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9290B - 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9290B
CN108259290B CN201810019502.7A CN201810019502A CN108259290B CN 108259290 B CN108259290 B CN 108259290B CN 201810019502 A CN201810019502 A CN 201810019502A CN 108259290 B CN108259290 B CN 1082592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group
nodes
computer
net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95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59290A (zh
Inventor
莫毓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ushe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莫毓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莫毓昌 filed Critical 莫毓昌
Priority to CN2018100195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9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9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9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59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9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4Star or tre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5Interconnection of switching modul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收集数据中心中各个计算机节点的传输需求,并组织成一个二维表格;对所有计算机进行组网;对所有交换机S进行组网;当采用了多台交换机T时,需要重复所有交换机T进行组网,直至所有交换机组网完毕。该发明的方法能够更好的根据数据传输需求优化网络结构,在整个网络均匀分配数据传输,从而避免个别交换机成为传输瓶颈。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据中心中部署N个计算机,每两个计算机有网络传输的需求。传统的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往往采用固定的结构。例如经典的数据中心往往采用胖树结构,Fat-tree共有核心层(core level)、聚集层(aggregation level)、边界层(edge level)这3层交换机。
由于传统的固定网络结构没有考虑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所获得的结构往往不能够很好的支持数据传输,即某些交换机可能会承担较大的数据传输量,而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固定网络结构没有考虑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所获得的结构往往不能够很好的支持数据传输,即某些交换机可能会承担较大的数据传输量,而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所述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数据中心中各个计算机节点的传输需求,并组织成一个二维表格;
步骤二、对所有计算机进行组网;
步骤三、对所有交换机S进行组网;
步骤四、当在步骤三中采用多台交换机T时,需要重复步骤三对所有交换机T进行组网,直至所有交换机组网完毕。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具体包括:
1)、选择传输需求最大的两个计算机节点Ni和Nj,集合G={Ni,Nj}作为待扩展计算机组;
2)、扩展集合G,依次选择没有组网的计算机节点Nk,集合H=G U{Nk},然后把集合H作为待选计算机组,计算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
所述组内流量需求FI包括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和纵轴的计算机节点都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所述组外流量需求FO包括: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或纵轴的计算机节点仅一个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3)、如果不存在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的计算机节点用于扩展G,则转6);
4)、如果存在某些计算机节点,计算得到的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从这些计算机节点中,选择组外流量FO最小的节点Nk用于扩展G,集合G=G U{Nk};
5)、如果还有没有组团的计算机节点,则转2);
6)、若当前的集合G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组,把G中的计算机节点用一台交换机S进行连接;
7)、调整传输需求表,即把表中属于集合G的节点合并成一项用交换机S进行命名;
8)、如果还有没有组团的计算机节点,则转1)。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具体包括:
第一步、选择传输需求最大的两个交换机节点Si和Sj,集合G={Si,Sj}作为待扩展交换机组;
第二步、扩展集合G,依次选择没有组网的交换机节点Sk,集合H=G U{Sk},然后把集合H作为一个待选的交换机组,计算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
所述组内流量需求FI包括: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和纵轴的交换机节点都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所述组外流量需求FO包括: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或纵轴的交换机节点仅一个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第三步、如果不存在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的交换机节点用于扩展G,则转第六步;
第四步、如果存在某些交换机节点,计算得到的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从这些交换机节点中,选择组外流量最小的交换机节点Sk用于扩展G,集合G=G U{Sk};
第五步、如果还有没有组网的交换机节点,则转第二步;
第六步、当前的集合G是一个完整的交换机组,把G中的交换机节点用一台交换机T进行连接;
第七步、调整传输需求表,即把表中属于集合G的交换机节点合并成一项用交换机T进行命名;
第八步、如果还有没有组网的交换机节点S,则转第一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系统。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该方法能够更好的根据数据传输需求优化网络结构,在整个网络均匀分配数据传输,从而避免个别交换机成为传输瓶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能够更好的根据数据传输需求优化网络结构,在整个网络均匀分配数据传输,从而避免个别交换机成为传输瓶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包括:
S101:收集数据中心中各个计算机节点的传输需求,并组织成一个二维表格;
S102:对所有计算机进行组网;
S103:对所有交换机S进行组网;
S104:当在S103中采用多台交换机T时,需要重复S103对所有交换机T进行组网,直至所有交换机组网完毕。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数据中心中各个计算机节点的传输需求,并组织成一个二维表格;例如,一个包含5个计算机节点的数据中心的传输需求表如下所示。
N1 N2 N3 N4 N5
N1 11
N2
N3
N4
N5
表格中数字11说明:计算机节点N1需要向计算机节点N2以速率11传输数据。
2、所有计算机进行组网;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传输需求最大的两个计算机节点Ni和Nj,集合G={Ni,Nj}作为待扩展计算机组;
步骤2、扩展集合G,即依次选择没有组网的计算机节点Nk,集合H=G U{Nk},然后把集合H作为待选计算机组,计算“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
“组内流量需求FI”是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和纵轴的计算机节点都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组外流量需求FO”是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或纵轴的计算机节点仅一个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步骤3、如果不存在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的计算机节点可以用于扩展G,则转步骤6;
步骤4、如果存在某些计算机节点,计算得到的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从这些计算机节点中,选择组外流量FO最小的节点Nk用于扩展G,即集合G=G U{Nk};
步骤5、如果还有没有组团的计算机节点,则转步骤2;
步骤6、当前的集合G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组,把G中的计算机节点用一台交换机S进行连接;
步骤7、调整传输需求表,即把表中属于集合G的节点合并成一项用交换机S进行命名;
步骤8、如果还有没有组团的计算机节点,则转步骤1。
3、所有交换机S进行组网;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传输需求最大的两个交换机节点Si和Sj,集合G={Si,Sj}作为待扩展交换机组;
步骤2)、扩展集合G,即依次选择没有组网的交换机节点Sk,集合H=G U{Sk},然后把集合H作为一个待选的交换机组,计算“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
“组内流量需求FI”是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和纵轴的交换机节点都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组外流量需求FO”是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或纵轴的交换机节点仅一个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步骤3)、如果不存在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的交换机节点可以用于扩展G,则转6);
步骤4)、如果存在某些交换机节点,计算得到的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从这些交换机节点中,选择组外流量最小的交换机节点Sk用于扩展G,即集合G=G U{Sk};
步骤5)、如果还有没有组网的交换机节点,则转2);
步骤6)、当前的集合G是一个完整的交换机组,把G中的交换机节点用一台交换机T进行连接;
步骤7)、调整传输需求表,即把表中属于集合G的交换机节点合并成一项用交换机T进行命名;
步骤8)、如果还有没有组网的交换机节点S,则转1)。
4、采用多台交换机T时,需要重复组网对所有交换机T进行组网,直至所有交换机组网完毕。
下面结合具体分析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该数据中心有6个计算机节点,数据中心中的交换机流量上限W=100。收集到的计算机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如下表所示。
N1 N2 N3 N4 N5 N6
N1 1 10
N2 8 10
N3 13 6 22 1
N4 19 3 2
N5 5 2
N6 4 15 4 8
选择传输需求最大的两个计算机节点N3和N5,构造集合G={N3,N5}作为待扩展计算机组。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分别计算如下:
N1 N2 N3 N4 N5 N6
N1 1 10
N2 8 10
N3 13 6 22 1
N4 19 3 2
N5 5 2
N6 4 15 4 8
{N3,N5}
组内流量FI 24
组外流量FO 35
依次选择集合G外的计算机节点Nk,集合H=G U{Nk},然后把集合H作为待选计算机组,计算“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
例如选择计算机N1,集合H={N1,N3,N5},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分别计算如下:
N1 N2 N3 N4 N5 N6
N1 1 10
N2 8 10
N3 13 6 22 1
N4 19 3 2
N5 5 2
N6 4 15 4 8
N3N5
候选增加节点 N1
组内流量FI 52
组外流量FO 7
选择计算机N2,集合H={N2,N3,N5},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分别计算如下:
N1 N2 N3 N4 N5 N6
N1 1 10
N2 8 10
N3 13 6 22 1
N4 19 3 2
N5 5 2
N6 4 15 4 8
Figure BDA0001543090110000071
选择计算机N4,集合H={N3,N4,N5},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分别计算如下:
N1 N2 N3 N4 N5 N6
N1 1 10
N2 8 10
N3 13 6 22 1
N4 19 3 2
N5 5 2
N6 4 15 4 8
Figure BDA0001543090110000072
选择计算机N6,集合H={N3,N5,N6},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分别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1543090110000073
Figure BDA0001543090110000081
Figure BDA0001543090110000082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如果扩展节点N1或N2,计算得到的FO+FI都小于交换机流量上限100。进一步的,从节点N1和N2中选择组外流量FO最小的节点N1,扩展集合G,即集合G U{N1}={N1,N3,N5}。
进行下一轮集合G的扩展,依次选择集合G外的计算机节点Nk,集合H=G U{Nk},然后把集合H作为待选计算机组,计算“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
例如选择计算机N2,集合H={N1,N2,N3,N5},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分别计算如下:
N1 N2 N3 N4 N5 N6
N1 1 10
N2 8 10
N3 13 6 22 1
N4 19 3 2
N5 5 2
N6 4 15 4 8
N1N3N5
候选增加节点 N2
组内流量FI 59
组外流量FO 70
选择计算机N4,集合H={N1,N3,N4,N5},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分别计算如下:
N1 N2 N3 N4 N5 N6
N1 1 10
N2 8 10
N3 13 6 22 1
N4 19 3 2
N5 5 2
N6 4 15 4 8
Figure BDA0001543090110000091
选择计算机N6,集合H={N1,N3,N5,N6},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分别计算如下:
N1 N2 N3 N4 N5 N6
N1 1 10
N2 8 10
N3 13 6 22 1
N4 19 3 2
N5 5 2
N6 4 15 4 8
Figure BDA0001543090110000092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不存在FO+FI<100的节点可以用来扩展G,所以当前的集合G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组,把G中的计算机节点用交换机S1进行连接。
重组数据传输需求表如下表所示:
S1 N2 N4 N6
S1 7 1
N2 8 10
N4 5 19
N6 12 15 4
对剩余计算机节点进行组网,选择传输需求最大的两个节点N2和N4,构造待扩展集合G={N2,N4}。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分别计算如下:
S1 N2 N4 N6
S1 7 1
N2 8 10
N4 5 19
N6 12 15 4
{N2,N4}
组内流量FI 27
组外流量FO 41
选择集合G外的计算机节点N6,集合H=G U{N6},然后把集合H作为计算机组,计算“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得到的结算结果为:
S1 N2 N4 N6
S1 7 1
N2 8 10
N4 5 19
N6 12 15 4
{N2,N4}
候选增加节点 N6
组内流量FI 56
组外流量FO 25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如果扩展节点N6,计算得到的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100。扩展集合G,即集合G U{N6}={N2,N4,N6}。
由于没有剩余孤立的节点可以进行扩展,所以当前的集合G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组,把G中的计算机节点用交换机S2进行连接。
重组数据传输需求表如下表所示:
S1 S2
S1 8
S2 17
此时数据传输需求表中的节点都变成了交换机。所以需要对交换机进行组网。
因为只有2个交换机S1和S2,计算“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得到的结算结果为:
{S1,S2}
组内流量FI 25
组外流量FO 0
由于交换机之间是数据传输没有超过交换机流量上限100,所以可以直接把这个2个交换机S1和S2用交换机P1进行连接。
至此,整个数据中心采用三台交换机组网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数据中心中各个计算机节点的传输需求,并组织成一个二维表格;
步骤二、对所有计算机进行组网;
步骤三、对所有交换机S进行组网;
步骤四、当在步骤三中采用多台交换机T时,重复步骤三,对所有交换机T进行组网,直至所有交换机组网完毕;
所述步骤二中,具体包括:
1)、选择传输需求最大的两个计算机节点Ni和Nj,集合G={Ni,Nj}作为待扩展计算机组;
2)、扩展集合G,依次选择没有组网的计算机节点Nk,集合H=G U{Nk},然后把集合H作为待选计算机组,计算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
所述组内流量需求FI包括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和纵轴的计算机节点都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所述组外流量需求FO包括: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或纵轴的计算机节点仅一个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3)、如果不存在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的计算机节点用于扩展G,则转6);
4)、如果存在某些计算机节点,计算得到的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从这些计算机节点中,选择组外流量FO最小的节点Nk用于扩展G,集合G=G U{Nk};
5)、如果还有没有组团的计算机节点,则转2);
6)、若当前的集合G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组,把G中的计算机节点用一台交换机S进行连接;
7)、调整传输需求表,即把表中属于集合G的节点合并成一项用交换机S进行命名;
8)、如果还有没有组团的计算机节点,则转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具体包括:
第一步、选择传输需求最大的两个交换机节点Si和Sj,集合G={Si,Sj}作为待扩展交换机组;
第二步、扩展集合G,依次选择没有组网的交换机节点Sk,集合H=G U{Sk},然后把集合H作为一个待选的交换机组,计算组外流量需求FO和组内流量需求FI;
所述组内流量需求FI包括: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和纵轴的交换机节点都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所述组外流量需求FO包括:把传输需求表中横轴或纵轴的交换机节点仅一个属于集合H的数据相加;
第三步、如果不存在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的交换机节点用于扩展G,则转第六步;
第四步、如果存在某些交换机节点,计算得到的FO+FI<交换机流量上限W;从这些交换机节点中,选择组外流量最小的交换机节点Sk用于扩展G,集合G=G U{Sk};
第五步、如果还有没有组网的交换机节点,则转第二步;
第六步、当前的集合G是一个完整的交换机组,把G中的交换机节点用一台交换机T进行连接;
第七步、调整传输需求表,即把表中属于集合G的交换机节点合并成一项用交换机T进行命名;
第八步、如果还有没有组网的交换机节点S,则转第一步。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的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系统。
CN201810019502.7A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259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9502.7A CN108259290B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9502.7A CN108259290B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9290A CN108259290A (zh) 2018-07-06
CN108259290B true CN108259290B (zh) 2021-01-05

Family

ID=62725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9502.7A Active CN108259290B (zh) 2018-01-09 2018-01-09 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929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150A (zh) * 2013-07-19 2013-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建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路由器
CN105677447A (zh) * 2016-01-29 2016-06-1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分布式云中基于聚类的时延带宽极小化虚拟机部署方法
CN106230737A (zh) * 2016-07-19 2016-12-14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一种状态感知的软件定义组网方法
CN106713177A (zh) * 2016-11-21 2017-05-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控制器的wmSDN组网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6622B2 (en) * 2014-01-31 2017-03-14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Mesh networking of access points for load balanc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150A (zh) * 2013-07-19 2013-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建立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路由器
CN105677447A (zh) * 2016-01-29 2016-06-1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分布式云中基于聚类的时延带宽极小化虚拟机部署方法
CN106230737A (zh) * 2016-07-19 2016-12-14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 一种状态感知的软件定义组网方法
CN106713177A (zh) * 2016-11-21 2017-05-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控制器的wmSDN组网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survey on Data Center Networking(DCN) Infrastructure and Operations;Wenfeng Xia,Peng Zhao,Yonggang Wen;《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20161108;第19卷(第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9290A (zh) 2018-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ang et al. Abnormal synchronization in complex clustered networks
CN103179052B (zh) 一种基于接近度中心性的虚拟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3812949B (zh) 一种面向实时云平台的任务调度与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8259387B (zh) 一种通过交换机构建的交换系统及其路由方法
JP6366291B2 (ja) 並列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全対全メッセージ交換の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計算ノード、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列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全対全メッセージ交換)
CN105471749B (zh) 阶数灵活的低直径大规模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及路由方法
Hong et al. Efficient R-tree based indexing scheme for server-centric cloud storage system
CN1921437A (zh) 内外连网络拓扑架构及自洽扩展该架构的并行计算系统
CN105162623A (zh) 一种云处理方法及云服务器
CN101625673B (zh) 一种二维网格片上网络的任务映射方法
CN114884908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546380B (zh) 修改的基于树的多播路由方案
WO2018166249A1 (zh) 一种网络业务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67394A (zh) 三维mesh网中无死锁的平面自适应路由方法
CN108259290B (zh) 一种传输需求中的高效能数据中心组网方法及系统
Guo Aggregating uncertain incast transfers in BCube-like data centers
EP3442172B1 (en) Network topology system and building methods for topologies and routing tables thereof
CN101267398B (zh) 二维torus网中的无死锁自适应路由方法
CN113127404B (zh) 一种对cpu互连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重构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91505B (zh) 一种地理分布式机器学习参数服务器放置方法
CN105515818B (zh) 一种网络拓扑布局中拆分环状结构的方法及系统
CN104954439A (zh) 一种云服务器及其节点互联方法、云服务器系统
CN111262913B (zh) 一种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8063686B (zh) 一种基于立方体结构的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及构建方法
Inoguchi et al. Shifted recursive torus interconnection for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14

Address after: 310000 room 1001, 10th floor, building 14, Fuchun Park, Zhongguo Zhigu, Yinhu street,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Yush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04 room 44-1506, Lize garden, Wuche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o Yu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