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3104A - 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3104A
CN108243104A CN201611205840.7A CN201611205840A CN108243104A CN 108243104 A CN108243104 A CN 108243104A CN 201611205840 A CN201611205840 A CN 201611205840A CN 108243104 A CN108243104 A CN 108243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sp
layer
upper strata
associated group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058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43104B (zh
Inventor
熊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12058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43104B/zh
Priority to EP17884099.7A priority patent/EP3425859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7/111299 priority patent/WO2018113460A1/zh
Priority to US16/082,083 priority patent/US10992573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243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3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43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3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label swapping, e.g.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MP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4Interdomain routing, e.g. hierarchical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45Splitting route computation layer and forwarding layer, e.g. routing according to path computational element [PCE] or based on OpenFlow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H04L47/724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at intermediate nodes, e.g.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RSV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标签交换路径LSP加入请求,其中,上述LSP加入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LSP加入层关联组的标识信息;响应于上述LSP加入请求,将上述LSP加入层关联组中,其中,上述层关联组中包括: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简单有效实现多层LSP相关关联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减少PCC与PCE之间的消息交互,优化了多层LSP的控制效率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RFC4655中描述了一种基于路径计算单元(Path Computation Element,简称为PCE)的结构,用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简称为MPLS)和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简称为GMPLS)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简称为TE)标签交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s,简称为LSP)的路径计算。
其中,PCE是能够基于网络图来计算网络路径或路由,并应用计算约束条件的实体、部件、应用程序或网络节点。路径计算客户(Path Computation Client,简称为PCC)是请求待由PCE执行的路径计算的客户应用程序。
在RFC5440中提出:PCE和PCC之间采用PCEP协议作为通信协议,PCC通过PCEP协议请求PCE进行路径或路由计算。在MPLS或GMPLS网络中,用户要建立LSP时,一般将首节点作为PCC,请求PCE进行路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返回到PCC,PCC再促发LSP信令的建立。
近年来提出了有状态PCE的需求及应用,对于有状态PCE,PCC可以将LSP的控制授权给PCE。draft-ietf-pce-stateful-pce-16提出了有状态PCE对PCEP协议的扩展。ietf-pce-stateful-pce-app提出了有状态PCE中多层网络(Multi-Layer Networks,简称为MLN)不同层次LSP及TE链路控制的需求。
在GMPLS/MPLS网络中,业务提供商网络根据需求划分为多个业务层次,客户网络是最上层业务,而业务提供商将为其提供低层业务的连接作为转发邻接LSP(ForwardingAdjacency,简称为FA-LSP)。低层业务连接根据网络设备的交换能力实现多层LSP建立。RFC5212中提出的虚拟网络拓扑(Virtual Network Topology,简称为VNT)的概念,其中,低层的一个或多个TE LSP为高层提供TE链路。在RFC5623中提出,基于PCE架构的网络支持MLN网络层间TE链路的路径计算。
然而,低层TE链路的建立与删除需要通知到它所有提供的高层TE链路上的已建立的LSP,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但无状态PCE无法获取低层LSP信息,因此无法判断此时是否需要建立/删除上层TE link或LSP,而有状态PCE可以根据低层的LSP及其生成的上层TE Link判断是否优化链路及LSP,并在低层LSP出现故障时,根据现有资源及LSP的状态及时更新上层网络的LSP路径。
另外,draft-dhody-pce-stateful-pce-auto-bandwidth-08提出了利用有状态PCE进行动态带宽调整的方法,但结合多层网络,如果调整上层LSP带宽,则需要同时调整组成其TE链路的低层LSP的带宽,因此,需要解决在PCE网络中实现多层LSP控制的问题。
draft-ietf-pce-association-group-01提出了一组LSP的关联方法,该方法提出使用关联组的方式可以用来关联一组LSP和相关的属性。另外,有状态PCE提供更新LSP的能力,需要在LSP之间定义关联组,或者一系列公共配置参数的LSP。
如何实现多层LSP及其TE链路之间的关联,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实现多层LSP及其TE链路之间的关联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标签交换路径LSP加入请求,其中,上述LSP加入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LSP加入层关联组的标识信息;响应于上述LSP加入请求,将上述LSP加入层关联组中,其中,上述层关联组中包括: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
可选地,层关联组由PCC或PCE建立和删除,且能够在该层关联组中加入或删除LSP。
可选地,上述层关联组中的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之间通过ASSOCIATION对象进行关联。
可选地,上述ASSOCIATION对象的格式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ASSOCIATION对象的类型的字段,其中,该字段用于表明当前的关联组为层关联组。
可选地,上述层关联组中的各个LSP通过层关联TLV中用于指示LSP类型的比特位表示该LSP的类型,其中,LSP类型包括:上层LSP和低层LSP。
可选地,多层LSP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删除上层LSP请求;响应于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从上述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
将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以及,与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批量删除。
可选地,多层LSP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在上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大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到该层关联组对应的所有低层LSP并调整低层LSP的带宽,再调整上层LSP的带宽;在上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小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调整上层LSP带宽,再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到该层关联组对应的所有低层LSP并调整低层LSP的带宽。
可选地,多层LSP控制方法还包括:接收低层LSP请求,其中,所述低层LSP请求包括:删除请求和/或故障告警请求;响应于所述低层LSP请求,从所述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所述低层LSP请求所请求的低层LSP关联的一个上层LSP;根据本地策略执行所述低层LSP请求,并通知查找出的上层LSP根据所述本地策略对查找出的上层LSP进行相关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层LSP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标签交换路径LSP加入请求,其中,上述LSP加入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LSP加入层关联组的标识信息;加入模块,用于响应于上述LSP加入请求,将上述LSP加入层关联组中,其中,上述层关联组中包括: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
可选地,上述层关联组由PCC或PCE建立和删除,且能够在该层关联组中加入或删除LSP。
可选地,上述层关联组中的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之间通过ASSOCIATION对象进行关联。
可选地,上述ASSOCIATION对象的格式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ASSOCIATION对象的类型的字段,其中,该字段用于表明当前的关联组为层关联组。
可选地,上述层关联组中的各个LSP通过层关联TLV中用于指示LSP类型的比特位表示该LSP的类型,其中,LSP类型包括:上层LSP和低层LSP。
可选地,多层LSP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删除上层LSP请求;第一查找模块,用于响应于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从上述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删除模块,用于将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以及,与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批量删除。
可选地,多层LSP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在上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大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到该层关联组对应的所有低层LSP并调整低层LSP的带宽,再调整上层LSP的带宽;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上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小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到该层关联组对应的所有低层LSP并调整上层LSP带宽,再调整低层LSP的带宽。
可选地,多层LSP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低层LSP请求,其中,所述低层LSP请求包括:删除请求和/或故障告警请求;第二查找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低层LSP请求,从所述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所述低层LSP请求所请求的低层LSP关联的一个上层LSP;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地策略执行所述低层LSP请求,并通知查找出的上层LSP根据所述本地策略对查找出的上层LSP进行相关处理。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建立和加入层关联组的方式,实现了多层LSP的关联组的方式,实现了多层LSP的优化控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简单有效实现多层LSP相关联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减少PCC与PCE之间的消息交互,优化了多层LSP的控制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层LSP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PCE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层关联组Ipv4 ASSOCIATION Object格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层关联组Ipv6 ASSOCIATION Object格式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LAYER ASSOCIATION TLV格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层LSP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层LSP关联组创建流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层LSP关联组带宽调整流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关联组低层LSP故障上报流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层LSP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实现多层LSP及其TE链路之间的关联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发明人考虑到,为了实现多层网络控制,可以实现多层LSP的关联组方式,具体地,可以通过扩展PCEP协议的消息及字段,实现多层LSP的优化控制。
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标签交换路径LSP加入请求,其中,上述LSP加入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LSP加入层关联组的标识信息;
该层关联组可以是由PCC或PCE建立的,即,PCC可以自己建立层关联组,也可以PCC控制有状态PCE建立层关联组,并在该关联组中加入或删除相关的一个上层LSP和一个或多个低层LSP。
在一个层关联组可以有上层LSP,也可以有低层LSP,其中,各个LSP是关联在一起的,具体的,层关联组中的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之间可以是通过ASSOCIATION对象进行关联的。
在本例中,可以通过扩展ASSOCIATION对象的格式的方式,来表征当前是否是层关联组,即,可以在ASSOCIATION对象的格式中增加用于标识该ASSOCIATION对象的类型的字段,其中,该字段用于表明当前的关联组为层关联组。例如,可以新增Association Type的类型TDB1为层关联类型(Layer Association Type),表明该关联组为层关联。
步骤102:响应于上述LSP加入请求,将上述LSP加入层关联组中,其中,上述层关联组中包括: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
对于每个LSP而言,可以通过层关联TLV来指示各个LSP的类型,具体地,是指示是上层LSP还是低层LSP。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层关联组中的各个LSP可以通过层关联TLV中用于指示LSP类型的比特位表示该LSP的类型,其中,LSP类型包括:上层LSP和低层LSP。
例如,可以扩展Layer Association TLV,该TLV可选,且只能存在一次,LayerAssociation TLV的格式可以包括如下字段:
1)Type:TBD2,16比特,用于表明该TLV为LAYER ASSOCIATION TLV;
2)Length:16比特,用于表明该TLV的长度;
3)Layer Association Flags-H:1比特,置位时表明该LSP为高层次LSP;
4)Layer Association Flags-L:1比特,置位时表明该LSP为低层次LSP;
在建立了层关联组之后,可以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当相关联的上层或低层LSP,并根据策略执行相应的处理流程。
例如:可以接收删除上层LSP请求;响应于该删除上层LSP请求,从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该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然后,将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以及,与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批量删除。
再例如,还可以接收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响应于该调整上层LSP请求,从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该调整上层LSP请求所请求调整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然后,在上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大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调整低层LSP的带宽,再调整上层LSP的带宽;在上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小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调整上层LSP带宽,再调整低层LSP的带宽。
再例如,还可以接收低层LSP请求,如删除或故障告警等请求;响应于该低层LSP请求,从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该请求低层LSP请求的低层LSP关联的一个上层LSP;然后,根据本地策略执行上述低层LSP请求,如删除或故障告警请求等,并通知上层LSP,根据本地策略对上层LSP进行相关处理。
即,在上述用例中,通过PCE或PCC主动发起层关联组创建/删除,将多层LSP加入/删除层关联组,然后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到相关上层LSP或低层LSP,并根据策略执行相关的处理流程。
上述扩展PCEP协议扩展层关联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扩展PCEP协议的ASSOCIATION对象携带层关联组的类型,LSP层次等标识字段;上述扩展PCEP协议扩展层关联组配置属性,可以通过在PCReq,PCRpt,PCUpd或PCInit消息中ASSOCIATION对象携带层关联组的参数。
对于每个实例中的单独操作,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减少这些操作的重复执行。利用该关联组,可以将多层网络中上层LSP、低层LSP及其相关的TE链路关联起来,有效减少了PCC与PCE之间的消息交互,极大地优化了多层LSP的控制效率。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多层LSP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具体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为了在有状态PCE场景下优化多层网络的控制,在本例中提出了一种关联多层LSP及其TE链路的方法。如图2所示,为PCE的架构示意图,PCE与网络节点之间通过PCEP协议进行通信,有状态PCE允许PCE主动发起LSP建立,也允许PCC请求PCE进行路径计算建立LSP后授权给PCE。
在有状态PCE中,PCE或PCC可以分别创建/更新各种层次的LSP,包括:上层LSP以及构成其链路的服务层LSP,即下层LSP。可以采用关联组的方式关联一组LSP,在PCEP协议中可以采用ASSOCIATION对象对各层LSP进行关联。其中,关联组可以由PCE或PCC创建,可以加入或删除关联组LSP。因此,在本例中,PCC或PCE可以将一组多层LSP使用关联组的方式关联起来,同样也可以删除组中一个或多个LSP。
在多层网络中,上层LSP需要与构成其TE链路的低层LSP关联,可以将这些多层LSP加入一个公共关联组,例如:为用户提供的业务连接为最上层LSP,定义为L3层LSP,为了建立该LSP,L2层网络为其建立了若干个L2层LSP为FA-LSP,为了建立L2层LSP,需要L1层LSP为其提供TE链路,因此,该关联组中可以加入L1,L2,L3层的相关LSP。
为了将多层网络中的多层LSP关联起来,可以通过扩展ASSOCIATION对象的type,来表明该关联组为层关联。如图3所示为层关联组IPv4的ASSOCIATION对象格式,如图4所示为层关联组IPv6的ASSOCIATION对象格式,其中,新增了Association Type的类型TDB1为层关联类型(Layer Association Type),表明该关联组为层关联。一个关联组可以由多个层次的LSP组成,也可以由单层LSP组成。
在本例中还扩展了Layer Association TLV,该TLV可选,且只能存在一次,LayerAssociation TLV的格式可以如图5所示,各个字段的描述如下:
Type:TBD2,16比特,用于表明该TLV为LAYER ASSOCIATION TLV;
Length:16比特,用于表明该TLV的长度;
Layer Association Flags-H:1比特,置位时表明该LSP为高层次LSP;
Layer Association Flags-L:1比特,置位时表明该LSP为低层次LSP;
在无状态PCE中,可以在PCC向PCE请求路径计算PCReq消息中携带,表明该LSP加入关联组。当关联组发生变化时,PCC可以通过PCRpt消息上报关联组变化到PCE。
在有状态PCE中,当PCC将LSP授权给有状态PCE后,PCE可以创建一个新的关联组,或将其关联到已存在的关联组。
在PCC和PCE状态同步过程中,PCC也可以上报所有已存在的多层LSP关联组到PCE。Association对象可以在PCReq,PCRpt,PCUpd或PCInit消息中携带。
当一组多层LSP创建后,可以使用多层Association关联组方式关联起来,由PCC或PCE将多层LSP包括上层LSP和低层LSP加入该关联组。
当需要删除上层LSP时,可以查找与其关联的各个低层LSP,发起批量删除。
当需要对上层LSP进行修改,例如:调整带宽时,可以查找与其关联的各个低层LSP,按照需要对低层LSP进行带宽调整。
当低层LSP发生变化时(如低层LSP删除或断链故障等),可以通过关联组的信息找到与其对应的上层LSP,并上报变化和促发上层LSP的相关处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列举的删除上层LSP,调整上层LSP和低层LSP删除或告警请求的场景仅是一种示意性描述,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还可以适应于其它的场景,即,可以使用该层关联组方法解决或优化的其他多层LSP控制的场景。
如图6所示,在PCE网络中,节点1作为PCC请求PCE计算到节点3的上层LSP路径,但两个节点之间没有直连的上层TE链路,需要经过节点2建立服务层LSP1和LSP2为其提供FA-LSP作为其虚拟TE链路。
下面结合几个实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例1:
PCC请求PCE进行路径计算,并创建层关联组,将相关LSP加入到层关联组。如图7所示,PCE和PCC之间的交互流程如下:
S1:节点1作为PCC向PCE发送PCReq消息,请求计算节点1到节点2的服务层LSP1,消息中携带Association对象,其中,含有LAYER ASSOCIATION TLV,且L比特置1,通告本PCE该LSP为低层LSP,且加入该层关联组;
S2:PCE计算服务层路径,保存LSP信息,创建层关联组,将该LSP1加入关联组,并将路径计算结果返回给节点1;
S3:节点2作为PCC向PCE发送PCReq消息,请求计算节点2到节点3的服务层LSP2,消息中携带Association对象,其中含有LAYER ASSOCIATION TLV,且L比特置1,通告本PCE该LSP2为低层LSP,且加入该层关联组;
S4:PCE计算服务层路径,保存LSP信息,将该LSP2加入关联组,并将路径计算结果返回给节点2;
S5:节点1作为PCC向PCE发送PCReq消息,请求计算节点1到节点3的上层LSP,消息中携带Association对象,其中含有LAYER ASSOCIATION TLV,且H比特置1,通告本PCE该LSP为上层LSP,且加入该层关联组;
S6:PCE计算服务层路径,保存LSP信息,将该LSP加入关联组,并将路径计算结果返回给节点1;
实例2:
有状态PCE请求调整上层LSP的带宽,需要同时考虑调整其服务层LSP的带宽。PCE在请求调整上层带宽前,可以根据关联组中的低层LSP信息查找到相关LSP,如果是调大,则先调整服务层带宽,如果是调小,则先调整上层带宽再调整服务层带宽,计算路径,调整资源后,下发PCUpd消息到PCC请求调整相关层次LSP的带宽。如图8所示,PCE和PCC之间交互流程如下:
S1:PCE根据关联组中的低层LSP信息查找到相关LSP,根据带宽调整策略调整资源,计算路径,下发PCUpd消息到节点1请求调整上层LSP的带宽,并携带Association对象,其中含有多个LSP的Association列表,其中含有相应的LAYER ASSOCIATION TLV;
S2:节点1收到PCUpd消息后,根据Association关联组查找到上层LSP及其对应的下层LSP,并根据带宽调整策略调整相关LSP带宽。
实例3:
当低层LSP发生变化时,如低层LSP发生断链故障或删除时,PCC通过关联组的信息查找到其对应的上层LSP,并发送PCRpt消息通知PCE。如图9所示,PCE与PCC之间的交互流程如下:
S1:节点1和节点2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节点1发送PCRpt消息通知PCE,携带Association对象删除该关联组中的LSP,其中含有LAYER ASSOCIATION TLV,L比特置位;
S2:PCE收到消息后,根据Association对象查找到关联组,删除该低层LSP,并查找到该低层LSP对应的上层LSP,上报该上层LSP的链路故障告警,更新上层LSP,并根据策略重新建立低层LSP或者删除该多层LSP。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多层LSP控制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多层LSP控制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多层LSP控制方法相似,因此多层LSP控制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多层LSP控制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层LSP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可以包括:获取模块1001和加入模块1002,下面对该结构进行说明。
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标签交换路径LSP加入请求,其中,上述LSP加入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LSP加入层关联组的标识信息;
加入模块1002,用于响应于上述LSP加入请求,将上述LSP加入层关联组中,其中,上述层关联组中包括: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层关联组可以由PCC或PCE建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层关联组中的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之间通过ASSOCIATION对象进行关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ASSOCIATION对象的格式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ASSOCIATION对象的类型的字段,其中,该字段用于表明当前的关联组为层关联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层关联组中的各个LSP通过层关联TLV中用于指示LSP类型的比特位表示该LSP的类型,其中,LSP类型包括:上层LSP和低层LSP。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删除上层LSP请求;第一查找模块,用于响应于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从上述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删除模块,用于将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以及,与上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批量删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在上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大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到该层关联组对应的所有低层LSP并调整低层LSP的带宽,再调整上层LSP的带宽;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上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小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到该层关联组对应的所有低层LSP并调整上层LSP带宽,再调整低层LSP的带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低层LSP请求,其中,所述低层LSP请求包括:删除请求和/或故障告警请求;第二查找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低层LSP请求,从所述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所述低层LSP请求所请求的低层LSP关联的一个上层LSP;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地策略执行所述低层LSP请求,并通知查找出的上层LSP根据所述本地策略对查找出的上层LSP进行相关处理。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软件,该软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技术方案。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上述软件,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光盘、软盘、硬盘、可擦写存储器等。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建立和加入层关联组的方式,实现了多层LSP的关联组的方式,实现了多层LSP的优化控制,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简单有效实现多层LSP相关联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减少PCC与PCE之间的消息交互,优化了多层LSP的控制效率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6)

1.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标签交换路径LSP加入请求,其中,所述LSP加入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LSP加入层关联组的标识信息;
响应于所述LSP加入请求,将所述LSP加入层关联组中,其中,所述层关联组中包括: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关联组由路径计算客户PCC或路径计算单元PCE建立和删除,且能够在该层关联组中加入或删除LS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关联组中的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之间通过ASSOCIATION对象进行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SSOCIATION对象的格式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ASSOCIATION对象的类型的字段,其中,该字段用于表明当前的关联组为层关联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关联组中的各个LSP通过层关联TLV中用于指示LSP类型的比特位表示该LSP的类型,其中,LSP类型包括:上层LSP和低层LSP。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删除上层LSP请求;
响应于所述删除上层LSP请求,从所述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所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
将所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以及,与所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批量删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
在所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大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到该层关联组对应的所有低层LSP并调整低层LSP的带宽,再调整上层LSP的带宽;
在所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小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调整上层LSP带宽,再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到该层关联组对应的所有低层LSP并调整低层LSP的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低层LSP请求,其中,所述低层LSP请求包括:删除请求和/或故障告警请求;
响应于所述低层LSP请求,从所述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所述低层LSP请求所请求的低层LSP关联的一个上层LSP;
根据本地策略执行所述低层LSP请求,并通知查找出的上层LSP根据所述本地策略对查找出的上层LSP进行相关处理。
9.一种多层LSP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标签交换路径LSP加入请求,其中,所述LSP加入请求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LSP加入层关联组的标识信息;
加入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LSP加入请求,将所述LSP加入层关联组中,其中,所述层关联组中包括: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关联组由PCC或PCE建立和删除,且能够在该层关联组中加入或删除LSP。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关联组中的一个上层LSP和若干个低层LSP之间通过ASSOCIATION对象进行关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SSOCIATION对象的格式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该ASSOCIATION对象的类型的字段,其中,该字段用于表明当前的关联组为层关联组。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关联组中的各个LSP通过层关联TLV中用于指示LSP类型的比特位表示该LSP的类型,其中,LSP类型包括:上层LSP和低层LSP。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删除上层LSP请求;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删除上层LSP请求,从所述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所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
删除模块,用于将所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以及,与所述删除上层LSP请求所请求删除的上层LSP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低层LSP,批量删除。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大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到该层关联组对应的所有低层LSP并调整低层LSP的带宽,再调整上层LSP的带宽;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调整上层LSP带宽请求所请求的是调小上层LSP带宽的情况下,先通过层关联组查找到该层关联组对应的所有低层LSP并调整上层LSP带宽,再调整低层LSP的带宽。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低层LSP请求,其中,所述低层LSP请求包括:删除请求和/或故障告警请求;
第二查找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低层LSP请求,从所述层关联组中查找出与所述低层LSP请求所请求的低层LSP关联的一个上层LSP;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地策略执行所述低层LSP请求,并通知查找出的上层LSP根据所述本地策略对查找出的上层LSP进行相关处理。
CN201611205840.7A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243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5840.7A CN108243104B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
EP17884099.7A EP3425859B1 (en) 2016-12-23 2017-11-16 Multi-layer lsp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17/111299 WO2018113460A1 (zh) 2016-12-23 2017-11-16 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6/082,083 US10992573B2 (en) 2016-12-23 2017-11-16 Multi-layer LSP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05840.7A CN108243104B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3104A true CN108243104A (zh) 2018-07-03
CN108243104B CN108243104B (zh) 2021-03-16

Family

ID=62624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05840.7A Active CN108243104B (zh) 2016-12-23 2016-12-23 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2573B2 (zh)
EP (1) EP3425859B1 (zh)
CN (1) CN108243104B (zh)
WO (1) WO20181134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5776B (zh) * 2019-11-07 202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创建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939A (zh) * 2007-03-27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建立、恢复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45048A (zh) * 2010-09-20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方法、系统及装置
US8504718B2 (en) * 2010-04-28 2013-08-0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ontext layer switch
CN103580884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配置的方法、系统、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CN103795629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交换路径的全局并发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80283B1 (en) 2002-03-26 2009-01-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Virtual trunking over packet networks
US8203965B1 (en) * 2007-03-29 2012-06-19 Emc Corporation Layered approach for representing and analyz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ervices
CN101997765B (zh) * 2009-08-13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层网络中转发邻接的属性继承方法及相应的多层网络
CN102201970B (zh) * 2010-03-24 2014-12-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关联双向lsp进行路由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41487A (zh) * 2010-05-24 2010-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链路服务流的配置方法及包交换装置
EP2748985A1 (en) * 2011-08-25 2014-07-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5191213B (zh) 2014-02-13 2019-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路径计算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838307B2 (en) * 2015-12-28 2017-12-05 Juniper Networks, Inc. Simple hierarchical label-switched path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0939A (zh) * 2007-03-27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建立、恢复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装置
US8504718B2 (en) * 2010-04-28 2013-08-0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context layer switch
CN101945048A (zh) * 2010-09-20 2011-0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580884A (zh) * 2012-07-19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配置的方法、系统、发送端设备及接收端设备
CN103795629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交换路径的全局并发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3104B (zh) 2021-03-16
US20200296032A1 (en) 2020-09-17
EP3425859A1 (en) 2019-01-09
WO2018113460A1 (zh) 2018-06-28
EP3425859B1 (en) 2021-02-24
EP3425859A4 (en) 2019-05-01
US10992573B2 (en)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2556B2 (en) Tactical traffic engineering based on segment routing policies
US10374747B2 (en) Point-to-multipoint path computation for wide area network optimization
EP186323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domain route computation
US9712447B2 (en) Point-to-multipoint path computation for wide area network optimization
CN1918861B (zh) 通信网络中的流量流确定
Dasgupta et al. Path-computation-element-based architecture for interdomain MPLS/G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overview and performance
US8767729B2 (en) System of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protocol support for large-scale concurrent path computation
CN106452958A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系统及集中控制器
JP2013510459A (ja) 分離的なパス計算アルゴリズム
JP2008206095A (ja) 経路計算制御方法、経路計算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経路計算制御装置
US10666562B2 (en) Network path comput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0140331A (zh) 路径计算方法和装置
Karpilovsky et al. Practical network-wide compression of IP routing tables
CN108243104A (zh) 一种多层lsp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130895B (zh) Sdn网络故障的重路由方法及装置
Larrabeiti et al. Multi-domain issues of resilience
CN101051992B (zh) 在多层网络中计算客户层业务路由的方法
CN108123871A (zh) 等价多路径ecmp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87682A (zh) 一种Diameter信令网路由方法和装置
EP4297358A1 (en) Link behavior prediction for use in path selection
Papan et al. The New Label Bit Repair Fast Reroute Mechanism
Xia Research on signaling mechanism based on convergence network
Han et al. Inter-layer path control with FA-LSP cognitive capability in multi-layer networks
Kim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inter-domain path computation element
WO2016065635A1 (zh) 一种网络路径优化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