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5276B - 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25276B CN108225276B CN201810024724.8A CN201810024724A CN108225276B CN 108225276 B CN108225276 B CN 108225276B CN 201810024724 A CN201810024724 A CN 201810024724A CN 108225276 B CN108225276 B CN 1082252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target
- coordinate system
- camera
- ima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4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33 optimiz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1/00—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e.g. stereogrammetry; Photographic survey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10—Terrestrial scenes
- G06V20/13—Satellite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公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步骤S200:设定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步骤S300:获得不同成像时刻的序列图像上目标在图像上的位置,结合发射面法向量,重建目标的空间位置,并反演目标运动参数。在单卫星平台下减小目标在空间轨迹重建过程中的误差,实现了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的反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合作目标的遥感测量可有效获取目标运动特性,有助于对目标飞行试验效果进行评估。目标的轨迹重建是目标遥感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根据目标在像面成像位置、相机参数等信息重建出目标的轨迹,以便对目标信息进行有效感知。目标的空间轨迹及运动参数通常需要双卫星平台观察以采用双目视觉方法进行重建,从单卫星平台下的观测数据进行空间轨迹重建是典型的病态问题,需要融合目标轨迹及运动参数的先验信息对目标运动参数进行估计。先验信息可以是一切可获得的与目标运动轨迹相关的信息,包括目标的发射点位置、发射面等信息,为了提高参数估计,需要考虑估计过程中的卫星姿态参数误差的抑制。在实际的光线传输过程中,由于大气折射的影响,光线的传输路径会发生偏折,光的传输路径并不是直线。现有的基于光线直线传播的重建技术得到的目标轨迹与目标实际的轨迹之间存在着误差。
因此,如何能够在单卫星平台下减小目标在空间轨迹重建过程中的误差,实现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的反演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在单卫星平台下减小目标在空间轨迹重建过程中的误差,实现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的反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
步骤S200:设定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
步骤S300:获得不同成像时刻的序列图像上目标在图像上的位置,结合发射面法向量,重建目标的空间位置,并反演目标运动参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S300具体为:
步骤S320:根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以及相机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光线从相机到目标在大气中折射传输路径,传输路径与发射面的交点即为目标的空间位置;
步骤S330:判断是否所有序列图像均计算完毕,若计算完毕进入步骤S340;反之则进入步骤S310;
步骤S340:将根据序列图像得到的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段拟合,反演目标运动参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S310具体为:
步骤S312:计算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依次经过卫星坐标系、轨道坐标系到地心坐标系下的第一计算转换矩阵;
步骤S313:将在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下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通过第一计算转换矩阵转换到地心坐标系下。
优选地,所述步骤S320具体为:
步骤S324:定义相机所在位置为第0层大气,将相机的坐标作为第1层入射点位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作为第1层入射方向,i=0;
步骤S325:当光线由第i层射向第i+1层时,根据第i+1层入射角,第i层大气折射率,第i+1层大气折射率,计算第i+1层出射角;
步骤S326:根据第i+1层入射点法线向量和出射角计算出射方向的单位向量;
步骤S327:根据第i+1层的地心夹角、第i+1层出射角、第i+1层距地心的距离,第i+ 1层出射方向的单位向量,计算第i+1层出射光线的长度,进而得到第i+1层出射光线方向向量,即第i+2层入射光线方向向量;
步骤S328:根据第i+1层入射点坐标和第i+2层入射光线方向向量,计算第i+2层光线入射点坐标;
步骤S329:根据第i+1层光线的入射点坐标、入射点向量、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计算第i+1层光线与发射面的交点;判断是否达到最后一层,若达到最后一层则进入步骤S330;反之i= i+1,返回步骤S325。
优选地,所述步骤S324之前还包括:
步骤S321: 建立相机、目标所在过地心平面的坐标系;
步骤S322:计算地心坐标系与平面坐标系的第二计算转换矩阵;
步骤S323:将相机、目标以及地心平面内的点坐标和向量均经过第二计算转换矩阵转化到平面坐标系下。
优选地,所述步骤S340具体为:将序列图像得到的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作为轨迹点按顺序分成若干段,每段包括若干个轨迹点,分别对每段进行拟合计算每段轨迹的加速度,进而得到整条轨迹的加速度变化平均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S200中发射面法向量根据经验设定。
优选地,所述步骤S200具体为:
步骤S210:预先设定一组发射面偏角,以及初始计算的发射点位置和发射面法向量,j=0;
步骤S220:根据初始发射点位置、初始发射面法向量和第j个发射面偏角,计算对应第j个发射面偏角的发射面法向量;
所述步骤S340之后还包括步骤S400:判断发射面偏角是否全部计算完毕,若计算完毕计入步骤S500,反之,j=j+1,进入步骤S220;
步骤S500:记录所有根据发射面偏角计算得到的加速度变化平均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S500后还包括步骤S600:比较所有加速度变化平均值,选择并记录加速度变化平均值的最小值以及相对应的发射面偏角、发射点位置、发射面法向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图像获取模块、发射面参数设定模块和反演模块,其中: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
发射面参数设定模块,用于设定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
反演模块,用于获得不同成像时刻的序列图像上目标在图像上的位置,结合发射面法向量,重建目标的空间位置,并反演目标运动参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在单卫星平台下减小目标在空间轨迹重建过程中的误差,实现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的反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所述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的流程图;
图4由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图;
图5为成像投影相关坐标系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图6为地心坐标系与平面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图;
图7为相机、目标所在的过地心平面内,光在每层大气中的传输路径图;
图8为实际光路传输路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四种实施例所述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发射面优化分析图;
图11为位置平均误差与拟合点数曲线图;
图12为径向速度平均误差与拟合点数曲线图;
图13 为单星定位的位置平均误差与发射面误差关系图;
图14为卫星平台位置误差对目标重建位置误差的影响示意图;
图15为卫星平台位置误差对目标重建速度误差的影响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的流程图。
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
步骤S200:设定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
步骤S300:获得不同成像时刻的序列图像上目标在图像上的位置,结合发射面法向量,重建目标的空间位置,并反演目标运动参数。
在单卫星平台下,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所述序列图像即一系列图像。设定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所述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可根据经验设定,也可以由其它计算方式获得。将序列图像中所有不同成像时刻的图像上分别获得目标在图像上的位置,结合发射面法向量,重建目标的空间位置,并反演目标运动参数。在单卫星平台下减小目标在空间轨迹重建过程中的误差,实现了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的反演。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的流程图。
步骤S100: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
步骤S200:设定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
步骤S320:根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以及相机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光线从相机到目标在大气中折射传输路径,传输路径与发射面的交点即为目标的空间位置;
步骤S330:判断是否所有序列图像均计算完毕,若计算完毕进入步骤S340;反之则进入步骤S310;
步骤S340:将根据序列图像得到的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段拟合,反演目标运动参数。
由目标发出的光线,经过大气传输,被相机接收并在像面上成像。根据光路可逆原则,由目标发出并最终到达相机的光线传输路径与由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传输路径是相同的。所以在目标重建时,将光线传输路径视为由相机出发并最终到达目标位置。根据目标的像面点位置,可以得到最终入射光线方向,该方向的反方向即为从相机出发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初始方向。按照大气修正光路传输,直到光线与发射面相交,此点就是目标的实际位置。即在单卫星平台下,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并设定发射面法向量。获得成像时刻为的在相机成像的第k帧图像上目标的位置,求得由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根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以及相机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光线从相机到目标在大气中折射传输路径,传输路径与发射面的交点即为目标的空间位置。根据序列图像中所有在不同成像时刻的图像上目标在图像上的位置,获得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对所有空间位置进行分段拟合,反演目标运动参数。
参见图3至图8,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所述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的流程图,图4由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图,图5为成像投影相关坐标系的相对关系示意图,图6为地心坐标系与平面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图,图7为相机、目标所在的过地心平面内,光在每层大气中的传输路径图,图8为实际光路传输路径示意图。
第三种实施例与第二种实施例的区别在步骤S300,以下将进一步讲解步骤S300。
步骤S100: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
步骤S200:设定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
其中,x,y,z分别代表所在坐标系的x轴、y轴和z轴。
步骤S312:计算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依次经过卫星坐标系、轨道坐标系到地心坐标系下的第一计算转换矩阵;
由于先验获得的发射点位置及发射面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下,需要将目标视线矢量和发射面方程转换到统一的地心惯性坐标系,坐标系变换涉及传感器成像坐标系、卫星坐标系、轨道坐标系、地心坐标系等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理想情况下,卫星坐标系与轨道坐标系重合,但由于卫星姿态在俯仰、偏航和旋转上的扰动,卫星坐标轴与轨道坐标系实际并不重合,两者存在一个旋转关系,旋转变换由卫星相对于轨道坐标系的俯仰、偏航和旋转角确定:
其中,、、分别为卫星相对于轨道坐标系的俯仰、旋转和偏航的角度。考虑卫星姿态误差服从高斯分布,即俯仰、旋转和偏航角分别服从正态分布、和,、和分别为对应量的标准差,其值由探测系统给定。、、按其分布随机生成。
传感器成像坐标系的原点与卫星坐标系原点重合,轴为传感器视轴指向,轴平行坐标平面,传感器视轴指向在卫星坐标系下的俯仰角为、方位角为,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与卫星坐标系的关系如图5所示,轴在卫星坐标系下的方向矢量为:
步骤S313:将在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下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通过第一计算转换矩阵转换到地心坐标系下。
步骤S321: 建立相机、目标所在过地心平面的坐标系;
因为大气在水平方向视为均匀分布,所以由相机到目标的光线只会在垂直高度上发生变化,沿地面的水平方向不发生偏折,所以目标、相机以及由相机发出的光线初始入射方向均在同一过地心的平面内。为了方便计算,要定义相机、目标以及地心的平面坐标系,并计算地心坐标系到平面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具体定义如下:
步骤S322:计算地心坐标系与平面坐标系的第二计算转换矩阵;
在地心坐标系下,向量坐标,向量坐标,平面坐标系的轴垂直平面,所以取向量与向量叉积所得向量为轴,即;因为轴为平面与平面的交线,所以地心坐标系的轴垂直于轴,由轴和轴的叉积可以得到轴,即;轴与轴的叉积即为轴,。
对于平面中的任一点,在平面坐标系中,其轴坐标始终为0,即平面中一点在地心坐标系下坐标,经转换矩阵得到平面坐标系下坐标为。且已知光线只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折射,在水平方向不发生偏折,所以由相机发出到目标的光线传输路径上每一点,在平面坐标系中轴坐标始终为0,因而在后面的计算中,将平面坐标系下,该平面内点坐标视为二维平面坐标的形式,即,以方便计算。
步骤S323:将相机、目标以及地心平面内的点坐标和向量均经过第二计算转换矩阵转化到平面坐标系下。
步骤S324:定义相机所在位置为第0层大气,将相机的坐标作为第1层入射点位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作为第1层入射方向,i=0;
根据目标点在相机C成像的图像上的位置为p,得到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定义相机C所在位置为第0层大气,相机C所在位置为初始入射点位置,即第1层入射点位置。将相机的坐标作为第1层入射点位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作为第1层入射方向,计算光在每层中折射传输路径,最终得到由相机C到目标的光线传输路径CP',传输路径CP'与发射面的交点即为目标的空间位置。
步骤S325:当光线由第i层射向第i+1层时,根据第i+1层入射角,第i层大气折射率,第i+1层大气折射率,计算第i+1层出射角;
如图7所示,当光线由第i层射向第i+1层时,第i+1层光线的入射方向向量,入射点坐标,第i+1层入射角,第i层大气折射率,第i+1层大气折射率,每层的地心夹角为已知。光线在每层中传输路径计算原理如下:
大气折射率采用Hopfield模型进行计算,利用大气折射率的Hopfield模型,可以求取任意海拔高度h的大气折射率,Hopfield模型考虑了大气含有水汽的情况,将大气折射率分为干、湿两项,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式中表示折射率干项,表示折射率湿项;表示干项等效高度,即大气折射率中干项衰减为零的高度,;表示湿项等效高度,即大气折射率中湿项衰减为零的高度,一般取;h为目标海拔高度;为地面海拔高度。和分别表示测站地面大气折射率的干项和湿项,,,且、、分别表示地面温度(K)、大气压(mbar)和水汽压(mbar), ,,表示地面相对湿度。
步骤S326:根据第i+1层入射点法线向量和出射角计算出射方向的单位向量;
步骤S327:根据第i+1层的地心夹角、第i+1层出射角、第i+1层的距地心的距离,第i+1层出射方向的单位向量,计算第i+1层出射光线的长度,进而得到第i+1层出射光线方向向量,即第i+2层入射光线方向向量;
步骤S328:根据第i+1层入射点坐标和第i+2层入射光线方向向量,计算第i+2层光线入射点坐标;
步骤S329:根据第i+1层光线的入射点坐标、入射点向量、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计算第i+1层光线与发射面的交点;判断是否达到最后一层,若达到最后一层则进入步骤S330;反之则i= i+1,进入步骤S325;
在每层中求解射线与发射面的交点,已知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可使用点法式求解交点,当第i+1层光线的入射点和第i+1层中交点之间距离小于第i+1层光线的入射点和第i+2层光线的入射点之间距离时,交点即为目标点,直至交点到最后一层。
根据以上推导过程,在本实例参数条件下,其中一条实际传输路径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在实例的参数条件下,光路实际接近直线,只在大气下部有极小弯曲,与实际情形相吻合。
步骤S330:判断是否所有序列图像均计算完毕,若计算完毕进入步骤S340;反之则进入步骤S311;
步骤S340:将序列图像得到的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作为轨迹点按顺序分成若干段,每段包括若干个轨迹点,分别对每段进行拟合计算每段轨迹的加速度,进而得到整条轨迹的加速度变化平均值。
将序列图像得到的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作为轨迹点进行分段拟合,反演目标运动参数。将轨迹点按顺序分成R段,每段轨迹点数为m,对于第l段的轨迹点,i=1,2,…m。采用二次多项式对目标轨迹进行拟合,轨迹点坐标可由下式拟合:
参见图9和图10,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第四种实施例所述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的流程图,图10为发射面优化分析图。
先验给出的发射面参数经常存在误差,该误差对重建精度有极大影响,因此需要在重建过程中,同时优化发射面参数,以提高重建精度。第四种实施例与第三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步骤S200,即最优发射面参数的寻找之上。
目标运动在短时间内可近似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发射面准确时,理想情况下,所重建的运动加速度应为一常量,如果发射面参数不准确,即发射面发生偏转,则将使目标变成变加速运动,所以在对重建目标点进行分段拟合时,对于每一段的加速度较之于前一段的加速度差值,理论上精确时加速度差的绝对值和接近于零,但是对于变加速,发射面偏转越大,差值越大。
步骤S100: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
步骤S210:预先设定一组发射面偏角,以及初始计算的发射点位置和发射面法向量,j=0;
步骤S220:根据初始发射点位置、初始发射面法向量和第j个发射面偏角,计算对应第j个发射面偏角的发射面法向量;
步骤S312:计算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依次经过卫星坐标系、轨道坐标系到地心坐标系下的第一计算转换矩阵;
步骤S313:将在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下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通过第一计算转换矩阵转换到地心坐标系下。
步骤S321: 建立相机、目标所在过地心平面的坐标系;
步骤S322:计算地心坐标系与平面坐标系的第二计算转换矩阵;
步骤S323:将相机、目标以及地心平面内的点坐标和向量均经过第二计算转换矩阵转化到平面坐标系下。
步骤S324:定义相机所在位置为第0层大气,将相机的坐标作为第1层入射点位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作为第1层入射方向,i=0;
步骤S325:当光线由第i层射向第i+1层时,根据第i+1层入射角,第i层大气折射率,第i+1层大气折射率,计算第i+1层出射角;
步骤S326:根据第i+1层入射点法线向量和出射角计算出射方向的单位向量;
步骤S327:根据第i+1层的地心夹角、第i+1层出射角、第i+1层距地心的距离,第i+ 1层出射方向的单位向量,计算第i+1层出射光线的长度,进而得到第i+1层出射光线方向向量,即第i+2层入射光线方向向量;
步骤S328:根据第i+1层入射点坐标和第i+2层入射光线方向向量,计算第i+2层光线入射点坐标;
步骤S329:根据第i+1层光线的入射点坐标、入射点向量、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计算第i+1层光线与发射面的交点;判断是否达到最后一层,若达到最后一层则进入步骤S330;反之则i= i+1,进入步骤S325;
步骤S330:判断是否所有序列图像均计算完毕,若计算完毕进入步骤S340;反之则进入步骤S310;
步骤S340:将序列图像得到的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作为轨迹点按顺序分成若干段,每段包括若干个轨迹点,分别对每段进行拟合计算每段轨迹的加速度,进而得到整条轨迹的加速度变化平均值。
步骤S400:判断发射面偏角是否全部计算完毕,若计算完毕计入步骤S500,若没有计算完毕,j=j+1,进入步骤S220;
步骤S500:记录所有根据发射面偏角计算得到的加速度变化平均值。
步骤S600:比较所有加速度变化平均值,选择并记录加速度变化平均值的最小值以及相对应的发射面偏角、发射点位置、发射面法向量。
记录所有根据发射面偏角计算得到的加速度变化平均值。比较所有加速度变化平均值,选择最小的发射面参数和重建结果作为整个重建过程的最优值。记录加速度变化平均值的最小值以及相对应的发射面偏角、发射点位置、发射面法向量。
图10为将准确的发射面偏转不同角度所重建得到的轨迹加速度变化平均值曲线,从图10中可知,最小的轨迹加速度变化平均值对应正确的发射面。
参见图11至图23,图11为位置平均误差与拟合点数曲线图,图12为径向速度平均误差与拟合点数曲线图,图13 为单星定位的位置平均误差与发射面误差关系图,图14为卫星平台位置误差对目标重建位置误差的影响示意图,图15为卫星平台位置误差对目标重建速度误差的影响示意图,图16为不同的位置平均误差示意图,图17为不同的速度平均误差示意图,图18为不同的位置平均误差示意图,图19为不同的速度平均误差示意图,图20为不同的位置平均误差示意图,图21为不同的速度平均误差示意图,图22为不同的位置平均误差示意图,图23为不同的速度平均误差示意图。
目标运动特性反演结果误差分析:
在空间目标点位置确定的情况下,影响定位精度的误差主要有:卫星平台位置误差、飞行姿态(包括滚动角、偏航角、俯仰角)、相机指向误差、发射面先验精度等多个方面。
针对某一影响因素,对目标运动参数反演精度的单次试验分析步骤如下:
1)根据传感器的位置信息和相机内外参数求得无误差情况下的成像映射矩阵;
2)设定目标轨迹点的空间位置,利用成像映射矩阵获得目标点在像面上的投影位置;
3)对考察的影响因素叠加一定水平的误差量,利用所提出的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重建目标点空间位置和目标运动速度;
4)根据目标轨迹点位置及其速度、反演位置和速度计算目标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
在不同影响因素的误差水平下,通过对目标定位误差进行大规模试验,统计反演误差,即可获得对应因素在不同误差水平下的反演误差变化曲线,该曲线可反映各因素对反演精度的影响,进一步对该曲线进行分析,可提出为提高反演精度需要改进卫星及载荷指标的情况。
轨迹拟合误差:
在用二阶多项式拟合时,为了保证足够高的拟合精度,采用分段拟合的方式来减小拟合误差。图12和图13分别为对实际轨迹采用上述拟合方式时,位置平均误差和径向速度平均误差曲线图。
考虑实际检测数据点数,仅仅考虑了拟合点数在10-30的情况,两者对比可以看出,在拟合点数为10-30范围内,位置拟合误差随拟合点数增加而增加,但是径向速度随拟合点数增加而减小。取折中的情况,采用拟合点数为20的分段拟合。
发射面指向误差对单星定位误差的影响:
根据单卫星平台下检测到的目标像面位置重建三维轨迹是典型的病态问题,先验知识发射点位置和发射面指向就显的尤为重要,而发射点位置是能够精确获得的,那么发射面指向就是影响单星定位误差的关键因素。
从图14可以看出即使是根据已知准确轨迹拟合出来的发射面都不是十分准确,在实际目标飞行过程中,受到环境影响因素太多,发射面并不能保持准确,而且会有很大的误差,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发射面偏转500角秒,也就是0.139度,实际中已经是较小的误差了,但是目标重建位置误差已经在1km以上了,所以单星定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的难题就是发射面准确度的问题,其定位误差远大于双星定位误差。
平台位置误差与运动参量重建误差的关系:
在空间目标点位置确定的情况下,影响定位精度误差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卫星平台位置误差。卫星位置波动给定位带来很大的影响,分别对卫星平台位置误差添加均值为0、不同标准差的随机误差,统计分析卫星平台位置误差给定位精度带来的影响,图15和图16分别是卫星平台位置误差给目标重建位置和速度带来的误差分析。
重建位置误差与速度误差关系:
在定位分析中,目标空间位置的定位精度直接决定了速度的反演误差。为了分析位置误差与速度误差的关系,对原始轨迹依次添加不同均值和不同标准差的高斯随机误差,图16至图23分别为添加均值为50m、100m、150m、200m和不同的三轴位置误差时的位置平均误差和速度平均误差。
参见图24,图2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系统结构框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图像获取模块1、发射面参数设定模块2和反演模块3,其中:
图像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
发射面参数设定模块2,用于设定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
反演模块3,用于获得不同成像时刻的序列图像上目标在图像上的位置,结合发射面法向量,重建目标的空间位置,并反演目标运动参数。
在单卫星平台下,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即一系列图像。设定发射面法向量,所述发射面法向量根据经验设定,也可以根据其他计算方式获得。将序列图像中在不同成像时刻的图像上分别获得目标在图像上的位置,结合发射面法向量,重建目标的空间位置,并反演目标运动参数。在单卫星平台下减小目标在空间轨迹重建过程中的误差,实现了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的反演。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
步骤S200:设定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
步骤S300:获得不同成像时刻的序列图像上目标在图像上的位置,结合发射面法向量,重建目标的空间位置,并反演目标运动参数;
步骤S300具体为:
步骤S320:根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以及相机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光线从相机到目标在大气中折射传输路径,传输路径与发射面的交点即为目标的空间位置;
步骤S330:判断是否所有序列图像均计算完毕,若计算完毕进入步骤S340;反之则进入步骤S310;
步骤S340:将根据序列图像得到的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段拟合,反演目标运动参数;
所述步骤S310具体为:
步骤S312:计算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依次经过卫星坐标系、轨道坐标系到地心坐标系下的第一计算转换矩阵;
步骤S313:将在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下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通过第一计算转换矩阵转换到地心坐标系下;
所述步骤S320具体为:
步骤S321:建立相机、目标所在过地心平面的坐标系;
步骤S322:计算地心坐标系与平面坐标系的第二计算转换矩阵;
步骤S323:将相机、目标以及地心平面内的点坐标和向量均经过第二计算转换矩阵转化到平面坐标系下;
步骤S324:定义相机所在位置为第0层大气,将相机的坐标作为第1层入射点位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作为第1层入射方向,i=0;
步骤S325:当光线由第i层射向第i+1层时,根据第i+1层入射角,第i层大气折射率,第i +1层大气折射率,计算第i+1层出射角;
步骤S326:根据第i+1层入射点法线向量和出射角计算出射方向的单位向量;
步骤S327:根据第i+1层的地心夹角、第i+1层出射角、第i+1层距地心的距离,第i+1层出射方向的单位向量,计算第i+1层出射光线的长度,进而得到第i+1层出射光线方向向量,即第i+2层入射光线方向向量;
步骤S328:根据第i+1层入射点坐标和第i+2层入射光线方向向量,计算第i+2层光线入射点坐标;
步骤S329:根据第i+1层光线的入射点坐标、入射点向量、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计算第i+1层光线与发射面的交点;判断是否达到最后一层,若达到最后一层则进入步骤S330;反之i= i+1,返回步骤S325;
所述步骤S340具体为:将序列图像得到的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作为轨迹点按顺序分成若干段,每段包括若干个轨迹点,分别对每段进行拟合计算每段轨迹的加速度,进而得到整条轨迹的加速度变化平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中发射面法向量根据经验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具体为:
步骤S210:预先设定一组发射面偏角,以及初始计算的发射点位置和发射面法向量,j= 0;
步骤S220:根据初始发射点位置、初始发射面法向量和第j个发射面偏角,计算对应第j个发射面偏角的发射面法向量;
所述步骤S340之后还包括步骤S400:判断发射面偏角是否全部计算完毕,若计算完毕计入步骤S500,反之,j=j+1,进入步骤S220;
步骤S500:记录所有根据发射面偏角计算得到的加速度变化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后还包括步骤S600:比较所有加速度变化平均值,选择并记录加速度变化平均值的最小值以及相对应的发射面偏角、发射点位置、发射面法向量。
5.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图像获取模块、发射面参数设定模块和反演模块,其中:
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不同成像时刻包含成像目标的序列图像;
发射面参数设定模块,用于设定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
反演模块,用于获得不同成像时刻的序列图像上目标在图像上的位置,结合发射面法向量,重建目标的空间位置,并反演目标运动参数;
所述反演模块具体为:
获得成像时刻为的在相机成像的第k帧图像上目标的位置,求得由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根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以及相机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光线从相机到目标在大气中折射传输路径,传输路径与发射面的交点即为目标的空间位置;判断是否所有序列图像均计算完毕,若为计算完毕则返回获得成像时刻为的在相机成像的第k帧图像上目标的位置,求得由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若计算完毕则将根据序列图像得到的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段拟合,反演目标运动参数;
所述获得成像时刻为的在相机成像的第k帧图像上目标的位置,求得由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具体为:获得成像时刻为的在相机成像的第k帧图像上目标的位置,求得由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计算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依次经过卫星坐标系、轨道坐标系到地心坐标系下的第一计算转换矩阵;将在传感器成像坐标系下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通过第一计算转换矩阵转换到地心坐标系下;
所述根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初始方向向量以及相机在地心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光线从相机到目标在大气中折射传输路径,传输路径与发射面的交点即为目标的空间位置具体为:建立相机、目标所在过地心平面的坐标系;计算地心坐标系与平面坐标系的第二计算转换矩阵;将相机、目标以及地心平面内的点坐标和向量均经过第二计算转换矩阵转化到平面坐标系下;定义相机所在位置为第0层大气,将相机的坐标作为第1层入射点位置,相机发出并最终到达目标的光线的初始方向向量作为第1层入射方向,i=0;当光线由第i层射向第i+1层时,根据第i+1层入射角,第i层大气折射率,第i+1层大气折射率,计算第i+1层出射角;根据第i+1层入射点法线向量和出射角计算出射方向的单位向量;根据第i+1层的地心夹角、第i+1层出射角、第i+1层距地心的距离,第i+1层出射方向的单位向量,计算第i+1层出射光线的长度,进而得到第i+1层出射光线方向向量,即第i+2层入射光线方向向量;根据第i+1层入射点坐标和第i+2层入射光线方向向量,计算第i+2层光线入射点坐标;根据第i+1层光线的入射点坐标、入射点向量、发射点和发射面法向量,计算第i+1层光线与发射面的交点;判断是否达到最后一层,若达到最后一层则判断是否所有序列图像均计算完毕;反之i= i+1,返回当光线由第i层射向第i+1层时,根据第i+1层入射角,第i层大气折射率,第i+1层大气折射率,计算第i+1层出射角;
所述将根据序列图像得到的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段拟合,反演目标运动参数具体为:将序列图像得到的所有目标的空间位置作为轨迹点按顺序分成若干段,每段包括若干个轨迹点,分别对每段进行拟合计算每段轨迹的加速度,进而得到整条轨迹的加速度变化平均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24724.8A CN108225276B (zh) | 2018-01-11 | 2018-01-11 | 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24724.8A CN108225276B (zh) | 2018-01-11 | 2018-01-11 | 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25276A CN108225276A (zh) | 2018-06-29 |
CN108225276B true CN108225276B (zh) | 2020-06-23 |
Family
ID=62640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24724.8A Active CN108225276B (zh) | 2018-01-11 | 2018-01-11 | 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2527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25276B (zh) * | 2018-01-11 | 2020-06-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 |
CN113960642B (zh) * | 2021-09-16 | 2023-05-30 | 成都理工大学 | 青藏高原区域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大气折射定位误差修正方法 |
CN114061382B (zh) * | 2021-09-17 | 2023-05-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75部队 | 一种基于中远距离下中轴矢量交会姿态测量的精度预估仿真方法 |
CN113917917B (zh) * | 2021-09-24 | 2023-09-15 |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 室内仿生多足机器人避障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99770A (zh) * | 2012-06-29 | 2012-11-2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pso自适应分段线性拟合的海浪有效波高反演模型建模方法 |
CN105139406A (zh) * | 2015-09-08 | 2015-12-0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跟踪精度反演方法 |
CN105261023A (zh) * | 2015-10-20 | 2016-01-20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大气折射修正状态下目标重建方法 |
CN105353644A (zh) * | 2015-09-29 | 2016-02-24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 基于实装数据信息挖掘的雷达目标航迹衍生系统及方法 |
CN108225276A (zh) * | 2018-01-11 | 2018-06-29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48460C (zh) * | 2005-10-12 | 2007-11-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星场的星敏感器校准方法 |
CN104359454B (zh) * | 2014-11-17 | 2016-08-24 | 中北大学 | 基于大气偏振光的太阳空间位置获取方法 |
-
2018
- 2018-01-11 CN CN201810024724.8A patent/CN10822527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99770A (zh) * | 2012-06-29 | 2012-11-2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pso自适应分段线性拟合的海浪有效波高反演模型建模方法 |
CN105139406A (zh) * | 2015-09-08 | 2015-12-0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跟踪精度反演方法 |
CN105353644A (zh) * | 2015-09-29 | 2016-02-24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 基于实装数据信息挖掘的雷达目标航迹衍生系统及方法 |
CN105261023A (zh) * | 2015-10-20 | 2016-01-20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大气折射修正状态下目标重建方法 |
CN108225276A (zh) * | 2018-01-11 | 2018-06-29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25276A (zh) | 2018-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25276B (zh) | 一种单星成像目标运动特性反演方法及系统 | |
CN111156998B (zh) | 一种基于rgb-d相机与imu信息融合的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 | |
CN105371870B (zh) | 一种基于星图数据的星敏感器在轨精度测量方法 | |
CN110081881B (zh) | 一种基于无人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着舰引导方法 | |
CN100348460C (zh) | 一种基于星场的星敏感器校准方法 | |
CN103047985B (zh) | 一种空间目标的快速定位方法 | |
CN111486864B (zh) | 基于立体正八边结构的多源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 | |
CN103679711A (zh) | 一种遥感卫星线阵推扫光学相机在轨外方位参数标定方法 | |
CN110030978B (zh) | 一种全链路光学卫星几何成像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 |
CN107192375B (zh) | 一种基于航拍姿态的无人机多帧图像自适应定位校正方法 | |
CN111537003A (zh) | 一种基于折射面共线的星光大气折射测量校正方法 | |
CN111043979A (zh) |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的板状结构形变检测装置和方法 | |
CN106489062B (zh) | 用于测量移动平台的位移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2683307B (zh) | 一种星敏感器星点质心位置精度测量方法 | |
CN107945229A (zh) | 用于静止轨道对地观测卫星面阵仪器的恒星质心提取方法 | |
CN105809706A (zh) | 一种分布式多像机系统的全局标定方法 | |
CN116184430B (zh) | 一种激光雷达、可见光相机、惯性测量单元融合的位姿估计算法 | |
CN109724586A (zh) | 一种融合深度图和点云的航天器相对位姿测量方法 | |
CN115453599A (zh) | 一种多传感器协同的管道机器人精准定位方法 | |
CN111915685A (zh) | 一种变焦摄像机标定方法 | |
CN105261023B (zh) | 一种大气折射修正状态下目标重建方法 | |
CN111307140A (zh) | 一种用于多云天气条件下的大气偏振光定向方法 | |
CN113340272B (zh) | 一种基于无人机微群的地面目标实时定位方法 | |
CN114659523A (zh) | 一种大范围高精度姿态测量方法及装置 | |
CN113065277B (zh) | 协同多载荷数据的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颤振探测与建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