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2712A - 一种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82712A
CN108282712A CN201810118839.3A CN201810118839A CN108282712A CN 108282712 A CN108282712 A CN 108282712A CN 201810118839 A CN201810118839 A CN 201810118839A CN 108282712 A CN108282712 A CN 108282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dule
circuit
accompaniment
ster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88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101188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827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82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2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04R1/083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mouthpie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3Connection circuits to selectively connect loudspeakers or headphones to amplifi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包括:声音输入模块、伴奏输入模块、与所述声音输入模块连接的立体声输出模块、与所述伴奏输入模块以及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连接的混音模块、与所述混音模块连接的输出模块;所述声音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声音信号;所述伴奏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外接伴奏设备输入的伴奏信号;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声音信号,生成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所述混音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所述伴奏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立体声混音信号;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接收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输出模块可以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接收设备,从而实现向接收设备输出立体声。

Description

一种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娱乐方式的改变,目前很多人喜欢将麦克风与外接设备(例如,监听耳机、移动终端)连接,将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直接传输给外接设备,从而可以在外接设备收听自己的歌声或将歌声分享给其他人。
但是,目前的麦克风只能将单声道信号传输给外接设备,无法实现将立体声信号传输给外接设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麦克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麦克风,包括:
声音输入模块、伴奏输入模块、与所述声音输入模块连接的立体声输出模块、与所述伴奏输入模块以及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连接的混音模块、与所述混音模块连接的输出模块;
所述声音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声音信号;
所述伴奏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外接伴奏设备输入的伴奏信号;
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声音信号,生成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
所述混音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所述伴奏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接收设备。
优选的,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包括:主控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
所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用于采用所述声音信号,生成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为模拟信号。
优选的,所述接收设备包括监听耳机,所述混音模块包括第一混音电路,所述输出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混音电路连接的耳机监听模块;
所述第一混音电路,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所述伴奏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耳机监听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监听耳机。
优选的,所述耳机监听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混音电路连接的耳机监听电路,以及与所述耳机监听电路连接的耳机监听接口;
所述耳机监听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监听接口将所述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监听耳机。
优选的,所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还用于,生成双声道提示音信号;
所述第一混音电路,还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所述伴奏信号,以及所述双声道提示音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
优选的,所述接收设备还包括终端,所述混音模块还包括第二混音电路,所述输出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混音电路连接的终端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混音电路,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所述伴奏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第二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终端。
优选的,所述终端通信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二混音电路连接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桥电路,以及与所述USB桥电路连接的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通过数据线与终端连接;
所述第二混音电路输出的第二立体声混音信号,通过所述USB桥电路到达所述数据接口,通过接入所述数据接口的数据线输出到终端。
优选的,所述声音输入模块包括:音头、与所述音头连接的前置放大电路、与所述前置放大电路连接的模数转换电路;
所述音头,用于采集声音信号;
所述前置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声音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优选的,所述伴奏输入模块包括:伴奏输入接口、与所述伴奏输入接口连接的伴奏输入电路、与所述伴奏输入电路连接的数模转换电路;
所述伴奏输入电路,用于通过所述伴奏输入接口接收外接伴奏设备输入的伴奏信号;
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伴奏信号,由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麦克风,包括:
声音输入模块、伴奏输入模块、与所述声音输入模块连接的立体声输出模块、与所述伴奏输入模块以及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连接的混音模块、与所述混音模块连接的输出模块;
所述声音输入模块,用于采集声音信号;
所述伴奏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外接伴奏设备输入的伴奏信号;
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声音信号生成声道人声信号,以及生成双声道提示音信号;
所述混音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声道人声信号、所述伴奏信号,以及所述双声道提示音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接收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麦克风设置有声音输入模块、伴奏输入模块、立体声输出模块、混音模块、输出模块。在用户唱歌时,声音输入模块可以获取用户的声音信号;伴奏输入模块可以与外接伴奏设备连接,接收伴奏信号;立体声输出模块可以采用声音输入模块输出的声音信号生成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混音模块可以将伴奏输入模块输出的伴奏信号和立体声输出模块输出的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模块可以与接收设备(例如,监听耳机、手机、电脑)连接,将混音模块输出的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接收设备,从而实现向接收设备输出立体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麦克风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声音输入模块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伴奏输入模块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耳机监听模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通信模块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麦克风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麦克风与终端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麦克风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
声音输入模块10、伴奏输入模块11、与所述声音输入模块10连接的立体声输出模块12、与所述伴奏输入模块11以及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12连接的混音模块13、与所述混音模块13连接的输出模块14;
所述声音输入模块10,用于获取声音信号;
所述伴奏输入模块11,用于获取外接伴奏设备输入的伴奏信号;
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12,用于采用所述声音信号,生成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
所述混音模块13,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所述伴奏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输出模块14,用于将所述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接收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麦克风设置有声音输入模块10、伴奏输入模块11、立体声输出模块12、混音模块13、输出模块14。在用户唱歌时,声音输入模块10可以获取用户的声音信号;伴奏输入模块11可以与外接伴奏设备连接,接收伴奏信号;立体声输出模块12可以采用声音输入模块10输出的声音信号生成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混音模块13可以将伴奏输入模块11输出的伴奏信号和立体声输出模块12输出的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模块14可以与接收设备(例如,监听耳机、手机、电脑)连接,将混音模块13输出的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接收设备,从而实现向接收设备输出立体声。
参照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声音输入模块的结构图,其中,声音输入模块10可以包括:音头101,与所述音头101连接的前置放大电路102,与所述前置放大电路102连接的模数转换电路103;
所述音头101,用于采集声音信号;
所述前置放大电路102,用于对所述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103,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声音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参照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伴奏输入模块的结构图,其中,伴奏输入模块11可以包括:伴奏输入接口111、与所述伴奏输入接口111连接的伴奏输入电路112、与所述伴奏输入电路112连接的数模转换电路113;
所述伴奏输入电路112,用于通过所述伴奏输入接口111接收外接伴奏设备输入的伴奏信号;
伴奏输入接口111可以为3.5mm音频接口,外接伴奏设备(例如,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可以通过音频线接入伴奏输入接口111。外接伴奏设备输出的伴奏信号通过伴奏输入接口111输出到伴奏输入电路112。
所述数模转换电路113,用于将所述伴奏信号,由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12可以包括:主控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
所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用于采用所述声音信号,生成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为模拟信号。
主控电路和DSP电路输出的为模拟信号的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数模转换电路113输出的为模拟信号的伴奏信号被混音模块13接收,由混音模块将这两种模拟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立体声混音信号。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设备可以包括:监听耳机,所述混音模块包括第一混音电路,所述输出模块14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混音电路连接的耳机监听模块;
所述第一混音电路,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所述伴奏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耳机监听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监听耳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还用于,生成双声道提示音信号;
所述第一混音电路,还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所述伴奏信号,以及所述双声道提示音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
具体的,主控电路和DSP电路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双声道提示音信号。例如,当用户在麦克风按下某个按键时,主控电路和DSP电路根据用户按下的按键,生成对应的双声道提示音信号。从而可以通过立体声告知用户,麦克风已经启用了按键对应的功能。
参照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耳机监听模块的示意图。其中,耳机监听模块可以包括:
与所述第一混音电路连接的耳机监听电路141,以及与所述耳机监听电路141连接的耳机监听接口142;
所述耳机监听电路141,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监听接口142将所述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监听耳机。
耳机监听接口142可以为3.5mm音频接口,监听耳机可以通过耳机监听接口142接入麦克风,第一混音电路生成的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耳机监听电路141;耳机监听电路141通过耳机监听接口142将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监听耳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设备还可以包括:终端,所述混音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混音电路,所述输出模块14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混音电路连接的终端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混音电路,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所述伴奏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第二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终端。
参照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通信模块的结构图,其中,所述终端通信模块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混音电路连接的USB桥电路143,以及与所述USB桥电路143连接的数据接口144;所述数据接口144通过数据线与终端连接;
所述第二混音电路输出的第二立体声混音信号,通过所述USB桥电路143到达所述数据接口144,通过接入所述数据接口144的数据线输出到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接口144可以包括:Lightning接口、Type-C接口、USB接口。终端(例如、手机、台式电脑、平板电脑)可以通过数据接口144与麦克风连接,第二混音电路输出的立体声混音信号被USB桥电路143转换成可通过数据接口144传输的信号,然后通过接入数据接口144的数据线输出到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麦克风还可以包括:
与所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连接的充电电路,以及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的充电接口和电池。
在连接外部电源时,外部电源通过充电接口,将电压输入到充电电路,由充电电路将电压输入到电池或主控电路和DSP电路。
在不连接外部电源时,电池将电压输出到充电电路,由充电电路将电压输入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麦克风,包括:声音输入模块、伴奏输入模块、与所述声音输入模块连接的立体声输出模块、与所述伴奏输入模块以及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连接的混音模块、与所述混音模块连接的输出模块;
所述声音输入模块,用于采集声音信号;
所述伴奏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外接伴奏设备输入的伴奏信号;
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声音信号生成声道人声信号,以及生成双声道提示音信号;
所述混音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声道人声信号、所述伴奏信号,以及所述双声道提示音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接收设备。
具体的,立体声输出模块生成的声道人声信号可以包括:双声道人声信号或单声道人声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一种通过立体声提示用户的麦克风。双声道提示音信号是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的提示音,以立体声告知用户已经麦克风启用了用户操作对应的功能。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通过一个例子对本发明实施例加以说明:
参照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麦克风的结构图。其中,麦克风可以包括:
音头201、与所述音头201连接的前置放大电路202、与所述前置放大电路202连接的模数转换电路203、伴奏输入接口204、与所述伴奏输入接口204连接的伴奏输入电路205、与所述伴奏输入电路205连接的数模转换电路206、与所述模数转换电路203连接的主控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207、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206以及所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207连接的第一混音电路208、与所述第一混音电路208连接的耳机监听电路209、与所述耳机监听电路209连接的耳机监听接口210、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206以及所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207连接的第二混音电路211、与所述第二混音电路211连接的USB桥电路212、与所述USB桥电路212连接的数据接口213、与所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207连接的充电电路214,以及分别与所述充电电路214连接的充电接口215和电池216。
所述音头201,用于采集声音信号。
所述前置放大电路202,用于对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203,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声音信号,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伴奏输入接口204可以通过音频线301与外接伴奏设备302连接。
所述伴奏输入电路205,用于通过所述伴奏输入接口204接收外接伴奏设备302输入的伴奏信号。
所述数模转换电路206,用于将所述伴奏信号,从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所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207,用于采用所述声音信号生成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生成双声道提示音信号;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为模拟信号。
所述第一混音电路208,还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所述伴奏信号,以及所述双声道提示音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
耳机监听接口210可以与监听耳机303连接。
所述耳机监听电路209,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监听接口210将所述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监听耳机303。
所述第二混音电路211,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所述伴奏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第二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数据接口213可以通过数据线304与终端305连接。
所述第二混音电路211输出的第二立体声混音信号,通过所述USB桥电路212达到所述数据接口213,通过接入所述数据接口213的数据线304输出到终端305。
在连接外部电源时,外部电源通过充电接口215,将电压输入到充电电路214,由充电电路214将电压输入到电池216或主控电路和DSP电路207。
在不连接外部电源时,电池216将电压输出到充电电路214,由充电电路214将电压输入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207。
参照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麦克风与终端连接的示意图,麦克风40可以通过第一数据数41或第二数据线42与手机44连接;麦克风40还可以通过第三数据数43与电脑45连接;
其中,第一数据线41包括:第一插头411和第二插头412,第一插头411可以为Type-C插头,第二插头412可以为Type-C插头。
第二数据线42包括:第三插头421和第四插头422,第三插头421可以为Type-C插头,第四插头422可以为Lightning插头。
第三数据线43包括:第五插头431和第六插头432,第五插头431可以为Type-C插头,第六插头432可以为USB-A插头。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麦克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声音输入模块、伴奏输入模块、与所述声音输入模块连接的立体声输出模块、与所述伴奏输入模块以及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连接的混音模块、与所述混音模块连接的输出模块;
所述声音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声音信号;
所述伴奏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外接伴奏设备输入的伴奏信号;
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声音信号,生成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
所述混音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所述伴奏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接收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包括:主控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
所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用于采用所述声音信号,生成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为模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包括监听耳机,所述混音模块包括第一混音电路,所述输出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混音电路连接的耳机监听模块;
所述第一混音电路,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所述伴奏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耳机监听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监听耳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监听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混音电路连接的耳机监听电路,以及与所述耳机监听电路连接的耳机监听接口;
所述耳机监听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耳机监听接口将所述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监听耳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电路和DSP电路还用于,生成双声道提示音信号;
所述第一混音电路,还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所述伴奏信号,以及所述双声道提示音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第一立体声混音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还包括终端,所述混音模块还包括第二混音电路,所述输出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混音电路连接的终端通信模块;
所述第二混音电路,用于采用所述双声道混响人声信号,以及所述伴奏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第二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信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二混音电路连接的通用串行总线USB桥电路,以及与所述USB桥电路连接的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通过数据线与终端连接;
所述第二混音电路输出的第二立体声混音信号,通过所述USB桥电路到达所述数据接口,通过接入所述数据接口的数据线输出到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输入模块包括:音头、与所述音头连接的前置放大电路、与所述前置放大电路连接的模数转换电路;
所述音头,用于采集声音信号;
所述前置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声音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放大处理后的声音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伴奏输入模块包括:伴奏输入接口、与所述伴奏输入接口连接的伴奏输入电路、与所述伴奏输入电路连接的数模转换电路;
所述伴奏输入电路,用于通过所述伴奏输入接口接收外接伴奏设备输入的伴奏信号;
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伴奏信号,由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10.一种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
声音输入模块、伴奏输入模块、与所述声音输入模块连接的立体声输出模块、与所述伴奏输入模块以及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连接的混音模块、与所述混音模块连接的输出模块;
所述声音输入模块,用于采集声音信号;
所述伴奏输入模块,用于获取外接伴奏设备输入的伴奏信号;
所述立体声输出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声音信号生成声道人声信号,以及生成双声道提示音信号;
所述混音模块,用于采用所述声道人声信号、所述伴奏信号,以及所述双声道提示音信号进行混音处理,生成立体声混音信号;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立体声混音信号输出到接收设备。
CN201810118839.3A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麦克风 Pending CN1082827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8839.3A CN108282712A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8839.3A CN108282712A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2712A true CN108282712A (zh) 2018-07-13

Family

ID=62807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8839.3A Pending CN108282712A (zh) 2018-02-06 2018-02-06 一种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827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8009A1 (zh) * 2020-01-22 2021-07-29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27064A (ko) * 1999-09-10 2001-04-06 박종국 차량용 노래 반주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8209597A (ja) * 2007-02-26 2008-09-11 Yamaha Corp カラオケ装置
CN203769351U (zh) * 2013-11-17 2014-08-13 饶涛 一种可以让表演者和观众互动的录音棚
CN206433110U (zh) * 2017-01-11 2017-08-22 江西创成微电子有限公司 内置声卡的麦克风
CN207968786U (zh) * 2018-02-06 2018-10-12 北京唱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
CN212660311U (zh) * 2020-08-27 2021-03-05 深圳市十盏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耳返功能的k歌耳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27064A (ko) * 1999-09-10 2001-04-06 박종국 차량용 노래 반주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08209597A (ja) * 2007-02-26 2008-09-11 Yamaha Corp カラオケ装置
CN203769351U (zh) * 2013-11-17 2014-08-13 饶涛 一种可以让表演者和观众互动的录音棚
CN206433110U (zh) * 2017-01-11 2017-08-22 江西创成微电子有限公司 内置声卡的麦克风
CN207968786U (zh) * 2018-02-06 2018-10-12 北京唱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
CN212660311U (zh) * 2020-08-27 2021-03-05 深圳市十盏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耳返功能的k歌耳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宗就: "《数字时代的电视声音》",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pages: 41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48009A1 (zh) * 2020-01-22 2021-07-29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音频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636836B2 (en) 2020-01-22 2023-04-25 Beijing Dajia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udio and electronic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8096B2 (en) Transmission method, mobile terminal, multi-channel headset, and audio play system
CN106535077B (zh) 一种耳机测试电路
CN206865678U (zh) 便携式智能麦克风及音响一体设备
CN207321485U (zh) 骨传导无线耳机
CN104936098A (zh) 一种音效设置装置及其方法、播放系统及其方法
CN104486698A (zh) 一种手机k歌无线麦克风系统
CN103200480A (zh) 耳麦及其工作方法
CN206413138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耳机
CN108282712A (zh) 一种麦克风
CN104883644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7968786U (zh) 一种麦克风
CN109785819A (zh) 多个麦克风的关联方法、存储介质、麦克风及唱歌系统
CN101645697A (zh) 音量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5017540U (zh) 一种头戴式k歌耳机
WO2017197749A1 (zh) 取电方法、降噪耳机及播放设备
CN203181164U (zh) 耳麦
CN203632848U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CN206313978U (zh) 一种外置声卡
CN208210221U (zh) 实现环绕音效的演唱装置
CN208707868U (zh) 一种麦克风与麦克风系统
CN207854151U (zh) 外置声卡
CN206061042U (zh) 麦克风
CN104853035A (zh) 时间获取方法及装置
CN206948298U (zh) 一种收音机
CN206195102U (zh) 一种带音源转换功能以及dc耳机接口的充电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