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9559B - 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9559B
CN108269559B CN201810215104.2A CN201810215104A CN108269559B CN 108269559 B CN108269559 B CN 108269559B CN 201810215104 A CN201810215104 A CN 201810215104A CN 108269559 B CN108269559 B CN 1082695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yroscope
control module
data
glove
pitch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151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69559A (zh
Inventor
程昱
崔家瑞
赵宇
杨昆翰
李志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8102151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95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9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9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69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95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0008Associated control or indicating means
    • G10H1/0016Means for indicating which keys, frets or strings are to be actuated, e.g. using lights or led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10H1/34Switch arrangements, e.g. keyboards or mechanical 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4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individual keys
    • G10H1/346Keys with an arrangement for simulating the feeling of a piano key, e.g. using counterweights, springs, cam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6Accompanimen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1/00Details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1/36Accompaniment arrangements
    • G10H1/40Rhyth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第二控制模块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并生成陀螺仪数据包;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陀螺仪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音符数据以及所述灯光数据发送给第三控制模块,第三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音符数据以及所述灯光数据控制与其连接的声音模块以及灯光模块。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穿戴式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许多人在录制歌曲、室内K歌时,会使用乐器进行伴奏,但限于许多乐器不易携带,用乐器伴奏总会带来许多麻烦。此外,还需掌握该乐器才能达到较好的伴奏效果。
市场上出现的许多仿钢琴的设备或软件,有些用于教学有些用于娱乐。但此类设备(如电钢琴)大都过于庞大,不方便携带。而此类软件大都基于智能手机,只能显示界面上有限的琴键,若用户对琴键数量有更高要求则需更换界面,更换界面的同时音乐也失去了连贯性;琴键较窄不适于双手弹奏,易造成单指弹琴的陋习;没有力度感应,缺乏演奏的真实感。
而假如可以用体感装置来进行独立的模拟乐器的演奏,可以提升演奏或伴奏的便捷性,而且不需要完全掌握某种乐器就可以用其进行伴奏,可以节约时间和金钱成本。所以现在急需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伴奏手套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伴奏方法,满足了人们演奏伴奏的需求,解决传统乐器伴奏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在传统伴奏的基础上加上灯光效果,提高演奏和伴奏的现场感。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伴奏控制系统,用以保证上述方法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应用于伴奏手套系统,所述伴奏手套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位于一副手套中的其中一只手套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位于所述一副手套中的另一只手套中,每只手套上均设置有作为基准陀螺仪的第一陀螺仪,且设置有多个第二陀螺仪,每个第二陀螺仪对应于一个音符及灯光;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手套中的所述第一陀螺仪、所述第一手套中的第二陀螺仪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手套中的所述第一陀螺仪、所述第二手套中的第二陀螺仪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并生成陀螺仪数据包;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陀螺仪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所述音符数据中包含音符信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音符数据以及所述灯光数据发送给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音符数据以及所述灯光数据控制与其连接的声音模块以及灯光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包括: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以及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采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所述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航向角数据;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二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包括: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以及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仰俯角差及其对应的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及其对应的第三阈值生成声部信息;根据所述音符信息、所述声部信息以及与所述音符信息对应的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及航向角数据,并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携带在所述陀螺仪数据包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包括: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俯角差以及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仰俯角差及其对应的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及其对应的第三阈值生成声部信息;根据所述音符信息、所述声部信息以及与所述音符信息对应的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伴奏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并生成陀螺仪数据包且将所述陀螺仪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且将所述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所述音符数据中包含音符信息;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符数据以及所述灯光数据控制与其连接的声音模块以及灯光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
所述计算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
生成子模块,用于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以及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所述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航向角数据;
且,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及航向角数据,并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携带在所述陀螺仪数据包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在结构上体积较小,穿戴方便,便于携带;在功能上可以实现演唱者演唱过程中模拟弹琴为自己伴奏,同时产生相应的灯光的变换效果,且操作简单,便于控制;成本上,采用的元件和模块成本较低且易于获得。如果生产产品,功能、结构设计和实用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创新空间,发展前景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智能伴奏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示例的左手陀螺仪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伴奏手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应用于伴奏手套系统,所述伴奏手套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位于一副手套中的其中一只手套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位于所述一副手套中的另一只手套中,每只手套上均设置有作为基准陀螺仪的第一陀螺仪,且设置有多个第二陀螺仪,每个第二陀螺仪对应于一个音符及灯光;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手套中的所述第一陀螺仪、所述第一手套中的第二陀螺仪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手套中的所述第一陀螺仪、所述第二手套中的第二陀螺仪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依次使能第一手套中的第一陀螺仪以及多个第二陀螺仪,当其中一个陀螺仪使能时,其余的陀螺仪处于失能状态。当第一手套中的所有陀螺仪依次采集完毕,第一手套的一个采集周期完毕。
步骤102、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并生成陀螺仪数据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对于陀螺仪的周期采集方法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采集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陀螺仪数据包包括包头、包尾以及位于所述包头与包尾之间的各个陀螺仪的高位以及低位。采集的各个陀螺仪的俯仰角数据为float型,所述陀螺仪数据包为整形。
步骤103、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陀螺仪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步骤104、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所述音符数据中包含音符信息。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04,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以及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步骤105、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音符数据以及所述灯光数据发送给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音符数据以及所述灯光数据控制与其连接的声音模块以及灯光模块。
进一步的,可以实现对音乐声部的控制,以区别高音区和低音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采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所述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航向角数据;
所述步骤104,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具体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以及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仰俯角差及其对应的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及其对应的第三阈值生成声部信息;根据所述音符信息、所述声部信息以及与所述音符信息对应的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及航向角数据,并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携带在所述陀螺仪数据包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以及、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以及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仰俯角差以及及其对应预设的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及其对应的第三阈值生成声部信息;根据所述音符信息、所述声部信息以及与所述音符信息对应的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伴奏方法及伴奏手套系统能够独立于钢琴进行演奏,在结构上体积较小,穿戴方便,便于携带;在功能上可以实现演唱者演唱过程中模拟弹琴为自己伴奏,同时产生相应的灯光的变换效果,且操作简单,便于控制;成本上,采用的元件和模块成本较低且易于获得。如果生产产品,功能、结构设计和实用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创新空间,发展前景较好。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伴奏方法及伴奏手套系统,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以左手手套中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右手手套中设置第二控制模块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伴奏手套系统的功能主要分为两部分:模拟弹琴实现演唱伴奏,同时模拟舞台灯光效果。
在模拟弹琴部分,左右手手背中央处贴紧手背平面固定一个陀螺仪,用来确定基准面角度,下文所述的倾角均为手指处陀螺仪的俯仰角或航向角与该手手背处陀螺仪同一性质角的角度之差。右手拇指用来选择声部,拇指按下(指尖向手背平面下方运动)一定角度,进入低音区;拇指平放或稍微抬起(指尖向手背平面上方运动)一定角度,进入中音区;拇指向手掌方向靠近(指尖向右运动)一定角度,进入高音区。除右手拇指外,其他手指用来控制Do,Re,Mi,Fa,So,La,Xi七个音符,对应顺序依次是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下手指一定角度,配合所选声部可以弹奏对应音符。这样演唱者就能够根据曲目需要弹奏低音、中音、高音部的任意非升降音符为自己伴奏。
在模拟舞台灯光效果部分,设定控制Do,Re,Mi,Fa,So,La,Xi的手指分别用来控制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按下手指使扬声器发声的同时,陀螺仪的信号通过另一通道传递给彩灯,使之在按下相应手指时发出相应颜色的光。此外,根据弹奏音符拍节长短不同,灯光颜色的深浅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控制Do的左手无名指代表的是红色,如果Do需要演奏的时间为两个拍节,那么在这两拍中,左手无名指会一直处于按下状态,这时彩灯的颜色会由浅红变到品红,再变到深红。如果拍节很长,会由浅入深变化循环多次。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相较第二控制模块占据更加核心的地位。第二控制模块负责收集并初步处理右手的陀螺仪模块采集到的数据,然后发送给第一控制模块;而第一控制模块负责综合处理左手的陀螺仪模块收集的数据和右手第二控制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发送对应的音符数据给第三控制模块,即属于从属位置的从控模块。在此处,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均属于主控模块。
第三控制模块负责接收并处理第一控制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并立即发送信号给扬声器使其鸣响相应的音符。
在本实施例中,十个陀螺仪,安装在手套的不同位置,其中两个陀螺仪分别安装在两只手手背的位置,其他八个陀螺仪分别安装在除小拇指之外的其他八根手指指尖。手套平放在桌面时,十个陀螺仪的俯仰角,横滚角均近似相等,陀螺仪的航向角指向手指指尖所指的方向。以左手为例,进行陀螺仪安装的描述,右手安装位置与左手对称。示意图如图2所示,左手中的五个陀螺仪分别为第一陀螺仪:陀螺仪41、多个第二陀螺仪:陀螺仪51、陀螺仪52、陀螺仪53和陀螺仪54,分别位于左手手套的手背、无名指、中指、食指和大拇指相对应的位置,下文也可以将第一陀螺仪描述为手背陀螺仪、第二陀螺仪分别描述为无名指陀螺仪(陀螺仪51)、中指陀螺仪(陀螺仪52)、食指陀螺仪(陀螺仪53)以及大拇指陀螺仪(陀螺仪54)。
在本实施例中,一只手套上设置有五个陀螺仪,五个陀螺仪与其所在手套上设置的控制模块通过IIC通信。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之间通过通信模块无线通信,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之间通过通信模块无线通信,不过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三控制模块以及第二控制模块之间的无线通信,两者互不干扰。具体的,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为第二控制模块、第三控制模块分配了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第一控制模块通过第一UART接口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第一控制模块通过第二UART接口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
第二控制模块收集到的数据无线发送给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同时处理十个六轴陀螺仪的数据,处理完后,由第一控制模块通过1对2的无线通信方式控制灯光效果和声音效果。第二控制模块50ms定时刷新五个六轴数据,欧拉角数据为float型0-360,转换成整形之后,发送给左手主控
第二控制模块向第一控制模块发送的如表1所示的数据包:
表1:陀螺仪数据包格式
Figure BDA0001598376620000101
Figure BDA0001598376620000111
第一控制模块50ms定时刷新五个六轴数据,同时接收第二控制模块对应的陀螺仪的5个六轴数据,通过是stm32407SPIdma的方式。数据解包完成之后,左手主控里面包含十个六轴数据,可以进行相应的音符判断。
在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采集数据完毕后,第一控制模块的数据处理周期开始。读取五个陀螺仪的俯仰角,计算手背陀螺仪(第一陀螺仪)的俯仰角分别与其他四个陀螺仪(第二陀螺仪)的俯仰角之差,得到四个计算结果,当计算结果绝对值小于30度时,则认为对应手指平放,当计算结果的绝对值大于30度时,则认为对应手指弹下。当一根手指的状态不是平放时,左手第一控制模块会从无线模块发送对应手指的音节数据给第三控制模块。左手除小拇指外四个手指弹下时对应的音符数据从左到右分别是do,ri,mi,fa,右手除大拇指和小拇指外三个手指弹下时对应的音符数据从左到右分别是so,la,xi。右手大拇指比较特殊。在水平面内,大拇指陀螺仪航向角与手背陀螺仪航向角之差绝对值大于45度时为中音或低音区;绝对值小于10度时进入高音区,因为考虑实际情况,拇指向食指方向并拢要比拇指张角变大舒服。大拇指平放(或稍微抬起)且其对应的大拇指陀螺仪航向角与手背陀螺仪航向角之差绝对值大于45度时,其他手指弹下,第一控制模块发送中音区音符数据;大拇指弹下且其对应的大拇指陀螺仪航向角与手背航向角之差绝对值大于45度时,其他手指弹下,第一控制模块发送低音区音符数据。这样,使八根手指可以弹奏出高中低音区的所有音符。第二控制模块处理完右手欧拉角数据之后发送处理后数据到左手第一控制模块,左手第一控制模块将两只手的数据集成处理,综合判断弹下的是哪一个音符,再通过无线模块发送对应音符数据给第三控制模块。
第三控制模块数据处理发生在第三控制模块收到第一控制模块发出的数据之后,下一个对陀螺仪进行数据采集之前。
当第三控制模块接收到了第一控制模块发来的音符数据后,立刻判断是哪个音区的哪个音符,并产生该音符对应的PWM波,然后通过IO口发送给连接在第三控制模块上的扬声器,扬声器接收到该音符对应的PWM波,立刻鸣响。
为了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采用定时中断来计算延时时间,如表2所示,只需将定时器预置不同的定时值就可实现不同时间的定时。而不断地通过I/O端口输出高低电平,就相当于振荡周期的不同,由此又可以得到不同频率的声音,对照音符频率表我们便可以设置出每个音调对应的定时器数值。
表2:音频参照表
Figure BDA0001598376620000121
具体的,以低音Do为例:Do的频率f=262Hz,其对应周期T=1/f=1908us,单片机通过对端口循环的置位、清零来达到输出固定频率波形,相对Do音频262Hz,T=1908us,那么t=T/2=954us,所以我们只要在程序中将对应的输出端口置为高电平,延时954us,再置为低电平,延时954us,如此循环,就可以得到262Hz频率的声音。
这个延时用定时器的中断来实现,假设单片机晶振频率为12MHz,以定时器普通工作模式来实现定时中断,可以得到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值为
高八位TH=(65536-954)/256=0xFB;
低八位TL=(65536-954)%256=0x46。
由上述方法可以推算出计数器其余音符对应的赋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伴奏方法及伴奏手套系统能够独立于钢琴进行演奏,在结构上体积较小,穿戴方便,便于携带;在功能上可以实现演唱者演唱过程中模拟弹琴为自己伴奏,同时产生相应的灯光的变换效果,且操作简单,便于控制;成本上,采用的元件和模块成本较低且易于获得。如果生产产品,功能、结构设计和实用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创新空间,发展前景较好。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伴奏手套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第二控制模块2以及第三控制模块3。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位于一副手套中的其中一只手套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2位于所述一副手套中的另一只手套中,每只手套上均设置有作为基准陀螺仪的第一陀螺仪41、42,且设置有多个第二陀螺仪51、52、53、54、55、56、57,每个第二陀螺仪对应于一个音符及灯光;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手套中的所述第一陀螺仪、所述第一手套中的第二陀螺仪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手套中的所述第一陀螺仪、所述第二手套中的第二陀螺仪电连接;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3分别与声音模块7,灯光模块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NRF24L01芯片来进行此产品模型的无线通信。基于NRF24L01芯片来实现数据无线传输NRF24L01是一个数字射频芯片。
NRF24L01内部有若干寄存器,外部留有spi接口,外部单片机通过spi接口配置此芯片内部的寄存器。内部寄存器分为控制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我们可以利用用单片机把它配置为接收模式或发送模式,还可以配置频道、地址、每次发送的字节数、是否带CRC校验、功率等。配置成发送模式以后,用单片机把要发送的数据写进去,它就会自动把数据发出去。当想要实现一对多的通信的时候,固定好从机的地址,不停修改主机发数的地址就可以实现一对多通信。
通过spi协议依次往里面写参数即可。具体的,如果需要1对1的收发,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主从地址相同、设置收发字节数相同、通信频率相同;如果需要1对2的收发,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主从地址交错相同、设置收发字节数相同、通信频率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一副手套中还包括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6,所述第三陀螺仪6与其所在一只手套上设置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与其所在的一只手套上设置的控制模块之间采用IIC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以及电源稳压模块,所述电源通过电源稳压模块为其对应的控制模块提供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使用额定电压为12V的锂电池,将锂电池接入电源稳压模块,产生主控模块和从控模块需要的3.3V电压,电源稳压模块可以采用LM2596-5V稳压芯片和AMS1117-3.3V稳压芯片。
经过电源稳压模块产生的3.3V电压直接供给第一控模块、第二控制模块和第三控制模块使用。各陀螺仪由其所在的控制模块引出的3.3V电压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伴奏手套系统能够独立于钢琴进行演奏,在结构上体积较小,穿戴方便,便于携带;在功能上可以实现演唱者演唱过程中模拟弹琴为自己伴奏,同时产生相应的灯光的变换效果,且操作简单,便于控制;成本上,采用的元件和模块成本较低且易于获得。如果生产产品,功能、结构设计和实用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创新空间,发展前景较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伴奏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并生成陀螺仪数据包且将所述陀螺仪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且将所述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所述音符数据中包含音符信息;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符数据以及所述灯光数据控制与其连接的声音模块以及灯光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
所述计算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
生成子模块,用于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以及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所述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航向角数据;
且,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及航向角数据,并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携带在所述陀螺仪数据包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伴奏控制系统对应于智能伴奏方法,能够独立于钢琴进行演奏,在结构上体积较小,穿戴方便,便于携带;在功能上可以实现演唱者演唱过程中模拟弹琴为自己伴奏,同时产生相应的灯光的变换效果,且操作简单,便于控制;成本上,采用的元件和模块成本较低且易于获得。如果生产产品,功能、结构设计和实用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创新空间,发展前景较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预测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伴奏手套系统,所述伴奏手套系统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位于一副手套中的第一手套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位于所述一副手套中的第二手套中,每只手套上均设置有作为基准陀螺仪的第一陀螺仪,且设置有多个第二陀螺仪,每个第二陀螺仪对应于一个音符及灯光;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以及第三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手套中的所述第一陀螺仪、所述第一手套中的第二陀螺仪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手套中的所述第一陀螺仪、所述第二手套中的第二陀螺仪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周期性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并生成陀螺仪数据包;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陀螺仪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所述音符数据中包含音符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音符数据以及所述灯光数据发送给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音符数据以及所述灯光数据控制与其连接的声音模块以及灯光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
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
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以及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采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所述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航向角数据;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二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包括: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
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以及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
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
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仰俯角差及其对应的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及其对应的第三阈值生成声部信息;
根据所述音符信息、所述声部信息以及与所述音符信息对应的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及航向角数据,并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携带在所述陀螺仪数据包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包括:
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
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以及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
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仰俯角差及其对应的第二阈值、所述第一陀螺仪和第三陀螺仪之间的航向角差及其对应的第三阈值生成声部信息;
根据所述音符信息、所述声部信息以及与所述音符信息对应的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7.一种智能伴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采集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周期性采集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并生成陀螺仪数据包且将所述陀螺仪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二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且将所述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发送给第三控制模块,所述音符数据中包含音符信息;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符数据以及所述灯光数据控制与其连接的声音模块以及灯光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
所述计算子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陀螺仪数据包计算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
生成子模块,用于当第一陀螺仪和第二陀螺仪之间的俯仰角差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陀螺仪对应的音符信息以及灯光信息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所述第一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所述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航向角数据;
且,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其自身采集的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第二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第一手套中第一陀螺仪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和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陀螺仪数据包生成音符数据以及灯光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套上还设置有用于声部选择的第三陀螺仪,所述第三陀螺仪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采集所述第二手套中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及航向角数据,并将所述第一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第三陀螺仪的仰俯角数据以及第三陀螺仪的航向角数据携带在所述陀螺仪数据包中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CN201810215104.2A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695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5104.2A CN108269559B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5104.2A CN108269559B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9559A CN108269559A (zh) 2018-07-10
CN108269559B true CN108269559B (zh) 2021-06-01

Family

ID=62774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1510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69559B (zh) 2018-03-15 2018-03-15 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955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87779U (zh) * 2014-09-22 2015-01-07 赵青松 一种基于陀螺仪的吉他音乐手套
CN106174813A (zh) * 2016-09-30 2016-12-07 无锡吾成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2375B2 (en) * 2003-06-06 2006-01-03 Mcgregor Rob Musical teach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1168098B (zh) * 2007-11-19 2011-02-02 煜日升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指琴
CN202159478U (zh) * 2011-06-18 2012-03-07 杨果 一种无线音乐手套
WO2014082171A1 (en) * 2012-11-28 2014-06-05 Neel Phyllis Koton Glove-based gaming system
TWI470619B (zh) * 2012-11-29 2015-01-21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電子感測打擊樂器
CN103487011B (zh) * 2013-09-06 2016-01-20 广州畅途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手套的姿态角检测方法
CN103593055B (zh) * 2013-11-27 2017-05-3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手势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US20150332601A1 (en) * 2014-05-01 2015-11-19 Walid Tamari Piano Learning System
WO2016113462A1 (en) * 2015-01-14 2016-07-21 Jyväskylän Yliopisto Arrangement for producing musical data
CN204537682U (zh) * 2015-04-12 2015-08-05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钢琴手套
US20170025106A1 (en) * 2015-04-21 2017-01-26 Salahattin Bucak Wrist band piano
CN105845118A (zh) * 2016-05-09 2016-08-10 苏州乐聚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节拍器与智能特效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87779U (zh) * 2014-09-22 2015-01-07 赵青松 一种基于陀螺仪的吉他音乐手套
CN106174813A (zh) * 2016-09-30 2016-12-07 无锡吾成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套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parison of hand gesture inputs of leap motion controller & data glove in to a soft finger;P.D.S.H.Gunawardane,et al.;<2017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botics and Intelligent Sensors (IRIS)>;IEEE;20180111;第62-6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9559A (zh)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2920B2 (en) Modula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user interfaces for use therewith
CN103150940B (zh) 一种键盘乐器示教系统和示教方法
US116701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aptive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play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US11972693B2 (en)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and/or selecting exercises for learning playing a music instrument
US20240054911A2 (en) Crowd-based device configuration selection of a music teaching system
US118938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adaptive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playing a musical instrument
KR20170106889A (ko) 지능형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한 악기
CN108200703A (zh) 一种与音频互动的灯光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632475B (zh) 一种手套琴
CN106782466A (zh) 一种便携智能钢琴
CN105096691A (zh) 钢琴仿真学习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3812192U (zh) 具乐器演奏功能的空中飞鼠
CN108269559B (zh) 一种智能伴奏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9841202A (zh) 基于语音合成的节奏生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489209A (zh) 一种电声乐器节奏可控的方法及其对卡拉ok的改进
CN205486954U (zh) 一种模拟弓弦类乐器的微感掌上乐器
Lyons et al. Creating new interfaces for musical expression
CN203825998U (zh) 一种基于usb电脑键盘输入的电子琴
CN107993518A (zh) 可穿戴虚拟多功能弦乐弹奏器
CN208093146U (zh) 一种伴奏手套系统
CN204930474U (zh) 一种音乐手套
CN203746412U (zh) 悬浮电子琴
Overholt Advancements in violin-relate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Fels et al. Advances in new interfaces for musical expression
CN211654288U (zh) 便携式吉他模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