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2694A - 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2694A
CN108252694A CN201611225058.1A CN201611225058A CN108252694A CN 108252694 A CN108252694 A CN 108252694A CN 201611225058 A CN201611225058 A CN 201611225058A CN 108252694 A CN108252694 A CN 108252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mental tube
outlet
pedestal
inlet
experimental pro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250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52694B (zh
Inventor
韩岐清
韩涛
李少甫
陈锐
孙福山
陈文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2505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26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2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2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52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2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10Locating fluid leaks, intrusions or mov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实验装置包括:底座;试验管,固定在底座上、且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储液单元,固定在底座上,用于盛放含聚合物流体;动力单元,固定在底座上,与试验管的进液口和储液单元的出口连接,用于将储液单元内的含聚合物流体输送至试验管内;电磁流量计,设置在动力单元的出口和试验管的入口之间,用于测量进入试验管内的含聚合物流体的流量;入口压力表和出口压力表,分别设置在试验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试验管与底座之间的夹角可调。该实验装置能够真实模拟含聚合物流体在井筒内的流动规律,为抽油杆柱防偏磨措施的提出及优化配套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抽油杆柱在井筒的受力状况。

Description

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油田采收率,起到了增油稳产的效果,但同时也为采油工艺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油井见聚后检泵井次急剧增加,检泵周期缩短,杆管偏磨、出砂等。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油井采出液含有聚合物。而聚合物属于高分子材料,具有非牛顿流体性质,从而改变了井筒中抽油杆的受力状况。由于含聚合物流体流动的复杂性,通过理论方法无法实现有效的力学研究分析,需要通过井筒流动实验的方法,对含聚合物流体在井筒中的流动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掌握含聚合物流体的流动特性,以及流动特性对抽油杆柱受力的影响,找到油井见聚后抽油杆柱偏磨加剧的原因,为防偏磨优化配套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公开号为CN205645045U、发明名称为“流体力学综合试验装置”的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203311698U、发明名称为“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的专利申请,以及公开号为CN202332036U、发明名称为“新型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的专利申请中,分别公开了可用于对流体的流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实验装置。
但是现有的对流体的流动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实验装置中均不能真实模拟含聚合物流体在井筒内的流动规律。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真实模拟含聚合物流体在井筒内的流动规律,分析得出含聚合物流体的流动特性对抽油杆柱力学行为的影响程度,为杆柱防偏磨措施的提出及优化配套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抽油杆柱在井筒的受力状况。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包括:
底座;
中空圆柱体形的试验管,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储液单元,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用于盛放含聚合物流体;
动力单元,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与所述试验管的进液口和储液单元的出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储液单元内的所述含聚合物流体输送至所述试验管内;
电磁流量计,设置在所述动力单元的出口和所述试验管的入口之间,用于测量进入所述试验管内的所述含聚合物流体的流量;
入口压力表,设置在所述试验管的进液口处;
以及出口压力表,设置在所述试验管的出液口处;
所述试验管的进液口位于所述试验管的下端,所述试验管的出液口位于所述试验管的上端,并且所述试验管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夹角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管的材质为有机玻璃。
进一步地,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多个套设在所述试验管外表面的试验管紧固钢套和多根试验管紧固钢筋;
多个所述试验管紧固钢套沿所述试验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试验管紧固钢套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每根所述试验管紧固钢筋依次穿过每个所述试验管紧固钢套上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单元包括:循环储液池以及搅拌电机;
所述循环储液池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循环储液池的出口与所述动力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试验管的出液口与所述循环储液池的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电机、联轴器、联轴器防护罩以及离心泵;
所述离心泵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离心泵的入口与所述循环储液池的出口连接,所述离心泵的出口与所述电磁流量计的入口连接;
所述联轴器防护罩罩设在所述联轴器上并且与所述底座固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离心泵的出口与所述电磁流量计的入口之间还设置有缓冲罐。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泵的入口与所述循环储液池的出口通过钢管连接,且在所述离心泵的入口与所述循环储液池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球阀。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管包括第一试验管和第二试验管;所述第一试验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入口压力表和第一出口压力表,所述第二试验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入口压力表和第二出口压力表;所述第一试验管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二试验管的出液口通过钢管连接至第一三通,所述第一三通通过钢管与所述循环储液池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试验管的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试验管的进液口通过钢管连接至第二三通,所述第二三通通过钢管与所述电磁流量计的出口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三通与所述循环储液池的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球阀;在所述第一试验管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一三通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试验管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一三通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球阀和第四球阀;在所述第一试验管的进液口和所述第二三通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试验管的进液口和所述第二三通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五球阀和第六球阀。
进一步地,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电源配电箱,所述电源配电箱通过配电箱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源配电箱通过电缆与所述搅拌电机和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在所述配电箱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实验台凳、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试验管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实验台凳上的工具箱。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方法,所述实验方法由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实验装置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调整所述试验管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夹角,并将抽油杆柱安装在所述试验管内;
步骤b,启动所述动力单元,将所述储液单元内的所述含聚合物流体输送至所述试验管内;
步骤c,获取所述入口压力表和所述出口压力表的读数,计算所述入口压力表和所述出口压力表的读数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分析所述含聚合物流体对所述抽油杆柱受力的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中,以试验管模拟井筒,将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接箍等抽油杆柱安装在试验管内,通过动力单元将储液单元中的含聚合物流体输送至试验管中,模拟含聚合物流体在井筒中的流动,通过入口压力表和出口压力表获取试验管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压力差,通过压力差计算抽油杆柱在含聚合物流体的井筒中的综合摩阻系数以及液流阻力,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含聚合物流体对抽油杆柱受力的影响,为抽油杆柱防偏磨措施的提出及优化配套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抽油杆柱在井筒的受力状况,提高油田采收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底座;
2-电缆;
3-配电箱支架;
4-电源配电箱;
5-循环储液池;
6-搅拌电机;
7-第一球阀;
8-实验台凳;
9-工具箱;
10-试验管支架;
11-第二球阀;
12-第一入口压力表;
13-第一试验管;
14-试验管紧固钢套;
15-第一出口压力表;
16-第三球阀;
17-试验管紧固钢筋;
18-电磁流量计;
19-缓冲罐;
20-离心泵;
21-联轴器防护罩;
22-联轴器;
23-驱动电机;
24-第二试验管;
25-第二入口压力表;
26-第二出口压力表;
27-第四球阀;
28-第五球阀;
29-第六球阀;
30-第一三通;
31-第二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参见图1,并结合图2、图3和图4,该实验装置包括:
底座1;
中空圆柱体形的试验管,固定在底座1上、且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储液单元,固定在底座1上,用于盛放含聚合物流体;
动力单元,固定在底座1上,与试验管的进液口和储液单元的出口连接,用于将储液单元内的含聚合物流体输送至试验管内;
电磁流量计18,设置在动力单元的出口和试验管的入口之间,用于测量进入试验管内的含聚合物流体的流量;
入口压力表,设置在试验管的进液口处;
以及出口压力表,设置在试验管的出液口处;
试验管的进液口位于试验管的下端,试验管的出液口位于试验管的上端,并且试验管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可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装置中,利用试验管模拟井筒,储液单元的含聚合物流体通过动力单元经过电磁流量计18后,由试验管的下端的进液口进入试验管,再由试验管的上端的出液口输出,以模拟含聚合物流体在井筒内的流动。设置在试验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的入口压力表和出口压力表分别获取试验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的压力值,以此来得到压力损失。并且由于试验管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可调,即试验管可以处于竖直位置,也可以处于倾斜的位置,因此可以模拟各类型的油井。
在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实验装置研究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时,首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试验管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然后将抽油杆、抽油杆扶正器、抽油杆接箍等抽油杆柱安装在试验管中,之后,通过动力单元将储液单元的含聚合物流体输送至试验管,通过入口压力表和出口压力表获取试验管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压力差,通过压力差计算抽油杆柱在含聚合物流体的井筒中的综合摩阻系数以及液流阻力,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含聚合物流体对抽油杆柱受力的影响,为抽油杆柱防偏磨措施的提出及优化配套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抽油杆柱在井筒的受力状况,提高油田采收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含聚合物流体包括驱油用聚合物、原油以及水等,具体的配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关于试验管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可调的具体实现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特殊限定,例如可以采用铰链连接的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试验管的尺寸可以按照实际油管的尺寸进行设置。试验管的材质优选为有机玻璃(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可以直观的观察含聚合物流体在试验管内的流动情况。
为了防止有机玻璃材质的试验管承压变形,可以设置试验管紧固钢套14和试验管紧固钢筋17,试验管紧固钢套14和试验管紧固钢筋17均设置有多个。其中,试验管紧固钢套14套设在试验管外表面,多个试验管紧固钢套14沿试验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试验管紧固钢套14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每根试验管紧固钢筋17依次穿过每个试验管紧固钢套14上对应位置处的通孔。每根试验管紧固钢筋17的顶端和底端通过螺栓紧固。举例来说,试验管紧固钢套14可以为四个,并沿试验管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试验管紧固钢筋17可以为四根,沿试验管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装置中,储液单元具体包括:循环储液池5以及搅拌电机6;循环储液池5通过焊接固定在底座1上,用于盛放含聚合物流体。搅拌电机6的搅拌头深入循环储液池5内,对循环储液池5内的含聚合物流体进行搅拌,是聚合物、原油和水混合地更加均匀,更加真实的模拟含聚合物流体在井筒中的流动情况。循环储液池5的出口与动力单元的入口连接,试验管的出液口与循环储液池5的入口连接,即从循环储液池5输出的含聚合物流体重新回到循环储液池5内,循环利用。上述循环储液池5的出口设置在循环储液池5的底部,循环储液池5的进口设置在循环储液池的顶部。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装置中,动力单元具体包括:驱动电机23、联轴器22、联轴器防护罩21以及离心泵20。其中,离心泵20通过联轴器22与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离心泵20的入口与循环储液池5的出口连接,离心泵20的出口与电磁流量计18的入口连接。联轴器防护罩21罩设在联轴器22上并且与底座1固定。具体来说,驱动电机23、联轴器防护罩21以及离心泵20均通过螺栓与底座1固定。
在离心泵20的出口与电磁流量计18的入口之间还设置有缓冲罐19,缓冲罐19通过钢管分别与离心泵20和电磁流量计18连接。缓冲罐19对进入电磁流量计18的含聚合物流体进行缓冲,以使含聚合物流体能够平稳地进入电磁流量计18.
离心泵20的入口与循环储液池5的出口通过钢管连接,且在离心泵20的入口与循环储液池5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球阀7,根据电磁流量计18的读数来控制第一球阀7,以控制进入试验管5的含聚合物流体的流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装置中,试验管可以设置有多根,例如两根、三根、四根、五根等。每根试验管中安装不同的抽油杆柱,便于对比分析,提高实验效率。
参见图1并结合图2、图3和图4,以两根试验管为例,对试验管的设置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试验管包括第一试验管13和第二试验管24。第一试验管13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入口压力表12和第一出口压力表15,第二试验管24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入口压力表25和第二出口压力表26。
第一试验管13的出液口和第二试验管24的出液口通过钢管连接至第一三通30,第一三通30通过钢管与循环储液池5的入口连接。
第一试验管13的进液口和第二试验管24的进液口通过钢管连接至第二三通31,第二三通31通过钢管与电磁流量计18的出口连接。
来自循环储液池5的含聚合物流体依次通过离心泵20、缓冲罐19、电磁流量计18后由第一三通30分成两个支路,分别由第一试验管13的进液口和第二试验管24的进液口进入第一试验管13和第二试验管24。由第一试验管13的出液口和第二试验管24的出液口输出的含聚合物流体由第二三通31汇集后重新回到循环储液池5。
进一步地,在第一三通30与循环储液池5的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球阀11;在第一试验管13的出液口和第一三通30之间以及第二试验管24的出液口和第一三通3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球阀16和第四球阀27;在第一试验管13的进液口和第二三通31之间以及第二试验管24的进液口和第二三通3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五球阀28和第六球阀29。通过控制上述第二球阀11、第三球阀16、第四球阀27、第五球阀28、第六球阀29来控制含聚合物流体在实验装置中各个位置的流速。
对于试验管的数量在三根或者三根以上的情况,可以在一根钢管上设置多个开孔,每个开孔处设置连接接头,其中一个连接接头通过钢管与电磁流量计18的出口(或循环储液池5的入口)连接,其余连接接头与各个试验管的进液口(或出液口)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装置还包括:电源配电箱4。电源配电箱4通过配电箱支架3固定在底座1上,配电箱支架3焊接在底座1上。电源配电箱4通过电缆2与搅拌电机6和驱动电机23连接,为驱动电机23和搅拌电机6提供电能。在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搅拌电机6也固定在配电箱支架3上,以使实验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验装置还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实验台凳8、固定在底座1上的试验管支架10以及设置在实验台凳8上的工具箱9。其中,实验台凳8、试验管支架10焊接在底座1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上所述实验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没有严格的限定,但是要尽量减少管线的交叉。图1~图4示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布置方式,具体来说,底座1呈长方体形,从底座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至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配电箱支架3、循环储液池5、实验台凳8、试验管支架10、试验管、离心泵20、联轴器防护罩21和驱动电机23顺次固定在底座1上,电磁流量计18、缓冲罐19和离心泵20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方法,该实验方法由上述的实验装置实施,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调整试验管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并将抽油杆柱安装在试验管内;
步骤102,启动动力单元,将储液单元内的含聚合物流体输送至试验管内;
步骤103,获取入口压力表和出口压力表的读数,计算入口压力表和出口压力表的读数的差值,根据差值分析含聚合物流体对抽油杆柱受力的影响。
具体来说,采用上述的实验装置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时,在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流程,在试验管内安装实验测试用不同扶正抽油杆或抽油杆接箍,确保第一球阀7、第五球阀28、第六球阀29、第三球阀16、第四球阀27处于开启状态,循环储液池5内有充足的含聚合物流体。开启搅拌电机6,使循环储液池5内聚合物、油、水混合液均匀搅拌,之后,开启驱动电机23,使离心泵20处于工作状态,观察各个及整个流程有无渗漏,调整第五球阀28、第六球阀29,使流体流速达到实验预定要求。
在获取试验管的入口压力表和出口压力表(例如第一入口压力表12、第一出口压力表15、第二入口压力表25、第二出口压力表26)的读数时,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例如每隔一分钟)记录1次,每个压力表的读数记录3次,以3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压力值,并以此来计算试验管进液口和出液口压力损失。
对于根据压力差分析含聚合物流体对抽油杆柱受力的影响,可以利用压力差计算扶正抽油杆或抽油杆接箍等抽油杆柱在含聚合物流体井筒中的综合摩阻系数,以及在含聚合物流体井筒中的液流阻力,再根据综合摩阻系数和液流阻力对抽油杆柱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分析研究含聚合物流体对抽油杆柱受力的影响。
上述由试验管进液口和出液口的压力差计算抽油杆柱在含聚合物流体井筒中的综合摩阻系数以及液流阻力的具体方法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不作特殊限定。
关于抽油杆柱在试验管中的安装方式,按照实际的抽油杆柱在油井井筒内的安装方式安装即可,从而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含聚合物流体在井筒中的流动情况。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模拟真实含聚合物流体在井筒中的流动规律,从而得出含聚合物流体的流动特性对抽油杆柱力学行为的影响程度,为杆柱防偏磨措施的提出及优化配套提供理论依据,改善抽油杆柱在井筒的受力状况,进一步提升工艺优化配套水平,提高油田采收率。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中空圆柱体形的试验管,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且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储液单元,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用于盛放含聚合物流体;
动力单元,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与所述试验管的进液口和储液单元的出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储液单元内的所述含聚合物流体输送至所述试验管内;
电磁流量计(18),设置在所述动力单元的出口和所述试验管的入口之间,用于测量进入所述试验管内的所述含聚合物流体的流量;
入口压力表,设置在所述试验管的进液口处;
以及出口压力表,设置在所述试验管的出液口处;
所述试验管的进液口位于所述试验管的下端,所述试验管的出液口位于所述试验管的上端,并且所述试验管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夹角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管的材质为有机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多个套设在所述试验管外表面的试验管紧固钢套(14)和多根试验管紧固钢筋(17);
多个所述试验管紧固钢套(14)沿所述试验管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试验管紧固钢套(14)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每根所述试验管紧固钢筋(17)依次穿过每个所述试验管紧固钢套(14)上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单元包括:循环储液池(5)以及搅拌电机(6);
所述循环储液池(5)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循环储液池(5)的出口与所述动力单元的入口连接,所述试验管的出液口与所述循环储液池(5)的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电机(23)、联轴器(22)、联轴器防护罩(21)以及离心泵(20);
所述离心泵(20)通过所述联轴器(22)与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离心泵(20)的入口与所述循环储液池(5)的出口连接,所述离心泵(20)的出口与所述电磁流量计(18)的入口连接;
所述联轴器防护罩(21)罩设在所述联轴器(22)上并且与所述底座(1)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心泵(20)的出口与所述电磁流量计(18)的入口之间还设置有缓冲罐(1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20)的入口与所述循环储液池(5)的出口通过钢管连接,且在所述离心泵(20)的入口与所述循环储液池(5)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球阀(7)。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管包括第一试验管(13)和第二试验管(24);所述第一试验管(13)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入口压力表(12)和第一出口压力表(15),所述第二试验管(24)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二入口压力表(25)和第二出口压力表(26);
所述第一试验管(13)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二试验管(24)的出液口通过钢管连接至第一三通(30),所述第一三通(30)通过钢管与所述循环储液池(5)的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试验管(13)的进液口和所述第二试验管(24)的进液口通过钢管连接至第二三通(31),所述第二三通(31)通过钢管与所述电磁流量计(18)的出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三通(30)与所述循环储液池(5)的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球阀(11);
在所述第一试验管(13)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一三通(3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试验管(24)的出液口和所述第一三通(30)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球阀(16)和第四球阀(27);
在所述第一试验管(13)的进液口和所述第二三通(3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试验管(24)的进液口和所述第二三通(3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五球阀(28)和第六球阀(29)。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电源配电箱(4),所述电源配电箱(4)通过配电箱支架(3)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所述电源配电箱(4)通过电缆(2)与所述搅拌电机(6)和所述驱动电机(23)连接;
所述搅拌电机(6)固定在所述配电箱支架(3)上。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
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实验台凳(8)、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试验管支架(10)以及设置在所述实验台凳(8)上的工具箱(9)。
12.一种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方法由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实验装置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调整所述试验管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夹角,并将抽油杆柱安装在所述试验管内;
步骤b,启动所述动力单元,将所述储液单元内的所述含聚合物流体输送至所述试验管内;
步骤c,获取所述入口压力表和所述出口压力表的读数,计算所述入口压力表和所述出口压力表的读数的差值,根据所述差值分析所述含聚合物流体对所述抽油杆柱受力的影响。
CN201611225058.1A 2016-12-27 2016-12-27 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82526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5058.1A CN108252694B (zh) 2016-12-27 2016-12-27 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25058.1A CN108252694B (zh) 2016-12-27 2016-12-27 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2694A true CN108252694A (zh) 2018-07-06
CN108252694B CN108252694B (zh) 2021-06-01

Family

ID=6271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25058.1A Active CN108252694B (zh) 2016-12-27 2016-12-27 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26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737A (zh) * 2019-04-17 2019-07-30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模拟和探测流体运动所致电磁现象的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2318A (en) * 1997-03-14 1999-02-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ucing fully-reversed three-dimensional loading on a non-rotating beam
CN202866796U (zh) * 2012-09-21 2013-04-10 武汉海王机电工程技术公司 油井油气水三相流环境模拟装置
CN204027805U (zh) * 2014-09-03 2014-12-17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工程流体流动阻力测试装置
CN204436375U (zh) * 2015-01-16 2015-07-01 东北石油大学 抽油机井筒内垂直偏心环空气液两相流动模拟实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72318A (en) * 1997-03-14 1999-02-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ucing fully-reversed three-dimensional loading on a non-rotating beam
CN202866796U (zh) * 2012-09-21 2013-04-10 武汉海王机电工程技术公司 油井油气水三相流环境模拟装置
CN204027805U (zh) * 2014-09-03 2014-12-17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工程流体流动阻力测试装置
CN204436375U (zh) * 2015-01-16 2015-07-01 东北石油大学 抽油机井筒内垂直偏心环空气液两相流动模拟实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68737A (zh) * 2019-04-17 2019-07-30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模拟和探测流体运动所致电磁现象的装置
CN110068737B (zh) * 2019-04-17 2021-10-22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模拟和探测流体运动所致电磁现象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2694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32223A (zh) 一种模拟无隔水管海洋钻井系统中钻杆振动响应的试验装置及其方法
CN105675328B (zh) 一种模拟深水钻井工况下隔水管力学特性的试验方法
CN101881154B (zh) 一种机械采油试验平台
CN101806202B (zh) 排水采气模拟实验装置
CN102979504B (zh) 复杂结构井井筒油气水三相流体变质量流动的模拟装置
CN103410483B (zh) 水平井筛管防砂效果评价装置及方法
CN109209343A (zh) 粗糙裂缝液固两相径向流动可视化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05089498A (zh) 深水喷射下导管钻井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3743534B (zh) 一种盐穴储油库水溶造腔管柱动力特性模型试验装置
CN105222986B (zh) 一种可视化液液两相流环道实验装置
CN205532573U (zh) 一种油气水三相流模拟实验装置
CN104655396A (zh) 成品油携水携杂质多相流模拟试验装置和方法
CN105910951A (zh) 油气井井筒流体中气体溶解度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7067867A (zh) 一种煤层气排采职业考核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08252694A (zh) 用于研究含聚合物流体井筒流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SHOJAEIFARD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and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flow simulation in a centrifugal pump when handling viscous fluids
CN111948073A (zh) 埋地管道外爆耦合界面参数实验测试装置
CN202001004U (zh) 一种模拟出砂对储层产能影响规律的试验装置
CN107725028A (zh) 一种水平井aicd智能控水筛管性能试验系统
CN107842357A (zh) 水合物开采人工举升离心泵特性曲线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1835794U (zh) 排水采气模拟实验装置
CN103397874A (zh) 化学防砂固砂评价实验装置
CN102032981A (zh) 流体迁移规律研究装置
CN203441448U (zh) 水平井筛管防砂效果评价装置
CN104569335A (zh) 一种新型油井钨合金镀层防蜡效果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