宽度;步骤五,根据第一展向宽度与第二展向宽度的数值大小,以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
其中,步骤五具体包括:当第一展向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展向宽度时,将第一展向宽度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当第一展向宽度小于第二展向宽度时,将第二展向宽度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应用此种配置方式,从第一展向宽度和第二展向宽度中选择较大的一个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能够更好地适应高速飞行器的安装空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转捩装置的转捩效果。
为了对本发明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图5对安装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前后试验模型表面热流结果进行对比。
如图5所示,黑实线表示试验状态全湍流热流计算结果,虚线表示试验状态全层流热流计算结果,三角符号表示不加强制转捩装置下表面中心线热流试验结果,圆点符号表示带强制转捩装置后下表面中心线热流试验结果。从图5中可知,在不安装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前,流动在x=x1(x1>x0)处开始转捩;安装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后,流动在经过强制转捩装置后就迅速开始转捩,转捩效果得到了有效验证。根据该试验可知,使用本发明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设计出的转捩装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实现预期目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该强制转捩转捩装置使用如上所述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使用本发明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设计出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工艺要求简单且实现更加容易。
本发明未详细说明部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Claims (7)

1.一种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飞行条件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下,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在保证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流向安装位置至少距离进气道入口0.5m的条件下,确定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初始安装位置的距离范围;根据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初始安装位置的距离范围以及所述高速飞行器的结构安装空间以确定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根据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所述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以确定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一展向宽度;
步骤二,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流场参数确定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截面最大的焓值边界层厚度δmax;
步骤三,根据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截面最大的所述焓值边界层厚度δmax,确定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尺寸参数;
所述飞行条件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是飞行马赫最大、飞行高度最高、攻角越小、壁温越高,进气道压缩面越不容易转捩的状态;
所述第一展向宽度的确定方法是:在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确定之后,根据升力体/乘波体吸气式高速飞行器的前体进气道壁面极限流线分布图,确定在所述安装位置处能够全部进入进气道的流线宽度,所述流线宽度被设计成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一展向宽度;
所述强制转捩装置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转捩装置粗糙单元,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尺寸参数包括粗糙单元间距d、粗糙单元高度h和粗糙单元边长l;
所述粗糙单元间距通过d=2.414*δmax来确定,所述粗糙单元高度h通过h=0.5*δmax来确定,粗糙单元边长l通过l=δmax来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三之后,所述设计方法还包括:
步骤四,根据不同的飞行条件,确定飞行器前体进气道表面的强制转捩装置流向安装位置处能够全部进入进气道入口的流线宽度,从所述流线宽度中选择最大的宽度作为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二展向宽度;
步骤五,根据所述第一展向宽度与所述第二展向宽度的数值大小,以确定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一展向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展向宽度时,将所述第一展向宽度作为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当所述第一展向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展向宽度时,将所述第二展向宽度作为所述强制转捩装置的实际展向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计算升力体/乘波体进气道的流场,以获取所述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条件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根据飞行马赫、飞行高度、攻角以及壁温来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一中,根据弹道条件,选取发动机工作包线内最不容易转捩的状态,根据飞行器前体进气道壁面的极限流线分布和高速飞行器的结构安装空间,确定强制转捩装置的安装位置以及强制转捩装置的第一展向宽度。
7.一种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转捩装置根据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来进行设计。
CN201710702846.3A 2017-08-16 2017-08-16 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304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2846.3A CN108304602B (zh) 2017-08-16 2017-08-16 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02846.3A CN108304602B (zh) 2017-08-16 2017-08-16 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4602A CN108304602A (zh) 2018-07-20
CN108304602B true CN108304602B (zh) 2020-03-17

Family

ID=62869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02846.3A Active CN108304602B (zh) 2017-08-16 2017-08-16 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46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0948B (zh) * 2020-06-10 2022-01-04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试验中飞行器边界层转捩过程特性的测量方法
CN112733278A (zh) * 2021-03-31 2021-04-30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被动延迟湍流转捩控制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71803A2 (en) * 2012-06-07 2013-12-11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dual manifested spacecraft
CN105151306A (zh) * 2015-09-29 2015-12-16 厦门大学 圆锥构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与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
CN106124626A (zh) * 2016-06-30 2016-11-16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延迟高超声速边界层材料转捩的研究系统及实验研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71803A2 (en) * 2012-06-07 2013-12-11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dual manifested spacecraft
CN105151306A (zh) * 2015-09-29 2015-12-16 厦门大学 圆锥构型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与进气道一体化设计方法
CN106124626A (zh) * 2016-06-30 2016-11-16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延迟高超声速边界层材料转捩的研究系统及实验研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4602A (zh) 2018-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42011B (zh) 叶轮叶片减阻微织构的设计方法
CN104863716B (zh) 基于二元鼓包的进气道内斜激波/边界层干扰控制措施的设计方法
Yan et al. CFD analysi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vortex generator on aerofoil and vertical axis turbine
Song et al. Effect of purge flow on endwall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gas turbine blade
CN108304602B (zh) 高速飞行器钻石型强制转捩装置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05134383B (zh) 基于流线偏折的高超声速内转式进气道唇罩设计方法
CN108487942A (zh) 控制涡轮叶尖间隙流动的机匣及叶片联合造型方法
CN111780949B (zh) 基于cfd分析的高速进气道前体风洞实验总压修正方法
Wang et al. Effects of axial row-spacing for double-jet film-cooling on the cooling effectiveness
CN103629152B (zh) 压气机及其叶片系统的加厚及布置方法
CN105351248A (zh) 一种风扇用高性能翼型
Xie et al. Effects of forebody boundary lay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submerged inlet
CN108757555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的空心叶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N110206680A (zh) 一种涡流发生器、风机叶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10104164A (zh) 一种用于跨声速机翼的前加载-吸气组合流动控制方法
CN103982462B (zh) 一种叶片尾缘的波形射流方法
CN103020365A (zh) 蛇形进气道主动流动控制计算方法
Lee et al. Simulation of icing on a cascade of stator blades
CN109441554B (zh) 一种适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
CN208216978U (zh) 一种飞机平尾根部涡流发生器
CN114165477B (zh) 一种轴向超音通流风扇串列构型及串列构型优化方法
Shi et al. Serpentine inlet design and analysis
Zhang et al. Numerical study on tip leakage flow structure of an axial flow compressor rotor
Mårtensson et al. Design of a sub-scale fan for a boundary layer ingestion test with by-pass flow
Zamiri et al. Influence of the inclined leading edge diffuser vanes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transonic centrifugal compres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