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8575B -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8575B
CN108258575B CN201711487633.XA CN201711487633A CN108258575B CN 108258575 B CN108258575 B CN 108258575B CN 201711487633 A CN201711487633 A CN 201711487633A CN 108258575 B CN108258575 B CN 108258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wave infrared
parametric oscillator
optical parametric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76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58575A (zh
Inventor
韩鎏
姜永亮
胡黎明
吕亮
刘厚康
宋祥
赵朋飞
唐仕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filed Critical General Designing Institute of Hubei Space Technology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17114876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8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8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8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58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8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06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devices placed within the cavity
    • H01S3/108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devices placed within the cavity using non-linear optical devices, e.g. exhibiting Brillouin or Raman scattering
    • H01S3/1083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by controlling devices placed within the cavity using non-linear optical devices, e.g. exhibiting Brillouin or Raman scattering using parametric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8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1S3/081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or components thereof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reflectors
    • H01S3/083Ring la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泵浦激光器、第一光束耦合系统、设置有第一非线性晶体的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第一分束镜、激光偏振调整系统、第二光束耦合系统、设置有第二非线性晶体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第二分束镜;泵浦激光器产生泵浦激光输出,经过第一非线性晶体频率转换和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实现中波红外激光输出;中波红外激光经过经过第二非线性晶体频率转换和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实现长波红外激光输出。本发明采用中波红外激光作为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基频光,并通过第一分束镜分光作用过滤中波红外激光,实现长波红外激光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背景技术
长波红外激光源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检测、光电对抗等领域。目前获得长波红外激光输出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是利用磷锗锌晶体(ZnGeP2,简称ZGP)光学参量振荡器(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简称OPO)对2μm附近波段激光进行频率转换。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过程中,一个泵浦光子通过非线性频率转换成一个信号光子和一个闲频光子,其信号光辐射波长为2.5-2.8μm,长波红外激光为闲频光,波长覆盖7-10μm。由于波长越短,单光子能量越高,因此光学参量振荡转换过程中波长较短的信号光占据绝大部分泵浦能量,目前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在7-10μm波段转换效率一般仅约为4%-10%,显然,长波红外激光的光-光转换效率亟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泵浦激光器、第一光束耦合系统、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第一分束镜、激光偏振调整系统、第二光束耦合系统、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第二分束镜;泵浦激光器产生泵浦激光输出,经过第一光束耦合系统对泵浦激光光束直径变换后,入射至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在满足非线性参量相位匹配条件下,经过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频率转换,并通过第一分束镜分光作用过滤泵浦激光,实现中波红外激光输出;中波红外激光经过激光偏振调整系统偏振态改变及第二光束耦合系统对中波红外激光光束直径变换后,入射至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经过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的频率转换,并通过第二分束镜分光作用过滤中波红外激光,实现长波红外激光输出。
优选地,所述的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3-5μm波段激光输出。
具体地,所述的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第一输入镜、第一非线性晶体、第一输出镜、第一腔镜、F-P标准具、第二腔镜,第一输入镜、第一输出镜、第一腔镜、第二腔镜组成的“8字”环形腔用于对3-5μm激光形成激光振荡,F-P标准具用于压缩3-5μm激光线宽。
可选地,所述的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光栅(包括闪耀光栅、体布拉格光栅等)、第三输入镜、第一非线性晶体、第三输出镜,光栅、第三输入镜、第三输出镜组成的“L形”光学谐振腔用于对3-5μm激光形成激光振荡,光栅用于压缩中波红外激光器输出的激光线宽。
优选地,所述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第二输入镜、第二非线性晶体、第二输出镜,第二输入镜、第二输出镜组成直线形光学谐振腔用于对7-10μm激光形成激光振荡。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光束耦合系统中镜片镀2.05-2.1μm增透膜,第二光束耦合系统中镜片的双面镀3-5μm激光增透膜。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非线性晶体采用ZGP晶体,两个通光面镀2.05-2.1μm和3-5μm激光增透膜,用于频率转换。
具体地,所述的第二非线性晶体采用ZGP晶体,两个通光面分别镀3-5μm和7-10μm激光增透膜,用于频率转换。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输入镜一面镀有2.05-2.1μm高透膜,另一面镀有2.05-2.1μm高透、3-5μm激光高反膜;第一输出镜采用对3-5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如红外融石英、MgF2等),一面镀有3-5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对3-5μm具有一定透过率的膜层,透过率一般不大于50%。
具体地,所述的第二输入镜一面镀有3-5μm高透膜,另一面镀有3-5μm高透、7-10μm激光高反膜;第一输出镜采用对7-10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如ZnSe、ZnS等),一面镀有7-10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对7-10μm具有一定透过率的膜层,透过率一般不大于50%。
具体地,所述的第三输入镜一面镀有2.05-2.1μm高透膜,另一面镀有2.05-2.1μm高透、3-5μm激光高反膜;第三输出镜采用对3-5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如红外融石英、MgF2等),一面镀有3-5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对3-5μm具有一定透过率的膜层,透过率一般不大于50%。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分束镜采用对3-5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如红外融石英、MgF2等)制成的镜片,其一面镀有2.05-2.1μm激光高反、3-5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3-5μm高透膜;第二分束镜采用对7-10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如ZnSe、ZnS等)制成的镜片,其一面镀有3-5μm激光高反、7-10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7-10μm激光高透膜。
本发明采用中波红外激光作为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基频光,经过非线性晶体频率转换和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并通过第一分束镜分光作用过滤中波红外激光,实现长波红外激光输出;进一步在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形成参量增益,在满足非线性参量相位匹配、泵浦谐振腔和参量谐振腔腔长匹配以及达到参量振荡的阈值条件情况下,即可在光学参量振荡器内形成激光振荡,并可以实现信号光和闲频光波长均在长波红外7-10μm范围内,输出光谱连续可调。与传统的基于2μm波段泵浦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相比,本发明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可有效提升长波红外的光-光转换效率达到16%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所提出的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结构暨光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所提出的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结构暨光路示意图。
其中,1-泵浦激光器,2-第一耦合系统,3-第一输入镜,4-第一非线性晶体,5-第一输出镜,6-第一腔镜,7-F-P标准具,8-第二腔镜,9-第一分束镜,10-半波片,11-第二耦合系统,12-第二输入镜,13-第二非线性晶体,14-第二输出镜,15-第二分束镜,16-体布拉格光栅、17-第三输入镜、18-第三输出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提供了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泵浦激光器、第一光束耦合系统、设置有第一非线性晶体的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第一分束镜、激光偏振调整系统(本实施例中为半波片)、第二光束耦合系统、设置有第二非线性晶体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第二分束镜;泵浦激光器产生泵浦激光输出,经过第一光束耦合系统对泵浦激光光束直径变换后,入射至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在满足非线性参量相位匹配条件下,经过第一非线性晶体频率转换和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并通过第一分束镜分光作用过滤泵浦激光,实现中波红外激光输出;中波红外激光经过激光偏振调整系统偏振态改变及第二光束耦合系统对中波红外激光光束直径变换后,入射至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经过第二非线性晶体频率转换和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并通过第二分束镜分光作用过滤中波红外激光,实现长波红外激光输出。
本实施例的泵浦激光器产生2μm波段附近线偏振激光输出。
本实施例中,第一非线性晶体采用ZGP晶体,两个通光面镀2.09μm及4.18μm基频激光增透膜。
本实施例中,第二非线性晶体采用ZGP晶体,两个通光面分别镀4.18μm和7-10μm信号光和闲频光增透膜。
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3-5μm波段激光输出,包括第一输入镜、第一非线性晶体、第一输出镜、第一腔镜、F-P标准具、第二腔镜,第一输入镜、第一输出镜、第一腔镜、第二腔镜组成的“8字”环形腔用于对3-5μm激光形成激光振荡,F-P标准具用于压缩3-5μm激光线宽。本实施例中泵浦激光器在产生2.09μm波段线偏振泵浦激光输出,经过第一光束耦合系统对2.09μm波段激光光束直径变换后,入射至第一非线性晶体,在满足非线性参量相位匹配条件下,经过非线性晶体频率转换和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并通过第一分束镜分光作用过滤2.09μm波段激光,实现3-5μm波段中波红外激光输出,并通过F-P标准具线宽压缩作用,使中波红外激光输出光谱限制在4.18nm±0.2nm以内。
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第二输入镜、第二非线性晶体、第二输出镜。在本实施例中,中波红外激光器经过第二光束耦合系统对4.18μm波段激光光束直径变换后,入射至第二非线性晶体,在满足非线性参量相位匹配条件下,经过非线性晶体频率转换和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并通过第二分束镜分光作用过滤4.18μm波段激光,实现7-10μm波段长波红外激光输出。
第一耦合系统中镜片两面均镀有2.05-2.1μm激光高透膜。
在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第一输入镜呈10°放置,其一面镀有2.05-2.1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2.05-2.1μm激光高透、3-5μm激光高反膜;第一非线性晶体采用ZGP晶体,两个通光面镀2.05-2.1μm及3-5μm激光增透膜,晶体切割角度为55.7°,采用第一类相位匹配;第一输出镜为由MgF2制成的镜片(采用对3-5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如红外融石英、MgF2等),呈80°放置,对3-5μm波段透过率约为30%;第一腔镜呈10°放置,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反膜;F-P标准具厚度为50μm;第二腔镜呈80°放置,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反膜。
第一分束镜采用对3-5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制成的镜片,其一面镀有2.05-2.1μm激光高反膜、3-5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3-5μm高透膜。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束镜采用由MgF2制成的镜片(可采用对3-5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如红外融石英、MgF2等),呈45°放置,其一面镀有2.05-2.1μm激光高反、3-5μm波段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透膜。
半波片由MgF2制成,呈0°放置,光轴与3-5μm波段中红外激光偏振方向之间夹角为45°,两面均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透膜。
第二耦合系统中镜片采用MgF2材料,两面均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透膜。
在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第二输入镜采用由ZnSe制成的镜片,呈0°放置,其一面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透、7-10μm波段激光高反膜;第二非线性晶体采用ZGP晶体,两个通光面镀3-5μm波段及7-10μm波段激光增透膜,晶体切割角度为54.3°,采用第一类相位匹配;第二输出镜为由ZnSe制成的镜片(可采用对7-10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如ZnSe、ZnS等),呈0°放置,对7-10μm波段激光透过率为20%。
第二分束镜采用对7-10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制成的镜片,其一面镀有3-5μm激光高反膜、7-10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7-10μm激光高透膜。本实施例中,第二分束镜采用由ZnSe制成的镜片(可采用对7-10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如ZnSe、ZnS等),呈45°放置,其一面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反、7-10μm波段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7-10μm波段激光高透膜。
一束2.09μm波段垂直偏振激光经过第一耦合系统光束直径变换,入射至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经过第一输入镜后,入射至第一非线性晶体中,通过ZGP晶体非线性频率转换实现水平偏振4.18μm波段激光输出,第一输入镜、第一输出镜、第一腔镜、第二腔镜组成的“8字”环形腔用于对4.18μm波段激光形成激光振荡,F-P标准具用于压缩4.18μm波段激光线宽。
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水平偏振4.18μm波段激光输出后,依次经过呈45°放置的第一分束镜分光后将前级2.09μm波段泵浦漏光滤除、半波片将水平偏振4.18μm波段激光转换为垂直偏振激光、第二耦合系统光束直径变换,入射至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垂直偏振4.18μm波段激光经过第二输入镜后,入射至第二非线性晶体中,通过ZGP晶体非线性频率转换实现7-10μm长波红外激光输出,第二输入镜及第二输出镜用于对长波红外激光形成激光振荡,并可通过调整ZGP晶体晶轴与激光传输方向之间角度实现输出波长调谐。
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的长波红外激光经过呈45°放置的第二分束镜分光后将前级4.18μm波段泵浦漏光滤除,最终实现7-10μm长波红外激光输出。
从2.09μm波段激光至长波红外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16%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基于中波红外泵浦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区别在于,所述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实施方案不同。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中波红外泵浦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泵浦激光器、第一光束耦合系统、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第一分束镜、半波片、第二光束耦合系统、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第二分束镜。
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光栅(可以是闪耀光栅、体布拉格光栅等,本实施例中是体布拉格光栅)体布拉格光栅、第三输入镜、第一非线性晶体、第三输出镜,体布拉格光栅、第三输入镜、第三输出镜组成的“L形”谐振腔用于对3-5μm激光形成激光振荡,体布拉格光栅用于压缩3-5μm激光线宽。在本实施例中泵浦激光器产生2.09μm波段线偏振泵浦激光输出,经过第一光束耦合系统对2.09μm波段激光光束直径变换后,入射至第一非线性晶体,在满足非线性参量相位匹配条件下,经过非线性晶体频率转换和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并通过第一分束镜分光作用过滤2.09μm波段激光,实现3-5μm波段中波红外激光输出,并通过体布拉格光栅线宽压缩作用,使中波红外激光输出光谱限制在4.18nm±0.2nm以内。
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第二输入镜、第二非线性晶体、第二输出镜。在本实施例中,中波红外激光器经过第二光束耦合系统对4.18μm波段激光光束直径变换后,入射至第二非线性晶体,在满足非线性参量相位匹配条件下,经过非线性晶体频率转换和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并通过第二分束镜分光作用过滤4.18μm波段激光,实现7-10μm波段长波红外激光输出。
本实施例的泵浦激光器产生2μm波段附近线偏振激光输出。
第一耦合系统中镜片两面均镀有2.05-2.1μm激光高透膜。
第三输入镜一面镀有2.05-2.1μm高透膜,另一面镀有2.05-2.1μm高透、3-5μm激光高反膜;第三输出镜采用对3-5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一面镀有3-5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对3-5μm具有一定透过率的膜层,透过率一般不大于50%。本实施例中,在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体布拉格光栅呈0°放置;第三输入镜呈45°放置,其一面镀有2.05-2.1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2.05-2.1μm激光高透、3-5μm激光高反膜;第一非线性晶体采用ZGP晶体,两个通光面镀2.05-2.1μm及3-5μm激光增透膜,晶体切割角度为55.7°,采用第一类相位匹配;第三输出镜为由MgF2制成的镜片,呈0°放置,对3-5μm波段透过率约为30%。
第一分束镜9采用由MgF2制成的镜片,呈45°放置,其一面镀有2.05-2.1μm激光高反、3-5μm波段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透膜。
半波片由MgF2制成,呈0°放置,光轴与3-5μm波段中红外激光偏振方向之间夹角为45°,两面均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透膜。
第二耦合系统中镜片采用MgF2材料,两面均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透膜。
在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第二输入镜采用由ZnSe制成的镜片,呈0°放置,其一面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透、7-10μm波段激光高反膜;第二非线性晶体采用ZGP晶体,两个通光面镀3-5μm波段及7-10μm波段激光增透膜,晶体切割角度为54.3°,采用第一类相位匹配;第二输出镜为由ZnSe制成的镜片,呈0°放置,对7-10μm波段激光透过率为20%。
第二分束镜采用由ZnSe制成的镜片,呈45°放置,其一面镀有3-5μm波段激光高反、7-10μm波段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7-10μm波段激光高透膜。
一束2.09μm波段垂直偏振激光经过第一耦合系统光束直径变换,入射至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经过第三输入镜后,入射至第一非线性晶体中,通过ZGP晶体非线性频率转换实现水平偏振4.18μm波段激光输出,体布拉格光栅、第三输入镜、第三输出镜组成的“L形”光学谐振腔用于对3-5μm激光形成激光振荡,体布拉格光栅用于压缩中波红外激光器输出的激光线宽。
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水平偏振4.18μm波段激光输出后,依次经过呈45°放置的第一分束镜分光后将前级2.09μm波段泵浦漏光滤除、半波片将水平偏振4.18μm波段激光转换为垂直偏振激光、第二耦合系统光束直径变换,入射至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垂直偏振4.18μm波段激光经过第二输入镜后,入射至第二非线性晶体中,通过ZGP晶体非线性频率转换实现7-10μm长波红外激光输出,第二输入镜及第二输出镜用于对长波红外激光形成激光振荡,并可通过调整ZGP晶体晶轴与激光传输方向之间角度实现输出波长调谐。
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的长波红外激光经过呈45°放置的第二分束镜分光后将前级4.18μm波段泵浦漏光滤除,最终实现7-10μm长波红外激光输出。
从2.09μm波段激光至长波红外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16%以上。
尽管本发明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明显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进行各个条件的适当变化,例如,采用其他产生方式中波红外激光器为泵浦源、采用不同的泵浦方式、采用不同切割角度(53°-57°)的ZGP晶体、采用不同相位匹配方式、采用其他类型的非线性晶体(如CdSe、AgGaSe2等)、采用不同曲率半径的凹面镜、采用不同透过率的输出镜、采用不同类型谐振腔等。因此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案,并且任何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其均应被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因此,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一些简单的变化或更改的设计,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泵浦激光器、第一光束耦合系统、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第一分束镜、激光偏振调整系统、第二光束耦合系统、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第二分束镜;泵浦激光器产生泵浦激光输出,经过第一光束耦合系统对泵浦激光光束直径变换后,入射至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在满足非线性参量相位匹配条件下即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非线性晶体采用第一类相位匹配,采用特定晶体切割角度实现输出波长2倍于泵浦激光,并通过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内线宽控制元件,实现窄线宽线偏振中波红外激光输出;第一分束镜分光过滤泵浦激光后,中波红外激光经过激光偏振调整系统偏振态改变及第二光束耦合系统对中波红外激光光束直径变换后,入射至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经过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的光学谐振腔振荡频率转换,并通过第二分束镜分光作用过滤中波红外激光,实现长波红外激光输出;
所述的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产生3-5μm波段激光输出;
所述的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第一输入镜、第一非线性晶体、第一输出镜、第一腔镜、F-P标准具、第二腔镜,第一输入镜、第一输出镜、第一腔镜、第二腔镜组成的“8字”环形腔用于对3-5μm激光形成激光振荡,线宽控制元件即F-P标准具用于压缩3-5μm激光线宽;
或者所述的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光栅、第三输入镜、第一非线性晶体、第三输出镜,光栅、第三输入镜、第三输出镜组成的“L形”光学谐振腔用于对3-5μm激光形成激光振荡,线宽控制元件即光栅用于压缩中波红外激光器输出的激光线宽;
还包括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包括第二输入镜、第二非线性晶体、第二输出镜,第二输入镜、第二输出镜组成直线形光学谐振腔用于对7-10μm激光形成激光振荡;
所述泵浦激光器产生2μm波段附近线偏振激光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激光器产生2.09μm波段附近线偏振激光输出,中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中第一非线性晶体采用特定晶体切割角度为55.7°实现输出波长2倍于泵浦激光即4.18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光束耦合系统中镜片镀2.05μm-2.1μm增透膜,第二光束耦合系统中镜片的双面镀3-5μm激光增透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非线性晶体采用ZGP晶体,两个通光面镀3-5μm基频激光增透膜,用于频率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非线性晶体采用ZGP晶体,两个通光面分别镀3-5μm和7-10μm信号光和闲频光增透膜,用于频率转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入镜一面镀有2.05-2.1μm高透膜,另一面镀有2.05-2.1μm高透、3-5μm激光高反膜;第一输出镜采用对3-5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一面镀有3-5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对3-5μm具有一定透过率的膜层,透过率不大于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输入镜一面镀有3-5μm高透膜,另一面镀有3-5μm高透、7-10μm激光高反膜;第二输出镜采用对7-10μm激光具有高透过率材料,一面镀有7-10μm激光高透膜,另一面镀有对7-10μm具有一定透过率的膜层,透过率不大于50%。
CN201711487633.XA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Active CN108258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7633.XA CN108258575B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7633.XA CN108258575B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8575A CN108258575A (zh) 2018-07-06
CN108258575B true CN108258575B (zh) 2020-05-19

Family

ID=62725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7633.XA Active CN108258575B (zh) 2017-12-30 2017-12-30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85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4310A (zh) * 2018-11-27 2020-06-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单纵模中红外opo激光器的锁频系统及方法
CN110061409A (zh) * 2019-05-08 2019-07-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窄线宽的10μm长波红外激光器
CN111025816A (zh) * 2019-12-09 2020-04-17 浙江德扬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的窄线宽光参量振荡放大器
CN112054379B (zh) * 2020-10-12 2021-08-03 山西大学 一种内腔标准具的角度确定、程控偏置与锁定方法及系统
CN113288418B (zh) * 2021-05-22 2022-11-0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波长可调谐的激光手术刀
CN115541521B (zh) 2022-11-03 2023-05-23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红外波段激光测量多种气体浓度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0077B2 (en) * 2005-07-08 2009-11-1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umping and operating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s using DFB fiber lasers
CN103236633A (zh) * 2013-04-24 2013-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3-5μm波段中红外固体激光器
CN103715593A (zh) * 2014-01-06 2014-04-09 天津大学 一种2μm光纤激光泵浦的单频中红外光源系统
CN105048265A (zh) * 2015-08-24 2015-11-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偏振合束技术的高功率长波红外8μm~12μm的激光器
CN105098579A (zh) * 2015-08-24 2015-11-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新型远红外8μm激光放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3945B2 (en) * 2000-01-06 2004-12-21 Raytheon Company Rubidium titanyl arsenate-silver gallium selenide tandem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
US6985282B2 (en) * 2003-08-29 2006-01-10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s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Efficient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 with photon recycling
CN100395926C (zh) * 2006-09-01 2008-06-18 清华大学 一种级联光参量振荡激光器
CN101614928B (zh) * 2009-07-21 2010-12-01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中红外光参量振荡器
CN105552704A (zh) * 2016-01-27 2016-05-04 黑龙江工程学院 单频红外激光光源宽幅连续调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0077B2 (en) * 2005-07-08 2009-11-1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umping and operating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s using DFB fiber lasers
CN103236633A (zh) * 2013-04-24 2013-08-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3-5μm波段中红外固体激光器
CN103715593A (zh) * 2014-01-06 2014-04-09 天津大学 一种2μm光纤激光泵浦的单频中红外光源系统
CN105048265A (zh) * 2015-08-24 2015-11-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偏振合束技术的高功率长波红外8μm~12μm的激光器
CN105098579A (zh) * 2015-08-24 2015-11-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新型远红外8μm激光放大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磷锗锌光学参量振荡器技术研究;鲁燕华;《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0831;第18卷(第8期);正文第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8575A (zh) 2018-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8575B (zh)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长波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US5400173A (en) Tunable mid-infrared wavelength converter using cascaded parametric oscillators
CN211700916U (zh) 一种长波红外的拉曼激光器
CN105119139B (zh) 基于双角锥谐振腔可调谐单纵模2μm固体激光器
CN108493753A (zh) 一种基于超连续谱差频的大范围波长可调谐红外激光器
CN113285341A (zh) 一种基于硒镓钡晶体的窄线宽中远红外激光器
CN113067239A (zh) 一种中红外飞秒脉冲激光器
CN110148882B (zh) 一种基于ppln光参量振荡信号光倍频调谐光源
CN109217077B (zh) 一种自混频可调谐空心激光器
CN212725948U (zh) 一种全固态v型腔布里渊激光器
CN105159008A (zh) 铌酸镓镧晶体作为中红外波段的非线性光学器件的应用
CN112290359A (zh) 一种双共振腔拉曼激光器
KR100862518B1 (ko) 광파라메트릭 공진기
CN112886377A (zh) 一种590nm波段拉曼倍频光源泵浦的翠绿宝石连续可调谐激光器
CN113725703A (zh) 一种波长连续可调谐拉曼激光振荡器
CN106340797B (zh) 基于体光栅构成环形腔光学参量振荡器的2μm可调谐激光器
CN112271545B (zh) 一种基于单块非线性晶体的复合光学参量振荡器
CN114784607A (zh) 一种可调谐光参量振荡器
CN102709805A (zh) 一种实现波长大于3.7微米的激光的方法及装置
CN217984056U (zh) 一种高稳定性双波长输出单频拉曼激光器
CN113381279A (zh) 一种窄线宽紫外拉曼激光器
CN1140945C (zh) 非谐振腔型光参量振荡器
CN102044839A (zh) 一种双波长跃迁受激拉曼和频激光波长转换装置
US20120298889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Terahertz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CN110880670A (zh) 一种阈值可调节的高效率光学参量振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