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4567A -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4567A
CN108224567A CN201810119446.4A CN201810119446A CN108224567A CN 108224567 A CN108224567 A CN 108224567A CN 201810119446 A CN201810119446 A CN 201810119446A CN 108224567 A CN108224567 A CN 108224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piral case
shell
supply assembly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194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24567B (zh
Inventor
单翠云
王永涛
王晓刚
李英舒
尹晓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1944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4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24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4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24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4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风组件。该送风组件包括支撑壳体、设置在支撑壳体内的多个叶轮、与多个叶轮驱动连接的多个电机和用于将多个电机固定在支撑壳体上的电机支架。支撑壳体具有两个横向周向侧板和在横向端部与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结合并分别围绕叶轮延伸的多个蜗壳周壁。每个横向周向侧板的形成一个叶轮的蜗壳的部分开设有蜗壳进风口。每个蜗壳周壁的两个延伸端部之间形成有蜗壳出风口,叶轮配置为从蜗壳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使其向蜗壳出风口流动。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叶轮设置在支撑壳体限定的蜗壳内,并与支撑壳体形成一体式组件,结构稳定可靠,还可减少送风组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音。

Description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用离心风机送风的柜式空调室内机多将离心风机设置在柜机上部,不仅出风面积小,而且对应于人体头部及头部以上的空间位置,当柜机处于制热状态时,热气流向上运动,很难到达用户的脚部,上方温度高,下方温度低,用户舒适度较低。而且现有柜机中,离心风机的固定方式或是通过其蜗壳直接与柜机机壳固定连接,或是通过在其下方设置与柜机机壳的底板固定连接的支架来支撑风机,风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噪音,用户体验较差。综合考虑,在设计上需要一种可分区送风且风机工作时振动噪音小的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多个送风叶轮且结构稳定可靠的送风组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支撑壳体的结构强度。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组件,包括:
支撑壳体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内的多个叶轮,所述支撑壳体具有两个横向周向侧板和在横向端部与所述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结合并分别围绕所述叶轮延伸的多个蜗壳周壁,其中所述支撑壳体围绕一个所述叶轮外侧的部分被形成为该叶轮的蜗壳;
多个电机,设置为分别与所述多个叶轮驱动连接,以分别驱动所述多个叶轮转动;以及
多个电机支架,所述多个电机设置为通过所述多个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蜗壳上;其中
每个所述横向周向侧板的形成一个所述叶轮的蜗壳的部分开设有蜗壳进风口;且
每个所述蜗壳周壁的两个延伸端部之间形成有蜗壳出风口,所述叶轮配置为从所述蜗壳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使其向所述蜗壳出风口流动。
可选地,所述横向周向侧板邻近每个所述蜗壳进风口的部分设置为沿靠近其对应的叶轮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向内弧形延伸,以引导所述蜗壳进风口周围的空气进入所述蜗壳内。
可选地,每个所述电机支架包括:
电机安装部,用于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和
多个支架部,自所述电机安装部的周向端部沿背离所述电机安装部的中央轴线的方向弧形延伸,并设置为其延伸末端与所述蜗壳的一个蜗壳进风口的外侧周缘处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叶轮和蜗壳侧壁的数量均为两个;且
所述两个蜗壳周壁设置为关于所述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的垂直于其的中央平面镜像对称,并设置为使所述两个叶轮分别向背离所述中央平面的方向吹送气流。
可选地,所述支撑壳体还包括:
前部周向侧板和后部周向侧板,分别设置为在其横向端部与所述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结合;
两个前侧纵向端板,设置为分别自所述两个蜗壳周壁的前侧延伸端部向前延伸,并与所述前部周向侧板、两个横向侧板的纵向端部结合;和
两个后侧纵向端板,设置为分别自所述两个蜗壳周壁的后侧延伸端部向后延伸,并与所述后部周向侧板、两个横向侧板的纵向端部结合,以提高所述送风组件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
两个导风通道,设置为其风道进风口分别与所述两个蜗壳出风口对接,并朝背离所述两个蜗壳周壁的对称平面的方向向前弧形延伸,以接收由所述两个叶轮吹送的气流并向前导出。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风通道的前后两侧的外壁具有沿朝向所述对称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安装卡舌;且
所述多个纵向端板对应地开设有多个安装卡口,所述多个纵向安装卡舌分别设置为与所述多个安装卡口卡接,以将所述导风通道固定在所述支撑壳体上。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风通道的前侧外壁具有沿朝向所述对称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安装卡舌,所述多个纵向安装卡舌设置为与所述前部周向侧板固定连接;且
每个所述导风通道的后侧外壁具有向后延伸的多个后向安装卡舌,所述多个后向安装卡舌设置为与所述后侧纵向端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导风通道的横向两侧的外壁分别具有向下渐扩延伸的楔形导向凸起,所述楔形导向凸起的朝向所述导风通道的延伸轴线的表面设置为可与所述两个横向周向侧板配合,以便于所述导风通道的安装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具有机壳进风口和多个机壳出风口;
以上任一所述的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多个叶轮配置为从所述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其分别向所述多个机壳出风口流动;以及
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多个叶轮和所述机壳进风口之间的进风流路上,以使经由所述机壳进风口进入的环境空气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叶轮设置在支撑壳体限定的多个蜗壳内,并与支撑壳体形成一体式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钣金件将多个离心风机固定连接,不仅更加稳定可靠,还可有效地减少送风组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音。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送风组件还设置有连接横向周向侧板、蜗壳周壁的前部周向侧板和后部周向侧板、前侧纵向端板和后侧纵向端板,提高了支撑壳体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叶轮的稳定性并降低了叶轮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噪音。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送风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送风组件的示意性爆炸视图;
图3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送风组件的示意性爆炸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送风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送风组件的示意性爆炸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爆炸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该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和顶板被去除,以示出挡风板和送风组件的结构;
图9是图8所示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送风组件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送风组件100的示意性爆炸视图;图3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送风组件100的示意性爆炸视图。参见图1至图3,送风组件100可包括支撑壳体、设置在支撑壳体内的多个叶轮110、与多个叶轮110驱动连接并可驱动叶轮110转动的多个电机111和用于将多个电机111固定在支撑壳体上的电机支架112。具体地,支撑壳体可包括两个横向周向侧板和在横向端部与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结合并分别围绕多个叶轮110延伸的多个蜗壳周壁123。支撑壳体围绕一个叶轮110外侧的部分被形成为该叶轮110的蜗壳。每个横向周向侧板的形成一个叶轮110的蜗壳的部分开设有该蜗壳的蜗壳进风口,每个蜗壳周壁123的两个延伸端部之间形成有蜗壳出风口,多个叶轮110配置为分别自其对应的蜗壳的蜗壳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使空气向对应的蜗壳出风口流动。即在本发明中,每个蜗壳均具有两个蜗壳进风口,且分别位于叶轮110的横向两侧。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叶轮110设置在支撑壳体限定的多个蜗壳内,并与支撑壳体形成一体式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钣金件将多个离心风机固定连接,不仅更加稳定可靠,还可有效地减少送风组件100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音。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横向周向侧板的邻近其上每个蜗壳进风口的部分可设置为沿靠近该部分对应的叶轮11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向横向周向侧板的内侧弧形延伸,以引导蜗壳进风口外侧的空气向蜗壳内流动。每个电机支架112可包括与电机111固定连接的电机安装部和与支撑壳体固定连接的多个支架部。支架部可设置为从电机安装部的周向端部沿背离电机安装部的中央轴线的方向弯折或弧形延伸,且其延伸末端设置为与蜗壳的一个蜗壳进风口的外侧周缘处固定连接。多个支架部优选为在电机安装部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分布,以提高与其连接电机111的稳定性,进而降低叶轮110转动时产生的振动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轮110和支撑壳体的蜗壳周壁12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蜗壳周壁123可设置为关于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的垂直于纵向方向延伸的中央平面镜像对称。两个蜗壳周壁123可进一步配置为使两个叶轮110分别向背离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的垂直于纵向方向延伸的中央平面的方向吹送气流,即两个蜗壳周壁123的蜗壳出风口分别位于横向周向侧板的纵向两端。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支撑壳体还可包括前部周向侧板、后部周向侧板、两个前侧纵向端板和两个后侧纵向端板,以提高送风组件100的可靠性。具体地,前部周向侧板和后部周向侧板可分别设置为在其横向端部与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结合。两个前侧纵向端板可设置为分别自两个蜗壳周壁123的前侧延伸端部向前延伸,并与前部周向侧板和两个横向侧板的纵向端部结合。两个后侧纵向端板可设置为分别自两个蜗壳周壁123的后侧延伸端部向后延伸,并与后部周向侧板和两个横向侧板的纵向端部结合。
下面以叶轮110和支撑壳体的蜗壳周壁123的数量均为两个为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2和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支撑壳体还可具有自其各个周向侧板的内表面向内延伸的加强筋124,以提高支撑壳体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送风组件100的稳定性。在图示实施例中,加强筋12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蜗壳周壁123的外侧,即每个蜗壳周壁123对应有一个加强筋124。每个加强筋124可包括前侧线性段、后侧线形段和两个弧形段。前侧线性段可沿横向方向延伸并连接前部周向侧板与蜗壳周壁123。后侧线形段可沿横向方向延伸并连接后部周向侧板和蜗壳周壁123。前侧线形段优选设置在蜗壳周壁123与前部周向侧板距离最短的位置处,后侧线形段优选设置在蜗壳周壁123与后部周向侧板距离最短的位置处,以在保证支撑壳体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支撑多个叶轮110和电机111,并节约材料成本。两个弧形段可设置为分别自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的内表面向内延伸,并设置为连接前侧线形段和后侧线形段,以进一步提高支撑壳体的结构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支撑壳体由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沿一拼合面拼合形成,以便于叶轮110的安装。拼合面可为平面、阶梯面、弯折面、曲面等。参见图1至图3,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可分别位于叶轮110的前后两侧。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拼合面可设置为沿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延伸,以便于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生产运输。两个叶轮110的转动轴线可位于拼合面上,以便于叶轮110的安装。第一半壳121的两个横向侧板可分别设置有多个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前侧拼合凸耳1251。第二半壳122的两个横向侧板可设置有与前侧拼合凸耳1251对应的多个后侧拼合凸耳1252,多个前侧拼合凸耳1251设置为与多个后侧拼合凸耳1252紧固配合,以将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固定拼合。优选地,叶轮110的横向两侧均至少有一个前侧拼合凸耳1251的后表面设置为与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拼合面平行或相交,以提高送风组件100的稳定性。换句话说,当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拼合形成支撑壳体时,叶轮110横向两侧的前侧拼合凸耳1251或后侧拼合凸耳1252配置为可限制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在平行于拼合面的方向上的运动,延长了连接前侧拼合凸耳1251和后侧拼合凸耳1252的紧固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提高了送风组件100的稳定性,降低了叶轮110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音。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送风组件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图4所示的送风组件100的示意性爆炸视图。参见图4和图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可分别位于叶轮110的横向两侧。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拼合面可设置为沿纵向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以便于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生产运输。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前向侧板均可设置有多个向前延伸的前侧拼合凸耳1251,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后向侧板均可设置有多个向后延伸的后侧拼合凸耳1252。第一半壳121的前侧拼合凸耳1251和后侧拼合凸耳1252分别设置为与第二半壳122的前侧拼合凸耳1251和后侧拼合凸耳1252紧固连接,以将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固定拼合。优选地,第一半壳121的至少一个前侧拼合凸耳1251的朝向第二半壳122的表面设置为与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拼合面平行或相交,第一半壳121的至少一个后侧拼合凸耳1252的朝向第二半壳122的表面设置为与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拼合面平行或相交,以提高送风组件100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蜗壳周壁123之间可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可配置将位于送风组件100后侧的空气导向送风组件100的前侧周围,使两个叶轮110可同时从支撑壳体的横向两侧及后侧获取空气。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可开设于支撑壳体的后部周向侧板,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可开设于风机支架的两个横向周向侧板,以便于叶轮110获取经由进风通道导入的环境空气。即进风通道由支撑壳体的各个周向侧板和蜗壳周壁围成。具体地,在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分别位于叶轮110的前后两侧的实施例中,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可开设于第二半壳122的后向侧板,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可开设于第一半壳121的横向侧板。在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分别位于叶轮110的横向两侧的实施例中,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后向侧板可分别开设有进风开口,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可由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进风开口拼合形成,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可分别开设于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横向侧板。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在纵向方向的内表面优选为与两个后侧线形段的朝向两个蜗壳周壁123的镜像对称平面的表面共面。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在横向方向上的内表面优选为与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的内表面共面。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在纵向方向上的投影完全处于蜗壳进风口的最大横截面的范围内。进风通道的出风口优选为其在纵向方向上的两个内表面分别设置为相对于其邻近的蜗壳周壁123的外表面等距延伸,以减少进风通道的风阻,提高进风通道的风量。进风通道的进风口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内表面不与加强筋124的朝向两个蜗壳周壁123的镜像对称平面的表面共面(重合),以保证支撑壳体的结构强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可开设于支撑壳体的后部周向侧板,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可开设于支撑壳体的前部周向侧板,以减少环境空气在进风通道中流动时受到的阻力。具体地,在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分别位于叶轮110的前后两侧的实施例中,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可开设于第二半壳122的后向侧板,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可开设于第一半壳121的前向侧板。在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分别位于叶轮110的横向两侧的实施例中,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后向侧板和前向侧板可分别开设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可由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的进风开口拼合形成,进风通道的出风口可由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件的出风开口拼合形成。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纵向方向的内表面优选为分别与两个后侧线形段和两个前侧线形段的朝向两个蜗壳周壁123的镜像对称平面的表面共面。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横向方向上的内表面优选为与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的内表面共面,以减少进风通道的风阻,提高进风通道的风量。
送风组件100还可包括两个导风通道130。两个导风通道130的通道进风口可设置为分别与两个蜗壳的蜗壳出风口对接,并朝背离两个蜗壳周壁123的镜像对称平面的方向向前弧形延伸,以接收来由两个叶轮110吹送的气流并将气流向前导出。导风通道130优选设置为自后向前渐扩延伸,以增加送风组件100的送风距离。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导风通道130的前后两侧的外壁可具有沿朝向两个叶轮110的镜像对称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安装卡舌132。支撑壳体的纵向端板对应地开设有多个安装卡口1221,多个纵向安装卡舌132分别设置为与多个安装卡口1221卡接,以将导风通道130固定在支撑壳体上。参见图4和图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导风通道130的前侧外壁可具有沿朝向两个叶轮110的镜像对称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安装卡舌132,多个纵向安装卡舌132可设置为与支撑壳体的前部周向侧板固定连接。每个导风通道130的后侧外壁具有向后延伸的多个后向安装卡舌133,多个后向安装卡舌133可设置为与后侧纵向端板固定连接。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每个导风通道130的横向两侧外壁可具有向下渐扩延伸的楔形导向凸起131。楔形导向凸起131的朝向导风通道130的延伸轴线的表面可设置为可与支撑壳体的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的外表面配合,以便于导风通道130的安装定位。
基于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送风组件100,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200。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200的示意性剖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柜式空调室内机200的示意性爆炸视图。参见图6和图7,柜式空调室内机200包括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内的送风组件100和室内换热器220。具体地,机壳开设有机壳进风口2111和多个机壳出风口。送风组件100的多个叶轮110配置为从机壳进风口2111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环境空气分别向多个机壳出风口流动。室内换热器220设置在机壳进风口2111和多个叶轮110之间的进风流路上,以使经由机壳进风口2111进入的环境空气与室内换热器220进行热交换。
在叶轮110的数量为两个的实施例中,机壳进风口2111可开设于机壳的后壳,机壳出风口可包括上部出风口2121和位于上部出风口2121下方的下部出风口2122,且上部出风口2121和下部出风口2122均开设于前面板212。参见图7,为便于送风组件100和室内换热器220的安装,后壳可由周向壳体211、顶板213和底板214组成。两个叶轮110配置为从机壳进风口2111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环境空气分别向前面板212的上部出风口2121和下部出风口2122流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220的横截面可呈“U”形,并设置为围绕在送风组件100的后侧及横向两侧。机壳的两个横向侧板及后向侧板均开设有机壳进风口2111,以提高送风组件100的进风量,并避免室内换热器220产生的热量或冷量浪费。在该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前述具有进风通道的送风组件100,以降低送风组件100的风阻。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200的示意性剖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柜式空调室内机200的示意性爆炸视图。参见图8和图9,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220的横截面可呈“V”形。室内换热器220的数量可为两个,两个室内换热器220可分别设置在送风组件100的横向两侧。“V”形室内换热器220的弯折角度为110°~140°,例如110°、120°、130°或140°,采用该范围弯折角度的“V”形室内换热器220可提高流经换热器的环境空气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而提高向室内环境制热或制冷的效率。在该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前述无进风通道的送风组件100,以避免环境空气未经与室内换热器220换热便进入蜗壳内部。机壳进风口2111可仅开设在机壳的两个横向侧板上,也可开设在机壳的两个横向侧板和后向侧板上,提高送风组件100的送风量。在本发明中,位于机壳的两个横向侧板的机壳进风口2111可设置在横向侧板的后部,以提高柜式空调室内机200的美观性。
参见图6至图9,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柜式空调室内机200还可包括接水盘230。接水盘230具有向上开口的用于收集自室内换热器220流下的冷凝水的凹腔。接水盘230的凹腔的周向侧壁(与底壁结合的侧壁)可设置为与机壳固定连接。室内换热器220可设置在接水盘230的上方,且室内换热器22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完全处于凹腔限定的范围内,以使自室内换热器220留下的冷凝水全部流入到接水盘230内,避免冷凝水污染室内环境。
柜式空调室内机200还可包括位于接水盘230上方的挡风板240。室内换热器220可设置在挡风板240和接水盘230夹置形成的空间内,室内换热器22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挡风板240的下表面和凹腔的底壁接触配合。机壳进风口2111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可完全处于挡风板240和接水盘230之间,以使从机壳进风口2111吸入的环境空气全部与室内换热器220进行换热。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凹腔的底壁和挡风板240的下表面可分别设置有多个限位块233。多个限位块233设置为沿朝向室内换热器220的方向延伸,并可与室内换热器220的外表面配合,以便于室内换热器220和挡风板240的安装定位,并在水平方向上限制室内换热器220运动。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送风组件100的后侧底端可固定在接水盘230上,以使柜式空调室内机200的整机结构更加紧凑稳定,减少了柜式空调室内机200的占用空间,提高了用户体验。接水盘230可包括用于收集自室内换热器220流下的冷凝水的接水部231和用于支撑送风组件100的支撑部232。接水部231具有向上开口的凹腔。凹腔可包括沿机壳的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接水段和自第一接水段的横向两侧端部向前延伸的第二接水段。支撑部232可设置为自第一接水段的前侧外壁水平向前延伸,且送风组件100的后侧底端固定在支撑部232上。支撑部232的底表面可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接水部231连接的多个凸肋,以提高接水盘230的结构强度。为便于送风组件100的安装定位,凹腔的朝向机壳的竖直中央轴线的周向侧壁可设置为与导风通道130的外壁形配。凹腔的朝向机壳的竖直中央轴线的周向侧壁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可设置为大于凹腔的其它周向侧壁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以便于送风组件100的安装定位。
柜式空调室内机200还可包括两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结构支撑件250。两个结构支撑件250可设置为连接送风组件100的前侧横向端部和机壳,以提高送风组件100的稳定性。具体地,每个结构支撑件250可包括前侧组件固定段和后侧组件固定段、连接前侧组件固定段和后侧组件固定段的连接段、以及两个机壳固定段。前侧组件固定段和后侧组件固定段可设置为沿机壳的横向方向延伸并关于一沿横向和竖直方向延伸的假想平面对称,用于与风机支架固定连接。两个机壳固定段可设置为分别自前侧组件固定段和后侧组件固定段的外侧端部沿背离假想平面的方向延伸,用于与后壳的横向侧板固定连接。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结构支撑件250还可包括上侧翻边和下侧翻边。上侧翻边和下侧翻边可设置为分别自连接段的上下端部沿朝向机壳在前后方向上的竖直中央平面的方向水平延伸,并设置为分别与后壳的顶板213、底板214固定连接,以提高送风组件100的稳定性。接水盘230的前侧端部可设置为与两个结构支撑件250固定连接,以提高接水盘230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送风组件100的稳定性并降低振动噪音。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壳体可设置有自其前部周向侧板的横向两侧端部沿横向方向向外延伸的两个延伸部126,分别设置为与两个前侧组件固定段固定连接,以便于送风组件100的安装拆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柜式空调室内机200还可包括多个钣金件。多个钣金件设置为连接送风组件100的前侧横向端部和两个前侧组件固定段,以便于送风组件100的生产运输。
优选地,柜式空调室内机200的工作模式可包括默认模式、静音模式和高效模式。在默认模式下两个电机111配置为当室内换热器220处于制热状态时,驱动位于下侧的叶轮110转动;当室内换热器220处于制冷状态时,驱动位于上侧的叶轮110转动,利用热气流向上流动的特点、冷气流向下流动的特点,有效地实现高效、均匀的出风换热,并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在静音模式下两个电机111可配置为在默认模式的基础上,将叶轮110的转速降低20~40%,例如20%、30%或40%。在高效模式下两个电机111可配置为驱动两个叶轮110按一设定转速同步工作,设定转速可大于等于叶轮110在默认模式下的转速。
本发明的柜式空调室内机200通过在机壳内设置两个叶轮110,并将两个电机111配置为在室内换热器220制热时仅驱动下侧叶轮110工作,在室内换热器220制冷时,仅驱动上侧叶轮110工作,提高了制冷制热效率并使得室内温度更加均匀,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度。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对叶轮110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参数进行全面的分析,创造性地将多个叶轮110设置在支撑壳体限定的多个蜗壳内,并巧妙地采用特定形式的拼合凸耳将多个叶轮110、第一半壳121和第二半壳122固定为一体式组件后再安装在机壳内,使得整机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不仅不会因为整机重心的升高加剧振动并产生强烈的噪音,反而减弱了整机的振动并降低了噪音。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壳体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壳体内的多个叶轮,所述支撑壳体具有两个横向周向侧板和在横向端部与所述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结合并分别围绕所述叶轮延伸的多个蜗壳周壁,其中所述支撑壳体围绕一个所述叶轮外侧的部分被形成为该叶轮的蜗壳;
多个电机,设置为分别与所述多个叶轮驱动连接,以分别驱动所述多个叶轮转动;以及
多个电机支架,所述多个电机设置为通过所述多个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蜗壳上;其中
每个所述横向周向侧板的形成一个所述叶轮的蜗壳的部分开设有蜗壳进风口;且
每个所述蜗壳周壁的两个延伸端部之间形成有蜗壳出风口,所述叶轮配置为从所述蜗壳进风口吸入空气并使其向所述蜗壳出风口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周向侧板邻近每个所述蜗壳进风口的部分设置为沿靠近其对应的叶轮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向内弧形延伸,以引导所述蜗壳进风口周围的空气进入所述蜗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机支架包括:
电机安装部,用于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和
多个支架部,自所述电机安装部的周向端部沿背离所述电机安装部的中央轴线的方向弧形延伸,并设置为其延伸末端与所述蜗壳的一个蜗壳进风口的外侧周缘处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和蜗壳侧壁的数量均为两个;且
所述两个蜗壳周壁设置为关于所述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的垂直于其的中央平面镜像对称,并设置为使所述两个叶轮分别向背离所述中央平面的方向吹送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还包括:
前部周向侧板和后部周向侧板,分别设置为在其横向端部与所述两个横向周向侧板结合;
两个前侧纵向端板,设置为分别自所述两个蜗壳周壁的前侧延伸端部向前延伸,并与所述前部周向侧板、两个横向侧板的纵向端部结合;和
两个后侧纵向端板,设置为分别自所述两个蜗壳周壁的后侧延伸端部向后延伸,并与所述后部周向侧板、两个横向侧板的纵向端部结合,以提高所述送风组件的可靠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个导风通道,设置为其风道进风口分别与所述两个蜗壳出风口对接,并朝背离所述两个蜗壳周壁的对称平面的方向向前弧形延伸,以接收由所述两个叶轮吹送的气流并向前导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风通道的前后两侧的外壁具有沿朝向所述对称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安装卡舌;且
所述多个纵向端板对应地开设有多个安装卡口,所述多个纵向安装卡舌分别设置为与所述多个安装卡口卡接,以将所述导风通道固定在所述支撑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风通道的前侧外壁具有沿朝向所述对称平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安装卡舌,所述多个纵向安装卡舌设置为与所述前部周向侧板固定连接;且
每个所述导风通道的后侧外壁具有向后延伸的多个后向安装卡舌,所述多个后向安装卡舌设置为与所述后侧纵向端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导风通道的横向两侧的外壁分别具有向下渐扩延伸的楔形导向凸起,所述楔形导向凸起的朝向所述导风通道的延伸轴线的表面设置为可与所述两个横向周向侧板配合,以便于所述导风通道的安装定位。
10.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具有机壳进风口和多个机壳出风口;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多个叶轮配置为从所述机壳进风口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其分别向所述多个机壳出风口流动;以及
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多个叶轮和所述机壳进风口之间的进风流路上,以使经由所述机壳进风口进入的环境空气与所述室内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CN201810119446.4A 2018-02-06 2018-02-06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108224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9446.4A CN108224567B (zh) 2018-02-06 2018-02-06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19446.4A CN108224567B (zh) 2018-02-06 2018-02-06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4567A true CN108224567A (zh) 2018-06-29
CN108224567B CN108224567B (zh) 2023-05-19

Family

ID=62670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19446.4A Active CN108224567B (zh) 2018-02-06 2018-02-06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456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4512A (zh) * 2018-07-11 2018-12-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793178A (zh) * 2018-08-01 2020-02-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柜式空调器
CN110793177A (zh) * 2018-08-01 2020-02-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柜式空调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3098A1 (en) * 2003-06-13 2004-12-16 American Standard International, Inc. Blower housing and cabinet with improved blower inlet airflow distribution
US20050000241A1 (en) * 2003-07-02 2005-01-06 Kucera John G. Low profile evaporative cooler housing
CN201688506U (zh) * 2010-03-30 2010-12-29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冷交换系统
CN202993374U (zh) * 2012-09-25 2013-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后部回风、前部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06345198A (zh) * 2016-09-21 2017-01-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
CN106642323A (zh) * 2016-11-29 2017-05-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06514388U (zh) * 2016-12-06 2017-09-2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8418941U (zh) * 2018-02-06 2019-01-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53098A1 (en) * 2003-06-13 2004-12-16 American Standard International, Inc. Blower housing and cabinet with improved blower inlet airflow distribution
US20050000241A1 (en) * 2003-07-02 2005-01-06 Kucera John G. Low profile evaporative cooler housing
CN201688506U (zh) * 2010-03-30 2010-12-29 中山大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冷交换系统
CN202993374U (zh) * 2012-09-25 2013-06-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后部回风、前部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06345198A (zh) * 2016-09-21 2017-01-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器
CN106642323A (zh) * 2016-11-29 2017-05-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206514388U (zh) * 2016-12-06 2017-09-2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8418941U (zh) * 2018-02-06 2019-01-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4512A (zh) * 2018-07-11 2018-12-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8954512B (zh) * 2018-07-11 2023-03-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793178A (zh) * 2018-08-01 2020-02-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柜式空调器
CN110793177A (zh) * 2018-08-01 2020-02-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结构及柜式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4567B (zh) 2023-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96042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8224566A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5452777B (zh) 空调的室内单元
CN108224568A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8224567A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8413497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9764408B (zh) 空调
CN216844922U (zh) 一种通风装置及移动空调
CN108709250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8186522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室内换热器
CN205448024U (zh) 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877135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8418941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7936415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7936291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7817100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07936290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8418967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8418977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8418966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8186521U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08224564A (zh) 送风组件及具有该送风组件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182273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2720449U (zh) 压缩机仓及制冷设备
CN210292082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5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Patentee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