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2631A - 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32631A
CN108232631A CN201710787016.5A CN201710787016A CN108232631A CN 108232631 A CN108232631 A CN 108232631A CN 201710787016 A CN201710787016 A CN 201710787016A CN 108232631 A CN108232631 A CN 108232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power supply
energization
hol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70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新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7870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326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32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26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the switch being actuated by an accessory, e.g. cover, locking member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包括安装于墙体中的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中设置有操作腔,所述插座外壳右端面中间设置有与所述操作腔相通的插口,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在所述操作腔中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左端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右端面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推动板,每个所述推动板右端设置有施压斜面,在所述操作腔中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两个滑动板,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供电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供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用电设备的通电是将与其连接的插头直接插入到供电插座的供电孔中配合连接以通电,而供电插座的供电孔与市电连接会一直处于通电状态,在用电设备不使用时,与用电设备连接的插头往往是从供电孔中拔出的,这样就会造成供电孔的裸露,由于供电孔外没有设置任何的防护措施,如果有小孩将手指或者金属杆直接插入到供电孔中,这样就会造成触电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包括安装于墙体中的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中设置有操作腔,所述插座外壳右端面中间设置有与所述操作腔相通的插口,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在所述操作腔中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左端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右端面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推动板,每个所述推动板右端设置有施压斜面,在所述操作腔中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两个滑动板,每个所述滑动板左端面设置有用以与所述施压斜面抵接滑动配合连接的受压斜面,每个所述滑动板内侧端面的右端设置有封闭板,两个所述封闭板相对设置,所述滑动架中间设置有贯穿所述滑动架且与所述滑动架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左端与设置在所述操作腔左端壁中的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螺纹杆右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左端面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立柱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口相对的供电孔,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中均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弹簧容纳槽,所述弹簧容纳槽中设置有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板的内侧端面固定连接的伸缩弹簧,后侧的所述滑动板的前端面上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左右两端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左通电孔和右通电孔,所述第一立柱的右端面上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左端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左内沉槽和右内沉槽,所述左内沉槽和右内沉槽中分别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所述左内沉槽和右内沉槽中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固定连接的左顶出弹簧和右顶出弹簧,所述插座外壳中还设置有指示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同侧的所述受压斜面和所述施压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块的长度稍小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动块的宽度稍小于所述第一立柱或者所述第二立柱的宽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口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立柱或者所述第二立柱的宽度相等,两个所述封闭板的宽度之和与所述插口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立柱右端面到所述操作腔右端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封闭板的长度相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架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左端面抵接时,两个所述推动板的内侧端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板的外侧端面抵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通电孔与所述右通电孔电连接,所述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用以分别插入到所述左通电孔和右通电孔中且与所述左通电孔和所述右通电孔配合连接,所述左通电柱与市电连接,所述右通电柱与所述供电孔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腔的前端壁和后端壁一体式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立柱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体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指示装置包括前后对称的安装在所述插座外壳右端面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供电孔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初始位置状态时,滑动架的右端面与第一立柱的左端面处于抵接状态,两个推动板的内侧端面分别与两个滑动板的外侧端面抵接,两个推动板克服两个伸缩弹簧的弹性力而相互靠近,两个伸缩弹簧分别收缩在各自对应的弹簧容纳槽中,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由于各自对应的左顶出弹簧和右顶出弹簧而分别被顶出左内沉槽和右内沉槽,从而分别与滑动块的左端面和右端面抵接,两个封闭板处于抵接状态,从而将插口和供电孔封闭,供电孔处于断电状态,此时,小孩无法将手指或者金属杆从插口插入到供电孔中,避免了小孩触电事故的发生,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2.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工作运转提供动力驱动滑动架向左滑动,滑动架向左滑动带动两个推动板向左滑动,而后两个施压斜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受压斜面抵接,当滑动架向左滑动到滑动架的左端面与操作腔的左端壁抵接时,两个滑动板由于两个伸缩弹簧的作用力而相互远离,两个伸缩弹簧分别伸出各自对应的弹簧容纳槽,两个封闭板也相互远离而脱离抵接,两个滑动板的外侧端面分别与操作腔的前端壁和后端壁抵接,左通电孔与右通电孔分别与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相对,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由于各自对应的左顶出弹簧和右顶出弹簧的作用力而分别插入到左通电孔和右通电孔中,此时,插口和供电孔处于打开状态,供电孔同时处于通电状态,而后将连接用电设备的插头从插口插入到供电孔中配合连接便可为用电设备供电,从而保证了整体结构运行的平稳性,同时也增加了供电孔供电的稳定性。
3.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供电安全可靠,运行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减少了现有家庭生活中的触电事故,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保证了本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同时也保证了供电孔供电的稳定性,在通电后使得用电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供电孔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4所示的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包括安装于墙体1中的插座外壳2,所述插座外壳2中设置有操作腔3,所述插座外壳2右端面中间设置有与所述操作腔3相通的插口31,所述操作腔3中设置有第一立柱6和第二立柱7,在所述操作腔3中位于所述第一立柱6左端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动架8,所述滑动架8右端面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推动板9,每个所述推动板9右端设置有施压斜面10,在所述操作腔3中位于所述第一立柱6和第二立柱7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两个滑动板11,每个所述滑动板11左端面设置有用以与所述施压斜面10抵接滑动配合连接的受压斜面12,每个所述滑动板11内侧端面的右端设置有封闭板13,两个所述封闭板13相对设置,所述滑动架8中间设置有贯穿所述滑动架8且与所述滑动架8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左端与设置在所述操作腔3左端壁中的驱动电机4动力连接,所述螺纹杆5右端与所述第一立柱6的左端面可转动配合连接,从而通过所述驱动电机4提供动力驱动所述滑动架8左右滑动,所述第二立柱7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口31相对的供电孔71,所述第一立柱6和第二立柱7中均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弹簧容纳槽17,所述弹簧容纳槽17中设置有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板11的内侧端面固定连接的伸缩弹簧18,后侧的所述滑动板11的前端面上位于所述第一立柱6和第二立柱7之间设置有滑动块14,所述滑动块14左右两端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左通电孔15和右通电孔16,所述第一立柱6的右端面上和所述第二立柱7的左端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左内沉槽65和右内沉槽75,所述左内沉槽65和右内沉槽75中分别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左通电柱66和右通电柱76,所述左内沉槽65和右内沉槽75中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左通电柱66和右通电柱76固定连接的左顶出弹簧67和右顶出弹簧77,所述插座外壳2中还设置有指示装置。
其中,同侧的所述受压斜面12和所述施压斜面10的倾斜角度相同,从而方便同侧的所述受压斜面12和所述施压斜面10的抵接滑动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滑动块14的长度稍小于所述第一立柱6和第二立柱7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动块14的宽度稍小于所述第一立柱6或者所述第二立柱7的宽度,从而方便所述滑动块14前后滑动。
其中,所述插口31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立柱6或者所述第二立柱7的宽度相等,两个所述封闭板13的宽度之和与所述插口31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立柱7右端面到所述操作腔3右端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封闭板13的长度相等,从而方便两个所述封闭板13将所述插口31和所述供电孔71封闭。
其中,所述滑动架8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一立柱6的左端面抵接时,两个所述推动板9的内侧端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板11的外侧端面抵接,从而使得两个所述推动板9靠近。
其中,所述左通电孔15与所述右通电孔16电连接,所述左通电柱66和右通电柱76用以分别插入到所述左通电孔15和右通电孔16中且与所述左通电孔15和所述右通电孔16配合连接,所述左通电柱66与市电连接,所述右通电柱76与所述供电孔71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立柱6和所述第二立柱7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腔3的前端壁和后端壁一体式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立柱7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立柱6的体积。
其中,所述指示装置包括前后对称的安装在所述插座外壳2右端面的指示灯21,所述指示灯21与所述供电孔71电连接,当所述供电孔71通电时,所述指示灯21亮起,从而指示所述供电孔71已带电。
初始位置状态时,所述驱动电机4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滑动架8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一立柱6的左端面处于抵接状态,两个所述推动板9的内侧端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板11的外侧端面抵接,两个所述推动板9克服两个所述伸缩弹簧18的弹性力而相互靠近,两个所述伸缩弹簧18分别收缩在各自对应的所述弹簧容纳槽17中,所述左通电柱66和右通电柱76由于各自对应的所述左顶出弹簧67和右顶出弹簧77而分别被顶出所述左内沉槽65和右内沉槽75,从而分别与所述滑动块14的左端面和右端面抵接,两个所述封闭板13处于抵接状态,从而方便两个所述封闭板13将所述插口31和所述供电孔71封闭,所述供电孔71处于断电状态,,此时,小孩无法将手指或者金属杆从所述插口31插入到所述供电孔71中,避免了触电事故的发生;
当用电设备需要通电使用时,先控制所述驱动电机4工作运转,所述驱动电机4工作运转提供动力带动所述螺纹杆5转动,所述螺纹杆5转动驱动所述滑动架8向左滑动,所述滑动架8向左滑动带动两个所述推动板9向左滑动,所述滑动架8向左滑动的过程中,两个所述推动板9的内侧端面分别逐渐脱离与两个所述滑动板11的外侧端面抵接,而后两个所述施压斜面10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受压斜面12抵接,当所述滑动架8向左滑动到所述滑动架8的左端面与所述操作腔3的左端壁抵接时,两个所述滑动板11由于两个所述伸缩弹簧18的作用力而相互远离,两个所述伸缩弹簧18分别伸出各自对应的所述弹簧容纳槽17,两个所述封闭板13也相互远离而脱离抵接,两个所述滑动板11的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操作腔3的前端壁和后端壁抵接,所述左通电孔15与所述右通电孔16分别与所述左通电柱66和右通电柱76相对,所述左通电柱66和右通电柱76由于各自对应的所述左顶出弹簧67和右顶出弹簧77的作用力而分别插入到所述左通电孔15和右通电孔16中,此时,所述插口31和所述供电孔71处于打开状态,所述供电孔71同时处于通电状态,而后将连接用电设备的插头从所述插口31插入到所述供电孔71中配合连接以为用电设备供电;
当用电设备不需要通电时,先拔出连接用电设备的插头,而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4工作反转以使得本装置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两个所述封闭板13继续相互抵接,从而将所述插口31和所述供电孔71封闭,以便于下一次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初始位置状态时,滑动架的右端面与第一立柱的左端面处于抵接状态,两个推动板的内侧端面分别与两个滑动板的外侧端面抵接,两个推动板克服两个伸缩弹簧的弹性力而相互靠近,两个伸缩弹簧分别收缩在各自对应的弹簧容纳槽中,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由于各自对应的左顶出弹簧和右顶出弹簧而分别被顶出左内沉槽和右内沉槽,从而分别与滑动块的左端面和右端面抵接,两个封闭板处于抵接状态,从而将插口和供电孔封闭,供电孔处于断电状态,此时,小孩无法将手指或者金属杆从插口插入到供电孔中,避免了小孩触电事故的发生,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2.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工作运转提供动力驱动滑动架向左滑动,滑动架向左滑动带动两个推动板向左滑动,而后两个施压斜面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受压斜面抵接,当滑动架向左滑动到滑动架的左端面与操作腔的左端壁抵接时,两个滑动板由于两个伸缩弹簧的作用力而相互远离,两个伸缩弹簧分别伸出各自对应的弹簧容纳槽,两个封闭板也相互远离而脱离抵接,两个滑动板的外侧端面分别与操作腔的前端壁和后端壁抵接,左通电孔与右通电孔分别与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相对,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由于各自对应的左顶出弹簧和右顶出弹簧的作用力而分别插入到左通电孔和右通电孔中,此时,插口和供电孔处于打开状态,供电孔同时处于通电状态,而后将连接用电设备的插头从插口插入到供电孔中配合连接便可为用电设备供电,从而保证了整体结构运行的平稳性,同时也增加了供电孔供电的稳定性。
3.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供电安全可靠,运行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减少了现有家庭生活中的触电事故,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保证了本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同时也保证了供电孔供电的稳定性,在通电后使得用电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包括安装于墙体中的插座外壳,所述插座外壳中设置有操作腔,所述插座外壳右端面中间设置有与所述操作腔相通的插口,所述操作腔中设置有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在所述操作腔中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左端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右端面上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推动板,每个所述推动板右端设置有施压斜面,在所述操作腔中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两个滑动板,每个所述滑动板左端面设置有用以与所述施压斜面抵接滑动配合连接的受压斜面,每个所述滑动板内侧端面的右端设置有封闭板,两个所述封闭板相对设置,所述滑动架中间设置有贯穿所述滑动架且与所述滑动架螺纹配合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左端与设置在所述操作腔左端壁中的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螺纹杆右端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左端面可转动配合连接动,所述第二立柱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口相对的供电孔,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中均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弹簧容纳槽,所述弹簧容纳槽中设置有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板的内侧端面固定连接的伸缩弹簧,后侧的所述滑动板的前端面上位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左右两端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左通电孔和右通电孔,所述所述第一立柱的右端面上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左端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左内沉槽和右内沉槽,所述左内沉槽和右内沉槽中分别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所述左内沉槽和右内沉槽中还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固定连接的左顶出弹簧和右顶出弹簧,所述插座外壳中还设置有指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同侧的所述受压斜面和所述施压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的长度稍小于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动块的宽度稍小于所述第一立柱或者所述第二立柱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的宽度与所述第一立柱或者所述第二立柱的宽度相等,两个所述封闭板的宽度之和与所述插口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二立柱右端面到所述操作腔右端壁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封闭板的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的右端面与所述第一立柱的左端面抵接时,两个所述推动板的内侧端面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板的外侧端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通电孔与所述右通电孔电连接,所述左通电柱和右通电柱用以分别插入到所述左通电孔和右通电孔中且与所述左通电孔和所述右通电孔配合连接,所述左通电柱与市电连接,所述右通电柱与所述供电孔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腔的前端壁和后端壁一体式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立柱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体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装置包括前后对称的安装在所述插座外壳右端面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供电孔电连接。
CN201710787016.5A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 Withdrawn CN108232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7016.5A CN108232631A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7016.5A CN108232631A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2631A true CN108232631A (zh) 2018-06-29

Family

ID=62655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7016.5A Withdrawn CN108232631A (zh) 2017-09-04 2017-09-04 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326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1671B (zh) 一种led灯装置
CN10768950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CN106711693B (zh) 一种安全供电的电力插接设备
CN108224259A (zh) 一种led节能灯具
CN107394525A (zh) 一种自动接电断电的供电插座
CN107642691A (zh) 一种新型节能led灯具
CN108232631A (zh) 一种改进型可控式供电插座
CN108232632A (zh) 一种新颖型可控式供电插座
CN107369962A (zh) 一种除尘器装置
CN108232633A (zh) 一种新型可控式供电插座
CN107611667A (zh) 一种可控式供电插座
CN207504255U (zh) 一种简便防水防尘的无刷电机与控制器的连接装置
CN10749916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CN107842785A (zh) 一种led灯具
CN108224198A (zh) 一种快捷易拆装的led灯具
CN108232538A (zh) 一种可自动接电断电的供电插座
CN107524986A (zh) 一种led灯装置
CN107482386A (zh) 一种机器人设备
CN108232783A (zh) 一种能够自动接电断电的供电插座
CN108232634A (zh) 一种改进型新能源汽车装置
CN108224177A (zh) 一种低成本的节能led灯具
CN108092046A (zh) 一种安全的插座装置
CN107685648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CN107768883A (zh) 一种家用安全供电插座装置
CN108232635A (zh) 一种改进型除尘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