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3552B - 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33552B
CN108233552B CN201810104416.6A CN201810104416A CN108233552B CN 108233552 B CN108233552 B CN 108233552B CN 201810104416 A CN201810104416 A CN 201810104416A CN 108233552 B CN108233552 B CN 1082335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transmitting
receiving
electrode plat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044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33552A (zh
Inventor
张波
刘功俊
疏许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8101044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335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33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35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335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35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相连接的自激振荡电源和发射电路以及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和负载;发射电路包括与原边电路连接的耦合电极板及与该耦合电极板串联连接的发射线圈和原边补偿电容,发射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原边电感和发射电路内阻;接收电路包括与副边电路连接的耦合电极板及与该耦合电极板串联连接的接收线圈和副边补偿电容,接收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副边电感和接收电路内阻;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之间通过耦合电极板之间的电场耦合以及发射、接收线圈之间的磁场耦合两种方式同时向负载供电,实现无线电能传输。本发明可增加系统的传输距离,实现大功率、远距离、稳定的无线电能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有线输电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金属导线和繁冗的架线工程,具有降低用电装置灵活性、受工作环境影响大等很明显的缺点。为了解决传统电能传输方式的局限性问题,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在多年前被提出。这种方式取电方便、节约金属资源且无需繁杂的架线工程,弥补了传统有线输电方式的缺陷。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包括磁场耦合式、电场耦合式和微波式等。微波式虽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很远,但效率极低、功率小且耗散严重,目前应用较少。在实际应用场合,磁场耦合式和电场耦合式由于传输功率较大、效率较高,近年来被研究较多。但这两种方式的传输性能均严重受传输距离的限制。随着距离增大,传输效率将大大降低,不利于系统的实际应用。目前,电场耦合式无线输电的传输距离多在厘米等级,磁场耦合式的传输距离多在几十厘米的等级。如何有效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的距离并保持系统的高效性是该技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工作频率由系统参数值所决定的,是系统的固有特征,因此这一频率称为本征频率。外加电源的自激振荡系统中,电源的工作频率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而保持工作在本征频率。并且在临界传输距离以内,系统的传输效率在本征频率下可以保持恒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采用自激振荡电源的同时,结合磁场耦合和电场耦合两种无线输电方式同时向负载供电,增加了传统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无线输电的传输距离,且系统的传输功率高,传输效率可以在长距离范围内随着距离的改变基本不变,大大降低其对传输距离的敏感性,实现系统电能的稳定传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相连接的自激振荡电源和发射电路以及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和负载;所述自激振荡电源的工作频率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且最后稳定在系统的本征频率;所述发射电路包括与原边电路连接的耦合电极板及与该耦合电极板串联连接的发射线圈和原边补偿电容,所述发射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原边电感和发射电路内阻,所述发射电路内阻是指除副边反射到原边的电阻外的原边电路所有内阻之和,所述原边电感、原边补偿电容和发射电路内阻串联连接构成R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接收电路包括与副边电路连接的耦合电极板及与该耦合电极板串联连接的接收线圈和副边补偿电容,所述接收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副边电感和接收电路内阻,所述接收电路内阻是指接收电路所有元件的内阻之和,所述副边电感、副边补偿电容和接收电路内阻串联连接构成R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同名端相反,它们之间通过磁场耦合传输电能,即所述发射线圈通过磁场耦合传递能量到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电路的耦合电极板与接收电路的耦合电极板之间能够产生位移电流,即所述发射电路的耦合电极板通过电场耦合传递能量到接收电路的耦合电极板,这样电场和磁场传递的能量能够同时给负载供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
1、系统结构简单,实现方式多样。
2、系统效率对传输距离的变化不敏感,可实现稳定的无线电能传输。
3、自激振荡电源的工作频率由电路中组件值所决定,由电源进行自动调节。系统可以在长距离范围内保持恒定的高效率,大大降低其对传输距离的敏感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的稳定的电能传输。
4、系统对传输距离、负载变化响应更加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电路图。
图2为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等效电路原理图。
图3为实施方式中发射电路电压与接收电路电压的波形图。
图4为实施方式中发射电路电流与接收电路电流的波形图。
图5为系统本征频率与传输距离的关系图。
图6为单电场耦合、单磁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与实施方案中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距离的关系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同时利用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两种传输方式为负载进行无线供电,使得系统传输效率提高,传输距离增加。此外,外加自激振荡电源,其工作频率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而保持工作在本征频率,在临界传输距离以内,系统的传输效率在本征频率下恒定,从而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的稳定的电能传输。
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有相连接的自激振荡电源和发射电路以及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和负载;所述自激振荡电源的工作频率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且最后稳定在系统的本征频率;所述发射电路包括与原边电路连接的耦合电极板及与该耦合电极板串联连接的发射线圈和原边补偿电容C1,所述发射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原边电感L1和发射电路内阻R1,所述发射电路内阻R1是指除副边反射到原边的电阻外的原边电路所有内阻之和,所述原边电感L1、原边补偿电容C1和发射电路内阻R1串联连接构成R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接收电路包括与副边电路连接的耦合电极板及与该耦合电极板串联连接的接收线圈和副边补偿电容C2,所述接收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副边电感L2和接收电路内阻R2,所述接收电路内阻R2是指接收电路所有元件的内阻之和,所述副边电感L2、副边补偿电容C2和接收电路内阻R2串联连接构成R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同名端相反,它们之间通过磁场耦合传输电能,即所述发射线圈通过磁场耦合传递能量到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电路的耦合电极板与接收电路的耦合电极板之间能够产生位移电流,表示成耦合电容Cs1、Cs2,即所述发射电路的耦合电极板通过电场耦合传递能量到接收电路的耦合电极板,这样电场和磁场传递的能量能够同时给负载供电。
图2为本发明上述系统的等效电路图。其中自激振荡电源表示成S;原边电感L1与副边电感L2同名端相反;耦合电容Cs1与Cs2表示成串联等效耦合电容Cs,表达式如下:
系统的耦合模方程为:
其中,F为与激励源的幅值有关的一个正常数,其值的大小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ω0为发射电路、接收电路的固有角频率,γ1和γ2分为别发射、接收电路的损耗率,且/>γL为负载系数;为发射、接收电路之间的耦合系数;/>为发射、接收电路之间的电容耦合系数;/>为发射、接收电路之间的电感耦合系数。
a1和激励源之间的关系为:
ga1=Fe-jωt (3)
由式(3)可以看出,由于外加电源激励项模值不变,随着a1模值的增加,g的模值会逐渐减小。将式(3)代入式(2)并求解本征值,可得:
上式可知系统的本征频率由发射、接收电路的损耗率和系统的耦合系数所决定。
将a1、a2分别写成a10e-jωt,a20e-jωt,其中a10、a20分别为a1、a2的幅值。
那么,
由(4)式可知,由于系统本征值为复数,系统的解中含有增益/衰减项,外加的自激振荡电源会自动对g进行调节,直至系统达到稳定。下面将稳定情况分为两种。
当κ≥γ2时,令本征值的虚部为零,可以得到自激振荡电源调整策略为:
g=γ12 (6)
则系统稳定的本征角频率为:
此时
系统传输效率为:
另一种情况下,κ<γ2,令本征值的虚部为零,可以得到自激振荡电源的调整策略为:
则系统稳定的本征角频率为:
ω=ω0 (11)
此时
系统传输效率为:
综上所述,系统的传输效率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若自激振荡电源提供的能量能够完全被发射电路内阻、接收电路内阻和负载电阻完全吸收,则当系统耦合系数满足条件κ≥γ2时,系统工作角频率为传输效率保持/>恒定;当系统耦合系数满足条件κ<γ2时,系统工作角频率为ω0,传输效率随着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之间耦合系数κ的改变而改变,表达式为/>
此处采用平板式耦合机构,则耦合电容大小与传输距离d的关系为:
其中S为耦合电极板有效面积,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r为相对介电常数。
发射、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大小与传输距离的关系为:
其中N1、N2分别为发射、接收线圈的线圈匝数,r1、r2分别为发射、接收线圈的线圈半径,μ为磁导率。
设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固有频率为f0=1.17MHz,发射电路电感L1和接收电路电感L2均为0.23mH,原边补偿电容C1和副边补偿电容C2均为80pF,发射电路内阻R1和接收电路内阻R2均为8Ω,负载电阻RL=72Ω,发射、接收线圈匝数N1=N2=5,线圈半径r1=r2=0.35m,耦合电极板有效面积S=1m2
以电场耦合系数kC=0.0691,磁场耦合系数kL=0.0515,耦合系数k=0.1206,传输距离d=0.8m为例,由图3、图4可知系统正常工作,负载可以接收到稳定的电能。
由式(7)与式(11)可得系统的本征频率与传输距离的关系曲线如图5中实线所示,实心点是由PSIM环境下电路仿真得到的系统本征频率,可见仿真结果同理论分析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符的。
由式(14)可得系统的传输效率与传输距离的关系曲线如图6中实线所示,分别是本发明所提系统效率曲线、单有电场耦合时(令kL=0)系统效率曲线和单有磁场耦合时(令kC=0)系统效率曲线。实心点是三种系统由PSIM环境下电路仿真得到的各不同传输距离处对应系统的传输效率,由此可见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保持一致。在满足自激振荡电源提供的电能完全由发射电路内阻、接收电路内阻和负载吸收即当系统工作在κ≥γ2区域内,传输效率保持恒定不变,当系统工作在κ<γ2区域内,传输效率随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之间的耦合系数变化,为/>此外,本发明所提系统由于同时利用两种耦合方式传输电能,使得系统在近距离处与基于自激振荡电源的单电场、单磁场耦合系统保持相同高效率,但临界传输距离增加,且远距离处传输效率远高于两种单耦合系统。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发明的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过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和磁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两种方法同时传输能量,增加了传统电场耦合和磁场耦合无线输电的传输距离,提高了传输效率;此外,本发明采用了外加自激振荡电源作为激励,系统在传输距离变化的情况下始终工作在本征频率,实现了频率的自动调节,响应迅速,并可在长距离范围内保持恒定的高效率,大大降低其对传输距离的敏感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的稳定的电能传输,有利于在更多场合的应用,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自激振荡电源和发射电路以及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和负载;所述自激振荡电源的工作频率随着系统参数的变化进行自动调节,且最后稳定在系统的本征频率;所述发射电路包括与原边电路连接的耦合电极板及与该耦合电极板串联连接的发射线圈和原边补偿电容,所述发射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原边电感和发射电路内阻,所述发射电路内阻是指除副边反射到原边的电阻外的原边电路所有内阻之和,所述原边电感、原边补偿电容和发射电路内阻串联连接构成R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接收电路包括与副边电路连接的耦合电极板及与该耦合电极板串联连接的接收线圈和副边补偿电容,所述接收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副边电感和接收电路内阻,所述接收电路内阻是指接收电路所有元件的内阻之和,所述副边电感、副边补偿电容和接收电路内阻串联连接构成RLC串联谐振电路;所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同名端相反,它们之间通过磁场耦合传输电能,即所述发射线圈通过磁场耦合传递能量到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电路的耦合电极板与接收电路的耦合电极板之间能够产生位移电流,即所述发射电路的耦合电极板通过电场耦合传递能量到接收电路的耦合电极板,这样电场和磁场传递的能量能够同时给负载供电。
CN201810104416.6A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Active CN1082335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04416.6A CN108233552B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04416.6A CN108233552B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3552A CN108233552A (zh) 2018-06-29
CN108233552B true CN108233552B (zh) 2023-08-22

Family

ID=62669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04416.6A Active CN108233552B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335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4063B (zh) * 2020-04-29 2024-05-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负载无线输电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3867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Variable-distance wireless-power-transfer system with fixed tuning and power limiting
CN106410986A (zh) * 2016-11-17 2017-0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086674A (zh) * 2017-05-03 2017-08-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并‑串联补偿型分数阶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3867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Variable-distance wireless-power-transfer system with fixed tuning and power limiting
CN106410986A (zh) * 2016-11-17 2017-02-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分数阶电感抵消内阻的分数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086674A (zh) * 2017-05-03 2017-08-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并‑串联补偿型分数阶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3552A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7250B (zh) 一种基于组合型拓扑的抗偏移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US10103578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energy transmitter and impedance matching method
CN107834859B (zh) 双边lc型电场耦合式wpt系统恒流输出的参数设置方法
CN104682576A (zh) 添加自适应双端阻抗变换网络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10098663B (zh) 一种高压在线监测设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配置方法
CN108233552B (zh) 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8155729B (zh) 一种本征角频率控制磁谐振ss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8233551B (zh) 一种基于负电阻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8386247U (zh) 一种并联-串联型双耦合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12152334B (zh) 无线电能传输的抗偏移耦合机构
CN211296329U (zh) 一种分数阶并联型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11296320U (zh) 一种分数阶串联-并联型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666183B (zh) 基于反馈谐振式电源的串联-并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11296323U (zh) 一种无电压源串联型自治电磁场双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666185B (zh) 基于反馈谐振式电源的并联-串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8306420A (zh) 一种串联-并联型双耦合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11296337U (zh) 一种分数阶串联型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10806860U (zh) 一种具有恒压输出特性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8386246U (zh) 一种串联-并联型双耦合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7835175U (zh) 一种基于外加自激振荡电源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666182B (zh) 基于反馈谐振式电源的串联-串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10943547A (zh) 一种并联型自治分数阶电路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11296331U (zh) 一种串联型自治电磁场双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107733103B (zh) 基于反馈谐振式电源的并联-并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8299548U (zh) 一种基于负电阻的混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