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70709A - 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70709A
CN108270709A CN201611262581.1A CN201611262581A CN108270709A CN 108270709 A CN108270709 A CN 108270709A CN 201611262581 A CN201611262581 A CN 201611262581A CN 108270709 A CN108270709 A CN 108270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dden
base station
synchronizing signal
system information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625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70709B (zh
Inventor
丁昱
秦飞
岳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625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70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70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0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70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70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其方法包括:确定用于指示系统特性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配置与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根据第一同步信号组合,确定基站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发送与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其中,同步信号组合包括: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本发明通过对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的分组设计,在小区初搜的过程中,获得额外的系统信息,可减少系统信息的信令开销,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并可进一步为终端优化接入网络及网络调控初始接入提供优化策略。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小区搜索是当终端开机、或者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对小区下行同步信号的检测过程。小区搜索具体包括时间同步检测、频率同步检测以及小区ID检测等过程,为后续进行信道估计、广播信道的接收做好准备。
在LTE系统中,下行同步信号分为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ed Signal,以下简称: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ed Signal,以下简称:SSS)。采用主辅同步信号的优势是能够保证终端能准确并快速检测出主同步信号,并在已知主同步信号的前提下来检测辅同步信号,加快小区搜索速度。
LTE中的主同步信号采用Zadoff-Chu序列,辅同步信号采用m序列,小区的ID号由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共同决定,具体关系为 的取值范围为0~503。
其中,主同步信号有三个取值,对应三种不同的Zadoff-Chu序列,每种序列对应一个不同的对应不同的脚本索引值Root Index u,的取值范围为0-2。每个序列为长度63的Zadoff-Chu序列截去处于直流载波子载波上的符号后所得到一个长度为62个符号的序列,主同步序列具有成型信号峰均比低、抗频偏能力强等特点。
LTE辅同步信号由两个长度为31的m序列交叉级联得到的长度为62的序列。在一个无线帧内,前半帧中辅同步信号的交叉级联方式与后半帧中辅同步信号的交叉级联方式相反,这样的设计使得UE通过检测序列的顺序可以区分出该无线帧的起始位置。为了提高不同小区间同步信号的辨识度,辅同步信号使用两组扰码进行加扰,第一组扰码由主同步序列索引号决定,并对两组辅同步序列进行共同加扰,第二组扰码由第一组辅同步序列决定,对处于奇数子载波上的辅同步序列进行二次加扰。经过两次加扰后的辅同步信号具有更好的相关特性,能够保证在正确检测到主同步信号后,更加准确的检测出辅同步信号。辅同步的2个SSS(SSS1位于子帧0,SSS2位于子帧5)的值来源于168个可选值的集合,对应于168个不同的可选值的集合。其中,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取值范围0~167。
而在未来5G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高频大带宽的引入,以及FDD和TDD采用统一混合帧结构设计,同步信号的设计不在局限于系统中心频带1.08MHz;同时,5G支持独立组网和非对立组网、授权频谱和非授权频谱、eMBB、uRLLC、mMTC等多种场景,帧结构参数也会根据系统载频在高频还是低频,支持多种子载波间隔SCS和循环前缀CP。现有LTE的同步信号的映射和设计,不能有效支持各种5G各种场景的小区搜索,缺乏前向兼容性,在终端后续更好地接入系统方面也缺乏优化能力。此外,5G引入高频段大带宽,更加需要支持超密集小区组网,现有的小区ID(共504个)也存在较大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同步信号的映射关系不能向前兼容、不具备接入优化功能,且难以适应超密集小区组网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
确定用于指示系统特性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配置与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其中,同步信号组合包括: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
根据第一同步信号组合,确定基站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发送与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其中,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确定与第一同步信号对应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根据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
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所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于指示系统特性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配置与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其中,同步信号组合包括: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同步信号组合,确定基站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与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其中,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与第一同步信号对应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所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基站根据当前系统性能确定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并进一步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从而发送与其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通过对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分组设计,在小区初搜的过程中,获得额外的系统信息,减少系统信息的信令开销,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并可进一步为终端优化接入网络及网络调控初始接入提供优化策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同步信号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基站的模块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4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同步信号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5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同步信号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6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终端的模块示意图一;
图7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终端的模块示意图二;
图8表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9表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中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侧,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1:确定用于指示系统特性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其中,隐示系统信息用于指示基站的系统特性或其覆盖范围内各个小区的系统特性。其中,隐示系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指示基站覆盖下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的第一比特信息和/或指示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的第二比特信息。小区类型、传输参数配置等信息不同所对应的隐示系统信息不同,基站根据其所覆盖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传输参数配置等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值得指出的是,该方法除了适用于基站外,还可适用于其他具有配置和接入能力的网络设备,如接入点设备等。
步骤12: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配置与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
其中,同步信号组合包括: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其中,不同的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同步信号组合不同,同步信号组合不同指的是主同步序列编号所在组别不同,和/或辅同步序列编号所在组别不同。值得指出的是,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包括多个主同步序列编号,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中包括多个辅同步序列编号,即使两个同步信号组合的主同步序列编号不同,或辅同步序列编号不同,其还有可能属于相同的同步信号组合。
进一步地,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包括3*M个主同步序列编号;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包括168*N个辅同步序列编号;其中,M、N均为正整数。小区的ID号由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共同决定,具体关系为扩展主同步序列编号。扩展主同步序列的ZC根序列如下表1:
表1
其中,主同步序列由3个扩展到6个,对应的主同步信号的取值范围从0-2扩展到0-5。
扩展辅同步序列即辅同步序列由168个扩展到336个,其对应的辅同步信号的取值范围从0~167扩展到0~335。辅同步信号由两个长度为31的m序列交叉级联得到的长度为62的序列。其中,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的序列,以LTE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为基础进行扩展,其生成方式亦相同。
进一步地,同步信号组合根据主同步序列编码和辅同步序列编码的分组情况可包括以下组合状态:
组合一: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至少两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一组,同步信号组合为至少两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辅同步序列编码的组合。假设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包括6个主同步序列编号,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包括3个主同步序列编号,其中,主同步A{0、1、2},主同步B{3、4、5},全部辅同步序列编号仍然包括168个辅同步序列编号;那么主同步信号按照其序列编号分为两组:主同步A{0、1、2}和主同步B{3、4、5},基站选择其中一组中的主同步信号周期发送。辅同步信号按照序列编号仍旧为0~167,小区ID数为167*3+3=504,每组同步信号组合对应的小区ID数目不变,可保证系统配置的灵活性。基站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A,辅同步)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一比特信息中的一个状态X;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B,辅同步)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该比特信息中的另一个状态Y。终端采用盲检的方式识别判断主同步信号所属集合,即可获取到基站预先设定的1个比特的隐示系统信息。为进一步提高系统配置的灵活性,可将辅同步序列编号进行扩展,例如:假设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包括6个主同步序列编号,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包括3个主同步序列编号,其中,主同步A{0、1、2},主同步B{3、4、5},全部辅同步序列编号扩展为336个辅同步序列编号;那么主同步信号按照其序列编号分为两组主同步A{0、1、2}和主同步B{3、4、5},基站选择其中一组中的主同步信号周期发送。辅同步信号按照序列编号扩展为0~335,小区ID数为335*3+3=1008,每组同步信号组合对应的小区ID数目增加一倍,提高了系统配置的灵活性,能够支持超密集小区组网。同样,基站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A,辅同步)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一比特信息中的一个状态X;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B,辅同步)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该比特信息中的另一个状态Y。终端采用盲检的方式识别判断主同步信号所属集合,即可获取到基站预先设定的1个比特的隐示系统信息。或者,
组合二: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一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至少两组,同步信号组合为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至少两组辅同步序列编码中的一组的组合。假设主同步序列编号不做扩展,仍然采用0-2,辅同步序列编号由0-167扩展成0-335,将辅同步序列编号分为两组,其中,辅同步A{0-167},辅同步B{168-335};那么主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仍旧为0-2。辅同步信号按照其序列编号分为两组:辅同步A{0-167},辅同步B{168-335},基站选择其中一组中的辅同步信号周期发送。小区ID数为167*3+3=504,每组同步信号组合对应的小区ID数目不变,可保证系统配置的灵活性。基站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辅同步A)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一比特信息中的一个状态X;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辅同步B)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该比特信息中的另一个状态Y。终端采用盲检的方式识别判断辅同步信号所属集合,即可获取基站预先设定的1个比特的隐示系统信息。为进一步提高系统配置的灵活性,可将主同步序列编号也进行扩展,例如:假设主同步序列编号也做扩展,采用0-5,辅同步序列编号由0-167扩展成0-335,将辅同步序列编号分为两组,其中,辅同步A{0-167},辅同步B{168-335};那么主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为0-5。辅同步信号按照其序列编号分为两组:辅同步A{0-167},辅同步B{168-335},基站选择其中一组中的辅同步信号周期发送。小区ID数为167*6+6=1008,每组同步信号组合对应的小区ID数目增加一倍,提高了系统配置的灵活性,能够支持超密集小区组网。同样,基站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辅同步A)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一比特信息中的一个状态X;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辅同步B)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该比特信息中的另一个状态Y。终端采用盲检的方式识别判断辅同步信号所属集合,即可获取基站预先设定的1个比特的隐示系统信息。或者,
组合三: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至少两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至少两组,同步信号组合为至少两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至少两组辅同步序列编码中的一组的组合。假设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包括6个主同步序列编号,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包括3个主同步序列编号,其中,主同步A{0、1、2},主同步B{3、4、5},全部辅同步序列编号包括336个辅同步序列编号,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包括168个辅同步序列编号,其中,辅同步A{0-167},辅同步B{168-335}。基站选择主同步A{0、1、2}和主同步B{3、4、5}中一组中的主同步信号周期发送,并同时选择辅同步A{0-167},辅同步B{168-335}中的一组辅同步信号周期发送,这样,小区ID数为167*3+3=504,每组同步信号组合对应的小区ID数目不变,可保证系统配置的灵活性。这时主辅同步信号具有四种组合方式,这时可暗含2比特的隐示系统信息,其中,基站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A,辅同步A)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两比特信息中的一个状态X1;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A,辅同步B)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该两比特信息中的一个状态X2,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B,辅同步A)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该两比特信息中的一个状态X3,发送同步信号∈(主同步B,辅同步B)表示隐示系统信息中该两比特信息中的一个状态X4。终端采用盲检的方式识别判断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所属集合,即可获取到基站预先设定的2个比特的隐示系统信息。
步骤13:根据第一同步信号组合,确定基站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在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后,由于第一同步信号组合中有多种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选择方式,具体选择哪个主同步序列编号和哪个辅同步序列编号可根据系统统筹配置确定,以避免系统各个临近小区之间的同频干扰。
步骤14:发送与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
基站通过预先为同步信号分配的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传输资源(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和码域资源)将同步信号发送至终端,以使终端通过检测同步信号获知主辅同步序列编号,从而解析出对应的隐示系统信息。
这样,通过对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分组设计,在小区初搜的过程中,获得额外的系统信息,可减少系统信息的信令开销,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并可进一步为终端优化接入网络及网络调控初始接入提供优化策略。
第二实施例
以上第一实施例介绍了在不同场景下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下面将结合图2对与其对应的基站200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能实现第一实施例中的确定用于指示系统特性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配置与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根据第一同步信号组合,确定基站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发送与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其中,同步信号组合包括: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该基站具体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第一确定模块210,用于确定用于指示系统特性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配置模块220,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配置与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其中,同步信号组合包括: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
第二确定模块230,用于根据第一同步信号组合,确定基站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发送模块240,用于发送与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
其中,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至少两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一组,同步信号组合为至少两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辅同步序列编码的组合;或者,
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一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至少两组,同步信号组合为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至少两组辅同步序列编码中的一组的组合;或者,
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至少两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至少两组,同步信号组合为至少两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至少两组辅同步序列编码中的一组的组合。
其中,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包括3*M个主同步序列编号;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包括168*N个辅同步序列编号;其中,M、N均为正整数。
其中,隐示系统信息包括:指示基站覆盖下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的第一比特信息和/或指示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的第二比特信息。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是与上述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对应的基站,上述方法的实施方式和实现的技术效果均适用于该基站的实施例中。其中,该基站通过对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分组设计,在小区初搜的过程中,获得额外的系统信息,减少系统信息的信令开销,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并可进一步为终端优化接入网络及网络调控初始接入提供优化策略。
第三实施例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处理器300;通过总线接口与所述处理器300相连接的存储器320,以及通过总线接口与处理器300相连接的收发机310;所述存储器320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通过所述收发机310发送数据信息或者导频,还通过所述收发机310接收上行控制信道;当处理器300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320中所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具体用于:确定用于指示系统特性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配置与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根据第一同步信号组合,确定基站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发送与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其中,同步信号组合包括: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
处理器300用于读取存储器3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确定用于指示系统特性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配置与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根据第一同步信号组合,确定基站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收发机310,用于在处理器3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这里用于发送与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
其中,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至少两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一组,同步信号组合为至少两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辅同步序列编码的组合;或者,
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一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至少两组,同步信号组合为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至少两组辅同步序列编码中的一组的组合;或者,
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至少两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至少两组,同步信号组合为至少两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至少两组辅同步序列编码中的一组的组合。
其中,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包括3*M个主同步序列编号;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包括168*N个辅同步序列编号;其中,M、N均为正整数。
其中,隐示系统信息包括:指示基站覆盖下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的第一比特信息和/或指示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的第二比特信息。
其中,在图3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3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3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3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320可以存储处理器3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这样,该基站通过对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配置映射的设计,获得额外的隐示系统信息,为终端优化接入网络及网络调控初始接入提供了空间。另外,通过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确定的小区分组信息获得额外的隐示系统信息,可减少系统信息的信令开销,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并可进一步为终端接入网络及网络调控初始接入提供优化策略。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第四实施例
以上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分别就基站侧对本发明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及基站做了介绍说明,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应用场景对终端侧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侧,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
其中,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基站根据系统特性确定下发给终端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并根据第一隐示系统信息选择相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并在同步信号发送资源上将该第一同步信号组合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
步骤42:确定与第一同步信号对应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终端通过盲检确定同步信号的发送位置,并在该发送位置处接收并检测对应的同步信息,进一步通过本地同步序列与接收到的第一同步信号进行相关处理,确定第一同步信号所采用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步骤43:根据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
其中,同步信号组合包括: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值得指出的是,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包括多个主同步序列编号,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中包括多个辅同步序列编号,即使两个同步信号组合的主同步序列编号不同,或辅同步序列编号不同,其还有可能属于相同的同步信号组合。终端在获取到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后,即可得到其各自所在的分组组合。
步骤44: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所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不同的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同步信号组合不同,同步信号组合不同指的是主同步序列编号所在组别不同,和/或辅同步序列编号所在组别不同。隐示系统信息用于指示基站的系统特性或其覆盖范围内各个小区的系统特性。其中,隐示系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指示基站覆盖下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的第一比特信息和/或指示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的第二比特信息。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能够通过主同步序列编码和辅同步序列编码的组合获得额外的隐示系统信息,可减少系统信息的信令开销,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并可进一步为终端接入网络及网络调控初始接入提供优化策略。
第五实施例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
基站根据系统特性确定下发给终端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并根据第一隐示系统信息选择相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并在同步信号发送资源上将该第一同步信号组合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终端通过盲检确定同步信号的发送位置,并在该发送位置处接收并检测对应的同步信息。
步骤52:确定与第一同步信号对应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终端通过地同步序列与接收到的第一同步信号进行相关处理,确定第一同步信号所采用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步骤53:根据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
其中,同步信号组合包括: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终端在获取到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后,即可得到其各自所在的分组组合。
步骤54: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所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不同的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同步信号组合不同,同步信号组合不同指的是主同步序列编号所在组别不同,和/或辅同步序列编号所在组别不同。
步骤55:根据第一隐示系统信息,确定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接入策略。
其中,不同的隐示系统信息所指示的系统特性不同,不同的系统特性对应不同的接入策略。
具体地,当终端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一接入策略。下面将结合具体示例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示例一:当终端检测到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对应服务小区为非独立组网系统时,忽略所述服务小区。即基站通过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分组组合预定义1比特系统信息用于指示在本频段系统为独立组网系统(Standalone系统)或非独立组网系统(Non-standalone系统)。终端通过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获取系统预先设定的信息,如果为Non-standalone系统,终端则在本载波不再继续初始接入过程(如辅同步信号检测和BCH的检测),而重新在其它频点进行小区搜索和同步检测,以减少终端在Non-standalone频点上不必要的初始接入检测过程,终端可以更快地接入Standalone系统。
示例二:当终端检测到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对应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时,若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不满足移动终端的传输需求,则启动小区重选或小区切换过程。即基站通过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分组组合预定义1比特或2比特的系统信息用于指示在本频段下本小区子帧或时隙类型。终端通过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获取到系统预先设定的信息,使得终端根据本小区子帧或时隙类型是否为DL/UL heavy情况,提前为小区重选做好准备;如果发现本小区为全下行DL小区,而终端又急需上行传输,则忽略本服务小区可重新在其它频点进行小区搜索和同步检测。
示例三:当终端检测到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对应服务小区处于长时间不连续发送状态时,忽略服务小区。基站通过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分组组合预定义1比特信息以指示在本频段下本小区基站是否在DTX状态。终端通过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的序列编号获取系统预先设定的信息。如果发现本小区基站处于长DTX状态,则终端可忽略该服务小区而重新在其它频点进行小区搜索和同步检测。
示例四:当终端检测到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对应服务小区禁止驻留时,忽略服务小区。基站通过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分组组合预定义1比特的系统信息以指示在本频段下本小区是否被禁止驻留。终端通过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的序列编号获取系统预先设定的信息。如果发现本小区禁止驻留,则忽略该服务小区,而重新在其它频点进行小区搜索和同步检测。此外,基站还可通过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的序列编号预定义2比特的系统信息用于指示在本频段下本小区是否被禁止紧急呼叫、是否被禁止起呼数据、是否被禁止起呼信令、预留字段。进一步地,可以将预留字段用于DTX指示。
另外,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二接入策略。下面将结合具体示例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示例五:当终端检测到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对应服务小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与主同步信号的传输参数配置相同时,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即基站通过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分组组合预定义1比特的系统信息用于指示:在本频段下数据区域和/或物理广播信道(PBCH)是否采用与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相同的参数(如子载波间隔)。终端通过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的序列编号获取到系统预先设定的信息,如果数据和同步信号采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终端进一步根据当前频点位置,进一步判断出数据区域的子载波间隔(例如在5G系统,>6G和<6G系统分别采用两种子载波间隔参数)。终端提前获得数据区域和PBCH的参数信息,为信道估计、数据解调做好准备。
示例六:当终端检测到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对应服务小区的波束编号时,根据对应的波束编号进行接收波束训练,并通过性能最佳的波束接收广播和/或控制信道数据。例如:基站为多Panel多波束能力基站,通过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分组组合预定义2比特或多比特的系统信息用来指示: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的波速编号。终端通过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的序列编号获取到系统预先设定的信息,终端根据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的波速编号以及接收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的情况,快速完成终端接收波束训练,为后续广播和数据接收做好准备。
示例七:当终端检测到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对应服务小区是否支持长期演进LTE接入时,确定对应的接入策略或切换策略。基站通过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分组组合预定义1比特的系统信息用于指示本小区基站是否支持长期演进LTE接入。终端通过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的序列编号获取到系统预先设定的信息,对同时支持LTE和5G系统的终端,在小区选择搜索和小区驻留有潜在优化的空间。
示例八:当终端检测到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对应服务小区的下行系统带宽时,根据下行系统带宽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其中,主同步序列编号分组越多或辅同步序列编号分组越多,其所隐含指示的隐示系统信息的比特数也越多。例如:基站通过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分组组合预定义3比特的系统信息以指示本频段的下行系统带宽。终端通过主同步信号和/或辅同步信号的位置信息获取到系统预先设定的信息,以节省PBCH系统信息传输,为后续广播和数据接收做好准备。
本发明实施例基站,通过对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分组设计,终端在小区初搜的过程中,获得额外的系统信息,减少系统信息的信令开销,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并可进一步为终端优化接入网络及网络调控初始接入提供优化策略。
第六实施例
以上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分别就基站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做了介绍说明,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其对应的终端做进一步介绍。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600,能实现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中的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确定与第一同步信号对应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根据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所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方法的细节,并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其中,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终端600具体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其中,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第一处理模块620,用于确定与第一同步信号对应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第二处理模块630,用于根据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
第三处理模块640,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所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其中,该终端600还包括:
接入模块650,用于根据第一隐示系统信息,确定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接入策略;其中,不同的隐示系统信息所指示的系统特性不同,不同的系统特性对应不同的接入策略。
其中,该接入模块650包括:
第一接入子模块651,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一接入策略;或者,
第二接入子模块652,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二接入策略。
其中,第一接入子模块651包括:
第一接入单元6511,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为非独立组网系统时,忽略服务小区;或者,
第二接入单元6512,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时,若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不满足终端的传输需求,则启动小区重选或小区切换过程;或者,
第三接入单元6513,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处于长时间不连续发送状态时,忽略服务小区;或者,
第四接入单元6514,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禁止驻留时,忽略服务小区。
其中,第二接入子模块652包括:
第五接入单元6521,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与主同步信号的传输参数配置相同时,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或者,
第六接入单元6522,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波束编号时,根据对应的波束编号进行接收波束训练,并通过性能最佳的波束接收广播和/或控制信道数据;或者,
第七接入单元6523,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是否支持长期演进LTE接入时,确定对应的接入策略或切换策略;或者,
第八接入单元6524,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下行系统带宽时,根据下行系统带宽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
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是与上述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法的实施方式和实现的技术效果均适用于该终端的实施例中。其中,该终端在小区初搜的过程中,通过获取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分组信息,获得额外的系统信息,减少系统信息的信令开销,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并可进一步为终端优化接入网络及网络调控初始接入提供优化策略。
第七实施例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800的框图,如图8所示的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和用户接口803。终端8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8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8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8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804。
其中,用户接口803可以包括显示器或者点击设备(例如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8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8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8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8021和应用程序8022。
其中,操作系统8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8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8022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802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具体地,可以是应用程序8022中存储的程序或指令。其中,处理器801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确定与第一同步信号对应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根据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所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其中,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01中,或者由处理器801实现。处理器8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2,处理器801读取存储器8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具体地,处理器801还用于:根据第一隐示系统信息,确定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接入策略;其中,不同的隐示系统信息所指示的系统特性不同,不同的系统特性对应不同的接入策略。
具体地,处理器801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一接入策略;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二接入策略。
具体地,处理器801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为非独立组网系统时,忽略服务小区;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时,若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不满足终端的传输需求,则启动小区重选或小区切换过程;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处于长时间不连续发送状态时,忽略服务小区;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禁止驻留时,忽略服务小区。
进一步地,处理器801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与主同步信号的传输参数配置相同时,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波束编号时,根据对应的波束编号进行接收波束训练,并通过性能最佳的波束接收广播和/或控制信道数据;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是否支持长期演进LTE接入时,确定对应的接入策略或切换策略;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下行系统带宽时,根据下行系统带宽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800,在小区初搜的过程中,通过获取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分组信息,获得额外的系统信息,减少系统信息的信令开销,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并可进一步为终端优化接入网络及网络调控初始接入提供优化策略。
第八实施例
图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图9中的终端9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车载电脑等。
图9中的终端900包括电源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处理器950、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960、音频电路970和RF电路980。
其中,输入单元930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以及产生与终端9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输入单元930可以包括触控面板931。触控面板9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931上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9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该处理器950,并能接收处理器95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931。除了触控面板931,输入单元9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32,其他输入设备9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的各种菜单界面。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面板9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41。
应注意,触控面板931可以覆盖显示面板941,形成触摸显示屏,当该触摸显示屏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96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95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触摸显示屏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
触摸显示屏包括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常用控件显示区。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及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的排列方式并不限定,可以为上下排列、左右排列等可以区分两个显示区的排列方式。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可以用于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每一个界面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应用程序的图标和/或widget桌面控件等界面元素。该应用程序界面显示区也可以为不包含任何内容的空界面。该常用控件显示区用于显示使用率较高的控件,例如,设置按钮、界面编号、滚动条、电话本图标等应用程序图标等。
其中处理器950是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第一存储器9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第二存储器922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95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该第一存储器921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和/给第二存储器922内的数据,处理器950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确定与第一同步信号对应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根据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所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其中,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具体地,处理器950还用于:根据第一隐示系统信息,确定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接入策略;其中,不同的隐示系统信息所指示的系统特性不同,不同的系统特性对应不同的接入策略。
具体地,处理器950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一接入策略;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二接入策略。
具体地,处理器950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为非独立组网系统时,忽略服务小区;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时,若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不满足终端的传输需求,则启动小区重选或小区切换过程;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处于长时间不连续发送状态时,忽略服务小区;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禁止驻留时,忽略服务小区。
进一步地,处理器950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与主同步信号的传输参数配置相同时,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波束编号时,根据对应的波束编号进行接收波束训练,并通过性能最佳的波束接收广播和/或控制信道数据;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是否支持长期演进LTE接入时,确定对应的接入策略或切换策略;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下行系统带宽时,根据下行系统带宽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900,在小区初搜的过程中,通过获取同步信号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辅同步序列编号的分组信息,获得额外的系统信息,减少系统信息的信令开销,节省网络传输资源,并可进一步为终端优化接入网络及网络调控初始接入提供优化策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用于指示系统特性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配置与所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其中,所述同步信号组合包括: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
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组合,确定所述基站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发送与所述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至少两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为一组,所述同步信号组合为至少两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辅同步序列编码的组合;或者,
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一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至少两组,所述同步信号组合为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至少两组辅同步序列编码中的一组的组合;或者,
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至少两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至少两组,所述同步信号组合为至少两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至少两组辅同步序列编码中的一组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包括3*M个主同步序列编号;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包括168*N个辅同步序列编号;其中,M、N均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示系统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基站覆盖下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的第一比特信息和/或指示所述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的第二比特信息。
5.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其中,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确定与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对应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根据所述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
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所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所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接入策略;其中,不同的隐示系统信息所指示的系统特性不同,不同的系统特性对应不同的接入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接入策略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一接入策略;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二接入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一接入策略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为非独立组网系统时,忽略所述服务小区;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时,若所述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不满足终端的传输需求,则启动小区重选或小区切换过程;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处于长时间不连续发送状态时,忽略所述服务小区;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禁止驻留时,忽略所述服务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二接入策略的步骤,包括: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与主同步信号的传输参数配置相同时,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波束编号时,根据对应的波束编号进行接收波束训练,并通过性能最佳的波束接收广播和/或控制信道数据;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是否支持长期演进LTE接入时,确定对应的接入策略或切换策略;或者,
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下行系统带宽时,根据所述下行系统带宽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
1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用于指示系统特性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配置与所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组合;其中,所述同步信号组合包括: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和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同步信号组合,确定所述基站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与所述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对应的第一同步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至少两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为一组,所述同步信号组合为至少两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辅同步序列编码的组合;或者,
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一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至少两组,所述同步信号组合为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至少两组辅同步序列编码中的一组的组合;或者,
全部主同步序列编号分为至少两组,全部辅同步序列编码分为至少两组,所述同步信号组合为至少两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的一组与至少两组辅同步序列编码中的一组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一组主同步序列编号中包括3*M个主同步序列编号;一组辅同步序列编号包括168*N个辅同步序列编号;其中,M、N均为正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隐示系统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基站覆盖下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的第一比特信息和/或指示所述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的第二比特信息。
1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同步信号;其中,同步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同步信号对应的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主同步序列编号和第一辅同步序列编号,确定第一同步信号组合;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隐示系统信息与同步信号组合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同步信号组合所对应的第一隐示系统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接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确定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接入策略;其中,不同的隐示系统信息所指示的系统特性不同,不同的系统特性对应不同的接入策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模块包括:
第一接入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小区类型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一接入策略;或者,
第二接入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传输参数配置时,确定对应服务小区的第二接入策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子模块包括:
第一接入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为非独立组网系统时,忽略所述服务小区;或者,
第二接入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时,若所述服务小区和/或邻小区的传输资源类型不满足终端的传输需求,则启动小区重选或小区切换过程;或者,
第三接入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处于长时间不连续发送状态时,忽略所述服务小区;或者,
第四接入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一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禁止驻留时,忽略所述服务小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子模块包括:
第五接入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与主同步信号的传输参数配置相同时,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或者,
第六接入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波束编号时,根据对应的波束编号进行接收波束训练,并通过性能最佳的波束接收广播和/或控制信道数据;或者,
第七接入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是否支持长期演进LTE接入时,确定对应的接入策略或切换策略;或者,
第八接入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第一隐示系统信息中的第二比特信息指示所述基站对应的服务小区的下行系统带宽时,根据所述下行系统带宽计算出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再通过计算出的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传输参数配置进行广播和/或控制信道的接收和解调。
CN201611262581.1A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Active CN108270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2581.1A CN108270709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62581.1A CN108270709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0709A true CN108270709A (zh) 2018-07-10
CN108270709B CN108270709B (zh) 2020-05-05

Family

ID=6275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62581.1A Active CN108270709B (zh) 2016-12-30 2016-12-30 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7070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557A (zh) * 2018-07-25 2018-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660469A (zh) * 2018-10-23 2019-04-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变化网络信号的方法、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0972331A (zh) * 2018-09-30 2020-04-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间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138586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225165A (zh) * 2020-01-21 2021-08-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3498161A (zh) * 2020-04-07 202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226672A1 (zh) * 2022-05-26 2023-1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传输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930455B2 (en) 2019-05-16 2024-03-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2139A (zh) * 2009-06-26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指示基站类型的方法、获取基站类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23485A (zh) * 2010-01-08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sg id及基站类型的指示方法、csg id指示的获取方法
EP2115880B1 (en) * 2007-01-31 2013-04-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ell search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369585A (zh) * 2013-04-24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建立d2d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25037A (zh) * 2013-04-25 2014-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15880B1 (en) * 2007-01-31 2013-04-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ell search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932139A (zh) * 2009-06-26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指示基站类型的方法、获取基站类型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23485A (zh) * 2010-01-08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Csg id及基站类型的指示方法、csg id指示的获取方法
CN103369585A (zh) * 2013-04-24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建立d2d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25037A (zh) * 2013-04-25 2014-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N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Design",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9208A1 (zh) * 2018-07-25 2020-01-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76557A (zh) * 2018-07-25 2018-12-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消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972331B (zh) * 2018-09-30 2022-04-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间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0972331A (zh) * 2018-09-30 2020-04-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间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4500271B (zh) * 2018-09-30 2024-04-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间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4500271A (zh) * 2018-09-30 2022-05-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间通信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09660469A (zh) * 2018-10-23 2019-04-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变化网络信号的方法、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9660469B (zh) * 2018-10-23 2022-09-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变化网络信号的方法、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1385867A (zh) * 2018-12-29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385867B (zh) * 2018-12-29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930455B2 (en) 2019-05-16 2024-03-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CN113225165A (zh) * 2020-01-21 2021-08-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3225165B (zh) * 2020-01-21 2023-05-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旁链路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CN113498161A (zh) * 2020-04-07 2021-10-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498161B (zh) * 2020-04-07 2023-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226672A1 (zh) * 2022-05-26 2023-11-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信道传输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70709B (zh) 2020-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0709A (zh) 一种同步信号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8134657A (zh) 一种同步信号的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3181203B (zh) 获取邻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17735A (zh) 接收参考信号以支持灵活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696463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8260139A (zh)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8184267A (zh) 一种终端调度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8322295A (zh) 一种边带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4285483A (zh) 传输公共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938296B (zh) 一种导频序列的生成方法、用户设备、基站
US2022018295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Set of a Plurality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equences to be Used with One or More Communication Targets
CN107733828A (zh) 一种确定基带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CN108521887A (zh) 传输同步广播块和rmsi的相关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42985A (zh) 一种参考信号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
US20110189987A1 (en) Method for femto-cell identification
US105945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quence generation
CN103181204A (zh) 获取邻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51036B (zh) 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WO2023010406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delay for pdcch repetitions
CN106899965A (zh) 发送功率的配置方法、终端、基站和基带芯片
CN108271271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发送端及接收端
CN106411492A (zh) 一种srs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206732A (zh) 数据传输方法、资源指示信息的获取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8632178B (zh) 同步接入信号组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10546909B (zh) 用于传送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