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8566A - 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8566A
CN108268566A CN201710004142.9A CN201710004142A CN108268566A CN 108268566 A CN108268566 A CN 108268566A CN 201710004142 A CN201710004142 A CN 201710004142A CN 108268566 A CN108268566 A CN 108268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mark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041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68566B (zh
Inventor
李洋
陈宇
王蕾
王一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041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85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8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8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68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8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路由器标识;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所述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路由数量和连接时间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目标路由器标识的第二分类特征信息,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连接用户数量、同时在线人数和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种;根据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分类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可见,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自动地、智能地识别用户之间的数据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软件(如购物软件、社交软件等应用软件)的用户越来越多。由于应用软件的用户数量庞大,通常应用软件需要确定用户之间的数据关系,以便于对不同数据关系的用户进行不同的操作。例如,该数据关系可以为社会关系,在用户A发布某条信息之后,可提示与用户A具有强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等)的用户进行查看。
然而在现有的实际应用中,需要用户手动对用户好友进行分组,应用软件才能确定用户之间的数据关系。例如,需要用户手动设置好友组、家庭组等。可见,现有的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并不智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可以自动地、智能地识别用户之间的数据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路由器标识;
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所述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路由数量和连接时间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所述目标路由器标识的第二分类特征信息,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连接用户数量、同时在线人数和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分类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关系确定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路由器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所述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路由数量和连接时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路由器标识的第二分类特征信息,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连接用户数量、同时在线人数和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分类特征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包括用户标识、路由器标识的用户信息,并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并确定目标用户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目标路由器标识的第二分类特征信息,并根据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第二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并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自动地确定用户分组中目标用户之间的数据关系。可见,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自动地、智能地识别用户之间的数据关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可以自动地、智能地识别用户之间的数据关系。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清楚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可能应用的业务场景和系统架构进行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中,包括数据关系确定装置、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和至少一个路由器。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系统架构,图1以系统架构中包括4个用户终端和2个路由器为例。其中,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以为应用软件的服务器。该应用软件可以为电商软件、社交软件、即时通讯等应用软件。该用户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穿戴式设备等终端。用户终端可通过路由器连接网络。如图1所示,用户终端A和用户终端B通过路由器A连接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用户终端C和用户终端D通过路由器B连接数据关系确定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关系确定方法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其中,如图2所示,该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可以包括202~203部分。
201、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一用户信息均包括用户标识和路由器标识。例如,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接收用户终端A发送的用户信息和用户终端B发送的用户信息。用户终端A发送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路由器A的标识。用户终端B发送的用户信息也包括用户标识和路由器A的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接收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信息可以不是同时接收的。例如,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以在9:00接收用户终端A发送的用户信息,在11:00接收用户终端B发送的用户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接收的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信息,可以是用户终端在登录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对应的应用软件时发送给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的。
可选的,用户信息包括的用户标识可以为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对应的应用软件的应用账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信息包括的路由器标识为用户终端当前连接的路由器的标识。例如,用户终端A当前连接路由器A,则用户终端A发送的用户信息包括的路由器A的标识。可选的,路由器标识可以为路由器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或路由器的名称等。
202、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信息之后,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其中,该目标路由器标识为接收的任意路由器标识。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为与路由器标识处于相同用户信息的标识。
举例来说,如图1所示,用户终端A和用户终端B与路由器A连接,用户终端C与路由器B连接。如下表1所示,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在9:00接收到用户终端A发送的用户信息1,在9:10接收到用户终端B发送的用户信息2,在9:25接收到用户终端C发送的用户信息3,在9:30接收到用户终端A发送的用户信息4,在9:32接收到用户终端D发送的用户信息5。
表1
接收时间 发送终端 连接路由 用户信息
9:00 用户终端A 路由器A 用户信息1
9:10 用户终端B 路由器A 用户信息2
9:25 用户终端C 路由器B 用户信息3
9:30 用户终端A 路由器A 用户信息4
9:32 用户终端D 路由器B 用户信息5
表2
用户信息 用户标识 路由器标识
用户信息1 用户A的标识 路由器A的标识
用户信息2 用户B的标识 路由器A的标识
用户信息3 用户C的标识 路由器B的标识
用户信息4 用户A的标识 路由器A的标识
用户信息5 用户D的标识 路由器B的标识
如上表2所示,与路由器A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为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与路由器B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为用户B的标识和用户D的标识。
可选的,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在接收到用户信息之后,可在预设的时间周期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例如,预设时间周期5天,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在该预设时间周期接收到上表1和表2所示的用户信息1~5,则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储存用户信息1~5。在第5天结束时,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确定与路由器A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和确定与路由器B的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
203、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确定目标用户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
例如,目标路由器标识为上表1和表2所示的路由器A的标识,目标用户标识为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则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确定用户A的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用户B的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
其中,该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可以是由用户终端检测的。用户终端可将检测到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与用户信息一起发送至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路由数量和连接时间中的至少一种。该路由数量为用户终端连接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路由器时扫描到的路由器的数量,该连接时间为用户终端连接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路由器时的时间。例如,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路由器为路由器A,用户终端A发送的用户信息包括路由器A的标识和用户A的标识,用户终端A在23:10连接路由器A,则用户A的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路由数量为用户终端A连接路由器A时扫描到的路由器的数量,用户A的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连接时间可以为23:10。或者,该连接时间可以为23:10所处的预设时间范围。例如,预设时间范围可包括9:00~20:00、20:00~23:00和23:00~9:00,若用户终端A在23:10连接路由器,则用户A的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链接时间可以为23:00~9:00。
204、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确定目标路由器标识的第二分类特征信息。
其中,该第二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连接用户数量、同时在线人数和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种。该连接用户数量为历史连接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路由器的总人数,同时在线人数为同时连接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路由器的人数,地理位置可以是路由器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用户数量、同时在线人数和地理位置可以是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路由器发送至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的,或可以是用户终端发送至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的。或者,连接用户数量可以是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目标终端的标识确定的,该目标终端为连接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路由器的终端。该目标终端的标识可以是用户终端发送至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的,或可以是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路由器发送至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的,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用户终端目标终端的标识获取的具体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获取当前连接的路由器的IP地址,得到一个IP地址段,并广播该IP地址段中的IP地址,如果接收到其他终端的响应,就确定该终端为连接该路由器的目标终端。其中,目标终端的标识可具体根据目标终端响应该广播时携带的IP地址得到。
例如,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接收的目标终端的标识总共包括用户终端A的标识和用户终端B的标识,则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连接用户数量就为2。
205、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第二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分类特征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根据预设的规则,从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选择至少一个信息作为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即目标分类特征信息仅包括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或者,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根据预设的规则,从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选择至少一个信息作为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即目标分类特征信息仅包括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或者,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根据预设的规则,从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选择至少一个信息并从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选择至少一个信息作为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即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包括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和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例如,如上表1和表2所示,目标路由器标识为路由器A的标识,目标用户标识包括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用户终端A两次向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发送用户信息。因此,用户终端A两次向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发送路由数量(分别为3和2)和连接时间(两次均为20:00~23:00)。用户A的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路由数量1(即3)、路由数量2(即2)、连接时间1(即20:00~23:00)和连接时间2(即20:00~23:00)。用户B的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路由数量3(即2)和连接时间3(即20:00~23:00)。第二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连接用户数量(即4)、同时在线人数(即3和4)和地理位置(即小区的地理位置)。
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以仅获取用户A的标识的连接时间1和连接时间2作为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并获取用户B的标识的连接时间3作为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和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以仅获取最大的路由数量(即路由数量1)作为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然后根据该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以仅获取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连接用户数量(即4)作为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然后根据该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以获取同时在线人数中的最大值(即4)作为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然后根据该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以获取最大的路由数量(即3)、连接时间1和连接时间2(即20:00~23:00)、连接用户数量(即4)、最大的同时在线人数(即4)和地理位置(即小区的地理位置)作为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并获取最大的路由数量(即3)、连接时间3(即20:00~23:00)、连接用户数量(即4)、最大的同时在线人数(即4)和地理位置(即小区的地理位置)作为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和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206、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可选的,数据关系可包括用户强关系、适中关系和弱关系中的任意一种。其中,用户强关系是指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即交往的人群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是趋同的),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比如家庭等。弱关系是指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即交往面很广,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因此可以获得的信息也是多方面的),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比如逛同一商场偶遇。适中关系为处于用户强关系与弱关系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目标用户标识的特征系数;将特征系数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例如,目标分类特征信息为最大的路由数量(即3)时,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最大的路由数量(即3)确定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的特征系数。具体地,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通过以下方式根据路由数量计算得到目标用户标识的特征系数:若路由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则特征系数为X,若路由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则特征系数为Y,若路由数量大于第一预设数量且小于第二预设数量,则特征系数为Z。X、Y和Z互不相同。若第一预设数量为5,X为10,则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的特征系数为10。若预设数值为8,则特征系数大于预设数值,则可将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确定为用户强关系。当目标分类特征信息仅为连接用户数量或最大的同时在线人数时,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连接用户数量或最大的同时在线人数计算目标用户标识的特征系数的原理,与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最大的路由数量计算目标用户标识的特征系数的原理相同,在此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包括: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目标用户标识集合,该目标用户标识集合包括的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比较结果为特征系数大于预设数值;将目标用户集合中的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确定为用户强关系。
例如,用户A的标识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连接时间1~连接时间4(均为20:00~23:00),用户B的标识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连接时间5~连接时间8(均为20:00~23:00)。具体地,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通过以下方式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计算得到目标用户标识的特征系数:若处于预设时间段(如19:00~24:00)的连接时间的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则特征系数为X。若处于预设时间段(如19:00~24:00)的连接时间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则特征系数为Y,若处于预设时间段(如19:00~24:00)的连接时间的数量大于第一预设数量且小于第二预设数量,则特征系数为Z。X、Y和Z互不相同。若第一预设数量为3,X为10,则用户A的标识的特征系数为10,用户B的标识的特征系数为10。若预设数值为8,则用户A的标识的特征系数和用户B的标识的特征系数均大于预设数值,则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均为目标用户标识集合中的标识。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将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确定为用户强关系。
再如,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为最大的路由数量(即3)、连接时间1~连接时间4(均为20:00~23:00)、连接用户数量(即4)、最大的同时在线人数(即4)和地理位置(即小区的地理位置)。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目标分类特征信息为最大的路由数量(即3)、连接时间5~连接时间8(即20:00~23:00)、连接用户数量(即4)、最大的同时在线人数(即4)和地理位置(即小区的地理位置)。
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最大的路由数量(即3)计算得到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值,根据连接时间1~连接时间4计算得到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第二数值,根据连接用户数量(即4)计算得到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第三数值,根据最大的同时在线人数(即4)计算得到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第四数值,根据地理位置(即小区的地理位置)计算得到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第五数值。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将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值、第二数值、第三数值、第四数值和第五数值进行相加,得到用户A的标识的特征系数。同理,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最大的路由数量(即3)计算得到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值,根据连接时间5~连接时间8计算得到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第二数值,根据连接用户数量(即4)计算得到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第三数值,根据最大的同时在线人数(即4)计算得到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第四数值,根据地理位置(即小区的地理位置)计算得到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第五数值。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将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值、第二数值、第三数值、第四数值和第五数值进行相加,得到用户B的标识的特征系数。若用户A的标识的特征系数为5,用户B的标识的特征系数4,则用户A的标识的特征系数和用户B的标识的特征系数均大于预设数值(如3),则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均为目标用户标识集合中的标识。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将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确定为用户强关系。
可选的,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最大的路由数量计算得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数值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若最大的路由器数量小于第一预设值(如5),则第一数值为X(如1),若最大的路由器数量大于第二预设值(如10),则第一数值为Y(如0),若最大路由器数量大于第一预设值且小于第二预设值,则第一数值为Z(如0.5);由于最大的路由器数量为3,因此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第一数值均为1。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连接用户数量计算得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三数值以及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最大的同时在线人数计算得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第四数值的原理,与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最大的路由数量计算得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数值的原理相同,在此不赘述。
可选的,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连接时间计算得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数值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处于预设时间段(如19:00~24:00)的连接时间的数量小于第一预设数量(如1),则第二数值为0。若处于预设时间段的连接时间的数量大于第二预设数量(如3),则第二数值为Y(如1),若处于预设时间段的连接时间的数量大于第一预设数量且小于第二预设数量,则第二数值为Z(如0.5)。由于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处于预设时间段(如19:00~24:00)的连接时间的数量为4,因此用户A的标识对应的第二数值为1。由于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处于预设时间段(如19:00~24:00)的连接时间的数量为4,因此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第二数值也为1。
可选的,数据关系确定装置根据地理位置计算得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五数值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若地理位置为小区的地理位置,则第五数值为X(如1)。若地理位置不为小区的地理位置,则第五数值为Y(如0)。由于地理位置为小区的地理位置,因此用户A的标识和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第五数值均为1。
可见,通过实施图2所描述的方法,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包括用户标识、路由器标识的用户信息,并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并确定目标用户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目标路由器标识的第二分类特征信息,并根据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第二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并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自动地确定用户分组中目标用户之间的数据关系。可见,通过实施图2所描述的方法,可自动地、智能地识别用户之间的数据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数据关系确定装置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一种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该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包括:接收模块301和确定模块302。其中: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路由器标识。
确定模块302,用于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
确定模块302,还用于确定目标用户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该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路由数量和连接时间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模块302,还用于确定目标路由器标识的第二分类特征信息,该第二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连接用户数量、同时在线人数和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模块302,还用于根据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第二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分类特征信息。
确定模块302,还用于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包括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或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或者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包括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和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确定模块302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的方式具体为:
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计算得到目标用户标识的特征系数。
将特征系数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数据关系包括用户强关系、适中关系和弱关系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确定模块302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的方式具体为: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目标用户标识集合,目标用户标识集合包括的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比较结果为特征系数大于预设数值。
将目标用户标识集合中的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确定为用户强关系。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图3所提供的数据关系确定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关系确定方法相似,因此该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为简洁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数据关系确定装置400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总线系统403、接收装置404,其中,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通过总线系统403相连,接收装置404和处理器401通过总线系统403相连。
其中,处理器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该处理器4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其中,总线系统403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系统403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接收装置404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路由器标识;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确定目标用户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该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路由数量和连接时间中的至少一种;确定目标路由器标识的第二分类特征信息,该第二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连接用户数量、同时在线人数和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种;根据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第二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分类特征信息;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包括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或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包括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包括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和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包括:
根据目标分类特征信息计算得到目标用户标识的特征系数;
将特征系数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数据关系包括用户强关系、适中关系和弱关系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401调用存储器4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包括: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目标用户标识集合,目标用户标识集合包括的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比较结果为特征系数大于预设数值;
将目标用户标识集合中的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确定为用户强关系。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图4所提供的数据关系确定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关系确定方法相似,因此该数据关系确定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为简洁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路由器标识;
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
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所述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路由数量和连接时间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所述目标路由器标识的第二分类特征信息,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连接用户数量、同时在线人数和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分类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或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或者,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和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特征系数;
将所述特征系数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关系包括用户强关系、适中关系和弱关系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包括: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目标用户标识集合,所述目标用户标识集合包括的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比较结果为特征系数大于所述预设数值;
将所述目标用户标识集合中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确定为用户强关系。
6.一种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路由器标识;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目标路由器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第一分类特征信息,所述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路由数量和连接时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路由器标识的第二分类特征信息,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包括连接用户数量、同时在线人数和地理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分类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确定目标分类特征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或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或者,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和所述第二分类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的方式具体为:
根据所述目标分类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标识的特征系数;
将所述特征系数与预设数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关系包括用户强关系、适中关系和弱关系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关系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的方式具体为:
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目标用户标识集合,所述目标用户标识集合包括的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比较结果为特征系数大于所述预设数值;
将所述目标用户标识集合中目标用户标识之间的数据关系确定为用户强关系。
CN201710004142.9A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2685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4142.9A CN108268566B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04142.9A CN108268566B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8566A true CN108268566A (zh) 2018-07-10
CN108268566B CN108268566B (zh) 2022-05-31

Family

ID=62771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04142.9A Active CN108268566B (zh) 2017-01-04 2017-01-04 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856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0069A (zh) * 2018-11-20 2019-05-1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户间亲密关系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66688A1 (en) * 2011-12-26 2013-06-27 Buffalo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storage, server
CN104009980A (zh) * 2014-05-13 2014-08-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社交类应用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4902531A (zh) * 2014-03-03 2015-09-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网络的方法、应用认证服务器、终端及路由器
CN105117422A (zh) * 2015-07-30 2015-12-02 中国传媒大学 智能社交网络推荐系统
US20160014189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CN105871585A (zh) * 2015-12-03 2016-08-17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关联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66688A1 (en) * 2011-12-26 2013-06-27 Buffalo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storage, server
CN104902531A (zh) * 2014-03-03 2015-09-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网络的方法、应用认证服务器、终端及路由器
WO2015131790A1 (en) * 2014-03-03 2015-09-11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application authentication server, terminal and router
CN104009980A (zh) * 2014-05-13 2014-08-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社交类应用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160014189A1 (en) * 2014-07-11 2016-01-14 Fujitsu Limi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CN105117422A (zh) * 2015-07-30 2015-12-02 中国传媒大学 智能社交网络推荐系统
CN105871585A (zh) * 2015-12-03 2016-08-17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关联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0069A (zh) * 2018-11-20 2019-05-1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户间亲密关系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8566B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7649B2 (en) Selecting and sharing personal user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user equipment
CN106162804B (zh) 用于提供无线接入热点的接入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01374B (zh) 电话簿排序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3916306B (zh) 实现即时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23333B (zh) 用于位置共享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533899A (zh) 一种信息显示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380917A (zh) 联邦学习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695121A (zh) 向社交网络中的用户推送好友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96434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服务器
CN107294833A (zh)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及终端
CN108881012A (zh) 链路聚合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550307B (zh) 一种网民身份关系网络图的生成方法
CN106686265A (zh) 基于通信记录的服务提供方法及装置
CN102457501A (zh) 一种即时通讯账户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3902924A (zh) 社交网络数据发布的混合随机化隐私保护方法
CN108268566A (zh) 一种数据关系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038567A (zh) 目标对象的信息、付款方的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7948047A (zh) 一种用户推荐方法及终端
CN103905661B (zh) 信息转发的方法和云服务器
CN104796435A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服务器
CN102244695A (zh) 联络人分组系统及方法
CN103684981B (zh) 即时通信互动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9167883B (zh) 一种基于社交内容的智能屏蔽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CN102999581B (zh) 用于业务中大用户量数据访问及实时排序系统
CN113205129B (zh) 一种作弊团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