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3817B - 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3817B
CN108293817B CN201810003924.5A CN201810003924A CN108293817B CN 108293817 B CN108293817 B CN 108293817B CN 201810003924 A CN201810003924 A CN 201810003924A CN 108293817 B CN108293817 B CN 1082938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cotton
row
days
drip irri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039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3817A (zh
Inventor
田立文
阿里甫·艾尔西
董合忠
孔杰
宋美珍
董合林
代建龙
贾尔恒·伊力亚斯
崔建平
徐海江
金嘉伟
宁新民
孙久胜
马腾飞
张鹏忠
戴路
胡爱芝
林涛
郭仁松
雷斌
吉秀美
赵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ASH CROPS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ASH CROPS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ASH CROPS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ASH CROPS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100039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938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93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3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3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38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该方法是由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确定、水肥运筹、化调步骤完成,采用膜下滴灌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种植行播种轨迹为每行直线播种轨迹或每行规则折线播种轨迹,全生育期施入土壤肥料有机肥+化肥或单独化肥,本发明实施结果表明:棉田皮棉产量平均为147.0 kg/亩,与对照持平,效益、原棉纤维长度和强力平均分别较对照增加40.0元/亩、0.4 mm、0.6 cN/tex,原棉杂质平均较对照降低0.5个百分点,结合其轻简性分析,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明显的高产优质和轻简特点,因而可促进新疆棉花持续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新疆现有棉花面积约3000万亩,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省(区),其棉花总产约占全国棉花产量的65%左右,展示出新疆棉花巨大的生产能力与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近年来种植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涨已严重威胁新疆棉花高产高效种植目标的实现。
为解决新疆棉花成本高的困境,大面积推广应用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包括机采技术,截止2017年年底,新疆机采棉面积已达1600多万亩,其机采产量占当年总产量的65%以上,有的县团(场)竟高达95%左右。调查表明:棉花采取机采方式后,虽然大大降低了田间植棉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也存在新疆机采棉棉叶、铃壳、茎杆等杂质多,有相当一部分籽棉杂质达13.0%以上。
由于现有机采棉品种自身遗传品质不高,且短期内品质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再加上其机采籽棉杂质较高,在加工过程中,轧花厂又被迫对杂质较多的籽棉采取较多道(次)的清理工序,进而导致棉花因过度清理造成棉纤维机械损伤,最终纤维品质严重下降,特别是原棉纤维长度与强度两指标下降尤为显著,下降幅度分别为0.4-1.3mm、0.7-1.5cN/tex,同时原棉短纤率明显较高,最高达17%左右,显然机采棉经机采工艺加工的棉花内在品质明显变差,有不少原棉品质属“差”级档次,其原棉纤维长度与强度不足26.5mm(cN/tex),尤其是南疆部分批次棉花机采棉籽棉杂质以及加工后原棉内在品质问题尤显突出,甚至被业内认为其不适宜作为正常纺织工业用原料,因而不能满足纺织企业生产优质纺织品需要,严重影响新疆棉花机采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和新疆棉花种植业的持续发展。基于此,专家普遍认为解决新疆机采棉籽棉杂质多以及加工后原棉品质差问题是目前新疆棉花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也是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必须克服的瓶颈。
国外主要产棉国(区),特别是澳大利亚和美国SJV棉区等国家或地区机采棉品质有明显优势,其机采配套技术较成熟,但由于新疆棉区生态环境、品种以及管理目标等指标均与上述国家(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实践证明:在新疆棉区直接应用国外现有技术,其结果是棉花产量低、品质差,显然国外已有成熟技术无法在新疆推广应用,迫切需要开发出与新疆生态环境相配套的高产高效轻简栽培管理新技术。
为实现新疆高产高效轻简的目标,近些年国内棉花专家在品种选育和棉花加工方面分别从各自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选育优质品种、减少机采杂质农艺措施,以及努力降低加工清理道(次),改善加工工艺,但截止目前,由于研究思路不明确,工作各自为阵、技术缺乏系统性、导致措施不对路,不少技术效果稳定性欠佳,甚至较差。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表明:造成机采籽棉杂质大与现有棉田群体结构不合理有极其紧密的关系,这种不合理性主要是由于其密度过大和行距过小,导致棉花主要光合器官----棉叶为截获更多光资源,实现高效率的光合产物积累转化,棉花不同种植行果枝及其棉叶间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无序勾搭与遮挡”状况,不仅不能实现最佳的光合效率,而且在喷施脱叶催熟剂时,由于棉叶间相互遮挡,严重影响中下部棉叶脱叶催熟效果,再加上过小行距和株距,易造成“挂枝”叶现象,机采时,加重碎叶、铃壳、茎杆粘在或混入籽棉的污染危害;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单一大幅度增加行距可有效减少机采籽棉杂质,但由于单一增加行距会导致棉田密度与单位面积光合产物的大幅度下降,且棉花吐絮期易出现严重的倒伏现象,最终减产幅度在25%左右,因而除必须合理配置行距,还要注重株距的搭配以及配套的农艺措施,如此既能确保棉田相对较高的密度,又能杜绝行间枝、叶间的错乱交叉、重叠现象,为此发明者打破目前生产中“超大行距+超小行距”的宽窄行种植模式,具体是将过去“66cm+10cm”或“62cm+14cm”或“72+4cm”或其它平均行距38cm宽窄行种植模式一律改为“76cm”等行距种植模式,确保同样面积棉田棉花种植行数减少一半。由于膜上种植行通常须覆土保墒,因种植行行数降低,必然相应减少膜面覆土,再结合边行内移,大大提高了地膜采光面,从而更好地发挥地膜保温提墒作用,提高单株生产率,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减少机采籽棉杂质,被认为是新疆棉花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的关键技术之一。
为系统研发新疆棉花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本发明明确在稳定单产的前提下,降低机采棉杂质是关键突破口。为此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思路:即除要求选育品种必须具备相应的早熟性、丰产性、株型适宜性和植株健壮性等外,还应重视棉花群体结构,特别是群体株、行距配置的完善,以及在此群体环境下的水肥运筹、化调等棉花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新技术研发,包括76cm等行距种植模式,如此不仅促进棉花正常生长发育,优化棉田群体结构,还确保机采籽棉棉叶、叶屑、铃壳、苞叶、茎杆等杂质少,进而有利于减少籽棉清理次数,降低加工过程中机械对棉花纤维的损伤危害,实现棉田管理轻简化,以及皮棉杂质和内在品质“双达标”的目的,且其丰产性与采用常规种植模式的高产棉田相当。
棉花是新疆,特别是新疆南疆主产棉区农民主要收入,在棉花主产区常年占棉农总收入的70%左右,因而本发明不仅有利于我国棉花产业持续发展,增加当地棉农收入,还对新疆社会稳定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该方法是由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确定、水肥运筹、化调等步骤完成,采用膜下滴灌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种植行播种轨迹为每行直线或每行规则折线;全生育期施入土壤肥料为有机肥+化肥或单独化肥,本发明实施结果表明:棉田平均皮棉产量为147.0kg/亩,与对照持平,效益、原棉纤维长度和强力平均分别较对照增加40.0元/亩、0.4mm、0.6cN/tex,原棉杂质平均较对照降低0.5个百分点,结合其轻简性分析,明确本发明方法具有明显的高产优质和轻简特点。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该方法中的棉花种植行播种轨迹为每行直线播种轨迹或每行规则折线播种轨迹,其中直线播种轨迹(1),由若干个种穴(2)沿其直线(1)均等排列;规则折线播种轨迹(3)为种穴(2)沿其直线型中间线(4)交错排列,任意2个相邻种穴(2)中心点连接后形成的线段(5)隔条间呈平行关系,且不同线段距离均相等,任意3个种穴(2)之间的中心点连接构成1个等腰三角形(6),各三角形互相间均为全等三角形,三角形顶角为折线夹角(7),其值为141.1-154.3°,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选择品种:南疆选择棉花品种生育期为125-134天,北疆选择棉花品种生育期为119-128天,棉花品种果枝节间平均长度5.4-8.5cm的二式果枝类型,叶大小为中等类型,盛铃期茎粗9.7-11.8mm,叶倾角为44.5-58.1°,棉株最下部吐絮铃离地距离为18-22cm,单株果枝双铃率占总果枝数20-35%;南疆于9月10-25日,北疆于9月5-15日第一次喷施脱叶催熟剂14-25天后,棉田棉叶脱叶率达91.2%-94.5%,棉铃吐絮率达94.1-97.2%;
b、种植模式:采用膜下滴灌等行距种植模式,地膜宽128-135或205-210cm,膜厚度为0.008-0.012mm,棉花播种选择装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棉花种植行走向为南北向,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外侧采光面可见地膜宽度为9.5-17.5cm,每行播种轨迹为直线或规则折线,株距6.0-9.0cm,行距76cm,密度为9747-15500株/亩;滴灌带采用一行棉花种植行布置一条滴灌带,即一行一带,或两行棉花种植行布置一条滴灌带,即两行一带,其中一行一带布置为除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滴灌带铺设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内侧外,其它种植行滴灌带铺设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任一侧,滴灌带与其紧邻种植行垂直间距5.0-8.5cm;两行一带时,滴灌带放置在其紧邻两行中间位置,与其紧邻的两行棉花种植行垂直间距均为38.0cm;
c、水运筹:壤土或沙壤土棉田全生育期滴水6-11次,沙性重的土壤棉田全生育期滴水10-14次,滴头水时间为5月29日-6月10日,除最后一水外,其每次滴水量均为22-28m3/亩,最后一次滴水时间为8月8日-17日,其滴水量为18-24m3/亩
d、肥运筹:包括施入土壤肥料和喷施叶面肥:施入土壤肥料为有机肥+化肥或单独化肥,有机肥为秸杆+厩肥或秸杆+油渣,厩肥用量为1.8-2.5m3/亩,油渣用量为80.0-100.0kg/亩;化肥为N肥+P2O5肥+K2O肥+Zn肥,纯N肥用量15.1-22.5kg/亩,纯P2O5肥用量9.2-13.8kg/亩,纯K2O肥用量0.0-9.2kg/亩,纯Zn用量0.2-0.4kg/亩;施入土壤肥料除作为基肥方式施入外,其余肥料在棉花蕾期和花铃期作为追肥,分6-9次采用随水滴施方式施入土壤中;
e、叶面肥喷施1-2次,选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每次用量为磷酸二氢钾200.0-250.0g/亩,尿素250.0-300.0g/亩;
f、化调:使用缩节胺化调,其中南疆棉田缩节胺化调2-4次,全生育期缩节胺用量11.0-18.0g/亩,北疆缩节胺化调3-5次,全生育期用量19.0-30.0g/亩,化调后,于当年8月下旬棉花植株自然高度控制在81-92cm;
g、棉田其它管理措施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步骤d中施入土壤肥料,追头肥与蕾期滴头水同时进行;全生育期100.0%有机肥,化肥中的20.0%-40.0%N肥,65.0%-100.0%P2O5肥、40.0%-50.0%K2O肥和80.0-100.0%Zn肥作为基肥,其余作追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该方法中脱叶与催熟剂喷施次数为一次或两次或不喷三种方式,其中土壤沙性越重棉田,其脱叶与催熟剂喷施次数越少;
选择喷施一次脱叶与催熟剂时,用药种类与用量:脱吐隆(540g/L悬浮剂)10-15ml/亩+伴宝30-50ml/亩+乙烯利(40%水剂)40-100ml/亩或噻苯隆(50%可湿性粉剂)15-20ml/亩+乙烯利30-80ml/亩;
选择喷施两次脱叶与催熟剂时:第一次用药种类与用量:噻苯隆(50%可湿性粉剂)18-23ml/亩或脱吐隆11-13ml/亩+乙烯利35-45ml/亩;6-8天后第二次喷施脱叶与催熟剂,第二次用药种类与用量:噻苯隆28-33ml/亩或脱吐隆12-16ml/亩+乙烯利50-80ml/亩;
第三种方案仅限棉田自然吐絮率达92.2-97.2%,不喷施任何化学脱叶催熟剂;
步骤c所述的水运筹方法,在于滴头水时间较生产中38.0cm宽窄行种植模式早,否则其头水滴水量为28-33m3/亩,最后一次滴水时间较38cm宽窄行种植模式早3-7天;
步骤d中施入土壤肥料,追头肥与蕾期滴头水同时进行;全生育期100.0%有机肥,化肥中的20.0%-40.0%N肥,65.0%-100.0%P2O5肥、40.0%-50.0%K2O肥和80.0-100.0%Zn肥作为基肥,其余作追肥。通常土壤沙性越重棉田,其N肥、K2O肥、P2O5肥和Zn肥作基肥比例越少,其滴水和追肥次数越多,追肥比例越多。
对10-25年长期连作棉田在每次喷施叶面肥时,再增加使用硼酸、硫酸锌和硫酸锰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微肥进行叶面喷施,每次每种微肥用量为100-120g/亩,两次间微肥采取更替选用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直线轨迹棉花播种行图;
图2为本发明规则折线轨迹棉花播种行图,其中“直线型中间线”(4)是指每两个相邻种穴中心点连接为一线段,通过这些线段中点所形成的一条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方法分别于2016、2017两年在新疆南疆尉犁县兴平乡统其克村何旅洋承包的棉花新技术示范田使用,面积1621.8亩,截止2016年为5年连作棉田,该示范点位于东经E86°25′26″,北纬N 41°13′19″。
实施例1(2016年)
a、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新陆中64号,当年生育期为134天,果枝节间平均长度为8.5cm,为二式果枝类型,叶大小为中等类型,盛铃期茎粗为11.8mm,叶倾角为58.1°,棉株最下部吐絮铃离地距离为22.0cm,在常规高产栽培环境下,单株果枝双铃率占总果枝数35%,喷施脱叶催熟剂14天后,其棉田棉叶脱叶率达91.2%%,棉铃吐絮率达94.1%;
b、种植模式:采用膜下滴灌等行距种植模式,播种轨迹为每行直线轨迹(图1),沿直线1均等排列若干个种穴2,平均行距为76cm,株距为9.0cm,密度为9747株/亩,地膜膜宽为128cm,膜厚度为0.009mm;棉花播种时选择装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棉花种植行走向为南北向,边行为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其外侧采光面可见地膜宽度为9.5cm,采用一行棉花种植行一条滴灌带,即一行一带布置方式占20%,两行棉花种植行一条滴灌带,即两行一带布置方式占80%;采用一行一带方式时,其滴灌带与紧邻种植行垂直间距为8.5cm,除地膜边行滴灌带铺设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内侧外,其它种植行滴灌带铺设采用随机放置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一侧;采用两行一带布置方式时,其滴灌带放置在其紧邻两行中间位置,与其紧邻的两个种植行垂直间距均为38.0cm;
c、水运筹:示范田共有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三种土壤类型棉田,其中壤土类型棉田面积217.6亩、沙壤土棉田1271.7亩、沙性重棉田132.5亩,三种土壤类型棉田需水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对不同土壤类型,采用了不同次数的灌溉方法;
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三种土壤类型棉田全生育期滴水次数分别为8次,11次,14次,在当年6月5-10日进行首次滴灌,较当年生产中38cm宽窄行种植模式早1-6天,除最后一水外,每次滴水量均为22-25m3/亩,最后一水滴水时间在8月12-13日进行,较当年周边38cm宽窄行种植模式早4-5天,滴水量为22-24m3/亩;
d、肥运筹:包括施入土壤肥料和喷施叶面肥:
施入土壤肥料:在不同棉田分别采用有机肥+化肥和单独化肥两种肥料投入方式,同一肥料投入方案完全相同,具体如下:
有机肥+化肥:约有1080.0亩棉田采用有机肥+化肥方式,投入的有机肥为秸杆+优质厩肥或秸杆+油渣,化肥有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在犁地前将上茬作物棉花秸杆全部粉碎还田,其中约850亩再施入优质厩肥2.5m3/亩,另有约230亩再施入油渣100.0kg/亩;化肥为尿素28.0kg/亩+磷酸二铵30.0kg/亩+硫酸钾10.0kg/亩,其中尿素中的N含量为46.0%,折合纯N 12.9kg/亩(由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泽普石化厂生产);磷酸二铵中的N和P2O5含量为18.0%,46.0%,折合纯N和P2O5分别5.4kg/亩,13.8kg/亩(由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硫酸钾中的纯K2O含量51%,折合K2O 5.1kg/亩(由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全生育期(含播前施入的基肥)化肥纯N、P2O5和K2O投入累计折合分别为18.3kg/亩,13.8kg/亩,5.1kg/亩;
有机肥全部作基肥,不同土壤类型棉田,其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三种化肥作基肥的投入量与比例不同,尿素作基肥用量为:壤土3.0kg/亩、沙壤土2.0kg/亩和沙性重土壤0kg/亩,磷酸二铵作基肥用量为:壤土27.0kg/亩、沙壤土24.0kg/亩和沙性重的土壤21.0kg/亩,硫酸钾作基肥用量为:壤土5.0kg/亩、沙壤土4.5kg/亩和沙性重土壤4.0kg/亩;除已明确说明作为基肥外,其余化肥全部作追肥;壤土棉田6次随水滴肥施入,沙壤土棉田7次随水滴肥施入,土壤沙性重的棉田9次随水滴肥施入,其中第一次追肥时间与首次滴灌同步,投入结果表明: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三种土壤类型棉田N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总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34.1%、28.5%和20.7%;P2O5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总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90%、80%和70.0%;K2O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50%、45%和40%;
单独化肥:约540.0亩采用单独化肥方式,投入的化肥种类有尿基复合肥、磷酸一铵、硫酸钾和硫酸锌4种化肥,其全生育期投入总量分别是68.6kg/亩、21.3kg/亩、8.0kg/亩和2.0kg/亩,累计折合纯N、P2O5、K2O和Zn分别为22.5kg/亩、13.8kg/亩、7.5kg/亩和0.4kg/亩,其中尿基复合肥中的N、P2O5和K2O含量分别为30%、5%和5%,折合纯N、P2O5、K2O分别为20.6kg/亩、3.4kg/亩、3.4kg/亩(由新疆金圣胡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磷酸一铵中的N、P2O5含量分别为9%、49%,折合纯N、P2O5分别为1.9kg/亩、10.4kg/亩(由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硫酸钾中的K2O含量51%,折合纯K2O 4.1kg/亩(由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硫酸锌中的Zn含量21%,折合纯Zn 0.4kg/亩(由山东省邹平县润梓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农业级七水硫酸锌),磷酸一铵和硫酸锌两种化肥全部作基肥,尿基复合肥和硫酸钾根据棉田土壤类型,确定其基肥用量,其中壤土棉田23.7kg/亩尿基复合肥作基肥,折合纯N 7.1kg/亩、纯P2O5 1.2kg/亩和纯K2O 1.2kg/亩,沙壤土棉田16.2kg/亩尿基复合肥作基肥,折合纯N 4.9kg/亩、纯P2O5 0.8kg/亩和纯K2O 0.8kg/亩,土壤沙性重棉田8.7kg/亩尿基复合肥作基肥,折合纯N 2.6kg/亩、纯P2O5 0.4kg/亩和纯K2O 0.4kg/亩;壤土棉田5.0kg/亩硫酸钾作基肥,折合纯K2O 2.6kg/亩,沙壤土棉田5.0kg/亩硫酸钾作基肥,折合纯K2O2.6kg/亩,土壤沙性重棉田5.1kg/亩硫酸钾作基肥,折合纯K2O 2.6kg/亩,除上述已作明确说明作为基肥外,其余化肥全部作追肥,分9次随水滴肥施入,其中第一次追肥时间与首次滴灌同步,投入结果表明:壤土棉田40%N肥作基肥、沙壤土棉田30%N肥作基肥、土壤沙性重的棉田20%N肥作基肥,其余N肥均作追肥;壤土棉田84.1%P2O5肥作基肥、沙壤土棉田81.2%P2O5作基肥、土壤沙性重的棉田78.3%P2O5作基肥,其余P2O5肥均作追肥;100%Zn肥作基肥;壤土棉田50.0%K2O肥作基肥、沙壤土棉田45.0%K2O作基肥、土壤沙性重的棉田40.0%K2O肥作基肥,其余K2O肥均作追肥;
喷施叶面肥:
叶面肥及投入方式:在花铃期喷施1次,使用磷酸二氢钾220.0g/亩+尿素300.0g/亩;
e、化调:分别于6月10日、6月25日、7月5日和7月15日叶面喷施4次缩节胺化调,用量分别为2.5g/亩,3.0g/亩,4.5g/亩,8.0g/亩,全生育期缩节胺累计使用量18.0g/亩,植株自然高度控制在86cm;
f、脱叶与催熟:
脱叶与催熟剂喷施方式:在壤土和沙壤土棉田选择喷施一次脱叶与催熟剂,喷施时间:9月25日;用药种类与用量:脱吐隆(Dropp Uitra、540g/l悬浮剂)13ml/亩+伴宝40ml/亩+乙烯利(40%水剂)80ml/亩,由于沙性重棉田自然吐絮率达92.2%,选用不喷脱叶催熟剂;
在脱叶催熟剂喷施当日(9月25日),调查棉田上部棉铃铃期平均达65天,自然吐絮率60%,脱叶与催熟剂喷施后7天内日平均温度19.7℃,用水量为45l/亩,且施药后24h内无雨;
自第一次喷施脱叶催熟剂14天后,棉田棉叶脱叶率达91.2%,棉铃吐絮率达94.1%;
g、其它:棉田其它管理措施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实施例2(2017年)
a、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新陆早27号,当年生育期为125天,果枝节间平均长度5.6cm,为二式果枝类型,叶大小为中等类型,盛铃期茎粗为10.2mm,叶倾角为54.1°,棉株最下部吐絮铃离地距离为19.6cm,在常规高产栽培环境下,单株果枝双铃率占总果枝数28.2%;喷施脱叶催熟剂18天后,其棉田棉叶脱叶率94.5%,棉铃吐絮率97.2%;
b、种植模式:采用膜下滴灌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种植行为每行规则折线播种轨迹(图2),规则折线播种轨迹为种穴2沿直线型中间线4交错排列,任意2个相邻种穴2中心点连接后形成的线段5隔条间呈平行关系,且不同线段距离均相等,任意3个种穴2之间的中心点连接构成1个等腰三角形6,各三角形互相间均为全等三角形,三角形顶角为折线夹角7,其值为141.1°,任意2个相邻种穴中心点连接后形成的折线4,隔条间呈平行关系,平均行距为76cm,株距为9.0cm,密度为10120株/亩;地膜膜宽为205cm,膜厚度为0.012mm;棉花播种选择装有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棉花种植行走向为南北向,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外侧采光面可见地膜宽度为17.5cm;滴灌带采用一行棉花种植行一条滴灌带,即一行一带布置方式占60%,两行棉花种植行一条滴灌带,即两行一带布置方式占40%,采用一行一带布置方式,其滴灌带与紧邻种植行垂直间距为6.0cm,除地膜边行滴灌带铺设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内侧外,其它种植行滴灌带铺设采用随机放置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一侧;采用两行一带布置方式,其滴灌带放置在其紧邻两行中间位置,与其紧邻的两个种植行垂直间距均为38.0cm;
c、水运筹:示范田共有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三种土壤类型棉田,针对三种土壤类型棉田需水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对不同土壤类型,采用了不同次数的灌溉方法;
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三种土壤棉田全生育期滴水次数分别为6次,9次,13次,在当年5月29日-6月5日进行首次滴灌,较当年生产中38cm宽窄行种植模式早6-13天,除最后一水外,每次滴水量均为24-28m3/亩,最后一水滴水时间在8月16-17日进行,较当年周边38cm宽窄行种植模式早3-4天,滴水量为18-20m3/亩;
d、肥运筹:包括施入土壤肥料和喷施叶面肥:
施入土壤肥料:在不同棉田分别采用有机肥+化肥和单独化肥两种肥料投入,同一肥料投入完全相同,具体如下:
有机肥+化肥:约有620.0亩采用有机肥+化肥方式,有机肥为秸杆+优质厩肥或秸杆+油渣,化肥有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具体投入方式:在犁地前将上茬作物棉花秸杆全部粉碎还田,其中约420亩再施入优质厩肥2.5m3/亩,另有约200亩再施入油渣100.0kg/亩,化肥为尿素28.0kg/亩+磷酸二铵30.0kg/亩+硫酸钾10.0kg/亩,其中尿素中的N含量为46.0%,折合纯N 12.9kg/亩(由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泽普石化厂生产);磷酸二铵中的N和P2O5含量为18.0%、46.0%,折合纯N和P2O5分别5.4kg/亩、13.8kg/亩(由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硫酸钾中的纯K2O含量51%,折合K2O 5.1kg/亩(由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全生育期(含播前施入的基肥)化肥纯N、P2O5和K2O投入累计折合分别为18.3kg/亩,13.8kg/亩,5.1kg/亩;
有机肥全部作基肥,不同土壤类型棉田,其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三种化肥作基肥的投入量与比例不同,在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三种土壤类型棉田,其尿素作基肥用量分别为3.0kg/亩,2.0kg/亩,0kg/亩,磷酸二铵作基肥用量分别为壤土27.0kg/亩,沙壤土24.0kg/亩,土壤沙性重21.0kg/亩,硫酸钾作基肥用量分别为壤土5.0kg/亩,沙壤土4.5kg/亩,土壤沙性重4.0kg/亩;除已明确说明作为基肥外,其余化肥全部作追肥,壤土棉田、沙壤土棉田和土壤沙性重棉田分别分6次,7次,9次随水滴肥施入,其中第一次追肥时间与首次滴灌同步,投入结果表明:壤土棉田、沙壤土和土壤沙性重的棉田N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总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34.1%、28.5%和20.7%;P2O5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总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90%、80%和70.0%;K2O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50%、45%和40%;
单独化肥:约有1000.0亩采用单独化肥方式,投入的化肥种类有尿基复合肥、磷酸一铵、硫酸钾和硫酸锌4种化肥,其全生育期投入总量分别是68.6kg/亩、21.3kg/亩、8.0和2.0kg/亩,累计折合纯N、P2O5、K2O和Zn分别为22.5kg/亩、13.8kg/亩、7.5kg/亩和0.4kg/亩,其中尿基复合肥中的N、P2O5和K2O含量分别为30%、5%和5%,折合纯N、P2O5、K2O分别为20.6kg/亩、3.4kg/亩和3.4kg/亩(由新疆金圣胡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塔尿基复合肥);磷酸一铵中的N、P2O5含量分别为9%,49%,折合纯N、P2O5分别为1.9kg/亩,10.4kg/亩(由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硫酸钾中的K2O含量51%,折合纯K2O 4.1kg/亩(由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硫酸锌中的Zn含量21%,折合纯Zn 0.4kg/亩(由山东省邹平县润梓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农业级七水硫酸锌);磷酸一铵和硫酸锌两种化肥全部作基肥,尿基复合肥和硫酸钾根据棉田土壤类型,确定其基肥用量,其中壤土棉田23.7kg/亩尿基复合肥作基肥,折合纯N 7.1kg/亩、纯P2O5 1.2kg/亩和纯K2O 1.2kg/亩;沙壤土棉田16.2kg/亩尿基复合肥作基肥,折合纯N 4.9kg/亩、纯P2O5 0.8kg/亩和纯K2O 0.8kg/亩;沙性重土壤棉田8.7kg/亩尿基复合肥作基肥,折合纯N 2.6kg/亩、纯P2O5 0.4kg/亩和纯K2O0.4kg/亩;壤土棉田5.0kg/亩硫酸钾作基肥,折合纯K2O 2.6kg/亩,沙壤土棉田5.0kg/亩硫酸钾作基肥,折合纯K2O 2.6kg/亩,沙性重土壤棉田5.1kg/亩硫酸钾作基肥,折合纯K2O2.6kg/亩,除已作明确说明作为基肥外,其余化肥全部作追肥,分9次随水滴肥施入,第一次追肥时间与首次滴灌同步,投入结果表明:壤土棉田40%N肥作基肥、沙壤土棉田30%N肥作基肥、沙性重的土壤棉田20%N肥作基肥,其余N肥均作追肥;壤土棉田84.1%P2O5肥作基肥、沙壤土棉田81.2%P2O5作基肥、土壤沙性重棉田78.3%P2O5作基肥,其余P2O5肥均作追肥;100%Zn肥作基肥,壤土棉田50.0%K2O肥作基肥、沙壤土棉田45.0%K2O作基肥、土壤沙性重棉田40.0%K2O肥作基肥,其余K2O肥均作追肥;
喷施叶面肥:
叶面肥及投入方式:在蕾期叶面肥喷施1次,使用磷酸二氢钾200.0g/亩+尿素250.0/亩;花铃期叶面肥喷施1次,使用磷酸二氢钾250.0g/亩+尿素280.0g/亩;
e、化调:2017年分别于6月25日和7月10日叶面喷施2次缩节胺化调,用量分别为3.5g/亩,7.5g/亩,全生育期缩节胺累计使用量11.0g/亩,植株自然高度控制在92cm;
f、脱叶与催熟:
脱叶与催熟剂喷施:在壤土和沙壤土棉田选择喷施两次脱叶与催熟剂方式:两次喷施时间分别为9月10、18日;两次用药种类与用量:第一次用药种类与用量为20ml/亩噻苯隆;第二次用药种类与用量为15ml/亩脱吐隆+65ml/亩乙烯利;由于部分沙性重棉田棉田自然吐絮率达95.2-97.2%,选用不喷脱叶催熟剂方案;
在第一次脱叶催熟剂喷施当日9月10日,调查棉田上部棉铃铃期平均达40天,自然吐絮率42%,第一次脱叶与催熟剂喷施后10天内日平均温度20.8℃,用水量为45l/亩;第二次脱叶与催熟剂喷施后7天内日平均温度19.1℃,用水量30l/亩,两次施药后24h内均无雨;
喷施脱叶催熟剂18天后,棉田棉叶脱叶率达94.5%,棉铃吐絮率达97.2%;
g、其它:棉田其它管理措施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实施结果:
在调查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时,以当年常规方法的周边高产机采棉田为对照,实施例1-2和对照棉田籽棉两年均采用机械采摘方式,其收获的籽棉均交售给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籽棉数量以实施例棉田与对照棉田实际出售量为准,两年衣分值分别在田间每年现场随机各取4-6个点棉样,后经标准试轧机轧花后实测,以其平均值为准,从而计算出相应皮棉产量,效益依据承包者每年在棉花种植管理过程中实际发生为准,原棉主要品质指标由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每个实施例和对照棉田籽棉加工后随机棉样各6-9个,送交当地纤检机构,经HVI纤维品质分析仪检测所得,轻简性分析由发明人与承包者共同分析确认,具体见表1。
于2016、2017年在新疆北疆沙湾县大泉乡双泉专业合作社棉花新技术试验示范田使用本发明所述方法,面积405.5亩,截止2016年为9年长期连作棉田,该示范点位于东经E85°64′87″,北纬N 44°35′73″。
实施例3(2016年)
a、品种选择:品种选择伊陆早17号,当年生育期为119天,果枝节间平均长度为5.4cm,为二式果枝类型,叶大小为中等类型,盛铃期茎粗为9.7mm,叶倾角为44.5°,棉株最下部吐絮铃离地距离为18.0cm,在常规高产栽培环境下,单株果枝双铃率占总果枝数20%,喷施脱叶催熟剂20后,其棉田棉叶脱叶率达93.0%,棉铃吐絮率达95.4%;
b、种植模式:采用膜下滴灌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种植行为每行规则折线播种轨迹(图2),规则折线播种轨迹为种穴2沿直线型中间线4交错排列,任意2个相邻种穴2中心点连接后形成的线段5隔条间呈平行关系,且不同线段距离均相等,任意3个种穴2之间的中心点连接构成1个等腰三角形6,各三角形互相间均为全等三角形,三角形顶角为折线夹角7,其值为141.1°,平均行距为76cm,株距为6.0cm,密度为15500株/亩;地膜膜宽为205cm,膜厚度为0.008mm;棉花播种均选择装有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棉花种植行走向为南北向,边行外侧采光面宽度为10.5cm;滴灌带采用一行棉花种植行一条滴灌带,即一行一带布置方式占30%,两行棉花种植行一条滴灌带,即两行一带布置方式占70%,采用一行一带布置方式时,其滴灌带与紧邻种植行垂直间距为6.5cm,除地膜边行滴灌带铺设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内侧外,其它种植行滴灌带铺设采用随机放置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一侧;采用两行一带布置方式时,其滴灌带放置在其紧邻两行中间位置,与其紧邻的两个种植行垂直间距均为38.0cm;
c、水运筹:示范田共有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三种土壤类型棉田,其中壤土类型棉田面积42.5亩、沙壤土棉田334.4亩、沙性重棉田28.6亩,针对三种土壤类型棉田需水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对不同土壤类型,采用了不同次数的灌溉方法;
2016年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三种土壤类型棉田全生育期滴水次数分别为8次,9次,13次,在当年6月14-15日进行首次滴灌,未能实现滴头水较当年生产中38cm宽窄行种植模式早,由于滴水较睌,其首次滴水量28-33m3/亩,其后,除最后一水另有规定外,每次滴水量均为24-27m3/亩,最后一水滴水时间在8月11-12日进行,较当年周边38cm宽窄行种植模式早5-6天,滴水量为19-21m3/亩;
d、肥运筹:包括施入土壤肥料和喷施叶面肥:
施入土壤肥料:在不同棉田分别采用有机肥+化肥和单独化肥两种肥料投入方式,同一肥料投入完全相同,具体如下:
有机肥+化肥:有150.0亩采用有机肥+化肥方式,有机肥为秸杆+优质厩肥或秸杆+油渣,化肥有尿素+磷酸二铵,具体投入方案:在犁地前将上茬作物棉花秸杆全部粉碎还田,其中约50亩再施入优质厩肥1.8m3/亩,另有100亩再施入油渣80.0kg/亩,化肥为尿素25.0kg/亩+磷酸二铵20.0kg/亩,其中尿素中的N含量为46.0%,折合纯N 11.5kg/亩(由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泽普石化厂生);磷酸二铵中的N和P2O5含量为18.0%、46.0%,折合纯N、P2O5分别3.6kg/亩,9.2kg/亩(由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化肥投入累计折合纯N、P2O5和K2O分别为15.1kg/亩、9.2kg/亩和0.0kg/亩;
有机肥全部作基肥,尿素与磷酸二铵根据棉田土壤类型,确定其基肥具体用量,在壤土、沙壤土和土壤沙性重的棉田,尿素作基肥用量分别为壤土棉田5.2kg/亩、沙壤土棉田2.1kg/亩、土壤沙性重棉田0kg/亩,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三种土壤类型棉田磷酸二铵作基肥用量分别为20.0kg/亩、20.0kg/亩和16.8kg/亩,除明确说明作为基肥外,其余化肥全部作追肥;壤土棉田、沙壤土和土壤沙性重的棉田分别分6次,7次,8次随水滴肥施入土壤,其中第一次追肥时间与首次滴灌同步,投入结果表明: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三种土壤类型棉田N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40%、30%和20%;P2O5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总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100%、100%和84.0%;
单独化肥:约250.0亩采用单独化肥投入方式,化肥种类有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锌3种,其全生育期投入总量分别是30.0kg/亩,22.0kg/亩,1.0kg/亩,其中尿素中的N含量为46.0%,折合纯N 13.8kg/亩(由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泽普石化厂生产);磷酸二铵中的N、P2O5含量分别为15.0%、42.0%,折合纯N、P2O5分别为3.3kg/亩、9.2kg/亩(由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速溶型磷酸二铵);硫酸锌中的Zn含量21%,折合纯Zn 0.2kg/亩(由山东省邹平县润梓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农业级七水硫酸锌),累计折合纯N、P2O5、K2O和Zn分别为17.2kg/亩、9.2kg/亩、0.0kg/亩和0.2kg/亩;
不同土壤类型棉田,其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锌3种化肥作基肥的投入量与比例为: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3种土壤类型棉田尿素作基肥用量分别为5.8kg/亩,4.3kg/亩,2.8kg/亩;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3种土壤类型棉田磷酸二铵作基肥用量分别为16.5kg/亩,15.4kg/亩,14.3kg/亩,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3种土壤类型棉田硫酸锌作基肥用量分别为1.0kg/亩,0.8kg/亩,0.8kg/亩,除明确说明作为基肥外,其余化肥全部作追肥,壤土棉田、沙壤土棉田和土壤沙性重的棉田分别分7次,7次,9次随水滴肥施入,其中第一次追肥时间与首次滴灌同步,投入结果表明: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3种土壤类型棉田N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30.0%、25.0%和20.0%;P2O5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75%、70%和65.0%;Zn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100%、80%和80%;
喷施叶面肥:
叶面肥及投入方式:在蕾期叶面肥喷施1次,使用磷酸二氢钾250.0g/亩+尿素270.0g/亩,花铃期叶面肥喷施1次,使用磷酸二氢钾230.0g/亩+尿素300.0g/亩;
e、化调:分别于6月25日、6月30和7月8日叶面喷施3次缩节胺化调,用量分别为3.5g/亩,6.5g/亩,9.0g/亩,全生育期缩节胺累计使用量19.0g/亩,植株自然高度控制在81cm;
f、脱叶与催熟:
脱叶与催熟剂喷施:在壤土和沙壤土棉田选择喷施一次脱叶与催熟剂方式,喷施时间:9月15日;用药种类与用量:噻苯隆(50%可湿性粉剂)17ml/亩+乙烯利60ml/亩,由于沙性重棉田自然吐絮率达97.2%,选用不喷脱叶催熟剂;
在脱叶催熟剂喷施当日(9月15日),调查棉田上部棉铃平均达51天,自然吐絮率55%,脱叶与催熟剂喷施后7天内日平均温度18.3℃,用水量为40l/亩,且施药后24h内无雨;
喷施脱叶催熟剂20天后,棉田棉叶脱叶率达93.0%,棉铃吐絮率达95.4%;
g、其它:棉田其它管理措施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实施例4
a、品种选择:2017品种选择新陆早61号,当年生育期为124天,果枝节间平均长度为6.2cm,均为二式果枝类型,叶大小均为中等类型,盛铃期茎粗为10.9mm,叶倾角为50.3°,棉株最下部吐絮铃离地距离为19.3cm,在常规高产栽培环境下,单株果枝双铃率占总果枝数30.5%;喷施脱叶催熟剂25后,其棉田棉叶脱叶率达91.2%,棉铃吐絮率达94.1%;
b、种植模式:、2017采用膜下滴灌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种植行为每行直线播种轨迹(图1),在直线播种轨迹中若干个种穴2沿直线(1)均等排列,平均行距为76cm,株距为7.5cm,密度为11696株/亩;地膜膜宽为210cm,膜厚度为0.010mm;棉花播种选择装有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棉花种植行走向为南北向,边行外侧采光面宽度为12.5cm;滴灌带采用一行棉花种植行一条滴灌带,即一行一带布置方式占80%,两行棉花种植行一条滴灌带,即两行一带布置方式占20%,采用一行一带方式时,其滴灌带与紧邻种植行垂直间距为5.0cm,除地膜边行滴灌带铺设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内侧外,其它种植行滴灌带铺设采用随机放置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一侧;采用两行一带布置方式时,其滴灌带放置在其紧邻两行中间位置,与其紧邻的两个种植行垂直间距均为38.0cm;
c、水运筹:示范田共有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3种土壤类型棉田,其中壤土类型棉田面积42.5亩、沙壤土棉田334.4亩、沙性重棉田28.6亩,3种土壤类型棉田需水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性,对不同土壤类型,采用了不同次数的灌溉方法;
2017年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3种土壤棉田全生育期滴水次数分别为6次,9次,11次,在当年6月3-4日进行棉花蕾期首次滴灌,较当年生产中38cm宽窄行种植模式早8-9天,除最后一水外,每次滴水量均为22-25m3/亩,最后一水滴水时间在8月8-9日进行,较当年周边38cm宽窄行种植模式早6-7天,滴水量为20-22m3/亩;
d、肥运筹:包括施入土壤肥料和喷施叶面肥:
施入土壤肥料:在不同棉田分别采用有机肥+化肥和单独化肥两种肥料投入方式,同一肥料投入完全相同,具体如下:
有机肥+化肥:约100.0亩采用有机肥+化肥投入方式,有机肥有秸杆+优质厩肥或秸杆+油渣,化肥有尿素+磷酸二铵,具体投入:在犁地前将上茬作物棉花秸杆全部粉碎还田,其中约70亩再施入优质厩肥1.8m3/亩,另有约30亩再施入油渣80.0kg/亩,化肥为尿素25.0kg/亩+磷酸二铵20.0kg/亩,其中尿素中的N含量为46.0%,折合纯N 11.5kg/亩(由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泽普石化厂生产);磷酸二铵中的N和P2O5含量为18.0%,46.0%,折合纯N,P2O5分别3.6kg/亩,9.2kg/亩(由贵州开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化肥投入累计折合纯N、P2O5和K2O分别为15.1kg/亩,9.2kg/亩,0.0kg/亩;
有机肥全部作基肥,尿素与磷酸二铵根据棉田土壤类型,确定其基肥具体用量,在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3种土壤类型棉田,尿素作基肥用量分别为5.2kg/亩,2.1kg/亩,0kg/亩,在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3种土壤类型棉田,磷酸二铵作基肥用量分别为20.0kg/亩、20.0kg/亩和16.8kg/亩,除明确说明作为基肥外,其余化肥全部作追肥;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3种土壤类型棉田分别分6次,7次,8次随水滴肥施入土壤,其中第一次追肥时间与首次滴灌同步,投入结果表明:在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3种土壤类型棉田,N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40%、30%和20%;P2O5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总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100%、100%和84.0%;
单独化肥:约300.0亩采用单独化肥投入方式,化肥种类有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锌3种,其全生育期投入总量分别是30.0kg/亩、22.0kg/亩和1.0kg/亩,其中尿素中的N含量为46.0%,折合纯N 13.8kg/亩(由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泽普石化厂生产);磷酸二铵中的N、P2O5含量分别为15.0%、42.0%,折合纯N、P2O5分别为3.3、9.2kg/亩(由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速溶型磷酸二铵);硫酸锌中的Zn含量21%,折合纯Zn 0.2kg/亩(由山东省邹平县润梓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农业级七水硫酸锌),累计折合纯N、P2O5、K2O和Zn分别为17.2kg/亩、9.2kg/亩、0.0kg/亩和0.2kg/亩;
不同土壤类型棉田,其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锌3种化肥作基肥的投入量与比例不同,具体是: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3种土壤类型棉田尿素作基肥用量分别为5.8kg/亩,4.3kg/亩,2.8kg/亩,磷酸二铵作基肥用量分别为壤土16.5kg/亩,沙壤土15.4kg/亩,土壤沙性重14.3kg/亩,硫酸锌作基肥用量分别为壤土1.0kg/亩,沙壤土0.8kg/亩,土壤沙性重0.8kg/亩,除明确说明作为基肥外,其余化肥全部作追肥,壤土棉田、沙壤土和土壤沙性重的棉田分别分7次,7次,9次随水滴肥施入,其中第一次追肥时间与首次滴灌同步,投入结果表明:在壤土、沙壤土和沙性重的3种土壤类型棉田,N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30.0%、25.0%和20.0%;P2O5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75%、70%和65.0%;Zn肥基肥投入量分别占其全生育期化肥总量的100%、80%和80%;
喷施叶面肥:
叶面肥及投入方式:在蕾期叶面肥喷施1次,使用磷酸二氢钾250.0g/亩+尿素260.0g/亩+硫酸锌120g/亩,花铃期叶面肥喷施1次,使用磷酸二氢钾250.0g/亩+尿素300.0g/亩+硫酸锰100g/亩+硼酸100g/亩;
e、化调:分别于6月8日、6月15日、6月23日、7月3日和7月12日叶面喷施5次缩节胺化调,用量分别为2.5g/亩、3.5g/亩、5.5g/亩、8.5g/亩和10.0g/亩,全生育期缩节胺累计使用量30.0g/亩,植株自然高度控制在84cm;
f、脱叶与催熟:
脱叶与催熟剂喷施方式:在壤土和沙壤土棉田选择喷施两次脱叶与催熟剂方式,两次喷施时间分别为9月5、13日;两次用药种类与用量:第一次用药种类与用量为12ml/亩脱吐隆+40ml/亩乙烯利;第二次用药种类与用量为33ml/亩噻苯隆;由于部分沙性重棉田棉田自然吐絮率达96.1%,选用不喷脱叶催熟剂;
在第一次脱叶催熟剂喷施当日(9月5日),调查棉田上部棉铃平均达43天,自然吐絮率35%,第一次脱叶与催熟剂喷施后10天内日平均温度19.8℃,用水量为45l/亩;第二次脱叶与催熟剂喷施后7天内日平均温度19.1℃,用水量30l/亩,两次施药后24h内均无雨;
自喷施第一次脱叶催熟剂25天后,棉田棉叶脱叶率达91.2%,棉铃吐絮率达94.1%;
g、其它:棉田其它管理措施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实施结果:
在调查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实施例3和实施例4时,以当年采用常规方法的周边高产机采棉田为对照,两年均采用机采方式收获,其采摘的籽棉均交售给沙湾县棉花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优质棉分公司,籽棉数量以实施例与对照棉田实际出售量为准,当年实施例和对照衣分值在其田间现场随机各取3-5个点棉样,后经标准试轧机轧花后实测,以其平均值为准,从而计算出相应皮棉产量,每实施例和对照效益依据承包者当年种植管理过程中实际发生为准,每实施例和对照原棉主要品质指标由沙湾县棉花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优质棉分公司每年提供的实施例和对照棉田籽棉加工后随机棉样各4-7个,送交当地纤检机构,经HVI纤维品质分析仪检测所得,轻简性分析确认,具体见表1;
表1:南疆和北疆实施例与周边高产机采棉田(对照)实施结果差异性分析
Figure BDA0001537964590000151
从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4平均皮棉单产147.0kg/亩,与对照相比,平均皮棉单产低3.0kg/亩,仅较对照低1.8%,相差较少,按照棉花产量评判惯例与统计学分析,可判断两者产量持平,效益平均增加40.0元/亩,较对照提高6.2%,原棉纤维长度增加0.2-0.6mm,平均增加0.4mm,纤维强力较对照增加0.1-1.1cN/tex,平均增加0.6cN/tex,原棉杂质较对照少0.2-0.9个百分点,平均降低0.5个百分点,结合表1轻简性分析,显然本发明方法具有显著的棉花高产优质与轻简性特点。

Claims (1)

1.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棉花种植行播种轨迹为:每行直线播种轨迹或每行规则折线播种轨迹,其中直线播种轨迹(1),由若干个种穴(2)沿其直线(1)均等排列;规则折线播种轨迹(3)为种穴(2)沿其直线型中间线(4)交错排列,任意2个相邻种穴(2)中心点连接后形成的线段(5)隔条间呈平行关系,且不同线段距离均相等,任意3个种穴(2)之间的中心点连接构成1个等腰三角形(6),各三角形互相间均为全等三角形,三角形顶角为折线夹角(7),其值为141.1-154.3°,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选择品种:南疆选择棉花品种生育期为125-134天,北疆选择棉花品种生育期为119-128天,棉花品种果枝节间平均长度5.4-8.5 cm的二式果枝类型,叶大小为中等类型,盛铃期茎粗9.7-11.8 mm,叶倾角为44.5-58.1°,棉株最下部吐絮铃离地距离为18-22 cm,单株果枝双铃率占总果枝数20-35%;南疆于9月10-25日,北疆于9月5-15日第一次喷施脱叶催熟剂14-25天后,棉田棉叶脱叶率达91.2%-94.5%,棉铃吐絮率达94.1-97.2%;
b、种植模式:采用膜下滴灌等行距种植模式,地膜宽128-135或205-210 cm,膜厚度为0.008-0.012 mm,棉花播种选择装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播种机,棉花种植行走向为南北向,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外侧采光面可见地膜宽度为9.5-17.5 cm,每行播种轨迹为直线或规则折线,株距6.0-9.0 cm,行距76 cm,密度为9747-15500株/亩;滴灌带按一行棉花种植行布置一条滴灌带,即一行一带,或两行棉花种植行布置一条滴灌带,即两行一带,其中一行一带布置为除地膜两侧棉花种植行滴灌带铺设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内侧外,其它种植行滴灌带铺设在其紧邻棉花种植行任一侧,滴灌带与其紧邻种植行垂直间距5.0-8.5 cm;两行一带时,滴灌带放置在其紧邻两行中间位置,与其紧邻的两行棉花种植行垂直间距均为38.0 cm;
c、水运筹:壤土或沙壤土棉田全生育期滴水6-11次,沙性重的土壤棉田全生育期滴水10-14次,滴头水时间为5月29日-6月10日,除最后一水外,其每次滴水量均为22-28 m3/亩,最后一次滴水时间为8月8日-17日,其滴水量为18-24 m3/亩;
d、肥运筹:包括施入土壤肥料和喷施叶面肥:施入土壤肥料为有机肥+化肥或单独化肥,有机肥为秸杆+厩肥或秸杆+油渣,厩肥用量为1.8-2.5 m3/亩,油渣用量为80.0-100.0kg/亩;化肥为N肥+P2O5肥+K2O肥+Zn肥,纯N肥用量15.1-22.5 kg/亩,纯P2O5肥用量9.2-13.8kg/亩,纯K2O肥用量0.0-9.2 kg/亩,纯Zn肥用量0.2-0.4 kg/亩;施入土壤肥料除作为基肥方式施入外,其余肥料在棉花蕾期和花铃期作为追肥,分6-9次采用随水滴施方式施入土壤中,其中施入土壤肥料,追头肥与蕾期滴头水同时进行;全生育期100.0%有机肥以及化肥中的20.0%-40.0% N肥,65.0%-100.0% P2O5肥、40.0%-50.0% K2O肥和80.0-100.0% Zn肥作为基肥,其余作追肥;
e、叶面肥喷施1-2次,选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每次用量为磷酸二氢钾200.0-250.0 g/亩,尿素250.0-300.0 g/亩;
f、化调:使用缩节胺化调,其中南疆棉田缩节胺化调2-4次,全生育期缩节胺用量11.0-18.0 g/亩,北疆缩节胺化调3-5次,全生育期用量19.0-30.0 g/亩,化调后,于当年8月下旬棉花植株自然高度控制在81-92 cm。
CN201810003924.5A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 Active CN1082938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3924.5A CN108293817B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03924.5A CN108293817B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3817A CN108293817A (zh) 2018-07-20
CN108293817B true CN108293817B (zh) 2020-07-24

Family

ID=62868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03924.5A Active CN108293817B (zh) 2018-01-03 2018-01-03 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938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8849B (zh) * 2019-06-28 2024-04-09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新疆盐碱土壤棉花减肥增效的栽培方法
CN110806373B (zh) * 2019-10-08 2022-05-10 郑州轻工业学院 籽棉衣分率检测设备和籽棉衣分率检测方法
CN110839501A (zh) * 2019-11-21 2020-02-28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一种机采棉的全程质量控制方法
CN111670774B (zh) * 2020-05-07 2022-04-19 新疆农垦科学院 一种基于缩节胺和水肥精准运筹的机采棉免打顶栽培方法
CN111713365B (zh) * 2020-07-09 2022-05-27 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新疆机采棉生产方法
CN112262722B (zh) * 2020-10-21 2023-08-15 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一种提高大豆产量潜力的栽培方法
CN112608191A (zh) * 2020-12-24 2021-04-06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适于新疆南疆地区滴灌棉花绿色高产套餐肥料和施肥方法
CN112931128B (zh) * 2021-01-29 2023-09-01 新疆标谱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滴灌覆膜棉花的栽培方法
CN114747449A (zh) * 2022-04-27 2022-07-15 新疆穗峰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壤土土壤棉花4.3米超宽膜干播湿出栽培方法
CN115500231A (zh) * 2022-10-19 2022-12-2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棉花滴水出苗高效成苗栽培技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21679A (zh) * 2014-09-12 2014-12-24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基于光特征的南疆棉区细绒棉的高产塑型栽培种植方法
CN106856969B (zh) * 2017-04-13 2020-07-28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南疆塔里木盆地滴灌棉田的适宜机采群体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3817A (zh) 2018-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3817B (zh) 一种新疆棉区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法
CN107996339B (zh) 一种适用于西北内陆棉区宽早优的原棉生产方法
CN105961118B (zh) 油茶地间种牧草供饲、放养家禽的方法
CN110012788B (zh) 一种花叶型工业大麻的栽培方法
CN108834787B (zh) 一种冬春季节性干旱条件下小麦玉米轮作保水节肥的方法
CN111226727A (zh) 一种烟草-秋豌豆一年两熟种植方法
CN110915578B (zh) 一种适用于滨海盐碱地藜麦秋播春移的栽培方法
Namozov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pplication of mineral fertilizers in growing food plants in desert pasture conditions of Uzbekistan
CN111226729A (zh) 一种西南烟区烟草-油菜自流灌溉一年两熟种植方法
CN111226728A (zh) 一种北方冷寒烟区烟草-油菜一年两熟高效种植方法
CN113079975B (zh) 一种日光温室番茄宜机化东西向种植方法
CN106818128B (zh) 一种沙漠绿化种植结构和方法
CN108391571A (zh) 一种沙漠地区花生高产栽培方法
CN110199809B (zh) 一种木薯自交系群体材料高效构建方法
CN109328894B (zh) 一种羊用牧草空间布局与栽培方法
CN109924093A (zh) 一种培养野生传粉昆虫实现杂交大豆种子产业化生产方法
CN114747449A (zh) 一种壤土土壤棉花4.3米超宽膜干播湿出栽培方法
CN115039647A (zh) 一种风沙土油莎豆高产种植水肥管理方法
CN109247110B (zh) 一种牧草式低酚棉的种植刈割方法
CN111758517A (zh) 一种高效、生态的烤烟、豌豆种植方法
CN112021057A (zh) 一种白蜡经济林的种植方法
CN111264280A (zh) 一种新会柑的种植方法
Budathoki Lychee production in Nepal
Hemeid et al. Utilization of thinned cotton plants through bare-root transplanting coupled with foliar application of nutrients
Othieno Agronomic practices for higher tea productivity in Keny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